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保廊桥简介
路桥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路桥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一、背景介绍路桥作为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悠久的路桥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我国对一些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路桥进行了保护,并将其列入了路桥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二、名录内容1. 北京市永定门外大桥北京市永定门外大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外大街,建于明代。
这座石拱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 上海市豫园龙门石桥上海市豫园龙门石桥是豫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代。
这座石拱桥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3. 广州市五羊石桥广州市五羊石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石拱桥建于明代,桥上有五只羊形石雕,因而得名。
五羊石桥是广州市的地标性景点,也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4. 成都市锦里古街石桥成都市锦里古街是成都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的石桥是该地区的特色之一。
这座石拱桥建于明代,是古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5. 南京市长江大桥南京市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公铁两用桥,被誉为“桥中之王”。
这座桥梁建于1968年,承载着沪宁铁路和长深铁路,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杰出代表,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杭州市断桥杭州市断桥位于西湖西岸,是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跳入西湖的地方。
这座石拱桥建于南宋时期,因为历史上多次被毁,现存的是1950年重建的石拱桥,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7. 重庆市解放碑大桥重庆市解放碑大桥位于长江上,是解放碑和南岸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座桥梁建于1940年,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大桥,也是中国桥梁工程的里程碑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天津市海河大桥天津市海河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也是中国桥梁工程的创新之作。
这座桥梁建于1969年,横跨海河,连接了天津市的两个城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概述泰顺廊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也是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泰顺廊桥起到了连接两岸并便利人们出行的作用。
本文将对泰顺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和总结。
历史泰顺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
根据史书记载,泰顺廊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廊桥最初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后来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采用了更为坚固的石材建造。
这座廊桥见证了泰顺县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但仍然屹立不倒。
结构泰顺廊桥位于泰顺县境内一条河流上方,总长约100米,宽度适中。
廊桥主体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分为多个桥墩和桥板。
桥墩高耸,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
桥板则铺设在桥墩上方,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廊桥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文化价值泰顺廊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廊桥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泰顺县的发展和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廊桥的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对后人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廊桥还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泰顺廊桥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廊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基本的结构安全和完好。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人们对廊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措施,泰顺廊桥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当地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廊桥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廊桥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观赏体验,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中 国 历 代 古 桥
中國歷代古橋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中国四大古桥—河北赵州桥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
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
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在欧洲,公元1 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中国四大古桥—北京卢沟桥卢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
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
桥全长212.2米,有11孔。
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
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
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头。
石柱间嵌石栏板,高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
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
芦沟桥久已闻名中外。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
中国廊桥的发展历史
中国廊桥的发展历史
廊桥,一般指设有廊屋的历史桥梁,是中国桥梁的一种重要类型,结构独特、造型优美,其承重结构多为木构或石构的梁桥与拱桥,其中较有中国特色的子类型包括编木拱桥、撑架拱桥、伸臂木梁桥等。
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清明上河图》中那座优美独特的“汴水虹桥”技术已经失传,但谁会想到,在寿宁的崇山峻岭中,竟还深藏着那么多令人叫绝的“虹桥”——寿宁木拱廊桥。
木拱廊桥也叫木构叠梁式风雨桥,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它不仅与《清明上河图》的名桥“虹桥”结构相似,技术相同,而且还对“虹桥”有所发展创造,那就是在桥上加盖“桥屋”,即桥与屋结合,如桥似厝,这种桥,寿宁人俗称“厝桥”。
由于寿宁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具有重要工程技术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木拱廊桥至今还养在深闺,不为多数人所认识。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至今这种木构叠梁式拱桥已被毁11座。
值得欣慰的是,寿宁有关方面已认识到了廊桥的重要性,正在制定有关措施保护这批重要古建筑,并规划搞人文旅游,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
廊桥是当地乡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场所。
如北涧桥上一个个分割
均匀的摊位,可想当年如温州五马街般繁荣的景象。
桥头形成一条小小的店铺街,底层当店铺,二层供主人居住,必定是租金最贵的地方。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以前在北涧桥的桥头上常常演木偶戏,而另一头聚集上千观众。
廊桥中一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
黄龙溪廊桥简介
黄龙溪廊桥简介
黄龙溪廊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黄龙溪景区内,是一座木结构古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木结构廊桥之一。
该桥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
黄龙溪廊桥全长160米,宽3米,高约12米。
桥身由56根木柱和58根横梁支撑,采用榫卯结构,无任何钉子或螺丝,完全依靠木材本身的重量和结构来支撑桥身。
桥面铺设的是青石板,两侧栏杆由红木制成,雕刻着各种神兽和花卉图案,精美绝伦。
黄龙溪廊桥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当时的都江堰市区已开始有了市桥,但是由于黄龙溪地势险峻,难以修建桥梁,于是当地的工匠们就想出了建造廊桥的办法。
廊桥的建造历经多次修缮,其中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由都江堰的木工师傅黄国富主持,重新修建桥梁、栏杆等部分,使得廊桥更加牢固、美观。
黄龙溪廊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功能的桥梁,也是一座艺术品。
它与黄龙溪景区内的其他建筑物、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景象。
黄龙溪廊桥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因此,它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溪廊桥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颗瑰宝,它凝聚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也见证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如今,黄龙溪廊
桥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文化遗产,让它得以延续下去,传承给后代。
松阳石门圩廊桥简介
松阳石门圩廊桥简介
【原创版】
目录
1.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历史背景
2.松阳石门圩廊桥的特点
3.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建筑风格
4.松阳石门圩廊桥的文化价值
5.松阳石门圩廊桥的现状与保护
正文
松阳石门圩廊桥位于我国浙江省松阳县石门圩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是石门圩镇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
松阳石门圩廊桥的特点是结构独特,造型优美。
它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艺,全长约 50 米,宽约 5 米,桥身由数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桥面上覆盖着青瓦,两侧是精美的木雕栏杆。
整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水面上,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
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它的设计注重对称和和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美感。
此外,廊桥的木雕栏杆上还雕刻着各种图案,如龙、凤、花、鸟等,展示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松阳石门圩廊桥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见证了石门圩镇的历史变迁,是当地居民信仰、习俗和文化的象征。
廊桥周边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庙宇、民居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
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措施,对廊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修缮和保护。
如今,松阳石门圩廊桥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感受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总之,松阳石门圩廊桥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关于廊桥的解释
关于廊桥的解释
廊桥,作为一种独特的桥梁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它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将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廊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结构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廊桥的分类繁多,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木构廊桥、石构廊桥、砖构廊桥等;按照功能可分为交通廊桥、观景廊桥、休息廊桥等。
其中,木构廊桥以其精湛的木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著称,被誉为“木构艺术的瑰宝”。
石构廊桥则以其坚固耐用的特性,成为古代交通要道的关键节点。
无论是哪种廊桥,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与才能。
廊桥的设计与建造讲究天人合一,充分考虑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使之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在建造过程中,采用榫卯结构、悬挑技艺等独特手法,使得廊桥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观赏性。
同时,廊桥的装饰艺术也独具特色,彩画、雕刻、对联等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廊桥见证了我国交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廊桥不仅是古代人们跨越河流、峡谷的实用工具,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许多文人墨客在廊桥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廊桥成为了寄托民族情感的符号。
时至今日,廊桥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廊桥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这些廊桥在传承古代建筑技艺、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现代人们提供了一处休闲、观赏、研究的场所。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廊桥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泰顺廊桥
文心桥
文兴桥,位于浙江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 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 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文兴桥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 保存完好,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结构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 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请难为徒。造桥时 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 向倾斜。
溪东桥
2.廊桥的结构
现存木拱廊桥的结构, 桥身采用的往往是 “蜈蚣结构”。该结 构由五六十根二十几 米长的圆杉木作为纵 梁,十来根横串梁木 结构架成八字形拱桥, 另外用八根梁木来固 定桥梁。随后在桥拱 上方横铺杉木板作为 桥面,并盖上穿斗式 构架的桥屋。
廊桥结构 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 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 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 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 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 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 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 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 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根据桥头纪录民 众捐资的情况,在道光年间重修共用去约一百万文,这个造价在当时 相对较低。“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 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 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 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 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处州廊桥
龙泉廊桥
永和桥永和桥原名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桥,位于龙泉县安仁镇,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桥长125.7米,宽6.4米,廊屋42间,桥 墩5座。
安仁原为三坊(项边、刘坊、黄坦)相聚地,当初为永和桥的选址,三坊曾有激烈争论。最后项边、刘坊联 合将桥建在安仁村尾;黄坦赌气不干。桥成后,项边、刘坊相约不许黄坦的新娘子过桥。从此黄坦人的新嫁娘只 好从桥下涉水而过。直至一位季财主的新媳妇在河里泡了个落汤鸡,黄坦人终于决定争一口气,独资在村头修建 一座新桥,也不准项边、刘坊的新娘子打桥上过。刘坊的一位新娘妙计换坐草轿,蒙混过桥,结果差点引起三坊 械斗。幸在一位炭夫的仗义劝解下,(炭夫说:先生们,不烧炭爱烤火,未种田要吃稻,未造桥就不能过桥吗?) 才躲过一劫。官府趁势出面调解,三坊终于协订和约,并改永安桥为永和桥,取"永远和平相处"之意。
庆元廊桥在构造上非常科学,一是底下的木拱架用数十根粗大圆木,科学利用力学原理,纵横拼接对拱而成 “八”字型结构,虽无一钉一铆,却牢固异常。二是桥两端4根将军柱(也叫天门柱),从木拱架底垫木直通到廊 屋顶部,使廊屋重心下移至底,稳定了重心。三是桥面板上先铺箬叶,箬叶上铺木炭,木炭上才是砂石料,砂石 料上再铺鹅卵石或香糕砖,具有通风、散气、防腐功效。此外,从庆元廊桥看,其“三折边”、“五折边”、 “交叉木”的木撑拱构架建造已非常成熟,科学地解决了受力问题。
处州廊桥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的古建筑
01 廊桥概况
03 景宁廊桥 05 云和廊桥
目录
02 庆元廊桥 04 龙泉廊桥 06 莲都廊桥
07 青田廊桥
09 遂昌廊桥 011 保护现状
目录
08 松阳板桥 010 基本概述
处州廊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处州古称)庆元县,始名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 历史,至明洪年间,改为处州府。廊桥,别名屋桥、风雨桥、蜈蚣桥、虾姑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 殊桥梁。作为庆元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庆元廊桥不仅是 庆元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桥体构造和用材不同,又有木拱廊桥、木撑架廊桥、木 平梁廊桥、石拱廊桥之分。处州是廊桥的发源地之一,廊桥历史悠久,文化渊源,处州十县均有廊桥,尤其以龙 庆景为多。
岚皋廊桥的简要介绍
岚皋廊桥的简要介绍【1】岚皋廊桥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岚皋县的一座著名的古桥,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桥之一。
它横跨在岚皋河上,连接着南岸的岚皋镇和北岸的岚皋乡,是当地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2】岚皋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
它的建造采用了典型的明代建桥技术,采用多跨木拱结构,整座桥梁呈弧形,长约460米,宽约4米,总共有28个拱洞,造型古雅庄重。
岚皋廊桥的建造不仅展现了明代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成为了中国木拱桥建筑的代表之作。
【3】岚皋廊桥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每个拱洞都由多块木料精心搭接而成,没有使用一颗铁钉。
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桥梁在经历了风吹雨打、数百年的时间考验后仍然稳固如初。
岚皋廊桥的建造者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整座桥梁能够承担起成千上万人往来的重压。
【4】岚皋廊桥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
它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功能的交通设施,更是一座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
在岚皋廊桥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工艺的精湛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它也成为了岚皋县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览。
【5】尽管岚皋廊桥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但它仍然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每天,桥上车水马龙,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岚皋廊桥不仅是连接了两岸的物质通道,更是连接了人们的心灵纽带,成为了人们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
【6】岚皋廊桥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代木拱廊桥,它凝聚着明代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作为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之一,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岚皋廊桥的建筑结构精巧独特,经久不衰,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对于岚皋县的居民来说,它不仅是一座廊桥,更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
一、岚皋廊桥的价值与特色岚皋廊桥作为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之一,凝聚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既是一座交通设施,也是一座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
灞陵桥简介
灞陵桥简介
千里渭河第一桥——灞陵桥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纯木结构悬臂拱式廊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桥身如虹,凌空卧波,飞架渭河南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桥身以纯木卯榫而成,其底部以十根圆木并排为一组,共十一组,从两岸桥墩逐次递升,形成优美的长虹卧波造型,因而有“渭水长虹”之美誉。
桥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共17间64柱。
据史料记载:在明朝徐达将军率军西征元将李思齐的战争中,李思齐兵退渭源县城,凭借渭河屏障,顽强抵抗。
时逢暴雨,渭河水暴涨,徐达久攻不下,将士死伤惨重。
军情万分火急之际,徐达得高人指点,以木笼装石为墩,修成便桥,遂一举战胜李思齐。
战争结束后,为了连通南北交通,徐达广寻能工巧匠,仿《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桥设计修建了这座纯木结构悬臂拱式廊桥。
这次战争中,徐达率领的陕西霸陵籍将士伤亡惨重,为纪念英勇牺牲的将士,徐达亲笔为此桥题名“灞陵桥”。
灞陵桥雄伟壮观,结构独特,工艺精美,既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又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左宗棠、蒋介石、林森、于右任、孙科、杨虎城、何应钦、汪精卫等众多名人要员曾为它题匾颂词。
清代诗人在《渭水东注》中赞曰:“闻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
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
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击石浪惊鸥。
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
”。
廊桥
桐城龙眠廊桥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
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8年)。
市政府驻文昌街道。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
大沙、挂车、龙眠、孔城四河汇注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241毫米。
矿藏丰富,动植物物种繁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2010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
龙眠河发源于龙眠山,自北向南穿城而过,龙眠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聪慧的桐城人民,也孕育和造就了灿烂的桐城文化,是桐城人的母亲河,更是一条文化河。
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龙眠河综合整治工程列为十大城市建设工程之首。
通过多年努力,昔日“龙须沟”,如今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眠河上现有桥梁十余座,其中多数为机动车通行桥梁,龙眠廊桥项目旨在建设一座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廊桥综合体,在为龙眠河两岸通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为桐城市增添一处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的新的景点。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如今廊桥的结构形式已被应用到超宽的河面上,各地设计建造的廊桥不仅解决了跨河交通问题,更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廊桥更在河面上打造商业街做出了尝试,并取得很大成功。
如:浙江绍兴廊桥、四川雅安廊桥、成都安顺廊桥,广西侗族风雨桥、岳西金山廊桥等等。
项目选址桐城市目前已在龙眠河上建设了一座廊桥,该桥为纯景观步行桥,不具备其他功能,新的廊桥拟选址于其南侧约1.5公里处(见地形图)。
开发理念:传承文化秀美河川根植桐城脉连江淮人文为本桥城共融旅游带动多元并存定位与目标项目定位项目以桐城文化为主体内容,观光旅游和公共开敞空间为辅助,建设文化旅游景点,在此基础上,打造成集文化交流、餐饮住宿、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特色酒店,同时具备通车及人行功能。
松阳石门圩廊桥简介
松阳石门圩廊桥简介摘要:1.松阳石门圩廊桥的概述2.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历史3.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建筑特点4.松阳石门圩廊桥的文化价值5.松阳石门圩廊桥的现状与保护正文:松阳石门圩廊桥位于我国浙江省松阳县石门圩村,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
它既是一座桥梁,也是一条长廊,集交通、休息、观赏等功能于一体,堪称古代建筑的瑰宝。
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该桥最初是由当地的一位富商捐资兴建,后经过多次修缮和改建,得以保存至今。
在漫长的岁月里,石门圩廊桥见证了石门圩村的历史变迁,成为当地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松阳石门圩廊桥的建筑特点十分鲜明。
它采用木质结构,主体由数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桥面上铺设厚实的木板。
廊桥两侧是精美的廊屋,可供行人遮阳避雨,休息观景。
整座桥梁造型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坚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松阳石门圩廊桥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一座珍贵的古代建筑,为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其次,石门圩廊桥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如桥头庙宇中的神像、祭祀活动等,都是民间文化的体现。
最后,石门圩廊桥还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它记录了石门圩村的发展历程,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松阳石门圩廊桥面临着诸多挑战。
环境污染、雨水侵蚀、虫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廊桥的结构。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和修缮。
如今,松阳石门圩廊桥已得到有效保护,重新焕发出了昔日的光彩。
总之,松阳石门圩廊桥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中国廊桥的种类
中国廊桥的种类中国廊桥的种类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廊桥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国廊桥的种类也非常多样化,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按照建筑形式划分1. 亭廊式廊桥亭廊式廊桥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在桥梁上方修建亭阁式的建筑结构。
亭廊式廊桥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供行人休息、观景,还可以作为商业场所或者展馆。
2. 古桥式廊桥古桥式廊桥指的是修建在河流、湖泊或者人工水道上的长廊形式建筑,其风格非常古朴、淳朴,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
古桥式廊桥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其中以苏杭一带最为著名。
3. 通衢式廊桥通衢式廊桥是一种连接两侧街区、商铺或者城镇的建筑结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得以保留。
通衢式廊桥通常由宽敞的拱廊串联起来,使行人可以遮避日晒雨淋,非常适合购物、散步或者旅游。
二、按照材质划分1. 石桥式廊桥石桥式廊桥指的是以石材作为主要材料修建的廊桥建筑,具有非常坚固的建筑结构和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许多古代构筑物中就有许多石桥式廊桥,例如凌晨、虎门等。
2. 木桥式廊桥木桥式廊桥则是以木材作为主要材料修建的建筑结构。
与石桥式廊桥相比,木桥式廊桥更加灵活、轻盈,也更加适合修建在山水之间。
我国的大观园、清明上河图等著名景点中都有木桥式廊桥的出现。
3. 砖桥式廊桥砖桥式廊桥指的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修建的廊桥建筑。
砖桥式廊桥的特点是结实、耐久,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往往被用作城市建筑中的水利工程或者水上交通。
三、按照地域划分1. 江南水乡廊桥江南水乡廊桥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著名的一类廊桥。
江南水乡地区的廊桥建筑以其美丽的造型、精致的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游客的喜爱和欢迎。
著名的江南水乡廊桥有周庄、西塘、乌镇等。
2. 河北石桥廊桥河北石桥廊桥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修建的廊桥建筑,以巍峨壮观、雄浑厚重而闻名。
河北石桥廊桥不仅在建筑造型上独具匠心,而且在彩绘装饰上也别具一格。
泰顺廊桥解说词
泰顺廊桥解说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泰顺廊桥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廊桥之一,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的溪口镇,始建于明代。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廊桥之一,被称为“八百里廊桥第一桥”,也是中国四大古廊桥之一。
泰顺廊桥跨越着泰顺县的泰顺江,连接着东西两岸,是泰顺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廊桥全长约138米,宽5米,有11个翘檐式八角亭。
廊桥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湛,虽然历经风雨,但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当地的重要景点和历史遗迹。
泰顺廊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中国廊桥建筑的典范之一。
廊桥由数十根长桥墩支撑,桥面上铺设着青石板,两侧有栏杆,整个桥体以木梁为主要结构,整体呈弧形,显得优美大方。
廊桥的墩台上还建有翘檐式八角亭,形态各异,独具特色。
廊桥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水乡的传统特色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廊桥的设计巧妙,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木桥建筑的杰作之一。
泰顺廊桥历史悠久,传承文化深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廊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泰顺县的兴衰发展。
廊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文化传统,是明清时期木桥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廊桥还曾经是泰顺县的交通要道,起到连接两岸的重要作用。
廊桥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历史的长卷,记录着泰顺县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四大古廊桥之一,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廊桥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成为泰顺县的重要景点和地标。
廊桥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木桥建筑的魅力,还体现了泰顺县的历史人文风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廊桥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第二篇示例:泰顺廊桥,又称为泰顺廊桥或者是泰顺古廊桥,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古老廊桥。
它始建于清代的光绪年间,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成为了当地的一处著名景点。
泰顺廊桥的建造历史悠久,其风格优美、结构精巧,被誉为中国工艺建筑的杰作之一。
廊桥文化
廊桥文化自古至今,廊桥在中外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史上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应用。
尤其在中国已经有了约2000年的历史,早在汉朝就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世界各地,譬如欧洲(以中欧为多)、北美、亚洲等地都有廊桥,各具特色。
►中国廊桥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
但汴水虹桥只留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
但有专家认为这种虹桥技术目前依然存于闽浙边界的木拱廊桥,并未失传。
中国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30余座。
2005年末,浙江泰顺、庆元、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拱廊桥现存200余座。
其中泰顺县、庆元县、景宁县、寿宁县据传设于明朝景泰年间,为祝皇帝寿庆,合称“景泰寿庆”。
廊桥在各地外观上存在着差异,泰顺、景宁的廊桥相桥凳窄、桥身侧板为半封闭;庆元、寿宁的板凳则为宽的,坐、卧兼可,侧板则为全封闭,上开各式小窗用以采光。
木拱廊桥亦被学者称为“木拱桥”,在泰顺境内当地人则称为蜈蚣桥。
对于木拱廊桥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59年罗英先生出版《中国桥梁史料》,内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桥的文章,而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虹桥技术已失传。
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了在浙南的木拱廊桥,因此茅以升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则举泰顺薛宅桥和庆元的竹口桥等五桥为例证明“北宁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此后又经历多了方讨论。
廊桥资料汇总
廊桥资料汇总一、引言廊桥是一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特色的桥梁形式,通常由廊柱、廊梁和廊栏组成。
廊桥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不仅作为交通工具,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本文将对廊桥的定义、历史、建筑特点、文化意义和现代应用进行综合汇总。
二、定义廊桥是一种建筑结构,由廊柱、廊梁和廊栏组成,常用于跨越河流、道路或其他障碍物。
廊桥通常具有装饰性强的廊柱和廊栏,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三、历史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亚洲地区。
中国的廊桥起源于古代的吊桥,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欧洲的廊桥则起源于中世纪,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廊桥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风景的角色。
四、建筑特点1. 廊柱:廊桥的廊柱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由石头、木材或金属制成。
廊柱的形状和装饰多样化,常见的有圆柱形、方柱形和雕刻装饰的柱子。
2. 廊梁:廊梁是廊桥的主要承重结构,通常由横梁和纵梁组成。
廊梁的形状和结构因地区和文化而异,有的廊梁采用拱形结构,有的采用梁柱结构。
3. 廊栏:廊栏是廊桥的护栏部分,用于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廊栏的设计多样,常见的有石雕栏杆、铁艺栏杆和木质栏杆。
五、文化意义廊桥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廊桥常常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同时,廊桥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吸引着游客和当地居民。
廊桥还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六、现代应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廊桥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廊桥不仅作为交通工具,还被设计成人行桥和景观桥,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线。
一些廊桥还结合了照明、音响和雕塑等现代科技,营造出独特的夜景效果。
七、结论廊桥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特色的桥梁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廊桥的建筑特点和现代应用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对廊桥的汇总和了解,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濯水风雨廊桥介绍
濯水风雨廊桥介绍濯水风雨廊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雅安市的一座古代桥梁,也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桥梁建于明代,跨越雅砻江,长约60米,宽约6米,是一座单孔拱桥。
濯水风雨廊桥上方设有廊脊,可以遮风挡雨,久经风雨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四川省内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之一。
濯水风雨廊桥修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建桥目的是连接四川和贵州两省,使得交通更加便利。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濯水风雨廊桥曾多次遭受水患和战争的破坏,但是每次都经过修复后仍旧保存下来。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的公路建设,濯水风雨廊桥的交通功能逐渐被取代,其历史价值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濯水风雨廊桥的建筑风格典雅精致,是中国传统工程学和建筑学的杰作之一。
其建筑结构采用了拱桥地基式结构,桥墩由巨石砌成,年代已久的桥墩依然坚如磐石。
桥面采用了大理石铺设,看上去平整光滑,非常考究。
整座桥梁上方的廊脊为歇山式的,结构复杂,工艺精湛,使得整座桥梁更加美观大方。
濯水风雨廊桥所处的环境也十分优美。
桥旁搭建有走廊,人们可以在走廊上静静地欣赏雅砻江风光,其江水清澈,周围群山起伏,美景尽收眼底。
此外,濯水风雨廊桥附近还有寺庙、古宅和红军长征历史遗址等许多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历史和自然带来的双重享受。
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濯水风雨廊桥的文化价值,当地政府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在桥梁周围建造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服务。
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濯水风雨廊桥,品味这座古老桥梁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濯水风雨廊桥作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桥,不仅是中国传统工程学和建筑学的重要代表,也是雅安市的旅游名胜和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对濯水风雨廊桥的保护和传承,使其一直存在于世间,为后代留下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安徽最长的桥介绍
安徽最长的桥介绍
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的套路!那大家走过安徽最长的桥吗?下面让店铺带你一起了解一下拱北古廊桥
日前,经过4个月的努力施工,安徽省最长的古廊桥,省文物保护单位—休宁县拱北古廊桥加固维修工作全面完成。
该古桥位于休宁县兰田镇岭下村。
据史料记载,该桥始建于宋代,于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进行重建,为4墩5孔古廊桥,长70.7米,宽5米,高7.6米,桥上建有遮风避雨的木长廊,廊屋内设靠背长条凳,供行人休息,是目前安徽省内尚存最长的古廊桥。
该桥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拼搏厮杀的地方,1934年冬__率领的红军先遣队北上,曾在桥上宿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保护价值,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面原为石板,后被山洪冲毁,改木板桥面,1980年至2003年,休宁县政府先后4次对该桥进行维修。
1994年屯黄公路建成通车之前,该桥为沿线交通和当地村民出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因受雨水、洪水侵袭和树木杂草影响,致使古桥出现上部木质结构腐损、桥墩出现裂缝、墩台部分淘空等病害,对古桥的使用和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抢救维修工作刻不容缓。
在县交通运输部门的积极争取下,被列入休宁县2014年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建设计划,投入项目资金90多万元,于今年1月中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这该古桥进行抢救性维修。
在古桥加固维修过程中,严格按照文物抢救维修“现状修复原状修复”的原则,对受损墩台基础进行加固,对上部结构损毁部分进行维修。
为抢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维修工作,工程技术施工人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紧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科学安排施工,提前两个月完成全部维修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重点文保廊桥简介概述: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
但汴水虹桥只留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
但有专家认为这种虹桥技术目前依然存于闽浙边界的木拱廊桥,并未失传。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30余座。
本文简介包括目前全国33座国家级重点文保廊桥,其中位于浙江泰顺15座,浙江庆元1座,福建省11座(其中余庆桥已毁),广西省1座,湖南省2座,贵州省1座,江西省1座。
(一)泰顺境内 15座1、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
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
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
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2、北涧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
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涧桥”。
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
桥长51.87米,宽5.39米,净跨29米,桥屋20间,桥柱84根,桥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两层加固。
桥的东首当地人称“桥头”,地势较高,有石阶16级;西首称“桥尾”,地势较低,石阶26步。
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
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3、霞光桥,系石拱木廊桥,位于横坑乡华洋村。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咸丰、同治年间均有修建。
桥长17.26米,宽4.42米,跨泾13.2米;平整的石头砌成的桥拱呈半月形。
均衡、匀称,优美的线条倒映在清波之上。
虚实结合,互相衬映。
石拱之上,架起廊屋七间。
廊屋外附木板挡风,上设屋檐蔽雨。
屋檐为重檐式,屋脊平缓有序,转折处弯曲有度。
翼角稍稍伸出后,微微起翘,远看给屋顶增添了些许动感,近观有飞扬之势。
整个屋顶给人以亲切、柔和、轻盈、秀逸的美感。
4、池源桥,系八字撑木拱廊桥,位于横坑秀池源村,咸丰三年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重建,桥身长21.03米米,桥面宽4.27米,离水平面4.40米,桥屋高4.11米,跨度9.50米,8间,二重檐。
5、文重桥,系木平廊桥,位于泰顺县筱村镇东洋村。
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现桥建于民国年间,由当地的几大家族合资建造。
桥长27.4米,宽4.2米,净跨22.4米。
石砌的桥墩架着园木铺上木板而成,桥面一溜平直,桥廊是半开放式的,即迎风的一面全部封闭,另一面仅筑有栏杆和桥裙,可以凭栏远望。
6、文兴桥,为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
该桥始建于轻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
,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
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请难为徒。
造桥时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向倾斜。
7、永庆桥,为伸臂梁木平桥,位于三魁镇战州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建廊屋12间。
参观永庆桥除了看外观外,还应注意桥内梁木上的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俗称“梁须”,8、城水桥(也称神水桥),系八字撑式木拱廊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神水溪上的城水桥,拱架中已出现的剪刀撑,使木拱廊桥技术的出现成为可能。
该桥梁已具木拱桥雏形,是泰顺廊桥桥梁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过渡。
9、薛宅桥,系贯木拱廊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
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单檐。
该桥拱矢斜度较大,建桥屋十五间,桥头坡度30多米。
10、刘宅桥(仙洞虹桥),木平梁廊桥,位于三魁镇刘宅村水尾,建于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
长24.8米,宽 6.15米,跨径9.2米。
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最为精巧别致的一座。
木平桥一般都建在溪面并不宽阔的溪流之上,全县共有22座木平桥,刘宅桥的年代为最久远的。
先后经历了三次大修,模样依旧。
在没有公路之前,该桥是泰顺来往福鼎的必由之路。
11、毓文桥,系石拱木廊桥,始建于清,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洲岭乡洲边村水尾,两山缺口处,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有桥屋6间,始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层楼阁,二楼为文昌阁。
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融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宛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12、三条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
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13、仙居桥,系贯木拱廊桥,位于仙稔乡仙居村水尾,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宏治四年(1491)、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建,现桥为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
桥屋十八间,80柱,单檐,长42.83米,宽5.30米,离水面高12.6米,净跨34.50米,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
14、普宾桥,系木平梁廊桥,位于雅阳镇新久村,建于嘉庆廿六年,长13.60米,桥屋宽4.25米,桥屋高3.74米,跨径8.54米。
15、城水桥(也称神水桥),系八字撑木拱廊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建于民国三十一年,建桥屋七间,长15.02米,宽4.61米,桥屋高4.83米,跨径11.16米,桥面稍圆背,水面至桥面高5米。
(二)泰顺境外1、如龙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横跨于举溪,南北走向,明天启五年(1625年)修建,全长28.2米,净跨19.5米,矢高6.8米,面阔6米,有廊屋9旬,是全国迄今有确切记年、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桥。
如龙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修缮,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鸾峰桥,位于福建省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
1964年修缮。
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
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
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
桥中设神龛,祀临水夫人。
3、飞云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后墩村内,还有一个蕴意丰富的名字——步云桥。
中华民国27年建。
始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564),后毁。
后建毁,现桥为中华民国27年(1938)重建。
1995年曾修缮,两端桥堍用条石砌筑。
长29.2米,宽5.3米,孔跨18.8米。
东南与西北走向,13开间,56柱。
上覆双坡顶,中间升出牌楼式(中高左右低)歇山顶。
桥内设二个神龛,中间祀临水夫人,左祀黄三公(本地神)。
4、升平桥,福建省寿宁县城关,位于鳌阳镇东门(日升门)右侧,这座全木结构的古桥,如桥似厝,雄拱“抢城而流、逶迤若带”的滔滔蟾溪上,其造型之奇巧令人赞叹。
清乾隆四十三年重造,俗称横溪桥。
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邑人叶伯铭等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毁于火。
明隆庆五年(1571)知县梁元杲重建,清乾隆十四年圮于水,乾隆四十三年(1778)再重建。
1997年修缮时,拆去桥北端。
日升门溪边驳岸,重新用条石砌筑。
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
长25.5米,宽5.6米,孔跨23.4米。
南北走向,11开间,48柱。
桥中心间以斗拱承托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中间升出歇山式屋顶,形成重檐。
5、仙宫桥,福建省寿宁县城关,位于鳌阳镇升平桥下约200米,清乾隆四十三年造,也称玉带桥。
始建不祥。
清乾隆十四年(1749)圮于水,乾隆四十三年重建。
1992年修缮。
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
长27米,宽5.1米,孔跨24.5米。
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
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中心间及两端尽间升出八角攒尖顶。
桥中梁上墨书有建桥捐款人等资料,桥中设神龛,祀马仙。
6、登云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城关鳌阳镇杨梅桥村,清乾隆三十六至三十八年造,也称杨梅桥,长33.8米,宽4.2米,孔跨30.8米。
拱跨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上覆双坡顶。
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
桥中设神龛,祀临水夫人。
保存尚好。
7、杨梅州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杨梅州村,建于乾隆六年(1741)。
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十七年(1869)曾修。
现桥为1939年重建。
该桥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
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
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
上覆双坡顶。
桥中梁上墨书捐款人、工匠等丰富人文资料,保存尚好。
据唐寰澄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载,这种桥梁称“贯木拱桥”。
8、东源桥,位于福建省柘荣县东源村,木构单孔悬臂式廊屋桥。
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
全长41.9米,跨径26.4米,宽6.9米,高8.2米。
廊屋18扇,17间108柱。
桥北有元代泗洲佛石塔一座。
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9、万安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原名“龙江公济桥”后改称“彩虹桥”,现称“万安桥”。
据《玉田至略》记载该桥始建于宋朝。
距今已有917历史。
清康熙47年遭火焚,乾隆7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
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为10.6米,最长拱跨为15.2米。
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设木凳。
对研究古桥梁建筑具有重大价值。
10、千乘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棠口村水尾。
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秀才周大权等人再次募建。
南北走向,全长62.7米,宽4.9米,桥面距水面高度9.7米。
东有石阶40级,西有15级。
一墩二孔,墩呈船形,为花岗岩石砌筑,墩尖端雕刻为鸡头形状。
每孔跨度27.5米。
桥屋有24间99柱,悬山飞檐翘角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灵官大帝。
两边有条板椅,供行人憩息。
两旁尚存档风板,以御风雨侵袭。
千乘桥若长虹卧波,雄伟秀丽,桥志铭中“架木凌空,上拟虹横百尺;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之句是该桥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