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背后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背后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自1949年正式成为国歌以来,始终伴随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声。
这首国歌不仅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历史故事和情感。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这两位杰出的文化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为这首国歌创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为了了解《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两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
田汉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的词作家和作家。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后来,他进入北平的一所师范学校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
田汉曾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这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和反日情绪。
他通过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
1944年,田汉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这首歌如同激昂的战斗号角,呼唤着全国人民抗击日寇的决心。
而聂耳,则是中国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其中就包括《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从小就展现了卓越的音乐才华,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在其后的几年里专注于音乐创作和教学。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经过鄂豫皖苏区的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子。
他以激情和决心充斥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坚定信念。
《义勇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很快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这首国歌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国人民为自由、平等和正义而奋斗的精神。
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无数英雄的牺牲和民族的团结。
这首国歌是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同时,国歌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和自豪之源。
国歌无论在何时何地奏响,都能唤起中国人民的共同回忆和情感。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和战争中走向繁荣和和平的历程,激励着新一代的中国人不断追求更好的未来。
今天,当我们聆听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情澎湃的旋律,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演讲稿100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聂耳与国歌的故事。
聂耳,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人民音乐运动的先驱。
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聂耳以音乐为武器,倾注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极富号召力的歌曲迅速传遍了全国,激发了千百万群众的爱国热情,很快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号角。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可以成为战斗的号角,可以振奋人心。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祖国的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义勇军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摘要:一、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二、歌词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三、作曲家与作词家的合作历程四、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响和传承正文: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自诞生以来,它便成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战斗号角。
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令人感慨万千。
一、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作曲家聂耳与作词家田汉共同创作了这首歌,旨在鼓舞民众投身抗日救亡事业。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豪迈的歌词,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二、歌词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凝聚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呼唤着民众从沉睡中觉醒,挺起胸膛,反抗侵略者。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则象征着全民团结、共赴国难的决心。
这首歌传达了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激发起人们的斗志。
三、作曲家与作词家的合作历程作曲家聂耳与作词家田汉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之前,就已经是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
他们共同投身于抗日救亡音乐创作,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唤起民众。
在创作过程中,两人密切合作,精益求精,力求将歌曲的内涵和旋律完美结合。
聂耳凭借其高超的音乐才华,成功地为田汉的歌词创作出激昂、动人的旋律,使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一首永不褪色的经典之作。
四、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响和传承自诞生之日起,义勇军进行曲便在我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在抗日战争中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传承至今。
这首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我国音乐家在民族危难时刻的高度民族觉悟和英勇担当。
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摘要:
一、聂耳简介
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三、歌曲创作的历程
四、歌曲的影响和地位
五、聂耳的其他音乐作品
正文:
聂耳,原名聂守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生于1912年,正值我国民族危亡之际。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聂耳投身于音乐创作,用音乐激励民族斗志,他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始于1935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沦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聂耳深感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开始着手创作这首歌曲。
歌曲的创作历程可谓艰辛,聂耳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修改歌词和曲调,力求完美。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激昂、旋律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歌曲歌颂了我国人民在民族危难时刻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决心。
这首歌在当时的国内迅速传唱开来,成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有力武器,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聂耳除了《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卖报歌》、《开路先锋》等。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的生活现状和民
族精神,展现了聂耳深厚的音乐才华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聂耳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民族危难时刻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关于聂耳故事
母亲是聂耳最大的牵挂。从照片中看,母亲彭寂宽是比较典型的傣族妇女的长相。令人佩服的是,彭氏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跟着丈夫,居然能够读医书,丈夫死后还能坐堂把脉问诊,养家活口。彭氏的聪慧,显然也遗传给了儿子。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乖巧伶俐,一支简陋的竹笛能吹得五彩缤纷,甚得亲友疼爱。
母亲能唱各种民歌,包括在昆明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洞经调、花灯调、洋琴调,等等。动听的歌曲与歌曲里的故事让小聂耳着迷。蔡锷功成名就之时,聂耳还是黄口小儿,但他从母亲的歌里认识了蔡锷。蔡将军云南首义讨袁护国的壮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习武从军曾是少年聂耳的一大志向。十六岁那年,聂耳最后憋不住了,背着家人偷偷参军,被编入十六军湖南新兵队受训,后投考黄埔军校不果,又被军队遣散,习武之念才在无奈之中打消。不得已,转而读书、演戏、作曲,但成就伟业之心未了。
“拼命三郎”聂耳很快出名了。其时,电影和戏剧往往裹挟在一齐。一套演员班底,一会儿在舞台上演话剧,一会儿又聚集的水银灯下。这样做,虽出于制片商节省成本的策略,客观上却锻炼了演职员。比如王人美在电影《风云儿女》中除饰演女主角之外,还要唱主题歌。拉小提琴的聂耳,也要时不时上场扮个什么卖油炸臭豆腐的小贩;或者涂一身黑墨,扮成黑人矿工。他善于模仿的表演才能已是尽人皆知。1959年,赵丹在电影《聂耳》里出演聂耳时,还不止一次地谈及当时的往事。
1933年至1935年两年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一同创作了《开矿歌》、《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打长江》、《采菱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十四首歌曲,几乎占了聂耳全部作品的一半。聂耳的处女作《开矿歌》是两人合作的开端。之后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两人合作的巅峰。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鲁教五四学制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一、引言聂耳,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最为人知的作品当属《义勇军进行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聂耳的生平经历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运用。
二、聂耳的生平经历聂耳是农民出身,小时候跟随农民父母在乡村生活。
他尤其喜欢听当时流传的民间音乐,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他16岁的时候,他考入了南京师范学校,并学习了西方音乐。
毕业后,他开始了他的音乐事业,前往上海和香港等地演出。
聂耳作为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他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也在世界音乐圈引起了重视。
三、《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聂耳在荒山野岭中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团结中生存的力量。
他深深被鼓舞,同时感到无比的痛心,因为中国此时正面临着极度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聂耳决定用音乐表达他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
他开始尝试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这首歌曲时,采用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同时用中国的音乐元素去丰富它。
他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老的军歌、戏曲和民间音乐。
在1949年建国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国国歌。
这首歌曲是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象征。
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反帝、反殖、爱国的音乐符号,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四、教学应用《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聂耳的生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和意义。
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合唱或齐唱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和中国音乐元素的区别,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认知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授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感悟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感悟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位伟大作曲家,他创作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经典音乐作品。
其中,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就是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象征,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聂耳生于1902年,他的音乐才华在年轻时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平坦。
在中国的动荡年代,聂耳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激发了他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伟大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1935年创作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
聂耳深受中国人民的痛苦所感动,他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抗日斗争的支持。
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激昂而又催人奋进的音乐作品。
这首歌曲的旋律简洁明快,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它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以及对抗日斗争的坚定信念。
这首歌曲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后,是聂耳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他希望通过音乐来激励人们,让他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这首歌曲不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更是激励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和烈士。
聂耳的音乐才华和他对祖国的热爱,使他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广为传唱,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他的音乐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而言,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也激励着我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聂耳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让我明白,音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凝聚人们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聂耳这样的音乐家,中国人民才能够在困难的岁月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
《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首页>讲话范文>国旗下讲话>《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国旗下讲话《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下的讲话是《义勇军进行曲》与聂耳聂耳,1912年生,原名守信,一名紫艺,号子义,云南新兴人,为著名作曲家。
1930年聂耳到达上海,次年加人明月歌剧社,任小提琴师。
“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参加组建北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自此,聂耳以音乐为武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抗战歌曲,激发和鼓励人民斗争。
1935年,受组织派遣,聂耳取道日本去苏联及欧洲考察学习。
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
1935年5月16日,《电通画报》第一期刊出《义勇军进行曲》全版。
此前,受左翼文化运动影响的中国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一部电影,片名叫《风云儿女》。
这部影片描写青年诗人辛白华因受当时革命斗争影响,逐渐从梦幻艺术生活中觉醒过来,最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的战场。
影片的末尾是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据记载,田汉于1934年秋末写好这个电影故事后不久就被逮捕了。
歌词写在一张香烟纸的衬纸上,被茶水濡湿了,字迹有些模糊。
夏衍、孙师毅两人很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誊抄下来。
聂耳接到歌词后,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立即开始谱曲。
在谱曲过程中,聂耳与孙师毅、导演许幸之等商量,把原词中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末尾因旋律的需要,聂耳收不住,又在“前进,前进”之后加了“前进,进!”聂耳留下的微笑是永远的。
这首歌曲,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抒发了人们反帝爱国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吹响了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因此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首歌曲在国内外流传更广。
除了在抗日根据地以外,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这首歌。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也定期安排播放这首雄壮的歌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及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他们对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能够哼唱《义勇军进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欣赏法:学生通过聆听、观看,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3.演唱法:学生通过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的作者,进而引入聂耳的创作故事。
2.讲解:教师详细介绍聂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意义。
3.欣赏: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4.演唱:学生分组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赏析
聂耳的资料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云南玉溪人,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云南玉溪。
1912年2月1日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1935年7月1日在日本藤泽市海滨溺水而卒。
聂耳从小喜爱音乐(改名为“聂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
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现昆明第十中学),1925年考取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联合中学(现昆明市第一中学)插班生。
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入云南第一联合师范学校(现昆明学院)学习,在校期间参与了学生组织“读书会”的活动,并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
并开始学习小提琴。
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
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
这时期他还自修了和声学、作曲法等作曲理论。
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
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厂前身)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
这也是聂耳最多产的一年。
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
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了37首歌曲,大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塑造了工人、歌女、报童等劳动群众的音乐形象。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的这些歌曲,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码头工人》、《新女性》、《毕业歌》、《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梅娘曲》、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摘要:一、《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二、歌词作者田汉与作曲家聂耳三、歌曲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四、歌曲的传播与影响五、结语正文: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国旗上升,国歌奏响,那激昂、豪迈的旋律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这首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沦丧,民族危亡。
在这样严峻的历史关头,一首能够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抗日斗志的歌曲应运而生。
这首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歌词作者田汉,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
他用激昂的文字,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敌人的憎恶和对国家的忠诚。
田汉的歌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富有民族气息,又充满战斗激情。
作曲家聂耳,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将田汉的歌词赋予了强烈的音乐感染力,使《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聂耳采用进行曲的形式,节奏紧凑,旋律激昂,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这首歌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激发了无数英勇烈士为国家、民族而浴血奋战。
在新中国成立后,它又被定为国歌,成为代表我国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和影响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它传唱海内外,激发了全球华人对祖国的热爱。
许多外国人也因为这首歌,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至今日,《义勇军进行曲》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会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总之,《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的歌曲。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敌、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其背后承载着悠久而激荡的历史。
这首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岁月。
这首歌的词曲创作者是田汉和聂耳,他们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创作了这首歌曲,以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背景环境是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段历史时期,红军不断遭受敌军的围追堵截,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在这种情况下,田汉和聂耳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和旋律,以鼓舞红军士气,激励士兵坚定信念,奋勇前行。
这首歌以激昂、慷慨激昂的旋律和充满激励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魄。
歌词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铿锵有力的歌词,激励着士兵们坚守信念,英勇奋战。
《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长征途中鼓舞了红军士气,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象征。
这首歌曲唱出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族独立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念。
田汉和聂耳的创作也经历了坎坷和波折。
聂耳因支持共产党而被捕入狱,田汉也曾因政治问题受到迫害。
然而,他们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如今,《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超越了一首歌曲的范畴,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气魄。
它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义勇军进行曲》是一座丰碑,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敢。
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象征,激荡着中国人民的心。
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而成的。
这首歌曲于1938年在延安诞生,她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激励人心的歌词,成为了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的标志性歌曲,极大地提振了人们的士气和战斗意志。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那个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肆意蹂躏我国的土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强大的军队来保卫他们的家园。
为了鼓舞人们的士气,田汉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用他敏锐的眼光、坚定的信仰和敏感的心灵,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一个具有文学才华的青年,自小就饱受贫困和苦难的他,深知国家的疾苦和人民的痛苦。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呐喊出青年一代的热血和奋斗精神,激励全国广大青年勇往直前,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那一年的秋天,田汉来到了陕北。
他远离了喧嚣的城市,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与草原和积雪为伴,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在陕北的大山里,田汉深入到普通农民的家庭中,倾听他们的哀鸣和呼声,亲身体验他们艰苦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地被他们的坚毅和乐观精神所触动。
有一天,田汉听到了一首农民唱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歌颂的是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民,他们奋勇向前,顽强不息。
田汉被歌词中叙述的故事所感动,他觉得这样的精神应该被广泛传颂。
于是他开始着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想要通过这首歌曲来表达一个思想:人民是历史的主导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他希望这首歌曲可以鼓舞士气,凝聚民众力量,激发人们对胜利的渴望。
日复一日,田汉在简陋的石屋里抓紧时间创作,他用执着和坚毅的态度,铸就了这首名曲的词章。
他选择了最平易近人的文字,直抒胸臆,投射出人民的心声,将其与凯歌般的旋律相融合。
他希望这首歌曲能够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琴弦,唤醒人们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之后,田汉终于完成了这首伟大的歌曲的词章。
他深知即使是最完美的歌词,也需要一个恰当的旋律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共鸣。
聂耳的故事
音乐家聂耳的故事聂耳(原名聂守信)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1935年所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
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
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
日本侵华和国内抗日群众运动的风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从此结合到一起。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
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煌。
他的一系列作品,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
《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不幸正逢聂耳去世,但这支歌作为民族革命的号角响彻了中华大地,还享誉全球。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美、印等许多国家电台经常播放此歌。
战争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将其列入《盟军胜利凯旋之歌》中。
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时,周恩来就提出用这首歌,并在新政协会上一致通过。
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此后每年的国庆节,聂耳谱出的乐章都雄壮地奏响,这足以告慰早年英逝于异国的英灵。
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
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一. 教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课通过介绍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国歌的来历,感受国歌的激昂情绪,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聂耳生平介绍、国歌的创作背景、国歌的结构特点等,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但音乐理论知识和欣赏能力还不够成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歌曲,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生平,感受国歌的激昂情绪,培养爱国情怀。
2.学习国歌的结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够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并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聂耳生平,感受国歌的激昂情绪,培养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学习国歌的结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聂耳生平、国歌的创作背景和结构特点。
2.示范法:教师哼唱《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跟唱。
3.欣赏法: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国歌的激昂情绪。
4.实践法:分组进行音乐表演,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2.课件:聂耳生平介绍、国歌创作背景、国歌结构特点等。
3.音响设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4.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聂耳生平,激发学生对国歌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国歌的激昂情绪。
同时,教师讲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和结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跟唱《义勇军进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表演,运用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国歌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音乐家故事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课本,第三单元为“音乐家故事”,本节课的主题为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通过介绍聂耳生平事迹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歌的由来,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歌,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聂耳和国歌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历。
2.学会演唱国歌,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国歌的旋律和歌词。
2.理解聂耳的创作背景和国歌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聂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教学:让学生聆听国歌,感受其激昂旋律。
3.学唱教学:教师示范,学生跟唱,反复练习,掌握国歌演唱技巧。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国歌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创意拓展: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国歌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聂耳的生平事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聂耳小时候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激昂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国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国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歌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爱国情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音乐家故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教材通过介绍聂耳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结构、音乐特点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聂耳这位伟大音乐家的事迹,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聂耳这位音乐家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聂耳的事迹,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感受聂耳热爱祖国、热爱音乐的精神风貌。
2.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结构、音乐特点,能够演唱这首歌曲,并体会其激昂的情绪。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音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聂耳的事迹,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义勇军进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绪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聂耳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结构、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引导学生感受激昂的情绪。
3.实践法:分组演唱、集体演唱,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乐趣。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聂耳的照片、生平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乐谱、创作背景、结构、音乐特点等内容。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聂耳的生活背景、创作经历,引导学生了解聂耳这位伟大音乐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义勇军进行曲》的兴趣。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程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程《义勇军进行曲》可是咱们耳熟能详的曲子啊,听到它的时候,心里总是热血沸腾。
想当年,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可不简单。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家正经历着风雨飘摇的日子,民众的苦难真是让人心酸。
这个时候,有一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名字叫聂耳,简直就是个热血青年。
为了能激励大家团结起来,反抗压迫,他决定创作一首能够唤醒人心的歌曲。
想象一下,那种情绪,仿佛一根火柴点燃了无数的希望,真的让人感动。
聂耳的灵感来源可真不赖。
当时,社会上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在发声,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唤起民众的觉醒。
聂耳这小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为电影《风云儿女》写首歌。
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战的故事,结合这背景,写首鼓舞人心的曲子,简直是正中下怀。
于是,聂耳心里那个小算盘开始打响,他把自己所有的激情和心血都注入到这首曲子里,听着就像是火山要喷发了!这首歌的旋律真的很让人上瘾,动听得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哼唱。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聂耳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个好伙伴,叫做田汉,专门负责歌词。
两个人真是互相扶持,碰撞出无数的火花。
田汉写的歌词气势磅礴,真是字字千金,仿佛能让人看见那一幅幅壮丽的画面。
试想一下,歌词里提到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谁能不被触动呢?真是把大家的心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
你要知道,这首歌一推出,就像是引爆了全场的烟花,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大山深处,大家都开始唱起这首歌。
每当这个旋律响起,心里都能感觉到一阵激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呼唤着希望。
很多年轻人一听这首歌,立马燃起了斗志,想要投身到抗战的浪潮中去,简直就是战斗的号角,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这首歌的旅程可没那么顺利。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生了许多变迁,有些人甚至对这首歌有些争议。
可是,不管怎样,这首歌的旋律和情感始终没有改变。
它依然是那道温暖的光,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
听到这首歌,仿佛能让人回想起那些曾经的岁月,心中升起一股说不出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中小学优选作文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简短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背景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简短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背景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颂歌故事简短,每当国歌响起,总是心情澎湃!你了解进行曲诞生的经过吗?为什么《义勇军进行曲》能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带上你走进国歌诞生的故事。
我整理了一些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颂歌故事简短的汇总,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快来看看学习下才吧!聂耳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简短一开学第一课: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伴着熟稔的旋律,一起了解那些和国歌有关的故事——1935年春天,上海淮海中路1258号3楼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作曲家正在忘我地投入创作。
他时而在钢琴上所弹奏,时而桌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时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仅用两天时间就已经完成了曲谱初稿。
后来他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亲民党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一首表现华夏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他就是被誉为“国歌之父”的人民音乐家——聂耳,而这首不朽之作正是不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本月17日,是聂耳逝世82周年祭日。
让我们回眸这位“国歌之父”的音乐创作之旅,了解国歌横空出世背后鲜为人知科枫的故事——音乐学霸“耳朵先生”可能不少人不知道,聂耳并非其本名,他原名聂守信,1912年2年末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
受母亲影响,聂守信从小就对音乐浓重自我感觉出了浓厚的兴趣。
高小期间,掌握了竹笛、二胡、三弦、笙等民族乐器的吹奏;初中期间,熟练掌握了钢琴的弹奏;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他不仅掌握了小提琴小提琴的合奏,还与友人一同创办了九九音乐社。
年轻的聂守信显露了极高的音乐天赋。
大家都说,只要能从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朴实无华。
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
一次明月歌舞社联欢会上为,聂守信不但能表演舞蹈,模仿各种人说话,而且还能让两只抖耳朵一前一后地动,这是一般人长很难做到的,大伙儿都被逗得大笑起来。
总经理罗明佑现场给聂守信赠送礼物,并称他为“聂耳博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1.在上课的开始,教师给同学们播放奥运会乒乓球的颁奖仪式,感受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并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时,你的心情如何?请组织语言回答。
2.再次播放一段视频,国庆时,天安门广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时候的心情又是如何?请用语言进行描述。
3.引入本节课新课——《义勇军进行曲》。
(二)新课教授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有关伟大的作曲家聂耳的生平与作品,以小组的形式谈谈你对他的了解和感受。
2.聆听歌曲,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谈谈你对乐曲的感受。
3.结合乐谱,再次聆听乐曲,找出能够表现乐曲旋律起伏的节奏与旋律片段,并用线条的形式记录音乐的起伏。
4.教师带领学生做四度音程的模进发声练习。
1 4
2 5
3 6
4 7 ……
5.朗读歌词,并用圆圈勾画出歌词中表现强烈爱国情感的语句,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运用何种语气和感情来演唱这些表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6.教师弹琴,学生跟随伴奏进行演唱,教师在弹奏中对于情感突出地方,用手势指挥学生进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