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必学资料-可以直接用

合集下载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设计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设计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设计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的冲压式生产线中自动化综合改造设计进行综述分析,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及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依据。

关键词: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设计;前言:现阶段,我国正在逐步将传统手工送料模式淘汰掉,冲压式生产线逐步被广泛运用至基础的制造业当中,中小型的冲压企业,面对着高效化生产社会背景现实需求,急需进行生产线自动化的改造设计。

故而,深入研究中小型的冲压式生产线中自动化综合改造设计尤为必要。

1、前期送料方案设计分析现阶段,自动化的生产线有着多种种类,而从基本原理结构来划分,主要包括拾料抓手与搬运小车式结构、活动送料机式械手这两种。

拾料抓手与搬运小车式结构,它主要是以轨道的小车实现板料运送,通过拾料抓手把板料自送料的小车上移至压力装置。

此种送料基础模型优势包括:较低故障发生率、操作便捷、结构较为简单等,但也存在着压力装置与送料装置被锁死,不利于维修及换膜处理这一缺陷。

以该模型为基础,把送料横杆与拾料抓手进行连结联动设计,便可改造成连杆快速自动送料的生产线。

活动送料式机械手基础模型,主要是以旋转式的机械手为基础,可灵活搭建该自动化的盛行先,占用较小的空间,可确保与上片板料处于同等高度,将板料定位及翻转操作完整,该机械手能够把操作台上以定位完的板料运送至下个模具。

但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即为生产线的前期成本极高,机械化复杂程度突出,生产线运行维护及调试工作难度系数较高,并不适合单一零件长期的批量生产运行操作。

活动送料式机械手,可通过将机械操持握力与角度的改造设计,应用在各种零件拾料中,有着较高的运转效率,可适应于各种小零件大规模化生产运行。

直线运动更加利用换产及换膜,总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后期维修处理,且前期资金方面投入也相对较少一些,可作为最佳改造设计手段。

2、改造设计方案2.1 设计生产线为能解决前文所提及到送料系统所存在着的局限性问题,可设计一条由线尾堆垛的机构、压力装置、中间台、送料的机械手、拆垛机等所构成快速的冲压线。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及应用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及应用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及应用全洪杰1,李国臣1,曹会元2(1.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808;2.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808)【摘要】通过设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实行冲床与机械手同步控制,使企业增效提质。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应用;冲压生产中图分类号:TG385.2文献标识码:BDOI :10.12147/ki.1671-3508.2022.05.006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of Automatic Stamping Production LineQuan Hongjie 1,Li Guochen 1,Cao Huiyuan 2(1.Dongguan Haosh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Dongguan,Guangdong 523808,CHN ;2.Dongguan Vocational College,Dongguan,Guangdong 523000,CHN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stamping production line,the implementation of punch and manipulator synchronous control,so that enterprise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Key words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application ;stamping production1引言五金冲压是最基础的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

冲压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传统压力机加人工上下件的半自动冲压生产线。

相比自动化生产线,人工冲压生产线普遍存在安全系数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冲压件质量不稳定等缺点[1]。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整体设计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整体设计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整体设计一、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2 研究现状分析1.3 研究内容与目标二、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所需硬件设备2.1 设备选型原则2.2 设备展示2.3 所需硬件设备部署图三、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程序设计3.1 设计流程分析3.2 编程语言选择3.3 设计开发过程四、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分析4.2 工艺流程的改善与调整4.3 工艺流程的运行与验证五、结果与分析5.1 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成果展示5.2 改造前后效率对比5.3 改造前后质量对比六、结论与展望6.1 研究总结6.2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6.3 改善策略及建议一、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工艺的发展,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当前,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自动化改造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因此,本文将探究中小型冲压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整体设计,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2 研究现状分析在当前的工业生产领域,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中,优化着生产线的各个流程。

在自动化技术领域中,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其推广将为压缩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成本,带来利益上的优势。

但现实情况是,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其主要表现在人才缺乏、设备落后、管理手段单一、投资能力有限等方面。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整体设计。

本文主要研究自动化改造所需的硬件设备、程序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改造方案,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旨在:1)分析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所需的硬件设备;2)研究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所需的程序设计;3)探讨中小型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工艺流程。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冲压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成形工艺,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冲压培训成为了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冲压培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首先,冲压培训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冲压工艺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掌握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冲压培训还能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整个生产团队的协同效率。

此外,培训还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促进冲压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其次,冲压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在理论培训中,员工将学习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范等知识。

他们还需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冲压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和维护。

理论培训旨在让员工全面了解冲压工艺,并为实践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培训是冲压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员工将亲自参与冲压生产线的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各种冲压工艺和技术。

他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冲床、冲床模具和切割工具,如何调整冲压工艺参数和生产线布局,以及如何检测和调整产品质量。

实践培训还包括故障排除和维护,员工需要学会分析和解决各种冲压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并能进行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冲压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首先,可以组织专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术。

这将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实用的知识和技巧。

其次,可以组织内部培训班和实践操作,由公司内部的培训师和资深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观其他企业的冲压生产线,借鉴其先进的管理和工艺经验,提升自身的水平。

冲压培训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众多行业,如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身和零部件的制造。

通过冲压培训,员工能够掌握高效的冲压工艺,生产出符合优良质量标准的产品。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冲压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的方法,通过施加较大的载荷,在瞬间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冲压技术在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冲压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冲压培训资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冲压概述冲压是指利用冲压设备将金属板材在一个冲制模具内进行外力加工的方法。

这种外力加工方法可将金属板材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如零件、工件等。

冲压设备主要由冲床和模具组成,冲床提供压力,模具将金属板材按所需形状进行冲制。

第二部分:冲压工艺冲压工艺包括工艺设计、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确定等环节。

工艺设计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工艺搭配。

模具设计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相应的模具结构。

材料选择要根据零件的要求和工艺参数确定适合的金属材料。

工艺参数确定是指确定冲压力、冲压速度、冲头形状等参数,以保证冲压过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冲压设备维护冲压设备维护是确保冲压生产过程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维护包括设备的日常清洁、润滑、检修和更换损坏零部件等。

定期维护是以一定周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预防性维护是提前对设备进行维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损坏。

第四部分:冲压质量控制冲压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冲压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指标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工艺参数控制、设备运行控制以及零件检验控制等。

通过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质量,可确保冲压零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结论:冲压培训资料对于冲压工艺的学习和应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冲压概述、冲压工艺、冲压设备维护和冲压质量控制的介绍,使学习者对冲压技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培训资料的学习,冲压从业人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冲压培训资料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冲压技术的学习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一、自动化技术在冲压生产中的应用冲压产品被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医疗器械到日常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冲压件。

不但整个产业界涉及它,而且我们每个人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密切相关。

像飞机、火车、汽车、拖拉机上就有许多大、中、小型冲压件,轿车的车身、车架及车圈等零部件都是冲压加工出来的。

据有关调查统计,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里有80%是冲压件;电视机、收录机、摄像机里有90%是冲压件;还有锅炉、食品金属罐壳、不锈钢餐具及搪瓷制品等,全都是冲压产品;就连电脑的硬件中也缺少不了冲压件。

那么,自动化技术在冲压生产中又有怎样的应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解析一下吧。

1、人工机器人技术的运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科研人员将人工机器人应用于冲压生产中。

车身冲压原材料由原来的以板材为主、卷料为辅朝着以卷料为主、板料为辅的方向发展。

毛坯下料设备由原来的普通剪板机过渡到现已基本实现开卷落料的自动化装置。

机器人这一高新技术产品,承担了从卷材与堆垛到零部件的码垛;从提供控制系统到企业ERP;从设计到生产支持与效率优化的全盘工作。

机器人的运用不仅代替人完成一些人类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而且可以减少生产中的失误率和危险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材料的利用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仿真技术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

特别是在一些仿真技术上,将动物及植物的特性应用到冲压生产这一领域中。

仿真技术的运用不仅是改进磨具设计方式的一个有力手段,也是促进磨具工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其应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对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自动化技术在冲压生产中的发展趋势柔性制造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向高发展的必然产物。

柔性制造系统(FMS)由加工、物流、信息流三个子系统组成,它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

问题分析
运用鱼骨图、因果图等方法,对问题进行 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实施改进措施
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并对实施 过程进行监控。
冲压生产效率提升与改进
流程优化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减 少生产中的浪费环节,提高生产效 率。
设备升级
引入先进的冲压设备和技术,提高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操 作水平和生产效率意识。
生产计划管理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线的 平衡和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05
冲压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典型冲压案例分析
• 案例一:冲压件缺陷分析 • 缺陷描述:冲压件存在孔洞、变形等问题 • 原因分析:模具磨损、压力过大、材料质量问题等 • 解决方案:更换模具、调整压力、加强材料质量控制等 • 案例二:冲压工艺优化 • 描述:提高冲压效率及产品质量 • 分析:优化模具结构、改进冲压工艺参数 • 方案:设计更合理的模具结构、调整冲压工艺参数等
冲压实战演练
演练一
冲压操作流程
步骤
上料、冲压、下料、检查等
目的
熟悉冲压操作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演练二
冲压异常处理
步骤
模具更换、压力调整、下料顺畅等
目的
学会处理常见异常情况,提高操作技能
THANK YOU.
冲压操作技巧与经验
掌握冲压设备
了解冲压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 方法,以便更好地控制冲压过程。
模具调整
根据需要,对模具进行调整,以获 得更好的冲压效果。
坯料选择
选择符合要求的坯料,以确保冲压 件的质量。
经验积累
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冲压 技能。

冲压车间应知应会

冲压车间应知应会
主要包括挡料销、定位销、侧刃等零件。
3.压料、卸料、顶料零件
主要包括卸料板、顶料器、气动顶料装置等零件。
4.导向零件
包括导柱、导套、导板等零件。
5.支持零件
包括上、下模板和凸凹模固定板等零件。
6.紧固零件
包括内六角螺钉、卸料螺钉等零件。
7.缓冲零件
包括卸料弹簧、聚氨脂橡胶和氮气缸等。
8.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
……
回首昨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双双坚实的足迹;正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篇篇精彩的诗篇;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伴着成功的喜悦与痛苦的泪水,我们一路走来.多了一份自信与成熟,少了一点稚嫩与天真!我们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冲压车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冲压队伍。在这里,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充实了我们的头脑……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冲压,感谢这个助我们成长的地方!
冷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
冷冲压概括起来分两大类:成形工序和分离工序。
1.成形工序是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
成形工序分:拉延、弯曲、翻边、整形等
拉延:利用拉延模使平面坯料(工序件)变成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
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材等弯成一定的角度、一定曲率形成一定形状的冲压方法。
各工序名称及其代号
工序
名称
拉延
修边
冲孔
整形
成形
翻边
切开
落料
翻孔
斜楔
冲孔
代号
DR
TR
PRC
RST
FO
FL
SEP
BL
BUR
CAM-PRC
目前冲压车间生产的零件中,有一部分属于覆盖件,如:发动机罩外板、顶盖、车门等。对覆盖件的要求如下:

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必学资料-可以直接用!

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必学资料-可以直接用!

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必学资料,可以直接用!随着国内汽车创造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竞争、企业降本压力逐年加剧,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方面,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的优势愈加明显 .许多企业在投建新冲压线时会根据本企业的产品特性选用多台压机串(并)联自动线,或者单台多工位压机冲压自动线、连续模开卷成形冲压自动线、开卷落料多工位压机冲压自动线,或者对早期的人工冲压线进行自动化或者半自动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

本文仅探讨早期多台压机串联人工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方法。

早期多台压机串联的人工冲压线串联冲压线普通是指由 4 ~ 6 台压机以工作台先后相邻的方式沿生产线物流方向罗列,早期冲压线设备安装基础有独立式、带式(地沟式)两种,带式基础可以在地沟内安装废料传送链以实现废料的自动采集。

压机种类有机械式、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压机前期所需投资多,但生产效率高、维护成本低;液压式压机前期所需投资少,但生产效率低、使用维护成本高、对模具保护性能差。

早期压机工作台安装形式有固定工作台、挪移工作台两种形式。

固定工作台换模不方便、停机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

挪移工作台从挪移方向上可分为先后挪移方式和侧向移动方式两种,从工作台数量上又分单挪移工作台、双挪移工作台两种形式。

单挪移工作台虽然换模方便,但由于不能提前做换模准备工作,缩短停机时间的效果不明显,设备利用率依然不高;采用双挪移工作台形式时,可以提前做换模准备工作、生产线停机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 20 世纪 90 年代后创造的压机设备 (包括人工线、自动线)的工作台安装多采用“I” 形或者“T”形双挪移工作台形式,这两种形式相比,“T”形占用场地面积相对少些。

多台压机串联自动冲压线构成就生产线设备构成而言,自动冲压线可分为压机设备部分和自动化系统设施部份。

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线首拆垛系统、线中自动传输系统、线尾出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 .线首拆垛系统冲压自动化拆垛系统主要包括上料小车(为保证生产线连续运行通常采用 2 台轨道挪移式小车,每一个上料小车上配备 4?8 个活动可调的磁力分张器,用于板料的分离) 、拆垛手(机械手或者机器人)、传送装置(多为磁性皮带机)、板料清洗机(可选项)、板料涂油机(可选项)、板料对中台及控制系统等。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

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冲压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冲压生产采用模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剪切、弯曲、拉伸等加工,以制造各种零部件。

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送料、自动排出成品、自动调整模具等方面。

其中,自动送料可以实现从卷材到成品的一整个过程的自动化。

自动排出成品可以实现对成品的自动分类和装箱,使生产过程更加连续高效。

而自动调整模具技术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更换,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

二、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的优点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的成本和时间。

具体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这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更新。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机器人将会应用于生产线上,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四、冲压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例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应用自动化技术来优化冲压生产。

例如,上海某家汽车零部件厂引进了自动送料机器人以代替手工送料,自动调整模具和自动排出成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一家锅炉制造企业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从自动送料到自动化成品包装的整个生产线自动化。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冲压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使冲压生产更加高效、智能化,从而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与控制技术研究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与控制技术研究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与控制技术研究引言:冲压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与控制技术是实现冲压工艺高效、稳定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与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高冲压工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概述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是一种将人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操作的生产系统。

它由多个工位组成,通过机械手、传送带等设备进行自动装载、冲压、排废、成品卸载等操作。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具有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

二、冲压自动化编程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冲压工艺流程的建模冲压工艺流程的建模是冲压自动化编程的基础。

通过对冲压工艺的详细分析和数据采集,将冲压工艺抽象为数学模型。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物理建模和统计建模等。

物理建模基于冲压工艺的物理原理,将其表达为参数化的数学方程。

统计建模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统计模型。

2. 冲压自动化编程的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冲压自动化编程的核心问题。

它涉及到机械手臂的轨迹规划、冲头的运动轨迹控制等方面。

现阶段常用的路径规划方法有关节空间规划和笛卡尔空间规划两种。

关节空间规划是将机械手臂的关节角度作为自变量进行路径规划。

而笛卡尔空间规划则是以机械手臂的位置和姿态作为自变量进行路径规划。

3. 冲压自动化编程的动作序列生成动作序列生成是在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将机械手臂的运动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动作序列。

动作序列生成根据冲压工艺的要求和机械手臂的运动能力进行设计。

常见的动作序列生成方法包括直接运动序列生成和插值运动序列生成等。

三、冲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是确保冲压自动化生产线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的关键。

设计一个合理、可靠的控制系统,对于冲压生产线的自动化编程和控制至关重要。

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计涉及到传感器的选择、执行器的选择、控制器的选择等。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第一篇:冲压培训资料冲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提高冲压技术的应用水平,许多公司都开展了相应的培训活动。

本文将从冲压培训的目的、流程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冲压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冲压技术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熟悉冲压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冲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此外,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对冲压工艺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解决冲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其次,冲压培训的流程一般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

在理论学习环节中,培训人员会讲解冲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员工可以了解冲压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培训人员会向员工演示如何正确操作冲压设备,帮助员工掌握冲压的步骤和要领。

同时,培训人员还会设置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员工动手操作,检验其对冲压技术的掌握程度。

最后,冲压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冲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员工需要学习如何操作冲压机、冲模和冲切刀等设备,以及如何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其次是冲压工艺的分析与优化。

员工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估冲压工艺的合理性,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冲压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次是冲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员工需要了解冲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防止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最后是冲压工艺故障的排除与维修。

员工需要学习如何判断冲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排除和维修。

综上所述,冲压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冲压技术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系统的培训流程和内容,可以使员工熟练掌握冲压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冲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篇:冲压培训案例分析虽然冲压培训的目的和流程大致相同,但不同企业的冲压培训案例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针对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进行案例分析。

新版冲压工艺技术培训资料

新版冲压工艺技术培训资料
应变 17
应力
回弹处理方法
因为影响回弹旳原因诸多,例如:材料、压 力、模具状态等等,实际生产中极难处理 。目前,处理回弹常用下面几种措施:
1、补偿法。其原理是根据弯曲成形后板料旳 回弹量旳大小预先在模具上作出等于工件 回弹量旳斜度,来补偿工件成形后旳回弹 (经验和CAE模拟);
2、拉弯法。是在板料弯曲旳同步施加拉力来 变化板料内部旳应力状态和分布情况,使 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降低回弹量;
冲压成形技术
1
冲压成形工艺流程及零件成形常见问题
一、冲压成形工艺流程 二、MP旳制作措施 三、应用实例
2
模具开发基本流程
产品 设计
冲压 工艺 分析
模具 构造 设计
NC 制造 调试
CAE 同步 分析
DL图 设计
CAE CAE分
同步 析(运 分析 动干涉)
产品、 冲压工 艺、模 具构造、
NC
3
冲压工艺基本流程
• 经过对拉延、切边、翻边等多种工艺环境旳 仿真,模拟实际旳冲压过程,预测及修正设 计模型、工艺参数。
24
CAE技术处理旳问题
Skid mark 滑移线
Impact mark 冲击线
塌陷
起皱
25
CAE技术处理旳问题
材料移动
拼焊线旳拟定
26
CAE分析成果旳影响原因
模拟成果旳影响原因: 1、材料参数是影响模拟成果旳主要原因。 材料性质旳不一致造成分析成果和现场调 试成果旳不一致。 2、模拟用参数以及润滑条件不同造成旳 误差。
29
拼焊板类零件工艺方案制定
• 激光拼焊钢板因焊缝旳存在,使得其成形 具有方向性。当受力方向平行于焊缝方向 时,其成形性能明显低于垂直于焊缝方向 。所以杯突试验是检验焊缝质量及拼焊钢 板成形性能旳一种较理想试验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必学资料,可以直接用!随着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竞争、企业降本压力逐年加剧,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方面,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的优势愈加明显。

许多企业在投建新冲压线时会根据本企业的产品特性选用多台压机串(并)联自动线,或单台多工位压机冲压自动线、连续模开卷成形冲压自动线、开卷落料多工位压机冲压自动线,或对早期的人工冲压线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

本文仅探讨早期多台压机串联人工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方法。

早期多台压机串联的人工冲压线串联冲压线一般是指由4~6台压机以工作台前后相邻的方式沿生产线物流方向排列,早期冲压线设备安装基础有独立式、带式(地沟式)两种,带式基础可以在地沟内安装废料传送链以实现废料的自动收集。

压机种类有机械式、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压机前期所需投资多,但生产效率高、维护成本低;液压式压机前期所需投资少,但生产效率低、使用维护成本高、对模具保护性能差。

早期压机工作台安装形式有固定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两种形式。

固定工作台换模不方便、停机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

移动工作台从移动方向上可分为前后移动方式和侧向移动方式两种,从工作台数量上又分单移动工作台、双移动工作台两种形式。

单移动工作台虽然换模方便,但由于不能提前做换模准备工作,缩短停机时间的效果不明显,设备利用率依然不高;采用双移动工作台形式时,可以提前做换模准备工作、生产线停机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20世纪90年代后制造的压机设备(包括人工线、自动线)的工作台安装多采用“I”形或“T”形双移动工作台形式,这两种形式相比,“T”形占用场地面积相对少些。

多台压机串联自动冲压线构成就生产线设备构成而言,自动冲压线可分为压机设备部分和自动化系统设施部分。

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线首拆垛系统、线中自动传输系统、线尾出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

线首拆垛系统冲压自动化拆垛系统主要包括上料小车(为保证生产线连续运行通常采用2台轨道移动式小车,每个上料小车上配备4?8个活动可调的磁力分张器,用于板料的分离)、拆垛手(机械手或机器人)、传送装置(多为磁性皮带机)、板料清洗机(可选项)、板料涂油机(可选项)、板料对中台及控制系统等。

上料小车(可包括托盘,托盘在小车上设置有定位)装载料垛由装垛位置运行到拆垛位置后,板料由拆垛手从料垛拾取,通过传送装置穿过清洗机、涂油机到达对中台;板料经过对中定位后,便可开始后序冲压生产。

板料从拆垛手到对中台位置需经过两次双料检测,以保证压机与模具的安全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在规划阶段应尽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可靠。

清洗机、涂油机也可设置为可离线式,不需要使用时可沿轨道开出,空位由皮带机填补;通常,生产外覆盖件时使用清洗机,生产内覆盖件时使用涂油机。

板料对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机械拍打式、光学视觉(图像扫描)对中式:机械拍打式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成本低,但对板料形状的适应性差、调整费时麻烦;视觉对中速度快精度高、对板料形状适应性好、对中范围宽对料垛整齐性要求低,但对生产环境要求高、成本略高。

两种对中方式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企业应根据自动线搬运系统(机械手或机器人)形式、产品种类(覆盖件或结构件)的工艺规则(双料片排列形式)谨慎选定。

线中自动传输系统自动传输系统是指从生产线第一台压机的上料手至最后一台压机的下料手之间的搬运传输机构,用于各压机(工序)间毛坯或工件的搬运传输,形式主要有机器人和机械手两种。

随着冲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传输机构的形式日新月异,但主要形式仍可划分为机器人、机械手或两者结合运用的生产线种类。

专业生产冲压自动化机器人的国际品牌有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等,单、双臂机械手的国际品牌有固德尔、施特曼、舒勒、小松等。

单臂或双臂横杆式机械手传送机构速度高、稳定性好,可将多台高速压机集成为SPM达12 ~ 15次/min的高速自动冲压线,成为目前汽车行业新建冲压线的首选。

另外,随着机器人传输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促进,目前国外也出现了SPM 达12 ~ 15次/min的双臂机器人高速自动冲压线。

机器人传输系统通常速度慢、臂长易抖动,稳定性差,但机器人系统柔性好、标准化程度高、投资与使用维护成本低,因此,在组建速度较低、投入较少的生产线及老线改造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单臂机械手相对机器人形式来讲有着较高的稳定性、较高的生产速度,对模具结构的要求与机器人系统基本相同,但国产化、标准化程度低,目前被国外品牌所垄断,造价相对较高,可用于压机状况较好、滑块行程次数高的人工线的自动化改造,其相对双臂横杆式系统又有着较低的投入成本、生产批次柔性更好、模具结构要求低的特点,所以单臂机械手在目前国内冲压工厂新线的规划中亦被广泛采用。

线尾出件系统线尾出件系统由出料输送带、照明、工件检验台、人工或自动装箱机构及控制系统等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将成品冲压件输送至合适的位置以便于人工检查、装箱(或自动装箱)。

安全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采用围栏和光栅配合,对于高速、高危险的区域一律要安装安全围栏;而低速运行的区域如板料小车退出的非工作区域需安装安全光栅,若光栅被遮挡则安全系统中会有报警提示。

在安装安全围栏的封闭区域内安装安全门,当生产或维修人员需要进入封闭单元时,首先需要向安全门控制盒发出进入的请求,此时单元内的设备将运行至安全位置并切断电源供应,安全指示灯指示安全后人员方可进入作业。

在每个封闭区域内还设置有逃生门,主要是当区域内出现意外情况时供人员紧急撤出使用。

逃生门只允许从单元内部打开,当逃生门在打开状态时整线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

为避免设备误动作并方便生产人员操作,整线集成所有端拾器的光电传感器和模具内安装的工件到位检测传感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当零件意外掉落或工件在模具内的位置不正确时,传感器检测出意外情况发生就会阻止系统继续运行以保护设备或模具。

早期人工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对早期人工冲压线做自动化改造时,通常遇到的问题是压机工作台形式、设备主要参数(滑块行程、每分钟冲次数)、废料收集与传输形式三方面存在的不足。

压机工作台形式早期压力机的工作台通常为固定式或前后移动的单工作台,这两种形式在更换模具时停机时间长,设备利用率偏低;在后期做自动化改造时,自动化系统的布置不能占据换模区域或在更换模具时能够移出换模区域。

采用机器人传输系统时,机器人安装底座需避开工作台移动区域;采用单臂机械手搬运系统时,单臂机械手单元应能沿设备左右侧移动,移出换模区域。

设备主要参数对人工线进行自动化改造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压机参数主要有两个:滑块行程、每分钟冲次数。

(1)滑块行程。

制定自动化改造方案时虽然要考虑的压机参数会有很多,但其中压机滑块行程的大小直接影响自动化实现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而需重点关注。

滑块行程的大小与所生产冲压件的拉深或成形高度,决定着传输机构手臂和端拾器的高度、压机间工件的运转形式(前后工序转180°或平移)的选择;确定手臂和端拾器高度及工件运转形式时,必须保证上下料手抓取工件后在水平运动过程中手臂和端拾器与上模最低点及下模最高点保持足够的安全空间。

压机间搬运系统采用六轴机器人时,手臂和端拾器高度为100~150mm、工件在前后工序传输中可水平旋转180°;采用七轴机器人时,手臂和端拾器高度在250mm左右、工件在前后工序传输中为平移;采用单、双臂机械手时,手臂和端拾器高度控制在250mm左右、工件在前后工序传输过程中均是平移形式。

目前自动冲压线工作模式分单次(也称断续)运行模式和连续运行模式。

单次运行模式工作过程中,下料手(下料机械手/机器人)需等到压机完成整个冲压循环滑块回到上死点停止后才开始动作,上料手(上料机械手/机器人)需等下料手退出压机工作区域后才开始启动,而压机滑块又需等上料手完全退出压机工作区域后再开始下行,每个循环周期长、整线生产节拍低。

连续运行模式工作过程中,上、下料手和压机滑块同步启动,下料手在滑块回程上行到一定角度(回到上死点前)后便开始取件,上料手在滑块下行到一定角度前完成送件,整个过程在保证不出现干涉的情况下完成取送件动作。

早期人工冲压线压机滑块的行程小,630 ~ 800t双点压机滑块行程仅为500mm,工作循环给自动化传输系统的运行空间、过程循环时间不够,上、下料手运行很难实现与压机滑块同步、避免干涉,此时改造后自动线的工作模式只能选用单次运行模式。

(2)每分钟冲次数。

早期人工冲压线压力机滑块的每分钟冲次数低,630 ~800t双点压机滑块行程次数通常为10 ~12次/min,此时自动化改造传输系统形式的选择应与压机的滑块行程次数相匹配。

通常压机滑块行程次数小于10次/ min时,自动传输系统选择机器人;滑块行程次数大于12次/ min时,传输系统可选择单臂机械手,以充分发挥压机和自动化传输系统的潜力,避免不必要的投资。

废料收集与传输形式早期人工冲压线压机的安装基础若未采用带式基础,或未在带式基础的地沟内安装废料收集传送链,在后期做自动化改造时可以在地面设置废料收集传输装置。

生产时模具中的废料可采用滑槽(坡度小于25°时,用网纹板;坡度小于20°时,用振动器式)使废料滑至压机工作台前、后侧设置的传送链上,再由金属传送链输送到安全护栏外的废料箱中(废料箱为可移动式,也可用液压小车或叉车更换)。

结语对早期人工冲压线做自动化改造方案时,若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相应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那么自动化改造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产能的快速提升、人工成本的增加,传统的人工冲压生产线效率低下、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缺点越来越明显,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而自动化生产线恰好可以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较好的安全性、较高的生产率、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批量生产条件下更低的单件生产成本是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亮点。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冲压车间正全面走向自动化生产,全新自动化高速冲压线的大量投入、对传统人工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已成为行业趋势。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