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
孕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孕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8c2068dd3383c4ba4cd2b0.png)
孕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发现,测母体内血清甲胎蛋白 (AFP)用于监测产前多种因素致胎儿先天异常这一临床实验手段所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孕妇体内胎儿神经管缺陷性疾病(NTD)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神经管缺陷性疾病 (NTD),是美国第二常见的严重胎儿畸形。
一些孕期妇女具有危险因素,使她们怀有NTD儿的风险增加。
然而,至少95%的NTD发生在那些没有家族史的家庭(低危妇女)。
对NTD低危妇女的筛查方法是检测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
进一步诊断性检查包括专门或目的性的超声检查及羊水检查。
母体血清AFP筛查通常在孕14周到孕22周之间进行。
孕妇血清中的AFP在早、中孕期逐渐增加,大约在孕28~32周时达到相对稳定期。
当胎儿出现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或腹壁缺陷时,羊水和母体血清中的AFP显著升高。
由于孕龄、多胎妊娠和胎儿死亡可能使血清AFP异常升高,在评价升高的母体血清AFP时,应当进行一次基础的超声检查。
1.试验资料1.1对象受检者来自我院门诊做常规产检的妊娠妇女,孕周在16~20周,因高度怀疑畸胎或死胎、难免流产、羊水过多的孕妇作为试验组,另选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后经追踪均在我院足月产健康儿;1.2方法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 -20℃保存或即刻测定。
我科采用的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症或胎儿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危险系数。
试剂为上海贝喜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试剂。
AFP最低检出量:2.0 IU/mL测定范围:0~40 IU/mL测定精密度:AFP:≤12%2.结果在对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2年中对3072例孕中期孕妇血清进行AFP检测,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计算风险率,筛查出28例NTD高风险孕妇,筛查阳性率为9.11%;追踪对其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扫描,共检出3例畸形胎儿,占筛查高危孕妇的14.2%。
3.讨论根据孕妇年龄和血清样本中AFP/hCG测定值得到的综合危险系数,是提示唐氏综合症的发生概率也及可能性、概率越高,可能性越大。
甲胎蛋白(AFP)测定(化学发光法)
![甲胎蛋白(AFP)测定(化学发光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8e69ded15abe23482f4d10.png)
4 操作步骤
1 开机前检查
a 察看电源是否正常安全通电
b 推主机下部的前门,打开后检查洗净水与分注液的用量是否满足当日
用量废试样杯与废吸嘴是否丢弃
2 开机
a更换75%酒精,放置基质液
b 打开电脑主机及AIA-1800电源, 点击主业面进入root
c 试样吸嘴的设置及酶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
Reagent/Tip键,LED指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将酶
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设置在试剂托架上,将条形码
标识面朝前
d 试剂杯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键,LED指示灯
变为绿色,拉开分类器抽屉将试剂托盘设置在分类器托盘上,将分类器
抽屉推到底
3 开机日检
4 日检通过后,进行标本检测,在树形菜单上进入界面设置标
本检测项目,Assay键点击开始测定
5 测定完毕后,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及Reagent/Tip键,LED指
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及分类器抽屉,收集试剂放入冰箱,
更换基质液,放置75%酒精
6 点击关机,待窗口消失,关闭AIA-1800电源,在关闭电脑及主电
源
5 质量控制:
每批试剂都要使用东曹公司标准品作质量控制,请参见AIA-1800仪器操作手册。
甲胎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d0d70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7e.png)
甲胎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金慰鄂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1990(005)003
【摘要】甲胎蛋白(AFP)合成于胎肝、卵黄囊、胸腺及胃肠道。
胎儿肝细胞开始全部分泌AFP,以后多数分泌白蛋白,仅少数保留此功能,因此,认为AFP 系胎儿白蛋白。
AFP 有免疫抑制功能,在孕妇及肝癌患者血清中未发现甲胎蛋白抗体。
这种免疫功
能的低下对胎儿有利,而对肝癌则不利。
成人血清中仅含微量 AFP(<25ng/ml),含
量增高,称高 AFP
【总页数】1页(P137)
【作者】金慰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和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周泽云
2.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及临床意义 [J], 敬秀平;刘珊;宋小平
3.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J], 管雪
梅
4.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兰剑锋;张应泉;曾丽娇
5.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J], 邱艳;赖娟;占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https://img.taocdn.com/s3/m/fa618b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9.png)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最新版)目录1.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范围2.甲胎蛋白的作用和意义3.甲胎蛋白异常值的临床意义4.甲胎蛋白检测的建议正文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期间产生的血浆蛋白,它对成人来说通常处于很低的水平。
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甲胎蛋白的水平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肿瘤。
电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常用的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测量甲胎蛋白的浓度。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法正常值的范围因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而异,但一般来说,成人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应该在 25ng/ml 以下。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超过 25ng/ml,就称为阳性;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在 25ng/ml 至400ng/ml 之间,就称为低浓度阳性;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超过 400ng/ml,就称为高浓度阳性。
甲胎蛋白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肝癌的筛查和诊断。
当肝脏发生癌变时,甲胎蛋白的水平通常会明显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检测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此外,甲胎蛋白检测还可以用于筛查和诊断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及乙肝等。
甲胎蛋白异常值的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甲胎蛋白的水平。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的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甲胎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超过 400ng/m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等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对于甲胎蛋白检测的建议,首先应该选择一种准确的检测方法,如电化学发光法。
其次,应该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8975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由59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
2、新生儿时期AFP很高,到1岁时降至10µg/L~20µg/L,在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
当肝细胞发生恶性变时,AFP含量明显升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二、参考区间血清AFP检测的参考区间可因方法、仪器、试剂不同而有不同。
三、筛查血清 AFP 联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高危人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为主,筛查年龄男性≥ 40 岁,女性≥50 岁开始,宜每隔 6个月检查一次。
四、临床意义1、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血清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后,应高度怀疑肝癌,需做B 超检查,必要时做CT/MRI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血清AFP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一般为70%左右,尚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阴性,因此,不能仅靠AFP来诊断肝癌。
2、血清AFP升高也可见于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如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等。
还可见于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3、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AFP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多在20~200µg/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可见升高,主要来源于胎儿。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可见于胎儿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
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异常升高。
孕妇血清中AFP异常降低,提示胎儿有Down's 综合征的风险。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6617ef524de518964b7dcc.png)
甲胎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1a13ee604a1b0717fd5dd63.png)
1.AFP(甲胎蛋白)临床意义:⑴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以20ng/ml定为阳性界值。
大多数学者认为血清AFP>400 ng/ml,持续8周以上,并能排除活动性肝炎,妊娠及胚胎性肿瘤时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AFP值在200 ng/ml以下阳性者需考虑:a. 妊娠:可用妊娠试剂或测HCG来鉴别b. 肝炎:可用肝功能检测来区别c. 肝硬化:以病史和肝功能检测来鉴别在临床上,有的不好区别时,采用连续检测,如发现AFP持续增高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细胞癌”。
⑵如下肿瘤: 睾丸与卵巢肿瘤(卵巢内胚窦癌)、畸胎瘤、肝癌转移、胃癌等也可使AFP增高而阳性。
⑶ AFP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通过测定孕妇血中的AFP来判断胎儿有否畸形。
尤其是胎儿神经管缺损的判断。
⑷肝癌术后的疗效观察一般切除后2个月后降至20 ng/ml以下正常参考范围: 0 - 100 pg/ml2.CEA(癌胚抗原)临床意义:对由胚层分化来的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腺瘤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肠道,其次是肺部。
⑴与AFP联合检测可用来对肝癌的鉴别,当AFP阳性,CEA阴性时,原发性肝癌阳性率为80%-90%,反之继发性肝癌阳性率为95%,两者皆阳性多为继发性持癌。
⑵恶性病的胸、腹水中的CEA升高明显,且先于血清,因此可用来帮助诊断。
⑶疗效观察a. 手术切除者:一般6周CEA可恢复正常,否则证明有残留病灶。
降至正常值后又重新升高者,提示复发或转移,姑息性手术则持续上升。
b. 放疗、化疗中、CEA下降者,说明有效,反之则应更换治疗案。
正常参考范围:0.15 - 9.7 pg/ml3.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临床意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是一种糖蛋白,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存在于前列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胞浆中,不表达于其它组织细胞,具有极高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
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及预测复发。
正常人体血清内PSA<4ng/ml,这个正常值有随年龄增长趋势。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aad0f5b77232f60ddcca1ca.png)
有 研 究 指 出 , 分 冠 心 病 患 者 心 电 图 无 缺 血 性 部 S T—T 改变 , 以心 律失 常 为首 要 表现 , 而 此类 患 者 以单 支血管 病变 占多数 , 变 范 围 窄 、 度 轻 。本 文 B组 病 程 5 2例 , 经冠造 证 实仍 有 1 9例 冠 心病 ( 6 5% ) 其 中 3. ,
有室性 心律失 常者 , 者 阳性率 和准确性 高 , 运动试 前 属
冠心病 的诊断依 据 以及判定 运动试 验 阳性标准 的一项 重要参考 指标 。
目前 , 随着 冠心 病发病 率 的不断增 高 , 恶性 室性心 律失 常成 为导 致心 源性 晕 厥或 猝 死 的常见 原 因 , 重 严 威 胁着人 类生命 和 健康 ‘ 。实 践 证 实 , 过平 板运 动 。 通 有 利 于发 现更 多 的潜 在 性 恶 性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正 确 分析 和评估 运动试 验 诱 发 的室 性 心律 失 常 , 助于 有 临床诊 断冠心病 和评 价 冠 脉病 变严 重程 度 及 其预 后 ,
双 环 醇治 疗慢 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甲胎 蛋 白的检 测及 l 临床意 义
祁 文 明 刘 娅 王 煜
(. 1 宁夏 医科 大 学临床 学院 , . 2 宁夏 医科 大学 附属 医院感 染疾病科 , 宁夏 银 川 7 0 0 ) 5 0 4
摘 要 目的 : 察 双 环 醇 治 疗 慢 性 活 动性 乙 型肝 炎 患 者 的疗 效 , 检 测 治 疗 前 后 甲 胎 蛋 白 的 变 化 , 察 双 环 醇 对 观 并 观
肌缺血 基础之 上 。此 类患 者心功 差 , 动耐量 低 , 运 运 为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028233f61fb7360a4c6589.png)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336例和正常对照102例,进行AF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结论 AFP有助于高危人群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
【关键词】 AFP 肝癌肝硬化甲胎蛋白(AFP)是常用血生化检测项目之一,它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
本文通过对本院住院的336例急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008年在本院住院的患者336例。
男183例,女153例,平均年龄50.6岁。
其中急性肝炎56例,慢性肝炎128例,肝炎肝硬化88例,原发性肝癌64例。
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病原诊断:HBV(+)301例;HCV(+)9例;其他26例。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诊断。
另外选择102例为正常对照组。
1.2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仪器使用Roche Elecsys2010电发光仪。
检测标准0-20ng/ml为正常参考值。
2 结果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见表一表一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3 讨论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成人后血清中水平很低,而发生恶变的肝细胞则可恢复其合成的能力。
因此检测AFP的血清含量变化对肝癌的早发现,疗效的检测有重要意义[2]。
我国专家在《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8665f5f705cc1755270964.png)
20 0 5年 1月 ~ 0 5年 9月 我 院 收 治 的 各 型 慢 性 病 毒 性 20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2 0 ) 6 a - 9 - 2 6 3 7 1 (0 8 0 ( )0 7 0
22各型 病毒 性 肝 炎 患者 肝 功能 转氨 酶 水平 .
A P是胎 儿 血 清 的 正 常成 分 , 生后 逐 渐 停 止 合 成 , 于第 F 出 约 5周 用 常规 方法 已不 能正 常检 出 。慢 性 病 毒性 肝 炎 的 甲胎蛋 白常呈 不 同程 度 升高 。 文通 过 对 1 4例慢 性 病 毒性 肝 炎 的 本 4 甲胎蛋 白的检 测 . 讨 甲胎 蛋 白的变 化 与 肝 炎病 情 严 重 程度 探 及 预后 的关 系 。
检测 数据 以均 数± 准差 表示 . 差异 性用 t 验 ,< .5 标 其 检 P 00
视 为有 统 计学 意 义 。
2结 果
21各型 慢 性病 毒肝 炎 甲胎 蛋 白含 量 . 慢 性 重 度 、 硬化 、 细胞 癌 患者 的 甲胎 蛋 白 明显 高 于 肝 肝 慢 性 轻度 、 中度 及重 型 肝 炎患 者 ( < .5 , 表 1 P 00 ) 见 。
12 检 测 方 法 .
甲胎 蛋 白值 呈 高水 平 ,发 生 肝 癌 的 比例 明 显增 高 ( < P 00 )见 表 3 .5 , 。
表 3 甲 胎 蛋 白 水 平 与 肝 癌 的 关 系
3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 常 人 肝 细 胞 失去 合 成 A P的 能力 。血 清 中含 量 极 微 F 。
表 2 谷 丙 转 氨 酶 与 甲胎 蛋 白 的关 系 比较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4750c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c.png)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概述甲胎蛋白异质体是由糖链结构不同的甲胎蛋白(AFP)衍生而来,包括AFP-L1、AFP-L2、AFP-L3三种,其中AFP-L1主要存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L2主要来自卵黄囊肿瘤,怀孕期间母体内可检测到;AFP-L3为肝癌细胞特异性产生,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预后和治疗及评价肝癌药物的疗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检测方法AFP-L3的常用检测方法是根据AFP异质体对植物血凝素(如LCA、刀豆素ConA或豌豆凝集素PSA)结合能力的不同,先进行异质体分离,然后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定量检测;主要包括经典方法: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泳免疫印迹法,推荐方法:亲和吸附离心管法。
三、参考区间正常人血清AFP-L3%(AFP-L3/总AFP)<10%。
各实验室最好根据本室使用的检测系统,检测一定数量的正常人群,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如用文献或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使用前应加以验证。
四、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异质体阳性的妊娠妇女,也可出现AFP和AFP-L3结果增高情况,一般属于生理变化。
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AFP-L3特异性高于总AFP,但敏感性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AFPmRNA或AFU等联合检测,可提高对HCC诊断的准确率。
3、肝癌辅助诊断指标AFP-L3值与总AFP值无相关性,是独立于总AFP值的肝癌辅助诊断指标。
4、AFP-L3>10%应高度怀疑肝癌的存在;AFPI3为低值时也不能否定肝癌的存在,因为约有15% ~30%的AFP阳性肝癌患者AFP-L3<10%。
5、某些肝脏良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暴发性或重症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也可能会出现AFP-L3的升高,建议与其他检查手段联合使用,综合判断。
6、目前认为AFP-L3 >25%提示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可区别原发性肝细胞癌与非原发性肝癌、或者良性肝病引起的AFP升高。
重型肝炎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
![重型肝炎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9b43401f78a6529647d535c.png)
7 8例 , 丙型肝炎 2例 , 戊型肝 炎 1 , o例 甲乙重叠 1 , 例 乙戊重叠
3 , 原 不 明 3 。入 院后 均 经 B超 或 C 检 查 排 除肝 癌 。 例 病 例 T 1 2 检 测 方 法 . 应 用 放 射 免 疫 法 测 定 , 剂 盒 由 同 济 大 学 上 海 放 射 免 疫 试 分 析 技 术 研 究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P 正 常 值 为  ̄ 2 n / 。视 病 AF 5 gml
情 需要每隔 7 查 1次肝功能 、 P等 。 d复 AF
1 3 统 计 学 方 法 . 采 用 P M S3 1 件 进 行 统 计 处 理 , 量 数 据 以 x s E . 软 计  ̄ 表
过度再 生 , 再生的肝细胞分化不成熟 而合成大量 AF 故在 临 P。
床 上 , P 检 测 常 用 于 诊 断 原 发 性 肝 癌 , 可 用 于 了解 肝 细 胞 AF 也 再 生情 况 。本 组 急 重 肝 AF P升高 的 发 生 率 为 1 . 3 , 亚 重 3 3 较
重型肝炎 是病毒性肝 炎最危重 的临床类 型 , 病情 凶险 , 并
发 症 多 , 特 异 的 治 疗 方 法 , 亡 率 高 。估 计 患者 的 预 后 是 人 无 死 们 极 为 关 注 的 问 题 , 响 预 后 的 因 素 很 多 , 中肝 脏 再 生 能 力 影 其 和 患 者 本 身 免 疫 力 是 决 定其 预 后 的 关 键 。笔 者 对 本 院 2 0 年 01 1月 至 2 0 0 5年 1 收 治 的 9 例 重 型 肝 炎 检 测 甲胎 蛋 白 , 其 O月 7 就 水平与病情 、 后进行分析 , 果报告 如下 。 预 结
3 讨 论
AF 为 一 种 a球 蛋 白 , P 由胎 肝 细 胞 和 卵 黄 囊 细 胞 合 成 。 胎
第七部分 肿瘤的免疫学检测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第七部分 肿瘤的免疫学检测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https://img.taocdn.com/s3/m/cbdeaec95022aaea998f0f86.png)
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 AFP):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步骤:抗AFP抗体包被 +待测血清 + HRP-抗 AFP +底物呈色 测OD492nm值,通过制备 标准曲线求值 参考值:AFP>400µ g/L,可作为肝癌诊断的参考界 限值。(注:病毒性肝炎,<300µ g/L;孕 妇,<400µ g/L
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方法:同AFP 参考值:CEA<5µ g/L(血清) 临床意义: (1)高水平血清CEA与结肠癌密切有关; (2)有助于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3)血清CEA水平与肿瘤进展相关。
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பைடு நூலகம்) ——快速放射免疫法 方法:待测HCG+抗HCG +125I-HCG +第二 抗体 HCG-抗HCG-二抗复合物沉淀 测总 cpm值和沉淀物cpm值并计算二者比值,通过参 考标准曲线查出HCG含量 参考值:5µ g/L(2.3~13.6µ g/L)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HCG升高阳性率 恶性肿瘤 HCG升高阳性率(%) 绒毛膜上皮癌 100 睾丸恶性间质细胞癌 100 畸胎瘤 44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0a4cae2231126edb6f1a1051.png)
检验目的
• 检测血清AFP主要是用于原发性肝癌、生殖系 统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断或或鉴别诊断,可以动 态观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疗效及预后评 估,另外还可作为唐氏综合征、早期胎儿先天性 畸形及肝癌高发区的普查指标。
方法原理
•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向抗AFP抗体包被 的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内加入待检标本,再加 酶标记抗AFP抗体,生成抗体-抗原-酶标记 抗体复合物,再加入底物和显色剂,生成可显 色产物,进行检测。
甲胎蛋白定性检测
(酶联免疫法)
甲胎蛋白(AFP)
• 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 种血清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和α 1球蛋 白之间,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成人 血清中含量甚微,尚不到20微克/升。 •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 临床指标,是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 标志,70-95%患者的AFP增高,晚期病人更高。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
• 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 肝炎病人,10%升高,水平<50μg/L; • 肝硬化病人,30%升高,水平< 500μg/L;
Thank you!
标本收集
• 1标本类型:静脉血或动脉血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可作为检 测标本(抗凝剂可用肝素钠、枸橼酸钠、或EDTA);其他 体液如尿液、唾液、精液、羊水、胸水、腹水、乳汁等体 液可以作为检测标本,但加热灭活的血清和血库的库存血 则不宜作为检测标本。 • 2标本留取:以空腹为宜,收到标本后最好立即离心留取血 清或血浆(凝固血应待其充分凝固后收集血清),不能有 残留的红细胞、纤维蛋白丝,使用肝素治疗的病人宜在肝 素治疗前抽血。 • 3标本保存:留取的标本最好在3小时内检测,不能立即检 测的应放置于2-8℃最长达14天,或者-10℃最长达14天。 • 4标本容器: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为洁净的一次性真空采血 管、玻璃试管、一次性的不同规格的塑料离心管。
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bbb42210661ed9ad51f3af.png)
D OI : 1 0 . 1 6 1 2 1 / j . c n k i . c n 4 5 — 1 3 4 7 / r . 2 0 1 5 . 0 2 . 5 0
肝细胞 癌 (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H C C ) 是一 种最
应用综述 如下。
I A F P的理化性质
甲胎蛋 白( A l p h a . F e t l a P r o t e i n , A F P ) 是 一种糖 蛋 白,
分子是单一多肽链 , 属 于 白蛋 白家族 , 其 主要在 胎儿 时 期 的卵黄囊 和 肝 脏 细胞 中合 成 , 分 子量 约 为 6 8 0 0 D。
中具有 极 大的价值 。本 文从 A F P的理化 性 质 , 检 测 方法 的发 展及 其在 临床 上 的应 用方 原发性肝癌 ; 肿瘤; 临床意义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7 6 8 ( 2 0 1 5 ) 0 2 - 0 2 6 4 - 0 3
合, 通过胞吞作 用转移 到肿瘤 细胞 内 , 起 到抗 肿瘤作用 。
2 A F P的检测方法
正常 成人 血清 中 A F P水平 很低 (< 3 0 n g / m L ) , 在
肝细胞发生恶变的情况下 , 血清水平含 量可 出现明显 升 高( > 4 0 0 n g / m L ) , 特 别是 在 P H C患 者血 清 中 , A F P水
抗肿瘤药物 ( 如 阿霉素 、 柔红霉索 、 顺铂 、 甲氨 蝶呤等 ) 结
常见肝脏肿瘤类型 , 在 全球 癌症相 关 死 因排在第 3位 , 在 中国居于第 2位 ; 亚 洲 和非 洲地 区 H C C的发病 率最 高, 而大 多数肝 细胞癌 的形成 与肝炎病 毒 ( 乙型肝炎病 毒或者丙型肝炎病 ) 的感染 和慢性 肝硬化 有关 。有 关肝癌治疗 的预后研究表 明, 肿瘤大小和血清 A F P水 平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1c73340975f46526d3e167.png)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形成过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胎儿在有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
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
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
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肿瘤细胞可恢复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的癌组织中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甲胎蛋白的测量方法不同,正常值水平也有所不同,测量方法主要有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三种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如下:一、甲胎蛋白(AFP)用酶联免疫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
二、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正常值为:≤20μg/L。
三、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电泳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重点提示:若在25~400 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为高浓度阳性,若甲胎蛋白升高幅度不大,在50ug~300ug/L,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临床意义AFP含量升高见于:(1)原发性肝癌,常>300ug/L,但也有部分患者AFP 始终不升高;(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3)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癌等;(4)妊娠,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含量开始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f8af7b5f121dd36a32d82bd.png)
、 一
般资料
20 04年 1 月至 20 07年 6月我院收住
的重型肝炎 患者 10例 , 8 , 1 例 , 0 男 9例 女 1 年龄 37 , —2岁 平均年龄 3. 7 5岁。诊断符合 20 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 00 和肝病会议 制定 的《 病毒性 肝炎 防治方 案》 的标准【其 中 1 , 急性重症肝 炎 3 , 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2 例 , 1 慢性重型肝炎
参 考 文 献
【】 A A , A A P A N K S e a.M noig ad 1 G L S B U L R,R MA IS ,t 1 o ir n t n
ma a e n o a t u ec lss r g n u e h p ttx et n g me t f n i b ru o i d u i d c d e ao o i i t y
和蛋 白质结 合引起 细胞坏死和调亡等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 甲胎 蛋 白测定 的临床 意义
陆善 荣 吕 峰 饶建 国
回顾 性分析 1 例重 型肝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 甲胎蛋 白( F ) A 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 、 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炎患者入院时血清 A P水平和血生化指标情况 。结果 F 提示 A P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结论 F
核药物 出现 A T反 弹 , L 再予停 药 1 年内恢 复 。
讨 论
本文 4 例药物性 肝损 伤患者 以中草药 ( 8 %) 2 2 . 和抗 5
[.JG sone lHea l 0 5 2 :75 15 . J at et o 】 r r p t , 0 ,0 14 — 7 2 o2
资料与方法
一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87f38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4.png)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及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在胚胎期间产生的蛋白质。
在胎儿成长过程中,甲胎蛋白主要由胎盘、肝脏和胎儿消化系统产生,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甲胎蛋白水平会逐渐降低至较低水平。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成人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标志。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方法。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免法、免疫层析、酶免法和免疫荧光等。
其中,放免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特异的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反应来检测甲胎蛋白的水平。
免疫层析则是通过将样本与标记甲胎蛋白抗体混合后在试纸上流动,观察是否形成斑点来判断甲胎蛋白的水平。
酶免法则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酶的反应来检测甲胎蛋白的水平。
免疫荧光则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其几个临床应用的意义:1.作为肝细胞癌筛查指标:肝细胞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而甲胎蛋白的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中通常会显著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筛查指标,早期发现可能的肿瘤发展。
2.评估疗效:在进行肝细胞癌的治疗过程中,甲胎蛋白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治疗的疗效。
治疗后,如果甲胎蛋白水平降低,则可以认为治疗有效。
3.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在怀孕期间,如果母体体内的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胎儿发育异常的标志。
通过对孕妇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胎儿患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等问题。
4.监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甲胎蛋白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因此,甲胎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监测肝炎患者的疾病进程。
总之,甲胎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免法、免疫层析、酶免法和免疫荧光等。
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筛查和评估疗效,早期发现胎儿异常以及监测肝炎患者的疾病进程。
甲胎蛋白标准
![甲胎蛋白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a6f8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2.png)
甲胎蛋白标准
甲胎蛋白标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其中,放射免疫法是最早被应用于甲胎蛋白检测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甲胎蛋白结合,然后通过放射计数来测定甲胎蛋白的浓度。
化学发光法则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测定发光强度来定量检测甲胎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甲胎蛋白结合,通过底物的加入产生显色反应来测定甲胎蛋白的浓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甲胎蛋白标准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上。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而甲胎蛋白标准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肝癌的存在,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
此外,甲胎蛋白标准还可以用于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肝癌外,甲胎蛋白标准在其他肿瘤的诊断和评估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胚胎性肿瘤中,甲胎蛋白水平往往会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此外,甲胎蛋白标准还可以用于鉴别肝细胞癌和肝细胞癌前病变,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甲胎蛋白标准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甲胎蛋白标准将在肿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蛋白检测相关方法
及临床意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形成过程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胎儿在有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着升高。
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 增高。
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
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 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肿瘤细胞可恢复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的癌组织中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甲胎蛋白检测方法
甲胎蛋白的测量方法不同,正常值水平也有所不同,测量方法主要有酶标法、酶标电泳法、放射免疫法检测三种测量方法,正常值范围如下:
一、甲胎蛋白(AFP)用酶联免疫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
二、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正常值为:≤20μg/L。
三、甲胎蛋白(AFP)用放射免疫电泳法测量时的正常值为:≤25μg/L(重点提示:
若在25~400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为高浓度阳性,若甲胎蛋白升高幅度不大,在50ug~300ug/L,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临床意义
AFP含量升高见于:(1)原发性肝癌,常>300ug/L,但也有部分患者AFP始终不升高;(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3)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癌等;(4)妊娠,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含量开始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CEA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组织中。
因此,在转移性肝癌、肝硬化等疾病中亦可见升高。
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细胞的溶酶体内以及血液和体液中。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明显升高,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AFU也可见升高。
因为AFU活性与AFP浓度无相关性,特别是小肝癌患者,AFU阳性率明显高于AFP。
因此,AFP与AFU(a-L-岩藻糖苷酶)、CEA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供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AFP扩展分析
AFP好像是成人血中白蛋白的相应物质,而白蛋白是AFP的替代物。
白蛋白在控制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起重要作用,而AFP可能主要在于维持正常妊娠,并保持胚胎不受母体排斥,已知AFP能结合求偶素。
甲胎蛋白视为是一种肿瘤信号,它意味着肝脏可能产生了肝癌。
关于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关系,其实甲胎蛋白可用来当做检验肝癌的指标。
但是,甲胎蛋白的高低与肝癌的大小并无绝对关系。
甲胎蛋白和肝癌两者的关系有两点要注意一下:
第一,小型肝癌约有三分之一不会有甲胎蛋白上升,所以甲胎蛋白正常并不表示没有肝癌的存在。
第二,肝炎本身也会引起甲胎蛋白稍微的上升,因肝炎而产生的甲胎蛋白上升,其意义表示,受损的肝脏发生再生现象,而不是表示并发了肝癌。
此种因肝炎导致的甲胎蛋白升高,其数值一般都在等400以内(当然也有例外)。
须注意的是,当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下降以后,若甲胎蛋白并未跟着下降,则必须要考虑并发肝癌的可能性。
此外,孕妇血中的甲胎蛋白值也会高一些。
甲胎蛋白越高,并非表示肿瘤越大。
不过,如果是在同一个患者身上,甲胎蛋白的高低(与自己以前的数值比较)是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的,可作为治疗成功与否,以及是否有肿瘤复发的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