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的并联
![电容器的并联](https://img.taocdn.com/s3/m/852b27a1941ea76e59fa042e.png)
(1)因为并联电容两端的电压相等,所 以C1、C2并联后耐压值为120V
(2)C=C1+C2=0.004+0.006=0.01F
新课巩固
1、电容器并联的定义
把几个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极 板也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并联。 2、电容器并联的性质:
(1) u=u1=u2=u3=····=un (2) q=q1+q2+q3+·····+qn (3)c=c1+c2+c3+·····+cn
结论
C=nC0
例题讲解
将C1=20uF,C2=30uF的两个电容器并联 后接到100V的直流电路中,它们共带有多 少电荷量?
方法一: 解:C=C1+C2=20+30=50uF=5×10-5F
q=CU=5×10-5×100=5×10-3C 方法二:
C1=20uF=20×10-6F=2 ×10-5F C2=30×10-6×100=3×10-3C q1=C1U1=20×10-6×100=2×10-3C q2=C2U2=30×10-6×100=3×10-3C 所以: q=q1+q2=5 ×10-3C
代入 q=q1+q2+qn·····+qn
得 cu=c1u1+c2u2+c3u3+·····cnun 又因为 u=u1=u2=u3=·····un
c=c1+c2+c3+·····cn
(3)并联电阻器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
思考讨论
C=C1+C2+C3+·····+Cn
假设有n个相同的电容器C0并联,那么总电容 C是多大?
第三节 电容器充放电
![第三节 电容器充放电](https://img.taocdn.com/s3/m/709927dcda38376bae1fae0f.png)
随着正负电荷的不断积累,电容器正极 板电位逐渐升高,与电源正极间的电位差逐 渐减小,当两者电位达到相等时,电荷不再 移动,充电电流为零,电容器两极板上所积 累的电荷也就不再增加,而电荷也就被储存 在电容器中了。电源负端的电子向电容器的 负极板流去,正极板中的电子则被绝缘介质 中的负电荷排斥到电源正极,从而就形成了 电流。
1 1 2 WC QU C CU C 2 2
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反映了电容 器中电场能量的变化。电容器中电场能量 的积累和释放都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它只能从一种稳定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稳定 状态。因此,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决不会发 生突变,也只能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U U1 U2 U3
1 1 1 1 C C1 C2 C3
q q1 q2 q3
U U1 U2 U3
C C1 C2 C3
一、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图为电容器充、放电实验电路,其中C 大容量(储存电荷多)未充电的电容器,E 为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HL为小灯泡。
判断质量好坏的方法:
①若电容足够大且电容器质量很好,则万用表表针 会先向右偏转,后很快左偏恢复到原位; ②若电容器漏电量大,则万用表指针回不到原位,而 是停留在某一刻度上,其读数即为电容器的漏电阻值。 此值一般应大于几百至几千欧; ③若表针偏转到欧姆零位后不再偏转回原位,说明 电容器内部已短路(击穿) ④若表针根本就没有偏转则说明电容器内部可能已经 断路,或电容很小,充放电电流很小,不足以使表针 偏转。
对非电解电容的质量检测的示意图
检测现象
测量时表针向右偏转角度不大,指针按逆时针方向逐渐退 说明电容器有一定的充电现象。回“∞”处,表针稳定后 所指的读数就是该电容器 的漏电的电阻值
第三章电容和电感
![第三章电容和电感](https://img.taocdn.com/s3/m/77f30c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4.png)
第三章电容和电感第三章电容和电感3.1电场和电场强度⼀、教学⽬的要求:1.掌握电场的特性、及场强概念2.会运⽤电⼒线疏密及场强分析问题⼆、重点:1.掌握电场的特性、及场强概念2.会运⽤电⼒线疏密及场强分析问题三、难点:电⼒线及场强四、实验教具挂图其他:挂图课时:1课时五、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安排:1.提问2.检查作业(三)教学过程:直授课3.1.电场和电场强度:3.1.1电场:1.电荷的性质:2.电场定义:<1>特性:电场⼒、电场具有能量3. 1. 2电场强度:1.定义:<1> 公式:QF E =恒量(同⼀点) <2> 母意义及单位:<3> 电场强度⽅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向2.电⼒线:(1)电⼒线:(电场线)(2)电场线的特点:正电荷起始负电荷终⽌,不相交,不中断,不闭合(3)电场强度⼤⼩⽅向表⽰:A.电⼒线每点切线⽅向与场强⽅向⼀致。
B.电⼒线的疏密表⽰强度⼤⼩。
(4)匀强电场:各点E 的⼤⼩⽅向电场⼒相同总结:学⽣看书:练习:1.在电场中,把检验电荷去掉E=0()2.电场中某点场强⽅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向相同()3.电荷的性质是()4.电⼒线的特点是()作业:P58. 1.3.4.5.3.2电容器和电容⼀、教学⽬的要求:1.掌握电容器及电容及基本概念。
2.掌握电容⼤⼩与那些因素有关。
⼆、重点:1.掌握电容器及电容及基本概念。
2.掌握电容⼤⼩与那些因素有关。
三、难点:Q/U 是⼀个常数、及电容概念四、实验教具挂图其他:⽆课时:!~2课时五、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安排:1.提问2.检查作业并订正(三)教学过程:1.导⼊:2.授新课:3.2电容器和电容3.2.1电容器:1.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元件称为电容器,⽤“C”表⽰。
2.电容器构成: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导体(1)极板:两个导体称为极板(2)电介质(3)符号:3.平⾏板电容器:两快正对的平⾏⾦属板,⾏板电容器。
实验三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
![实验三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c9ceb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6.png)
实验三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一、 实验目的1.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二、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三、 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四、原理说明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 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 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即(I=0和(U=0 。
2.图3-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 在正弦稳态信号U 的激励下, UR 与UC 保持有900的相位差, 即当R 阻值改变时, UR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
U 、UC 与UR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的电压三角形, 如图3-2所示。
R 值改变时, 可改变(角的大小, 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五、 3. 日光灯线路如图3-3所示, 图中A 是日光灯管, L 是镇流器, S 是启辉器,C 是补偿电容器, 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值)。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六、 实验设备SC220V LU图3-2图3-32 交流电流表0~5A 1 D323 功率表 1 D344 自耦调压器 1 DG015 镇流器、启辉器与40W灯管配用各1 DG096 日光灯灯管40W 17 电容器1μF, 2.2μF,4.7μF/500V 各1 DG098 白炽灯及灯座220V, 15W 1~3 DG089 电流插座 3 DG09七、实验内容1. 按图3-1接线。
R为220V﹑15W的白炽灯泡, 电容器为4.7UF/450V。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 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
记录U﹑UR﹑UC值, 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测量值计算值U(V)UR (V)UC(V)U'(与UR'+ UC组成)U'=22R CU U+∆U=U'-U(V)∆U/U(%)220 214.2 47.03 219.3 -0.7 -0.322.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按图3-4接线。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d10c44481c758f5f71f6771.png)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归纳电容器的电容这一内容在高中物理选修3-1课本中出现,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住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一、电容器1. 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体可组成一个电容器,贮藏电量和能量。
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两极。
2. 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 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
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
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二、电容1. 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C=Q/U,式中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①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②电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常用单位有微法(F),皮法(pF) 1F = 10-6F,1 pF =10-12F2.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 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量;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
3. 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带电量不变。
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要注意以下三点:1. 带电粒子受力特点。
2. 结合带电粒子的受力和初速度分析其运动性质。
《电工基础》教案3-4电容器的连接---并联
![《电工基础》教案3-4电容器的连接---并联](https://img.taocdn.com/s3/m/42379ad501f69e31433294d0.png)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电容器的连接---并联
知识目标掌握并能应用电容器并联的公式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理解电容器并联的条件与特点
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
[课题引入]
1、提问相关知识
2、引入本节课题
[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
二、电容器的并联
当单独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不能满足电路的要求,而其耐压均满足电路要求时,可将几个电容器并联起来,再接到电路中使用。
把几只电容器接到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并联,其电路如图所示。
当接上电压U后,每一个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都等于A、B两点间的电压,即电容器并联时,加在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相同的。
故电容器并联时,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之和。
并联后的总电容增大了。
这种情况相当于增大了电容器极板的有效面积,使电容量增大,它与电阻串联情况相似。
应当指出,电容器并联电路中每只电容器均承受着外加电压。
因此,每只电容器的耐压均应大于外加电压。
否则,一只电容器被击穿,整个并联电路被短路,会对电路造成危害。
解:此题是电容器混联电路,首先要弄清电容器的串、并联关系,可将图(a)改画为图(b)的形式。
[复习与巩固]
1、复述本节要点
2、练习
[作业] 略
课
后
语。
第三章电容器教案
![第三章电容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4cbc3376baf1ffd4fad46.png)
第三章电容器一、本章教学目的:1、理解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
了解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并掌握它的计算公式。
2、了解常用电容器的分类和额定值的意义。
3、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特点和使用条件,以及电路计算。
4、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
掌握电场能的计算。
二、教学步骤:(共七课时)1、第一节电容器与电容一课时;2、第二节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一课时;3、第三节电容器的联接二课时+一课时练习课;4、第四节电容器中的电场能一课时;5、机动一课时。
三、基础知识:1、电荷电量的概念;2、电源的内部结构;3、回路电压定律:U=U1+U2+U3。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3 一、新课导入:1.莱顿瓶的故事: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马森布罗克发现,使电学史上第一个保存电荷的容器诞生了。
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
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2.导语:莱顿瓶就是简单的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各种电子产品和电力设备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教师:叙述,导入学生:集中精力,聆听第三章电容器第一节电容器与电容一、电容器:1.特性:储存电荷。
2.定义:被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导体的总体。
(极板,介质)3. 充电:使两个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4.放电:两极板带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不带电。
12五、课堂例题讲解:(多媒体投影) 1.书本例1。
2.书本例2。
3.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电容器的C 、Q 、U 、将怎样改变?师生互动3六、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老师指正。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哪些重要?2.作业:p56练习,补充一(多媒体投影)指导学生整理思路2. 第二课时第三章 电容器 第一节 电容器与电容 一、 电容器: 1.特性:储存电荷。
3-2、电阻的串并联和混联电路
![3-2、电阻的串并联和混联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60041a90029bd64783e2cd8.png)
小结
1、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 效电路。 2、利用电路中各等电位点分析电路,画出等 效电路。
返回
【补充】 四个电阻均为1Ω,求a、b之间的电阻值。
⑴ S1、S5闭合; ⑵ S2、 S3 和S5闭合; ⑶ S1、 S3 和S4闭合。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 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 ★教学重点 •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 算。 • ★教学难点 •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 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 ★教学方法 • 自学引导、讲授法 • ★教学用具 •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 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二、电流特点
1.串联电路:
0 1 2 3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I0 = I1 = I2 = I3 2.并联电路:
1 0 2 3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0 = I1 + I2 + I3+…
若R1 6, R2 3, 则等效电阻R ?
计算如下电路的等效电阻,其中 :R1=2Ω,R2=3Ω,R3=6Ω,求Rab R
1
R2 R3
b 1 1 1 1 1 1 等效电阻Rab 1 R ab R1 R2 R3 2 3 6
a1 1
• 若在电阻的连接中既有串联, 又有并联 , 则把这种电路称为混联。一般情况下 ,电阻混联电路,可以通过串,并联等 效概念逐步化简,最后化为一个等效电 阻。
第3章 电容和电感
![第3章 电容和电感](https://img.taocdn.com/s3/m/5e6f236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4.png)
二、磁场方向的判断
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是 以导线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 圆,越靠近导线,磁场越强 ,磁感线越密。磁场方向用 右手定则判断,如图3-17所示
2.通电线框框内的磁场方向
3.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根据电解电容器正向接入时,漏电电流小反接 时漏电电流大的现象可判别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如图3-11所示。
活动三 电容器的连接方式
一、电容器的并联 将两个或多个电容器同极性的电极连接在一起, 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为电容器的并联,两个电容器 的并联如图3-12(a)所示。
设两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C2,并联后接在电 压为U的电路中,则两个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1 和Q2分别为
【 例 3-1】 电 容 器 的 带 电 量 Q=4×10-3C , 电 压 U=200V , 求 电 容 器 的 电 容 ; 当 该 电 容 器 的 电 压 U=300V时,求该电容器的带电量。
四、影响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1.平板电容器的电容 当电容器为平板电容器时,电容为
式中,S为两极板正对的面积,单位为m2; d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3.色标法
电容器色环表示法有立式色环、卧式色环。卧 式色环用色点表示。
色环及色点的读数基本单位为pF。电容器耐压 值也由色环表示。色环所表示的电容耐压值如 表3-2所示。
三、电容器的极性和质量判别
1.容量固定电容器漏电的判别 用万用表欧姆挡R×10k量程,将表笔与电容两极 并接,如图3-9所示。
使电容器的极板带电的过程称做充电。电 容器在充电过程中使两极板带电,便在两极 板之间的电介质内形成电场,两电极之间便 有了电压。如图3-3(c)所示。
三个电容星形接法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三个电容星形接法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0c25c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7.png)
三个电容星形接法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电子领域中,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元件。
为了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多个电容器并联或串联的情况。
其中,电容星形接法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三个具体的电容星形接法作用展开讨论,并解释其原理和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会对电容器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概述电容星形接法的基本概念。
随后,逐个探讨三个具体的电容星形接法作用,分别进入各自的要点部分。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三个电容星形接法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希望揭示这些作用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优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展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价值。
以上为“1.引言”部分内容,请您查看。
2. 电容星形接法:2.1 电容器简介: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设备,由两个导体之间隔以绝缘材料组成。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和电气系统中,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
2.2 星形接法概述:星形接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容器连接方式,其中三个电容器被连接在一起,它们共享一个公共节点或地点。
这种连接方式通常用于交流(AC)电源系统中,以实现多种功能。
2.3 作用及影响因素:通过星形接法将三个电容器相互连接,可以实现以下几个作用:- 增加总容量: 星形接法使得总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叠加值。
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储能能力。
- 提高稳定性: 当负载变化时,星形接法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输出。
因为每个电容器都分担了负载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平衡供电: 在星形接法中,每个电容器都可以从相同的公共节点进行供电和充放电。
这使得供电平衡,并降低了干扰和不稳定性的风险。
- 对电流的响应: 星形接法可以改善电容器对交流电流的响应。
每个电容器相互协同工作,提供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更好滤波效果。
影响电容星形接法效果的因素包括:- 电容器参数: 包括容量、最大工作电压和损耗角正切等参数。
高中物理课件第3章-第3节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
![高中物理课件第3章-第3节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https://img.taocdn.com/s3/m/925fe79b9b89680202d82547.png)
[后思考] 为什么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相连时,不能形成持续的电流?
【提示】 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的瞬间因电容器充 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 电路中没有电流.
[合作探讨] 如图 3-3-7 所示的电路,当双刀双掷开关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当双刀 双掷开关接通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与直流电源相等), 灯泡亮了,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灯泡亮度变亮.
3.实验表明 (1)电阻器对直流和交流的影响是相同的; (2)电容器不能让 直流通过却能让交流通过,但对交流有一定的 阻碍作用; (3)电感器既能让直流通过也能让交流通过,但对交流有一定的 阻碍作用.
[再判断] 1.电阻器对直流和交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 2.电感器对恒定电流不起阻碍作用.(√) 3.电容器对交流电流不起阻碍作用.(×)
图 3-3-3
2.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演示及现象 如图 3-3-4 所示,将电感器与白炽灯泡串联在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源时,灯 泡亮些;接通有效值与直流电源相同的交流电源时,灯泡变暗.
图 3-3-4
(2)实验结论 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3)实验现象的本质 ①电感器是用金属导线绕制成的.当直流电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不变, 自感现象不会发生,线圈相当于导线,对直流电路没有影响.②交变电流通过 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自感现象就会不断地发生,而自感电动 势总是要阻碍线圈中原来电流变化的,所以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核心点击] 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原因 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这种变化,这就是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 电感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用“XL”表示,XL=2πfL=ωL.其中 f 是 交流电的频率,L 是线圈的自感系数.
BSMJ-0.4-30-3 BSMJ-0.4-30-3电容器 30KVAR电容器
![BSMJ-0.4-30-3 BSMJ-0.4-30-3电容器 30KVAR电容器](https://img.taocdn.com/s3/m/1eb7481316fc700abb68fc9a.png)
BSMJ-0.4-30-3电容器BSMJ-0.4-30-3电容器引言:B:代表系列型号,以它作为产品型号的开头是为了让客户更好的区分电容器的功能,这里的B代表"并联",还有M代表"储能",C代表"串联".S:代表浸渍剂代号,这里的S表示"微晶蜡",还有Z代表"菜籽油",G代表"硅油",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微晶蜡和菜籽油,市场上使用率最高的还是应当是微晶蜡介质的电容器.MJ:代表介质代号,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一样都是代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0.4:代表额定电压,这里的单位是KV,5KV以下的电容器都算是低压电容器,10KV 以上的电容器属于高压电容器.30代表额定容量,单位是Kvar,电容量可选的范围一般在1~50,如果对电容容量不了解,可以致电厂家上海昌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代表相数,就是火线接电柱的数量,一般电压小一点的是都使用单相(1相),电压大一点的都是使用三相(3相),也有特殊的是使用分相(3YN)壹,BSMJ-0.4-30-3电容器适用范围1.1 0.4系列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适用于标准电压为380V 的低压配电系统,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
1.2 0.45系列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适用于标准电压为380V,但电压波动大,或电压偏高的低压配电系统,尤其适宜石油、水泥、冶金等行业,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
贰,BSMJ-0.4-30-3电容器型号含义BSMJ-0.4-30-3相数额定容量30(KVAR)额定电压(KV)400V介质代号(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浸渍剂代号(S为石蜡)系列代号(并联电容器)叁,BSMJ-0.4-30-3电容器技术参数表符合标准:GB12747-97,IEC60831-01符合标准:GB12747-2004型号BSMJ-0.4-30-3制造商上海昌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额定电压:0.23,0.4,0.415,0.45,0.525,0.69及1.14kV;BSMJ并联电容单元为矩形、椭圆形或圆柱形金属外壳器外形主要作用用于电网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改善电压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三(人教版)10.4.1电容器的电容
![高中物理必修三(人教版)10.4.1电容器的电容](https://img.taocdn.com/s3/m/28233e0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7.png)
解析:开关接 1 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 连而带正电,A 对,B 错;开关接 2 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 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 错.
答案:A
2.(多选)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 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少
(2)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如图 3 所示,当开关 S 接 2 时,将电容器的两极板直接用导线连 接起来,电容器正、负极板上电荷发生中和.在电子移动过程中,形 成电流,如图 4 所示.放电开始电流较大,随着两极板上的电荷量逐 渐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两极板间的电压也逐渐减小,最后 减小到零. 实验器材:6 V 的直流电源、 单刀双掷开关、平行板电容器、 电流表、电压表、 小灯泡.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分析 1.实验操作过程
(1)按图连接好电路. (2)把单刀双掷开关 S 打在上面,使触点 1 和触点 2 连通,观察 电容器的充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将单刀双掷开关 S 打在下面,使触点 3 和触点 2 连通,观察 电容器的放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记录好实验结果,关目标
物理观念
电容器、电容概念.
(1)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科学思维 (2)用类比法,将电容器与柱形水容器相类比,建
立电容概念.
科学探究 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科学态度 (1)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与责任 (2)了解平行板电容器及应用.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电压都增大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电压都减小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两极板间电压减小 D.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两极板间电压增大
电路分析与应用(江路明)教学资源 演示文稿 学习情境三 一阶线性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电路分析与应用(江路明)教学资源 演示文稿 学习情境三 一阶线性电路的分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b676dae45c3b3566ec8b6f.png)
任务二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与换路定律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解释如下:
自然界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不能突变,能量的积累或 释放需要一定的时
间。所以 电容C存储的电场能量
W 不能突变 C
(Wc 1 Cu 2) 2
u 不能突变 C
电感 L 储存的磁场能量
1.当0t1s 时,uC(t)=2t,可以得到
iC
(t)
C
duC dt
0.5 106
d(2t) dt
1106 A = 1A
2.当1st3s时,uC(t)=4-2t,可以得到
iC
(t)
C
duC dt
0.5 106
d(4 2t) dt
1106 A 1A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电系
任务一 电容与电感
W 不能突变 L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电系
(WL
1 2
LiL 2)
i 不能突变 L
任务二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与换路定律
三、电路的初始值与稳态值的计算
1.初始值的计算
电路在换路后的最初瞬间各部分电流、电压的数值 i(0 ) 和 u(0 ) 统
称为“初始值”。
方法和步骤:
(1)确定 t 0 时电路状态。如果电路处于稳态,则电容元件相当于 开路状态,电感元件相当于短路状态,从中求出 uC (0 ) 、iL (0 ) ;若电 路无储能,即: 。uC (0 ) 0 ,iL (0 ) 0 ,则电容元件相当于短路,电感元件相当于开路
(2)根据换路定律确定 t 0 时,uC (0 )、iL (0 ) 等初始值。
(3) t 0 时,若 uC (0 ) 、iL (0 ) 不为零,则电容可用电压源替换 ,电压源电压等于 uC (0 ) ;电感用电流源替换,其电流值等于 iL (0 ) 。若 uC (0 )、 iL (0 ) 均为零,则电容为短路状态,电感为开路状态。
BSMJ0.4-30-3电力电容器
![BSMJ0.4-30-3电力电容器](https://img.taocdn.com/s3/m/4c2d7d3d83c4bb4cf7ecd197.png)
50 0.66 12 10.5 87.7 230 70 250 300
50 0.66 14 12.2 102.3 230 70 250 300
50 0.66 16 14 117 230 70 250 300
重量
2.3 2.5 3 4 4.5 4.5 4.5 4.5 4.5 4.5 4.5 5 15 16 18 19 16 18 19 4.5 4.5 4.5 3 4 4.5 4.5 4.5
33 售后服务: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安装指导 34 设计加工周期:5-7 个工作日(常规型号现货) 35 如有疑问或者需求请咨询民恩
BSMJ0.4-30-3 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产品介绍: 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膜作为介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 设备,按 GB/T12747-2004 及 IEC60831-1:1996 标准组织生产。产品主要用于低压电网, 以减少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网质量之用。 BSMJ0.4-30-3 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主要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 由于采用金属化聚丙烯膜作为介质,体积与重量仅为老产品的 1/4 和 1/6. 2、损耗角正切值小,温升低,使用寿命长 电力电容器的独特设计,使产品自身消耗有功功率极小,所以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0.1%。 远远低于 GB/T12747-2004 标准 0.2%的要求,正常使用温升小于 3℃. 3、耐高压、安全性能好。 电力电容器选材考究,设计场强较小,端子间的耐压远远高于 2.15Un10 秒的型式试验要求, 其瞬间击穿电压一般大于 3.5Un。产品内置放电电阻及过压力隔离器(防爆装置),运行与 维护极为安全可靠。 BSMJ0.4-30-3 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运行环境条件: 1、户内、无有害气体和蒸汽、无导电性或爆炸尘埃及无剧烈振动。 2、海拔高度:<2000M 3、环境温度:-25/B(-25℃/45℃)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0278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7.png)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导语】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自身决定的,这部分内容在高中物理选修教材中会讲到,我们一定要掌控好这类知识点。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期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点一、电容器1.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体可组成一个电容器,蕴藏电量和能量。
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两极。
2.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进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视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
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进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相互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进程叫放电。
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电能转化为电场能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C=Q/U,式中Q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①电容是反应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
②电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1μF=10-6F,1pF=10-12F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3.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带电量不变。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一)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
有的同学不重视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不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电工技术基础第三章
![电工技术基础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0e1a508f18583d0496459ea.png)
§3-2 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
一、电容器的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一般叫做耐压,它是指使电容器能长时间地稳定工作, 并且保证电介质性能良好的直流电压的数值。 必须保证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低于交流(工作) 电压的最大值。(交流电路,考虑交流电压的峰值。) 2、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 电容器上所标明的电容量的值叫做标称容量。 批量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实际电容值与标称电容值 之间总是有一定误差。国家对不同的电容器,规定了不同 的误差范围,在此范围之内误差叫做允许误差。
q1 C1U ,
q2 C2U ,
q3 C3U
电容器组储存的总电量 q 等于各个电容器所带电量之和,即
q1 q2 q3 (C1 C2 C3 ) U
设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效电容)为 C ,由 q = CU ,得
C C1 C2 C3
即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思考】
二、电容器的种类
按照电容量是否可变,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 变电容器(包括半可变电容器)。
1、固定电容器:常用的介质有云母、陶瓷、金属氧化膜、纸 介质、铝电解质等等。 2、可变电容器:电容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的电容器,常用 电介质有薄膜介质、云母等。
3、半可变电容器:又叫微调电容,在电路中常被用作补偿电 容。容量一般都只有几皮法到几十皮法。常用的电介质有瓷 介质、有机薄膜等。
uC q i C t t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中的电流是由于电容器充、放电形 成的,并非电荷直接通过了介质。
电容充放电-注意事项
u C 0 (1)若电容两端加直流,充电完成后 iC C t
,电容器相当于开路,所以电容器具有隔直流的作 用。 (2)若将交变电压加在电容两端,则 电路中有交变的充放电流通过,即电容 具有通交流作用。
(完整版)中职【电工基础】电容器练习和答案解析
![(完整版)中职【电工基础】电容器练习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324e720242a8956bece4ae.png)
第三章电容器3-1 电容器与电容量一、填空题1、两个相互绝缘又靠的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
这两个导体称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中间的绝缘材料称为电容器的介质。
2、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称为充电;充电后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称为放电。
3、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比它小的单位是微法(μF)和皮法(pF),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F=106μf=1012 pF。
4、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它只与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极板间距离以及极板间电介质的特性有关,而与外加电压大小、电容器带电多少等外部条件无关。
二、判断题1、只有成品电容元件中才具有电容。
(×)。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成正比。
(×)3、平行板电容器相对极板面积增大,其电容也增大。
(√)4、有两个电容器,且C1>C2,如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则C1所带的电荷较多。
(√)5、有两个电容器,且C1>C2,若它们所带的电量相等,则C1两端的电压较高。
(×)三、问答题1、有人说:“电容器带电多电容就大,带电少电容就小,不带电则没有电容。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电容器的电容是它的固有属性,它只与他的结构有关,电容器的结构不改变则电容就不会变。
所以以上说法是不正确的。
2、在下列情况下,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两极板间电压、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各有什么变化?(1)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极板面积增大一倍。
(2)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连,将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3)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极板间距增大一倍。
(4)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极板面积缩小一倍。
(5)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将两极板间插入相对介电常数εr=4的电介质。
答:由C= εSd和C=QU可得(1)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1倍、两极板间电压不变、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大1倍。
(2)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1倍、两极板间电压不变、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减小1倍(3)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1倍、两极板间电压增大1倍、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4)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1倍、两极板间电压增大1倍、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5)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4倍、两极板间电压减小4倍、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不变3-2 电容器的选用与连接一、填空题1、电容器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电容器在电路中能长期可靠工作而不被击穿的直流电压,又称耐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电容器的并联 如图4-3所示,把几个电容器的正极连
在一起,负极也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容器的 并联。
图4-3 电容器的并联
三、 电容器的并联特点 ⑴ 电压特点
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并等于外加电压。
U U1 U2 U3
⑵电荷量特点:总电荷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荷量之和。
q q1 q2 q3
C C1C2 C1 C2
当n个电容均为C0 的电容元件串联时,其等效电容C 为:
C = C0 n
电容器串联与电阻器串联电路特点比较
电容器串联电路
电阻器串联电路
q1 = q2 = q3 = q U=U1+U2+U2
1 1 1 1 C C1 C2 C3
I1=I2=I3=I U=U1+U2+U2
U
3.2 104 1.67 106
V
192
V
温故而知新
电容器串联(三个电容器串联)有如下特点:
1)电容器的总带电量与各个电容器的带电量
相等
即:q=q1=q2=q3
2)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即:U=U1+U2+U3 3)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倒数之和,即:
11 1 1 C C1 C2 C3
C C1C2 3 6 μF 2μF C1 C2 3 6
各电容的电荷量为 q1 q2 CU 2 10 6 360 720 10 6 C
各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U1
q1 C1
720106 3106
V
240
V
U2
q2 C2
720106 6 106
注意
每个电容器都有各自的 耐压值,在实际应用中应保 证每只电容器上承受的电压 都小于其耐压值,这样才能 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
【例2】如图所示已知:C1为 “3F,160V”, C2为 “6 F,300V”,U=360 V
问:每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少?这样使用是否安全?
解:两只电容器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⑶ 电容特点: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C C1 C2 C3
注:电容器并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面积,因此,总电容大于每个电容 器的电容。
电容分别为20µF和50µF的两个电 容器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0V的电 路上,问: (1)等效电容是多大? (2)它们共带多少荷量?
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 容为0.25µF ,耐压为250V,另一只 电容为0.5µF,耐压为300V,试求它 们并联后的耐压值和等效电容?
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的倒数之和。
【经验总结】电容器的串联与电阻的并联相似。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Q?
答:电流I=q/t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I处处相等,所以q也相等。
⑴ 电荷量特点: q1=q2=q3=q
每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CQ U
U1
Q1 C1
U2
Q2 C2
UQ C
U3
Q3 C3
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 器的电容的倒数之和。
1 111
cc c c
1
2
3
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 容之和 C=C1+C2+C3
电容器串联,提高了耐压能力,但容电能力降低了.
U1 U2
+
C1
C2
电容器并联,提高了容电能力,但耐压能力降至最小.
C1
U Umin(最小耐压值)
+
U
C2
① 0; ② C; ③ 大于C; ④ 小于C。
答案 : ②
注意: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特性,只有当其
性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电容才改变
U U1 U2 U3
Q Q1 Q2 Q3 Q( 1 1 1 )
C C1 C2 C3
C1 C2 C3
11 1 1
C C1 C2 C3
⑶ 电容特点:
11 1 1 C C1 C2 C3
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的倒数之和。
思考:两只电容器C1、C2串联后的等效电容公式:
【想一想】
小明在电子零件的商店买了三个电容,它们分 别是2uF, 3uF 6uF,但是它们对小明的电路来说都 太大了,他手头需要一个1uF的电容,小明该怎么 办?
你能帮 小明解决 这些问题
吗?
一、电容器的串联概念:
把几个电容器的极板首尾相接,连成一个 无分支电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容器的串联。
C1 C2 C3
电容器串并联比较
5
串联
并联
电荷量特点
每个电容器的电荷量相等并等于 等效电容器的电荷量。
q1=q2=q3
总电荷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 电荷量之和。 q=q1+q2+q3
电压特点
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器的 电压之和。 U=U1+U2+U3
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并等于外加电压。 U=U1+U2+U3
电容特点
解:电容器A、B连接前的带电量分别为
q1 C1U1 10 106 30 3104 C q2 C2U 2 20 106 15 3104 C
它们的总电荷量为
q q1 q2 6 104 C
并联后的总电容为
C C1 C2 3105 F 连接后的共同电压为
4-2电容器的串联
【知识回顾】
思考:你手边有3个1K的电阻,连接电路时需要 一个3K的电阻,该怎么办?
1.电阻串联特点 (1) I1=I2=I3=I (2) U1+U2+U3=U (3) R串=R1+R2+R3
2.电阻并联特点: (1) I1+I2+I3=I (2) U1=U2=U3=U (3)R并=R1//R2//R3
U q 6 104 20 V C 3105
1.选择题
课堂练习3
电容器C1 和C2 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1 = 3C2 ,
则 C1 两端的电压是C2 两端电压的( )。 答案: ④
① 3倍; ② 9倍; ③ 1/9; ④ 1/3。
2. 某电容器的电容C,如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 )
23
【例3】 电容器A的电容为10 F,充 电后电压为30 V,电容器B的电容为20 F,充电后电压为15 V,把它们并联在 一起,其电压是多少?
并联后的共同电压为u=q/c 连接前,电容器A的电荷量为q1=c1 u1 连接前,电容器B的电荷量为q2=c2 u2 并联电容器的总电荷量为q=q1+ q2 并联后的等效电容为c=c1+c2
【例1】如图所示 C1=C2=C3 =240F ,串联起来 后接到电压U = 120V的电源上,求这组串联电
容器的等效电容是多大?每只电容器两端的电
压是多大?
解:三只电容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1 C
1 C1
1 C2=1uF
每只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为
Q Q1 Q2 Q3 CU 110 6 60 60 10 6 C
+q -q +q -q +q -q
+U-
二、电容器串联电路的特点
⑴ 电荷量特点q1=q2=q3=q
每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相等。
⑵ 电压特点
U U1 U2 U3
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容的分压
U1
C2 C1 C2
U
U2
C1 C1 C2
U
⑶ 电容特点
11 1 1 C C1 C2 C3
每只电容上的电压为
U1
Q C1
60 10 6 2 10 6
V
=30V
=20V U2
Q C2
60 10 6 310 6
V
U3
Q C3
60 10 6 6 10 6
V
=10V
电容器的串联电路电压分配特点 :
电容值不等的电容器串联使用时,每只电容上分配 的电压与其自身的电容成反比。
思考:C1 “2 F,160 V”,C2 “10 F,
250 V”这两只电容器串联最大能承受多大的电 压?
每只电容器允许充入的电荷量分别为
q1 2 106 160C 3.2 104 C q2 10106 250C 2.5 103 C
这两只电容器串联后电路的电荷量不超过 3.2 104 C,则外加总电压应不超过
V
120 V
结论:由于U1>U1N ,所以C1会被击穿;当 C1 被击穿后,360
V的电压将全部加在C2 上,即U2>U2N,因而C2也被击穿。这样
使用不安全。
注意
每个电容器都有各自的耐压 值,在实际应用中应保证每只电 容器上承受的电压都小于其耐压 值,这样才能保证电路的正常运 行.
电容器耐压值的计算:耐压值不同的电容器 串联时,可先计算出各个电容器在各自耐压下所 能带的最大电荷,然后取其中最小者,由公式 U=q最小/C总确定该电容器组的耐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