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其家庭教育环境的恶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后续教育和职业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教育和情感上的困境,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亟待加强。
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在于:1.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梳理,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本质,以及其中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2.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多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可以发掘不同项目的优缺点和实践中的难题,以及有效方法的落地实现方案。
3.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深入剖析,为政府、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从而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综述法。
通过搜集海量文献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剖析。
2.实地调研法。
通过深入到不同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项目情况、教学模式和效果等方面。
3.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实践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留守儿童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原因。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有解决方案剖析。
对当前主要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进行剖析,探讨其主要特点、局限和可借鉴之处。
4.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进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而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严重,例如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意外伤害,以及被欺负、性侵犯等心理伤害。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以广东乐昌市某农村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我国留守儿童保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及步骤(一)研究内容1.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研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国内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风险评估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确定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可能受到的伤害类型。
3.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依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特点,结合他们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教育课程。
4.实践教学与效果评估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步骤1.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及教育需求等相关数据。
3.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风险。
4.设计安全教育课程,制定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手段等细节,确保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实地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实践,记录教学过程和效果。
6.对实践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三、论文结构及预期成果(一)论文结构1.绪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研对国内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进行总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风险评估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确定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可能受到的伤害类型。
4.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课程设计结合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教育课程。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儿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乡村老师照顾成长的一类特殊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3.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分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等方面的特点。
3.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学习成绩低下、心理健康问题等。
3.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父母教育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4.1 留守儿童概念与属性介绍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主要属性,分析留守儿童群体的共性及特殊性。
4.2 留守儿童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5.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
5.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评估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并分析措施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吴玲精编WORD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吴玲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的加快,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1、留守儿童家长对教育认识的肤浅。
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回报的生产性投资,而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是一种只赔不赚的消费性投资,从而不愿投资或拒绝投资。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相对于农村“高昂的”高等教育与动辄会破的“铁饭碗”让他们对“从学前景”不太乐观。
2、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严重。
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友照顾。
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年龄差距较大,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以文盲半文盲居多,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难以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放任孩子自由发展。
3、留守儿童的学习不容乐观。
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惧学心理,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
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
这些小时候的弊病长大后往往就成了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影响着人的一生。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计划,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习惯。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教水平,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学习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界定:“留守儿童” 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 研究目的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 题 开 题 报 告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1.11.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速提高,,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从而引发了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大量向城市转移的现象。
城市转移的现象。
1.21.2“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数量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子女却无法进城无法进城,,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父母中一方或祖辈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1.31.3“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目前目前,,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资料中了解其大概。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300万人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 17%。
这也就是说这也就是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能与父母中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只有4343··83%83%。
随着劳动。
随着劳动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留守儿童的数字会增加不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为有效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提出有效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概念、分类和相关理论。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 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精确的数据,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等,为分析其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实际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出缓解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3. 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更好的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去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
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000万,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也与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了解其影响因素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改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的改善。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家长离家务工、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和思路。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例如学习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
3. 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措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文献资料收集和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数据和实证资料,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情况。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并呈现研究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下在农村居住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3.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3.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研究;(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4.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4.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
4.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发现。
五、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 决方案,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
研究价值与社会贡献
研究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贡献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为 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问 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和社会和谐发展。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明确本研究的核心主题和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
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已有的对策。
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实施调查和访谈
在选定地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数据整理和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国际 比较研究
国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 政策与实践
国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研究述评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分析 研究空间与研究方向的探讨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01
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 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 • 相关工作与资料准备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欠发达地 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精编WORD版
设计(或论文)题 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及所从事专 业
联系方式
硕士
教育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 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是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
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 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 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 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 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 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 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 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 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 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 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 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 12%,他们并把人生 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难免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而对社会的规则和道德产生误解,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守纪律的行为。
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对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出现了价值扭曲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研究成绩下降,智力发育滞后。
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普遍较差,智力发育也存在滞后的问题。
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研究环境都受到了限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祖辈的教育,但由于祖辈的教育水平和方法有限,很难满足孩子的研究需求,导致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此外,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也存在问题,研究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和家庭教育,提高其研究成绩和智力发育水平。
本文主要观点是指出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包括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忽视、研究上的困难、行为偏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2、改写后的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
虽然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但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一些长时间在外的父母会因为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内疚,于是采取放任孩子和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的方式,导致一些留守孩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不良惯和错误的人生观。
据调查,12%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想读书,而是想自己去赚钱。
留守儿童在研究上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委托监护人或者文化水平低或者事务繁忙,他们很难得到研究上的帮助。
这使得一些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父母外出打工对年幼儿童的研究影响尤为明显。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道德约束的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完整word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一)、时代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转移向城市。
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问题,这些农村父母在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法让孩子在城市里有读书的机会。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家里的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最后造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在两地的局面。
由此,在农民工成为一个社会的大现象的同时,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也应运而生了。
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 ——16 岁) 。
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民乐县南丰乡16个村长年在外务工人员有5600人,父亲在外务工人员有3000余人,母亲在外务工人员有2000余人。
全乡共有6——16岁儿童4560人,留守儿童3120人,占全乡儿童总数的70%。
学校留守儿童220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
这些数字,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祖国的未来引起极大的重视和关注。
留守儿童作为农村的未来,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一代代新型农民的培育,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影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中国各主要媒体都大规模地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座谈会。
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部将加大研究力度,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共同努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状况,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的锻炼。
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研究、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
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缺陷,容易形成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例如网络暴力、低俗文化等,导致价值观扭曲。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关注。
留守儿童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长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但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不良惯和思想误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现状分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1、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校有三分之一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日常的生活照顾还是以祖辈代管为主。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研究受到影响。
如何合理安排好这些孩子的生活、研究已是形式所需。
2、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3、价值观扭曲,道德行为差。
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所以只有不断增加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是非辨别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
4、进修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研究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研究惯,被动地研究,研究成绩较差,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5、心理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课题界定、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课题界定:乡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出外务工后一方出外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和父母正常糊口的未满16岁乡村户籍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育机会。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介绍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2.1经济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压力无法承担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并需要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因此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
2.2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将孩子留在乡村,接受相对良好的城乡结合教育。
第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3.1心理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抑郁。
他们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2学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成长,面临较大的学业挑战。
他们的学习状况相对较差,成绩普遍较低,容易掉队。
第四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4.1加强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资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
4.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4.3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提供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王亚芳核心概念的界定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一一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他们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2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改进教育工作,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爻研究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得到父母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权利。
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其此项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
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上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的父母。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助于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有助于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U i 和行为习惯形成;有助于留守儿童掌握自立自护的本领形成健康的心 理品质;。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 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 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 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金山镇小学课题组
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
从XXXX年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已立项,于XXXX年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
督导、检查。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XXXX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接纳的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感觉到问题较多。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我们计划对龙山县兴隆街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出专题研究。
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
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三、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四、研究的内容:
建立接受课题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精心设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并研究档案袋的应用方法和途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和相关资料收集。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最终找到成长档案袋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带来的帮助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应用的最佳模式。
五、研究的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教育实验法: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 、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 、案例研究法: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研究的组织实施
1、研究的组织
李庆明,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
李绍燕,项目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
王华协调关系、指导;
周光友、王少华、陈学明、杨清、普学明、刘璐、普天俊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文写作。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半(XXXX年1月—XXXX年7月)
(一)准备阶段(XXXX.1-XXXX.8)
1、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对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建档。
(二)研究实施阶段(XXXX.9-XXXX.3)
1、组织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
2、定期召开课题会,交流反馈信息,确保目标的达成。
3、邀请专家组来学校指导课题。
(三)总结结题阶段(XXXX.4-XXXX.7)
1、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形成研究报告。
2、申报评审结题。
七、研究的成果预期:
1、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2、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3、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
总之,课题开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特申请开题。
禄丰县金山镇小学
XXXX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