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专题一鉴赏古诗读懂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01诗歌鉴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

专题01诗歌鉴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
第一步:审题明思路(含义、关键词、思路):
第二步:读诗找对应:
第三步:作答须规范:
第一步:审题明思路——读评论,明含义,找关键,定思路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 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第一步:审题明思路(含义、关键词、思路): 明确评价语含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为“用自己的 眼光、情感来看事物,所以万物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 关键词:“我观物”——“我”看到的景物;
观点评价类新题型一般包含两类题目:第一类是评价无任何解释; 第二类是评语有解释。
二、题型分析
题干中呈现的评语(评价),对诗歌局部或整体——炼字、炼句、 意象、意境、形象、诗意、章法、技能、情感、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题目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水平的变式考查,是“以生考 熟”。考生答题先要认识这一题型,过审题关,明确考点(考什么)、 答题方向(答什么)、答题技能(怎么答)。
“我之色彩”——“我”的情感 思路:找到诗中“我”的情感是什么?明确所观之“物”有哪些?有何 特点?完成与“我”情感的对应。
第二步:读诗找对应——读诗句、找对应;细梳理,条理化。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 读评论就是读题审 题,找到评论中的 关键性词语和答题 要求关键词,确定 考查的角度和考查 范围。
读诗找对应
• 读诗句、找对应;细 梳理,条理化。
• 题干所指的评论(评 价)是一理论性的观 点表达,考生要将这 一观点结合诗句进行 具体解读,在诗中找 到对应的思考点,整 合答案,分条陈列。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共19页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共19页文档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托物言志诗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明发房溪
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这两首都是抒发 思乡之情的作品。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 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 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 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 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
动与静,虚与实,扬与抑,烘托, 对比,借讽,修辞,典故
二.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题目,题材,诗眼,情感,注释,时代,作家。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把握诗歌情感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 达,可以把握作品的主旨 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诗歌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 心思想,可以深入理解作 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诗歌价值
在把握情感和理解主旨的 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诗歌 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对后 世的启示意义。
06
古代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传承
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 美,更在于其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 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 后世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许多艺术家从古代诗歌中汲取灵感, 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音乐、舞蹈 等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人类艺术 宝库。
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 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
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通过翻译和介绍古代诗歌,可以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和独特魅力,增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古代诗歌中的普世价值和人类共 同情感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成 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欣赏和传承
的文化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山居秋暝》、《鸟鸣涧》 等。
作品特点
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空 灵悠远为主要特点,善于运 用白描手法和画意构图展现 自然之美和田园之趣。
艺术成就
王维的诗歌和绘画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 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了 重要影响。
白居易及其作品分析
白居易简介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艺术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 义诗人之一,与元稹一起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

2017古诗鉴赏-专题1读懂诗歌始鉴赏解析PPT课件

2017古诗鉴赏-专题1读懂诗歌始鉴赏解析PPT课件
穷边词(其二)
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试简析这两首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
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 怀,讽刺时事。
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 ”“览古”等字样,有的以被歌咏的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
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 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 有关系。 3.晓手法。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对比; 表现手法:象征、比兴、托物言志;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练中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①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读诗要点
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 比如赤壁、金陵、汴河、骊山、马嵬等
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2.明情感。
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 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做冷静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归纳历史规律等。
3.晓结构手法。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
其事——抒己志。
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借 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练中悟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 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20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3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4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
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5
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8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 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 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谢冕
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9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 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 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 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读懂诗歌始鉴赏ppt

读懂诗歌始鉴赏ppt

2014·广东卷
《望江怨·送别》
例如:
诗题 重要信息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 《咏素 诗的类别 ( 咏物诗 ) ;③暗示了写作手法 蝶诗》 (托物言志)。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 《鹊桥 仙· 七夕》 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 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 人怨》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 (边塞诗)。

卷别 2015·全国新 课标卷Ⅱ 标题 蕴含信息 ①点明了时间(残春);②点明了地点 (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残)。 ①点明了时间(秋夜);②交代了写作 目的(纪怀)。
《残春旅舍》
2015·福建卷
《秋夜纪怀》
2014·全国大 纲卷
①点明了地点(南溪);②交代了写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 缘由(寻);③提示了写作对象(常山 居》 道人隐居)。 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②暗 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怨)。
如 何 读 懂 诗 歌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 画和音乐,决定他的诗的风格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 定了他后期对现实漠不关心。 • 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 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 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 达、乐道路以南渡为界,前 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 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 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 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 绪…… • 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 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但我们还可 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PPT课件

练中悟2
2006 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 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 得清澈。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 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 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011浙江卷) 小试牛刀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 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 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 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小试牛刀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 读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 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 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阅读鉴赏始于懂
23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注:飘然:高远,超脱的样子。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 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 所描之事、物,为后边的抒情或议论作准备。
“起”的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上片首句以议论开篇,“今古河山无定据”是 一句断语,开篇即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 其悲慨已见,可谓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1)看句数。古体诗句数不限,近 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 4 句,律诗都是 8 句。(2)看字 数。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杂言往往以 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 不等的。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3)看押韵。古体诗用韵较宽, 不受韵书限制,押韵可平可仄,又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 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4)看平仄。古体诗 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 ——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 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 字平仄要分明。
元诗为 古 体 杂言,韦诗为近 体七律 诗。
(二)词 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 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 于宋代。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 等。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 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 有 “ 令 ”“ 引 ”“ 近 ”“ 慢 ” 等 。 “ 令 ” 一 般 较 短 , “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 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1)小令, 限 58 字以内;(2)中调,指 59 字至 90 字;(3)长调,指 91 字 以上者。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2.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 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 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 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 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在 10 句以 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八句者 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 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 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律 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 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 律首句多数押韵。
诗歌,从格律角度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中国古 代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兼有部分叙事诗。中国古 诗从发展源流角度又可分为诗、词、曲三种。
(一)诗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
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 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 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 称“五古”“七古”。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 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杂言有一字至十字 以上者,但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 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1)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 定一定字数。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 16 个字,长的如《莺 啼序》有 240 字。(2)讲究平仄。(3)句式参差不齐。少的为一 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4)押韵的位置各个词 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 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 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 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 且可以换韵。 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 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收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 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 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 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 府。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有时亦称乐府。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 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 具体说来,有四种:(1)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 这是常式。(2)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 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要求第一联对仗。(3)截取律诗中间两联, 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4)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即首联和 颔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 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内容和思路是读 懂诗歌的关键。
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抓住古诗的体 裁、语言特征,二要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三要掌握阅读的基 本方法。
专题一 从体裁、语言特征方面读懂古诗
一、古诗体裁常识 诗歌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诗歌和现(当)代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 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 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专题一 鉴赏古诗读懂始
温馨寄语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
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 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 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 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两题。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