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岗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店等单位对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

三、验收人员1. 医院药房的中药饮片验收由药剂科专业人员进行;2. 药店的中药饮片验收由具备相应药品专业知识的药师进行。

四、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1. 外观特征:中药饮片无杂质、表面无霉斑、整齐完整、粒形饱满、无明显破损;2. 气味特征:无异味,符合药材应有的特有气味;3. 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如发现有霉斑、异味等异常情况,即为不合格。

五、验收程序1. 接受供应商的中药饮片交货时,验收员应检查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等情况,并核对发货数量和实收数量是否一致;2. 验收员应对外观特征和气味特征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商提出异议,并标注不合格品;3. 如发现不合格品,验收员需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4.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退换货,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追溯使用;5. 合格品应当立即清点入库,并填写入库登记表;6.验收员应按规定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六、验收记录和文件资料的保存1. 验收员应将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2. 验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入库登记表等所有文件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清晰、完整。

七、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验收管理属于医院或药店的质控工作范畴,应由质控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2. 质控部门应该将验收管理情况纳入质控考核内容,对验收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督导。

八、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存放,以便后续处理;2. 验收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并向供应商反馈;3.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督促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货;4. 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中药饮片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中药饮片的生产和加工环节,旨在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和生产过程的规范化。

二、责任与权限1.企业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和监督中药饮片的生产工作,并保障操作规程的执行。

2.生产管理员负责实施操作规程,监督和指导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按规程操作,负有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监督职责。

三、设备和工具1.生产所需设备应经过验收合格,并有定期维护保养记录。

2.所使用的工具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四、原料的准备1.原料采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2.原料收货后,应进行验收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颜色等指标。

3.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原料,应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退回和处置。

五、加工操作1.加工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洗手,并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2.所有加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遵循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卫生要求。

3.制药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交叉污染的行为,如防止混合使用不同批次的原料或产品。

4.制药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原料和产品,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5.所有加工设备和容器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残留物。

六、质量控制1.加工过程中,应定期抽样进行质量控制检验,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

2.所有关键的质量控制记录,包括温度、湿度、饮片重量等,必须进行记录和保存。

3.各项质量指标超过规定范围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七、清洁和消毒1.加工操作结束后,加工设备、容器和工作台面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2.清洁和消毒操作应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进行,使用符合消毒标准的消毒剂。

3.清洁和消毒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并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证。

八、操作人员培训1.新入职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进行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意识。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中药饮片作为传统药材的一种剂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对于确保中药质量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验收责任和权限1. 验收责任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由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包括采购员、验收员等相关人员。

2. 验收权限验收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有深入了解。

三、验收前准备工作1. 准备验收设备和材料确保验收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包括天平、显微镜等设备,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资料。

2. 检查环境条件验收工作应在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环境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四、验收流程1. 预验收采购员应提供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材料,包括批次号、产地证明、检验报告等。

验收员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外观验收验收员应对中药饮片的形状、颜色、气味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味、变色、虫蛀等情况。

3. 质量指标验收验收员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含量、纯度、溶解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规定的要求。

4. 检查包装和标签验收员应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真实、清晰,确保信息准确传达给患者。

五、验收记录和报告1. 验收记录验收员应当对每批次的中药饮片进行详细的验收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验收人员、验收日期等信息。

2. 验收报告验收员应根据验收结果,出具验收报告,并将报告交由药品管理部门备案。

报告应包括中药饮片的质量指标、验收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措施等内容。

六、不合格品处理措施1. 不合格品分类根据验收结果,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进行分类,包括不合格、待定和合格品。

2. 处理措施不合格品应在验收员的监督下,进行退货、返工、销毁等处理措施。

待定品需进行二次验收,合格品可以进入下一步的流程。

七、验收结果的追溯和问题处理1. 结果追溯药品管理部门可根据验收记录和报告,对验收结果进行追溯,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指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验收的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和稳定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中药饮片验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原材料验收(一)进货验收1.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气味、纯度等;2.配合员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3.与供货商签订合格供货协议,协议中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二)进厂验收1.检查原材料标识是否清晰完整;2.检查原材料是否有霉变、变质、虫蛀、外部有异物等;3.检查原材料的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与相关文件一致;4.对随机抽样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

二、生产工艺验收(一)工艺参数验证1.依据工艺流程及勾稽单,验证每一个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配料比例等)是否符合标准;2.对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和审查,确保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生产设备验收1.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检查设备清洁情况,防止污染原材料和产品;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质量控制验收(一)质量控制点检查1.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点,并对各个点位进行检查;2.质控人员定期在生产现场进行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二)追溯体系验收1.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每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可追溯;2.对追溯体系进行抽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检验报告和文件验收(一)检验报告1.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2.检验报告应包含检测结果、检测依据、检测方法等。

(二)文件验收1.制定各项操作规程、质量文件和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2.对各项文件进行验收,并确保所有文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度。

药品验收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养护操作规程

五、验收养护场所
验收养护室面积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 大型企业不小于50cm2
• 中型企业不小于40cm2
• 小型企业不小于20cm2
六、设备
1、配备: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检测
仪、标准比色液等。
2、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配置:
• 水分测定仪 • 紫外荧光灯 • 解剖境或显微镜
七、抽样原则和比例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一、人员要求
1. 人员条件:视力0.9或0.9以上(包括矫正
后),无色盲,中专文化程度,药师职称,并 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 继续再教育:每年接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组织的继续再教育,并建立档案。
3. 企业人员总数要求:
• 批发企业:专职人员数量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 4%(最低不少于3人)。 • 零售连锁企业: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2%(最 低不少于3人)。
释放药、物产生药效。
(十六)丸剂的验收(一)
1.定 义: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
合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 蜜 丸: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 • 水蜜丸: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比例不同粘合剂制成。 • 水 丸: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要求用黄酒、醋、
稀药汁、糖液等)粘合制 成。
4. 口服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剂乳
化后,粒径大多为0.1μm以上形成供口服的油/水型 乳浊液的液体制剂。
(十一)糖浆剂的验收
1.定义: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
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单纯蔗糖
的 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糖浆 剂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 (g/mg)。
(十二) 流浸膏剂的验收
三、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验收操作规程

宁波市江北同春堂药品零有限公司1、目的:制定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对药品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进行验收,使药品验收规范化,记录完整,确保入库药品质量。

2、适用范围:本企业每一批次的购进或销后退回药品。

3、职责:验收员4、工作程序:4。

1验收人员资质要求:4.1.1从事药品验收的,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4。

1.2从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验收,应当具有中药学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

2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对运输工具和运输状况进行检查。

4。

2.1检查运输工具是否密闭,如发现运输工具内有雨淋、腐蚀、污染等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现象,及时通知采购员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2.2根据运输单据所载明的启运日期,检查是否符合协议约定的在途时限,对不符合约定时限的,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

2.3供货方委托运输药品的,企业采购员要提前向供货单位索要委托的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启运时间等信息,并将上述情况提前通知收货人员;收货人员在药品到货后,要逐一核对上述内容,内容不一致的,通知采购员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4.2.4 冷藏药品到货时,查验冷藏车、车载冷藏箱或保温箱的温度状况,核查并留存运输过程和到货时的温度记录;对未采用规定的冷藏设备运输或温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收,同时对药品进行控制管理,并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

冷藏药品验收做好《冷藏药品到货质量检查记录》.4.3 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查验随货同行单(票)以及相关的药品采购记录。

无随货同行单(票)或无采购记录的应当拒收;随货同行单(票)记载的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与采购记录以及本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拒收,并通知采购员处理;拒收药品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4。

4 应当依据随货同行单(票)核对药品实物.随货同行单(票)中记载的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生产厂商等内容,与药品实物不符的,应当拒收,并通知采购员进行处理。

中药各个岗位工作操作规程

中药各个岗位工作操作规程

中药各个岗位工作操作规程中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医药产业,涉及到中药的采购、制备、质检、销售等多个岗位。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各个岗位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以下是中药各个岗位的工作操作规程。

一、中药采购员操作规程中药采购员是中药企业的重要岗位,他们负责从供应商处采购中药材,并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2.中药材的选择:采购员应熟悉各类中药材的特点和质量标准,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3.质量检验:采购员在收到中药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含水量、杂质等方面的检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要求。

4.验收记录和存储:采购员应制作中药材的验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条件存放中药材,以防止受潮、霉变等情况。

二、中药制药操作规程中药制药工作是将中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制备工艺转化成中药制剂或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的过程。

1.配料准备:制药人员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各类中药材,注意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性。

2.制备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炮制、研磨、提取、浸渍等操作,并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时间、温度等参数。

3.制剂包装:制药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对制药过程中得到的中药制剂进行包装,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

4.记录和文档管理:制药人员应及时做好各类记录,包括原料的使用情况、生产过程的操作记录等,同时做好相关的管理文档。

三、中药质检操作规程中药质检是中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质检人员需熟悉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1.样品采集: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采集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等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质量检验:根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检测。

3.实验室管理:质检人员应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包括仪器的维护、试剂的保管、文档的管理等。

4.报告编制:质检人员根据检测结果,编制相关的质检报告,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生产部门。

四、中药销售员操作规程中药销售是中药企业的重要环节,销售员需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工作,以保证产品的销售和顾客满意度。

药品质量验收操作规程

药品质量验收操作规程

目的:制定药品质量验收操作规程,严防不符合质量标准或疑似假、劣药品流入本公司。

范围:适用于所有采购到货和销后退回药品的验收。

责任:验收员、质管部负责实施本规程。

规程内容:一、验收检验抽样原则1、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用随机原则逐批号抽取。

2、抽样方法及数量:2.1.应按药品的堆码情况随机抽取整件药品;2.2.抽取整件数量:2件以下,全部抽取;2件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取3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增加抽取1件,不足50件按50件计;2.3.整件药品存在破损、污染、渗液、封条损坏等包装异常的,要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2.4.对抽取的整件药品,从每件上、中、下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3个最小包装进行检查,对存在封口不牢、标签污损、有明显重量差异和外观异常等情况的,至少再增加加一倍抽样数量,进行再检查;2.5.非整件药品应逐箱检查,同一批号的至少随机抽取一个最小包装进行检查;2.6.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包装及封签完好的,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

3、销后退回药品验收抽样:整件包装完好的,数量在2件及以下的全部抽样检查;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取6件;整件数量在50件以上的每增加50件,至少增加抽样检查2件,不足50件按50件计,从每整件上、中、下位置随机抽取6个最小包装检查,对存在封口不牢、标签污损、有明显重量差异或外观异常等情况的,至少再加一倍抽样数量进行检查,零货及拼箱的,每件须抽样检查至最小包装;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

二、验收依据1、供货单位销售票单、销后退回凭证;2、《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3、《药典》、药品法定质量标准、《药品注册批件》或《再注册批件》;4、进口药品依据《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单》或《进口药品通关单》;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规定。

三、药品质量验收内容与要求1、验收药品时按照批号逐批查验药品的合格证明文件:1.1.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加盖了供货单位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的药品检验报告书,或索取批发企业电子数据形式的药品检验报告书(确定其合法性和有效性);1.2.验收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时,必须有加盖供货单位药品检验专用章或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的《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复印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规范验收程序,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性,特制定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涉及所有验收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验收前准备1. 验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2. 验收人员需熟悉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

3. 确保验收设备完好,符合验收要求。

四、验收流程1. 接收货物- 接收中药饮片货物,并与配送单据和订单进行核对,确保货物的准确性。

- 对货物的外包装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2. 外观验收- 对中药饮片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观色泽、形态、大小等方面。

- 注意查验中药饮片的气味,是否有异味或变质迹象。

3. 质量验收- 抽样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验,包括质地、含水量、杂质等方面。

- 根据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进行判定,合格的予以验收,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4. 记录和报告- 对验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包括接收、外观验收、质量验收等内容。

- 对不合格的中药饮片进行退货处理,并填写相应的退货报告。

五、验收标准1. 外观标准:- 中药饮片应具有特征的色泽、形态,无霉变、虫蛀等情况。

- 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清晰可辨认,无变造。

2. 质量标准:- 质地应均匀,无结块或虫眼。

- 含水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 无异常异味,杂质应符合规定标准。

六、相关记录1. 接收记录:记录中药饮片的接收情况,包括货物数量、配送单据等内容。

2. 质量验收记录:记录中药饮片的质量验收情况,包括抽样检验结果等。

3. 退货记录:记录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退货情况,包括原因及处理结果等。

七、验收后处理1. 合格中药饮片存放入库,妥善保管。

2. 不合格中药饮片及时退货,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以上即为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希望所有验收人员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一、入库验收前的准备工作1.验收人员需经过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培训,并持有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能力证书。

2.采购人员需共同确认中药饮片材料和数量,并制作中药饮片材料清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3.验收人员应保持仓库的整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中药饮片质量不受环境污染影响。

4.准备所需的验收工具和设备,包括天平、显微镜、显微镜照相机、标准品、检测仪器等。

二、入库验收的操作步骤1.核对材料清单并验证标识:验收人员根据材料清单逐一核对中药饮片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厂家等信息,并对比饮片外包装上的标识是否与清单相符。

2.外观检查:验收人员应对每种中药饮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饮片颜色、形状、气味、杂质等,确保外观无异常。

3.品质检测:验收人员应从每批次中药饮片中抽取适量样品进行品质检测,主要包括质量指标、标识、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项目。

4.检测结果评价:验收人员将检测结果与质量要求进行对比,评价中药饮片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如有不合格情况,则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理。

5.存储: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分类、包装和存放,确保质量长时间保持稳定。

三、验收记录与报告1.验收人员应在验收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材料清单、检测方法和结果、质量评价等信息。

2.验收记录应由验收人员和采购人员签字确认,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并将记录归档保存。

3.如中药饮片存在不合格情况,验收人员应及时向采购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做出通知,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四、验收后的处理措施1.对于中药饮片的不合格品,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退货、更换或其他处理。

2.对于中药饮片的合格品,验收人员应及时将其存放到指定位置,并更新库存记录。

五、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监督1.制定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的单位应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评价机制。

2.定期对验收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中药饮片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健康安全。

为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制定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是必要而重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验收管理制度适用于相关单位对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环节,包括采购单位、药品零售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等。

三、验收人员要求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药物知识和鉴别中草药饮片的能力,必须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2. 验收人员应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四、验收标准1. 外观标准:中药饮片外观应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气味标准:中药饮片应具有特定的气味,如苦、辛、酸等,无异味或刺激性大的气味。

3. 检查标准:验收人员应检查中药饮片的质量指标,如挥发油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 杂质标准:中药饮片应无虫蛀、发霉、霉斑、异物等。

五、验收程序1. 验收前准备:验收人员应检查验收工具的清洁程度,确认药品验收区域的整洁和无异味。

2. 样品检查:验收人员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饮片样品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气味和质量指标。

3. 记录和评价:验收人员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并进行评价,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定。

4. 处理不合格品:如发现中药饮片不符合要求,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退货或返工。

六、验收记录和报告1.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验收记录表,包括药品名称、生产批号、检查结果等。

2. 验收报告:验收结束后,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整理验收记录,形成验收报告并存档。

七、责任与处罚1. 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执行,如违反规定导致质量问题,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八、定期评估和修改1. 验收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以适应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变化。

2. 对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应及时总结,并予以反馈和应用。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一、引言中药材、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药物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为了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制定本验收操作规程,以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过程,保障药材质量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过程。

三、验收人员验收工作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药材验收员负责,并接受药品质量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考核。

四、验收设备与仪器1.显微镜:用于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细胞组织和微观形态进行观察。

2.称量仪器:用于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数量进行准确称量。

3.光谱仪:用于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光谱分析。

五、验收标准1.外观标准:中药材应具备符合其品种特点的外观特征,无霉变、虫蛀、泥沙等问题;中药饮片应包装完整,无破损,无异味。

2.味觉标准:中药材的味道应符合其品种特点,无异常;中药饮片应具有相应的药味,无异味。

3.化学成分标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药典或企业内部标准的要求。

4.杂质标准:中药材应无异物、杂质;中药饮片应无异物、杂质、批混。

六、验收流程1.接收样品:验收员应准时接收送样品,并核对送样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送样单一致。

2.外观检查:验收员在鉴别场所对样品的外观进行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记录。

3.品质检查:验收员按照相关要求,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如有异常情况应进行记录。

4.量检查:验收员使用称量仪器对样品进行准确称量,确保数量正确。

5.签字确认:验收员对验收结果进行确认,并签字确认。

七、不合格处理1.不合格品应立即予以隔离,避免混淆使用。

2.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退回或调换合格品。

3.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应完整保存,以备查验。

八、验收记录每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都应有记录,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样品名称、规格、数量;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结果。

九、培训和评估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中药材验收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中药材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材验收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进库物料的质量,防止差错。

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操作。

责任人:原料仓库保管员、QA人员。

内容:1.初验1.1检查装运中药材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有苫布覆盖。

1.2中药材卸车后,首先检查送货凭单所列项目是否与订货合同副本一致,然后与进货药材逐一清点核对,必须完全相符。

1.3检查进货中药材是否每件有外包装,不同品种的药材包件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加工)日期,对无标记或标记内容不全者予以拒收。

1.4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药材的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鼠咬,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

如来料是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

如是毒性药材,易燃易爆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规定标志。

1.5将每件中药材于磅秤上复称,核对毛重是否与标示一致。

1.6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回执上签收,并填写到货验收记录,写明品名、到货日期、规格、数量、来源(或产地)、供货单位、规格、批号、外包装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字等,并及时开具请验单送交质保部,由质保部派人员进行取样检验。

1.7如药材外包装有破损或与订货合同不符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保持货物的原样,立即通知质保部检查员检查、处理。

1.8如需更换破损包装,则需在质保部检查员的监督下进行。

2.清洁2.1中药材的外包装应逐件用清洁工具清洁除尘。

2.2如外包装上有油脂污物应去除干净。

2.3清洁后的中药材码放在清洁的垫仓板上。

3.编号3.1依据“物料分类编号管理制度”对进厂中药材进行编号。

3.2将中药材品名编号、入库日期、数量等写在货位卡上,挂在中药材外包装上。

3.3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料总帐。

4.入库、待验码放好的中药材四周围上黄色转栏,并挂上黄色待验标志。

在码放过程中,要将净药材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2.接收药品清点送货件数,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拒绝接受,拆零(拼箱)药品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

将包装合格药品移至待验区。

3.验收药品根据药品采购单和送货单位随货同行联验收药品。

3.1.检查到货药品是否与原始凭证的供货单位、品名、数量及重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查明原因。

3.2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注明批准文号。

3.3.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是否合乎规定。

发现有问题,不得入库,做拒收处理。

3.4怀疑有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送检,对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退货。

3.4对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并验收到最小包装。

剧毒药不能与其他药材混放,必须有专人保管,进销要二人复核,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

3.5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每次进货要核对检验报告书。

3.7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加盖红章以示负责。

4.摆放上架将合格药品按贮藏条件分别储存于常温库(<30℃),阴凉库(<20℃)或冷藏库(2~10℃)保管,危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专柜,毒性药品放于毒性药品专柜。

5.验收记录5.1验收时应将验收情况如实填写"药品入库质量验收登记表"5.2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分明,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5.3药品质量验收记录保存5年。

6.保管员将随货同行联或交会计做入库凭证。

7.验收时限7.1普通药品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7.1普通药品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培训资料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四、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内容:1、准备工作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就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内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2、1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就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就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就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就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与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就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

外观鉴别发现有异样,应及时抽样送质检中心室,进行显微与理化鉴别。

通过对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具体验收的内容如下、4、3、1 外观杂质的验收:①检变质:虫蛀、发霉、走油、变色、分解、挥发、风化潮解、腐烂等现象。

②检药用部位:检查药用部位就是否正确,就是否除了非药用部位。

③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4-6%之间;④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a、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b、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

4、3、2、干湿度的验收:①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之间。

②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菌藻类应在5—10%之间,其余应在7—13%之间。

4、3、3、中药饮片片型的验收: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

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5%。

4、3、4、中药材饮片真伪的鉴别:除了上述的验收外,还要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真伪进行定,这就是整个验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中药材饮片标本的样本作用,通常运用下列方法。

(1) 瞧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就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形、拳形、团块状等。

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可以药材标本做对照。

(2) 瞧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在瞧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与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3) 瞧色泽:色泽就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与光亮程度。

药材的色泽一般就是较固定的。

色泽的变化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系很大。

药材品种不同,加工不当,贮藏时间长短,也会改变药材原有的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下降。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自然光线下或日光下进行。

对颜色描述时,如果就是两种以上色调复合描述,应以后一种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

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

元胡蜡样光泽。

(4) 瞧表面:瞧药材的表面或表面的具体特征,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表面特征有的有无与程度,常就是识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点状环等。

(5) 瞧质地:瞧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粗糙或粉性等特征。

松泡:质轻而松,如南沙参;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山药、葛根、甘草; 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玉竹、当归、独活;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已糊化呈半透明状,如郁金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质量:表示单位体积内重量较大,如矿物质。

(6) 闻气:有的中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而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些气可作为识别药材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麝香、阿魏、薤白、白藓皮等。

(7) 水试:利用药材在水中的比重与特殊变化来识别,如西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黄色,花不褪色,秦皮用水浸泡后,出现蓝色荧光,蟾酥与水后呈乳白色。

(8) 火试:有些藤木,树脂与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于识别药材,如降香微有气味,点燃则香气深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海金砂易点燃,而发爆呜声及闪光。

4、3、5 显微鉴别方法:显微鉴别法就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注意与药材标本的比较。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4、3、6 理化鉴别方法: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就是活性成分能代表药材的质量。

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与优劣。

4、3、7 一些中药饮片的具体鉴别要求:如购进就是饮片、半成品,应对重点对炮制质量验收。

炮制就是否合格,关系到中药制剂的安全与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1)中药材炮制品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

(2)炒制中药饮片其生片、糊片等不得超标,炒炭存性;(3)蜜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等中药饮片应具有辅料香气;(4)蒸制过的中药饮片内无生心,色泽黑润;(5)锻制中药饮片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不得碳化等;(6)验硫熏:适度硫熏可杀虫害,有利于仓储保管。

但硫磺为有毒物质,检测就是否过度硫熏:一瞧色泽(过度增白)、二嗅气味(酸味增重);(7) 验老嫩:检老嫩的目的在于确定采收季节就是否适宜;(8)对有浸出物含量或其她成分含量测定的药材即使性状项目符合标准要求,也要送质检中心进行浸出物与含量测定,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入库。

(9)其她特征验收。

5、入库办理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

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的回执上签收,并填写物料到库接收记录,写明物料名称、物料代码及进厂编码、接收日期、供应商与生产商名称、批号、件数、重量与有关说明(如外包装状况、验收情况)等。

6、物料编码6、1 依据物料产品编码管理规程对进厂中药材、饮片进行编号。

6、2 将中药材品名、编码、入库日期等信息填写在货卡上。

6、3 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材料台账。

及时请验。

7、请检取样7、1 质量部质检员接到请检单后,对中药材进行取样。

7、2 取样执行《原辅料一般取样规则》。

7、3 取样后的中药材复原包装后,填写取样证,贴在取样的药材外包装上。

8、入库待检取样后的中药材进入仓库已清洁货位,挂上黄色状态标记,表示待检。

9、中药材接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9、1 异常情况及处理9、1、1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如设备、设施或中药材质量发生异常均属异常情况。

9、1、2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发现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以避免异常情况的扩大。

9、2 异常情况的报告程序9、2、1 异常情况发生或发现后,立即向仓储部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异常情况记录。

9、2、2 仓储部负责人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向质量部报告或根据异常情况原因与有关部门联系。

9、3 质量部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立即派质检员到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填写异常情况记录,写明异常情况原因及处理意见,请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由仓库执行。

9、4 如只属设备、设施异常,对中药材质量并无影响,则报告设备部。

设备部派人到现场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修复,并填写检查修复记录,若异常尚未影响中药材质量,则中药材接收操作可继续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签署处理意见。

10、中药材饮片拒收10、1 物料与收货凭单及订货合同项目不符的应拒收。

10、2 物料的外包装无明显标记,难于区分的应拒收。

10、3 包装破损严重,引起物料污染的应拒收。

10、4 拒收的物料应请质量部验收检查员检查确认后执行。

10、5 凡物料的外包装有破损、水渍、受潮、虫蛀、霉变、鼠咬等,但内包装、物料未受到污染及破损的应请质量部验收检查员决定就是否拒收。

10、6 经验收或检验不合格者,根据验收、检验所发检验报告书通过业务部门办理退货手续。

对验收中查出的伪劣或质量问题的药材应及时记录。

并单独存放不合格区。

标志要明显,妥善保管。

10、7 拒收物料按规定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