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fd84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今天我培训的主题是一一谈谈公司、企业职员常见的职务犯罪形式、特点及其预防措施职务犯罪概述:公司、企业职员的职务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
职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管理,如果职务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如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企业资产,挪用公司、企业资金等职务犯罪,就会严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不仅给公司、企业造成集体财产的大量流失,更因触犯刑法而使自己身陷囹圄,后悔终生。
因此,多方了解和熟悉与公司、企业职员有关的一些法律常识,对身为公司、企业员工的我们来说,是十分有用而且必要的,所以我希望今天的这个讲座能够使大家有所受益,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惩防结合,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这既是对我们所在的公司、企业负责,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公司、企业职员常见的几种职务犯罪形式:(一)职务侵占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首先,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本单位财物”不仅指本单位“所有”的财物,而且还指本单位“持有”的财物。
包括:(1)、已经在本单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为本单位所有的财物。
(2)、本单位虽尚未占有、支配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债权。
⑶、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如邮局的邮件。
从物的性质上看,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如电力、热能、煤气、天然气等。
其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
“主管权”,是指对本单位财物的调拨、安排、使用等具有决定性的支配权,一般都是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如部门经理、科室主任等。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PPT课件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0d592f14791711cc79175c.png)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润迅公司职业道德培训第一期
“沃是道德标兵”
培训目的
增强公司员工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通过培训 使大家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从而不 做犯罪违法乱纪之事。
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公司倡导守法、廉洁、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对社 会负责为目的。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 的动机。 因违反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给公司或用户造成 经济损失者,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 公司怀疑其涉嫌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 刑事责任。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
孙某担任某通讯公司客户经理期间,负责集团合约机业务的扩展和办 理,并有审核用户资质、签订合同、手机订购、业务受理等职责。2010年 11月,孙某、邢某经预谋,伪造江苏某公司公章、公司税务登记证、企业 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假员工名单等资料,利用被告人孙某的职 务便利,向公司申请并签订免预交购机款集团入网合作协议,骗取手机107 部,并将手机出售给他人,手机卡另行处理,经鉴定,手机共计价值人民 币147767元。
第62条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 起点标准。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ppt课件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ed1676edb6f1aff001fc4.png)
ppt课件
10
职务侵占罪
案例2:
曹某在2011年5月担任××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期间,利用
职务之便,将其收取的该公司销往某装饰公司的5车腻子粉
货款,共计3.8万元非法占为己有。庭审过程中,曹某对上述
事实无异议,并有相关证人的证言、应收帐目清单、存款回
单、转帐凭条、收货帐目明细、送货单、银行交易明细、聘
一、被告人吴文晃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期从判决执行 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 8月2日起至2012年8月1日止)
二、随案移送的赃款人民币5632元退还给被害单位东莞市建安集团有 限公司,并责令被告人吴文晃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退赔被害单位东莞市建 安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15226.3元。
货款4万元存入向某的银行账户。向某收到该笔货款后,
将其据为己有,并离开了×电子公司。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向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被判pp处t课有件 期徒刑一年。
12
职务侵占罪
案例4: 严某是某色织有限公司仓库保管员,颜某则负责用电动三 轮车帮助该公司运送货物。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间,两人经 合谋,利用严某为公司保管棉纱的职务之便,由严某用蛇皮袋 将棉纱装好放在仓库门前,颜某则利用运送货物的机会一并将 棉纱运出厂区,再进行销赃。两人共合谋作案几十起,共同窃 得各种规格的棉纱合计1.598吨,价值人民币17578元。2008年 1月24日,两人故伎重演时被公司保卫人员抓获归案。 公司保管员,其职责是保管公司财物,对财物安全负责。 可有人却利用这一便利,与外人勾结,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2 月25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对一起仓库保管员勾结外人侵 占公司财产案作出一审宣判,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严 某、颜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f3ab0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c.png)
1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行
为
2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方
式
3 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
二 挪用资金罪
立案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 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一 职务侵占罪
以案说法
以上事实,被告人吴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被害单位员工提供的证言以及经被告人分别确认
的内部调拨单,广东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侵占财产明细表,被侵占钢材的来源、型号及重量证明,涉案
物品价格参考证明,抓获经过,原籍材料,扣押。发还物品、文件清单,被告人吴某的供述等证据证实,
学法 知法 懂法 守法
守住法律底线 预防职务犯罪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目录 CONTENTS
一 职务侵占罪 二 挪用资金罪 三 行贿罪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五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六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 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七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八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足以认定。据此东莞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第1款、第64条的规定,做出如下判
决:
一
被告人吴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 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8月2日起至2012年8月1日止)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edab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9.png)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索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这一罪行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一、法律风险与防范1.1 法律风险:职务侵占罪属于刑法范畴,一旦被定罪,将面临法律制裁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刑罚也有所不同。
1.2 防范措施:公职人员应加强法律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财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财物的安全。
1.3 效果评估:建立健全职务侵占罪的防范措施后,应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职务侵占罪的成因分析2.1 职权过大:公职人员职权过大,容易产生滥用职权的行为,从而导致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2 职责不清:公职人员的职责不清,容易产生权责不对等的情况,为职务侵占罪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2.3 腐败氛围:腐败氛围的存在容易导致公职人员心理失衡,从而产生职务侵占罪的行为。
三、预防职务侵占罪的措施3.1 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增强防范职务侵占罪的意识。
3.2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职人员职责明晰、权责对等的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3 强化惩处措施:对于职务侵占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减少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四、职务侵占罪的调查与处理4.1 举报机制:建立健全职务侵占罪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和内部人员对职务侵占罪行为进行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4.2 调查取证: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04320a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e.png)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和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职务犯罪的风险也如影随形,给企业和员工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帮助大家增强法律意识,预防职务犯罪,今天我们举办了这场讲座。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类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或者企业员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国家、企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5、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同时,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一旦触犯法律,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失去自由和工作,甚至家庭破裂,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1、对企业的危害职务犯罪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员工通过贪污、挪用公款等手段窃取企业资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9ae11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6.png)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许多企业纷纷举办相关讲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的重要内容。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类型职务犯罪,简单来说,就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包括:1、贪污罪这是指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受贿罪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挪用公款罪将公款挪作私用,用于个人消费、投资或者其他非法活动。
4、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5、滥用职权罪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超越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致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不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1、经济损失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开展,甚至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人才流失职务犯罪会破坏企业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影响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3、信任危机一旦发生职务犯罪,会使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
4、法律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员工的职务犯罪行为而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增加企业的法律成本和经营风险。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1、个人贪欲部分员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他们不惜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谋取非法利益。
2、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员工对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和后果缺乏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3、企业管理漏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c97473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0.png)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应归属于国家、集体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据为己有或者非法占有的行为。
这一罪行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对公职人员的形象和职业道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本文将从法律风险与防范的角度,详细探讨职务侵占罪的相关问题。
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应归属于国家、集体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据为己有或者非法占有。
1.2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根据侵占金额的大小而定,一般包括罚金和有期徒刑两种处罚方式。
同时,公职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分和职务变动等后果。
1.3 职务侵占罪的司法实践与判例分析通过对职务侵占罪的司法实践和判例分析,可以看出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注重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侵占金额的多少以及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损害程度等因素,以确定刑罚的轻重。
二、防范措施2.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对职务侵占罪的认识和警惕,从而减少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职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和财产来源的审查,防止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3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加强公职人员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防范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三、相关案例分析3.1 案例一:某地政府官员职务侵占案通过分析某地政府官员职务侵占案,探讨案件背景、侵占行为、法律责任以及案件处理结果等方面的内容,深入了解职务侵占罪的实际情况。
3.2 案例二:某公务员职务侵占案通过分析某公务员职务侵占案,探讨案件中的侵占过程、侵占金额、法律责任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争议和判决结果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认识职务侵占罪的特点和风险。
公司职员职务侵占理论与案例20151127
![公司职员职务侵占理论与案例20151127](https://img.taocdn.com/s3/m/d075ce5ecf84b9d528ea7a87.png)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预防普及讲座讲座目的:提高法律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不经意间触犯法律,构成刑事犯罪,失去追求美好幸福人生的机会、失去与爱人和孩子相守的机会、失去陪伴父母家人的机会。
珍爱生活,远离犯罪。
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且给社会带来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处罚一般会让行为人失去自由,有时候还会附加失去剥夺某些财产或权利。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是一个重刑主义国家,“重典治国”在各朝不同时期备受统治者青睐,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强有力的思想和工具。
在当代,虽然受到西方国家的诟病及所谓人权主义的威胁,我国有轻刑的趋势,但是重典治世思想仍深刻影响着执政者和国人。
这些都体现在我国刑法的规定中,比如我国的刑罚较重。
公司职员职务犯罪的类型主要有:一、职务侵占罪二、挪用资金罪三、行贿罪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五、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六、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七、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八、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职务侵占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立案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三、行为方式(一)公司股东侵占自己出资的公司、企业的财产公司的财产一般称为公司资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股东的初始出资。
另一部分是公司成立后,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财产。
既包括设备、材料、工具等动产和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以及货币组成的有形财产,也包括企业名称、工业产权等无形财产。
公司成立时的原始财产由股东出资构成。
股东可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等方式出资。
股东一旦履行了出资义务,其出资标的物的所有权即转移至公司,构成公司的财产,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相分离。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341f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一种违法行为,指的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还涉及到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1.2 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1.3 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影响和声誉风险二、风险源头2.1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和手段2.2 职务侵占罪的典型案例分析2.3 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和串通风险三、风险防范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3.3 强化惩治力度和打击力度四、风险防控4.1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选拔和培训4.2 完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机制4.3 健全举报和监督机制五、风险应对5.1 及时发现和处理职务侵占罪行为5.2 加强证据采集和调查取证工作5.3 严肃追究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正文内容: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身份、职务行为、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权益、据为己有等。
1.2 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公职人员一旦犯罪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犯罪的情节和后果,法律规定了相应的量刑标准,包括罚金和刑期等。
1.3 职务侵占罪的社会影响和声誉风险职务侵占罪不仅伤害了公共利益,还会对公职人员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被暴光,将面临舆论压力、职务调整甚至失去工作的风险。
二、风险源头2.1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和手段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挪用公款等。
公职人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冒领、挪用等手段侵占公共财物或者权益。
2.2 职务侵占罪的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职务侵占罪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职务侵占罪的具体行为和后果,从而更好地认识风险的源头和特点。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专题讲座.doc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专题讲座.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74b88ac281e53a5802ffb8.png)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员工职务类犯罪案件明显上升,笔者就预防企业职工职务犯罪谈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公司、企业中所涉及的职务犯罪;第二是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第三是如何预防职务犯罪问题。
第一方面:公司、企业中所涉及的职务犯罪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其犯罪主体也属于一类特殊主体,即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在上述单位中的领导人员、职员和工人。
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侵占本单位财物行为的,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司法实践中,公司、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中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职务侵占罪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及犯罪构成1.定义: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
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
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职务犯罪防范讲座
![职务犯罪防范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19e8384151e79b8969022673.png)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根据司法实践,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 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 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20万 元以上的,应当追诉。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案例:2005年,刘某于深圳成立一公司, 公 司成立后以“外商看中了你的产品”、“我们 可以将你的产品推向海外...”为诱饵,并以公 司名义骗取他人的考察费、合同运作费等,短 短5个多月作案51起,诈骗百万。后被深圳市 福田区法院判决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精品课件
审判
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五条之规
定,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光、
汤新、张华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50决已发生法律效力。(文中人物均
系化名 )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公司、企业如何预防侵犯商业秘密的发生? 1)对符合申请专利要求的技术申请专利; 2)把具备商业秘密基本特征的经营信息、技术信息
3)对公司、企业内的业务往来、合同签订、 收支账目、库存清单等要定期检查、核对,并要形成 长期有效的制度,坚决执行,以防止职务侵占犯罪的 发生,确保公司、企业的财产不受侵害。
精品课件
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
二 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的定义 挪用资金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
单位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 给他人。在此前提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数额 较大、越过3个月未还的;二是虽未超过3个月, 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三是进行非法 活动的;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7d47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3.png)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或者贪污公共财物、公共财产的犯罪行为。
在职务侵占罪中,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侵占公共财物、公共财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一、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或公共财产、数额巨大等。
只有当这些要件齐备时,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1.2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职务侵占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侵犯了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利益。
犯有职务侵占罪的公职人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可能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1.3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后果犯有职务侵占罪的公职人员不仅将受到刑事处罚,还将受到政治、职务上的惩处,甚至可能被开除公职。
这将对其个人声誉和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
二、预防职务侵占罪的发生2.1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组织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和规章,明确公职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防止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2 加强监督和管理组织单位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防止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3 加强教育和培训组织单位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他们抵御职务侵占罪的能力。
三、加强职务侵占罪的监督和检查3.1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务侵占罪行为。
3.2 加强巡视和审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财物、公共财产的巡视和审计工作,查明公职人员的不当行为,防止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3.3 加强舆情监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舆情的监控和分析,关注公众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检举,及时处理职务侵占罪的举报和投诉。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专题讲座.doc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专题讲座.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74b88ac281e53a5802ffb8.png)
预防企业员工职务犯罪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员工职务类犯罪案件明显上升,笔者就预防企业职工职务犯罪谈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公司、企业中所涉及的职务犯罪;第二是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第三是如何预防职务犯罪问题。
第一方面:公司、企业中所涉及的职务犯罪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其犯罪主体也属于一类特殊主体,即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在上述单位中的领导人员、职员和工人。
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侵占本单位财物行为的,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司法实践中,公司、企业中常见的职务犯罪中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职务侵占罪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及犯罪构成1.定义: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
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
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https://img.taocdn.com/s3/m/a3e477eb910ef12d2af9e77e.png)
员工职务偏轨心理分析
logo
一方面是:发展趋势与侥幸心理的捷径
另一方面:执行力不到位容易退化成“偏离 轨道”
小结
logo
结尾篇结言: 员工犯罪现象不仅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也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名誉带来负面影响。同时 员工个人的人品也将遭受社会各界的质疑。对 其以后的个人发展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eg:占有货款案例案例: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 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 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 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 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 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自己,在生活的小 路上及时纠正方向,这样,以后的路才会越走 越宽广。
logo比如新峰的logo:
谢 谢!
某公司某部门专题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培训 2015.12.06
logo
*串通投标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 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 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课件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f9656b9d528ea81c779d3.png)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三、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v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 处没收财产。
v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 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 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v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v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 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企业内部员工 职务犯罪形式讲座
主讲人:王玉刚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一、企业员工职务Βιβλιοθήκη 罪概况v 企业内部员工的职务性经济犯罪,是世界上一个具 有普遍性的问题,它始终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存 在于各种政治制度之中,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 的特点。近几年来,我国正处经济加速发展时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秩序尚未理顺,各项管理 制度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 全,这些都为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提供 了滋生的土壤和活动的空间。因而职务侵占、挪用 资金、行贿受贿等犯罪,处于多发期、易发期。
企业内部职工的职务犯罪讲座
(4) 利用商业地位和手中权力,收受甚 至索取他人贿赂。
v 一些企业中掌握实权的人员,利用手中所掌 握的建筑施工工程发包、工程款结算、商业 地位优势等权力,大肆收受他人贿赂,甚至 索取他人贿赂。受贿形式多样,有直接收受 现金的,有让行贿者免费装修房子的,有的 以家属、孩子的名义收取贿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概念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 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 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职务侵占——法律规定
logo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 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logo
某公司某部门部员工职务犯罪预防培训 2015.12.06
一、职务侵占罪——烂苹果定律
logo
烂苹果定律:当一个权力系统中某一个人出现腐败行为而
没有受到惩罚,则很快就会有其他人受到传习和鼓励,他们的自我 压力会减少,并随之出现腐败行为,直到所有的“苹果”都腐烂到 一起。
负面影响恶劣
二、职务侵占罪——概念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logo
5、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此项也是很经常发生的。员工往往会觉得很委屈,是公司 先拖欠我的工资、是老板先不兑现我应得的奖金我才这么做的 啊!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之便 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法定要件!至于员工 与公司的纠纷,只能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去 解决。 eg:占有货款案例案例:
四、职务侵占——主要形式
logo
职务犯罪的主要形式 犯罪行为人往往是利用其在业务上主管、管理或经手财物, 对自己所管理的环节比较熟悉,掌握工作环节中存在的漏洞、 缺陷的便利,或隐匿财物、变卖私吞、自批自用,或以无报有、 以少报多、以报换报废为由转手倒卖或内外勾结盗窃,侵吞本 单位财物,或利用手中权力行贿受贿,串货、加价销售产品并 占有差额等等。
人格 物格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3、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logo
该类情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
的本企业财物直接据为已有。这种方式行为人一般基于一定的 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
支配权,主要发生在业务主管、经理、厂长。
eg:物业主管私自收费案例
* 合同诈骗罪
logo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 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 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 大。 破坏生产经营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 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 挪用资金罪
logo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 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 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eg:广东三女子盗窃案例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形态
logo
2、串货、加价销售产品并占有差额 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销售人员身上,有的销售员在公司给 出的价格基础上另外加价销售给客户,客户付款时,其扣留差 额部分只将剩余部分款项交给公司,私自占有差额,这种行为 也属于职务侵占。 eg:北京业务经理伪造账户、合同案例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logo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 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 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员工利用假发 票虚假报账等行为。
取不 正 当 的 利 益 索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1、企业内部员工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logo
这种情形最容易发生在仓管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
有管理权以及保管、经手本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当然有些企业因设有保安员, 出入均要登记,保安员也是比较容易发生此情况。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 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logo
*串通投标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 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 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 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 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 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 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