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ea1b17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5.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生物资产的范围;(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3)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4)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5)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本准则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一)郁闭及郁闭度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 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以降低雨水冲刷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林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a6bcdece2f0066f53322af.png)
一、企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但仍采用权益法对有关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因部分处置或持有的股份被稀释等原因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权益相应增加或减少,但仍采用权益法对该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将有关权益变动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出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资产重组等原因对原先持有的股权投资进行置换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确认所换入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进行后续计量。
讨论稿:问题1、企业对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但仍采用权益法对有关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对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权益相应增加或减少,但仍采用权益法对有关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应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将变动金额计入或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企业出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资产重组等原因对原先持有的股权投资进行置换的,应当按照2号准则的规定确认所换入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按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分析:在讨论稿中,对于持有联营或合营企业股权比例发生变动,但仍采用权益法核算其股权时,“应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将变动金额计入或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在IFRS 10中,权益性交易是指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transactions with owners in their capacity as owners),例如,引起子公司中的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但未导致母公司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的交易属于权益性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fa6f9c989eb172ded63b79f.png)
序号题干 A B C D 正确答案1 代为偿债,即第三人基于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而向债权人代为清偿的行为。
()A.错误B.正确 B 2 由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A.错误B.正确 B 3 确认处置股权总的原则是注销处置股权的账面价值,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A.错误B.正确 B4 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背书转让属于金融资产转移。
( )A.错误B.正确 B5 商誉应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A.错误B.正确 A6 债务豁免的类型有()。
A.减少债务本金B.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C.延长付款期限D.给予优惠AB7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
A.成本法 B.权益法C.市价法D.基本法AB8 同业代付业务包括()。
A.境内同业代付B.海外代付C.临时代付D.销售代付AB9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包括()。
A.信用风险缓释合约B.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D.非衍生产品ABC10 企业合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类型有()。
A.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C.吸收合并D.新设合并AB11 属于衍生工具获得的收益,使用的核算科目是()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投资收益 D12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合约签订日,信用保护买方在支付的信用保护费用时,借记的科目()。
A.长期待摊费用B.待摊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 A13 企业发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贷记的科目有()。
A.业务及管理费B.财务费用C.财务担保合同D.销售费用 C14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的计量方法是()。
A.历史成本法B.公允价值法C.市值法D.权益法 A15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的计量方法是()。
A.历史成本法B.公允价值法C.市值法D.权益法 B。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52ffe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f.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第一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一、企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但仍采用权益法对有关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因部分处置或持有的股份被稀释等原因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权益相应增加或减少,但仍采用权益法对该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将有关权益变动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出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资产重组等原因对原先持有的股权投资进行置换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确认所换入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进行后续计量。
二、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如何对年金资产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设立的年金基金在运营中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范围取得的国债、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年金基金投资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一)该类投资的业务目标是持有投资以获取合同现金流;(二)该类投资的合同条款使其风险仅限于在特定日期因尚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产生的现金流;(三)该类投资的现金流能够明确是用以偿付年金计划义务或其中特定部分义务。
企业对年金基金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当在年金基金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公允价值。
三、企业采用建设转让方式(B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如何处理?答:企业采用建设转让方式(B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一)本规定涉及的BT业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https://img.taocdn.com/s3/m/22b8e4d6360cba1aa811dac8.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答案:隐藏答案:显示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行距:单倍 1.2单倍 1.5倍 1.7倍2倍字体:大中小隐藏:答疑编号手写板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定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该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二)生物资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生物资产准则所称“农业”是广义的范畴,即“农林牧副渔”,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就是要增强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与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相关,但与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加工的活动(以下简称“加工活动”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农业生产活动针对的是有生命的生物资产,而加工活动针对的是收获后的农产品,例如将绵羊产出的羊毛加工成毛毯、将收获的甘蔗加工成蔗糖、将奶牛产出的牛奶加工成奶酪、将从果树采摘的水果加工成水果罐头、将用材林采伐下的原木用于盖厂房等。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5号详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5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4789b2d376baf1ffc4fadcc.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5号详解(周春利)【问题01】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解答】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作为权益性交易处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发生破产重整,其非控股股东因经人民法院批准的破产重整计划让渡所持有的部分该企业股份向企业的债权人进行偿债,企业应将有关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问题02】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是否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解答】企业对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的金融资产,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规定,确定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几乎全部转移。
企业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例题01】20×4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4年10月31日付款。
20×4年6月4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263 250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
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 400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 400元,成本为13 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
20×4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 400元。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5543b57cf84b9d528ea7a6c.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5号
一
号》 第八条 的规定处理外 , 信用保护买方 和卖方应 当按 照 《 企业会计 准则第 2 2号—— 金 融 工 具 确 认
关 于 印发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解 释 第 5号 的通 知
财会[ 2 0 1 2 ] 1 9 号
答: 信用 风 险 缓 释 工 具 , 是 指 信 用 风 险 缓 释 合 约、 信 用风 险缓 释凭 证及 其 他 用 于 管理 信 用 风 险 的 信 用衍 生产 品 。信 用 风 险缓 释 合 约 , 是 指 交 易 双方
《 现代会计) ) 2 0 1 6 年第 5 期
融资产 ?
本 条 解 释 既适 用 于 信 用 证 项 下 的 同业 代 付 业
答: 企业 对 采用 附追 索权方 式 出售 的金 融 资产 , 或将 持有 的 金 融 资 产 背 书 转 让 , 应 当根 据 《 企 业 会
务, 也适用于保理项下的同业代付业务 。
持有 的金 融资产 背 书 转让 。 是 否 应 当终止 确 认 该 金
4 7
公司债券未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理的, 应当进行追 溯调 整 , 追溯 调整 不切 实可 行 的除外 。
十一、 本解 释 中除 特别 注 明 应 予追 溯 调 整 的 以
外, 其他 问题 自 2 0 1 0年 1月 1日起 施行 。
《 现代会 计} 2 0 1 6年第 5期
。会 计 法规 合 并 中取得 的被 购买方 无形 资产 的公允 价值及 其公 允 价值 的确 定方 法 。 二、 企 业开展 信用 风 险缓释工 具相 关业务 。 应 当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明确了企业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新规定限制会计报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明确了企业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新规定限制会计报](https://img.taocdn.com/s3/m/f06b47c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8.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明确了企业处置对⼦公司股权投资直⾄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新规定限制会计报经过近⼀年的征求意见后,《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财会〔2012〕19号),终于正式发布。
从内容看,财会〔2012〕19号⽂件从征求意见时的13个问题缩减到正式发布时的6个问题;从政策导向来看,财会〔2012〕19号⽂件进⼀步收紧了企业提前确认投资收益或确认债务重组收益,从⽽美化会计报表的操作空间,对企业操纵会计利润设置了屏障。
财会〔2012〕19号⽂件明确了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公司的控制权,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相关的会计处理。
处置对⼦公司股权投资直⾄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揽⼦交易的,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项处置⼦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会计处理,这⼀规定进⼀步收紧了企业在相关问题上通过提前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运作空间。
与丧失控制权会计处理相关的会计规定1.《财政部关于执⾏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作的通知》(财会〔2009〕16号)对处置差额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规定。
企业处置对⼦公司的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价值的差额,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财会〔2010〕15号)对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相关会计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会计处理。
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b7652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5.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六、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应当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答: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合并方)自合并日开始对被合并方实施控制。
合并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合并日和合并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不再由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利润表应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实现的净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形成的现金流量。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当期期末的比较报表时,不应将合并取得的被合并方前期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并入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个人认为,这点内容的修订解决了长期以来的一个矛盾,我非常赞同这样的修订。
例如,假设A公司为集团母公司,下属B、C两个子公司,D为C 公司全资子公司。
根据集团战略部署,2010年6月30日B公司向C 公司收购其下属子公司D公司,收购完成后D公司成为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显然,在这个交易中,因为B、C同属A的控制,B、C之间的收购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按照上述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1)对于B而言,“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则: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应纳入B公司的合并利润表;(2)对于C而言,“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则: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也应纳入C公司的合并利润表。
如此看来,“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在B、C两个公司各自的合并报表上都计算了一次。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90f41652ea551810a687a2.png)
B、资本公积
C、主营业务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9、上市公司收到的由其控股股东或其他原非流通股股东根据股改承诺为补足当期利润而支付的现金应作为权益性交易计入()。
A、营业外收入
B、资本公积
C、所有者权益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10、企业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
A、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B、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C、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
B、保证人和债务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C、债务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D、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保证人不履行债务时,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二、多选题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A、商誉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5、按照购买法核算的企业合并,基本原则是确定()。
会计准则解释5号
![会计准则解释5号](https://img.taocdn.com/s3/m/70d6cdf69e314332396893ad.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生物资产的范围;(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3)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4)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5)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本准则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一)郁闭及郁闭度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 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 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以降低雨水冲刷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林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https://img.taocdn.com/s3/m/ec535cd6d15abe23482f4de4.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二)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二、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是指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根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合同条款,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否属于财务担保合同,并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一)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除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八条的规定处理外,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其中,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的信用保护费用和信用保护卖方取得的信用保护收入,应当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各期损益。
(二)不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其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https://img.taocdn.com/s3/m/0345c9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以下简称“解释5号”)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项具体解释,于2024年3月发布。
解释5号对于企业会计在报告期间内将长期待摊费用处理为预付款项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支付,但又无法立即在当期中转化为货币的费用,比如企业为购买研发设备、市场推广等项目支付的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在未来数个会计期间内逐渐转化为成本或者费用,因此需要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来予以处理。
解释5号强调,在确认和计量长期待摊费用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报告。
首先,解释5号明确了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规定。
在成本可以被逐渐转化为收益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确认该成本为长期待摊费用,并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部分下的一项。
对于不能确定该成本是否可以逐渐转化为收益的情况下,企业应将其确认为长期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部分下列示。
其次,解释5号对长期待摊费用的计量提供了具体规范。
长期待摊费用应当以成本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之后按照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如果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实际价值将其减记。
除此之外,解释5号还规定了长期待摊费用的报告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详细披露与该项目相关的信息,包括费用种类、金额、计量方法以及长期待摊费用的期初和期末余额。
同时,针对已确认为长期资产的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应当披露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解释5号的发布对于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它明确了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使得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然而,解释5号的执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估计。
此外,在报告长期待摊费用时,企业需要提供与该项目相关的详细信息,这对于一些涉及商业秘密的项目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六)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六)](https://img.taocdn.com/s3/m/51141c55be1e650e52ea992e.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六)[作者]黄智[发布日期]2013.01.28六、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接受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是,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发生破产重整,其非控股股东因执行人民法院批准的破产重整计划,通过让渡所持有的该企业部分股份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企业应将非控股股东所让渡股份按照其在让渡之日的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所豁免债务的账面价值,并将让渡股份公允价值与被豁免的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控股股东按照破产重整计划让渡了所持有的部分该企业股权向企业债权人偿债的,该企业也按此原则处理。
【解读】如果要我评价解释5号6个问答中,哪些问答会对给实务带来比较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是这一问答。
仔细阅读这一问答就会发现,在回答“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会计处理”时,解释5号分两个层面作答:第一段给出了原则性指引;第二段则是专门针对破产重整中的权益让渡,且对控股股东的行为也一并做了规范。
因此,以下也是分两个层次进行解读。
(一)非控股股东的债务豁免或捐赠关于企业接受股东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的会计处理,财政部在其《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60号,以下简称“《年报通知》”)中曾经规定,“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
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https://img.taocdn.com/s3/m/1d62de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6.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首先,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的无形资产,例如品牌、声誉、客户群等。
二是商誉在合并或收购时是一笔必要的支出,用于购买其他企业的经营潜力和预期收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商誉应当在合并或收购后计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而言,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和减值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商誉的确认要求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商誉是通过合并或收购取得的;二是支付的金额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企业才能确认商誉。
其次,商誉的计量原则要求在确认后进行初始计量,并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初始计量时,商誉应当按照支付的金额减去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后续计量时,商誉应当按照成本减少法进行摊销,并按照一定的商誉减值测试进行减值处理。
再次,商誉的摊销要求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与商誉相关的预期收益应当根据公允价值计算,并在摊销期限内进行递减摊销。
商誉在合并或收购后的摊销期限通常是3-5年,但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最后,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应当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下降。
减值测试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以及在需要的时候进行。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明确了商誉会计处理的规范和原则,对于企业在合并或收购时的商誉管理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根据该准则的要求,正确处理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和减值等环节,以确保商誉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财务状况。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答案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ddffc9bb4cf7ec4afed0f9.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判断题1.1、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题号:Qhx008913] 正确答案:B2.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题号:Qhx008909] 正确答案:A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中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题号:Qhx008928] 正确答案:B4.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代付业务,如果委托行承担合同义务在约定还款日无条件向受托行偿还代付本金和利息,受托行应当将相关交易作为对申请人发放贷款处理,委托行应当将相关交易作为向委托行拆出资金处理。
[题号:Qhx008914] 正确答案:B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均可确认。
[题号:Qhx008908] 正确答案:B6.当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题号:Qhx008912] 正确答案:B7.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卖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买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买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卖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题号:Qhx008910] 正确答案:B8.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题号:Qhx008911] 正确答案:B9.10.11.单选题1.截止至2012年12月,财政部共颁布了( C )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题号:Qhx008926]A、3B、4C、5D、62.A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吸收合并了B公司,A公司与B公司无关联,B公司有一项专利权,系自行开发,公允价值50万,账面价值为10万。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7c960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e.png)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2.11.05•【文号】财会[2012]19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财会[2012]19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实现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财政部2012年11月5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二)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二、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买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用保护卖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卖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是指由标的实体以外的机构创设,为凭证持有人就标的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有价凭证。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9f0769383d049649b6658f2.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第1部分判断题题号:Qhx008912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1. 当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A、对B、错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B解析:当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题号:Qhx008908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均可确认。
A、对B、错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B解析:必须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后确认。
主要看其是否满足既定条件。
题号:Qhx008911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3. 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B、错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B解析: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除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八条的规定处理外,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其中,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的信用保护费用和信用保护卖方取得的信用保护收入,应当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各期损益。
题号:Qhx008909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4.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A、对B、错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A解析:目的是让报表使用者能了解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并判断其公允性。
题号:Qhx008913 所属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5. 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https://img.taocdn.com/s3/m/7a5513afd1f34693daef3ec5.png)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一、企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但仍采用权益法对有关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因部分处置或持有的股份被稀释等原因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动,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权益相应增加或减少,但仍采用权益法对该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将有关权益变动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出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资产重组等原因对原先持有的股权投资进行置换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确认所换入的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并进行后续计量。
二、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如何对年金资产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设立的年金基金在运营中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范围取得的国债、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年金基金投资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一)该类投资的业务目标是持有投资以获取合同现金流;(二)该类投资的合同条款使其风险仅限于在特定日期因尚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产生的现金流;(三)该类投资的现金流能够明确是用以偿付年金计划义务或其中特定部分义务。
企业对年金基金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当在年金基金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公允价值。
三、企业采用建设转让方式(B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如何处理?答:企业采用建设转让方式(B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一)本规定涉及的BT业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
2. 合同投资方为按照有关程序取得合同的企业(以下简称合同投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读
判断题
1.1、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
于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题号:Qhx008913] 正确答案:B
2.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
定方法。
[题号:Qhx008909] 正确答案:A
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中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题号:
Qhx008928] 正确答案:B
4.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代付业务,如果委托行承担合同义务在约定还款日无条件向受托行偿还代付本金和利
息,受托行应当将相关交易作为对申请人发放贷款处理,委托行应当将相关交易作为向委托行拆出资金处理。
[题号:Qhx008914] 正确答案:B
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被购买方拥有的
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均可确认。
[题号:Qhx008908] 正确答案:B
6.当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题号:
Qhx008912] 正确答案:B
7.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信用保护卖方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方式向信
用保护买方支付信用保护费用,由信用保护买方就约定的标的债务向信用保护卖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合约。
[题号:Qhx008910] 正确答案:B
8.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题号:Qhx008911] 正确答案:B
9.
10.
11.
单选题
1.截止至2012年12月,财政部共颁布了( C )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题号:Qhx008926]
A、3
B、4
C、5
D、6
2.A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吸收合并了B公司,A公司与B公司无关联,B公司有一项专利权,系自行开发,
公允价值50万,账面价值为10万。
另B公司与某物业公司签订10年期长期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还有4年,租金为固定每月10万元。
B公司现在将其出租给第三方,租金为15万元,而且逐年上涨。
该租赁权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0。
B公司没有其他无形资产,合并时应确认的无形资产为(D)万元。
[题号:Qhx008915]
A、10
B、50
C、200
D、250
3.企业接受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非
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D)。
[题号:Qhx008919]
A、其他应付款
B、递延收益
C、当期损益
D、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4. A 公司与B 商业银行签订一笔应收账款转让协议,公司将该应收款90%的受益权转让给B银行,该应收款公
允价值为90万元,账面价值均为100万元。
转移后该部分应收款的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由B 银行继承,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该笔贷款时,也不能向A 银行追索。
A公司的会计处理为(D)。
[题号:Qhx008918]
A、终止确认,确认损失10万元
B、不终止确认,确认负债90万元
C、不终止确认,确认负债100万元
D、终止确认,确认损失9万元
解析:应做如下分录:借:现金810,000 损失90,000 贷:应收账款900,000
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
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条件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下面符合确认条件的是(D)。
[题号:Qhx008921]
A、商誉
B、公司的地理位置
C、公司核心人才
D、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专利权
6.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除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八条的规定处
理外,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其中,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的信用保护费用和信用保护卖方取得的信用保护收入,应采用的处理方式是(B )。
[题号:Qhx008917]
A、应当在当期计入损益
B、应当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各期损益
C、应当在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合理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各期所有者权益
D、应当在当期计入权益
7.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
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C)。
[题号:Qhx008920]
A、营业外收入
B、递延收益
C、其他综合收益
D、投资损益
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共就(C)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题号:Qhx008927]
A、4
B、5
C、6
D、7
9.A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吸收合并了B公司,B公司与A公司均是X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B公司有一项专利
权,系自行开发,公允价值50万,账面价值为10万。
另B公司与某物业公司签订10年期长期租赁合同,剩余租赁期还有4年,租金为固定每月10万元。
B公司现在将其出租给第三方,租金为15万元,而且逐年上涨。
该租赁权的市场价值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0。
B公司没有其他无形资产,合并时应确认的无形资产为(A)万元。
[题号:Qhx008916]
A、10
B、50
C、200
D、250
解析: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被收购方资产按账面价值确认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