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最新版】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社会各个体系具有的信息化水平、科技化水平得到了不断完善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具有的竞争状态非常激烈。

将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能够使专业人员具有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企业新时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建立模型,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提升,是目前我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能够将过去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一解决,进一步促进企业可以更完善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展开详细的分析,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前言:由于我国整体实力的不断上升,企业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方式变得多元化。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管理模式得到了全面创新,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企业正常的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自身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结合其中,使专业人员具有的作用,能够贯穿在企业每一个工作环节,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在我国社会不断完善的环境下,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改变的程度和力度还有所欠缺,导致整体发展势态与人们预期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鉴于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过程(一)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承担的活动和将扮演的角色根据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想要保证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首先,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将扮演的角色,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变化、问题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能力素质在全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能力素质是岗位绩效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岗位绩效管理
个人目标及发展 沟通
主要内容包含: • 企业价值 • 职业发展 • 培训需求
个人绩效指标 评估
主要内容包含: • 业绩指标:如,
日均存款完成率 • 管理指标:如,
纪律性
能力素质评估
主要内容包含: • 核心能力 • 综合管理能力 • 专业能力
考核与评估
评估员工是否达到个人 能力素质模型设定的行 为表现“目标”
目录
1. 能力素质模型的目的
2. 能力素质模型库构建
➢ 核心能力 ➢ 综合管理能力 ➢ 专业能力
3. 能力素质模型在岗位中的应用 4. 能力素质模型在全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5. 能力素质模型实施后的管理措施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能力素质模型包含三大组成部分,核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前台专业技术 能力与后台支持管理能力)。交行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如下:
3. 能力素质模型在岗位中的应用 4. 能力素质模型在全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5. 能力素质模型实施后的管理措施
才干模型的设计基础
银行的远景,使命和价值观 银行的核心能力
团队,员工的核心能力 银行的才干模型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组织的 核心竞争力
部门的能力
个人的 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必须能推动战略的实现,以保证 变革能够与组织愿景、使命及企业目标结 合起来。
公司核心能 力对员工素
质的要求
能力素质 模型
能力素质管 理
能力素质库
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
能力素质模型是将这些能力素质按内容、按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的组 合在一起。可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 员工发展、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PPT精选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PPT精选文档

讨论:
1、请你对上述两个员工的说法做出评 论,并说明理由。
2、请分析B企业在推行“以此为生,精 于此道”的前后两个阶段截然不同的 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3、你如何评价“干一行,爱一行”与 “爱一行,干一行”?
22
讨论:
4.如果你是B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企业通
过广泛接触并收集员工意见反馈后决定将原
先“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内涵改为“爱
夜以继日工作的场景已经不太多了。“以此 为生,精于此道”的巨幅宣传画也渐渐褪去 了鲜红的色彩。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反 映出来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员工对所谓的
“干一行,爱一行”提出了质疑,而质疑的 焦
点主要集中在到底应该先“干一行”,还是 先
“爱一行”上。有位员工就说了,“我是大 学
的应届毕业生,一毕业就来到了这儿,五年 多了,企业一直在提倡让大家投身于现有的
B企业是国内著名的卷烟生产企业。 作为企业推进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以此为生,精于此道”见证着B企业过
去 十年来蒸蒸日上的发展以及良好的人力 资源管理氛围。所谓“以此为生,精于此 道”,实际上就是引导与激励员工做到 “干一行,爱一行”,从而在工作中获得 身心的愉悦。
17
在该理念推出之初,的确在企业内引起
迎接择业竞争挑战?
准备:情境模拟——面试
1、面试官:单位代表或专家 2、应聘者:以你理想的工作岗位为例
24
提供长远 成功的驱 动力
二、素质构成要素
洋 葱 模 型
5
二、素质构成要素
1、动机是推动个体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 的内驱力; 2、个性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及各种信息等的 反应方式、倾向与特性; 3、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的看法与评价; 4、社会角色是个体对其所属社会群体或组织 接受并认为是恰当的一套行为准则的认识; 5、态度是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以及社会 角色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 6、知识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 型与经验型信息; 7、技能是个体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 体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源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人力资源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第一部分--核心才能1.团队精神一、定义: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以及专业的成长上相互合作、依赖、支援、协调,以解决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及完成任务。

换而言之,团队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目的,一起努力,以达到1+1>2的效果。

精选资料2.成就导向一、定义: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重视具体的工作成效与表现。

尽力设法将工作做好;能够设定更高的标准来挑战自我,从而追求更佳的表现。

这个标准可能是个人过去的表现,也可能是一项客观的指标和要求。

可能是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绩效目标。

3.客户服务一、定义:所谓客户服务,是指能够建立并维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获取客户的依赖;能够理解客户的感受与需求,并采取行动满足客户;能够创造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与依赖。

总之,组织成员只有倾听客户的意见,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改善服务品质,创造高绩效。

二、维度、等级、行为特征及表现:精选资料4.专业精神一、定义:具备足够的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包含专业的运作方法、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使用和传递专业知识。

精选资料5.追求卓越一、定义: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能够持续关心工作成果与表现是否令人满意,并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及较高标准的要求,在个人能力及工作表现上力求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6.合作意识一、定义:能够超越本位主义和竞争的理念,通过与他人建立相互依赖、共担风险、共享回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主的合作关系,并结合大家的力量来提升竞争力,创造多双赢的局面。

精选资料7.积极性一、定义: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或寻求及创造机会,获取高于期望和要求的成果。

8.创新性精选资料一、定义:能够以特殊的策略及方法来发展新的经营或管理模式,包括组织内部管理、产品特征及功能、制造生产流程及市场营销与服务。

9.适应性一、定义:能够迅速觉察到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能够改变原先的工作方式或态度,而采用新的态度、技术或方式来面对变革,并且维持组织有效动作。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模型(ppt 43页)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模型(ppt 43页)
人力资源管理者
素质模型
1
讨论内容
章节
章节重点
章节内容
•HR模块及职能
•模块间关系
一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模型 •HR管理者的角色
•HR管理者的素质模型
•BMW
二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
•信息收集中的沟通 •违纪处理中的沟通
•外部机构联络
•HR职业生涯规划
三 人力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论
•HR的无奈 •HR的收获
2
人力资源管理者
5 4 3 2 1 0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
企业管理
方法:加强理论学习
心理学
■人事方面法律法规 5↑
-熟悉掌握并可实际运用;
-并对法律法规的可能变化进行预判; 组织行为学
■机构设置部门职责 5↑
人才管理发展动态
-管理者调整、任命,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 财务知识 依据;
同行业薪酬水平
知识 13
人事政策
➢一份值得做一生的工作
-面向的对象是“人”,不断的发展变化 -不断面对新人,保持年轻的心态
➢接口广阔,职业生涯广阔
-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归根结底靠的是人
•执著,坚强,智慧,聪明,楷模,勇敢,魅力 •主导性,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力强
14
•Key word :胜任素质
•来源:Weibo关键词 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组
15
人力资源模块及职能
劳动关系管理 Employee
Relationship
人力资源规划 HR Planning
薪酬管理 Compensation &
1. 知识 2. 技能
•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HR/财务) •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LAN./PC.)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素质模型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能力素质模型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关键环节,它将企业的战略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紧密地连在一起。

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发展、绩效评估等。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包括三类能力,即通用能力、可转移能力和独特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它是公司企业文化的表现,是公司内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体现公司公认的行为方式;可转移的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多个角色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独特的能力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技能。

胜任素质模型的应用几乎贯穿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与流程,一个企业搭建好能力素质模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员工个人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一、胜任素质模型在新环境下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工作分析。

传统的工作分析一般运用岗位导向原则的分析方法,更看重的是工作的各个组成要素。

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的不断变革,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了。

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职位分析将更加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是以胜任素质为基本框架,通过对绩效高的员工的关键特征和组织的环境变量两方面分析来确定岗位的胜任要求和组织的核心能力,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让人员与岗位、岗位与组织战略目标的匹配度更高。

随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将更趋向于未来导向和战略导向,即按照组织未来发展的战略重新构建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认职务要求。

二、胜任素质模型能够帮助企业招聘与选拔出与岗位匹配度更高的人才。

传统的招聘与选拔,往往只注重是岗位要求中的个别方面,如技术能力、知识学历、工作经验等外显性的素质,没有考虑到高绩效所需要的其他内隐性的素质要求,往往导致企业雇佣了那些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模型一、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表6-1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二、胜任特征素质能力概念:1、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具有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特定技术背景、研究背景和业务能力。

2、责任感: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遇到问题和失误,总是先分析自我,向自己要原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自己主动承担责任,敢作敢当;遇到矛盾冲突,设法从自己的这一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责怪别人。

3、有效组织工作能力:善于将组织的目标分解,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周密计划,合理进行人员分工,高效地利用时间,随时随地关注那些会影响到目标实现的因素,不因关注不必要的细节面偏离正轨,可以有效地工作,促成目标实现。

4、成就动机: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努力提高绩效,完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者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断向自己较劲向自己提出挑战。

5、说服/影响力:言语和行为具有说服力且令人信服或能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别人使其支持或采纳自己的观点。

6、人际技巧:主动与他人建立人际联系,善于处理复杂人际问题,调和各种人际冲突。

7、宏观思维能力:工作中能全方位开展调研,搜集信息,形成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把复杂问题系统地加以考虑,能理解并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决策。

8、主动性:无须别人请示或要求便采取行动;工作有紧迫感,能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前对未来的需求和机会做出反应,并为其成功担负所有责任。

9、团队建设能力:愿意做一组人或一群人的领导,能组织团队成员采用集体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说服教育、管理方式等途径,使团队成员目标一致,沟通良好,各尽所长,建立一个战斗力,有效率的团队。

10、培养人才:能够准确地评估下属优势和发展需要,同时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会为下属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能根据工作需求,制订长期培养人才的计划。

三、测评项目:表6-2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胜任特征素质能力测评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等能力素质。

因此,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一、全面性首先,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很强的全面性。

全面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者应该具备宏观的视野,能够把握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应该有细致入微的思维和操作方式,能够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提出准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全面性保证了管理者在工作中既有长远的计划和战略,也有严密的执行和实现。

二、系统性其次,系统性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人力资源涉及到公司组织机构、人员管理、薪资福利、培训发展等诸多方面,因此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有较好的系统管理能力。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制定系统的管理政策和计划,确保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能够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从而保证公司的运转顺畅。

三、前瞻性除此之外,前瞻性同样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各个行业和企业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备前瞻性,能够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优先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既关注眼前的工作需求,也注意到未来的员工培养和发展,从而合理制定公司的人才和发展计划,保证企业始终具备竞争优势。

四、人际沟通能力再者,人际沟通能力对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能够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还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如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联络,与其他企业进行业务沟通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达成所需要的合作和交流。

五、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团队合作精神也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与各部门协作,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协调各部门工作,共同推进公司长期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建立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以经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分析了笔者者构建的“五步骤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的流程。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美国薪酬协会ACA的调查表明,员工能力素质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积极作用为59%,其在控制成本、增加消费满意度和增加收入三方面的数据分别为45%、44%和41%。

本文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为了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达成相应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能力素质要素的组合和相对应的能力素质级别设置,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能为描绘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提供一套相通的语言系统,能为企业招募到具备相当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提供依据,为企业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同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综述(一)中国人民大学彭剑峰、荆小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彭剑峰,荆小娟基于怀特(Whrite)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四个新角色而提出了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

该模型以行动、战略目标为导向,知识、能力、自我概念为基石,深入个人内在价值观、态度、个人品质、自我形象等潜能要素,同时也涵盖马斯诺需求模型的高阶层次,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涵盖目前以及未来的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素质要素和素质级别。

指标以六大族类分类设置(如表1所示)。

(二)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怀恩•布莱克班克博士通过问卷调查,对7000多个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比较简明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引言: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行政管理、专业顾问的角色,转向战略伙伴,走向职业化发展道路。

职业化的发展、规范,需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必备知识和任职资格标准。

本文依从问题的提出、胜任素质的内涵和相关问题探讨的逻辑顺序,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素质:懂经营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管理文化的能力、管理适应变革的能力、个人诚信和战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能力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职能:一方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但在行政事务上,而且在企业战略制订、执行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已经细分为招聘、选择和录用、人力资源开发、薪酬体系设计、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

各个基本职能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化。

以上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及相关知识,同时对本专业业务有更深人、更高层面的了解。

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人才竞争的加剧。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期望促使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研究胜任力是指一个人与工作绩效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才干或个性特征,它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个人胜任力这一概念,在管理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许多公司都通过询问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哪些胜任力,从而确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具备的关键胜任力。

( 比如,直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什么 ) 这种方法假定每个公司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有其独特期望;并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客户的直线管理人员在界定这些胜任力时起着核心作用。

20 世纪 90 年代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能力研究,已经对这个职业做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说明。

在第一项研究当中,Towers Perrin 和 IBM 公司合作,对包括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公司顾问、直线主管人员以及学者在内的3000位人士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人力资源问题调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胜任力(competency)也称核心能力,它是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及相关行为,这行为是由个人深层的特性(例如性格、行为、驱动力、价值观及技术)所引起。

根据胜任力的定义,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推动力、价值观、知识和技术等个人的深层特性,将导致这个人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个人显示出来,但它可以被旁观者观察到),好的行为将导致成功的工作表现。

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胜任力,具体到HR,他们的胜任力是什么呢?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最关键的素质之一。

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成为“教练员”,就必须能够制定并宣讲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帮助各级主管承担激发下属潜能,培养人才和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制度的责任;同时面向员工的时候,则成为“咨询师”,为员工答疑解惑。

影响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胜任“教练员”的角色,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就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与“营销员”,同样需要具备影响力一样,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与员工建立彼此信任并达成共识的基础,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同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依赖专业权威性影响与推动企业的变革,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运营实践的支持作用等方面。

人际理解力人际理解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

试想,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敏感地倾听与理解员工的需求,无法基于企业与员工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的产品与服务,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如何体现?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一系列角色,包括变革推动者、战略合作伙伴等,又该如何落实?影响力和培养人才的素质又该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建立关系建立更多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及运营之间达成某种契合与一致,从而驱动员工绩效与企业目标业绩之间实现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在素质意义上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对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理解。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是一个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需要具有的特定能力和素质的列表。

这个模型旨在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位职责和任务,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角色,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第一类能力素质——专业知识技能作为一名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支持: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组织、岗位评估、员工关系、员工薪酬、招聘和入职流程以及绩效评估等。

监管和法律:处理劳动法律、劳动力规划政策、工会劳资关系、监察、纪律处分、劳资仲裁和人力资源监管等。

人力资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招聘、在线绩效评估、电子员工档案和员工服务等。

人力资源战略:企业kpi 和目标、企业愿景和文化、人才管理策略和全员价值观等。

第二类能力素质——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能够引导团队和其它人有效地完成任务和目标,拥有以下能力:指导和支持:鼓励和支持员工增强技能和能力,创造一种安全、开放、积极的工作环境,并给出明确的反馈和支持。

激励和赋能: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赋予员工自主工作的权力。

信任:建立和员工之间的互信关系,能够委托任务和权力,同时监测员工的表现和进展。

第三类能力素质——组织和管理能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任务、流程和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计划和协调:制定各种策略、制度和流程,为员工和组织提供支持。

优先级和时间管理:能够优先处理工作和任务,并多任务管理,保证工作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分析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并执行各种流程规定和政策。

商业洞察力:为组织提供准确的市场分析和信息,对未来预测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四类能力素质——沟通技巧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和组织内部的各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如员工、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一系列能力和素质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何为一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一、战略思维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能够对组织的目标和愿景有清晰的认识,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有效结合。

他们需要能够分析当前人力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并与高层管理者沟通,确保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整体战略一致,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二、沟通协调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组织中信息传递的桥梁,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他们需要与员工、管理层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各方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

同时,在处理员工关系等问题时,他们需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冲突并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三、员工管理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管理员工是其核心职责之一。

他们需要具备员工招聘、选拔和培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招聘策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绩效,使其发挥最大潜力。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能够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对员工进行合理评估和激励,提高整体业绩。

四、法律法规意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一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并在实践中遵守和执行。

他们需要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程序,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引导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

五、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保持创新意识,善于进行人力资源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他们需要关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精品】人力资源部各岗位素质能力模型+实例说明【一份十分经典的专业资料,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资料】

【精品】人力资源部各岗位素质能力模型+实例说明【一份十分经典的专业资料,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资料】

【精品】人力资源部各岗位素质能力模型+实例说明【一份十分经典的专业资料,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资料】人力资源部各岗位素质能力模型目录1.核心素养 (6)1.1.主动性61.2.成就导向101.3.服从性131.4.责任心161.5.学习能力192.通用能力 (22)2.1.管理能力222.1.1.计划编制能力222.1.2.计划组织能力252.1.3.制度编制能力282.1.4.资源整合能力302.2.专业能力322.2.1.分析归纳能力322.2.2.非专业学习能力352.2.3.分析判断能力373.职业能力 (40)3.1.管理能力403.1.1.资源协调能力403.1.2.成本控制能力433.1.3.团队建设能力453.1.4.影响力483.1.5.激励能力503.1.6.团队管理能力533.2.专业能力563.2.1.信息收集能力563.2.2.信息沟通能力593.2.3.分析判断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预见性613.2.5.职业规划能力653.2.6.风险评估能力683.2.7.人际交往能力713.2.8.授课能力741.核心素养1.1.主动性●定义描述⏹原意参考: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概念定义:以履职为基础,工作积极主动,有热情。

●分级描述(1)第一级,优秀能主动思考,提出工作的建议和想法,并积极组织实施。

●公司现有核心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人力资源部针对人才留用和开发提出人力资源人才规划计划,确保了公司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小王利用对招聘的精通,主动开发了N个岗位的结构化面试方案,并形成相应的面试评估标准,大大提高了公司面试的效率。

(2)第二级,良好能主动提出工作的建议和想法,并有计划。

●小王看到很多员工的社保没有在公司交,存在用工风险,像公司提出建议,要求统一社保缴纳。

●小王对现有的招聘流程提出建议,建议应规范面试人员标准,提高面试效率。

人力资源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人力资源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人力资源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第一部分--核心才能1.团队精神一、定义: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以及专业的成长上相互合作、依赖、支援、协调,以解决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及完成任务。

换而言之,团队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目的,一起努力,以达到1+1>2的效果。

2.成就导向一、定义: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重视具体的工作成效与表现。

尽力设法将工作做好;能够设定更高的标准来挑战自我,从而追求更佳的表现。

这个标准可能是个人过去的表现,也可能是一项客观的指标和要求。

可能是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绩效目标。

3.客户服务一、定义:所谓客户服务,是指能够建立并维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获取客户的依赖;能够理解客户的感受与需求,并采取行动满足客户;能够创造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与依赖。

总之,组织成员只有倾听客户的意见,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改善服务品质,创造高绩效。

4.专业精神一、定义:具备足够的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包含专业的运作方法、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使用和传递专业知识。

5.追求卓越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能够持续关心工作成果与表现是否令人满意,并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及较高标准的要求,在个人能力及工作表现上力求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6.合作意识能够超越本位主义和竞争的理念,通过与他人建立相互依赖、共担风险、共享回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主的合作关系,并结合大家的力量来提升竞争力,创造多双赢的局面。

7.积极性一、定义: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或寻求及创造机会,获取高于期望和要求的成果。

8.创新性一、定义:能够以特殊的策略及方法来发展新的经营或管理模式,包括组织内部管理、产品特征及功能、制造生产流程及市场营销与服务。

9.适应性一、定义:能够迅速觉察到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能够改变原先的工作方式或态度,而采用新的态度、技术或方式来面对变革,并且维持组织有效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职能:一方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但在行政事务上,而且在企业战略制订、执行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已经细分为招聘、选择和录用、人力资源开发、薪酬体系设计、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

各个基本职能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化。

以上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及相关知识,同时对本专业业务有更深人、更高层面的了解。

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人才竞争的加剧。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期望促使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研究胜任力是指一个人与工作绩效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才干或个性特征,它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个人胜任力这一概念,在管理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许多公司都通过询问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哪些胜任力,从而确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具备的关键胜任力。

(比如,直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什么)这种方法假定每个公司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有其独特期望;并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客户的直线管理人员在界定这些胜任力时起着核心作用。

20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能力研究,已经对这个职业做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说明。

在第一项研究当中,Towers Perrin和IBM公司合作,对包括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公司顾问、直线主管人员以及学者在内的3000位人士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人力资源问题调查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力资源胜任力进行了揭示。

在接受调查研究的四组人员当中,普遍认可以下的胜任力特征:1、计算机知识(直线主管人员观点);2、广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观念(学者观点);3、预测变化所带来影响的能力(公司顾问观点);4、对直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影响力(人力资源主管人员观点);第二项研究是最近由人力资源管理基金协会发起的,该项研究关注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要求。

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公司的300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数据表明,人力资源胜任力根据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色集中在领导、管理、功能、个人特性等方面。

第三项研究也是最详细的研究,是由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组织的。

该项研究进行了三轮,总共耗费了10年(1988~1998年)时间。

该项研究涉及到了超过20000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管理人员,确定了人力资源专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时间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要求。

该项研究的目标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职业建立一个胜任力模型,而不是仅仅为某一公司而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为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专家们进行了多年的数据分析和众多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素质可以归纳成三个明显不同的领域,即经营知识、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和管理变革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胜任素质的变化规律:其一,个人诚信和个人品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诚信度高,个人品牌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就大;其二,时间分配上的特征。

那些将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关键性战略问题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其工作效果好,执行能力强,引导变革有力度,工作有方向感,不会被具体的工作细节耗费精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将时间更多地用于关注战略问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如更多地关注融资、外部竞争态势和客户需求等;其三,管理文化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

海外专家约翰-科特(John Kotter)和詹姆士?赫斯科特(James Heskett)研究发现:文化气氛浓厚的公司,往往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

他们观察到这些文化气氛浓厚的公司,员工对公司价值理念、知识共享认同度很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在公司文化的宣传、推动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四,对经营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里所谓的“经营知识”,是指理解公司的经营和运作等业务功能的能力。

只有懂得公司的财务、战略、技术以及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才能在各种战略讨论中起着有价值的作用。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网络做绩效评估工作,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参与者包括同事、下属、监管者、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

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没有经营、运营的经验,缺乏商业敏锐性(营销战略、市场变化、客户需求等),他们就无法胜任竞争日益激烈的变化要求。

1、经营知识所谓“经营知识”一词,我们并非指管理所有这些业务职能的能力,而是指理解这些业务功能的能力,即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特长、组织愿景、文化特色和业务流程等;关注业务发展变化趋势,知晓组织经营企划的框架,了解财务报表的构成;懂得竞争者优势劣势的分析、市场营销知识和网络信息交流;熟悉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能系统思考公司的整体运作等。

只有懂得公司的财务、战略、技术以及组织能力,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才能在各种战略讨论中起着有价值的作用。

掌握了行业、员工以及人际关系知识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完全胜任自己领域的工作,但是仍未能掌握公司所在的竞争环境的经营本质特征。

比如,一些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知道如何运用全方位绩效评估系统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根据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来做调整。

一些公司现在通过网络做绩效评估工作,在这个评估过程中,包括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同事和下属工作人员参加评估。

如果没有实际运作经验,商业敏锐性则要求具有诸如市场、融资、战略、技术、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功能领域方面的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把握好人力资源传导机制和经营,战略问题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要想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伙伴,相比直线管理人员需要理解人力资源的程度来说,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应该更多地了解和理解经营与业务。

2、人力资源实践活动的传导即能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如薪酬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培训发展制度、招聘选拔制度等;善于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尤其是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的宣导、解释和执行过程的跟踪、落实;精于激励的诸多方法,有良好的领导艺术,长于吸收别人的建议,合作精神好。

就像任何其他专业人员一样,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至少都应该是所从事专业的专家。

如果人力资源经理懂得这一点,并且能够巧妙地、艺术地、创新地传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就能帮助他们在组织里建立起个人诚信,并且赢得公司里其他部门员工的尊敬。

这是培育人力资源职业特征的必要条件。

然而,就像我们在本书前面章节里已经论及的那样,此种专业性知识和技术的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因此,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持续不断地跟踪人力资源理论中可能出现的新内容,并且要有足够的灵敏性,把它灵活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3、管理变革管理变革能力包括积极参与组织创新、变革的活动,有较强的展示演讲才能,有专业咨询的修养,能快速理解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推动程序;有组织团队、激励员工的技巧和能力,善于平衡、协调、处理不同意见和改革中的矛盾;能预测变革的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利益的得失,并将这些变数结合管理变革的进程加以考虑,有前瞻性。

管理变革的能力是作为商业伙伴的人力资源管理地位不断提高的另一个实例。

也许大多数首席执行官所面对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必须关注组织与新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倘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此也早有准备的话,那么他们同样也处于推动变革的位置。

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管理变革,则他们体现出下面的能力:诊断问题的能力,与客户建立关系,明白无误地表达观点,设立领导工作议程表,解决问题,以及实施目标的能力。

这些胜任力还包括有关变革过程的知识,变革代言人的能力,以及促进组织中转变“人”的传输变革的才能。

4、管理文化管理文化能力是指在组织中,注重组织规章的制定、宣导和执行,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的书面成果。

如组织的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设计、推广;组织奖励制度的修改、完善。

参与组织重大管理制度的起草、沟通和关系协调。

如薪酬制度的改革起草,薪酬方案的沟通、宣导和执行。

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完善对客户的服务流程,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善于与员工合作,易于和大家知识共享。

管理研究人员约翰?科特(John Kotter)和詹姆士?赫斯科特(JamesHeskett)发现,文化气氛浓厚(通过员工对公司价值理念的共享程度来进行测量)的公司往住取得较高绩效。

此系统所产生的员工行为会逐渐地被编织到公司的文化中去,并成为公司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绩效的人力资源战略就是高绩效文化的第一位的指标。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明白他们是“文化的守护者”,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们的业务领域。

5、个人诚信如果说以上四个领域可以被看作是人力资源胜任力的四大支柱的话,那么个人诚信则可以被认为是支撑着这四大支柱的地基。

密歇根研究项目发现,无论是在业务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成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人,但是“个人诚信”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个人诚信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它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生活在”公司的价值观念之中。

当然,他们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文化守护者”。

常常让人力资源主管人员挠头的公司价值有:思想开放、坦白直率、担任团队角色的能力、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流程执行以及对自己和同事坚决主张的最高绩效。

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其工作中不具备这些价值观的话,那么他很难期望同事给予自己较高的信任。

其次,倘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了可信任的基础,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就建立了可信度。

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在管理团队中担当起了有价值的伙伴角色;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和管理小组融为一体,则无须借助权力就能和团队成员很好地合作以及影响团队成员。

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公司的经营目标给予非常积极的支持,那么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其他人员的信任关系就能良好地建立起来。

第三,如果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依“一种态度”行事时,就能赢得其同事们的尊重。

我们所指的“一种态度”,意思是对如何赢得业务有自己的见解,支持论证有充分的观点,提出创新、主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鼓励对关键问题进行争论等等。

各种胜任力的重要性在密歇根项目的最近一轮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刚才讨论过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5个领域对人力资源管理全面绩效的相互影响。

表2描述了这些胜任力的行为指标,反映了这些胜任力在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工作效率贡献中的位次。

所有这些胜任力领域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重要胜任力。

研究表明,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对重要性进行排序,这些胜任力的次序如下:懂业务(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融人到管理团队之中);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明白什么是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做到最好);管理文化(帮助塑造公司的特性);管理和适应变革(帮助“促进变革情况的发生”);展示个人诚信(赢得尊重和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