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范畴篇 解释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相对的东西能容许有程度上的不同。但并 不是所有的都容许。 • 一切都会是相对的,但一个东西借提及别 的东西来说明,并不就使这个东西本质上 成为相对的东西。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确切 的知道一个东西是相对的,他也就会确切 的知道这个东西与什么东西有关。
性质
• 性质一词有多种意义。 1.有一种性质我们可称为“习惯”或“状 态“。 2.有一种性质包括天生能干,或天生无能 的那些词语。 3.第三类是影响的性质和影响。如:酸甜、 冷热、黑白还有灵魂。 4.第四类是物的形或形状。
解释篇
•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解释篇》里详细论 述了关于命题的理论。在他探讨命题理论 之前澄清一了下命题的概念。首先,在阐 述“命题是什么”之前,亚氏先定义了名 词和动词,然后解释了否定、肯定、命题 以及句子各是什么意思。
• 《解释篇》的1—4章解释了各种词的定义。 • 1. 作为孤立的词,既非正确的,也非错误 的。 • 2. 名词:一个由于习惯而由其意义的声音, 它是没有时间性的,它的任一部分离开了 其他部分就没有意义。 • 不确定名词:实际上没有一个公认的词 用来指称这一用语。如 “非人”。

亚里士多德在作了以上分类之后, 接着 又对简单的语词进行分类, 从中划分出十 类逻辑范畴:每一个不是复合用语的那些简 单的语词意指实体、数量、性质、关系、 地点、时间、姿势、状况、活动、遭受。 • 亚里士多德首先通过范畴分类达到了 存在的分类, 即实体存在和属性存在。其 次, 在这种区分中, 亚里士多德以逻辑上 的主宾词关系表述了存在的实体与其属性 的关系:实体作为主词主要指个别事物, 而 属性作为宾词则是个别事物各方面的性质。

存在于主体里的东西,大多数都不能用 其名称和定义来述说他们存在于其中的那 个主体。 • 在第二性实体中,属比种更加真正的是 实体。
• 第一性实体不能用来描述任何东西,但第 二性实体时,属可以用来说个体,种可以 用来说属和个体。 • 实体没有相反者。 • 实体不容许有程度上的不同。 • 实体最突出的标志:保持数量上的同一性 时,实体能容许有相反的性质。
实体
• 实体,就其真正的,第一性、最确切的 意义而言,就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 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边的东西, 例如某一个个别的人,或某匹马。但是在 第二性的意义之下作为属而包含着属的东 西也被称为实体。例如,个别的人是被包 含在人的这个属里,而“动物”又是这个 属所隶属的种;因此这些东西——就是说 “人”这个属和 “动物” 这个种——就 被称为第二性实体。
句子:名词和动词组成句子,而句子是一连串有意义 的声音,但只是作为表达,而不是作为肯定命题或者否定 命题。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句子都是命题,只有那些自 身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句子才是命题。说到底,命 题是通过句子来表达的,但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是命题,命 题必须有真假,无真伪可言的句子不是命题(如祈祷、夸 赞),也就不是逻辑研究的范围。 总之,在亚里士多德对命题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任何命题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有所断定,一个是 有真假之别。他对命题的这种定义以及结构的规定塑造了 现代形式逻辑“命题”定义的雏形。
范畴篇 解释篇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 工具论” 中的首要之作 《范畴篇》, 既是他和其老师柏拉图在思想上分 道扬镰、建立前期形而上学的哲学纲领, 也是他 着手创建逻辑学的奠基之作。 《范畴篇》紧密 交融着哲学与逻辑思想, 运用哲学与逻辑的意义 分析, 论析主范畴、次范畴与后范畴, 建立了一 个创新的范畴系列。 《范畴篇》奠立了 一种分析理性, 它对发展西方哲学中的科学理性 传统, 对亚里士多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都是 有重要意义的。

前九章论述本体“ 主范畴” 与“ 数 量”、“关系”、“性质”等9个“次范 畴”。 • 后六章论述“对立” 等5个“ 后范 畴”。
1. 同名异义的东西、同名同义的东西;由引申得名的东西。 2. 简单用语和复合用语。 3. 《范畴篇》对现实存在的事物进行了逻辑分类: 关于事物: (a ) 有些是述说一个主体, 但不存在于任何主体中 的。例如, 人可以述说一个主体个别的人, 但不存在于任何主休中。 (b)有些存在于一个主体中, 但不述说任何主体。例如, 某种白色存 在于主体物体中, 但不述说任何主休。(c) 有些既述说一个主体, 也 存在于一个主休中。例如,知识存在于主体人心中, 也述说语法。(d) 有些既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 也不述说一个主体。例如,个别的人或 个别的马, 既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 也不述说一个主体。 • 亚里士多德用于以上分类的标准有两个: 是否述说一个主体, 以及是否存在于主休中。所谓“存在于” , 亚里士多德解释道, 不 是指作为部分存在于事物中, 而是指离开了有关主体就不能存在º
先于
有以下几种意思: • 1. 与时间有关的; • 2. 存在的次序不能颠倒; • 3. 用来谈及任何次序; • 4. 更好的和更可尊敬的都被称为有自然地 优先权 。
同时
• 1.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物,在绝对意义下 被称为同时的。 • 2.那些其中一个的存在必然使另一个存在, 但任何一个绝不是使另一个存在原因的事 物,按本性说就被称为同时的。 • 3. 那些在同一个种里被相互区分开来并且 彼此相互对立的属,也被称为同时的。
关系
• 有些东西,由于他们是别的东西的,或者以任何 方式与别的东西有关,因此不能离开别的东西而 加以说明,我们都称之为相对的东西。如,“更 高”、“二倍”,其他还有“习惯”、“状态”、 “知觉”、“知识”、“姿态”。 所以那些借着 与某一物的关联而说明其性质的词语都称为相对 的。 • 相对的东西可以有相反者。但不是所有的都有相 反者。
• 3. 动词:一个词在其本身意义之外尚带有时间的 概念者。比如:“健康” “是健康的” • 不确定动词:常附带有时间性的意义,但并没 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来代表这种变种。比如:“不 健康的” “没有病的”。 • 动词的时态:“已失去”与“将失去”也不是动 词,而是动词的时态。动词与时态的区别是:动 词表示现在的时间,而时态则表示除现在时间以 外的一切时间。

《范畴篇》第六至九章, 论述了依存于主体并可表述主 体的九个范畴数量、关系、性质、位置、时间、状况、属 有、动作、承受, 相对实体而言, 一般称它们为次范畴。 • 第十至十五章论述了同事物变化相关的对立、先于、 同时、运动、所有等5个范畴, 是十范畴后添加论述的,一 般称它们为后范畴。 • 这些论述是在确立实体为存在中心的基点上, 进而探 讨实体的属性、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变化, 也是亚 里士多德前期存在论与实体论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融贯着 哲学与逻辑分析, 是他形成与发展逻辑理论的重要环节。
• 一个性质可以是另一个性质的相反者。 • 性质容许有程度的不同。
活动和遭受
• 活动和遭受都容许有相反者,都容许有程 度上的不同。
• 第十至十五章论述了同事物变化相关的对 立、先于、同时、运动、所有等5个范畴, 是十范畴后添加论述的,一般称它们为后范 畴。
对立
这个词语各种意义: 1. 相关者的相互对立; 2. 相反者的相互对立; 3. 缺乏者的相互对立; 4. 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的相互对立。
数量
数量是分离的或连续的。 分离的数量的例子如数目和语言的;连 续的数量的例子如线,面,立体,此外还 有时间和空间。 有些数量其整体的部分之间有一定位置 上的一定关系如线,面;有些数量其内部 各个关系之间却没有这种关系,如立体、 空间、时间、语言等。
• 数量没有相反者,对于一个确切的数字来 说。在空间方面容许数量有一个相反者。 • 数量不容wk.baidu.com有程度上的不同。 • 数量最突出的标志 是它被称为等于或不等 于别的任何东西。不是数量的东西,看起 来就绝不能被称为等于或不等于。
运动
• 运动有六种:产生、消灭、增加、减少、 改变、位移。 • 1.这几种运动彼此是有分别的。 • 2. 静止是运动的相反者,但各种不同的运 动形式是以其他运动形式作为相反者。

有的以下几种不同的意义: 1. 用来说习惯,状态或其他性质的; 2. 说数量; 3. 说衣着; 4. 说身体的一部分或戴在我们身上的某个东 西; 5. 说内容; 6. 已获得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