毒性反应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性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性物质危害程度分级简介GB5044-8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职业性接触毒性物质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对职业性接触的毒性物质进行分级,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重要性职业性接触毒性物质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进行有效的危害程度分级对于制定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GB5044-85为企业和雇主提供了指导,确保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分级标准GB5044-85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职业性接触的毒性物质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危害程度和防护要求。
- 一级:剧毒物质,对人类有极高的毒性,接触或吸入少量即可引起严重的急性中毒或致命的后果。
- 二级:高毒物质,对人类有较高的毒性,吸入、接触或摄入较少量即可引起急性中毒。
- 三级:有毒物质,对人类有一定的毒性,吸入、接触或摄入较大剂量可引起急性中毒。
- 四级:易于引起有害反应的物质,对人类有轻微毒性,吸入、接触或摄入一定剂量可引起急性中毒。
防护措施根据GB5044-85的规定,各个毒性物质等级对应不同的防护措施。
企业和雇主应根据毒性物质的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劳动者接触毒性物质的风险。
- 一级:应尽量避免使用剧毒物质,如果必须使用,需采取高度严格的防护措施,如全封闭式操作、穿戴防护装备等。
- 二级:应严格限制高毒物质的使用,避免接触和吸入,必须保证严密的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
- 三级: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控制措施,保证通风良好,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毒性物质的接触风险。
- 四级:应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般的卫生防护措施,包括通风良好和个人卫生保护。
结论GB5044-85为职业性接触毒性物质危害程度分级提供了基准和指导。
根据该标准进行毒性物质的分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和雇主应严格遵守这一标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
有害物质风险划分引言概述:有害物质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物质的风险,有害物质风险划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有害物质风险划分的内容。
一、有害物质的毒性分级1.1 急性毒性分级急性毒性是指物质在短期内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根据毒性的程度,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级别。
高毒物质可能导致即将死亡或者严重伤害,中毒物质可能导致短期内的不适或者轻微伤害,低毒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毒性。
1.2 慢性毒性分级慢性毒性是指物质长期或者重复接触后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危害。
根据长期接触后的毒性表现,可以将有害物质分为高慢性毒性、中慢性毒性和低慢性毒性三个级别。
高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慢性疾病或者致癌,中慢性毒性物质可能导致某些健康问题,低慢性毒性物质则具有较低的慢性毒性。
1.3 其他特殊毒性分级除了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毒性需要进行分级。
例如,致畸性物质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致突变物质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致敏性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
对于这些特殊毒性,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级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评估2.1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危(wei)险性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易燃物质可能导致火灾或者爆炸,腐蚀性物质可能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挥发性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等。
通过评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确定其潜在的危(wei)险性。
2.2 暴露途径评估有害物质的危(wei)险性还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有关。
例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饮用或者接触皮肤进入人体。
通过评估不同的暴露途径,可以确定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2.3 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对有害物质毒性的定量评估。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确定有害物质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不同剂量下对人体的毒性效应。
毒性评估可以匡助确定有害物质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风险评估。
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呕吐
无
1次/24小时
2-5次/24小时
6-10次/24小时
>10次/24小时需胃肠支持治疗
腹泻
无
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
大便每天增加4-6次/天或夜间大便或中度腹痛
大便每天增加7-9次/天或大便失禁或严重腹痛
大便每天增加>10次/天或明显血性腹泻或需胃肠外支持治疗
口腔粘膜炎
无
无痛性溃疡,红斑或有轻度疼痛
肉眼血பைடு நூலகம்+血块
需输血
脱发
无
轻度
显著或完全脱发
-
-
肺
无
无症状,但有肺功能异常
用力活动后呼吸困难
一般活动后呼吸困难
休息时呼吸困难
疼痛
正常
轻度疼痛:不影响功能
中度疼痛:疼痛或用止痛药,影响功能,不影响日常活动
严重疼痛:疼痛或用止痛药,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病残
毒性
分数
0
1
2
3
4
心律失常
无
无症状,一过性不需治疗
经常发生或持久的,但不需治疗
严重(如KPS评分下降大于40%)或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卧床或病残
指、趾甲变化
无
变色或凹甲
部分或完全缺失或甲床疼痛
-
-
低钠血症
正常
<LLN-130mmol/L
-
120 -<130
mmol/L
<120mmol/L
低磷血症
正常
<LLN-0.8mmol/L
0.6 -<0.8 mmol/L
0.3 -<0.6
mmol/L
<0.3 mmol/L
疲劳
无
比化疗前加重但不影响正常活动
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
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血液学毒性是指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血液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是评价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血液系统毒性的重要依据,它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和毒性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和毒性研究。
本文将介绍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期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对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方面的评估。
贫血分级通常根据血红蛋白水平来进行,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
轻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但不低于正常范围的80%;中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60-80%;重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0%。
白细胞减少分级主要根据白细胞计数来进行,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白细胞减少。
轻度白细胞减少指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50%;中度白细胞减少指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25-50%;重度白细胞减少指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25%。
血小板减少分级主要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进行,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血小板减少。
轻度血小板减少指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50-100×10^9/L;中度血小板减少指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20-50×10^9/L;重度血小板减少指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20×10^9/L以下。
在临床实践中,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对于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毒性程度和临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血液学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血液学毒性反应。
同时,研究人员也可以根据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对新药物或化学物质进行毒性评价,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是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对血液系统毒性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毒性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和毒性研究。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促进临床医学和毒性学的发展。
ctcae分级标准
ctcae分级标准细胞毒性与免疫毒性的分级标准(CTCAE)是明确指定期待不良事件(AE)和临床试验结果的框架,并在国际临床试验中用于记录和报告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相关的不良事件。
CTCAE的毒性分级基于专家咨询,解释了实际症状以及程度的内容。
这些毒性分级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不良事件,基于不良事件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分类和报告特定程度的毒性,以便在临床试验期间做出决策。
CTCAE一般被认为是一个五级系统,即级别1到5,其中1级是最轻微的毒性,5级则是最严重的毒性。
严重程度被定义为可能有致命结果的毒性。
在研究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时,CTCAE级别1到5的定义如下:CTCAE 别 1:先兆或微弱毒性,以轻度休克为主要特征,包括低热和微少的发烧,少量的免疫反应或者普通的症状;CTCAE 别 2:表现为中度毒性,可能包含与CTCAE级别1一样的特征,但是病情更加严重,包括发烧,免疫反应等;CTCAE 别 3:表现为严重毒性,出现住院和或者治疗的必要,包括轻微的血液形态改变,更严重的免疫反应及发烧;CTCAE 别 4:表现为毒副反应,并且出现严重的后果,包括严重血液形态改变,显著的免疫反应,重症发烧,出现症状到有可能致命的状况;CTCAE 别 5:表现出致命后果,即可能出现致命的症状或者死亡。
CTCAE的级别用于确定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并且根据不良事件的程度来帮助临床研究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CTCAE分级标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框架,使用该框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误差,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的程度,并且更好地记录和报告不良事件。
此外,CTCAE还可以用于发展更安全的治疗方案,这样,科学家和医生们可以通过CTCAE分级标准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不用担心会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CTCAE还可以用于监测某一病症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对病症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CTCAE分级标准可以用于评估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准确记录和报告不良事件,更好的评估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且监测病症的发展。
astct共识分级法
astct共识分级法一、ASTCT共识分级法的背景与概述。
ASTCT(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学会)共识分级法是在细胞治疗领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分级体系。
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造血干细胞移植、CAR - T 细胞治疗等,对于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疗效评估等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
(一)产生的必要性。
1. 不同中心的差异。
- 在细胞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不同的医疗机构在评估患者的反应、并发症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严重程度评估,有的中心可能过于宽松,而有的中心可能过于严格。
这就导致了不同中心之间的数据比较困难,也影响了对治疗整体效果的准确判断。
2. 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衔接。
- 从研究角度看,统一的分级法有助于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
如果没有共识分级法,不同研究团队在定义和评估治疗相关事件时标准不一致,就难以合并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这会阻碍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学研究进展,也不利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改进。
二、ASTCT共识分级法的主要内容。
(一)毒性反应分级。
1. 血液系统毒性。
- 例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会对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监测。
根据血细胞减少的程度进行分级,像白细胞减少,轻度可能定义为白细胞计数在(3.0 - 4.0)×10⁹/L之间,中度为(2.0 - 3.0)×10⁹/L,重度则低于2.0×10⁹/L。
这种分级有助于医生及时判断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或者给予生长因子支持治疗。
2. 非血液系统毒性。
- 以CAR - T细胞治疗中常见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为例。
轻度CRS可能表现为低热(体温38 - 38.5℃)、轻度乏力等,患者的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中度CRS则可能出现高热(38.5 - 39.5℃)、明显的乏力、头痛等症状,需要进行一定的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烧药、补充液体等;重度CRS可能伴有严重的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往往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分级标准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分级标准
奥沙利铂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在外周感觉神经,表现为肢体末端感觉障碍或/和感觉异常。
伴或不伴有痛性痉挛,通常遇冷会激发。
这些症状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中的发生率为85-95%。
在治疗间歇期,症状通常会减轻,但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症状也会逐渐加重。
病人症状持续的时间,疼痛和/或功能障碍的发生程度是进行剂量调整的指征,甚至有时需要终止治疗。
功能障碍包括不能完成精细动作,此与感觉障碍有关。
当累积剂量接近800 mg/m2(即,10个周期)时,出现功能障碍的危险性接近15%或略少。
当治疗停止后,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可以改善。
Levi 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评定:
①0级:无;
②1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遇冷引起),1周内可完全消退;
③2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天内可完全消退;
④3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天内不能完全消退;
⑤4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伴有功能障碍。
毒性分级
0
1
2
3
4
头发
无
轻度脱发
中度、斑状脱发
完全脱发,可再生
脱发,不能再生
感染(特殊部位)
无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重度感染伴低血压
心脏
节率
正常
窦性心动过速,休息心率>100次/分
单灶PVC,房性心律失常
多灶性PVC
室性心律不齐
心功能
正常
无症状,但有异常心脏征象
短暂的心功不足,但不需治疗
有症状,心功不足,治疗有效
肺
无症状
症状轻微
活动后呼吸困难
休息时呼吸困难
需完全卧床
发热(药物性)
无
<38℃
38~40℃
>40℃
发热伴低压
过敏
无
水肿
支气管痉挛,不需注射治疗
支气管痉挛,需注射治疗
过敏反应
皮肤
无
红斑
干性脱皮,水疱、瘙痒
湿性皮炎,溃疡
剥脱性皮炎、坏死,需手术
N=正常值上限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分级(度)
0
1
2
3
4
血液系统
血红蛋白(g/L)
≥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
≥4.0
3.0~3.9
2.0~2.9
1.0~1.9
<1.0
粒细胞(×109/L)
≥2.0
1.5~1.9
1.0~1.4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word精品
2®
3曙1
41S
3社1
6 2^ 9
89-13 9
13^27 8
>27 8寂埶慝OS
申审
3 0-3 9
3 2-3 0
17-2 2
<1 7
2.2&-275
2心8
2.9*11
31-3.4
>3.4
2 0 2 25
175^.0
1.5-175
<1.5
iSi甲曲駐
3 5-5 1
5V5 5
5 5-6Q
6 0
>70
爾眼血歸+血決
霜输血
心功能异常
■j
1换
2»
3%
41R
无阪—过性不嚣治
5
还拓左主曹挣長的・但不 齋洽疗
前疗
織监护・低血压/ 當性心动过耐
心5能
无
无症帕升息时LVEF忧化疗PEfflt<20%
无JS1乱WShLVEF比 化疗6?髓能2 20%
轻虑燉性心功能褒
跖,洽疗科逹
产垂或难洽性悝性
心凯£血翦心AUV死
小BJW
HfSMftSiW
产童雀医或抑郁
自录意向
神垛程头JS
轻厘
中用翦产Sfe-izUl
产重且特甥
—
神控11便穂
无JK无玉化
轻屢
中屢
n
騎坯矯>9Eh
晞力
无曹无滾优
无JSEMi晞力剤定时有 喪戻
耳呜
听力衲空WS
各尊・萃可级正
複力
无或无登优
1
—
肖征慣,视力菲全 视失
其明电解质紊乱(单位ຫໍສະໝຸດ mmol/L)D无
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药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农药的毒性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农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农药的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农药在短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危害的能力。
通常通过LD50(半数致死量)来评价农药的急性毒性,LD50值越小,说明农药的毒性越大。
根据LD50值的大小,农药的急性毒性可以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等级。
高毒农药是指LD50值小于50毫克/千克的农药,它们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非常大,一旦误食或接触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在使用高毒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中毒农药是指LD50值在50-500毫克/千克之间的农药,它们的毒性属于中等程度,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
使用中毒农药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储存,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低毒农药是指LD50值大于500毫克/千克的农药,它们的毒性较小,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极低。
但即使是低毒农药,在使用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来正确使用,避免对自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总之,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是对农药毒性的科学评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农药,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在使用农药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的毒性等级来选择,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来正确使用,以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4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吸入后48小时内存在迟发性中毒反应
1
1
毒物危害指数
49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中度危害(Ⅲ级)
职业接触氨危害指数计算
积分指标
文献资料数据
危害分值(F)
权重系数(K)
急性
吸入
LC50
气体(cm3/m3)
大鼠吸入LC50:2000ppm/4H
2
5
蒸气(mg/m3)
粉沫和烟雾(mg/m3)
无资料
急性经口LD50(mg/Kg)
无资料
急性经皮LD50(mg/Kg)
无资料
0
1
刺激与腐蚀性
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2
2
致敏作用
无致敏性
0
2
生殖毒性
无动物、人类生殖毒性资料
0
3
致癌性
无致癌性
0
4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0
2
生殖毒性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8.5μg/m3(24h)(孕1~22d),引起胚胎毒性和死胎。
2
3
致癌性
非人类致癌物
0
4
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
引起上呼吸道刺激,严重者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及时脱离可治愈。
2
5
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状态)
黄褐色刺激性气体
4
3
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
吸入后6-72小时存在迟发性中毒反应
急性经口LD50(mg/Kg)
无资料
-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
肉眼血關+血决
畫输血
心功能异常
3
1级
2»
4级
X
无蛊價「一过蝮不霽治
£
坯隶岌主曲挣長的•隍不 事沿疗
时疗
織监护・低血压/
監性卍功迥ST童
无
无症帕静息时LVEF
忧化疗PEfflt<20%
无JS1乱VFShLVEF比 化疗6<^* 2 20%
轻虑燉性心功m
謀,洽仔昔数
产垂或难洽性悝性
心亂£血鹽丑鼠樋 死
中懂球摘:毋箱曹用止爛直制响功1齡环显响曰
严垂.臣癖;氏痛或 開止摘商,"童,
劇响日第舌动
病妊
过3(直括药由
无
一溟牲皮摘,药物性炭 眞V38P
醫鼎疹,药柄性宗換2
38©,轻屡表珥霍坯学
血滴病支气管瘙 拿・粪沿疗(译
过題反应
ft亜関加丸贰轻
<50%
5 0%-9 9%
10 0%-19 9%
□0%
—
无
比化疗菊加■備苹影响 正嵐送动
誓能状的w«*n
*
祚包壊■需羸閤瀛
光?!无烫代
*EK«7S»ff(Q括一対性必位怪低血
雜扩昏或轉他泊疗僵不空fi険
畐诒疗盍任険但』8h內好箱
倍砖后矣酋疗至住 険 >砒h
神经功能异常
分錢
0
1W
2®
41»
fftt
无或无吏化
轻度・潯讎&嗣消丸
程度翦申復菩琨嚴觉溝齐
或中罔感宠异常
芦亶的藍页感处沽 笑或殛觉异轴・影 响功能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岀血、感 染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黏膜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 神经功能异常、电解质异常。
化疗各类毒性反应的分级标准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出血、感染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黏膜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神经功能异常、电解质异常。
本文从如上几个方面介绍了化疗毒副作用的1-4 级。
血细胞减少
消化道反应
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异常
心功能异常
神经功能异常
电解质紊乱(单位:mmol/L)
皮肤及粘膜反应
其他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化疗药物(血液、胃肠肝、肾肺心、脑、神经、听力)毒性反应分级标准
危及生命,需紧急治疗
心脏
心律、心率
正常
窦性心动过速,(依据年龄)
单灶性早搏
多灶性早搏
严重心律不齐
功能
正常
无症状,有异常体征
短暂心动功能不全无需治疗
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需治疗
充血性心衰
皮肤
无异常
红斑、色素沉着
水泡、瘙痒、干性脱皮
湿性脱皮、溃疡
剥脱性皮炎坏死
神经系统
神志
清醒
短暂嗜睡
嗜睡时间<50%
>6×N*
蛋白尿
无
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N*~1.0g
尿液中蛋白质/肌酐比值0.5~1.9
尿液中蛋白质/肌酐比值>1.9
-
血尿
无
无症状;仅为临床或诊断所见;无需治疗
有症状,需导尿管或膀胱清洗
大量血尿,需治疗
危及生命,需紧急救治
肺毒性(并登记胸片所见)
呼吸困难
无
中度活动时呼吸短促
少量活动时呼吸短促
化疗药物(血液、胃肠肝、肾肺心、脑、神经、听力)毒性反应分级标准
项目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血液学
血红蛋白(g/L)
≥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
≥
3~3.9
2~2.9
1~1.9
<1.0
粒细胞(109/L)
≥2.0
1.5~1.9
1.0~1.4
0.5~0.9
<0.5
71≤PTA≤90dB HL;或8kHz听阈位于71~90dB HL
注:以CTCAE5.0版为参考标准;N*=正常值上限;PTA:(0.5~4kHz);平均听阈(dB HL)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
血液/骨髓 肝 肾/膀胱 代谢 凝血功能
0°: ≥4.0 1°: 3.0~3.9 2°: 2.0~2.9 3°: 1.0~1.9 4°: <1.0
WBC
PLT 0°: WNL 1°: 75~ 2°: 50~74.9 3°: 25~49.9 4°: <25
0°: WNL 1°: 10.0~ 2°: 8.0~9.9 3°: 6.5~7.9 4°: <6.5
高钙血
0°: >2.1 1°:1.9~2.1 2°:1.7~1.8 3°:1.5~1.6 4°:<1.5
低钙血
0°: >0.7 1°:0.6~0.7 2°:0.4~0.5 3°:0.3~0.4 4°:<0.3
低镁血
纤维蛋白原 0°: WNL 1°:0.75~0.99*N 2°:0.50~0.74*N 3°:0.25~0.49*N 4°:≤0.24*N
NIC CTC 毒性等級 嗜中性球減少和其它血液毒性 Grade 1(< 2000) Grade 2(< 1500) Grade 3(< 1000)
Grade 4(< 500)
Neutropenic fever (Gr 4 neutropenia + Gr 2 fever)
During a Course of Treatment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NCI-CTCA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是国际上通用的药物毒副反应评定标准,与 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具有同等 的重要性
凝血酶原时间 0°: WNL 1°:1.01~1.25*N 2°:1.26~1.50*N 3°:1.51~2.00*N 4°:≥2.00*N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357-98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毒性及其评价指标毒性是指某种毒物引起机体损伤的能力,用来表示毒物剂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毒性大小所用的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要的剂量表示。
气态毒物,以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
所需剂量(浓度)愈小,表示毒性愈大。
最通用的毒性反应是动物的死亡数。
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种。
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半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这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实验动物染毒剂量采用mg/kg、mg/m3表示。
(二)毒物毒性分级毒物急性毒性常按LD50(吸入2小时的结果)进行分级,可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等五级。
(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标GB 5044—85依据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分为极度危害(I级)、高度危害(II级)、中度危害(III级)、轻度危害(IV级)等四个级别。
LC50和LD50EC50
LC50和LD50、EC50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LD50):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 LC50表示。
经口服、腹腔、静脉或皮下注入,皮肤染毒方式引起急性中毒的半数致死量以LD50(Lethal Dose)表示;以吸入的染毒方式引起急性中毒的半数致死浓度以 LC50表示。
半数效应浓度(EC50):测定工业废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在一定暴露时间内的“平均耐受限”(TLm)表示。
TLm是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水生动物半数存活或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即TLm等于LC50。
LC50 :(Lethal Concentration 50,致死中浓度/半致死浓度/半数致死浓度)表示杀死 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单位为PPm 。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半数有效浓度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
半数致死浓度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毒物的致死效应与受试动物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
如果用 LC50表示水中毒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必须在LC50前标明暴露时间,如24小时LC50、48小时LC50和96小时LC50等。
如果用LC50表示空气中毒物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一般是指受试动物吸入毒物2小时或4小时后的试验结果,可不注明吸入时间,但有时也可写明时间参数。
例如LCt50是指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浓度和吸入时间的乘积,时间(t)一般用分钟表示。
形成和发展1945年美国学者提出工业废水或化学物质对淡水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测定工业废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在一定暴露时间内的“平均耐受限”(TLm)表示。
TLm是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水生动物半数存活或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贴收到6朵鲜花附表1 化疗方案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WHO标准)
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血液学(成人)
血红蛋白(g/L)≥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4.0 3.0~3.9 2.0~2.9 1.0~1.9 <1.0 粒细胞(×109/L)≥2.0 1.5~1.9 1.0~1.4 0.5~0.9 <0.5 血小板(×109/L)≥100 75~99 50~74 25~49 <25 出血无瘀点轻度失血明显失血大量失
血
肝功能
胆红
素≤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转氨
酶≤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碱性磷酸
酶≤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肾、膀胱
BUN ≤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肌酐≤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蛋白尿无 + ++~+++ ++++ 肾病综合
征
< 3g/L 3~10g/L >10g/L 血尿无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尿路梗
阻
有血块
口腔炎无疼痛、红斑红斑、溃疡溃疡、只能不能进
食
能进食进流食
恶心、呕吐无恶心间有呕吐呕吐需治疗难以
控制的呕吐
腹泻无短暂<2天能耐受、但>2天不能耐受血性
腹泻
需治疗
肺正常轻微症状活动后呼吸休息时呼吸需完
全卧床
困难困难
发热无发烧<38℃38℃-40℃>40℃发烧
伴低血压
过敏无水肿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过敏
反应
不需治疗需治疗
皮肤正常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剥脱
性皮炎
水疱、瘙痒溃汤需手术处理之坏死
脱发无轻微脱发斑秃完全脱发不能
再生之脱发
可再生
感染(指定部位)无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复感染重复
感染伴低血压
心脏
心率正常窦性心动过速单灶性早搏房多灶性早搏室性
心律不齐
休息心率>110 性心律不齐备
心功能正常无症状、有异常短暂心功不全心功不全症状心功
不全,
心脏体征不需治疗治疗有效治
疗无效
局部静脉正常疼痛疼痛、静脉炎溃疡形成
N:正常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