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理量和公式
物理力学物理量及公式汇总
物理力学物理量及公式汇总1.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s=vt 求时间t=vs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mg3.密度公式:公式变形:求质量m=V ρ求体积V=ρm4.浮力公式:①称重法:F 浮=G 物–F②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④平衡法:F 浮=G 物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s ;1min=60s1m/s=3.6km/h物理量单位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物理量单位G ——重力N m ——质量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单位换算:1kg=103g 1g/cm 3=1×103kg/m 31cm 3=1×10-6m 31L=1×10-3m 31mL=1×10-6m 3物理量单位ρ——密度kg/m 3g/cm 3m ——质量kg g V ——体积m 3cm 3物理量单位F 浮——浮力NG ——物体的重力N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物理量单位F 浮——浮力N ρ液-液体密度kg/m 3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m 3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提示:物体浸没时V 物=V 排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Vm =ρ5.压强公式:p =SF 6.液体压强公式:p =ρ液gh提示:一般求液体所产生的压力时先求压强p =ρ液gh ,再求压力F=PS 7.机械功公式:W =F s8.功率公式:tWP =9.机械效率:%100W ⨯=总有W η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10.竖直滑轮组:F =n 1G 总s =nh v 绳=nv 物物理量单位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面积单位换算:1cm 2=10--4m 21mm 2=10--6m 2物理量单位p ——压强Pa ρ——液体密度kg/m 3h ——深度m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提示:知道功率和时间时可以用W=Pt 计算物理量单位W ——功J F ——力NS ——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物理量单位P ——功率W W ——功J t ——时间s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1MW=106W提示:知道拉力和拉力方向上速度时可以用P=Fv 计算物理量单位F ——绳端拉力NG 总——总重N (当不计绳重和摩擦时G 总=G 物+G 动)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物理量单位s ——绳子末端通过的距离m h ——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v 绳——绳子末端移动速度m/s v 物——物体上升的速度m/s11.水平滑轮组:s 绳=ns 物v 绳=nv 物13.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物理量单位s 绳——绳子末端通过的距离m s 物——重物被水平移动的距离m n ——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v 绳——绳子末端移动速度m/s v 物——物体水平移动的速度m/s物理量单位F 1——动力N L 1——动力臂m F 2——阻力N L 2——阻力臂m。
初中物理量及物理公式整理归纳
初中物理量及物理公式整理归纳一、物理量符号及其主单位归纳长度(l)—m;质量(m)—kg;高度(h)-m;面积(S)—m2;体积(V)-m3;时间(t)—s;速度(v)—m/s;路程(s)-m;温度(t)-°C;力(F)-N;摩擦力(f)-N;重力(G)-N;弹力(F)-N;机械功(W=UQ)-j;功率(P)-W;密度(ρ)-kg/m3;压强(p)-Pa;浮力(F浮)--N;热量(Q)-j;比热容(C)-j/(kg·°C)电量(Q)-c;I=Q/t Q=IT电流(I)-A电压(U)-V;电阻(R)-Ω;电功(W=UIT=PT=I2RT=U2/R*T)-j;电功率(P)-W…Kw…注:在部分物理量符号上方加‘-’符号表示平均值;在部分物理量符号前加‘Δ’表示变化值或差值;在部分物理量符号后加下标‘0’表示出始值或标准值。
三、物理计算常数:(1)g=10N/kg(2)ρ水=1.0g/cm3=1.0×103kg/m3(3)p0=1.01×105Pa(4)C水=4.2×103 J/(kg·°C)二、物理计算主要公式归纳【除复杂或常用推导式外的简单的变形转换式略】:(01)s=vt(02)G=mg(03)F合=F1+F2或F合=F1-F2(04)F1l1=F2l2(05) W=Fs(06)P=Fv=W/t=(Fs)/t=F(s/t)=Fv(07)ρ=m/v(08)p=F/S=G/S=(mg)/S=(ρvg)/S=ρhg(09)F浮=ρ液gV排=G排液(10)Q=cmΔt=[cm(t0-t1)]或Q=cmΔt=[cm(t1-t0)](11)Q=It=W/U(12)U=IR(13)W=UIt=U Q=I2Rt=[(U2)/R]t(14)P=W/t=U I=I2R=U2/R(15)a、串联电路:U串总=U1+U2;I串总=I1=I2;R串总=R1+R2;W串总=1+W2+W3+…;P串总=P1+P2+P3+…b、并联电路:U并总=U1=U2;I串总=I1+I2;1/R串总=1/R1+1/R2;W并总=1+W2+W3+…;P并总=P1+P2+P3+…(16)a、串联电路:分压:U1/U2=R1/R2;电功:W1/W2=R1/R2;电工率:P1/P2=R1/R2;b、并联电路:分流:I1/I2=R2/R1;电功:W1/W2=R2/R1;电功率:P1/P2=R2/R1;。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肯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公式必背(初中物理)
考前公式必备力学部分1.速度;定义公式:t sv =vts vst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速度(m/s 、km/h );路程(m 、km );时间(s 、h )。
单位换算:1m/s=3.6km/h;应用: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2.密度;定义公式:V m=ρVm mV ρρ==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密度(kg/m 3、g/cm 3);质量(kg 、g );体积(m 3、cm 3)单位换算:⎪⎪⎩⎪⎪⎨⎧====.m 101dm L 1m 10cm 1ml 1kg/m 10×1.0=1g/cm 1g/cm =kg/m 10×1.033-336-3333333;;;应用: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3.重力;定义公式:mg G =mGg g G m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重力(N );质量(kg 、g );重力加速度(N/kg )应用: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4.压强S Fp =定义公式:pSF pFS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受力面积(m 2、cm 2);压力(N )应用: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定义公式:gh p ρ=变形公式:gh p =ρgph ρ=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密度(kg/m 3、g/cm 3);深度(m 、cm )注意事项:外部压力:物体对水平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压力:F=G 总=G 容器+G 液+G 物;压强: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外部压强:物体对水平SS G S F p 物液容器总G +G +G ===底的压强:内部压强:液体对容器;gh ρ=p Sp 排液G +G 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内部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 (或ρgV );规则容器:F=G 液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6.浮力(1)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2)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的重力;(弹弹浮F G F -G F =特点:有弹簧测力计示数,或有拉力大小时。
高中物理公式表及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及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一、力学公式1、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θCOS F F F F F 2122212-+=(θ为F 1、F 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0F 或0=∑xF0=∑yF5. 万有引力: 221r m m GF =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G m h R Mm =+2)(向ma h R Tm h R m h R V =+=+=+)(4)()(22222πω=+=2)(h R GM a 向)(4)()(22222h R Th R h R V +=+=+πω、=24π地球GM 定值=+23)(Th R 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 g = G MR2俗称黄金式 6、第一宇宙速度 G 2R Mm = m V R2V=gR R GM =/ 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初中物理全部的单位换算及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一、基本物理量:二、常用公式:见表格后三、常用数据: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物理公式求时间——v s t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压强公式:p =S F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滑轮组:F = n 1G 总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G s =2 h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 ?P = I U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1221R R W W =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质量 m 千克 kg m=ρ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Ω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 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比热 c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C) c=Q/m△t常用数据: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v=s/t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及公式常见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力、速度、加速度、功、能量、温度等。
1.长度:L,国际单位制为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等。
-直线运动位移公式:L=v*t-圆周运动位移公式:L=2*π*r2.质量:m,国际单位制为千克(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等。
-密度公式:ρ=m/V3.时间:t,国际单位制为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平均速度公式:v=L/t4.力:F,国际单位制为牛(N),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牛(kN),克牛(gf)等。
-牛顿第二定律:F=m*a5.速度:v,国际单位制为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平均速度公式:v=L/t-速度与加速度关系:v=u+a*t6.加速度:a,国际单位制为米每秒平方(m/s^2),常用的单位还有厘米每秒平方(cm/s^2)。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v=u+a*t-牛顿第二定律:F=m*a7.功:W,国际单位制为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卡路里(cal)等。
-功率公式:P=W/t8.能量:E,国际单位制为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卡路里(cal)等。
-动能公式:E=1/2*m*v^2-位能公式:E=m*g*h9.温度:T,国际单位制为开尔文(K),常用的单位还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摄氏度与开尔文换算公式:T(K)=t(℃)+273.15以上只是常见的物理量及公式,物理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物理量和对应的公式,如电量、电流、电阻、电压等。
这些物理量和公式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定律和关系,掌握并理解这些常见的物理量和公式是初中物理学学习的基础。
常用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F
牛(顿)
N
F合= ma
0
匀变速直线运动
V
米/秒
m/s
V t = V0+ a t
Vt:未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
V
米/秒
m/s
V= w*R=2pi*f*R=2pi*R/T
向心力
F
牛(顿)
N
F= ma = m*V2/R
R:此圆的半径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c=Q/m(t-t0)
真空中光速
3×10 8米/秒
常用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表达式
说明
质量
m
千克
kg
m=rv
r:此物质的密度
温度
t
摄氏度
°C
K=C+273.16
K:绝对温度
速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米/秒
m/s
v=s/t
0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p:这做物质的密度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g:重力加速度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N
F =-Kx
K:弹性形变
摩擦力
F
牛(顿)
N
f= m N
m:摩擦力因素
浮力
F
牛(顿)
N
F= r Vg
r:密度
物理公式及物理量
物理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1.速度V(m/s)v= S /t (S::路程;t::时间)2.重力G(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3.密度ρ(kg/m3)ρ= m:质量/V:体积(m:质量;V:体积)4.浮力F浮(N) F浮=G物—G液(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5.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6.定滑轮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7.动滑轮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8.滑轮组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功W(J)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有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9.机械效率η= W有/ W总×100%10.功率P(w)P= W/t (W:功t:时间)11.压强p(Pa)P= F/S(F:压力S:受力面积)12.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13.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14.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15.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电阻R(Ω)R=R1+R2+……16.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电压U(V)U=U1=U2=……电阻R(Ω)1/R=1/R1+1/R2+……17.欧姆定律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18.电功W(J)W=UIt=Pt (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19.电功率P=UI=I²R=U²/R(U:电压I:电流R:电阻。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公式大全以及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量及运算公式
常用物理量及其运算公式物理量 单位 公式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表达式 说明质量 m 千克 kg m=rv r:此物质的密度温度 t 摄氏度 °C K=C+273.16 K:绝对温度速度 v 米/秒 m/s v=s/t 0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p:这做物质的密度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g:重力加速度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0功 W 焦耳(焦) J W=Fs 0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0电流 I 安培(安) A I =U/R 0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0电阻 R 欧姆(欧) Ω R=U/ I 0电功 W 焦耳(焦) J W=U I t 0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 I 0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 c:比热 焦/(千克°C) 弹力 F 牛(顿) N F = - Kx K:弹性形变摩擦力 F 牛(顿) N f= m N m:摩擦力因素浮力 F 牛(顿) N F= r Vg r:密度万有引力 F 牛(顿) N F=G Mm/r2 M,m:两物件的质量安培力 F 牛(顿) N F= BIL B,I是垂直的电场力 F 牛(顿) N F=qE E:场强洛仑兹力 F 牛(顿) N f=BqV B和V是垂直的牛顿第二定律 F 牛(顿) N F 合 = ma 0匀变速直线运动 V 米/秒 m/s V t = V 0 + a t Vt:未速度匀速圆周运动 V 米/秒 m/s V= w*R=2pi*f*R=2pi*R/T向心力 F 牛(顿) N F= ma = m*V2/R R:此圆的半径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c=Q/m(t-t 0 )真空中光速 3×10 8 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高中物理常见物理量
高中物理物理量总结一、力学公式1、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2、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公式:θCOS F F F F F 2122212-+=θ为F 1、F 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行法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0F 或0=∑xF0=∑yF5. 万有引力: 221r m m GF =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G m h R Mm =+2)(向ma h R Tm h R m h R V =+=+=+)(4)()(22222πω=+=2)(h R GM a 向)(4)()(22222h R Th R h R V +=+=+πω、=24π地球GM 定值=+23)(Th R 即开普勒第三定律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2 g = G MR 2俗称黄金式 6、第一宇宙速度 G 2R Mm = m V R2V=gR R GM =/ 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说明: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7、开普勒第三定律:=定值太阳2234πGM T r =一般用来解决天体绕太阳的问题,较方便 8、库仑力:221r q q KF =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f =qVB B ⊥V 方向─一左手定则f ⊥V 2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IL B ⊥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 或者∑F x = m a x∑F y = m a y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1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1 V t2 -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2 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t/ 2 =20t V V +=_v =st3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 = 222t o v v +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 V t/2<V s/2 匀速:V t/2 =V s/2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12(-:)23-……)1--n n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 应用于纸带时一般用逐差法;13、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上升最大高度: H = V go22 2 上升的时间: t= V g o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V go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 o t 一12g t 2V t = V o 一g t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v 2错误! ─v 2错误! =─2gs S 、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 线速度: V = R ω=R 2πf =2πR T 角速度:ω=f Tt ππφ22==, ω=2πn 向心加速度:a =ππω442222===R T R R v 2 f 2 R 向心力:F= ma = mωm R v =2 2 R= m R T224π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22rke F =4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来提供R v m qvB 2= → qB mv R =, vRT π2= → qB m T π2=15、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v y = g ttg θ=V V y oV y = V o tg θ V o =V y ctg θV =22y o V V + V o = Vcos θ V y = Vsin θ时间由y =221gt 得t =x y 2由下落的高度y 决定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作类似平抛运动, U 、 d 、 l 、 m 、 q 、 v 0已知; v 0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v 0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1侧移:20220221)(2121v l m q d U v l m Eq at y === 2偏角:===v at v v tg y φ2020v l m q d U v lm Eq = 注意到φtan 2ly =,说明穿出时刻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交点恰好在水平位移的中点;这一点和平抛运动的结论相同,计算题使用时要先证明,再应用; 3若经过U 1加速初速为零,则20121mv qU =12202202421)(2121dU Ul v l m q d U v l m Eq at y ==== ===v at v v tg y φ120202dU Ul v l m q d U v lm Eq == 可见侧移y 、偏角φ与粒子的质量m 、电荷量q 无关16、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合 t17、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公式: F 合t = mv ’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θ)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m 1v 1 + m 2v 2 初态= m 1 v /错误! + m 2v /错误! 末态或∆p 1 =-∆p 2 或∆p 1+∆p 2=O 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θ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 滑动摩擦力×相对位移=系统产生的热量3AB AB qU W = 1eV=×10-19 eV 电子伏特是能量单位 4Ed U =只适用匀强电场,d 是两点在电场方向上的距离 5U Q C =定义式,dS C ε∝决定式,ε是介定常数,由绝缘介质决定 20、动能和势能: 动能: E k = mp mV 22122=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21、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公式: W 合= ΔE k = E k2 一E k1 = 21222121mV mV -注意:不可以写某一个方向的动能定理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 1 +222212121mV mgh mV += 或者 ΔE p 减 = ΔE k 增 23、功率:P =Wt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V 成正比 24、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一KX加速度:a = 一KmX 负号仅表示方向,平时可以不写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公式: T= 2πLg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纬度而变化;南、北极g 最大25、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λf =λT适用于一切波二、热学公式26、热力学第一定律: W + Q = ∆U符号法则: 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 为“一”;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为“+”; 气体从外界吸热,Q 为“+”;气体对外界放热,Q 为“-”;温度升高,内能增量∆U 是取“+”;温度降低,内能减少,∆U 取“一”; 三种特殊情况: 1 等温变化 ∆U=0, 即 W+Q=0 2 绝热膨胀或压缩:Q=0即 W=∆U3等容变化:W=0 ,Q=∆U 2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TPV恒量 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结合解题 三、电磁学公式一、直流电路28.电流强度的定义:I = t q /电磁感应现象中求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总总总R t tR t R E t I q φφ∆=∆∆∆=∆=∆= 29.电阻定律:SLR ρ= 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30、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 1+R 2+R 3 +……+R n ,212121:::R R U U p p ==并联:21111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2121R R R R + 31、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U=IR I U R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r R E +路端电压:U = E -I r= IR 输出功率:P 出 = IE -I 2r = I R 2电源热功率:r I P r 2= 电源效率:总出P P =η=EU 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I Rt 2 电功率 :P=IU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t R U Rt I 22= P=IU=RU R I 22=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I r 26电池组的串联: 每节电池电动势为0E `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E=n ε0 内阻:r=n r o32、磁通量:BS =φ适用S B ⊥ 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E ∆∆=φ或t BS n E ∆∆=、tSB n E ∆∆=----平均感应电动势 Blv E =适用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v l B ⊥⊥;明确:该导线相当于电源..34、正弦交流电:最大值=2有效值即E E m 2=、I I m 2=、U U m 2=、ωnBS E m =35、理想变压器:2121n n U U =、1221n n I I =、21P P =即2211I U I U = 一般输出功率由RU P 222=来分析R 为负载的总阻值36、电能的输送:电线输送输送=I U P 、电线电线损失=R I P 2四、光学、近代物理初步公式37、折射率:v cn ==21sin sin θθ1θ、2θ分别为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38、全反射的临界角:nc 1sin =全反射的条件: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且入射角≥临界角39、相邻两条亮条纹暗条纹的间距:λdlx =∆红橙黄绿篮靛紫-波长逐渐减小 40、光子能量:hv E =s J h .1063.634_×=4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v E Km =-W 4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43、核能计算:2mcE ∆=∆m Δ为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即前m m =∆-后m44、原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m E hv =-n E m>n 该图为氢原子能级图,记忆..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高三备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帮助大家能在读完题目后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能较快地选出、选准公式,特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以期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1、力的计算方法:①牛顿第二定律;②动量定理;③动能定理;④各种力的计算公式:库仑力F=kq 1q 2/r 2;电场力F=qE ;匀强电场中F=qU/d ;安培力:F=BILB 与I 垂直,匀强磁场,直线电流,L 为有效长度;洛仑兹力f=qvB 匀强磁场,v 与B 垂直;2、位移的计算方法:①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②动能定理; 3、路程的计算:①若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则转化为位移的计算;②匀速圆周运动中可用线速度公式v=s/t 或弧长s=rΦ即弧长等于半径与圆心角的乘积计算;③对于空气阻力或滑动摩擦力,如果一直做负功,则做的功W=f·S,S 为物体的路程;4、速度的计算:①相应的运动学公式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②动能定理; ③动量定理; ④动量守恒定律;⑤能量守恒定律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⑥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相应的线速度公式;对于涉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可根据F 万=F 向进行计算;⑦对于电磁感应问题,可用E=BLV 计算,对于涉及匀强磁场的洛仑兹力,可用f=qvB 计算;5、加速度的计算:①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运动学公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向心加速度公式;②用牛顿第二定律;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则可用a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竖直上抛运动公式;平抛运动公式;b 用mg /=GMm/r 2其中要注意r 为到天体中心的距离;以及黄金变换GM=gR 2;c 单摆的周期公式T=gl π2; 6、时间的计算:①对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 ②用动量定理;③对匀速圆周运动:可用T v s t 0360θ==; ④对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则用x=v 0t y=at 2/2 7、质量的计算: ①密度公式m= ρV ;②牛顿第二定律;③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④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⑤天体质量的计算:a 借助绕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其他物体,利用F 万=F 向计算;b 根据mg /=GMm/r 2计算;8、波长、波速、周期的计算:①波长:a 可用v=λ/T;或者根据两质点间的距离,利用振动和波动知识找出这一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注意先写出通项公式;b 或者直接由波形图中读出;c 根据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条件计算;②波速:根据v =λ/T=λf=s/t 计算;③周期:aT=t/N 即总时间除以总全振动次数=λ/v=1/f;b 利用质点的振动情况,由所给出的时间与周期的关系进行计算要尽量写出通项公式;在进行这些计算时,应理解清楚在振动图中的“上坡上,下坡下”和波动图中的“上坡下,下坡上”这两句口诀的确切含义,千万不要弄错;9、功的计算:①恒力的功:a 用功的公式W=FScosθ;b 动能定理;c 功率公式W=Pt=Fv ; ②变力的功: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③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的功还何以用每种力所做的功与各力对应的势能变化的关系进行计算,即W G =ΔE P ;W电=ΔE=QU;④电功:a 纯电阻W=UIt=I 2Rt=U 2t/R=Pt=Q; W=UIt ;a 非纯电阻只能用电热只能用Q=I 2Rt 计算;10、功率的计算:①机械功率:功率公式P=W/T=Fv ;②电功率:a 纯电阻:P=UI=I 2R=U 2/R=P 热;b 非纯电阻只能用P=UI ;如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UI,内阻的内功率P 2=I 2r,输出功率P 1=UI- I 2r ;c 远距离输电时,导线上的热功率P 线=I 2R 线=额输输R UP ⨯⎪⎪⎭⎫⎝⎛; 11、动能的计算: ①定义式E K =221mv ; ②动能定理 ;③功能关系;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2、动能变化量ΔE K :①用ΔE K = ; ②用动能定理;13、势能的计算①重力势能E P :a 用定义式E P =mgh ;b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②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W G =-ΔE P ; ③弹簧的弹性势能:常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计算; ④电势能的变化量:用;14、冲量的计算①用定义式I=Ft ; 2 用动量定理I 合=F 合t=ΔP;15、动量及动量变化量:①用P=mv ;②用动量定理I 合=F 合t=ΔP=mv t -mv 0;16、电量: ①用库仑定律2rkQq F =;②用F=qE ;③用W=qU=Δε;④用Q=It=R ∆Φ Q=Ft=BILt=BLQ=△mv17、场强的计算:1场强大小的计算:①用 q F E = ②对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2rkq E = 匀强电场中 d U E = ③用动能定理或动量定理先求出电场力再用④用功的公式W=qE·s=qU=Δε;2场强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由qF E =比较;②由电场线的疏密比较;③由等势面的疏密比较,密的地方场强大;②离场源电荷近的地方场强大;18、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①朝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②等势面总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③由U AB 的正负决定;19、电势差:①由U AB =U A -U B 计算;② W=qU=Δε; ③匀强电场中还可用U=Ed 计算;若是在电路中,则可用欧姆定律或串联电路的分压知识计算,或者用相关公式;20、电容:①大小的计算:用 UQ U Q E ∆∆==; ②大小变化的判断:正对面积变大,则电容变大;正对面积变小,则电容变小,两极板间距离变大,电容变小,距离变小,恰好电容变大.即d S C ∝电容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离成反比.21、电流强度: ①用tQ I =;②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或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相关公式;③用安培力公式F=BIL ;22、电阻①用 I U R =;②用电阻定律S L R ρ=;③用与电路有关的公式; 23、电阻率: 用用电阻定律S L R ρ=; 24、电动势①在电路中,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或相应的公式;②感应电动势则可用tn E ∆∆Φ= 或 BLV E =计算;特别的是,感应电动势的正负判断,应注意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作为电源,在该导体中电流恰好是由负极指向正极;25、磁感强度:①用定义式IL F B =;②用ф=BS ;③涉及电荷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则用半径公式qB mv r =和周期公式 qBm T π2=;④用ε=BLV; 26、磁通量:只用ф=BS27、感应电流:①用I=RBLV R E =;②用安培力公式F=BIL ;③用与电路有关的公式; 28、折射率 ①用折射率公式r i n sin sin =,光路可逆,用此式时要注意交叉对应关系; ② vC n =; 29、光子能量:①用 E=h γ=hc/γ;②E=mc 230、波的干涉:某点出现振动加强的条件是:两波源到该点的距离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s=nλ;某点出现振动减弱的条件是:两波源到该点的距离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即Δs=2n+1λ/2 n=0、1、2、3....31、核能的计算:①用用该公式时,质量单位只能用“千克”,得出的能量单位是“焦耳”②用用该公式时,质量单位只能用原子质量单位“u”,得出的能量单位为“MeV”;③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物理量及公式
速度(v)
米/秒(m/s)
1 m/s=3.6km/h
刻度尺和秒表
速度表
V=s/t
V=P/F
质量(m)
千克(k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天平和砝码
(1)弹簧测力计
(2)漂浮法
(3)量筒
M=G/g
M=ρv
密度(ρ)
千克/米3
Kg/m3
1g/cm3=1000Kg/m3
S=ab
S=πr2
S=F/P
体积(V)
米3(m3)
1m3=103dm3
1cm3=103mm3
1L=1dm3
1ml=1cm3
(1)刻度尺(规则)
(2)量筒(量杯)
(液体)
排水法(不规则固体)
V正=a3
V长=abh
V球=4πr2/3
时间(t)
秒(s)
1h=60min
1min=60s
用秒表测量
利用脉搏估计
机器名牌上读出额定功率
P=W/t
P=Fv
机械效率(η)
无单位
η<1
(1)弹簧测力计
(2)刻度尺
测出F和G,s=nl,η=G/nF
η=W有用/W总*100%
W总=W有用+W额
(1)公式法(天平、量筒)
(2)密度计
(1)浮力知识
(2)压强计
ρ=m/v
ρ=p/gh
力(F)
牛(N)g=9.8N/kg Nhomakorabea弹簧测力计
G=mg
F=P/v
F=f
浮力(F)
牛(N)
(1)弹簧测力计
(2)F浮=G-F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理量和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公式单位换算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1m/s=3.6km/h
密度 ρ 千克/米³ kg/m³ ρ=m/V 1g/m3=1×103kg/m3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Fv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Ω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1kw/h=3.6×106J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Δ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其它常用公式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压强P :P=F/S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
液体内部压强:P=ρgh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液排=ρ液gV排。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 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 ρ物=ρ液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F浮 =G物--F拉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
u>2f f<v<2f 倒、小、实照相机
f<u<2f v>2f 倒、大、实幻灯机
u<f 正、大、虚放大镜
一倍的焦距是成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两倍的焦距是成放大实象和缩小实象的分界点。
成实象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热量计算:Q=cm△t
电功率的计算
P=W/t P=UI P=U2/R P=I2R
电功W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P瓦特
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通常取10N/kg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