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诗意流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流淌诗意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陆凯捷
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

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让语文课堂飞扬激情、充满诗意呢?
一、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诗意
1.文本是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苏教版课本中入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需要教师引导、暗示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通过教师的指导,反复朗读,背诵等,让学生更深刻品味语言,从而内化语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绘了夕阳下山时的瑰丽景色,抒发了人们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写得十分的美,渗透着强烈的美育因素。

我们可以以“美”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始终,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让心灵穿梭于在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之间,让孩子们用眼睛去观察夕阳,用大脑去想象夕阳西下的美景,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夕阳,感受夕阳的神奇魅力,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用朗读来释放内心的情感。

2.文本是画,一幅五彩斑斓的画
画,无处不在。

文本中一般都有插图,插图往往是文本的主旨或精髓的所在。

如《蚕姑娘》一课,文本上的插图,就是蚕姑娘各阶段的生长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蚕的生长过程及形态变化的理解。

配合学生理解的需要,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精炼、含蓄、抽象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智。

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体会文本文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构思画面,还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冰花》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用美丽的冰花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地感受冰花姿态的优美,激发他们求
知的欲望,再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为理解后面三个比喻句的做好铺垫。

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适时的图片出示,有助于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二、用心彰显教师教学的诗意
“语文课的诗意来自哪里?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教师的诗人气质,洒脱、飘逸、空灵、净润,在不经意间用词的鲜活和灵动、意象的丰富和意境的高远”。

(肖川语)要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洋溢诗意,充满诗趣,达到诗境,我们老师首先要学做一名诗人。

要让我们的教学语言诗化,要让我们的情感诗化,要让我们的教学内容诗化,要让我们师生的交流平等化。

1.诗意导入,先声夺人
教师的导语设计引领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渲染着教学的情境,烘托着课堂的文学氛围,激发着学生表达的诗意和文采。

所以,在设计导语时,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流畅、优美、简洁,富有文学色彩。

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例如学习《西湖》一课
西湖导入片段:
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苏轼眼中的西湖,无论阴晴雨雪,西湖的湖光山色总能以她迷人的风姿倾倒无数的游客。

西湖为什么有如此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湖,一起感受西湖之美。

《庐山的云雾》一课,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入:
庐山的云雾导入片段: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题西林壁》吗?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
师:你对庐山了解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知道得还真不少,是啊(边出示文字和图片边说),庐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
有瀑布,有溪流,最神奇的要数――(生接)庐山的云雾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也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2. 触发联想,引诗入文。

语文的诗意首先离不开教师自身具有诗意的精神内涵。

没有这种内涵的教师是不可能使这种诗意弥散于语文的课堂中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这种诗意随处弥散。

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通过学生诵读课文,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叶子默默无闻、立足本职的人。

学到课文结尾,教师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句引入教学,不仅升华了文本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让语文教学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生机盎然。

教学《李广射虎》一文时,在学习文章三、四自然段时,主要引导学生体悟李广的神勇无比,射箭技艺高超,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可引入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让学生从王昌龄的诗句中侧面感受李广的本领高强。

3.教学节奏,讲究诗的韵律。

诗是特别讲究韵律和节奏的。

语文教学也要讲究韵律和节奏,使课堂变得高效。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要求动静结合,快慢交替,舒卷有致。

具体到一节课的安排上:有时要“动”,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师生问答,小组讨论,配乐朗读、情景表演等等,使学生被吸引,保持兴奋状态;有时要“静”,安排学生认真倾听,个人思考,默读自悟等等,使教学有张有弛。

有时要“快”,在非难点和学生已知处要快,不能拖沓,否则会使学生厌倦;有时要“慢”,在重点、难点之处要给学生充分的吸收消化时间,否则一味求快,学生跟不上,产生不了成功感,反倒增加不少心理负担,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节奏,使课堂质量提升。

三、积极追求学生的诗意
1.让学生读出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有感情的朗读”,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呢?我认为,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能让学生通过读,悟出文意,让学生通过读给课堂的诗意增添色彩。

让学生在师生的合作朗读中尽显诗意,如上《水乡歌》时,老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半句的合作读给诗意语文创设了很好的氛围;在《天鹅》一课中让学生合作中有节奏的朗读天鹅的叫声中学语文,体会天鹅叫声中的深刻含义。

在《军神》一课中“了不起!你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个军神!”朗读这段话时要语言激昂,层层递进,表达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充满敬佩之情!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在指导朗读时应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内在的意蕴,把握诗人情感的脉搏,可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情绪的变化,读出自己内心的感觉。

2. 让学生写出诗意。

每一次的读都能促进学生的写,只有让学生说出诗意、写出诗意,学生才能成为诗意语文的主体。

老师一次次的启发,带入学生走入诗意的彼岸,写的前提是让学生有诗意的说,有诗意的交流。

①文章结尾处意犹未尽,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诗意。

《水乡歌》一文教学片断:
师:其实,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

你们还知道水乡什么多吗?(鱼、虾、蟹、荷、鸭、鹅、稻田、米等)(课件出示图)那你们也能学着课文里的样子学做小诗人吗?
出示:水乡什么多?
多。

千,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夏天就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在小青蛙、小知了的呼唤声中来了,文中的我想变这么多东西,你想变点什么呢?我们来作作小诗人,仿照文中的句式也来说一说,写一
写。

出示:我想变_______,
__________。

语文教学中这样的补写,让语文学习的诗意跃然体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

②为文章另辟蹊径,在改写中尽显诗意。

如教学《鸟岛》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仿照《水乡歌》一文,写一首《鸟岛歌》,这样既巩固了文本学习,也让语文学习充满诗意。

③为课文填补空白,在想象中彰显诗意。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断:
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荷叶还会给哪些小伙伴带来快乐呢?它们都藏在这……里了,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仿照书上来说。

出示:
()来了,在荷叶()。

师:荷叶给这么多的小精灵带来了欢乐,所以当看到那小小的荷塘时,我(生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真是太伟大了,让我们一块来欣赏欣赏。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觉得快乐吗?让我们带上这种心情读一读全文。

这样的诗意填补,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巧妙地渗透人文教育,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美。

同时创设情境进行口语训练,积累语言,逐步内化,变为自己的知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有真正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感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力求让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我们共同走在语文的路上,让课堂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吧,那么孩子的想象就能放飞,孩子的灵性就能得到飞扬,孩子的心灵必将得到熏陶,孩子的底蕴也将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