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文件共享应用安全问题分析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800a4e767f5acfa1c7cd93.png)
P2P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2007220334 庞玲摘要本文介绍了P2P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P2P网络通过直接交换方式在大量分散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资源及服务共享,其具有分布式结构以及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特性,使得它在文件共享,流媒体,即时通信,匿名通信等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分析了在P2P网络及其应用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P2P,安全性,文件共享,流媒体,即时通信,匿名通信一、P2P概述P2P即Peer-to-Peer,称为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
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主要代表形式是基于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
P2P起源于最初的互联网通信方式,如通过局域网互联同一建筑物内的PC。
因此从基础技术角度看,P2P不是新技术,而是新的应用技术模式[1]。
学术界、工业界对于P2P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Intel将P2P定义为“通过系统间的直接交换所达成的计算机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这些资源与服务包括信息交换、处理器时钟、缓存和磁盘空间等。
而IBM将P2P定义如下,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2]。
虽然各种定义略有不同,但共同点都是P2P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3]:(1)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之间无需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拥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2)网络服务从“中心化”转向“边缘化”,减少了对传统C/S结构服务器1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要求,同时因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更好地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3)P2P技术可以使非互联网络用户很容易加入到系统中,理论上其可扩展性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
浅谈P2P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P2P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f5b050ad02de80d4d840ba.png)
浅谈P2P 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夏淑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摘 要] 近年来,P2P 技术发展迅速,在存储、计算、搜索和协同工作等方面发挥了更灵活高效的优势,也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和新的安全保障手段。
[关键词] P2P;分布式存储;对等计算;搜索作者简介: 夏淑华(1978-),女,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安全技术,电子商务。
P2P 技术即Peer t o Peer,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是一种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一种用户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
在这种架构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相同,没有client 和server 之分,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
P2P 将人们联系起来,改变了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P2P 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高效、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
随着P2P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2P 技术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一、P2P 技术的应用领域与优势P2P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很多领域。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B itTorrent 、e Mule 、I CQ 和MS N Messenger 等就属于P2P 软件。
具体说来,P2P 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P2P 分布式存储系统对于存储系统,用户关心数据的定位、搜索以及路由的效率,安全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P2P 分布式存储系统(文件共享与下载)就是一个用于对等网络的数据存储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率的、健壮的和负载平衡的文件存取功能。
包括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Oceanst ore 、Past 和FreeHaven 等。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行网络数据灾难应急备份的成本,并且提高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基于超级结点结构的半分布式P2P 应用如KaZaa 、Edonkey 、Mor pheus 、B it Tor 2rent 等也属于P2P 共享存储的范畴,并且用户数量急剧增加。
小议P2P 环境用户共享行为及对防污染方案的干扰
![小议P2P 环境用户共享行为及对防污染方案的干扰](https://img.taocdn.com/s3/m/6d7ebebf482fb4daa58d4bc5.png)
小议P2P 环境用户共享行为及对防污染方案的干扰1. 引言P2P 文件共享系统是目前互联网上重要的应用系统之一, 其匿名性、动态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各种恶意行为的温床. 为了保护知识版权或者获得激励机制的奖励, 污染文件的制造者发布一些虚假甚至含有病毒的文件, 欺骗用户下载, 并通过P2P 文件共享系统广泛传播,严重危害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表明KaZaA 系统存在50%~80%的文件受到污染.Maze 系统中热门主题被污染的比例也接近50%。
面对各种可下载文件, 用户难以识别文件真假而感到困惑. 在下载到虚假文件后, 用户需要重新下载目标文件, 大量浪费的系统资源和网络带宽, 并受到网络运营商的抵制. 含有病毒、木马的虚假文件更会给用户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用户在多次下载到虚假文件后, 渐渐对文件共享系统失去信心, 甚至离开该系统. 如果缺乏有效的防污染方案, 就难以保证系统在安全、可用的环境下运行和发展, 甚至可能导致P2P 文件共享系统的消亡.为了解决文件污染问题, 出现了各种信誉机制和基于文件特征的防污染方案。
当前的防污染方案主要存在未考虑多种用户共享行为带来的影响、难以获得大量原始数据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防污染方案几乎没有考虑系统中多种用户共享行为造成的干扰, 无法保证防污染方案真实运行的效果. 基于用户的信誉机制无法正确评价版本的内在属性,既难以检测出高可信节点发布的虚假文件, 也无法共享低可信节点提供的真实文件.提到用户倾向于较长时间保留真实文件, 较快删除虚假文件的思想, 但同样没有考虑多种用户共享行为的干扰。
通过分析真实系统运行日志, 首次发现存在用户共享习惯差异性、用户特别长时间保留个别文件等多种用户共享行为, 并分析其对防污染方案的影响.本文第2 节介绍相关工作. 第3 节定义基本概念和模型,并介绍数据集. 第4 节中发现多种用户共享行为, 并分析其对防污染方案的干扰. 第5 节总结全文并介绍未来工作.2. 相关工作针对P2P 环境下的文件污染问题, 主要的防御方案是信誉机制。
p2p技术的安全问题探讨
![p2p技术的安全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274458be53a580216fcfe71.png)
开展计算的 大型项目,在此就可以 利用P2P将项 目分块,再通过网络
中,灌制系统,对软件进行调度和管理,然后将调度好的信息分配给普
虽然P2P领域是—个全新的领域, 但在分布式环境中,安全管理 还是一致的。信任是在一下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证、授
通的计算机处 理,完成后之后再回馈给控 制中心。3) 协作系统是P2P
p邕富词 P2P;始洼 ;防御 体系; 锫任建 立 ;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再重点分析现代P2P系统所出现的各种安套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f
“ ,。 。
.2}
? {j l 一 ??
?㈨ …。 ?
{ ?j i? ? ?i
? | ? }。j j 。
- ! :7
{{ j
c ?。 } ?r
??
。j r ? j
”
应用 科技
P2P技 术 的 安 全 问 题 探 讨
徐凌 霄1张伟 华z
( 1.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咨询二部,北京市100007;
2.北京北大方正 软件技术学院,河 北廊坊06s 001)
j ?一。
j {i i i
j ?j
j 。j
。…j ‘‘M”j 。4”
。 一? 一j
。。l 。 !
。? ;。。 。
1) 文件共享,P2P技术可以将任意两台讨算扭.之间文档、多媒体
然不同的应用范围在网络安全管理中有不同的需求和安排,{旦上述需求
和其它 信息的共享 。Na pst er 和Gnut el l a就是 把P2P的信息文件 共享
都是最基本的安全保证,是P2 P应用系统最基本的安全服务。
的技术运用得最好的例子。2) 分布南十算,将以前需要超级计算机来42安全系统要素分析
P2P网络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安全问题研究
![P2P网络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安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d273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2.png)
P2P网络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安全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P2P(peer-to-peer)网络进行文件共享。
P2P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模型,允许用户直接与其他用户共享文件,而无需借助中央服务器。
虽然P2P网络的文件共享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就P2P网络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现状、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在P2P网络中,文件共享是通过将文件分割成多个小块,分散保存在不同的用户计算机上实现的。
这种分布式的共享模式使文件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由于P2P网络文件共享的特殊性质,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首先,P2P网络的匿名性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由于用户可以直接与其他用户连接,没有中央服务器的监管,这使得一些恶意用户可以在P2P网络中进行非法活动,如传播含有病毒、恶意软件的文件,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等。
这些活动给其他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和个人隐私造成了极大的风险。
其次,P2P网络的共享文件可能存在文件损坏和篡改的问题。
由于文件分割存储在不同的用户计算机上,某些用户可能会故意篡改或删除文件的某些部分,从而破坏文件的完整性。
这使得其他用户在下载和打开文件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导致信息的丢失和文件的不可用。
此外,P2P网络还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中间人攻击。
恶意用户可以通过发送大量无效请求或伪造请求来占据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使其他用户无法正常使用P2P网络。
中间人攻击则是指恶意用户冒充他人身份,以获取对方的信任并窃取敏感信息。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P2P网络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安全。
首先,加强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
通过引入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机制,可以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参与文件共享。
此外,可以采用信任评估和声誉管理系统,对用户的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活动。
其次,加强文件的完整性保护机制。
P2P网络技术的应用安全及应对措施探讨
![P2P网络技术的应用安全及应对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b33fa746c85ec3a87c2c579.png)
D01:10.19392/ki.1671-7341.201903061P2P网络技术的应用安全及应对措施探讨罗昊锦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自从P2P网络技术问世以来,一直是网络共享技术中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其应用中的带来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如 何应对和解决其Peer用户、Peer行为和共享文件安全的问题,要引起共享用户足够的重视。
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供大家交流参考。
关键词!P2P #网络技术;应用安全;措施分析电子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技风2〇19年1月1P2P网络技术在应用中的安全问题解析1.1关于Peer■用户安全对于Peer用户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着文件的共享 应用,他们在文件的搜索时,由于个人的主观意识,一些用户会 采取非正规手段,包括欺骗的形式,以上传假的文件来获得系 统的信息,取得积分。
长期这样操作,P2P系统将会对用户产 生不信任。
据相关资料显示,有25%以上的P2P文件是伪造 的。
由于系统本身无法识别用户的使用目的及其合法性,用户 因此能够自由地加人系统,可以不受限制的上传文件,甚至是 伪造文件,系统均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的判断,这对于系统的安 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1]1.2关于Peer行为安全自从P2P网络技术被广泛在文件共享中应用后,其本身并 没有文件,都是来自共享用户通过上传后获得的,供其他用户 共享使用。
但这种共享的方式,有着一定安全危害,特别是对 上传本地信息的用户,完全地将个人的信息开放,使其他的共 享用户能够比较轻松的获取,对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自身信息的泄露这对于用户的生活及个人财产等方面均有着严 重的危害。
另外,在用户请求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一些危险 的请求行为,无法受到系统的危险判断,带着攻击风险,通过多 个Peer用户可以对其他的用户进行攻击,使网络运行的效率降 低,甚至有造成系统瘫痪的危险。
基于P2P文件共享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P2P文件共享系统安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75d94d69eae009581bec81.png)
孙雄英等:基于 P P 文件共享系统安全问题研究 Z 器并 能 文 名, 此这 机制 于咫 网 是 实 不 检测 档签 因 种 用 P 络 不切 际 。 使 器 进行 名检 客 机 能 确区 的 即 浏览 可以 签 测,户 也不 正 分出 一个 删除 签 盗 文 一 版 未 的 档 被 了 名的 版 档和 个正 的 签名 文 (4)为 获得 的 性, 个 在P P 网 获 了 较高 可靠 每 用户 Z 络中 取 资源 寻 他 之 一 需 发 查询 或 找其 节点 前,般都 要先 出 报文, 再 然后 采用 播 以 获 居 点位 凸 是, 享受 可靠、捷 的同 也 了相 安 患, 有 快 查询 时,带来 应的 全隐 如果 恶意 点 装成 节 发送 量 节 伪 受害 点 大 不同的 询 , 会消 查 报文 将 耗
夔 宪盏 狡 禾
信息安 全技 术及应用 。
20 )7 年第 2期 (
基 于
PZP 文
件 共 享 系 统 安 全 问 题 研 究
孙雄英’ , 颂2 郭
(飞 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浙 宁波 315012; 2.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浙 江 河南
信 阳 46 00 ) 4 0 摘 要:分析了PZ 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文件共享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P 总结了影响网络安全的几个关键目素, 即网络本 身、 传输的内 通信链路 、 容、 节点自身, 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 键 词:P 叭文件共事;安全 Z
中图分类 号 月甲 93 〕 文献标识码 : A
h T e sec丽t Resear h in File 由 ng s ysten1 Bascd o P P y c 州 n Z SUN Xiong一 , ving, GUO So时
p2p危机调研报告
![p2p危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0920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f.png)
p2p危机调研报告P2P(peer-to-peer)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其中将一组组互联的计算机节点,即 "对等节点" 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互联网。
P2P网络的通信和资源共享不依赖于集中管理的中心服务器,而是由节点间的相互连接完成,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可以向其他节点请求资源,也可以提供资源。
P2P网络的特点包括高度的去中心化、弹性和可伸缩性,但与此同时,P2P网络也存在一些危机。
首先,P2P网络存在着安全和隐私问题。
由于P2P网络的去中心化特点,节点之间直接通信,因此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恶意节点可能伪装成合法节点,通过欺骗和攻击来窃取、篡改和破坏数据。
此外,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用户的隐私保护也面临挑战。
节点间的直接通信可能暴露用户的身份和个人信息,容易被恶意用户利用进行侵犯和滥用。
其次,P2P网络存在着版权侵犯问题。
P2P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平台,用户可以自由共享文件和资源,但这也容易导致版权问题。
许多P2P网络上分享的内容包括音乐、电影、软件等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分享往往没有经过版权持有者的授权,涉及版权侵犯行为。
这种情况对版权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P2P网络还面临着可靠性和性能问题。
在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是动态的,节点的上线和下线会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一些节点可能不稳定或不可靠,导致资源获取的不可靠性。
同时,P2P网络往往具有较高的延迟和带宽消耗,影响了传输速度和用户体验。
这些问题使得P2P网络在某些场景下难以满足实时和高性能的需求。
针对P2P网络的这些危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身份验证、加密通信等手段,保障节点之间的安全和隐私。
其次,加强版权保护,建立合法、有序的P2P共享平台,提供正版内容和服务,减少盗版和侵权行为。
此外,可以通过优化节点选择算法、改进传输协议等方式提升P2P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P2P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
![P2P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58a7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d.png)
P2P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P2P网络在信息分享、文件传输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P2P网络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在安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本文就P2P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P2P网络安全风险评估P2P网络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隐私泄露风险P2P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往往是开放的,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监听。
因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也很容易被窃取,包括IP地址、浏览记录、搜索关键词等。
2.恶意软件风险P2P网络中文件共享的方式往往会下载到很多来源不明的文件,这些文件中可能会携带恶意软件和病毒。
一旦用户下载并打开这些文件,就可能会导致计算机中毒或受到黑客攻击。
3.版权侵权风险P2P网络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分享和下载文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版权。
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P2P网络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与处理,将会对用户的信息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P2P网络安全防范技术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一种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利用密码将数据进行加密,使黑客难以窃取、修改或破解。
因此,P2P网络中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用户的隐私和数据进行保护。
2.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是常见的计算机防护工具。
防火墙能够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杀毒软件可以对文件进行检测和清除含有病毒的文件。
在P2P网络中,用户可以安装这些软件来防范恶意程序和病毒。
3.签名认证技术签名认证技术是一种数字证书技术,可以对文件或软件的发起人进行认证。
在P2P网络中,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可以确保对等用户的身份真实可信,从而避免P2P网络中恶意软件和病毒的传播。
4.网络监测技术网络监测技术可以对P2P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捕捉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和异常状况。
当网络监测发现异常的数据流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数据安全研究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数据安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8d77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9.png)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数据安全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P2P网络也逐渐崭露头角。
P2P网络中用户可以直接与其他用户分享自己的资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节省了服务器成本。
但是,P2P网络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P2P资源共享的发展与优缺点P2P技术最早诞生于1999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P2P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节省服务器成本,而且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资源。
当用户需要下载某个文件时,客户端会首先查询与下载相应的资源,如果当前P2P网络上没有该资源,则会从其他P2P网络上找到该资源。
P2P网络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源共享机制,不需要中心服务器,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是网络传输速度较快,由于同时从多个用户处下载资源,所以下载速度很快。
三是可以随时上传和下载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但是,P2P网络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不能保证资源的品质,因为用户上传的资源可能是盗版或者是病毒文件等。
二是由于用户上传和下载资源,所以存在数据泄露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三是如果P2P网络中有太多的用户,会导致带宽不足,影响下载速度。
二、 P2P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分析P2P网络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数据泄露由于P2P网络中用户可以直接上传和下载资源,所以存在数据泄露的问题。
例如,用户上传的文件中可能包含个人隐私信息,如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将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危害。
2.版权问题P2P网络中用户上传的文件可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
例如,用户下载的音乐、电影等资源可能是盗版的,这些资源的共享会严重侵犯版权,导致版权方面的纠纷。
3.病毒攻击P2P网络中存在病毒攻击的风险。
当用户从P2P网络上下载文件时,文件中可能会包含病毒程序,这些病毒程序可能会给用户的设备带来安全威胁。
P2P安全的风险分析与报障策略
![P2P安全的风险分析与报障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4a2c324bcd126fff7050b36.png)
P2P(Peer to Peer)技术实现了网络节点的地位平等,每个节点既接受服务也提供服务,而且节点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互,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节点上的空闲资源,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P2P网络体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也非常符合互联网开放、平等的设计理念。
因此,P2P技术与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P2P应用流量已占据了互联网总流量的60%-80%。
同时P2P应用包括了文件资源共享、计算共享、存储共享、即时通信、视频播放等应用。
P2P网络的优点可以概括为:(1)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计算、存储和带宽等资源;(2)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3)提供高服务质量的服务和各种资源的共享(4)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扩展性,即使若干的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网络服务,网络数目可以动态地扩展。
但在P2P技术与网络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l临着各种安全挑战(内容安全、攻击、病毒、对等实体安全等),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成为保证P2P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主要目的是对P2P安全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提出保障P2P安全的建议。
为了全面阐述我们的现点,我们在第一节中简单分析P2P发展的原因;第二节给出了对P2P面临安全问题的分析,第三节全面阐述P2P安全与现有网络安全的区别,阐明需要新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P2P安全的现点;第四节分析了P2P引起的安全风险问题;第5节给出了对实现P2P安全的建议;最后在第6节总结了全文。
1 P2P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原因从90年代初期开始到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同时,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模式也被广泛应用,如WWW服务中,用户向WWW服务器发球服务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但是,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各种新业务(多媒体业务等)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带宽和服务器面临无休止扩容的压力。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安全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bfe0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1.png)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与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P2P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P2P网络中,用户不再像传统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下需要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而是可以和其他用户直接共享自己拥有的资源。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分布式资源共享方式,既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也存在许多安全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解决。
P2P网络的优点和挑战相比传统模式,P2P网络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P2P网络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找到、下载、共享资源,比如音乐、电影、软件等。
其次,P2P网络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因为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网络也可以更快速地进行拓展。
再者,由于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因此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数据流量可以通过网络中其他用户的协同来分担。
然而,P2P网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P2P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因此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其次,在P2P网络中,用户可以自由上传、下载和分享资源,这容易导致版权问题、网络安全漏洞、恶意软件传播等风险。
安全隐患中的版权问题在P2P网络中,版权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P2P网络中的资源共享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但如果上传、下载、分享的内容侵犯了他人的版权,不仅会给版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对P2P网络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在P2P 网络中,如何保护版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一些措施可以对P2P网络中的版权问题进行控制。
例如,政府机关可以对P2P网站的版权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加大执法力度。
P2P网站也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如数字水印、版权认证等方法,来确保资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加强版权意识,了解合法的资源获取途径,不做盗版或侵权行为。
网络安全漏洞的防范除了版权问题,P2P网络还存在着很多网络安全漏洞,如攻击者通过P2P软件和传输协议获得用户计算机的控制权、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等。
p2p安全吗
![p2p安全吗](https://img.taocdn.com/s3/m/c5d937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4.png)
p2p安全吗P2P(点对点)网络是一种直接连接用户之间的网络结构,不需要通过中央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这种网络结构在文件共享、在线游戏、视频和音频流媒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P2P网络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讨论P2P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
首先,P2P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隐私泄露:P2P网络中的用户直接连接对方,因此用户的IP地址和其他身份信息容易被他人获取。
这可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甚至被黑客攻击和滥用。
2. 恶意软件和病毒:P2P网络中的文件共享可能包含恶意软件和病毒。
这些恶意软件可能会在用户电脑上进行潜在的损害,例如窃取个人信息、破坏系统或文件等。
3. 侵权和违法内容:P2P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侵权和违法内容,例如盗版音乐、电影和软件。
用户在下载或共享这些内容时,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以下是几种保护P2P网络安全的方法:1.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每台计算机都应该安装防火墙和最新的反病毒软件。
这可以帮助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检测并删除恶意软件和病毒。
2. 加密通信:使用加密协议保护P2P网络中的通信内容,可以防止用户的通信被监听和窃取。
3. 匿名化处理:许多P2P网络提供匿名化处理功能,以保护用户的真实IP地址和身份。
这可以帮助用户隐藏在P2P网络中的身份信息,提高隐私保护。
4. 安全搜索和过滤:使用安全搜索引擎可以避免访问恶意网站和下载含有病毒的文件。
此外,通过设置过滤器来阻止违法和侵权内容的共享,也是保护P2P网络安全的一种方式。
5. 用户教育和合法使用:用户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P2P网络,避免下载和共享侵权和违法内容。
此外,用户还应该了解遵守法律和版权法规的重要性,避免自己涉及非法行为。
综上所述,尽管P2P网络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和用户教育,可以确保P2P网络的安全性。
P2P应用的安全问题
![P2P应用的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8d74cb0912a216157929db.png)
P2P应用的安全问题0引言P2P(Peer-To-Peer)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一种新兴技术,P2P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带宽以及对等利用和共享资源,它使用户在网络上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从而生长为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热点。
但是由于其自身结构的一些特点,使得P2P系统存在许多安全问题。
1P2P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P2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之中,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但随着P2P用户的急剧增加,P2P应用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上的“杀手级应用”。
1.1知识产权问题P2P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自治、共享的网络,其网络结构中没有一个统一管理的机制来对网络中的各个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管理。
P2P网络中分布的资源是分散的、无约束的,这在P2P共享的网络机制下自然就加速了盗版资源的分发,侵犯了版权,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
1.2带宽消耗问题P2P应用对现有互联网网络最大的威胁还是对带宽的巨大消耗。
据统计,目前P2P 应用已经占据了互联网带宽流量的60%到90%,占据了企业用户带宽的40%,这导致了运营商每年都在不断进行网络扩容,但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却很少。
1.3内容鉴别问题由于P2P网络所有资源都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中,无法对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鉴别和过滤。
用户搜索到的资源往往并不是自己所需的,哪怕是找到了,用户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筛选,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来。
如果网上都充斥着这些垃圾信息,则会降低网络的可用性。
1.4信任问题由于P2P系统网络中没有严格的认证中心,节点之间无法鉴别认证,缺少必要的信任关系,恶意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攻,因此网络的信任机制也成为重要的安全问题,对目前网络组成巨大威胁。
1.5可管理问题由于P2P网络没有中心服务器来管理节点,因此其节点的加入和退出都比较频繁,节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网络中往往会出现恶意节点,它就会对网络进行进攻。
同时,个人与公司的隐私与信息可能会随着开放的共享目录而被泄露。
P2P网络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P2P网络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c0bb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7.png)
P2P网络中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网络作为一个自组织的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P2P网络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将大量的节点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而实现分布式存储和共享资源等功能。
然而,P2P网络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P2P网络的安全问题P2P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
在P2P网络中,节点之间可以自由传输数据,但是这也意味着数据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在用户下载资源的过程中,数据可能被窃取,这也就导致了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
同时,黑客攻击和病毒传播等问题也常常困扰着P2P网络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2P网络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机制,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其次,需要针对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监测和防范。
最后,需要依靠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例如采用加密技术等手段,以提高P2P网络的安全水平。
二、P2P网络的隐私保护问题P2P网络不仅存在安全问题,也存在隐私保护问题。
在P2P网络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被传播和泄露,从而影响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权益。
而且在P2P网络中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比在其他网络结构中要更容易,因此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P2P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隐私保护机制,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其次,需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监控和保护,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罚。
最后,需要加强公众对隐私保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和措施。
三、P2P网络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为了解决P2P网络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用户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以保障数据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采用网络监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对P2P网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对网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精准打击。
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231e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6c.png)
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文件共享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安全问题。
因此,研究P2P文件共享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P2P文件共享网络存在许多安全问题,网络安全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的研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
网络环境,避免遭受到恶意软件、病毒等威胁。
三、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将深入探讨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研究P2P文件共享网络的架构原理,探究其漏洞和安全性问题;
2. 研究用户在P2P文件共享网络中的行为特征及风险管理;
3. 分析P2P文件共享网络中的恶意软件传播行为,寻找解决方法;
4. 提出针对P2P文件共享网络的安全方案。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
安全解决方案。
五、研究预期目标
本次研究的预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完善的P2P文件共享网络安全发现和防御机制;
2.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减少用户在P2P文件共享网络中受到攻击的风险;
3. 研究并验证提出的安全方案的可行性,提高P2P文件共享网络的整体安全水平。
P2P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安全研究
![P2P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安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f10be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8.png)
P2P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安全研究P2P网络是指基于点对点技术构建的网络,用户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P2P网络通常用于大文件传输、在线协作、远程访问等场景。
然而,P2P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P2P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安全研究。
一、数据传输P2P网络的数据传输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法,即将文件分解成多个小块,不同的节点分别存储这些小块,并且可以相互交换。
当用户需要下载文件时,系统会自动从多个节点获取每个小块,并组装成完整的文件。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单个节点的负载压力,并提高文件下载的速度。
然而,P2P网络的数据传输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节点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是自由的,很难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其次,由于不同节点之间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存在差异,有时会出现节点之间频繁的连接和断开,从而影响文件的下载速度和成功率。
此外,P2P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恶意节点,这些节点可能伪装成正常节点,故意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例如,通过数据分块和校验和等校验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通过增加中介节点或者限制每个用户的连接数来降低节点之间的传输压力;通过加密技术和黑名单机制来识别和阻止恶意节点等。
二、数据安全在P2P网络中,数据安全是指保护用户的隐私、防止信息窃取和篡改等方面。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和分布式特性,很容易受到各种攻击和威胁。
其中,最常见的攻击方式是中间人攻击。
中间人攻击是指黑客利用网络中的漏洞,冒充用户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从而窃取用户的信息或者篡改数据。
为了避免中间人攻击,P2P网络中应该采用密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此外,P2P网络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匿名性。
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是相互连接的,其他节点可以轻易地获取到用户的IP地址和访问信息等个人隐私。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P2P网络中应该采用匿名网络技术,例如Tor网络、I2P网络等。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a85705f78a6529647d5364.png)
P2P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摘要:用户可以使用P2P系统高效地实现大规模信息的共享,但现有的P2P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
在P2P网络的安全需求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采用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信计算的安全架构,并在该模型上引入P-Grid技术实施信息搜索,能有效地解决P2P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关键词:对等互联网;安全;可信计算;网络;二进制搜索树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或称为对等互联网。
与传统网络中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客户器/服务器(C/S)模式相比,P2P 模式在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受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
P2P 与C/S模式的对比如图1所示。
图1P2P与C/S模式对比图P2P网络相对传统网络中的C/S结构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变革,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变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其中,P2P应用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才能为P2P网络的发展扫清障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P2P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1.1P2P文件共享安全性分析P2P文件共享强调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和从系统中获取共享文件的自由,以自由交换和共享资源为目的。
系统主体是一系列平等的用户,称为Peer。
一般早期P2P系统考虑最多的是可用性,并不涉及过多的安全性,亦无统一的安全协议作为保障,因此面临着多种威胁。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信任问题、身份认证、授权问题以及匿名问题。
1.1.1信任问题P2P系统往往假定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信任关系,实际上Peer个体更多的表现是贪婪、自私甚至欺诈的行为。
据统计,在众多的P2P文件共享应用里,25%的文件是伪造的。
为维护P2P 文件共享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各Peer的可信度进行量化管理,在多个Peer可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信任值较高的对象。
1.1.2身份认证和授权P2P环境允许Peer自由加入或退出系统,当某个Peer试图加入时,系统很难判断它是否是恶意节点、又是否受攻击者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P(PeertoPeer)技术即对等技术是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被美国的《财富》杂志称为未来影响Internet的四项新技术之一[1]。
但P2P所定义的分布式的计算环境、连接的脆弱性、用户交互的动态本质以及管理机构的缺乏使其在安全上面临各种挑战。
目前,P2P安全研究工作整体比较薄弱[2],缺少系统的分析;相关的文献往往只对P2P的安全问题一一列举[1-3],或只是对具体安全问题进行阐述[4-5]。
本文以P2P文件共享应用为例,从Peer用户安全、系统行为安全、共享文件的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P2P的安全技术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的认识。
1P2P及其文件共享技术P2P系统是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为直接共享彼此的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布式的虚拟组织。
用户既是系统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消费者。
用户之间直接交互,无需第三方的干预。
文件共享是目前P2P技术最广泛的应用,它利用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摆脱了文件交换过程对服务器的依赖,使用户可以直接从其他用户的机器上获取感兴趣的文件,所有的上传、下载行为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而不通过中央服务器,或者中央服务器只起辅助作用。
根据应用中有无中央服务器,可以将P2P文件共享应用分为如下三类[6-7]:(1)集中式。
系统仍保留一个中心实体提供索引以及部分必要的网络服务等,例如Napster。
(2)全分布式。
系统不存在中心实体或服务器,所有用户平等,例如Gnutella。
(3)半分布式。
在上述基础上,引进超级节点,综合了(1)、(2)的优势,例如KaZaA。
这三类结构中,(1)、(3)类结构安全管理比较方便,第(2)类需在分布式环境下建立用户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等,问题较多[4]。
本文的分析将以第(2)类即全分布式的应用为例。
2P2P文件共享应用的安全问题分析全分布式P2P文件共享强调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和从系统中获取共享文件的自由,以自由交换和共享资源为目的[7]。
系统主体是一系列平等的用户,称为Peer;系统的行为就是Peer的行为,所有的行为都以共享文件为对象,针对共享文件进行。
以下将从Peer用户安全、Peer行为和共享文件三个方面对P2P文件共享应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2.1Peer的安全问题分析Peer的安全问题可分为信任问题、身份认证和授权问题以及匿名问题。
2.1.1信任问题P2P系统往往假定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信任关系,实际上Peer个体更多的表现是贪婪、自私甚至欺诈的行为。
据统计,在众多的P2P文件共享应用里,25%的文件是伪造文件。
为维护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各Peer的可信度进行量化管理,在多个Peer可选P2P文件共享应用安全问题分析杨岳湘,方素华,唐川,王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介绍以P2P文件共享应用为例,分别从Peer用户安全、Peer的行为及共享文件三个方面讨论其安全问题,为P2P的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提供比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P2P应用文件共享安全分析SecurityanalysisonP2Pfile-sharingYANGYueXiang,FANGSuHua,TANGChuan,WANGRui(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omputerSchool,Changsha,410073,China)Abstract:Inthetext,file-sharingistakenasanapplicationexampletodiscussthesecurityproblemsfromanglesofthePeer,theactionandthesharedfilerespectively,whichisexpectedtoprovideasystematicunderstandingforfurtherresearchinP2P.Keywords:P2P;application;file-sharing;security;analysis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信任值较高的对象[8-9]。
目前基于P2P环境的Peer信任模型主要有如下三类:(1)基于PKI的信任模型:由少数超级Peer监督整个系统,定期通告各Peer的信任值。
这种方法易于管理,但不易扩展且存在超级Peer单点失效问题。
例如eDonkey的服务器。
(2)基于局部推荐:Peer通过询问有限个其他Peer来获取某个Peer的信任值,通常利用局部广播实现。
这种方法效率高、易扩展,但只能获取局部片面的信任值。
(3)全局可信度模型:通过邻居Peer相互满意度的多次迭代最终获得全局可信度,如参考文献[5]提出的Trust模型。
这类模型获得的可信度比较高,但效率不高,存在迭代收敛问题。
大规模环境下的P2P应用可以选择扩展性较好的(2)、(3)类模型。
第(3)类模型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一般的应用第(2)类模型就可以满足。
小规模的P2P应用,特别是动态环境下的应用,可选择第(1)类信任模型。
2.1.2身份认证和授权P2P环境允许Peer自由加入或退出系统,当某个Peer试图加入时,系统很难知道它是否是恶意节点、是否受攻击者控制。
为维护系统安全,对抗假冒身份的攻击,有必要为系统成员建立身份标识和认证机制,以确保登陆系统的Peer与其声称的身份相符合。
传统的分布式环境一般利用单个CA中心为系统成员颁发证书进行集中管理。
但CA中心的单点失效对P2P系统的安全性将会造成致命的影响,况且P2P的目标是尽量避免中心节点的存在,所以集中式CA中心不适用于P2P。
使用多个CA分布式协作有望解决该问题。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和密钥分离的分布式认证模型。
但目前分布式CA的研究还存在较多困难,整体进展缓慢。
Sun公司的JXTA平台采取折衷手段,利用平台本身作为内建的证书颁发机构自签发一个根证书,再向Peer发布基于根证书的证书。
这种方式可以为用户获得一定程度的身份保证,但可能受到中间人攻击。
应该在JXTA证书机制的基础上,引入数字签名和加密算法等安全手段,以确保Peer身份的可靠性。
授权是对已认证的Peer授予访问、使用某些资源的权力,通常是紧接着认证进行的。
不同Peer有不同的兴趣取向,因此,P2P应用通常是将成员分组管理并利用组成员资格服务授权其可访问的资源。
另外,授权机制也有助于对共享文件的合法访问。
2.1.3匿名问题匿名是P2P的目标之一,包括保护Peer的敏感信息、隐藏Peer与其所参与的通信之间的关系。
常用技术有MIX、Crowd、FreeNet等匿名协议。
传统的匿名保护往往利用中继转发实现,P2P系统中所有Peer均可参与中继转发,因而更有利于将要保护的Peer隐藏于众多Peer实体之中。
此外,由于P2P系统信息的传输分散于Peer之间进行而无需经过集中的环节,Peer的隐私信息泄漏或被窃听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
P2P系统中用户可能经常加入或退出系统,每个Peer需要拥有系统内部其他成员的信息,以便在加入系统时为其他Peer形成匿名路径,退出时由系统为该Peer原先所在的匿名路径生成新的路径。
然而,P2P成员的动态性使系统匿名集经常变化,Peer很难获得可靠的系统成员信息。
2.2Peer行为的安全问题分析P2P文件共享系统中,Peer的行为主要包括对共享文件的上传、请求、下载和通信传输。
2.2.1上传行为的安全问题P2P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文件共享,允许每个Peer直接访问系统内其他成员的硬盘。
其安全隐患是:当一个Peer在向系统开放可共享的资源时,也可能将其他重要的本地信息暴露给其他的Peer。
所以在开放共享之前,每个Peer需要确认被开放的资源,以保护本地系统信息和非共享资源的安全,以免触及本地安全,甚至造成非法用户的远程攻击。
2.2.2请求行为的安全问题P2P网络中与Peer请求行为相关的安全挑战是DDoS攻击,攻击者通过多级、多个傀儡Peer对目标Peer连续发出貌似合理但实际无法满足的请求,并通过传输放大,消耗网络的计算资源和带宽,使局部网络的效率下降直至瘫痪。
其特点是隐蔽性和放大性。
典型的DDoS攻击有Syn-Flood、Smurf等。
解决DDoS攻击应以早期预防和防御手段为主,目标是尽早发现攻击。
系统在发现攻击后,应能够根据攻击的强弱,自适应调整防御策略,阻断DDoS的扩散,使损失最小;尽可能保持服务效率,用负载均衡技术弱化DDoS攻击;利用灾难性恢复机制恢复受攻击的系统。
2.2.3文件下载的安全问题“FreeRider”是当前P2P文件共享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Peer行为,即存在P2P用户希望以极少的付出或零付出来获得系统的大量资源或服务。
据Gnutella官方统计,仅1%的用户提供了系统的绝大多数共享资源,约30%的用户仍愿意提供资源,但69%的用户却只下载不分享,即所谓“FreeRider”。
“FreeRider”的大量存在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使系统更加脆弱。
通常利用激励机制解决该问题,如北大的Maze信息共享系统就使用了激励机制。
另外,还可以结合2.1.1节所述的Peer之间的信任模型对“FreeRider”通告惩戒。
2.2.4通信传输的安全问题保护通信传输的安全,即保护传输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机密性是指保护信息不为非授权用户窃取;完(下转第134页)据显示与处理的分离。
在设计这样一个大型系统的体系结构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系统的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而对象持久化技术、动态生成控件的技术以及XML技术都是将各种业务需求对象化,并且尽可能地抽取这些对象的特性部分,这是将Web的数据表现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分离的关键所在。
采用这三种技术来实现办公自动化平台不仅使程序员开发速度显著提高,也使得系统交付用户使用后,后期维护代价大大减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LARMANC.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M].姚淑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AMBLERSW.Buildingobjectapplicationsthatwork:yourstep-by-stephandbookfordevelopingrobustsystemswithobjecttechnology.NewYork:SIGSBook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3]AMBLERSW.Processpatterns:buildinglargescalesystemsusingobjecttechnology.NewYork:SIGSBook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4]AMBLERSW.Designofapersistencelayerseriessoftwaredevelopment.AmbySoftInc.WhitePaper,1998.[5]李靖,韦俊银.实现动态数据结构持久化的渐进式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9).[6]张峰,丁香乾,胡瑞,等.异构数据集成交换方案及其在ASP平台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0).[7]AMBLERSW.Thedesignofarobustpersistencelayerforrelationaldatabases.AmbySoftInc.WhitePaper,2000.[8]RationalSoftwareCorporation.Mappingobjecttodatamod-elswiththeUML.RationalSoftwareWhitePaper,2000.(收稿日期:2007-04-20)应用奇葩(上接第129页)整性则是确保信息完整地从源Peer到达目的Peer,中途无丢失、也没有被非法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