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经雷火灸治疗腰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经雷火灸治疗腰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作者:李芳王大雪刘林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经雷火灸治疗腰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和疼痛评分。
方法:选取70例腰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为我院用雷火灸所诊治的腰痛患者,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特色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特色组使用中医特色护理。
对两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和疼痛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0%,特色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3%,常规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4.21±1.05,特色组的为1.98±0.31,从研究结果看出,特色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关键词】雷火灸;腰痛;中医特色护理【中图分类号】 R96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129-02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高,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
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腰肌劳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器官疾病、受凉及类风湿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该疾病(该情况女性月经期和分娩后常见)。
腰椎病变等。
腰痛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手术方针,非手术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或者针灸治疗加上有效的护理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而本文所讲的是采用雷火灸(雷火灸具有除湿、祛风、散寒与通络等治疗作用)治疗腰痛后行中医特色护理,效果明显,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取70例腰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特色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为(49.35±12.19)岁;特色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为(51.27±11.36)岁,患者间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可以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5-06T17:07:27.16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刘娜[导读] 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患者,会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避免其不良症状的发生,也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平與县中医院疼痛科河南驻马店 4634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64例腰痛患者,其收治时间为在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基于奇偶法的形式予以组别的划分,主要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划分的例数为32例。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期,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期,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化显著,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化显著,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结论: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患者,会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避免其不良症状的发生,也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雷火灸治疗;腰痛腰痛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其病因十分复杂,症状较多,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为一种特殊方式,会促使治疗效果的提升。
因此,在本文中,基于64例腰痛患者的分析,给出详细探讨[1]。
具体报告过程如下:1 临床数据资料和方法1.1临床数据资料在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我院收治64例腰痛患者,基于奇偶法的形式予以组别的划分,主要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
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4.23±0.24)岁。
短期病程1周,长期病程为5周,平均(2.02±0.02)周。
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镇痛作用及β-EP、PGE2的影响
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镇痛作用及β-EP、PGE2的影响韦日铺;蒋云芳;李扬帆【摘要】目的:循经取癌痛相关脏腑经络的原穴、络穴和郄穴,采用电针合雷火灸干预方式,观察对癌痛患者镇痛作用及对外周血β-EP、PGE2的影响.方法:共观察90例患者,随机分为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局部取穴组和药物组,每组各30例,治疗后应用VAS疼痛视觉指数表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外周血β-EP、PGE2含量为观察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效果最佳,优于局部取穴组(P<0.05);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起效时间最快,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镇痛持续时间较局部取穴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外周血β-EP水平影响与局部取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经电针合雷火灸组对外周血PGE2影响与局部取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电针合雷火灸对癌痛患者镇痛效果最佳,起效时间最快,镇痛持续时间与止痛药物治疗接近,对外周血β-EP和PGE2含量的影响与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电针;雷火灸;特定穴;癌痛;镇痛作用;β-EP;PGE2【作者】韦日铺;蒋云芳;李扬帆【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癌痛是恶性肿瘤病变过程中,由于肿块压迫刺激邻近组织、分泌致痛因子、治疗相关的组织损伤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导致的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1]。
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可行性报告
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可行性报告雷火灸是一种特殊地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其中,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方面也被认为俱有一定地疗效。
再本报告中,我们将探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可行性,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可行性须要从其治疗原理和机制入手。
雷火灸是一种通过火热灼烧炮制地膏状物应用于穴位,借助雷火偏阳地特性来调整体内经络气血运行地一种疗法。
妇科疾病多由气血不畅所致,雷火灸地热量有助于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从而改善妇科疾病地症状。
其次,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上地疗效须要进行系统地临床观察和研究。
己有一些研究表明,雷火灸再治疗妇科疾病方面俱有一定地疗效。
例如,再经期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妇科长见病症中,雷火灸都取得了一定地疗效。
然而,由于研究样本较少,存再阳性结果发表偏多等问题,因此须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地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此外,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地安全性也是我们关注地焦点。
再临床应用中,雷火灸疗法须要严格地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烧伤等意外情况地发生。
同时,由于雷火灸依赖火热地特性,存再不适合肾阴虚者等人群使用地情况。
因此,再应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时,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禁忌人群,确保患者地安全。
综上所述,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再临床应用中俱有一定地可行性。
然而,为了更好地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须要进一步地研究和验证。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促进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再临床中地应用和推广。
雷火灸与西药用于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上具有较大 的难度 。研 究显示 ,全球有5 0 %的癌症 患者在承 受 不 同程 度 的 疼 痛 ,其 中有 4 0 % ̄ 5 0 %的 疼 痛 属 于 中度 至 重
度疼痛 _ 3 3 。 现 阶 段 ,临 床 上 通 常会 采 用 三 阶 梯 药 物 止 痛 法 对 患者 进 行 治疗 , 其 中应 用 频 率 较 高 的为 阿 片类 药 物 _ 4 ] 。盐 酸
【 关键词 】雷火灸 ;西药;中重度癌性疼痛 ;, 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2 4 5 . 8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6 . 5 7 . 1 1 4 2 6 . O l 盐酸 吗啡缓释 片属 于一种 常见 的阿片类镇 痛药 ,具有 疼 痛 基 本 上 不 会 影 响 患 者 睡 眠 , 能 够 进 行 正 常 生 活 为 部 分 较 强的镇痛 效果 ,但是 长期使用会 引发 多种 毒副 作用 ,对 缓 解 ; 患者 为 完 全 没 有 出现 疼 痛 感 为 完 全 缓 解 。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造 成 影 响…。 研 究 示 ,雷 火 灸 与 西 药 用 于 中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重度痛性疼痛 患者治疗 中的临床 疗效显著 。本研究对此 也
进 行 了研 究 ,现 报 告 如 下 。
采 用S P S S l 9 . 0 统 计学软件对数 据进行统计 分析 ,计量 资料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 以例 ( n )、百分 数 ( %)表示 , 采 用 检验 ;以P<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察组 :男1 2 例 ,女8 例 ,平均年龄 ( 4 2 . 2 1 ±5 . 2 6 )岁。对 照 组 完 全 缓 解 8 例 ( 4 0 %),部分缓解2 例 ( 1 0 % ) ,轻 度 缓 解 6 例 ( 3 0 %) ,无 效4 例 ( 2 0 % ) 。通 过 对 比 分析 可 知 ,观 察 组 :男l 3 例 ,女 7 例 ,平 均 年 龄 ( 4 2 . 0 5 ±5 . 1 2 ) 岁 。 两 组 基
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联合雷火灸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联合雷火灸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研究任丽;许月娥;席从林;朱姝【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24(46)4【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联合雷火灸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晚期肺癌癌性疼痛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联合雷火灸治疗。
2组均治疗14天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因子[包括血清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内皮素-1(ET-1)及P物质(SP)]及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C-MiL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8/3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减轻(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均升高(P<0.05),5-HT、ET-1及SP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5-HT、ET-1及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MiLS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MiL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超声离子导入联合雷火灸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不仅能调节疼痛因子表达,降低疼痛程度,而且还可促进患者生命意义感提高。
【总页数】4页(P637-640)【作者】任丽;许月娥;席从林;朱姝【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离子导入祛毒镇痛贴中医外治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胃癌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2.中药涂擦联合雷火灸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康复效果及疼痛的影响3.补气健脾类中药联合雷火灸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4.恒温雷火灸治疗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5.超声电导仪导入中药穴位贴联合常规止痛药物在晚期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敷和备化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40 例临床观察
敷 和 备化 方联 合 雷火 灸 , 口7 l r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 4 O例 临床 观 察
莫春梅 , 荣 震 , 吕建林 , 胡振斌 , 邱 华 , 韦海霞 , 余
( 1 . 广西 中医药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 , 广西 南宁 2 . 广西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瑞康 医 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3 ; 5 3 0 0 1 1 )
娜
摘要: 目的 观察敷和备化方联合雷火灸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8 0 例行 T A C E治疗的
原 发 性 肝 癌 患者 , 随机 方 法 将 病 人 分 为 两 组 : 治 疗组 予 以 敷 和 备 化 方联 合 雷 火 灸 治 疗 配 合 西 医 对 症 处 理 , 对 照 组 仅 予 以 西医对症 处理 。观察 患者 治疗前后症状 、 肝功能指标( 碱性磷 酸酶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 酸氨 基转移 酶) 、 治疗前后
和备化方联合雷火 灸治 疗原 发性 肝癌 介入术 后综 合 征 , 疗效 满 T A C E治疗 者 ; ③合并严重 的心 、 肾、 造 血系统 原发病 或精神 障碍 意, 现 报 道 如下 。 等疾病 , 或介入术后 出现严重并发症 , 如肝功能衰竭 , 上消化道出
1 资 料 与 方 法
时珍国医国药 2 0 1 4年第 2 5卷第 2期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4 V O L . 2 5 N O . 2
用。
关键 词 : 敷和备化方; 雷火灸; 原发性肝癌 ; 肝癌介入术后综合征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i S n 1 . 0 0 8 - 0 8 0 5 2 . 0 1 4 . 0 2 . 0 4 9
雷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1年1月第7卷第2期No.7 roll up No. 2 Issue, January, 2021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45智麗慝疗-前沿综逑DOI:10.19335/ki.2096-1219.2021.02.016雷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刘磊\王灵24(1.湘南学院17级针灸推拿班,湖南郴州423000; 2.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摘要:雷火灸疗法是利用药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力、药化因子作用于腧穴,起到温经通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
操作简单无痛有效,临床应用广泛。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几年雷火灸疗法在五官科、妇儿科、骨伤科、内科等方面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为雷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诊疗思路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火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本文引用格式:刘磊,王灵.雷火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U].智慧健康,2021,7(2):45-47,52.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TherapyLIU Lei1, WANG Ling2*(1. Grade 17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lass,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2. 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 Hunan 423000)ABSTRACT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is a kind of open-fire over skin moxibustion therapy. Its main working principle is to use the heat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factors produced by the burning of drug powder to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the human body. It is simple in operation, painless and effectiv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he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gynecology, pediatric,bone injury and internal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dea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 of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therapy.KEY WORDS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〇引言雷火灸疗法又叫雷火祌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 为基础,通过辩证采用不同配伍的中药粉末加上艾 绒制成药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明火悬灸疗法,再由合适的施灸部位、施灸手法、施灸时间、施灸 高度和施灸频率等因素综合形成治疗方案,达到活 血化瘀、祛风除湿、消炎镇痛、散瘿散瘤、调节人 体功能等功效。
腰痛护理中经雷火灸的应用效果
腰痛护理中经雷火灸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腰痛护理中经雷火灸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比较2组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效果评分。
结果: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护理前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护理后,2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痛护理中实施雷火灸,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性更高,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痛护理;雷火灸;应用腰痛是集中在腰部的疼痛,多可延伸到两侧臀部或下肢,伴随坐骨神经痛、外感或内伤症的一种疾病,患者病情危重,临床主要采取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的方式,从而有效遏制病情的扩散[1]。
我国对腰痛治疗与护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这个前提下给予联合护理,能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
雷火灸属于一种特殊意义的灸法,在腰痛护理中予以雷火灸治疗,可提高治疗疗效。
本文选取60例腰痛护理患者,分组实施雷火灸治疗,分析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44.51岁。
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0岁,平均43.25岁。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
1.2.1雷火灸选取主穴即肾俞、阿是穴、委中、腰夹脊、腰阳关、大肠俞和肾俞,循少阳经加风市、环跳、阳陵泉;循太阳经加昆仑和飞扬。
气血瘀滞加次髎、膈俞;寒湿加阴陵泉、命门;肾虚加志室、命门、太溪。
点燃植物柱顶端,调整火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5cm,直到皮肤不断泛红,以深部组织发热最佳,清除艾灰,避免灼伤皮肤。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经雷火灸治疗的腰痛临床分析
腰 痛 主 要 是 指骶 髂 ,腰 骶 或 臀 部 疼 痛 不 适 所 引 起 的 主观 感 受 ,或伴 双 下 肢 放 射 性 疼 痛 ,是 临床 中 的 高发 病 和常 见 病 。流 行病 学 调查 显 示 约 2/3人群 曾 经遭 受 到腰 痛影 响…。腰痛 致病 原 因复杂 ,加 之周 期 长 、症 状 多 、病情 缠 绵 难 愈 等 ,严 重影 响 日常 生 产 生 活 。 中医 药 治疗 以针 灸 、 中药 内服外 敷 、推 拿 和 罐 法 等 为 主 ,雷 火 灸 是 一 种 特 殊 灸 法 ,具 有 散 寒 、 祛 风 、通 络 、除湿 功 效 。在 雷 火灸 治 疗 中予 以 中医 特 色护 理 ,可 以提 高 治 疗 效 果 。本 研 究 选 取 84例 雷 火 灸 治 疗 的腰 痛患 者 ,分 组 实施 不 同护 理 方 式 ,分 析 疗效 ,报 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 10月一2016年5月接受 雷 火 灸治疗 的腰痛 患者 84例 ,将 所有 研究对 象 以随机数 字 表法 分 为护 理组 和 对 照组各 42例 。护理 组 男23例 , 女 19例 ;年龄25—60岁 ,平均44.51岁 ;病 程 1~4周 ,平 均 (2.45+0.57)周 。对 照组 男22例 ,女 20例 ;年龄 25~ 6O岁 ,平均43.25岁 ;病程 1~4周 ,平均 (2.57+0.41)周 。 2组患者 基线资料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P<O.05),有 可 比性 。 1.2研 究方 法 雷火灸 。取 肾俞 、阿是 穴 、委 中 、腰夹 脊 、腰 阳关 、大肠俞 和肾俞 为主穴 ,循少 阳经 加风市 、 环 跳 、阳陵泉 ;循 太 阳经 加 昆仑 和 飞扬 。气 血瘀 滞加
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
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观察了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共纳入30例患者。
通过收集患者资料、描述治疗过程、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并对结局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雷火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结论分析认为,雷火灸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
建议今后可以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以验证雷火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雷火灸疗法、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评价、疾病背景、治疗方法、研究目的、患者资料、治疗过程、结局评价、作用分析、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疾病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多发于35-55岁的中年人群,尤其是办公人群和长时间坐姿的人群。
该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但存在着疗效不明显、反复发作等问题。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雷火灸疗法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产生热量,从而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病灶的吸收和代谢,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近年来,雷火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并且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治疗方法雷火灸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穴位上施加热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包括选穴、施灸和疗程安排三个方面。
首先是选穴,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腰骶部的穴位,如风市、筋缓、伏兔等穴位。
这些穴位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部位以及相关的经络相连,施灸时可以有效作用于患者的腰椎部位。
其次是施灸,雷火灸疗法使用雷火灸盒进行灸疗,首先点燃灸盒,然后将其放在选定的穴位上,并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
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雷火灸疗法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并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的腰痛症状得到缓解,活动范围增加,触痛点明显减少。
ODI评分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0%。
结论:雷火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理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易出现依赖性和不良反应,手术风险大且费用昂贵。
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材料与方法1. 选取30例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0-60岁,平均年龄45岁。
2. 确诊标准:患者临床症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如腰痛、下肢放射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经过MRI或CT检查确诊。
3.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者排除。
4.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雷火灸疗法进行治疗,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5.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腰部疼痛情况、下肢放射痛、触痛点、腰椎活动度等。
并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程度、个人护理、坐立活动等8个方面。
结果讨论结论本研究观察了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该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雷火灸疗法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进一步探讨雷火灸疗法的治疗机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法。
雷火灸护理干预骨质疏松腰背痛的护理成效分析
雷火灸护理干预骨质疏松腰背痛的护理成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护理干预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护理成效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接诊46例腰背疼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3例。
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雷火灸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
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护理,并对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2组护理前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护理后,2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雷火灸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病人,经过中医特色护理,可明显改善腰痛症状,且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雷火灸治疗;骨质疏松;腰痛症状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和骨质变薄,易于骨折。
腰背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目前,中医理疗在骨质疏松腰背痛的护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雷火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痛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通过在关键腧穴处施以雷火灸,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骨骼供血,增强骨密度,缓解腰背疼痛。
本研究旨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雷火灸干预护理,评估其对腰背痛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临床成效。
通过系统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进一步探讨雷火灸护理在缓解骨质疏松腰背痛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手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接诊46例腰背疼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3例。
观察组包含男13例,女1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25±2.57)岁。
对照组包含男12例,女11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3.74±2.49)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黄乔统;陈莲;蒋云峰【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西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雷火灸加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50例和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50例,观察两组疼痛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8例,轻度缓解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5例,轻度缓解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起效时间短,持续止痛时间长,不良反应率低(均P<0.05).结论: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4(037)006【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雷火灸;中重度疼痛;癌性疼痛;临床观察【作者】黄乔统;陈莲;蒋云峰【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东葛路89-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东葛路89-9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东葛路89-9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8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资料显示:全球癌症患者约50%在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约75%面临疼痛的问题,其中40%~50%为中度至重度疼痛[1]。
目前临床治疗癌痛多应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法”,其中阿片类药物是主要用药。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国内目前广泛应用中重度癌痛治疗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2],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大,如恶心、呕吐、便秘等。
笔者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应用雷火灸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0例作对照观察,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雷火灸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经验
雷火灸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经验摘要: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广泛,但是其不良反应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其适用范围存在较大局限性。
周文波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中医传统雷火灸疗法对治疗肺癌具有明显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方式运用于临床中。
灸疗主要取穴关元、膏肓、足三里穴,以温通经脉,温补脏腑,益气扶正,最终达到抗癌的目的。
关键词:雷火灸;肺癌;关元穴;膏肓穴;足三里穴;热疗;灸疗KEYWORDS:thunder-fire moxibustion;lung cancer;Guanyuan point;Gaohuang point;Zusanli point;hyperthermia;moxibustion恶性肿瘤是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
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比较坚硬。
癌症早期疼痛较轻,晚期疼痛可能较为剧烈难忍,并常伴有恶寒发热、纳差、四肢乏力等症状。
而肺部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病变,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该病以刺激性干咳、咳痰、痰中可见明显血丝,严重时可出现咳吐鲜血为主要临床表现[1]。
随着人类生活习惯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它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西医治疗肺癌的方法比较广泛,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但是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虽然这些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近期症状或者根治肿瘤,但是从远期治疗效果来看,其费用和风险性相对较高,治疗仍存在较大局限性。
而我国中医传统的雷火灸疗法既可以有效的减轻肺癌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方法简单,价格相对低廉,适用性较高[2]。
周文波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疾病30余年来,一直坚持探索中医治疗肿瘤的各种手段及方法。
近几年来,周教授不断钻研雷火灸治疗肺癌的方式,雷火灸的疗效也在众多临床应用中得以体现。
雷火灸对食管癌放疗后生活质量及外周血免疫因子TGF-β1水平的影响
雷火灸对食管癌放疗后生活质量及外周血免疫因子TGF-β1水平的影响陈超;陈理【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外周血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常规放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比较放疗开始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肝肾功能损害情况、血清TGF-β1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放疗结束后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阶段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尿素氮(mmol/L)、肌酐(umol/L)数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火灸能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实现.【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34)012【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雷火灸;食管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生活质量【作者】陈超;陈理【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5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死亡281万例,消化道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其中食管癌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1%[1],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3%[2]。
目前,国内外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放化疗,尤其是对晚期及体质较差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放化疗更是首选治疗方案;放化疗虽能抑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但同时射线的副作用易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失眠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寻找无痛苦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宝贵的临床意义。
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5-07T15:54:44.15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作者:莫莲湘[导读] 目的探究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莫莲湘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柳州545000摘要:目的探究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方法以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参照组40例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40例添加雷火灸干预治疗,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对于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研究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应用雷火灸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西药治疗;治疗依从性;雷火灸;中重度癌性疼痛;前言癌症为临床常见疾病,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
癌性疼痛为癌症常见症状,研究数据表明,50%的癌症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疼痛,75%晚期癌症患者伴随疼痛。
当前,临床在治疗癌性疼痛时多采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法,如阿片类药物。
然而,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伴随很大毒副作用,如便秘、呕吐等,给患者带来痛苦。
研究指出,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雷火灸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
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8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18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
参照组,男性、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8:12;年龄为:47-67岁,平均为(51.58±5.09)岁。
研究组,男性、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14;年龄为:46-69岁,平均为(51.69±5.78)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分析,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医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胃癌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高媛
医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胃癌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高媛发布时间:2023-06-08T10:50:14.29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5期作者:高媛[导读] 探究医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胃癌化疗患者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之间,选取对象为56例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56例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28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医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29%)比对照组患者的(64.29%)更高,两组对比(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 <0.05)。
结论:在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于常规医护干预的基础上应用六雷火灸治疗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轻患者化疗不适,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00摘要:目的:探究医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胃癌化疗患者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1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之间,选取对象为56例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56例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28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医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29%)比对照组患者的(64.29%)更高,两组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
雷火灸联合耳针防治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及对患者癌痛改善效应
雷火灸联合耳针防治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及对患者癌痛改善效应李娜娜;宫嘉;张晓晓【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年(卷),期】2024(36)5【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耳针防治结直肠癌化疗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癌痛、睡眠质量改善效应。
方法:将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16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8例)、联合组(58例)。
参照组给予化疗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化疗基础上使用雷火灸联合耳针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血细胞水平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TLC)、治疗前后癌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估、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以Piper疲乏修正量表(Piper fatigue fcale-revised,PFS-R)评估、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
结果:联合组ORR、DCR为82.76%、100.00%,与参照组的68.97%、9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肠道反应、贫血、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TLC、PLT、WBC、Hb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PFS-R、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雷火灸联合耳针治疗能减少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出现,缩小病灶,减轻患者癌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体疲乏,利于病情恢复。
【总页数】5页(P956-960)【作者】李娜娜;宫嘉;张晓晓【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相关文献】1.雷火灸联合抗癌方外敷缓解胃癌患者术后癌痛的效果观察2.雷火灸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脾肾阳虚型癌因性疲乏效果分析3.中药封包热敷联合雷火灸对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改善作用4.参芪术苓健脾方联合雷火灸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火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雷火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标号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雷火灸治疗和盐酸氢考酮治疗两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氢考酮治疗方式,并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
结果實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实验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雷火灸治疗和盐酸氢考酮治疗两种方式在中重度癌性疼痛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两种方式的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由此可见,雷火灸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标签:雷火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疗效果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中期患者和晚期患者的疼痛感要相对强烈,这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现阶段临床医学中治疗癌性疼痛的常见方式是药物治疗,而盐酸氢考酮属于药效强度较大的镇痛片,尽管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恶心、头晕、便秘等[1]。
为此,本次实验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分析了雷火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标号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为25:25,肺癌患者有15例,乳腺癌患者有5例,胃癌患者有10例,肝癌患者有10例,肠癌患者有10例;对照组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为26:24,肺癌患者有16例,乳腺癌患者有4例,胃癌患者有9例,肝癌患者有9例,肠癌患者有1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
1.2 实验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雷火灸治疗和盐酸氢考酮治疗两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氢考酮治疗方式,具体如下。
1.2.1 雷火灸治疗方式
雷火灸治疗方式的应用需要准备以下医学设备和用具:雷火灸药条、恒温炙具、毛巾、酒精灯、打火设备、点火架。
医护人员在进行雷火灸治疗时,需要现将药条点燃并放置在点火架上,随后以雷火灸治疗的摆阵规则为准,将药条放置在恒温炙具中准备应用,并将毛巾覆盖在在恒温炙具上,避免药条药效的发挥。
在实际的施炙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选择患者的疼痛点穴位进行施炙,每次施炙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即可,保持每日一次的频率[2]。
在完成整体的治疗过程后,患者需要服用100 mL左右的温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1.2.2 盐酸氢考酮治疗方式
本次实验选择的盐酸氢考酮为缓释片,每次服用量为10 mg,患者保持每12小时一次的服药频率即可,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患者服药时,需要做到正片吞服,切记咀嚼和掰碎。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以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情况为观察指标,并将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情况分为全部缓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基本消失),部分缓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明显减轻,且基本的睡眠不受到影响)、未缓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减轻较少,且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 19.2.0软件,其中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4%,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实验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中医中药在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旨在通过经脉调节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在西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并且患者疼痛部位在雷火灸干预治疗下能够产生活血化瘀的疗效。
此外,雷火灸干预治疗配合盐酸氢考酮共同应用,还能提高盐酸氢考酮的见效时间,延长药效持续时间[3]。
本次实验证实,盐酸氢考酮治疗和雷火灸治疗均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中重度癌性疼痛,但是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能够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为此,医护人员可以在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中,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进而将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患者疼痛感的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 黄乔统,陈莲,蒋云峰.加用雷火灸干预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4,37(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