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7717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0.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四年级音乐课程中的一首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歌唱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歌词和旋律,歌曲简单,节奏明了,富有激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旋律,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培养爱国情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国歌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唱国歌时容易出现节奏不准确、音准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国歌的节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国歌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激发爱国情怀。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唱国歌,让学生跟随学习。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唱国歌的准确性。
4.比赛激励法:开展国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国歌的歌词、旋律、历史背景等。
2.音响设备:播放国歌音频。
3.乐谱:国歌乐谱。
4.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了解国歌的结构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唱国歌,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重点指导国歌的节奏和音准,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唱国歌的准确性。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国歌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歌的意义。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8f4806c175f0e7dd13733.png)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2.欣赏:《采茶舞曲》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2. 听唱、学唱曲调3. 选择打击乐器伴唱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1、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2.聆听CAI课件范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4.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第四课快乐的课间1.说理导入2.聆听范唱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4.复听全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大家来唱》1.知识导入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5篇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6ef99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5.png)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5篇充满挑战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最全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d1277ea8956bec0975e360.png)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1课歌唱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设想: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一、组织教学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
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
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e78c9527d3240c8547ef86.png)
目录第1课歌唱祖国 (2)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2)第二课时:《歌唱祖国》 (6)第三课时:《采一束鲜花》 (8)第2课家乡美 (10)第一课时:《牧歌》 (10)第二课时:《故乡是北京》 (12)第三课时:《杨柳青》 (14)第四课时:《大雁湖》 (17)第3课快乐的校园 (19)第一课时:《乒乓变奏曲》 (19)第二课时:《陀螺》 (22)第三课时:《打字机》 (25)第四课时:《哦,十分钟》 (27)第五课时:《大家来唱》 (29)第4课甜梦 (31)第一课时:《小夜曲》 (31)第二课时:《梦幻曲》 (33)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36)第四课时:《月亮月光光》 (40)第5课童心 (42)第一课时:《节日舞》 (42)第二课时:《山童》 (44)第三课时:《荡秋千》 (46)第四课时:《童心是小鸟》 (48)第6课水上的歌 (51)第一课时:《划龙船》 (52)第二课时:《水上音乐》 (54)第三课时:《小螺号》 (57)第四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 (59)第7课祝你快乐 (61)第一课时:《生日快乐变奏曲》 (61)第二课时:《祝你快乐》 (63)第三课时:《幸福拍手歌》 (66)第四课时:《阳光牵着我的手》 (69)第8课龙里格龙 (71)第一课时:《甘洒热血写春秋》 (71)第二课时:《夜深沉》 (74)第三课时:《龙里格龙》 (76)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梦幻曲-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梦幻曲-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159a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png)
其次,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有时候讨论的主题可能偏离了梦幻曲的核心内容。我意识到在设置讨论主题时,需要更加具体和明确,确保学生的思考能够围绕课程的重点进行。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对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实验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乐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影响了他们对梦幻曲伴奏的体验。因此,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的基础乐器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器,从而提升他们的伴奏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梦幻曲的基本概念。梦幻曲是一种富有想象力、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它能够唤起人们梦幻般的感受。梦幻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代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梦幻曲《月光奏鸣曲》的一个片段。这个案例展示了梦幻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梦幻曲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知识技能:通过学唱梦幻曲,掌握音乐基本符号,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技巧。
3.实践创新:在小组创作活动中,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文化理解:了解梦幻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增进对音乐历史及不同音乐风格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梦幻曲》。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梦幻曲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发现学生们对这种音乐形式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但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https://img.taocdn.com/s3/m/d10695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9.png)
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四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我国的国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国歌的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国歌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同时,学习国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对音乐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学会唱国歌,并能够正确地演唱。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国歌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国歌的歌词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3.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国歌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音响设备:播放国歌音频,让学生跟随演唱。
3.乐谱:准备国歌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国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魅力。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国歌的旋律和节奏,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集体演唱,教师点评并纠正不足之处。
通过反复演唱,使学生熟练掌握国歌。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国家的国歌,对比分析各国国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荡秋千》
![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荡秋千》](https://img.taocdn.com/s3/m/e95ba0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b.png)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荡秋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歌曲《荡秋千》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人音版 (五线谱)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荡秋千》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荡秋千》一课。歌曲《荡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四二拍歌曲,节奏轻快,旋律简洁,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快乐摇摆的画面。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形象地表现了秋千的摇摆;第二乐段节奏稍慢,抒发了孩子们在秋千上的愉悦心情。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歌曲《荡秋千》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歌曲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歌曲《荡秋千》的学习打下基础。
4. 音乐文化认知与传承:通过学习歌曲《荡秋千》,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歌曲《荡秋千》的旋律演唱和节奏把握。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力。
难点:
1. 歌曲中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及强弱规律的掌握。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节奏和旋律的讲解上,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节奏,导致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更加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e313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0.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歌唱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唱祖国》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曲旋律激昂,歌词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爱国主义概念理解较浅,需要通过歌曲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词含义,培养爱国情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唱祖国》,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正确把握音高。
2.歌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视听结合教学法:观看歌曲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歌唱祖国》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歌词课件, highlighting 重点字词。
3.准备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祖国的美景,如山水、名胜古迹等,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播放《歌唱祖国》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10分钟)完整呈现歌曲《歌唱祖国》,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成员进行歌曲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担任评委,对演唱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c728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c.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国歌是我国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学习演唱国歌,学生可以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词曲特点,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对于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感受国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理解国歌的内涵。
2.学会演唱国歌,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国歌的词曲特点。
2.正确演唱国歌,注意节奏、音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歌的历史背景、词曲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评互帮。
4.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国歌的历史图片、乐谱。
2.音响设备:播放国歌。
3.教学用具:乐谱、黑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旗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入国歌,提问学生对国歌的了解。
通过问答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国歌的创作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乐谱,引导学生跟唱国歌。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音准。
分组练习,互评互帮,提高演唱水平。
4.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评选出最佳演唱者。
同时,让学生谈谈学习国歌的体会,加深对国歌的理解。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国歌的特点,进行对比学习。
让学生说说自己国家的国歌,增进对国家文化的了解。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爱国情怀。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演唱国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学期教学计划4篇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学期教学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3e96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学期教学计划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4篇(一)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才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才能和音乐表达才能。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才能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根底音乐知识:音高、音符、拍子等。
2. 根底音乐技能:唱歌、节奏打击等。
3.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作曲家。
4. 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1. 老师示范法:老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唱歌和演奏技巧。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唱歌、演奏等任务。
3. 集体欣赏听法:导入音乐欣赏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音乐根底知识的学习- 学习音高、音符、拍子的根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 进展简单的听音辨音练习。
第二课:唱歌根本技巧的学习-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 进展简单歌曲的练习并进展互相评价。
第三课:节奏打击的学习- 学习根本的节奏打击技巧和节奏感的培养。
- 进展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练习。
第四课:音乐欣赏- 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一首儿童歌曲进展欣赏。
- 引导学生议论歌曲的表现主题和音乐特点。
第五课:合唱训练- 小组合作练习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
- 进展合唱的排练和互相评价。
以上是一个根本的教学方案,详细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和补充。
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相应的音乐活动和创作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4篇(二)教学主题: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案教学目的: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根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才能。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才能。
教学内容:1. 音乐根本概念和知识。
2. 数字乐理。
3. 中国音乐。
4. 西方音乐。
教学方法:1. 听、说、唱、演的综合教法。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b2722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a.png)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单元教学内容: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采一束鲜花》欣赏《歌唱祖国》单元教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XXX作词、XXX作曲的。
它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当时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
XXX为了给纪录影片《风云儿女》创作主题歌,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后来,XXX在上海监狱中重新创作了歌词,这首歌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2004年3月14日,它正式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进行创编歌表演,通过标准而有感情的演唱和背唱,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XXX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歌唱祖国》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
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
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
XXX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歌唱祖国》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和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采一束鲜花》是一首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的歌曲。
通过研究歌曲,可以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同时,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歌曲《采一束鲜花》,让学生感受妈妈的爱和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月亮月光光》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月亮月光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f12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a.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月亮月光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月光的柔美,体验歌曲带来的温馨和愉悦。
此外,歌曲中的轮唱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高、节奏和简谱知识。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月光的柔美,体验歌曲带来的温馨和愉悦。
2.学会演唱《月亮月光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轮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3.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月光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4.课堂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美丽。
同时,提问学生对月亮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月亮月光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词和简谱,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分小组进行歌曲操练,重点关注音准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90e7c10661ed9ac51f337.png)
目录第1课歌唱祖国 (3)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3)第二课时:《歌唱祖国》 (6)第三课时:《采一束鲜花》 (9)第2课家乡美 (11)第一课时:《牧歌》 (11)第二课时:《故乡是北京》 (13)第三课时:《杨柳青》 (16)第四课时:《大雁湖》 (19)第3课快乐的校园 (21)第一课时:《乒乓变奏曲》 (21)第二课时:《陀螺》 (24)第三课时:《打字机》 (26)第四课时:《哦,十分钟》 (29)第五课时:《大家来唱》 (31)第4课甜梦 (34)第一课时:《小夜曲》 (34)第二课时:《梦幻曲》 (36)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39)第四课时:《月亮月光光》 (43)第5课童心 (46)第一课时:《节日舞》 (46)第二课时:《山童》 (48)第三课时:《荡秋千》 (49)第四课时:《童心是小鸟》 (51)第6课水上的歌 (55)第一课时:《划龙船》 (55)第二课时:《水上音乐》 (58)第三课时:《小螺号》 (61)第四课时:《让我们荡起双桨》 (63)第7课祝你快乐 (65)第一课时:《生日快乐变奏曲》 (65)第二课时:《祝你快乐》 (68)第三课时:《幸福拍手歌》 (70)第四课时:《阳光牵着我的手》 (73)第8课龙里格龙 (75)第一课时:《甘洒热血写春秋》 (75)第二课时:《夜深沉》 (79)第三课时:《龙里格龙》 (81)第1课歌唱祖国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0583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4.png)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并演唱国歌。
通过学习国歌,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中包含了国歌的歌词、简谱和旋律,以及一些关于国歌的背景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也能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是,对于国歌的历史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国歌的背景知识的介绍,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国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让学生学会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国歌。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国歌。
2.教学难点:国歌中的某些音符和节奏的演唱,以及对于国歌的背景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国歌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以及国歌的简谱和旋律。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和学习国歌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旋律,提高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国歌的简谱、旋律、歌词,以及关于国歌的背景知识。
2.教师准备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以便播放国歌的歌曲。
3.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学习笔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国歌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介绍国歌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国歌的简谱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音乐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并指导学生掌握国歌的演唱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演唱,或者进行合唱,以巩固学生对国歌的演唱。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cd27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8.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四年级音乐教材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以及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
但国歌作为国家的象征,其历史背景和内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学会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演唱国歌。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歌词含义的理解。
2.国歌旋律的掌握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国歌,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国歌,教师点评指导。
4.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歌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谱。
2.音响设备:播放国歌的音响设备。
3.投影仪: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歌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歌词,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诞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随后,教师示范演唱国歌,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国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让学生再次演唱国歌,巩固所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国歌的意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国歌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总结,强调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尊重和爱护国歌。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要熟练演唱国歌,并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歌。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大雁湖》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大雁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22c15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4.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大雁湖》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大雁湖》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描绘大雁湖的美景为主题,歌词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为2/4拍,共四乐句,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我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谱和简单的音乐鉴赏。
但部分学生在歌唱时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对音乐的表现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大雁湖》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
3.音乐表现:学生需要学会用恰当的情感和表情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范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音乐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演唱大雁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大雁湖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别对歌曲的音准、节奏进行针对性练习。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套ppt课件(简谱)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套ppt课件(简谱)](https://img.taocdn.com/s3/m/8918fa20bed5b9f3f90f1c27.png)
1、你们家的象征,人民精神面貌的反映。 唱好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演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穆。
2008北京奥运风采
香港、澳门回归
奥运赛场
杨利伟在太空
国际影响:
《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 词文和优美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 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在 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 语四处演唱,还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 150周年大会上用汉语演唱,并用汉语灌制了唱片, 取名《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美 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各 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 国的音乐。
2 .感知音乐结构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复习巩固乐理知识,了解词曲作者。
欣赏思考:
1.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唱? 2.谈一谈你听后的感受如何?
歌曲介绍
《歌唱祖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曲调是色彩鲜明的 D大调,2/4拍,坚定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 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当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时,冉冉 升起的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雄壮的国歌声 在空中回荡。
有一首歌,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
有一首歌,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 拿起武器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赶 了出去;
有一首歌,它总能让听到它,唱 起它,想起它的人,心中无比温 暖,无比依恋,无比自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词作者: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 沙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 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 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49年定 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精选】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131faf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a.png)
1.第一课快快长教学内容:一.歌曲:快快长二.读谱知识:变音记号三.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四.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教学目的: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调式:C大调拍号:2/4拍教学时间:四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二.复习1.五线谱:高音谱号2.G大调F大调三.读谱知识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成带“#”“b”的音。
(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四.练耳、听音1.听唱2.听辨、模唱、听唱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
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2.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三.基本练习1.节奏练习2.音准练习四.新课教学1.请同学欣赏歌曲《快快长》2.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3.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划分八个乐句,四小节乐句)4.分乐句读谱(1)视唱一、二乐句节奏(2)请一个同学读三、四乐句节奏,找出与一、二乐句的节奏特点(3)视唱一、三乐句(4)听琴视唱二、四乐句(5)完整视唱前四乐句(6)听琴视唱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同上课时三.新课教学1.复习曲谱2.听录音范唱歌曲3.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4.填词演唱歌曲3.歌曲处理第五乐句与第七乐句的前两小节的断音与后两小节的连音唱法要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的结束句要唱的饱满,把歌曲推向高潮,歌曲中的变化音唱出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课快快长教学内容:一.歌曲:快快长二.读谱知识:变音记号三.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四.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教学目的: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调式:C大调拍号:2/4拍教学时间:四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二.复习1.五线谱:高音谱号2.G大调F大调三.读谱知识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成带“#”“b”的音。
(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四.练耳、听音1.听唱2.听辨、模唱、听唱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
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2.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三.基本练习1.节奏练习2.音准练习四.新课教学1.请同学欣赏歌曲《快快长》2.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3.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划分八个乐句,四小节乐句)4.分乐句读谱(1)视唱一、二乐句节奏(2)请一个同学读三、四乐句节奏,找出与一、二乐句的节奏特点(3)视唱一、三乐句(4)听琴视唱二、四乐句(5)完整视唱前四乐句(6)听琴视唱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同上课时三.新课教学1.复习曲谱2.听录音范唱歌曲3.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4.填词演唱歌曲3.歌曲处理第五乐句与第七乐句的前两小节的断音与后两小节的连音唱法要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的结束句要唱的饱满,把歌曲推向高潮,歌曲中的变化音唱出特色。
4.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女声独唱女领众和男领众和齐唱四.综合训练(二)听音练习四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用竖笛注意事项1.保持卫生:不许别人吹、手绢包好、冲洗干净2.按时带:不丢、不损坏、不乱拆三.纪律要求1.其他课不许拿2.老师允许才能吹3.规定停止手势四.复习已学过的音阶注意问题:姿势正确、缓呼气息要均匀五.作业熟练掌握上学期学过的乐曲六.欣赏1.请一名同学介绍赖宁的英雄事迹2.导入欣赏课题初听:(1)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运用语言表达听后的感觉,结合听听想想作为概括:充满了(深沉)(坚定)的情绪。
(2)这是一首叙事歌曲,我们学过《歌唱二小放牛郎》也是。
特点:比较口语化、词曲结合密切、明白易懂、分节歌。
复听:(1)歌曲共几段歌词?(六段)(2)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3)歌曲中哪几句的旋律相同?4.结合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第二课小蜜蜂教学内容:一.歌曲:小蜜蜂二.读谱知识:一个升号的调三.综合训练:移调练习四.欣赏:蜜蜂(小提琴独奏曲)西洋乐器介绍(一)弓弦乐器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清晰的咬字、吐字的歌唱技巧来表现小蜜蜂的勤劳和欢快,并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一个升号的调号,认识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三.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式。
四.通过欣赏启发学生领悟旋律、节奏、速度和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音色形象中的作用。
歌曲分析:曲式结构三个乐句调号(式)G大调拍号2/4教学时间:四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1.《半个月亮爬上来》声音柔和、统一、整齐、位置2.换成哼鸣练习“mu”三.读谱知识四.综合训练这是一首新疆民歌的前两句旋律,请将do=C记谱改为do=G并唱一唱。
下加一线的do改为第二线作do,其余节奏不变,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作题。
五.新授歌曲1.导入:介绍歌曲构成2.范唱歌曲3.学习曲调(1)先找出“do”在线谱中的位置(2)依次找出其余各音的位置(3)划分乐句(4)视唱时速度放慢(5)唱完第一乐句再请同学们视唱第三乐句,找出特点,一、三乐句旋律相同(6)视唱第二乐句,节奏均匀(7)完整视唱七.作业:熟唱曲谱,掌握G大调唱名在线谱中的位置。
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1.《半个月亮爬起来》加二声部2.唱词:吐字、咬字清晰准确,注意鼻韵母的发音。
三.复习1.复习G大调唱名位置2.综合训练(二)请将下面的旋律移回到do=C的线谱上四.歌曲教学1.复习曲谱2.填词演唱歌曲3.歌曲处理(1)吐字清晰,嘴唇动作要利索,口腔不要开的太大,演唱时速度不要太快,以利于咬字。
(2)要突出强拍上的音,强弱分明。
(3)在音量上可随旋律线条的起伏而变化,象征着小蜜蜂在采蜜时愉快飞舞的情景,从中感受自然、爱劳动的情绪。
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同二课时三.复习歌曲1.巩固G 大调唱名位置2.视唱曲谱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西洋乐器介绍(一)弓弦乐器:西洋弓弦乐器主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它们都是用弓擦弦发音的。
1.小提琴:分琴领和琴身两部分,音色优美、华丽,音域宽广,性能灵活,是表现力极为丰富的独奏乐器,在重奏和管弦乐队合奏中也占着首要地位。
2.中提琴:和小提琴相似,但稍大,音域较低,音色柔和、深厚。
3.大提琴:形状和小提琴相似,但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音域较中提琴低一个八度,音色丰满有力,演奏时琴身下端支在地上。
4.低音提琴:构造与大提琴相似,但体积更大,音域更低,音色深沉、雄浑。
四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1.欣赏小提琴独奏曲初听:思考,结合歌曲体裁说出乐曲描写的是何种动物,描写的是蜜蜂或其他在天上的飞鸟。
2.你是怎样从音乐中产生贴切联想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速度:快乐器音色: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华丽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就是用小提琴演奏的《蜜蜂》4.介绍乐器及作者:《蜜蜂》是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舒伯特的所作的小提琴曲,乐曲短小精悍、形象鲜明,是以练习曲性质的带标题的作品出现的。
复听:一开始就出现了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和半音上下颤音,奏出了模仿蜜蜂嗡嗡的展翅飞鸣声,生动逼真,加上旋律连续上升八度,使人联想起一群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
乐曲的中间段落运用了重音奏法,最后用提琴的拨弦轻轻结束,乐曲栩栩如生的描绘了蜜蜂灵巧轻盈的形象。
第三课鹿教学内容:一.歌曲:鹿二.综合训练:1.听辨和声音程 2.填写旋律的结束音三.欣赏:天鹅(大提琴独奏曲)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以宽广的气息、轻柔的声音歌唱,赞扬热爱劳动的人们。
二.进一步熟悉一个升号的调的唱名位置,学习听辨和声音程。
三.通过填写旋律结束音的练习,初步了解旋律结束音的作用及多样性。
四.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歌曲分析:题材以蒙古人民热情的劳动为题材曲式结构一段体调式(号)D调式拍号2/4拍教学时间:四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音练习1.顿音练习:mi ma声音整齐2.母音转换时,尽量保持位置统一3.《半个月亮爬上来》鼻韵母的发音,位置的统一。
三.综合训练(一)和声音程听辨方法:(1)先弹主音a 模唱(2)弹奏根音do 模唱(3)弹奏冠音mi 模唱(4)旋律音程do—mi(5)和声音程四.新课教学1.复习G大调do—sol五音的唱名位置2.引导学生唱出第一线、第一间及下加一间的唱名3.演唱时跳过黑符头唱,这种没有fa—si的音阶为民族调式音阶4.视唱曲谱:现请学生视唱第二小节和第六小节,开音要把握住音准(re mi)找出一、三乐句和二、四乐句旋律变化的特点,再视唱,加深对旋律的感受,促进识谱能力的提高。
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生练习:同一课时三.综合训练(一)听辨和声音程1.复习一课时内容2.听辨四.继续学习歌曲1.复习民族五声调试2.复习歌曲旋律3.填词视唱歌曲:注意4/4拍的强弱规律4.歌曲处理:歌曲是民族中常见的问答形式出现的,演唱时力度和音色可随同旋律的起伏和回答的语气作相应的变化,两;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5.歌曲共有四段歌词,一直演唱下去,枯燥无味,可以在每段歌词后面,自己创作四小节节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又能活跃气氛,这样就成了回旋曲式。
A+B+A’+C+A’’+D+A’’’ B、C、D可由学生自己创作四小节节奏6.另外歌唱时声音应轻柔,气息平稳、悠长、中速、力度随旋律的起伏稍作变化,但不要唱得太强烈,这也是民歌演唱的一个特色。
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G大调音阶,民族调式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综合训练(二)1.我们知道大调式的主音为do,小调式的主音为la,我国的民族五声调式中,调式主音更多。
2.练习(二)是为旋律末尾选择结束音的练习,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旋律,往往在其末尾会给人终止的感觉。
3.造成这种终止感的因素之一,便是该旋律以它所属的调式中最稳定的主音作结束音,不同的调式,它的调式主音也不同。
综合训练(一)的第一题是一首民歌,显然是民族调式,选自四川民歌《太阳》4.经过学生反复演唱得出结论,“re”在这里有结束感。
四.继续进行听辨音程练习1.唱音阶2.现唱单音:do mi sol3.听和声音程,并唱出,由低唱到高。
4.第二组练习5.通过听辨和声音程,训练学生的耳朵。
四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简单介绍作品、作者《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首,由大提琴独奏,两架钢琴伴奏。
作品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昂首漫游的神态。
三.初听1.结合课本画面“天鹅在湖面上悠然漫游”来欣赏全曲2.看着优美高雅的天鹅,欣赏着动听的旋律,想到了什么?大提琴的演奏非常抒情,恰似天鹅在吟唱。
钢琴的演奏玲珑剔透,展现了清澈明亮、波光粼粼的湖面,整幅画面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四.复听1.《天鹅之死》舞剧来历:值得一提的是杰出的苏联芭蕾舞大师福金根据《天鹅》改编的芭蕾小品《天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