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合集下载

初一七年级上语文经典诵读资料

初一七年级上语文经典诵读资料

七年级上期名言警句70条(珍惜时间、学习读书)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劝学解》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4、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6、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默觚•学篇三》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诗》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庄子•养生主》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谚语12、把握住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拉美谚语13、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英国谚语)14、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杨继盛)《言志诗》15、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刘过)《书院》1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陆九渊)《读书》1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劝学诗》18、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儒林外史》19、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

(高尔基)《论文学》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论青年》2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2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23、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doc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doc

七年级语文经典诵读篇目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观沧海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龟虽寿晋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4、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七年级中华经典诵读
《钱塘湖春行》《题李凝幽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 (何时了)(?)
(往事) /知多少。

小楼/昨夜/ (又) /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栏玉砌/ (应犹在),
(只是) /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 (向东流)。

重点字用()表示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唐】贾岛。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经典诵读2【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翻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经典诵读【3】: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人的品德随着胸怀而提升,胸怀因见识而扩大,所以,想要提升品德,就不能不扩大胸怀,要扩大胸怀就不能不增长见识。

经典诵读【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译文: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

只要贤能和品德能够服人。

经典诵读【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留有余地,大道理目的,就不要再去过分的追求。

别人家里有喜事,不应该心怀妒忌;别人家里有祸患,不应该幸灾乐祸。

做了好事,希望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老左了坏事,害怕别人知道,便是大恶。

中华经典诵读(七年级古诗词)

中华经典诵读(七年级古诗词)

中华经典诵读(七年级古诗词)中华经典诵读古诗词七(上)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主题内容:表达诗人羁旅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潮平岸阔、白帆高悬的壮阔景象,抒写了诗人放眼山川的阔大胸襟。

“阔”“ 悬”极有气势,突现出壮阔之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分别以“生”“入”写海日和江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在描写自然的时序交替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启示人们珍惜时光。

景中含情,景中出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内容:诗中通过一支沉埋在沙中的断戟引发对赤壁之战的评论,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倾吐了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情,阐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题内容:体现诗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情怀。

名句赏析:1、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2、下阕: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表现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和情怀。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中秋望月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

点染出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名句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情思表达得蕴藉深沉。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化静为动,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七年级上学期必背经典诵读

七年级上学期必背经典诵读

七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20篇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回家要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可信,爱戴人民,亲近仁德之士,实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文化。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ì),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8、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七年级经典诵读

七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选读孟子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7、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0、谦受益,满招损。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之。

1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1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1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4、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5、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docx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docx

七年级(上)经典诵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作品介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作者是苏轼,也题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选入《全宋词》。

这首词写于作者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全词咏柳,是作者少冇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

【原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乂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E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1. 这首词人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棄,(jie),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11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悄思。

4•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屮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吋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7. 落红:落花。

缀:连结。

【翻译】杨花像花,乂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山它飘坠。

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

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冈I」耍睁开乂想闲。

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木想寻夫去处,却乂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用打碎。

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

七年级中华美文经典诵读表

七年级中华美文经典诵读表
第十周
走一步,再走一步》
《紫藤萝瀑布》
《童趣》
《论语十则》
《春》
第十一周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化石吟》
第十二周
《风筝》
《羚羊木雕》
《风筝》
《羚羊木雕》
《风筝》
第十三周
荷叶·母亲》
《金色花》
荷叶·母亲》
《金色花》
荷叶·母亲》
第十四周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土地的誓言》
第六周
《木兰诗》
《邓稼先》
《邓稼先》
《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七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第八周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第九周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孙权劝学》
《社戏》
《社戏》
课外十首诗
课外十首诗
七年级中华美文经典诵读表2016.03
《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十九周
《泊秦淮》《夜雨寄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
《泊秦淮》《夜雨寄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
《泊秦淮》《夜雨寄北》
星期
周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七年级,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上学期诗歌经典: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都下清明竹枝词》【明】郎兆玉鸦黄半臂石榴裙,柳叶斜簪拂翠云。

载酒跨驴效外去,逢人只说拜新坟”。

13.《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15.《鹊桥曲》【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七年级古诗文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上学期诗歌经典: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2.《都下清明竹枝词》【明】郎兆玉鸦黄半臂石榴裙,柳叶斜簪拂翠云。

载酒跨驴效外去,逢人只说拜新坟”。

13.《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15.《鹊桥曲》【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6.《菩萨蛮》【唐】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七年级经典诵读朗诵稿(修) (1)

七年级经典诵读朗诵稿(修) (1)

七年级xx组经典诵读朗诵稿开场白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表演的节目是《吟古风之韵,诵经典文化》女(左脚稍微迈向右前方,做出倾听的动作):您听!那是悠扬动听古韵之风!(古筝弹起月3秒左右);还有那古香古色的经典之诵。

(集体吟诵《声律启蒙》)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女: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合: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一起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

第一乐章《春之歌》一春之歌男:天地有四方——东南西北,自然有四季——春夏秋冬,人生有四味——酸甜苦辣。

聪明的诗人们,往往把人生的不同体验寄寓在四季之中。

女: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

盼望她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你看,岸上桃花枝枝点头,水中鸭儿红掌拨波,初生的芦蒿遍布四野,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生机!请听春之赞歌。

(集体朗诵《惠崇春江晚景》)男:说起春天,哪能离得开春天的细雨?女:谈到春雨,我们自然就想起了杜甫的名篇。

(集体朗诵《春夜喜雨》)第二乐章《夏之美》二夏之美男:告别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步入了烈日炎炎的夏日。

蝉鸣切切,郁郁葱葱。

女:万顷碧波中却有一枝独秀。

她,纤嫩、柔韧,却穿透重重淤泥,凸显生命的高贵与娇美。

她缄默、坚守,却驱污去浊,苦撑重负,挺起高贵的头颅。

合:她,花之君子,高洁傲岸,独立傑行!请欣赏集体朗诵《爱莲说》男:早晨,灿烂的阳光下,仿佛碧玉一般的大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的亲密无间。

女:西湖边,送友人,满眼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心中尽是依依惜别、含蓄婉转。

(集体朗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三乐章《秋之思》三秋之思男:热烈、忙碌,充满活力又多姿多彩的夏天总是如此让人难以割舍。

(最新定稿)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最新定稿)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经典诵读篇目:七年级经典诵读内容:1、《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遥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3(文本相同)《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5(文本相同)《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歌(文本见第1篇)7、8(文本相同)《观沧海》曹操(课内)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sǒng峙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10(文本相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诗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chuán死?12、13(文本相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课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15(文本相同)《清平调•其二》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6、《诗经·相鼠》(文本见第11篇)17、18(文本相同)《次北固山下》王湾(课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年级经典诵读

七年级经典诵读
•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07、硕鼠
第7周诵读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国风·豳风】∷18、伐柯 第18周诵读
•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七年级经典诵读
∷【国风·郑风】01、风雨
第1周诵读
•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国风·郑风】02、子衿
第2周诵读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国风·秦风】∷14、无衣 第14周诵读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 与子同仇!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 与子偕作!
•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修我甲兵。 • 与子偕行!
【国风·陈风】∷15、月出
第15周诵读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拉素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必背古诗文1咏雪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虽有佳肴《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半”。

其此之谓乎!4河中石兽纪昀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智子疑邻《非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塞翁失马《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7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3.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古诗1观沧海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龟虽寿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泊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过晨炊漆公店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2如梦令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5夜雨寄北(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7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8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峨眉山月歌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春夜洛城闻笛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1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2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3江南逢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4送灵澈上人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25《约客》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6论诗翼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7归田园居(其三)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zhǎng),夕露沾我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