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不对称合成

合集下载

不对称合成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是最常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它的反应机理比其他反应更加复杂,可以利用这种反应将两种不同的反应物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反应物可能是一种有机物,而另一种可能是一种无机物。

不对称合成的反应比一般的化学反应更复杂,可用于制备一种新的、未曾存在的化合物,这种反应特别适合制备一些非常有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不仅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备有机分子,而且还可以用于实际的工业应用,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

不对称合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反应介质和反应条件。

反应介质是指合成反应用以完成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溶剂。

一般来说,反应介质包括水、乙醇、甲醇等,而温度、pH值和溶液浓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应条件。

此外,不对称合成还可以利用光照或电催化来完成反应。

这种类型的光照或电催化可以加速合成反应的进行,从而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并且对反应物的改变能够更加明显。

不对称合成也可以利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催化剂是指在特定形式或活性位置上加作用,以使反应按预期发生,而不会影响反应物。

常用的催化剂有金属离子、有机催化剂、酶和活性氧等。

最后,不对称合成的反应机理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一般来说,不对称合成的反应机制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机理生产出许多有用的有机化合物,从而为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总之,不对称合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能够用来合成新的化
合物,其反应机理比其他反应更加复杂,可以利用不对称合成反应来合成许多非常有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可以利用反应介质、反应条件、光照或电催化和催化剂等技术来完成化学反应,也可以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应用。

有机合成-不对称合成

有机合成-不对称合成

三、不对称反应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一个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必须至少有一种的不对称因素 存在,这种不对称因素可来自于底物、试剂、催化剂 (化学的或生物的)、溶剂或物理))(光、电磁场)等。根 据不对称因素的来源, 可将不对称反应分为: (1)手性底物控制; (2)手性辅助基团控制; (3)手性试剂控制 (4)手性催化剂控制的四个主要反应类型。
Ph 2P PPh 2
F F O N Me
N COOBu' BiI 3 ( 碘化铋)
F F O NH S Me
Me N
O F N O Me COOH
N
(1) (2) (3) 环状烯胺(1)以(2S,4S)-BPPM与碘化铋(III)催化氢 化以96%产率得到(2)。 从(2)很容易经六步反应制 备到(3)左氟砂星。
其中S为含潜手性基团的底物,A*为光学纯的手性辅助试剂, S—A*为连上辅助基团的底物,P*—A*为连着辅助基团的产物, 而P*则为去除辅助基团后的最终产物。其中手性辅助试剂A* 一般可回收再使用。
以(S)—1—氨基—2—甲氧甲基吡咯烷(SAMP,8)为手性辅助基团合 成高光学纯度的食叶蚁警戒 信息素9就是这类不对称反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由光学纯1,1‘-联萘-2,2’-二酚
是手性氢负离子还原剂。
(2) 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 羰基化合物的氢化
Noyori等发现手性联二萘膦(BINAP)与过渡金属 形成配合物还可以还原羰基得到醇。
酮的不对称氢化是制备手性醇的一个有 效方法,BINAP-Ru (II)催化剂对于官能 化酮的不对称氢化是极为有效的:
一个好的不对称合成反应首先应具有好的立体选择性, 即高的对映或非对映过量。此外,温和的反应条件、高 的收率、两种立体异构体合成的通用性、原料经济性等 亦是衡量其优劣的指标。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在有机化学领域中,不对称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手性的有机分子。

手性分子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一、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不对称合成是指通过使用手性起始原料或手性催化剂,合成出具有手性的有机分子的化学合成方法。

在不对称合成中,合成的产物具有不对称的结构或旋光性。

与对称合成相比,不对称合成可以得到具有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和手性纯度的产物。

不对称合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手性诱导或手性催化剂来选择性地激活反应物中的一个面或一个手性中心,从而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手性诱导合成方法包括拆分法、不对称催化、酶催化和手性助剂等。

其中,不对称催化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使化学反应以特定的立体选择性进行。

二、不对称合成的方法1. 手性诱导合成手性诱导合成是通过使用手性起始原料或手性诱导剂来进行的合成方法。

手性诱导合成包括手性拆分法和手性诱导剂法。

手性拆分法是通过将手性分子与反应物进行化学或物理上的拆分,使得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保持立体选择性。

手性拆分法包括光学拆分法、金属配合物拆分法和手性分子的稳定性拆分法等。

手性诱导剂法是通过使用手性诱导剂来引发反应中的手性识别过程,从而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手性诱导剂法包括非手性基团诱导和手性感受性诱导。

2. 不对称催化合成不对称催化合成是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来实现的合成方法。

手性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提供一个特定的反应路径,从而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不对称催化合成通常包括氢化、氧化、醇缩合、酯化、醚化等反应。

不对称催化合成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是手性配体催化法。

手性配体催化法通过使用手性配体配位于金属催化剂上,使催化剂具有手性识别能力,从而实现对反应物的选择性激活。

3. 酶催化合成酶催化合成是通过使用天然酶或人工改造酶来进行的合成方法。

手性合成简述及不对称碳碳键的合成

手性合成简述及不对称碳碳键的合成
57
第57页/共67页
3、产物构型判断的一般规 律:
不对称醛醇缩合反应中,可 以生成两个手性中心:
毗邻的羟基、甲基的立体化 学排列有一对顺式对映异构体A 和B,以及一对反式对映异构体 C和D。
简式结构式见下图:
58
第58页/共67页
59
第59页/共67页
(1)顺式烯醇盐或顺式烯丙 基金属盐,倾向于产生顺式 产物(A 或 B);
手性合成简述及不对称碳碳键的合成
第1页/共67页
手性合成简述 及不 对称碳碳键的 生成
2
第2页/共67页
内容提要
手性合成相关概念及方法
羰基不对称α-烷基化
羰基不对称亲核加成 不对称醛醇缩合反应
3
第3页/共67页
手性合成简述
4
第4页/共67页
碳碳键的生成是有机合成中最 主要和最常见的合成反应。
式:
醛、酮和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 具有酸性质子的特殊羰基化合物,可 以按照各自的pKa值,采用不同的方 法产生烯醇结构。
27
第27页/共67页
28
第28页/共67页
2、烯醇结构产生的促进剂 —碱:
为了使羰基化合物产生烯醇 结构,必须使用Lewis碱作为促 进剂。
所选用的Lewis碱应该满足以 下两个条件:
30
第30页/共67页
举例说明:
抗癫痫新药Pregabalin
的合成:
Pregabalin为美 国WarnerLambert Co.研制 的一种新型抗癫痫 药物,目前正处于I I 期临床试验中。
该药物的一种重 要的手性合成路线 中,即采用了不对
称α-烷基化,来构
建药物手性中心。 31
第31页/共67页

第十三章RNA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RNA生物合成

核心酶(α2ββ)
β——和模板DNA结合 β——与底物结合 α——酶的连接、装配
起始因子 全酶(αββ )
2. RNA聚合酶的催化特点
(1)模板:DNA (2)活化的底物有四种三磷酸核苷酸—ATP、 GTP、UTP、CTP (3)二价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g+2、Mn+2
RNA聚合酶合成的方向5’→3’,即RNA聚合酶 沿模板链 3’→5’方向移动。合成一条与被转录 的DNA互补和反平行的RNA链。
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不同,它不要求引物,也 没有核酸外切酶的活性,缺乏校对功能,故RNA合成 错误率约为105,远低于DNA聚合酶的精确性(1091010)。所以可以产生非遗传上的错误。
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U
A
GC
C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模板DNA
U

新合成RNA
DNA模板上的启动子
1.概念
mRNA的加工
rRNA的加工
tRNA的加工
(一)mRNA的加工
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mRNA基本上不经 加工即可进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许多原 核生物的mRNA是在转录尚未完成之前就已 开始翻译了。也就是说,转录与翻译是偶 联在一起的。
(二)rRNA的加工
rRNA前体合成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新生核 糖体颗粒,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生成有功 能的核糖体。
5、转录的特点
转录的概念和DNA的模板链和编码链
转录:是在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 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 与模板DNA互补的RNA的过程。
RNA的转录从DNA模板的特定位点开始,该部位称 为转录起始位点(start point),而终止于模板上 的特殊顺序,称之为终止子(terminator)或终止 位点(termination site)。

手性合成简述及不对称碳碳键合成

手性合成简述及不对称碳碳键合成
47
手性质子性配体:
常用的手性质子性配体主要有: 手性氨基醇衍生物、二胺衍生物、联萘
二酚衍生物、特殊羟基衍生物,等等。
48
应用说明:
CHO
+ Et2Zn
N(CH3)2 OH
(2mol%)
产率97%,98% e.e.
H Et HO
(n_ C4H9)3Sn
N(CH3)2
OH (n_C4H9)3Sn
醛、酮和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酸性质子 的特殊羰基化合物,可以按照各自的pKa值,采用 不同的方法产生烯醇结构。
O-
R2
R1 + EI+
O
R2
R1
EI
不对称-烷基化
26
27
2、烯醇结构产生的促进剂—碱:
为了使羰基化合物产生烯醇结构,必须使用 Lewis碱作为促进剂。
所选用的Lewis碱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碱性,以确保生成烯醇结构
29
举例说明:
抗癫痫新药Pregabalin的合成:
Pregabalin为美国 Warner-Lambert Co.研制
的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目 H 2 N
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中。
该药物的一种重要的手
性合成路线中,即采用了 不对称α-烷基化,来构建 药物手性中心。
OH
O
CH3 CH3
P r eg ab a lin
(n_C5H11)2Zn O
S/R= 93 : 7 OH
49
四、不对称醛醇缩合反应:
50
主讲专题:
1、不对称醛醇缩合反应通式: 2、醛醇缩合进行手性控制的方法: 3、产物构型判断的一般规律: 4、 Corey试剂控制反应: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不对称催化氢化是第一个在工业上使用的不对 称催化反应[ 5] 。自 Knowles[ 6] 和 Horner[ 7] 发现 用于 不对称催化氢化的手性膦- 铑催化剂以来, 各种新 型手性膦配体被设计和合成, 并用于各种含双键化 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获得高立体选择性和 高催化活性。在 20 世纪 70 年代, 美国 Monsanto 公 司就成功地应用不对称催化氢化合成了用于治疗帕 金森病的 L- 多巴, 合成路线如下[ 8] :
Asymmetric Catalysis in Synthesis of Chiral Drugs
WANG Jun, XU Ka-i jun* , WANG L-i chen
( Department of Basic Scienc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38, China)
2 2 氧化反应 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可以使分子内非活泼的碳氢
键立体选择性氧化, 产生特定构型 的羟基化合物。 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用
于治疗高血压。采用化学- 酶合成法, 用皱落假丝 酵母将异丁酸立体选择性氧化为( R)- - 甲基- - 羟基 丙酸, 后者 与 L- 脯氨 酸 缩合, 再 经巯 基化 可 得到 ( S)- 卡托普利, 合成路线如下[ 18] :
2 4 转移与裂合反应 转移裂合酶可以立体选择性地催化 C- C 键的形
成或断裂, 在手性合成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巴
韦林是一种抗病毒核苷类似物, 运用嘌呤核苷磷酸 化酶和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可实现利巴韦林的酶不对 称催化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20] :
综述与专论
110 2005, Vol . 29, No. 3

生物化学课件第十三章 RNA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课件第十三章 RNA的生物合成
5 3
结构基因
3 5
RNA-pol
RNA聚合酶结合模板DNA的部位,称为启 动子(promoter)。
RNA聚合 酶保护法
RNA聚合酶保护区 结构基因
5 3 5
-50 -40 -30 -20 -10 1 10
3 5 3 5 开始转录 -10 区 T A T A A T Pu A T A T T A Py (Pribnow box)
亚基 分子量 36512 150618 155613 70263 功 能 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 催化功能 结合DNA模板 辨认起始点
核心酶 (core enzyme) 全酶 (holoenzyme)



RNA聚合酶全酶在转录起始区的结合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3 -35 区 TTGACA AA C T G T RNA-pol辨认位点 (recognition site)
原核生物启动子保守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 结构基因
-GCGC---CAAT---TATA
转录起始 增强子
TATA盒 CAAT盒 GC盒
真核生物启动子保守序列
小结
转录体系:模板(DNA)、原料(4种NTP)、
(NMP) n + NTP (NMP) n+1 + PPi
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 bubble):
RNA-pol (核心酶) ·· · DNA ·· · · RNA ·
DNA
5 3
RNA
RNA聚合酶 核糖体 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
三、转录终止
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 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 落下来。

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法

不对称合成-手性助剂法
通过改变底物的取代基、 官能团等结构因素,优化 底物与手性助剂的相互作 用,提高立体选择性。
底物电子效应调控
通过改变底物的电子效应, 调控底物与手性助剂的相 互作用力,实现立体选择 性控制。
底物空间位阻调控
通过改变底物的空间位阻 效应,调控底物与手性助 剂的相互作用方式,提高 立体选择性。
05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
案例一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 ,其分子结构复杂,包含多个手性中心。
手性助剂法在紫杉醇全合成 中的应用
通过巧妙设计手性助剂,实现了紫杉醇分子中关键 手性中心的构建,进而完成了紫杉醇的全合成。
手性助剂法优势
该方法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等优点,为紫杉 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04
手性助剂法反应机理与策略
立体选择性控制原理
手性助剂诱导
通过手性助剂与底物形成非对映 异构体,利用空间位阻或电子效 应等因素,实现立体选择性控制。
过渡态稳定性
手性助剂与底物形成的过渡态稳定 性差异,导致不同构型的产物生成 速率不同,从而实现立体选择性。
动力学拆分
利用手性助剂与底物形成的非对映 异构体在反应中的动力学差异,实 现不同构型产物的动力学拆分。
分离手性化合物
利用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添加剂,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手性化
合物。
测定光学纯度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性化 合物的光学纯度,评估不对称合
成的效果。
优化合成条件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结果, 优化不对称合成的反应条件,提
高产物的手性纯度。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在不对称合成中应用
结构确证
响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十三章答案

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十三章答案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1.说明下列名词。

酯、油脂、皂化值、干性油、碘值、非离子型洗涤剂、阴离子型洗涤剂、不对称合成。

1. 解:醇与酸(含无机酸和有机酸)相互作用得到的失水产物叫做酯。

例如,乙醇和乙酸作用失去1分子水的产物是乙酸乙酯;乙醇和浓硫酸作用失去1分子水的产物是硫酸氢乙酯(C2H5OSO2OH)。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通常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内,而且,其中的脂肪酸通常是10个以上双数碳原子的混合酸。

1g 油脂完全皂化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称为皂化值。

他是测定油脂中脂肪酸含量的1种参考数据。

具有在空气中很快变成1层干硬而有弹性膜特性的含有共轭双键脂肪酸的油脂称为干性油。

100g 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单位g)称为碘值,它是决定油脂不饱和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

与肥皂结构和作用相类似,但在水中不解离的1种中性非离子的分子状态或胶束状态的1类合成洗涤剂称为非离子型洗涤剂。

2.试用反应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由氯丙烷合成丁酰胺;(2)由丁酰胺合成丙胺;(3)由邻氯苯酚、光气、甲胺合成农药“害扑威”ClOCONHCH3解:(1) CH3CH2CH2Mg/Et2O3CH2CH21) CO22+CH3CH2CH2CO2H1) NH33CH2CH2CONH2(2) CH3CH2CH2CONH NaOH/Br2CH3CH2CH2NH2ClOH +OClClClO C ClCH3NH2ClOCONHCH3(3) 路线1ClOH+O Cl ClCH 3NH ClOCONHCH 3路线2CNH 3C3.用简单的反应来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CH 3CH(Cl)COOH 和CH 3CH 2COCl(2) 丙酸乙酯和丙酰胺 (3)CH 3COOC 2H 5和CH 3CH 2COCl (4)CH 3COONH 4和CH 3CONH 2 (5) (CH 3CO)2O 和CH 3COOC 2H 5解:CH 3CH 2COClC H 3无白色沉淀(白)(1)CH 3CH 2CONH 2C H 3CH 2COOCH 2CH 2CH无NH 3(2)NH3CH 3CH 2COCl CH 3COOC 2H(3)无白色沉淀(白)CH3COONH 4CH 3CONH2(4)NH 3无NH 3(CH 3CO)2OCH 3COOC 2H5(5)CO 2无CO 24. 由CH 2合成CH 2CN。

不对称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不对称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不对称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不对称合成是现代有机化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引入手性因素,可以使得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旋光性和对映异构体等特殊性质。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1. 序言不对称合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引入手性因素,通过选择性地合成某种对映异构体,使得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对称性质。

这种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合成出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进而推动了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2. 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加入手性催化剂来引导反应,合成出具有手性的产物。

常见的手性催化剂包括金属配合物、有机分子以及酶等。

例如,采用手性铸锭或手性配体配合金属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可以有效地合成出具有手性的化合物,如药物、天然产物等。

3. 异构反应不对称合成还包括一种重要的方法,即异构反应。

这类反应通过改变分子的构型,合成出手性的产物。

例如,在光化学反应中,通过光照使得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发生光异构反应,合成出具有手性的产物。

4. 应用案例4.1 药物合成不对称合成在药物合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许多药物都是手性的,一个对映异构体可能具有疗效,而另一个对映异构体则可能是毒性的。

通过不对称合成的手段,可以选择性地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药物,提高其药效,降低其毒性。

例如,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其合成中就运用了不对称合成方法。

4.2 天然产物合成天然产物中的许多化合物是手性的,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通过不对称合成的手段,可以将这些复杂的天然产物合成出来,并研究其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其合成中运用了不对称合成技术。

4.3 材料科学不对称合成方法在材料科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因素,可以合成出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如手性液晶等。

第13章DNA合成-yin

第13章DNA合成-yin

第 13 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Biosynthesis of DNA / Replication
LOGO
南通大学医学院
基因信息的传递
1、基因(gene)、基因组(genomics) 2、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3、中心法则(the central dogma)
转录 复制
通大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殷冬梅
A G G T A C T G C C A C T G G
T C C A T G A C G G T G A C C
C C A C T G G
G G T G A C C
AT GC GC TA AT CG TA GC CG CG AT CG TA GC GC
+
AT GC GC TA AT CG TA GC CG CG AT CG TA GC GC
通大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殷冬梅
二、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DAN复制: 模板指导下连续的脱氧核苷酸的酶促聚合反应过程。 1、模板:单链DNA 2、聚合酶: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指导的) (DNA-pol; DDDP) 3、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 dATP; dGTP; dCTP; dTTP 按碱基配对原则选择底物
形成复制叉
Hale Waihona Puke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oriC
5’ 3’
3’
5’
(多个复制起点)
通大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殷冬梅
通大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殷冬梅
起始点 (82)
基因名称的表示
终止点 (32)
基因产物名称的表示
通大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殷冬梅
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

不对称合成的制作方法

不对称合成的制作方法

不对称合成的制作方法1. 简介不对称合成是一种独特的合成手法,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不对称合成的定义不对称合成是指在化学合成中,通过使用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使得产物中的手性中心选择性地生成一种立体异构体的方法。

3. 不对称合成的重要性不对称合成在药物合成、材料合成和有机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手性分子对于药物活性、生物活性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制备单一手性异构体的能力对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4. 不对称合成的核心原则不对称合成的核心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手性诱导:通过引入手性试剂或手性催化剂,实现对产物手性中心的选择性诱导;•选择性反应: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类型和条件,实现对手性中心的选择性反应;•表观不对称性:利用手性辅助剂或手性试剂,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手性中间体,从而实现不对称合成。

5. 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和策略5.1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金属催化剂在反应中引入手性诱导,可以实现高度选择性的不对称合成。

常见的金属催化剂包括铑、钌、钯等。

5.2 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酶或整个生物体作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对手性中心的选择性反应。

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5.3 手性催化剂的不对称合成手性催化剂的不对称合成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合成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计和合成手性催化剂,实现对手性中心的高度选择性反应。

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是不对称合成中关键的一步,需要综合考虑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因素。

5.4 手性诱导的不对称合成手性诱导的不对称合成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手性诱导剂在反应中引入手性中间体,通过选择性的反应实现对手性中心的选择性合成。

不对称合成的四种方法

不对称合成的四种方法

不对称合成的四种方法不对称合成是一种有机合成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使得反应中生成的手性分子局限于其中一种手性,从而得到具有想要手性的目标产物。

在有机合成中,不对称合成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四种主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1.不对称催化反应: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之一、此类反应中,通过催化剂的存在,控制发生的反应中的手性产生,从而获得目标手性分子。

常见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包括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化反应和不对称亲核取代反应等。

催化剂常常是手性有机分子配体和过渡金属或有机小分子的复合物,它们能够催化不对称反应的进行,并选择性地产生具有一定手性的产物。

2.不对称诱导反应:不对称诱导反应是通过利用手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目标产物手性不对称生成的方法。

在反应中,手性诱导剂通过与底物或中间体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使得反应过程中特定手性产物的生成受到手性诱导剂的影响。

常见的手性诱导剂包括手性助剂、手性溶剂和手性催化剂等。

3.不对称模板反应:不对称模板反应是一种依赖于模板分子的手性而实现目标产物手性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在反应中,模板分子能够选择性地与底物或中间体形成手性识别的配合物,从而确定反应过程中产物的手性。

这类反应中,模板分子常常是手性有机分子、金属络合物或有机小分子等,可以被底物或中间体特异地识别并参与反应。

4.不对称自适应反应:不对称自适应反应是一种依据底物分子中的结构特点自发发生的不对称反应方法。

在这些反应中,底物分子本身具有能够选择性地识别和响应手性信息的结构特点,从而引导反应生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这类反应中常用的底物分子包括局部手性的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酸碱化合物等。

以上介绍的四种不对称合成方法在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具体反应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实现目标手性的高选择性合成,从而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丰富的手性构建工具,对于合成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羰基不对称加成——非螯合加成:
在无手性因素时,普通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的 Re和Si面的几率相同,产物是一对外消旋体:
与手性碳相邻的羰基碳,由于手性碳的影响使 得Re面与Si面进攻能量存在差别,因此存在非 对映过量(de)
7:4
羰基不对称加成:非螯合加成
Cram(克拉姆)规则:
亲核进攻试剂主要通过位阻最小的一侧进攻
当存在特定金属时,它可与羰基氧及α-C上的 氧结合,这种螯合结构的形成导致亲核进攻试 剂只能通过相反的位置进攻羰基碳:
de>98%
螯合结构导致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大大提高
手性辅助基团参与的羰基加成
螯合结构使得手性底物与小位阻试剂也能 实现高de值的手性合成
将无手性中心或手性中心不合适的底物引入手 性辅助基团,就能实现高产率的单一手性合成
由于双烯体或亲双烯体上难以存在手性基团, 因此控制不对称环合反应主要有两种方法:
通过在双烯体、亲双烯体上引入手性辅助基团
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环合反应
12.5 不对称氢化与氧化
概述:
氢化反应可以将π键还原为单键而得到新的手 性中心,氧化则通过氧化π键而得到新的手性 中心。他们得到单一手性产物的前提是在手性 因素(如催化剂或试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e键稳定 含量90%
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a键能量高 含量10%
立体专一性:
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反应得到不同的单一产物的 反应称为立体专一性反应,如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均为单一纯品,具有立体专一性
还原产物为外消旋体,不具有立体专一性
对映过剩(ee)与非对映过剩(de):手性合成 效率的标准
对映选择的反应使用ee:
通过特定方式反应,也能生成单一手性产物
不对称合成的实现方法:
单一手性原料进行反应:
无手性化合物引入手性辅助基团进行不对称合 成,结束后再脱去,类似于保护:
保护
反应
解保护
手性试剂和手性催化剂进行的反应:
手性硼试剂的不对称硼氢化-氧化反应
(R,R)-DIPAMP:
手性配体络合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
治疗帕金森综合症
严重副作用
手性分子合成的困难之处是得到单一手性
的纯物质,通过各种手段合成单一的手性
化合物是不对称合成的研究目的
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内容:
Morrison与Mosher的定义:“底物分子中潜在 手性单元与反应物作用形成不等量立体异构体 的过程”称为不对称合成
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不对称合成简介
药物及特殊活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13.1 不对称合成的含义
大多数外消旋化合物可直接使用,但药物、 酶和旋光性材料等只能使用单一手性化合 物,因为不同异构体通常有不同的生物活 性,如:
反应停: 外消旋体
有效药物
致畸作用
原因是体内的酶具有单一手性
异构体的性质差别:
辅助基团参与的过程可以是诱导过程,也可以 是控制过程
这些合成都需要消耗大量手性基团,使用普通 试剂,在手性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催化不对称反 应是理想的途径
手性催化下的羰基加成:
手性催化剂一般是手性配体的络合物
典型催化方式:
通过手性配体控制金属的配位点,可使金属剩余的 配位点呈现特殊的空间取向,从而导致产物的单一 立体结构
R,S
R(S)
S(R)
原料
原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物
产物
无手性因素 的消旋反应
手性因素诱导 的不对称反应
12.3 实现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反应得到手性化合物并不难,问题是如何 得到单一手性产物:
没有手性因素存在时,可以得到两种手性产物 的混合,但无法分离
得到纯手性异构体的条件:存在手性因素
单一手性原料通过SN2等反应可得到单一手性产物 手性催化剂、手性试剂参与反应时,使得原料只能
通过手性原料、手性催化剂等进行合成获得单一或 某构型过量的手性产物
通过手性手段拆分对映异构体得单一手性化合物 我们主要关注如何合成手性产物
13.2 不对称合成的简单概念
立体选择性:
反应生成两种或以上的立体异构体产物,其中 仅某种异构体占优势的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如下列还原反应:
据此可选择和改进配体的结构以提高选择性。
不对称羟醛反应:
与羰基加成相似,羟醛反应也可以通过手性底 物、手性辅助试剂、手性催化剂三个方面进行 不对称合成
影响因素与羰基加成类似,能影响烯醇盐结构 的因素都能影响产物结构
不对称环合反应:
环合反应中最重要的是Diels-Alder反应,该反 应遵循Woodward-Hoffmann规则,具有好的 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无手性得到一个手性中心
非对映选择的反应则使用de:
单手性增加一个手性中心
高ee或de值是检验反应立体选择性的指标
反应面:
基团按优先顺序为顺时针的为Re面,逆时针则 称为Si面,与R/S构型定义相同
Nu-
Nu-
通过定义Re与Si面可以确定不同的进攻方向:
不对称反应的过渡态
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原因:手性因素造成过 渡态的能量不同
2001年,威廉·诺尔斯、野依良治因手性催化氢 化方面,巴里·夏普雷斯因手性催化氧化的贡献 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一、催化氢化:
最常使用的是C=C体系的还原,利用过渡金属 -双齿膦络合催化剂能获得手性中心:
研究比较多的是烯酰胺、取代丙烯酸和烯丙醇 的还原研究,因为它们的还原产物在具有重要 作用,如阿斯巴甜、L-多巴的催化还原制备
12.4 不对称碳碳键的合成
不对称反应可以按照合成的角度分为构建碳架的 FGA反应与保持碳架的FGI反应
FGA反应增加手性碳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反应, 可以按照形成碳架的反应分为:
羰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羰基α-碳的不对称反应 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和不对称环合反应
FGI反应则主要包括不对称氢化和不对称氧化
Cram模型的缺陷:
重叠构象,不符合真实分子结构 垂直进攻,位阻较大
Felkin-Anh(费尔金-安)模型:
修正了Cram模型,认为亲核试剂是从最小和 中等取代基之间的位置进攻
改进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大为提高,且进攻 试剂体积越大,预测越准确,体积小则立体选 择性较差
羰基不对称加成——螯合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