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3《古诗词三首之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语文四下23古诗三首《渔歌子》课件配教学设计
【唐】张志和
双击教学设计所在页滑动滚轮 浏览全部,选中可复制到word
23 古诗三首《渔歌子》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 23 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组教材以“热 爱田园生活”为主题展开,《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 西塞山的美丽景色。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 自在的生活情趣。学习这首词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田园诗情,二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 词的兴趣核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 歌 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渔歌子
张志和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乐是风波钓是闲,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返回
品出词中画:
我仿佛看到…… 我仿佛听到…… 我仿佛闻到…… 我仿佛感受到……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 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返回
返回
青箬笠,绿蓑衣,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渔歌子-人教版新课标2014
课名渔歌子
省份市泸州市区/县
单位全称泸县梁才学校
教师姓名学段学科小学语文中段
教材版本册次章节第八册六单元23课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
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诵、背诵这首词。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画用纸
多媒体教学
环境
电子白板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导入激趣,走进《渔歌子》
1、师谈话引入:现在
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景色迷人你都
看到了哪些呢?老师从
1、学生根据
老师在提
问回答问
题。
课件演示,增强直
观感。
2.请您保持自己作品的原创性,禁止从已有资源(网络、参考书等)的直接拷贝,原创性将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备注: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3.网络教学环境;
4.移动教学环境(例如使用手机、IPAD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3 古诗词三首 渔歌子》优质课教学设计_8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三课时渔歌子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古诗。
2、交流课后积累的田园诗。
二、自读《渔歌子》,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三、品读诗句,领悟诗情A、感受画面,体会景物的美出示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B、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出示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悠闲自得,溢于其中)C、想象画面,描述诗意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四、作业1、背诵三首古诗。
2、搜集背诵两首课外田园诗。
板书设计景中有情渔歌子 ------>不须归情景交融。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渔歌子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读词,寻找和想象词中景、色、声体会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方式地感情地朗读和了解词人生平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能背诵这首词。
3、通过让学生去找另外4首《渔歌子》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读懂词,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词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唐朝词人张志和(板书)猜猜这名字是谁给他取的?1、简介:他原名叫张龟龄,16岁他就中了举人,深受皇帝赏识,皇帝赐名“志和”,是心志平和(板书)之意。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渔歌子》,谁能读好词牌(指多名)评价: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把词牌读准了。
因为《渔歌子》和《忆江南》一样是词牌名,所以这个“子”在这里不能读轻声,应该读第三声。
齐读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词。
注意反复读,注意词中的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反馈(课件出示《渔歌子》。
)(1)师: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
(评价:他读正确了吗?)评价:你读的很认真,每个字都读的清清楚楚。
读的字正腔圆,真不错!(指名读)(齐读)(2)这一次老师要求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词的节奏。
(指名读)评价:他在哪里做了停顿?(表上停顿线)再指名(3)小结:对,这就叫有板有眼。
古诗词特别讲究音律和节奏,读的时候要有板有眼,像词人一样读。
(齐读)三、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一)读出词中的景物。
1、张志和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不但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正像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夸:张志和写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那词中到底有哪些景物,快把它找出来,标上记号,可以默读也可以轻声读。
2、反馈:你从词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加深景物颜色)3、如果将这九种景物画成一副画,你能不能根据你对词的理解,把这些景物的名称写到这张画纸上呢?怎么写更像一幅画?4、指名到黑板上帖词条,其他同学写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3古诗词三首之渔歌子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我主要分三个板块,一是初读,读出点词味。
二、理解词句意思。
先让学生说说词中描写了那些景物,其实就是说词的意思,尽量用上一些优美的词。
然后出示插图并对照课文,再一次又用优美的语言说画面,并写一个小片段。
三、是通过了解词人的生平感受渔翁的悠闲自得,从而体会词人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我根据《渔歌子》词中有画、词中寄情这两个特点,从厚厚的一沓资料中筛选出了张志和“心志平和”这个名字的来历、张志和是画家和词学习紧密结合的点进行拓展,一堂课下来,相信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首27个字的《渔歌子》,而是《渔歌子》背后整个美轮美奂的诗词意象。
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教学难点:体会诗词语言的丰富意蕴。
教学准备: 西塞山水风景图、搜集古词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回忆诗词,了解词牌1、自经典诵读以来,我们已经背了很多诗词,你能背几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背诵)[设计意图]背诵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诗词的兴趣,为学生理解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2、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词,这首词也是描写自然风光的。
师板书:渔歌子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遍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3、古人喜欢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
你知道的词牌有哪些?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渔歌子”不但是词牌,它还能表示词的内容。
4、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想到这首词会写些什么?[设计意图]从题目着手,让学生猜猜词会写些什么,不光让学生理解了题意,而且为这首词的教学做好铺垫。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6.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优秀教学案例
2.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如作者张志和的生平、古代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赞美等,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
3. 我还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诗中的某一意象或写作技巧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2. 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形成共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中的意象、写作技巧和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对《渔歌子》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如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学生能够了解张志和生平简介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的热爱和赞美。
(二)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掌握诗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本节课,我将以“优秀教学案例”为引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运用人性化的语言,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渔歌子》,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典故,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渔歌子》
第23课古诗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第三课时《渔歌子》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一首词《忆江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今天我们要学习《渔歌子》也是一首词(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学生点明“渔歌子”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
《渔歌子》不是诗,而是词。
二、初读,读顺词1、出示《渔歌子》,请同学们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准、读通、读顺。
2、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3、检查初读效果(1)指名读。
(是否读通读准字音)(2)看了下面的的注释,你有什么收获。
3.开火车读。
4、练习带着节奏朗读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彼此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三、再读,明诗意1、你读出了这首词描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2、老师请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词,仔细品味一下,哪一句给你的感受最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
4、分部体会1)“西塞山前白鹭飞”,在青翠葱茏的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碧空中飞翔。
(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诗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把那份幽远、宁静给读出来。
2)“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夹岸的苕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或在水面嬉戏追逐着缤纷的落英。
(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这是一幅多么艳丽、生动的画面)这一远一近的对比,这明丽与绚烂的对比,你能通过朗读出现出来吗?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春雨的细,)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4)体会读: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
读出那份无忧无虑,逍遥自在!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设计意图:由部分用整体,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所描绘的美丽春景。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导学案
导学案渔歌子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张志和、积累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词语、音乐、画面、自然界的声音、古诗等)一、复习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开学初就学习了一首词《忆江南》,大家还记得吗?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
(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23课,师范读课文。
2、出示词语认读。
强调多音字“塞sà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
3、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4、请同学画出词的节奏(先小组内交流,再请人到屏幕上画,并朗读)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
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数数,有多少景物?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
正是因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先小组内交流讨论)1)怎样的西塞山?(翠绿的西塞山;危峰兀立的西塞山;陡峭的西塞山;山清水秀的西塞山)2)怎样的桃花?(粉红的桃花;多姿多彩的桃花;姹紫嫣红的桃花)3)怎样的斜风?(微微的斜风……;轻轻的斜凤)4)怎样的细雨?(蒙蒙的,凉凉的)5)怎样的流水、白鹭、鲑鱼?(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自由飞翔的白鹭)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
四年级古诗词渔歌子导学案
四年级古诗词渔歌子导学案四年级古诗词《渔歌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
2、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
3、体会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中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难点感受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想象法:结合词的内容,展开想象,描绘词中的画面。
3、探究法:深入思考词中的词句,探究词人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诗词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和描绘生活的重要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优美的词——《渔歌子》,一起来感受词人笔下的美景和情感。
(二)作者简介张志和(732 年—774 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
唐代诗人、画家。
他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还精通音律。
张志和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三)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词的节奏。
3、学生按照节奏再次朗读,读出词的韵律美。
(四)理解词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的意思。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渔歌子: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五)想象画面1、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
2、小组交流,互相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3、全班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从景物、色彩、动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六)体会情感1、思考:词人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小组讨论,结合词中的词句进行分析。
3、教师总结:这首词通过描绘西塞山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渔翁悠闲自在的垂钓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渔歌子新桥中心学校:孙敏教学目标:1.认识“塞、鳜、箬笠”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回忆《忆江南》。
2.谈谈诗和词的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志和的词——《渔歌子》感受他的钓鱼世界。
(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读出“词”味1.初读感知,提出要求。
2.指名朗读。
3.结合进行生字教学。
三、精读感悟,悟出“词”画1.找出景物:(1)导言。
(2)生标画,师巡堂。
(3)交流:现在请同学来汇报一下发现了哪些景物?3.想象色彩4.想象画面:(1)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景物,这么多的色彩,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生读词想象画面。
(2)生汇报。
(3)想像,此刻的你,正漫步在西塞山脚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5.体会心情:你的心情怎么样啊?当你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有什么想说的?(读全词)四、拓展延伸,品出“钓”情:1.这么美的景象,你愿意归去吗?张志和呢?你们怎么知道的?“青箬笠,绿蓑衣”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而已,你猜他是怎样的神情呢?2.作诗和诗:他不愿意回去,他的哥哥却很担心他。
担心他长期在外,怕他惹出麻烦来,于是出钱给他盖了一所草房,还写了一首词送给张志和,就是这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自由地读一读。
师生用词互答。
3.姜太公钓鱼钓的是周文王,那么张志和钓到了什么哪?(悠闲的生活、清闲飘逸的心,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心志平和”)4.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读——(读全词)。
五、回归主题,升华“词”情。
1.假如你来到浙江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2.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渔歌子》教学设计(精选16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篇1一、教材简析《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
翁卷、范成大、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
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
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
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
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一、认识4个生字“塞、箬、笠、蓑”,指导书写“鹭”等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句,并能熟读成诵。
三、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六、课前准备(一)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二)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张志和的资料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一、初读,建构田园生活的主题(一)教师用语言渲染,用图片辅助,帮助学生对单元本题温故知新。
(二)师生交流,理解词牌名。
(三)请学生自由朗读词句,把词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四)教师检查整首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塞”的读音及“鹭”等字的书写。
(五)请学生再读词句,指导读出词的节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渔歌子》教案【教材分析】《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
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
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
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
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塞、箬、笠、蓑”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词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乡村风光的美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田园诗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 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借助信息技术体会诗中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3 古诗词三首 渔歌子》优质课教学设计_6
《渔歌子》教学目标:1. 熟读这首词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2.背诵这首词,感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词的知识、了解张志和、积累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1、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叫——《忆江南》。
全班背诵《忆江南》。
(齐背,放课件)2、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词《渔歌子》。
板书课题:渔歌子它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
学生利用展示台展示交流3、“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有什么作用?(古人用汉字表示音乐的节拍、旋律,这就是词牌。
比如:念奴娇、清平乐、忆江南,还有渔歌子。
)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我们读一读词题,你会想到什么?二、初读诗词,读出节奏1、按照自读要求来读这首词。
(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要求:①不读错字,口齿清楚;②准确流利,字正腔圆;③试着读出词的韵味。
2、指名朗读,纠字音。
(出示PPT)“塞”多音字。
学生汇报字音、组词。
Sè(堵塞) sài (塞外)sãi(瓶塞)“箬笠”。
“箬笠”就是竹子编的帽子,斗笠。
说说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编故事)蓑衣。
箬笠蓑衣都是避雨工具,相当于今天的雨帽和雨衣,书上注释,联系注释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范写“鹭”字上部表音,下部表形。
3、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我们还要试着读出节奏。
同学们拿出笔,边读边标出节奏,试着读出意味。
学生汇报。
(出示PPT)①师:古人吟诗诵词喜欢击掌打节拍,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打节拍。
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
②师示范、领读、生拍手读。
(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古诗,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4、读词的韵味儿。
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渔歌子-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第 1 课时累计 54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10 页至 110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能正确读写“塞、鳜鱼、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渔歌子》。
3.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反馈】1、请你背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重点词语意思抽测:如:杂兴的意思?二、夯实基础(一)自学连接:1.简介诗人及背景。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
十六岁时,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
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2.词牌。
【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
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
】(二)初读《渔歌子》。
1.初读《渔歌子》,与前两首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2.自学生字。
注音:西塞.()箬笠..()蓑.()衣塞是一个多音字,我来总结总结:塞山原:白满川:子规:了:未解:供:傍:3.再读《渔歌子》,注意节奏。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
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三)解读《渔歌子》。
1.理解字词。
斜风:归:不须归:桃花流水:2.理解诗句。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4.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四)背诵《渔歌子》。
(五)给这首词编个调子唱诵《渔歌子》四、总结梳理五、过关检测2.理解字词意思。
斜风:不须归:归:桃花流水:3.《渔歌子》的作者是,他是朝的人。
这首诗写了哪几种景物读完《渔歌子》,你是否回忆起我们学过的另一首词?写下来吧!我们来唱一唱!。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六单元田园生活的一篇课文。
张志和以凝练的语言再现田园的意趣。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
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
二、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读出词的意韵美。
4、举一反三——形成丰厚的积淀。
三、教学目标1、认识四个生字:塞、箬、笠、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句,并能熟读成诵。
3、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前活动:放假了,你最喜欢做什么活动?表演给大家看看,让大家猜猜。
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1、课件出示《小儿垂钓》《题秋江独钓图》《江雪》——谁来读一读: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钓鱼人?小结:专心让小孩儿的性情更平和;孤独让渔翁远离喧闹和烦躁。
垂钓之乐,乐在这看似孤独得平心静气之中。
古往今来就有很多写垂钓、渔翁的诗歌。
现在让我们走进正在钓鱼的唐代诗人、词人张志和。
2、出示《渔歌子》。
——板书课题正音“子”,在词牌名中不读轻声,读第三声。
3、跟前面三首古诗相比较,你发现它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小结:这就是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所以人们又叫它长短句。
(二)初读正音1、自主读打开书110面,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2、读通顺师: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你们的琅琅读书声了!请你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魅力吧!(指名读。
)读韵味诗词有自己的韵律,注意听老师读词的韵味,看谁耳朵灵。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借助注释再读一读词,小组讨论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呢?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三)明意品画1、画出词中景。
把词中所写的9种景物按照顺序来数一数,西塞山……课件依次出示,借图理解不懂得词语、检查生字词读音。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渔歌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渔歌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词句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学生欣赏垂钓诗生1:钓鱼是快乐的……生2:钓鱼时是很有趣的……生3:钓鱼的时候……在我们的想象下,钓鱼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它顿时变成一件有趣的让人高兴的事情,这就是想象的力量。
唐朝有位词人也写下了一首关于千古传唱的垂钓词,齐读《渔歌子》。
读的很好,好在“子”的读音非常正确,。
渔歌子是词牌名,所以要读成3声,再读。
请同学们猜猜“渔歌子”的含义吧。
(“渔歌子”顾名思义,就是渔夫打鱼时唱的歌)师:唱歌,心情一定是高兴的,让我们美美的再读课题,你能读的再愉快些吗?二、解诗题,知作者师:这位词人是张志和,你们熟悉他吗?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
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评价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16岁,上书皇帝阐述自己的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
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请大家读一遍,牢牢记住这个才华横溢的词人。
今天,我们也借助这首词来谈一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步骤,指导我们以后的古诗词学习。
刚刚大家了解了诗人,理解了诗题,这就叫——解题目,知作者。
三、抓字眼,明词意师:在张志和笔下,《渔歌子》讲述了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这首词。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力求做到字正腔圆。
生朗读。
师:谁来试着读一遍、大家听他是否把生字读准确了。
生1生2教师适时评价,诗句通畅准确,字正腔圆。
指导书写(塞鹭)不须归是什么意思?师:把生字字字落实,字音读准确,字义弄清楚,这样就做到了一丝不苟。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优质课教学设计_5
渔歌子设计理念:《渔歌子》一词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早春节气西塞山的漂亮风景和打鱼情形,生动表现了渔夫洋洋自得的生活情味。
在教课方案中,我按照“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环绕“指导——自主学习”的教课理念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则经过多媒体课件创建情境,简简单单教语文,率领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古诗美好的境界,发展学生的思想水平易语言表达水平。
教材剖析:《渔歌子》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古诗词三首》里的一首词,它是依据本单元“走进田园,热爱农村”这个专题编排的。
这首词是唐朝词人张志和的代表作。
整首词描述了早春节气西塞山的漂亮风景,全词动静联合,境界优美,用词开朗,情味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洋洋自得的生活情味。
学情剖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连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
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并经过课内外学习累积了好多诗词,有了初步的自学水平,但还应连续加强。
因此本课教课要点是要让学生充足发挥自主性,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悟情,指引学生感觉词人“词画合一”的表现特色,感悟诗词的境界。
教课目的:1.朗读《渔歌子》,读出词的节奏、神韵,能有感情背诵。
2.领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境界,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3.认识学习诗词的方法,培育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课要点:朗读出诗词的神韵。
教课难点:领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课准备:1. 学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诗人张志和的平生易创作状况。
2.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爱春季吗?在这个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里,大家都能看到什么漂亮的光景呢?学生自由说春季的光景。
这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一首描绘春季的词《渔歌子》。
取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渔歌子)3.“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4.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每一行的字数,还限制了词的种类、种类,也限制了这首词的每一句的字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之渔歌子》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词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想象画面,理解词。
学习难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新知预习】
1.把下列这首词正确、通顺。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搜集有关张志和的资料,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课堂探究】
1.疏通词句,感知词意。
2.解读画面,品味词境。
3.熟读成诵,进入心境
【达标练习】
一、默写《渔歌子》。
二、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代_____________ 。
蓑衣指_____________ 。
三、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四、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词后两行的意思。
【学习评价】
达标练习参考答案:
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唐张志和用草或棕或稻草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三、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四、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