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三)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1博物馆学与教育学①学科界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博物馆是向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机构。
②学科关系博物馆教育的研究要依据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有效得以展开;两门学科的研究问题多有交叉,只是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随着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加强,博物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将愈来愈紧密。
02博物馆学与心理学①学科界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既研究心理过程,也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观众,解决怎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问题。
②学科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把握观众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收到最大限度的社会效果;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工作上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博物馆观众心理学。
03博物馆学与社会学①学科界定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规律的科学。
②学科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博物馆,其中主要应研究人们是什么思想支配下参观博物馆的等;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社会职能,是研究博物馆这种社会现象是如何对人们发生作用的等;博物馆学与社会学进行交接,产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博物馆社会学。
04博物馆学与目录学①学科界定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②学科关系博物馆的藏品编目,与图书编目基本原理一样;博物馆学应该不断吸取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使博物馆藏品编目工作更加科学化。
05博物馆学与管理学①学科界定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理论、方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②学科关系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可以研究博物馆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员组成、职责及其活动方式,也可以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原则和方法;博物馆管理学是博物馆学与管理科学之间边缘性的分支学科。
06博物馆学与人才学①学科界定人才学是研究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既研究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和规律,又研究人才倍出的社会因素和规律。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第十章(一)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一、博物馆观众定义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博物馆的展陈是博物馆环境的硬件主体,那些采取科技手段所营造的人工氛围也属于博物馆环境范畴。
甚至没有展品实物但依靠特殊手段营造的气氛也是博物馆的环境组成部分。
体验是高级生物体通过感觉器官对环境进行了解和感受。
体验既包括生理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对于博物馆观众来说,体验是其接触博物馆信息的主要方式,博物馆的体验是直接体验,凡不是直接体验的人都不能归属到博物馆观众中来。
我们在界定博物馆观众定义使用“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出行活动,出行的地点就是博物馆,并且是一个过程。
博物馆公众是所有关注博物馆的人的个体和群体的统称。
在这里,关注是人的内心活动,心头一念便是一次关注,来博物馆参观之前的人是博物馆公众,参观中的人就由博物馆公众转化为博物馆观众,而参观结束他离开博物馆后若内心还时不时想这个博物馆,他就转化为博物馆公众。
观众可以统计数量(尽管有误差),但公众数量无法估量。
二、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一)观众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博物馆观众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观众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
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
博物馆观众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第一,着眼点不同。
定性研究着重博物馆观众质的规定性探讨,定量研究着重博物馆观众量的分析。
第二,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第三,依据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博物馆观众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的博物馆观众参观事实和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材料。
第四,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第十章(二)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一、观众人口学(1)年龄构成:是单位时间内被调查的博物馆观众各年龄组人口占观众总量的比重,又称观众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性别构成:是男性与女性观众参观人次在总人次中的比例关系。
(3)居住地: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
区域性观众,根据博物馆社会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将观众居住地分为本县(区)观众、本市观众、本省观众。
国际性观众,这是从观众的国籍来划分居住地的方法,分本国观众和外国观众。
(4)职业结构:观众所从事的职业类型、比例和分布情况。
(5)受教育程度:观众的文化程度,按照各级学校教育的层次,可分为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技工学校、高中、初中、小学。
(6)参观次数:观众在单位时间内参观某个博物馆的次数。
(7)观众流量: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单位时间内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这个单位时间可以是年、季、月,甚至周、天、小时。
一种是单位时间内博物馆具体公共空间的参观的人次。
这个公共空间在博物馆内就是具体的主题展厅。
前者是对博物馆整体观众而言,后者是对博物馆具体展陈观众而言。
除了传统的人工调查统计外、智慧博物馆有关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对即时状态下的观众流量进行统计分析。
二、观众心理学观众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观众心理现象、精神领域进行的研究。
个体观众心理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印象、满意度、记忆等,群体观众心理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诸如独立与依赖、顺从与叛逆等。
1、观众动机。
指激发、维持、调节观众的博物馆活动,并引导这一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它是参观行为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参观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
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参观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
参观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而参观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引起动机的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就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需要的动机是不存在的。
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1、Museum——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人将博物馆定义为“保存管理文物或研究学问之地”,称之为“积骨馆”“积宝馆”,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将其定为教育机构。
80年代,定义为教育、收藏、科研机构。
二、博物馆的定义1946年: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1951年: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资料的标本以供群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而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
1974年: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常设机构。
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定义:①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②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鉴定、定名和定级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鉴定、定名和定级第四章(二)藏品鉴定、定名和定级一、藏品鉴定1.藏品鉴定的含义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也包括定名和定级。
其目的是保证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科学的文化财富。
同时也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公开展出、研究利用把好第一道关,并提供藏品的名称、价值、时代、级别等鉴定成果。
2.我国文物鉴定方法①凭借长期经验的传统直观方法。
②考证方法。
③调查方法。
④运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科学检验等方法。
3.鉴定文物(1)掌握当时的时代特征,这是鉴定文物的一条重要依据。
①鉴定书画,先要了解书画的发展史,认识其时代风格及每个作者的个人风格。
②鉴定铜器,要鉴定铜器,先要了解铜器的发展历史,各个时代铜器的品种,形制演变的时代特点。
(2)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①运用碳14测定古代的文物年代,误差较小。
②对陶瓷器时代的测定可以用热释光测定。
③采用X光、红外线、全息照相来探测器物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外形上无法发现的损伤和作伪。
4.藏品评价的含义评定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揭示藏品内涵价值的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二、藏品定名1.自然标本的定名自然标本应按照国际通用的有关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的命名法规定名。
2.历史文物的定名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时代、款识、作者。
②特征、纹饰或颜色。
③类别、器形或用途。
3.其他注意事项(1)有历史、艺术价值而本身有残缺的藏品,应先注明“残”字。
(2)凡不能分割的文物,定名时应标在一起。
①成组的文物,完整无缺者,要定一个集体名称。
②失群者应在单个名称前标上集体名称。
(3)凡文物无铭文,款识,又无特殊纹饰者,器名前标质地。
(4)凡文物附属的附件,不标在名称内,只在注中说明。
(5)文物质地,一般在定名时可不标明。
三、藏品定级1.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我国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1)珍贵文物①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级文物。
博物馆学笔记:外国的代表性博物馆
博物馆学笔记:外国的代表性博物馆第三章(一)外国的代表性博物馆一、17世纪以前的博物馆1.亚历山大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
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创立。
其是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一亚历山大博学园。
博物馆内设有专门的大厅、研究室,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
世界各地的学者、作家多聚会于此,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著名的物理力学家阿基米德都曾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
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其存在了几个世纪,后来毁于战火。
地平线:1788年以来的澳大利亚人民;永恒:来自澳大利亚的动人故事;缠结的命运:澳大利亚的土地与人民;最早的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的土著人。
通过基本陈列,展示了澳大利亚自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曾对澳大利亚国家和人民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和事。
10.巴黎发现宫法国著名科技博物馆。
1937年法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物理学家让•佩林发起创立。
法国巴黎发现宫坐落在香榭丽舍大街。
发现宫旨在向观众介绍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创造,以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深入探索。
其常设展分为物理、化学、地理、生命、数学、计算机和人类历史等展区,有专业展览厅58间,还设有电影场、讲演厅、电视室、图书馆和车间等。
为适应科学开展形势,实施技术升级,每年要更新200—300平方米常设展览面积,举办2—3个大型临时展览和10个左右小型临时发现宫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好、不易受传统思想束缚,因此发现宫在指导思想、布展设计、知识内容等方面都为青少年做了最大优化。
其目的有二:首先,作为学校课堂的延伸,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生动、零距离地展示给观众,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关注,为科研事业培养后备人才;其次,作为社会科普的中坚力量,将原本高深的当代科技成果去神秘化,介绍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引导他们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富有争议的事物,而非简单地附和舆论,使其能够更积极、更放心地去享受这些先进成果带来的便利。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博物馆学发展史一、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1. 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1)起源阶段- 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多为珍奇物品、艺术品和自然标本。
- 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的贵族、教会和学术机构开始建立私人收藏室,展示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珍稀物品。
(2)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博物馆逐渐被视为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场所。
-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向公共展示的转变。
- 此时期,博物馆的职能开始从单一的收藏保存扩展到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
(3)博物馆学理论初步形成- 19世纪,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加,博物馆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
-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国家博物馆,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展览方法和藏品管理。
- 重要的博物馆学著作开始出现,如法国学者阿尔封索·德·贝朗热的《博物馆学原理》。
2. 两次世界大战及以来的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逐渐恢复,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理论得到丰富,如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生态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 美国学者乔治·H·埃尔斯海默的《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2)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 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概念,博物馆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国际间的博物馆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博物馆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
(3)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兴起- 20世纪末,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如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藏品保护等逐渐兴起。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管理流程第四章(四)一、藏品接收与登记(一)接收接收,即由保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按入馆凭证或清册对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核收。
在工作方法上应注意三个具体问题:(1)分清来源,区别处理。
(2)按书面凭证逐件清点验收。
(3)与文物、标本等物件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同时接收过来。
(二)登记这是博物馆对入藏的文物、标本等物件进行逐件、逐项记录的工作。
博物馆对入馆的藏品必须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博物馆藏品管理的要求,以登记账册、卡片等形式进行准确的记载。
藏品登记是检查藏品数量和质量的依据。
对于国有博物馆而言,登记首先是确定国家藏品产权的依据。
其次是为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博物馆藏品保管状况提供必备的业务依据。
藏品登记又是认识藏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一件件藏品的逐项登记,不仅可以掌握本馆藏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藏品有了科学的认识。
藏品登记工作,主要包括登记藏品总登记账,建立藏品登记的辅助账册和藏品登记卡片等内容。
藏品登记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有专人专职负责。
登记藏品总登记账的人,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工作岗位要相对稳定,不可经常更换登记总账的人员。
登记藏品总登记账,书写一定要工整、美观,不仅用字要标准,而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要标准,并且账面要整洁,这样才能使总账更具有长久保存的价值。
二、藏品分类与库内管理(一)藏品分类藏品分类就是划分藏品类别,是按一定的原则方法,根据藏品性质或形式上的同和异把藏品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具有同一特征的藏品聚集一起,不具有这一特征的藏品区别出去,另行归类的过程。
藏品分类法应该简单明了;藏品分类的类目必须概念明确;类目设置及其标号,不仅要合乎规律,还要做到容易记忆,便于使用。
藏品分类必须遵循科学原理,符合逻辑关系,结合我国文博系统的藏品实际情况,来拟定科学、合理的藏品分类法。
藏品分类应该有发展的观点。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藏品的内容、种类将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展,所以藏品分类法的类目将不断充实增加,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分类法。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冲刺笔记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笔记(冲刺版)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一、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
相关学科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
研究方法有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2、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1.理论博物馆学基础(1)博物馆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结构体系;博物馆学习方法论,博物馆学说史(2)博物馆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特征,社会功能,社会条件及其未来发展2.博物馆方法学研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鉴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的设计组织;对观众的服务教育等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发展成藏品管理学,陈列学,博物馆教育学。
3.博物馆管理学宏观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微观上研究博物馆的内部功能,机构组织,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4.历史博物馆学探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博物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性质、作用和特点。
5.普通博物馆学综合以上各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阐述的学科6.专门博物馆学一般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应用于某种专门博物馆领域的学科。
3、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1.专业语汇体系2.逻辑体系3.有独立性或排他性4、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1)20世纪70年代:以人为本;(2)80年代初期,人与物相结合,即博物馆必须将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上,博物馆本应是研究人对物的研究,研究人如何利用物;(3)90年代中期,应致力于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博物馆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由博物馆反映出来的人与物的结合。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二)博物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科学研究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正确科学的方法可以使研究者根据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具体方法。
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
一、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哲学方法①在我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哲学方法,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指导思想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等有关理论对博物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我国博物馆学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指导研究工作,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把发展规律作为博物馆学的对象;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看待问题,把“收藏与利用”这对特殊矛盾作为博物馆学的存在理由,均可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述。
二、博物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实质上是哲学上的方法论原理在各门具体的科学中的应用,或者说,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逻辑学普遍运用的最一般方法。
作为新兴学科的博物馆学,在研究方法上一开始就采取了借鉴的方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方法论的营养。
博物馆学研究所特别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因而现有科学学科中研究人的和研究物的科学方法有很多都能在博物馆学领域派上用场,对博物馆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博物馆学中常见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历史研究法①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史料收集、破译和整理,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②博物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博物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收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综合、推理等逻辑分析的方法才能探明。
严谨、科学的运用历史方法不仅能够认识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的过去,也能有助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并预测未来。
故宫博物馆课堂笔记
故宫博物馆课堂笔记摘要:一、前言二、故宫博物馆简介1.历史背景2.馆内藏品三、课堂笔记内容1.青铜器1.发展历程2.著名藏品2.瓷器1.发展历程2.著名藏品3.书画1.发展历程2.著名藏品4.玉器1.发展历程2.著名藏品四、参观故宫博物馆的意义五、总结正文:故宫博物馆是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我有幸参加了故宫博物馆的课堂学习,以下是我的课堂笔记。
首先,我们了解了故宫博物馆的历史背景。
故宫博物馆位于我国北京市,是建立在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的一座博物馆。
它成立于1925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
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了故宫博物馆的四大藏品种类。
首先是青铜器。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故宫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包括鼎、觚、爵等。
其中,最有名的青铜器当属“大盂鼎”,它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器的代表之一。
其次是瓷器。
我国的瓷器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故宫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瓷器,包括宋代的汝窑、官窑,明代的景德镇窑等。
其中,“斗彩鸡缸杯”是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是我国瓷器的瑰宝。
再就是书画。
我国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故宫博物馆收藏了许多著名的书画作品,包括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
这些作品都是我国书画艺术的瑰宝。
最后是玉器。
我国的玉器制作技艺同样源远流长,故宫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玉器,包括清代的“玉白菜”,明代的“玉辟邪”等。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定义第二章(一)博物馆的定义一、国际学界所作的定义1.起源①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Muses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博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②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
③19世纪中期以来,到过西方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博物馆,他们把Museum译成博物馆(博物院)。
自此以后,博物馆之称逐渐通行于中国。
2.定义(1)国际博协会①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其章程中指出:“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者则除外。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博物馆常设陈列的重要性。
②195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这一定义首次把博物馆供观众欣赏和教育明确列入进来。
③196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提出:“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这个定义则把博物馆的收藏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④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这个定义明确了博物馆为“不追求营利的”机构的性质,并且加入了“人类”和“环境”词语,开始关注全人类及其环境问题。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管理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管理第九章博物馆管理一、博物馆管理的意义和基本原则1.博物馆管理的意义(1)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博物馆工作的优劣和事业发展前景。
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
(2)博物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进行管理,能使我国博物馆充满活力,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自己藏品、建筑、设备等条件的潜力,赢得社会公众的满意和支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对博物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能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4)对博物馆的管理制定计划能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要求。
2.博物馆管理的任务(1)以全国或一个省(市、自治区)为范围,进行博物馆事业的宏观规划和管理;(2)以一个博物馆的性质、任务、现状和发展前景为出发点,进行单体博物馆的工作和事业发展的管理。
3.博物馆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2)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依靠社会公众办馆。
(3)从博物馆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4)提高效率,讲求实效。
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的实效问题,这是判断管理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
管理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管理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合理组织程度。
②管理流程的通畅程度。
③管理产生的社会效果。
二、博物馆管理是多样性系统工程1.系统工程的概况(1)系统工程的背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
(2)系统工程的形成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理论的发展,后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工程。
①系统论把研究或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结构的整体,认为客观事物都是由各个部门按一定的层次、一定的形式,在一定的环境下组成的系统结构。
②信息论的方法是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系统结构运动过程规律的认识。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第一章(一)博物馆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1.博物馆学概述(1)博物馆学以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2. 博物馆学定义(1) 日本《大百科事典》“博物馆学是明确博物馆本质,科学地研究博物馆的真正目的及实现的方法,使得博物馆正确发展的学问。
”(2)荷兰博物馆学者彼得●门施“博物馆学是包括关于管理和使用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内的理论和实践的完整复合”。
(3)美国艾利斯●G.博尔考教授:“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制度、历史、演进,现在的地位和将来发展,以及博物馆对社会的独特责任的研究”。
(4) 前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产生,研究它的社会职能,以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理论和工作方法问题的科学”。
(5)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6)《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7)中国多数博物馆研究者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二、博物馆学的性质特点和主要作用(一)博物馆学的性质特点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博物馆想方设法紧跟社会需求的发展与变化,以提高博物馆工作水平为己任的博物馆学研究随之备受重视。
1.归属社会科学。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或博物馆界就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的认识,但基本上是在藏品、博物馆与社会的关联中有所侧重。
十二故宫博物馆课堂笔记
十二故宫博物馆课堂笔记
1、故宫的文物:
故宫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
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之一是《千里江山图》,这幅画以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色彩描绘了中国的山水风光,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2、故宫的建筑: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金碧辉煌为主,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特色。
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点。
故宫的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和艺术成就,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个人感受:
通过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才情。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4、参观信息:
参观故宫需要提前预订门票,门票分为淡季和旺季两种价格。
在参观时需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触摸或拍照。
同时还需要遵守故宫的各项规定,不要乱扔垃圾或破坏公共设施。
5、故宫的历史: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14年才完工。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保护
博物馆学笔记:藏品保护第五章藏品保护一、藏品保护的概念和内容1.文物的损毁与质变(1)人为损毁文物的表现①为城市的现代化,用新建筑替代古建筑。
②名胜古迹区兴建机场、公路、桥梁、索道、饭店和人造景观,破坏文化古迹的环境风貌,毁坏文化古迹。
③交通发达引起频繁震动,破坏地质构造的稳定,削弱地下文物的地壳基础。
④水利资源开发,河流改道,影响尚埋藏于地下的文物的保存。
⑤城市用水量增长,地下水减少,地基下沉,妨害文物安全。
⑥烟囱林立,烟雾迷漫,污水废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腐蚀文物。
⑦旅游业发展,观光旅游者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欠缺,对文物随意触摸、涂刻造成危害。
⑧不合理的考古发掘和文物出土后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利。
⑨不适当的养护方法和修复工艺。
⑩管理不妥,疏忽失职,造成损坏。
(2)自然破坏文物的表现①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潮汐、地下水活动、台风、雷击等灾难性的巨大破坏力对文物的损毁。
②气候变化、光线辐射、空气污染、生物危害等对文物的侵袭。
2.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1)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2)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3)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葬环境(4)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5)藏品的保养方法(6)藏品的修复技术(7)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8)藏品的复制技术(9)自然标本制作技术3.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1)保持文物原状①文物原状的概念文物的原状是指文物经过人为作用和自然力影响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历史地形成了经历变化后的状态。
②博物馆的原状分类a.博物馆的建筑物是古建筑或纪念建筑,属专题性、纪念性博物馆,其馆舍本身即为文物,建筑物原状的内容应包括固有的位置、规模、造型、结构、法式、工艺、材料、色彩、质感、环境布局、景观风貌等。
b.博物馆的建筑物虽也是古建筑或纪念建筑,但原附属于这座建筑的文物已不复存在,仅被当做馆舍。
c.博物馆的馆舍是现代建筑,应按原状保存的只是馆藏文物。
藏品来自发掘的出土文物、搜集的传世文物和一切移入博物馆收藏陈列的文物。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特征、功能与作用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特征、功能与作用第二章(二)博物馆的特征、功能与作用一、博物馆的特征(1)2001年出版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中提出博物馆的特征是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
①实物性: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即实物。
②直观性:与博物馆的实物性紧密联系的另一特征是直观性。
博物馆以大量实物组织陈列展览,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地输送信息。
③广博性:博物馆门类众多,收藏品涉及广泛。
所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博性,也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一个特征。
(2)国际博物馆协会1989年和2007年所下的定义中得到博物馆的一些基本特征:①公共性,即博物馆是一个公共服务机构,为公众而设立,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不是一部分特殊人群。
公共性是博物馆的本质属性之一。
博物馆的公共性主要包括公正性、公平性、公益性、公开性四个方面。
公正性就是要求博物馆制度的构建必须合理、合法,即遵循博物馆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博物馆公共性的前提。
公平性既包括使用博物馆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需要的同时,还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这是博物馆公共性的核心。
公益性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为博物馆所提供的设施、条件、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性的主要特征,受益者是社会公众。
公众受益是博物馆公益性的集中体现。
公开性一般是指透明度、民主性。
公开性要求博物馆制度能够保障博物馆决策、资源分配、资金来源和使用等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博物馆所提供的服务必须具备公开性,公开、透明是博物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这是博物馆公共性的保证。
②实物性、直观性:博物馆产生于收藏,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重要基础,举办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博物馆对公众进行教育传播的重要阵地。
可以说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博物馆以其展品举办的陈列展览带给观众直观效果。
博物馆学相关书籍读书笔记
博物馆学相关书籍读书笔记《博物馆学》读书笔记
《博物馆学》是一本全面介绍博物馆学的书籍,涵盖了博物馆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博物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和起源。
我了解到博物馆最初是为了保存和展示珍贵文物而建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功能逐渐扩展,成为了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机构。
同时,我也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发展历程和特点,这让我对博物馆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介绍了博物馆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博物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藏品管理、展览策划、观众服务、教育推广等。
同时,书中也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博物馆管理理念和实践案例,如数字化技术、社交媒体营销等,这让我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这本书还介绍了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博物馆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成功的博物馆运营案例,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这让我对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博物馆学》是一本非常全面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和理论,还涉及了博物馆的实践和管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博物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和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博物馆学感兴趣的人阅读,同时也适合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参考。
第12课故宫博物馆笔记
第12课故宫博物馆笔记
第12课故宫博物馆笔记
时间:2022年10月10日
地点:故宫博物馆
1. 故宫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它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皇
家宫殿,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2. 故宫博物馆由南北两个部分组成,南部是大部分宫殿建筑,包括主要的皇宫、后宫和花园。
北部是博物馆的展览馆,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3. 故宫内有9,999个房间,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
每个房间都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韵味,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4. 故宫内的建筑均采用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风格,建筑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红墙黄瓦,
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
5. 故宫博物馆的收藏品丰富多样,包括古代书画、陶瓷、玉器、珠宝、文物等。
这些宝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兴衰和变迁。
6. 作为一座历史古迹,故宫也承载着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在参观时,导游通过生动的讲解,向游客讲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有趣故事和传统文化。
7. 参观者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故宫博物馆参观。
为了避免人流过多,游客需要提前预约和购票。
在高峰期,游客排队进入的情况很常见。
8. 故宫博物馆也设有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方便游客预约和了解参观信息。
同时,导游讲解也会通过耳机和语音导览器等设备提供,以便游客更好地理解展品和历史背景。
9. 故宫博物馆是一处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场所,也是学习古代文明和艺术的重要基地。
参观故宫博物馆不仅可以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还能体验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时空演变1、Museum——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可见,博物馆在西方是收藏品、神圣研究之地,具有研究、教育等功能。
2、在中国,古代只有“博物”一词,“馆”是指管理文物、讲授学问的场所。
近代日本人将博物馆定义为“保存管理文物或研究学问之地”,称之为“积骨馆”“积宝馆”,传入中国。
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将其定为教育机构。
80年代,定义为教育、收藏、科研机构。
二、博物馆的定义1946年: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1951年: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资料的标本以供群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而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
1974年: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常设机构。
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定义:①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②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
③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三、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性质:性质体现工作宗旨,博物馆的宗旨是:1、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社群。
2、非营利机构,不得向机构拥有者、成员风向利润,利润不得上交、私分,应当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3、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职能:中国:收藏,研究,宣教(群工)国际博联: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览构成要素:展品:文物标本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设施:建筑,设备,经费,技术专业人员:掌握知识、技术、语言的人员陈列观众:赞助者、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捐赠者作用:①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整合社会和种族的记忆。
②政治作用:代表现政府对历史的态度,反映政府形象。
③科研作用:为科研提供实物资料。
④经济作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消费。
⑤休闲娱乐。
⑥文化遗产。
⑦社交。
第二节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定义:国际博协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二、博物馆学的特点:1、边缘学科2、实践性较强 3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三、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1)西方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描述阶段——就事论事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系统性。
1565年,荷兰昆贝齐提出“藏品应先分类再展览”。
1727年,德国尼克利乌斯论述藏品保护与气候的关系。
1880年美国鲁金斯提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②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形成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两部著作日本棚桥源太郎《博物馆学纲要》(博物馆的历史、种类、职能、保管、陈列、宣传教育等许多理论和实际业务工作)1955年苏联出版《苏联博物馆学基础》③20世纪70、80年代至今:重点研究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新博物馆学: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一体化。
(2)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①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张謇南通博物院蔡元培把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1936年6月,费畊雨、费鸿年合著《博物馆学概论》1936年7月,陈瑞志著《博物馆学通论》20世纪40年代,曾昭燏著《博物馆》及荆三林著《博物馆学大纲》②20世纪50-80年代1957年傅振伦著《博物馆学概论》出版1961年文化部组织编写、出版《博物馆工作概论》③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成为独立学科,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1982.3),1983年加入国际博联;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开始了有计划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报、会议、出版规范和制度,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讲西方博物馆发展史一、西方博物馆的起源——萌芽期(1)最早的博物馆①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5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②亚历山大里亚学园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
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③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
(2)特点①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②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④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二、中世纪时期(1)特点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3)例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1)条件:①航海发现带来的文物收集狂热,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的研究热潮③法国大革命中认识到藏品的意义,博物馆是教育机构乌菲齐博物馆,创建于1584年,代表人物老柯西莫,主要收藏文艺复兴时期珍品(2)诞生——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3)社会化①不列颠博物馆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79575件,以及藏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馆。
1759年1月15日,改馆在一座17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
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包括钱币、绘画)、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②卢浮宫条件:1、17、18世纪社会大变革,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科学思想逐渐成熟,天文、物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收藏观念发生变化2、工业革命,积累大量财富3、法国百科全书派,舆论上呼吁卢浮宫开放4、法国大革命,提供法律保证,提出“完善的博物馆是必要的教育手段”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
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12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1527年和1546年两次改建,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艺术珍品。
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总量达20000件。
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
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
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731年,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成立1784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1759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成立1755年,威尼斯艺术学院美术馆成立 1760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成立1764年,俄国爱尔米塔什艺术馆成立 1771年,西班牙国立博物馆成立四、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9世纪-20世纪中叶)1、背景①19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科学世纪”,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均在该世纪建立,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因而向公众传播这些最新成果成为社会问题。
②生产力提高,工业革命完成。
③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财富过度集中。
2、科学(技术)博物馆的诞生。
英国万国博览会1851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自主持筹办博览会。
博览会特别强调“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未来情景”。
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业等工业产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集中到那里展出。
这次博览会奠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3、大型博物馆的建立(1)美国史密松学院史密松学院建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复合体。
1838年由美国国会完成接收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年美国政府组成一个评议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款,并以此建立史密松学院。
至今包括13个博物馆(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航天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大楼、兰维克美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馆、国家动物园、安娜考斯提亚邻里博物馆、国家美术馆)、17个研究中心。
(2)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标志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4、博物馆在殖民地的作用毁灭了大量文物,但也把博物馆的理念带入殖民地。
5、博物馆科学水平提高,运作方式也更为科学(1)《汤姆逊分类法》(1836年)哥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划分藏品,不少国家竞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