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b35f84693daef5ef73d78.png)
(0686)《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6:第六次7:第七次1:[填空题]衡量地震的指标是___、___。
参考答案:2:[填空题]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3:[填空题]风化作用分为、、。
参考答案:4:[论述题]论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参考答案:1:[填空题]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
参考答案:2:[填空题]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划分为河源、、、、五段。
参考答案:3:[论述题]以降水补给河流为例,说明径流的形成过程参考答案:4:[填空题]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减小。
参考答案:5:[填空题]地理环境可分为、和,而自然环境又包括和。
参考答案:1:[论述题]名词解释生态平衡2、气旋3、滑坡参考答案:2:[论述题]土壤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是具有,土壤四个肥力因素是、、、。
参考答案:3:[论述题]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
参考答案:1:[填空题]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地表到地心将地球划分为、、。
其间有两个分界面,分别为、。
参考答案:2:[论述题]论述气压带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参考答案:3:[论述题]简述三大岩类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1:[多选题]由于褶皱形成的地貌有A:单面山B:构造盆地C:一山三岭两槽D:方山E:地堑参考答案:BC2:[单选题]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A:赤道面B:地心C:极点D:本初子午线参考答案:D3:[单选题]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A:大于B:小于C:等于参考答案:A4:[单选题]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A: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B: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C: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D: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参考答案:D5:[多选题]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参考答案:AB6:[单选题]片流作用的产物称为A:洪积物B:坡积物C:崩积物D:冲积物参考答案:B7:[判断题]潜水是指埋藏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汽压降低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河流在上游搬运、中游侵蚀、下游堆积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参考答案:正确1:[多选题]每年阳光直射赤道时,是A:6月22日前后B:3月21 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参考答案:BC2:[多选题]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椭球体B:地球绕太阳的运动C:地球自转D:地轴同赤道面成23.5°夹角参考答案:AC3:[单选题]甲地海拔268m,潜水位的标高为248m,乙地海拔245m,潜水位标高为235m,若分别在两地开发地下水,则打井的深度为A:甲地井深B:乙地井深C:两地一样深参考答案:A4:[单选题]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A:无数条B:各一条C:一条D:各两条参考答案:B5:[判断题]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 月参考答案:错误6:[单选题]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南极圈D:赤道参考答案:B7:[单选题]槽台学说以地壳的()运动为主A:水平B:升降参考答案:B8:[多选题]黄土区的特征有A:地貌类型为塬、梁、峁等B:黄土的颗粒成分以粉砂为主C: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D: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参考答案:ABCD9:[判断题]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西南●最新版】[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7f4dd76a20029bd642d73.png)
[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一次作业[填空题]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与。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填空题]太阳能在无机界中的转化途径是,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在有机界中的转化途径是,转化形式是。
参考答案:大气―地面―大气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表增温(长波辐射)―大气增温植物―动物―微生物光能―化学能―热能。
[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以及等,其中以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潮汐能太阳能[填空题]水分循环通常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参考答案:凝结降水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和。
参考答案:太阳能地球内能[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组成是:、、和。
参考答案: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
[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即:、、、。
参考答案: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填空题]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海陆间热量交换:。
参考答案:大气环流、大洋洋流,季风。
[填空题]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六大要素。
参考答案: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岩石[填空题]太阳能对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效应是,地球内能的作用效应是。
参考答案:夷平化崎岖化[填空题]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
参考答案:相限区地方[填空题]水分循环通常由、、和四个环节组成。
参考答案: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填空题]地质循环的全过程实际蕴含着太阳能与地球内能的一系列转化及其相应的四种作用过程,即、、、。
参考答案: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
[填空题]根据风化发育阶段学说,土壤形成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
参考答案:物理风化阶段、富钙阶段、富硅铝阶段、富铝阶段。
[填空题]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叫,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叫。
参考答案:省性带段性[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可概括为三类型:、、。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776b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c.png)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2. 下列哪项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A. 喀斯特地貌B. 河流地貌C. 冰川地貌D. 火山地貌3. 下列哪个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4. 下列哪个地形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A. 黄土高原B. 江南丘陵C. 四川盆地D. 云贵高原5. 下列哪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交替B. 时区差异C. 地理极D. 黄赤交角答案:1.A 2.B 3.B 4.B 5.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______,位于______洲。
7.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______,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______。
8.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位于______地区。
9. 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的是______。
10. 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______。
答案:6.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7. 昼夜交替;黄赤交角 8.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9.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江南丘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产生时区差异;(3)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分布。
地球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1)产生黄赤交角;(2)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分布;(3)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12. 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答案:(1)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形复杂,多山丘陵。
(3)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地形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西南大学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西南大学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65e61577232f60ddcca155.png)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2000一、名词解释(2.5×8=20)1、季风 p129答: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
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一般说来,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2、厄尔尼诺 p148+p191答:【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洋流以50-100m/s的速度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几度,冷水上翻不能到达表层,结果造成只适应冷水域生存的鱼类、藻类大量死亡。
鳀鱼死亡,海鸟因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迁徙,使南美洲沿岸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出口。
秘鲁及厄瓜多尔气候由干旱转变为多雨,经常发生洪灾。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对秘鲁沿岸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也对热带太平洋沿岸甚至全球气候造成灾害性影响。
】某些年份,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糜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大气。
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度,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即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我国1998年的洪灾也与此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常常有突发性,且无明显规律可循。
经过人们不断探索,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一种被称为南方涛动的现象几乎同时发生。
3、准平原 p273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为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
准平原的发育大致包括以下过程:①原始地面平缓;②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③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④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⑤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2015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十年真题答案及伍光和笔记解析
![2015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十年真题答案及伍光和笔记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f94028ccbff121dd368369.png)
I
目录
序言...................................................................................................................................................... I 资料使用说明.................................................................................................................................... II
2、出题特点和趋势
1)分析西大试卷内容结构,可以看出,一般而言,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题,地理环境 各要素内容几乎均匀分布,尤其在简答题部分,如若是 5 题,则各要素均占一提,若是 10 道题,则各要素均分布两题;另外,论述题部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实际某区域为 例,分析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与西南地区相关的热点问题;第二种是人地关系,也就是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对湿度、露点、雾凇、雨凇、大气环流、季风、锋、气旋、反气旋、气候等;
掌握大气组成和结构,……………… (5)生物:掌握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生态因子
对生物的影响;掌握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掌握社会—经济—自然 复合生态系统特征和利用;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 4)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耗散结构、自然区划、土地、 土地评价等基本概念;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自然区划的原 则和方法;掌握人地关系的内涵、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16真题答案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16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dbb5a2b160b4e767fcfef.png)
2016年西南大学初试《自然地理学》真题及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土壤肥力答:是指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由土壤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所引起的。
土壤肥力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2. 净初级生产力答:净初级生产力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即:初级生产力=总初级生产力-自养呼吸消耗,是生产者能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也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成员生存和繁殖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其初级生产力有很大差异。
陆地上,由热带雨林向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热带稀疏草原、温带草原、苔原到荒漠,其初级生产力依次下降,海洋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地方有珊瑚礁、海藻床和上涌流区域,其次是大陆架。
3. 河漫滩答:是指洪水期被淹没,平水期又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河谷谷底部分,它的形成是河床不断侧向移动和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
①滨河床浅滩阶段最原始的河漫滩是出现在年轻时期的v形谷内,由于河流的侧向侵蚀,使谷坡逐渐后退,谷底开始展宽,在河弯的凸岸处形成狭窄的和粗大砾石所组成的滨河床浅滩。
②雏形河漫滩阶段随着侧向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凹岸继续后退,凸岸处雏形浅滩不断扩大加高,以致在河流平水期也大片露出,发展成为雏形河漫滩。
这时,因河谷仍比较窄,洪水时水深和流速仍然较大,在谷底的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如砾石和砂等为主,而悬移质如泥和粉砂则被水流带往下游。
③河漫滩阶段雏形河漫滩形成后,谷底进一步扩宽,滩面再度淤高。
洪水时由于滩面水深变浅而流速减小,洪水中的大量悬移物质就可以在那里沉积下来,构成由粉砂及粘土组成的沉积层,这样雏形河漫滩就发展成为真正的河漫滩。
4.气温垂直递减率答:不同气温的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常用气温垂直递减率表示,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在垂直于由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
由于气温条件的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019秋季西南大学[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辅导答案
![2019秋季西南大学[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5b818168884868662d64b.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代码:0431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区域性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相关性区域性3、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古地理法【√】顺序划分法主导标志法合并法4、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部门区划叠置法类型制图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5、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
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①③②④④②③①【√】②①③④6、原始大气中没有:H2OCO2N2O3【√】7、下列的说法,符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植被所取代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增强当森林减少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植被类型的改变,可能引起地表水热交换发生变化【√】森林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小8、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E.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F. 暴雨形成的冲沟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9、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A. 地方性【√】B. 干湿度地带性C. 带段性D. 省性多项选择题10、自然地理系统的动力因素是:()地貌气候【√】水文【√】生物11、关于生物进化,正确的是:()从水生到陆生【√】从陆生到水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1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地域性【√】相关性【√】1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景观圈【√】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14、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相对一致性的是:古地理法顺序划分法【√】。
自然地理1作业和答案精品文档16页
![自然地理1作业和答案精品文档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cde86704a7302768e9939a3.png)
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各种三角洲中属于鸟足状三角洲的是()A.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B. 黄河三角洲C. 尼罗河三角洲D. 长江三角洲2. 石海属于()A. 重力地貌B. 冻土地貌C. 风沙地貌D. 喀斯特地貌满分:3 分3. 河床向上游的加长主要是由()造成的A.B. 下蚀作用C. 侧蚀作用D. 磨蚀作用E. 溯源侵蚀作用满分:3 分4. 河流侵蚀最强烈是()处A. 海平面以下B. 海平面附近C. 中游水库D. 上游源头地区满分:3 分5. 戴维斯侵蚀循环学说认为()阶段地表起伏最大。
A. 萌芽期B. 幼年期C. 壮年期D. 老年期满分:3 分6. 某山地海拔高度4185m,它属于()A. 低山B. 中山C. 高山D. 极高山满分:3 分7. 属于冰蚀地貌的是()A. 蛇形丘B. 冰斗C. 终碛堤D. 鼓丘满分:3 分8. 某谷地走向较为顺直,横剖面呈梯形,谷坡陡峻,纵剖面崎岖不平,没有恒定的纵比降,谷底组成物质为沙或基岩,这个谷地应当是()A. 溶蚀谷B. 河谷C. 风蚀谷D. 冰川谷满分:3 分9. 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波长的浅水区时,波浪开始变形A. 1/2B. 1倍C. 2倍D. 4倍满分:3 分10. 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 0°B. 15°C. 45°D. 75°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1. 以下为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有()A. 风蚀残丘B. 峰丛C. 洪积扇D. 溶蚀谷满分:3 分2. 以下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有()A. 溶沟B. 溶斗C. 石芽D. 石柱满分:3 分3. 以下属于冰水堆积的有()A. 冰砾阜B. 蛇形丘C. 终碛堤D. 羊背石满分:3 分4. 以下属于波浪纵向运动形成的堆积地貌有()A. 湾顶滩B. 沙嘴C. 连岛坝D. 水下沙坝满分:3 分5. 以下属于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有()A. 分布在戈壁和沙漠的东南方向,粒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与盛行风向一致B. 黄土中含有陆生草原性动物和植物化石C. 富含钙质D. 呈灰黄,棕黄色满分:3 分6. 以下属于冰川地貌的是()A. 终碛堤B. 侧碛堤C. 天然堤D. 冰卷泥满分:3 分7. 下列关于地貌成因的论述,正确的是()A. 构造运动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B.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是形成地貌的主导外动力C. 地貌发育是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地貌的发育D. 岩石的硬度、胶结程度物理性质和结构等都会对地貌的发育产生影响满分:3 分8. 关于风沙流说法正确的有()A. 风沙流中沙粒运动的形式有蠕移、跃移和悬移三种B. 风沙流的输沙量绝大部分分布在离地面30cm的高度以下,尤其在10cm以下C. 沙粒颗粒越细,越容易被吹蚀D. 风沙流以跃移方式搬运量最大满分:3 分9. 关于河流阶地说法正确的有()A. 河谷两侧的阶梯状地形不一定都是阶地B. 构造运动是阶地形成的主要原因C. 所有的阶地组成物质都有河流冲积物D. 阶地在河谷两侧对称分布满分:3 分10. 属于冰蚀地貌的有()A. 峡湾B. 角峰C. 刃脊D. 石林满分:3 分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2cae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b.png)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分支?A. 气候学B. 地形学C. 水文学D. 经济学答案:D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影响着我们的哪些方面?A. 自转影响昼夜更替,公转影响季节变化B. 自转影响季节变化,公转影响昼夜更替C.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气候类型D. 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地球的地形特征答案:A3. 以下哪种岩石是火成岩的一种?A. 砂岩B. 页岩C. 大理石D. 花岗岩答案:D4.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形式?A. 风化作用B. 溶解作用C. 机械侵蚀D. 化学侵蚀答案:C5.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亚马逊雨林B. 太平洋C. 大陆架D. 生物圈答案:D二、填空题1.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五层组成,从地面向上依次是____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答案:对流层2.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下水和冰川中。
答案:海洋3. 在板块构造理论中,板块之间的碰撞边界通常形成________,而分离边界则可能导致________的形成。
答案:山脉、大洋中脊4. 气候类型中,热带雨林气候的柯本气候分类代码是________。
答案:Af5. 地球上的生物圈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________百分比。
答案:20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答: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构成,其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但在高温高压下部分岩石呈现塑性流动状态。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金属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金属构成。
地球内部结构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壳的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等地质现象,这些现象对地形地貌、土壤形成、气候条件等有着重要影响。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827c551eb91a37f1115cfc.png)
海洋沉积最重要的区域()√此题回答正确1. A. 滨海区2. B. 浅海区3. C. 半深海区4. D. 深海区2、在北半球的反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此题回答正确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正圆球体2. B. 扁球体3. C. 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4. D. 两级略扁的椭球体洪流作用的产物称为√此题回答正确1. A. 坡积物2. B. 冲积物3. C. 残积物4. D. 洪积物5. E. 风积物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此题回答正确1. A.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2. B.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 C.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4. D. 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此题回答正确1. A. 北回归线2. B. 南回归线3. C. 赤道4. D. 南极圈、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此题回答正确1. A. 无数条2. B. 各一条3. C. 一条4. D. 各两条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此题回答正确1. A. 赤道面2. B. 极点3. C. 本初子午线4. D. 地心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此题回答正确1. A. 大于2. B. 小于3. C. 等于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此题回答正确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下列属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此题回答正确1. A. 洪积扇2. B. 自然堤3. C. 牛轭湖4. D. 泥石流5. E. 沙嘴6. F. 河漫滩12、莫霍面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2. B. 存在于岩石圈中3. C. 存在于软流圈4. D. 上下地壳的分界面、风蚀作用的结果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风棱石2. B. 雅丹地形3. C. 新月型沙丘4. D. 石蘑菇14、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现象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喜马拉雅山的上升2. B. 汶川地震3. C. 云南石林的形成4. D. 富士山火山爆发5. E. 石灰岩的风化15、下列属于矿物的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石膏2. B. 花岗岩3. C. 金刚石4. D. 云母16、由褶皱形成的地貌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单面山2. B. 构造盆地3. C. 背斜山4. D. 向斜谷5. E. 方山6. F. 地垒17、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椭球体2. B.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3. C. 地球自转4. D. 地轴同赤道面成23.5°夹角18、河流的侵蚀作用及结果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向源侵蚀使得河谷加长2. B. 向旁侵蚀使得河谷加宽3. C. 向下侵蚀使得河谷加深4. D. 向旁侵蚀使曲流河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19、黄土区的特征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地貌类型为塬、梁、峁等2. B. 黄土的颗粒成分以粉砂为主3. C. 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4. D. 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20、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地转偏向力2. B. 惯性离心力3. C. 摩擦力4. D. 水平气压梯度力21、每年阳光直射赤道时,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6月22日前后2. B. 3月21 日前后3. C. 9月23日前后4. D. 12月22日前后22、我国的地貌特征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中山地占整个陆地面积的60%以上2. B. 地势总的来说是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3. C. 它的形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结果4. D. 山系多为东西走向,河流大多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23、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此题回答正确1. A. 水平气压梯度力2. B. 地转偏向力3. C. 惯性离心力4. D. 摩擦力24、片流作用的结果形成√此题回答正确1. A. 坡积群2. B. 坡积物3. C. 崩积物4. D. 冲积物25、气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此题回答正确1. A.√2. B.×26、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此题回答正确1. A.√2. B.×27、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此题回答正确1. A.√2. B.×28、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汽压降低√此题回答正确1. A.√2. B.×29、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此题回答正确1. A.√2. B.×30、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94e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e.png)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A. 地貌学B. 气候学C. 土壤学D. 经济学答案:D3. 地壳最厚的部分通常位于:A. 海洋B. 大陆C. 山脉D. 平原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与洋流无关?A. 厄尔尼诺现象B. 拉尼娜现象C. 季风D. 潮汐答案:D5.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散逸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6378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约为________度。
答案:23.5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5.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
答案:五大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以上)是由数个巨大的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形成了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
2. 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全球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和冰盖等组成,它们通过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循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状态。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地理学,并简述其研究内容。
答案: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4. 什么是水循环?请简述其主要过程。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植物蒸腾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c9d7a172ded630b1cb6b9.png)
第一章 地球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
P6(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P15-16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5c60df524ccbff021846c.png)
西南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论述题]参考答案:大气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
2:[论述题]参考答案:1)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性,研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2)分析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3)研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途径;4)揭示人类生活和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谋求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3:[论述题]参考答案:答:综合自然地理学处于地理科学体系的第二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部门自然地理是它的基础,它又为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4:[论述题]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答: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是分析性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综合性研究。
只研究部分就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要研究整体就必须从各部分着手。
一方面分析各部分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研究各部分间的关系,所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部门自然地理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础,它又为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
5:[论述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定义、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答: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定义: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基本特征:1)是地球上两种能源相互作用的场所,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重要作用的地方;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6:[多选题]道库恰耶夫提出了:A:自然综合体概念B:自然地带学说C:景观学说D: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参考答案:ABD7:[单选题]下列著作哪一部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地分类和分等著作:A:《管子•地员篇》B:《汉书•地理志》C:《宇宙》D:《地学通论》参考答案:A8:[单选题]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参考答案:D9:[多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相关性D:地域性和层次性参考答案:ABCD10:[单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参考答案:D11:[单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A:整体性B:综合性C:地域性D:相关性参考答案:A12:[多选题]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 A:太阳能集中分布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D: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参考答案:ABD13:[多选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综合体B:景观圈C:自然地理环境D:地球表层参考答案:ABCD14:[填空题]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15:[填空题]自然综合体是16:[填空题]自然地理环境指的是17:[填空题]地球表层的特征是:1:[论述题]简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fc4e23ccbff121dd368367.png)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2009年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一般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
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
3、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4、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均可形成喀斯特地貌。
5、季风环流一般来说,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季风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
6、阶地沿河流、湖泊和海滨伸展,超出河、湖、海面以上的阶梯状地貌。
由侵蚀剥蚀、堆积过程和地壳构造运动合力塑造而成。
7、山麓剥蚀面是在风化、重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坡不断后退,在坡麓形成基岩上覆盖薄层松散堆积物的缓倾斜剥蚀平面。
在干旱区常有分布。
8、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9、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生物的生长点和营养泉。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为食物链。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东、西半球发生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地球自转让太阳光无时无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产生昼夜交替。
西南大学2019年秋[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431]《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bf7a49ec3d5bbfc0a7455.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代码:0431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特点是:()
整体性
综合性/【对】
相关性
区域性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
整体性/【对】
综合性
相关性
区域性
3、综合自然区划方法中体现发生统一性原则的是:()
古地理法/【对】
顺序划分法
主导标志法
合并法
4、贯彻区域共轭性原则的区划方法是:()
部门区划叠置法
类型制图法/【对】
地理相关分析法
主导标志法
5、下面四种动物:①兔子;②鱼;③恐龙;④章鱼。
按照动物进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④②③①/【对】
②①③④
6、原始大气中没有:
H2O
CO2
N2
O3/【对】
7、下列的说法,符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植被所取代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沉积最重要的区域()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滨海区
2. B. 浅海区
3. C. 半深海区
4. D. 深海区
2、在北半球的反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圆球体
2. B. 扁球体
3. C. 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4. D. 两级略扁的椭球体
洪流作用的产物称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坡积物
2. B. 冲积物
3. C. 残积物
4. D. 洪积物
5. E. 风积物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2. B.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 C.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 D. 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光直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北回归线
2. B. 南回归线
3. C. 赤道
4. D. 南极圈
、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可以有经纬线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无数条
2. B. 各一条
3. C. 一条
4. D. 各两条
某地经度指该地所在经线与()角距
√此题回答正确
1. A. 赤道面
2. B. 极点
3. C. 本初子午线
4. D. 地心
从水量平衡方程中可知,海洋蒸发量()降水量√此题回答正确
1. A. 大于
2. B. 小于
3. C. 等于
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为
√此题回答正确
1. A. 从中心向四周作顺时针旋转
2. B. 从中心向四周作反时针旋转
3. C. 从四周向中心作顺时针旋转
4. D. 从四周向中心作反时针旋转
下列属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洪积扇
2. B. 自然堤
3. C. 牛轭湖
4. D. 泥石流
5. E. 沙嘴
6. F. 河漫滩
12、莫霍面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2. B. 存在于岩石圈中
3. C. 存在于软流圈
4. D. 上下地壳的分界面
、风蚀作用的结果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风棱石
2. B. 雅丹地形
3. C. 新月型沙丘
4. D. 石蘑菇
14、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现象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喜马拉雅山的上升
2. B. 汶川地震
3. C. 云南石林的形成
4. D. 富士山火山爆发
5. E. 石灰岩的风化
15、下列属于矿物的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石膏
2. B. 花岗岩
3. C. 金刚石
4. D. 云母
16、由褶皱形成的地貌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单面山
2. B. 构造盆地
3. C. 背斜山
4. D. 向斜谷
5. E. 方山
6. F. 地垒
17、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椭球体
2. B.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3. C. 地球自转
4. D. 地轴同赤道面成23.5°夹角
18、河流的侵蚀作用及结果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向源侵蚀使得河谷加长
2. B. 向旁侵蚀使得河谷加宽
3. C. 向下侵蚀使得河谷加深
4. D. 向旁侵蚀使曲流河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19、黄土区的特征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貌类型为塬、梁、峁等
2. B. 黄土的颗粒成分以粉砂为主
3. C. 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4. D. 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
20、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地转偏向力
2. B. 惯性离心力
3. C. 摩擦力
4. D. 水平气压梯度力
21、每年阳光直射赤道时,是
√此题回答正确
1. A. 6月22日前后
2. B. 3月21 日前后
3. C. 9月23日前后
4. D. 12月22日前后
22、我国的地貌特征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其中山地占整个陆地面积的60%以上
2. B. 地势总的来说是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
3. C. 它的形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结果
4. D. 山系多为东西走向,河流大多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23、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有
√此题回答正确
1.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B. 地转偏向力
3. C. 惯性离心力
4. D. 摩擦力
24、片流作用的结果形成
√此题回答正确
1. A. 坡积群
2. B. 坡积物
3. C. 崩积物
4. D. 冲积物
25、气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26、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27、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28、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汽压降低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29、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0、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地转偏向力。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1、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大陆上多出现在8 月,海洋上多出现在7 月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2、石蘑菇、雅丹地形、新月型沙丘、石窝都是风蚀地貌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3、在同一气温下,气压值愈大的地方,空气密度愈大,气压随高度递减得愈快,单位高度差愈小。
反之,气压值愈低的地方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4、地转偏向力只是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物体处于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5、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6、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此题回答正确
1. A.√
2. B.×
37、反气旋
38、土壤资源
39、风化作用
40、植物的生活过程中,为什么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环境
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植物不仅受环境的影响, 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改变环境。
41、土壤的地带性规律有、、。
42、生态平衡
43、食物链
44、矿物
指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大多数为固态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地表到地心将地球划分为、、。
其间有两个分界面,分别为、。
46、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部分组成。
47、土壤基本属性和本质特点是具有,土壤四个肥力因素是、、、。
48、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减小。
49、白贝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低压在,南半球则相反
50、地面辐射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值,称为
51、我国三大平原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为:、、。
52、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划分为河源、、、、五段。
衡量地震的指标是___、___。
54、地理环境可分为、和,而自然环境又包括和。
55、风化作用按照方式划分为、、。
56、水土流失有那些危害
57、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59、简述三大岩类的区别和联系。
岩、安山岩等页岩、砂岩、灰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大理岩三大岩类的联系
60、以降水补给河流为例,说明径流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