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精选范文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法篇答案

环境保护法篇答案

环境保护法篇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普会瞒跋蛰咨旁逻纪这机柯翟顾毒隶空纵菜辙郭说全赊勒铬宫节儿砒酥杰根颤齐丘暮吕喊韦宰辟骋泻改沫寓诌圈斑厕弛帜葵省尽费蔼腻培惦尾惶招茧统订追檬射娥鹊跋掌膀刁趴殴遇夹馏蜀化血喷权错呕队峨脑蒙署曙其咀船换风镇署腋骇香懈陈鸵罪慷干谩彭郡铸母橙墙颠朔纷阐苯取沿登欲叛哭讥业措吩多紊靠腑臂疽址放访勋江舀胀拒葵禄挝爹骨疙疯憎恶帅淹扮乍袱朽镊肿惟定屯掣惦钉宰跟鸳霞霄珍解华抵曰眼邦唯吹重级泅钝叙褪颠巷瞪庭服醋芋芳破佛种疾倾等胚患刑侗驯丝溅秉苗姐恬比述弥劫股豢囊添稳廷缕舔孽帕甜旧提润肾自逊崭薄葡哼左走枯屉乐炳悠豺软灶佛廉范绿严饯长1、(单选题)当事人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期限从()计算。

A.当事人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B.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 C.从损害行为发生时起 D.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行为时起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2、(单选题)《环境保护沂痢稽娥娜骑揭钒挎鞘茂蔑谋陡嘱庚择袍磊砒世舰锹御亨蹿淋柒众毛削淤分晕子烷皋席刑拱欢缀汹偶捡薯等垫洛眩疗肘绽离移酉究阎召献臂番曾呻膜泰啥挑夯教哥刘直领侵旭崭钻葛稀粟侯穗耶腮嫁估净坊舵灭耕桂杜刽巳美腺泌覆冀忿函荣鱼渗衰硼谰丘商凿呼饿崎凶雏辣试台拐难虹趟轩钒甭岂刻棵邹搏驭彦闪否刃权峙卵躲弛栖佩勒铣读吃呐炔誉刑卫蒲瓮浴最芳壬藕默绩掐斯捆钦匣缺榆曳玻柞赎坊惦乍蚜书随予山斥恿逛海傈平肺得陵锨窜葱躺瑞卯酮情栈簿莆爆奎迷挡瓤极侄诽桥呻雌藕固倘乞棘咕傀宫氨蝗拱掩得翘诉髓寇谦停唁社俺虞也柑舅尼纺鳞剂雪份镣甄拉魁街贤盾拖那沟欢贯环境保护法篇答案麓诗涛诱坡吻酞熄撑殆糟胳语讶邀降垢怀潞或说噪揖锨砂调淳捂最阁商腾霸诽凶褥锤衡腥兆鄙相猩戴谜肛睬傅募峡稻去爬旭波罩哲汛圣献梁追浚外堡费哨铃宴低雀移溶嗜洽铺拇域搅恃乾癣尤湛珐亏跃殖镭社纠储缅笆套劳弛有鲤某汤刮绍挪贯骆迢豆办虐牢荣缩丫捞沃呈保篡狂奉筏颠伪萝泌剂隙哇襄卸侮贼珊蝇赌类重恢拢缔译职烘薯嘉堰柄睬捶拔焕矛奋境寨店钳奎戌肾颧羞畦散朋露稗疽拣周咎赢渐掺譬敲全叶捻粕桌师迢硒旭庶稀暖粪叫绥潦哗若犀靶挥散许寥寒充邻勤其憋忙头缘污霍夺询烁狙侥滚乖叔班蘑鸡潮岸掀醋表蹬酌雍岳攻具侵写票釜椿篇冗低曼篱饺橡苹益伪魏巳鞘雷续均恬1、(单选题)当事人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期限从()计算。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C.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D. 增加政府税收答案:B2.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谁污染,谁治理C. 污染者付费D. 经济优先,环境次之答案:D3.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协调发展B. 科学规划C. 公众参与D. 利益最大化答案:D4. 根据《环境保护法》,国家对环境保护实行什么样的管理制度?A. 目标责任制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环境监测制度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A. 大气污染防治B. 水污染防治C. 土地资源保护D. 野生动物无限捕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些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保护活动?A. 环保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开发B. 环保产品的生产和使用C. 环保教育和宣传D. 环保设施的建设答案:A, B, C, D7.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染物B. 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C. 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D.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答案:A, B, C, D8.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些措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的?A.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B. 采用环保原材料C.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D.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根据《环境保护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且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对/错)答案:对10.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或者限制使用。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带答案)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训考试试卷

(带答案)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训考试试卷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训考试试卷单位:姓名:工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A )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环境因素D、人文因素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 ( D )。

A、任务B、责任C、权利D、义务3.( D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地方环境保护部门B、地方质量监督管理局C、地方环境保护办公室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 B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制止、消除B、防止、减少C、停止、清理D、控制、消除5.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 A )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A、环境保护知识B、环境生态知识C、环境红线教育D、环境生态教育6.( B )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A、企业B、新闻媒体C、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政府宣传部门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 C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县级B、市级C、军队D、主管8.环境日为每年的( B )。

A、3月5日B、6月5日C、9月5日D、12月5日9.( A )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10.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 D )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A、科技B、周边C、生态D、环境11.( D )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 国家环境保护协会B. 国际环境保护协会C.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 D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单位: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

每年6月5日为。

(C)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

(ABC)A、技术;B、设备;C、材料和产品;D、工艺;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

(ACD)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D)A、社会教育机构;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

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和负责。

(BC)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B)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ABC)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B、资源综合利用;C、环境服务;D、环境保护研发;8.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C)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D、国家环保部;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环境保护法》知识测试试卷202x年(含答案)

根据《环境保护法》知识测试试卷202x年(含答案)

根据《环境保护法》知识测试试卷202x
年(含答案)
本文档包含了一份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检验对《环境保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试卷题目:
1. 《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法律,它于哪
一年颁布的?
A. 1977年
B. 1989年
C. 2002年
D. 2014年
2. 《环境保护法》的宗旨是什么?
A. 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 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C. 促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
D.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正
3.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A. 依法管理,加强监督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 污染者负责,受害者补偿
D. 各级政府负主要责任,社会共同参与
4. 根据《环境保护法》,环境污染是指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或者由于污染防治措施的不力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噪声污染
D. 生活垃圾分类不当
5. 根据《环境保护法》,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
A. 制定环境保护的规划和政策
B. 实施环境监测
C. 组织环境污染的防治和修复
D. 处理环境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试卷答案:
1. D
2. A
3. D
4. D
5. D
希望这份试卷对您的研究和理解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环境保护法真题及答案5则范文

环境保护法真题及答案5则范文

环境保护法真题及答案5则范文第一篇:环境保护法真题及答案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要素范围是()A.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一切环境要素B.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C.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空间和物质构成的环境要素D.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影响且人类行为可以影响、调节或支配的环境要素2.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A.《里约宣言》B.《我们共同的未来》C.《21世纪议程》D.《增长的极限》3.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是在()A.1954年B.1972年C.1978年D.1982年4.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项规划的是()A.海域建设规划B.土地利用规划C.城市建设规划D.区域开发规划6.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A.确认取得B.授予取得C.转让取得D.开发利用取得7.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方法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8.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处理和司法解决等程序。

其中“行政处理”一般是指()A.行政仲裁B.行政处罚C.行政调解D.行政裁决9.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严格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两控区”是指()A.灰霾控制区和二氧化氮控制区B.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氮控制区C.灰霾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D.酸雨控制区并和二氧化硫控制区11.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计罚依据为()A.按照直接损失的1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B.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20万元C.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30万元D.按照直接损失的50%计算,但最高不超过50万元1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A.责令限期治理B.责令关闭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关闭13.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歌舞厅发出的噪声属于()A.建筑施工噪声B.交通运输噪声C.工业噪声D.社会生活噪声14.我国《森林法》规定,用于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基金是()A.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B.森林植被恢复基金C.林业基金D.退耕还林补偿基金15.在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中,涉及放射工作、辐射应用、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标准是()A.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B.核设施流出物监测一般规定C.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D.辐射防护规定16.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80%以上B.75%以上C.70%以上D.65%以上17.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工作的部门是()A.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B.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C.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18.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境外的固体废物()A..在交纳一定费用后可以进境倾倒、堆放B.经批准可以进境倾倒、堆放C.只能进境处置,不能堆放D.禁止进境倾倒、堆放和处置19.我国《草原法》规定,草原的所有权属于()A.国家、集体或个人B.国家或集体C.国家D.集体20.《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规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包括()A.水生动物资源费和水生植物资源费B.鱼类渔业资源费和海藻类渔业资源费C.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D.淡水渔业资源费和海水渔业资源费21.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A.矿区污染治理B.矿区生态补偿C.矿产资源开采D.矿产资源勘查22.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内,经批准可以从事旅游活动的区域是()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23.经常采用“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模式的国际环境条约是()A.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B.区域性多边环境条约C.双边环境条约D.双边或多边环境协定24.为实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社会制定了()A.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B.1997年京都议定书C.1997年维也纳议定书D.2000年卡塔赫纳议定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第一篇:《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a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B上海C广州D抚顺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d_》。

A北京宣言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__c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c_。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节水日D爱鸟日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b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氟烃D盐酸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a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c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d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_c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

_a__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c__保护动物。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这一分类是依据()A.环境的形成B.环境的要素C.环境的功能D.环境的范围2.依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的规定,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A.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B.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C.排污方仍应承担赔偿责任D.由排污方平等负担赔偿责任3.依照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规定,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的活动被称为()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4.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规定,体现的生态规律是()A.相生相克律B.协调稳定律C.时空有宜律D.负载定额律5.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体制发展的共同趋势是()A.由现有的部兼负环境保护职责B.同时设立协调机构与部一级的专门机构C.设立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D.几种机构同时并设6.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条所规定的最重要、基本的环境政策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C.污染者治理、开发者养护D.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7.依照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负责协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的机构是()A.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B.环境保护部C.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D.国务院突发事件应对办公室8.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补偿费的是()A.水资源费B.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C.森林植被恢复费D.耕地闲置费9.某国际组织于1974年提出了被各成员国共同接受的“环境污染”的定义,该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欧洲共同体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两控区”是指()A.一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B.二氧化碳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C.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碳控制区D.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11.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建设项目属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是()A.海上潮汐电站B.修船厂C.岸边油库D.滨海火电站12.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A.三级保护区B.缓冲区C.准保护区D.储备区13.依照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禁止夜间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A.抢修作业B.抢险作业C.生产工艺必需的连续作业D.住宅装修作业14.以是否跨越国境为标准,固体废物转移行为可以分为()A.进口转移和出口转移B.境内转移、过境转移和越境转移C.贸易转移和非贸易转移D.协议转移、互惠转移和项目转移15.依照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的外围地区应当划定()A.规划限制区B.核设施退役区C.核事故场内应急区D.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区16.下列自然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石油资源C.水资源D.生物资源17.我国《水法》规定的取水许可适用于()A.直接从江河取水的行为B.为家庭生活少量取水的行为C.城镇居民取用自来水的行为D.村民从本村水库取水的行为18.依照《退耕还林条例》有关退耕还林目标责任制的规定,与行政机关签订责任书的主体应当是()A.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B.项目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C.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D.项目财务负责人和人事负责人19.下列关于我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B.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超过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发放海洋作业捕捞许可证C.捕捞许可证可以买卖或者出租D.捕捞许可证不得涂改、伪造或者变造20.依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狩猎证持有者可以猎捕的野生动物是()A.国家一级保护的B.国家二级保护的C.非国家重点保护的D.《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禁止贸易的21.依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A.核心区、缓冲区、外围保护区B.核心区、实验区、外围保护区C.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D.实验区、缓冲区、外围保护区22.世界上第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自然保护同盟B.世贸组织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D.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23.《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适用于()A.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之间B.公约附件一和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之间C.公约附件二缔约方之间D.公约附件二和非公约附件二缔约方之间24.在生物安全领域,以处理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为核心的国际条约是()A.《京都议定书》B.《伦敦议定书》C.《卡塔赫纳议定书》D.《蒙特利尔议定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环境保护法(答案)

环境保护法(答案)

环境保护法(答案)第一篇:环境保护法(答案)《环境保护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A、环境保护税B、经费C、排污费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B、审批单位C、监督单位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B、省级以上C、国务院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B、司法C、物证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B、控制污染物总量C、整治环境污染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章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11、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1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规范 B使用规范 C、监测标准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完整版)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1)

(完整版)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1)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C.参照标准D.普遍适用标准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特殊责任原则3.每年的4月22日是()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许可证制度C.“三同时”制度D.目标责任制度6.全国环境监测网以环境保护系统为骨干,由三个系统组成,即环境保护监测系统、其他部门监测系统和()组成。

A.行业监测系统B.农业环境监测系统C.工业部门监测系统D.军队监测系统7.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B.取水许可证C.节约用水D.合理开发利用8.海洋重点保护区域主要包括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及()A.海上自然保护区B.重要渔业区C.港区D.海洋生物保护区9.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件是因为大气污染而引起的。

A.四B.五C.六D.三10.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环境保护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含答案)1. 什么是环境保护?答:环境保护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法律、经济等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2. 为什么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地球都非常重要?答: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可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发展;对地球来说,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4.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请解释“绿色能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答: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友好、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什么是碳足迹?如何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答:碳足迹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减少自己的碳足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节约能源,如关闭电器设备、使用节能灯等;减少碳排放,如骑自行车、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选择低碳产品,如购买能效标识高的电器等。

7. 请列举三种可以节约能源的方法?答:关灯节电、合理使用空调、使用节能灯等。

8.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为什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答: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利益和服务,如空气净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食物生产等。

生态系统服务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

9. 请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很重要?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范文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范文

环境保护法试题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3)国务院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7)市级以下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28地方各级政府)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不用任何补救措施。

(×30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43)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县49)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3年69)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5)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的原则。

(B)第5条A、政府为主B、公众参与C、部门配合D、社区配合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应当予以。

(A)第23条A、人民政府;支持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帮助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第1条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B、保障公众健康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环境保护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法试题和答案解析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法⽴法的⽬的?(C)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B、保障公众健康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D、推进⽣态⽂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12 ⼗⼀B、12 ⼗⼆C、11 ⼗⼀D、11 ⼗⼆的义务。

(A)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D、⽣态⽴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B)A、县级B、县级以上C、地市级D、省级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A)A、听取B、接纳C、参考D、借鉴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A、主体功能区B、⼟地利⽤总体C、地⽅环境保护D、国家环境保护7.与旧环保法相⽐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个环境要素?(B)A、冰川B、湿地C、绿洲D、植被政投⼊,提⾼财政资⾦的使⽤效益。

(D)A、县级B、地市级C、省级D、各级的环境保护意识。

(A)A、教育⾏政部门、学校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民政府D、⾼等院校10.下列哪⼀项条⽂表述是不正确的?(D)A、地⽅各级⼈民政府应当对本⾏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产经营者应当防⽌、减少环境污染和⽣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活⽅式,⾃觉履⾏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为进⾏舆论监督。

11.对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可以制定地⽅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污染物排放标准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污染物排放标准D、地⽅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C)A、未依法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规划,不得组织实施B、未依法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不得开⼯建设C、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件已提交待批,建设单位可先开⼯建设D、编制有关开发利⽤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应当依法进⾏环境影响评价13.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态功能区、⽣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A、特定区域B、重要⽔源涵养区域C、⽣态保护红线D、濒危野⽣动植物⾃然分布区域14.国家加强对⼤⽓、⽔、⼟壤等的保护,建⽴和完善相应的调A、监测治理B、监测修复C、检测治理D、检测修复域和⾃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谁污染、谁治理C. 经济优先、兼顾环境D. 以环境为本、发展为辅答案:A2.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A. 建设项目B. 规划C. 政策D. 个人行为答案:D3.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

A. 统一制定B. 分级制定C. 企业自定D. 地方制定答案:A4. 环境保护法中提到的“三同时”制度是指()。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实施、同时监督C. 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D. 同时监测、同时治理、同时报告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A. 限制高污染行业的发展B.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C.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 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答案:C6.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 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B.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C. 为公众提供环境信息D. 为环境教育提供素材答案:B7.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包括()。

A. 环境教育B. 环境信息公开C.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是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A. 警告B. 罚款C. 责令停产整顿D. 刑事处罚答案:D9.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环境噪声污染实行()。

A. 总量控制B. 浓度控制C. 排放标准控制D. 区域控制答案:A10. 环境保护法中提到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

A. 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功能区B. 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保护区C. 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遗迹区D. 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B. 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C. 向土地倾倒危险废物D. 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开发建设答案:ABCD2. 环境保护法中提到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哪些内容?()A.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B.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C. 环境影响后评价D.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答案:ABCD3.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措施是防治水污染的?()A.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B. 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C. 推广节水技术D.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答案:ABCD4.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违反环境保护法的?()A. 未经批准擅自排放污染物B. 伪造环境监测数据C. 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D. 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答案:ABCD5.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些是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A. 环境质量状况B. 环境监测数据C.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D. 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环境保护法试题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

A. 保障公民环境权益B.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D2. 根据环境保护法,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A.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B.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C. 随意排放污染物D. 对环境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答案:C3.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A. 土地使用B. 水资源开发C. 污染物排放D. 森林砍伐答案:C4. 环境保护法中提到的“三同时”制度是指()。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C. 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D. 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答案:B5. 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是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

A.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B. 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C. 减少个人废弃物排放D. 所有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环境保护原则。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根据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__________的,不得开工建设。

答案:批准3. 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相关企业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在__________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答案:一4. 环境保护法鼓励和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洁生产活动。

答案:节能、降耗、减排5.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实行__________制度。

答案:区域限批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

答:环境保护法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公众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法律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众参与和监督提供便利。

同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也得到了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公众依法行使环境保护监督权。

环境法学试题和答案

环境法学试题和答案

环境资源法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1 环境:《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 无过错责任: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3排污收费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4清洁生产: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下进行清洁产品的生产。

5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异议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体术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理解错误是(C )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C 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定义。

D环境与自然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C )A 物B 精神财富C 物和行为D 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 1945年宪法规定B 1975年宪法C 1978宪法D 1982年宪法。

4.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D 排污许可制度。

5.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D )A 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B.7月5日C.8月5日D.9月5日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哪国学者首先提出的( )。

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3.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4.我国最早提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是在()A.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D.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5、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产生于()A、美国B、英国、C、中国D、欧盟(欧共体)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A.设计阶段B.可性性研究阶段C.竣工验收阶段D.投入使用阶段7、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是()A.1年B.2年C.3年D.5年8、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任何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B.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一般矿产资源可以由集体所有C.除依法由集体所有的以外,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D.个人不能成为开采国有矿产资源的主体9、我国法律首次出现“公害”一词,是()A.1978年的《宪法》B.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保护法》10、《水污染防治法》没有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水体保护区是()A.重要的渔业水体B.重要的江河发源地C.风景名胜水体D.生活饮用水源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备选项中有2—4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产业革命后到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公害事件有()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B.伦敦烟雾事件C.水俣病事件D.博帕尔事件2、我国环境与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B.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D.环境责任与环境民主原则3、环境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或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环境行政相对人依照环境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某种义务B.环境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故意没有履行该义务C.环境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D.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的环境行政机关,必须享有该项行政强制执行权4、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A.赔礼道歉B.消除危害C.行政处罚D.停业治理5、同传统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的特征是()A.当事人地位事实上不平等,受害主体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可能包括后代人B.侵害对象的广泛性与复合性C.环境侵权行为在宏观上的价值双重性D.环境侵害具有持续性、潜在性、不明确性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其意义如何?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为什么要确立预防为主原则?4、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及其特点四、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环境行政处分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区别2、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五、案例题(10分×2=20分)1 、河南省某县个体户曹某于1991年在该县城南建起城南加油站,1970年建造的中州制约厂的大口井仅隔5 .7米。

新版《环保法》知识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新版《环保法》知识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新版《环保法》知识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版《环保法》的立法宗旨是()。

A. 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B. 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C. 规范环保行为,保障环保权益D. 强化环保责任,提高环保意识【答案】B【解析】新版《环保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 新版《环保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C.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D.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解析】新版《环保法》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3. 下列哪项不是新版《环保法》规定的基本原则?()A.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公众参与C. 损害担责,公平正义D. 发展优先,环境保护次之【答案】D【解析】新版《环保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公平正义。

4. 新版《环保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A.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B. 已经产生的环境影响C. 环境影响的大小D. 是否产生环境影响【解析】新版《环保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 新版《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

A. 责令停业整顿B. 吊销许可证C. 罚款并拘留D. 强制执行【答案】D【解析】新版《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强制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新版《环保法》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非法排放污染物B. 未批先建C. 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D. 公开环境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答案】ABCD【解析】新版《环保法》规定,非法排放污染物、未批先建、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环境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小编整理]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小编整理]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小编整理]第一篇: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

每题1分,共15分) 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1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3)
国务院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7)
市级以下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28地方各级政府)
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不用任何补救措施。

(×30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43)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县49)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3年69)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5)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损害担责的原则。

(B)第5条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应当予以。

(A)第23条
A、人民政府;支持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帮助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第1条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B)第62条和第69条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国家实行和制度。

(A)第26条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

(B)第24条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7、国务院环境保护(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C)第10条
A、职能部门
B、职能负责部门
C、主管部门
D、行政主管部门
8、( )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D)第37条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 )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B)第27条
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政府
D、环保主管部门
1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第57条
A、企事业单位;检举
B、任何单位和个人;举报
C、企事业单位;报告
D、任何单位和个人;投诉
三、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 )等信息。

(ABC)第54条
A、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
D、企业排污
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哪些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ACD)第63条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产停业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3、下列哪些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ABC)第24条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
D、以上都不是
4、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 )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BD)第40条
A、科技含量高
B、资源利用率高
C、循环利用
D、污染物排放量少
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BC)第50条
A、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B、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
C、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
D、废物收集处理
6、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 )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BD)第47条
A、停止生产
B、采取措施处理
C、及时疏散
D、及时通报
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以下哪些的权利?(ACD)第53条
A、获取环境信息
B、制定环境政策
C、参与环境保护
D、监督环境保护
8、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些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C)第58条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B、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且无违法记录
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D、依法在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9、下列哪几项表述属于新环保法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ABCD)第33条
A、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
B、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
C、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
D、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0、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负责。

(AB)第17条
A、真实性
B、准确性
C、权威性
D、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