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_3R_原则_张秀玲

合集下载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推荐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1. 按3R要求选择实验动物。

3R是指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 (优化)。

“减少”是指减少试验用的动物和试验的次数;“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可以替代实验动物的替代物,如用细胞组织培养方法,或用物理、化学方法代替实验动物的使用。

“优化”是指对待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应做到尽善尽美。

3R规则即减少动物用量、实验要精细、尽量采用替代物。

2. 从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标准去选择实验动物。

要求选用三级的实验动物,原因是三级实验动物已经排除了人兽共患疾病,排除了实验动物本身的传染病,也排除了影响实验研究的相应微生物和寄生虫,使实验研究处于没有或很少有外源干扰的情况下进行。

排除这些干扰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获得可靠的数据。

3. 从遗传学的观点它包含了对实验动物遗传学的了解。

和选择使用近交系、突变系、封闭群、杂交系及转基因动物去进行试验。

近交系动物应按照其遗传基因表达的表型。

能在它们的行为、生理生化、寿命、疾病、解剖、药物反应、免疫、对病原体的感受性和生殖等方面表现出来。

如A系与BALB/c两个品系在存活期、自发肿瘤、对药物反应和生殖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实际上,从遗传观点来选择动物就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选择实验动物。

4. 从效果上来选择实验动物。

其效果有两种:一种是阳性效果,另一种是阴性效果。

有时要选择一种以上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以说明其阳性存在的普遍性。

选择阴性是以反差的方法证明其特异性,并从中找到阴性存在原机理,这也是很重要的科学探索。

阳性效果必须具有说服力,有理论依据。

阳性的结果要反复推敲,是偶然还是必然的,需要验证或重复试验进一步证实。

效果比较就是要与人比较,是否接近于人的条件。

在动物分类中,猕猴和猩猩都是灵长类,猩猩是猩猩属,猴是猴科猕猴属;而人是人科人属。

猩猩和猴在解剖学上、组织器官功能上、白细胞抗原上、染色体带型上与人相似。

高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_3R_原则_张秀玲

高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_3R_原则_张秀玲

⾼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_3R_原则_张秀玲-15-⾼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3R”原则*摘要: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伦理既是社会⽂明的体现,也是对⽤于⽣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命的尊重。

减少、替代和优化动物实验的“3R”原则是动物福利的⼀种具体反应和实施⽅法。

本⽂论述了动物福利的合理性,介绍了“3R”理论的原则及其在动物学实验领域的应⽤,从减少动物⽤量、实验内容的替代与整合、实验过程的优化组合等⽅⾯论述了⾼校动物学实验教学贯彻“3R”原则的可⾏性。

关键词:动物福利;实验动物;3R原则*基⾦项⽬:全国⾼教研究中⼼项⽬(FIB070335-A10-01);⼭东省教育科学⼗⼆五规划课题(2011JG443)作者简介:张秀玲(1966-),⼥,德州学院⽣物系教授。

张秀玲孙永岭郑世英李妍(德州学院⽣物系,⼭东德州 253023)⾼校动物学、⼈体及动物⽣理学课程中都有动物实验的内容,所利⽤的动物主要⽤于组织学解剖观察,神经、肌⾁的电⽣理学测定,消化、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等系统或组织在不同因⼦影响下的⽣理机能测定,以及实验技术课程中的标本制作等。

⼤量的实验⿏、兔、⽝、猪、⽜、⽺、及灵长类动物等被⼴泛⽤于科学实验[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类⽂明的进步,特别是⽣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的使⽤量猛增,实验动物的应⽤也愈加⼴泛深⼊,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关注[2],实验动物福利问题应运⽽⽣。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尊重动物的⼀种体现,不是⼀个简单和仅处于同情的过程,更代表着社会的⽂明进步程度。

是伴随⼈类认识⽔平的提⾼及法律、政治、科学、道德等多⽅⾯发展的结果[3]。

1 动物福利的概念和内容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是指为了使动物能够康乐⽽采取的⼀系列⾏为和给动物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

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痛苦,不得虐待动物。

动物福利主要包括:动物有免受饥渴的权利;动物要有⾜够的⽣活空间;动物有免受伤害和疾病痛苦的权利;动物免受恐惧和悲伤的权利;动物享有表达天性的权利,即包括⽣理、环境、卫⽣、⾏为、⼼理5种福利[4]。

高职院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高职院校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实践与探讨作者:王金明叶二妹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4年第07期摘要:实验动物福利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落实和贯彻实验动物福利已成为国际趋势,它是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容回避。

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实验动物福利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自觉树立动物福利理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动物福利;五大自由;“3R”原则;兽医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22—03引言2013年10月28日,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兽医大会上,中国兽医协会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双方在认可动物福利与公共卫生紧密相关的基础上,将共同推动中国动物福利教育、研究、标准以及宣传等工作。

11月28日~29日,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设立了“世界动物福利论坛”,旨在透过“善待动物”的视角研究动物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动物福利与人类面临的全球重大挑战的关系。

如此高层次和密集的信息引发了国人对动物福利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将为中国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些年,基于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从各自不同的领域来审视动物福利与中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明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密切关系。

正如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指出的,“我们着眼于动物,必先要着眼于人。

要改善动物处境,必先转变人的观念”,“动物福利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将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公众健康以及全球动物保护的推广发挥重要作用”。

一、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内涵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这一概念由国外学者Fraser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基本出发点是让动物在康乐(Well-being)的状态下生存,或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即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保护动物与极端利用动物之间找到平衡点。

动物实验学-名词解释

动物实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1.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以研究、实验、教育、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而使用的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

实验动物:驯化,育种,生理,解剖,生化,兽医,营养及环境生态等。

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对实验的反应,动物模型设计,实验方法改良提高等。

3.动物实验的3R原则♦1、减少〔Reduction),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得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

在减少动物使用量的问题上,对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药品异常毒性实验。

“亮甲素”事件♦2、替代〔Replacement),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到达某一试验目的。

或者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

♦相对性替代,用人道方法处死动物或使用细胞、组织及器官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或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的实验方法;♦绝对性替代,在实验中完全不用动物。

♦3、优化〔Refinement),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良实验技术,防止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

♦优化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涉及试验设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饲养环境、动物运输等。

♦4.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包括环境、微生物、遗传、营养四个方面内容。

微生物控制:基础/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沙门氏菌、狂犬病毒等。

清洁动物:指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对动物健康危害和对科学研究干扰比较大的病原的动物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动物实验学名词解释

动物实验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1.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以研究、实验、教育、药品生产等为目的而使用的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

实验动物:驯化,育种,生理,解剖,生化,兽医,营养及环境生态等。

动物实验:研究动物对实验的反应,动物模型设计,实验方法改良提高等。

3.动物实验的3R原则♦1、减少(Reduction),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得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

在减少动物使用量的问题上,对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药品异常毒性实验。

“亮甲素”事件♦2、替代(Replacement),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一试验目的。

或者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

♦相对性替代,用人道方法处死动物或使用细胞、组织及器官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或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的实验方法;♦绝对性替代,在实验中完全不用动物。

♦3、优化(Refinement),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

♦优化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涉及试验设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饲养环境、动物运输等。

♦4.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包括环境、微生物、遗传、营养四个方面内容。

微生物控制:基础/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沙门氏菌、狂犬病毒等。

清洁动物:指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对动物健康危害和对科学研究干扰比较大的病原的动物SPF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

《实验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福利》
2.外部的物质环境:机体所处的周围环境条件,如温度、 湿度、光照、噪音、气流及风速、空气洁净度、饲料和水、 药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均为应激源。
3.心理社会环境:居住条件、饲养密度、个体间的关系、 种群间的冲突、与人的关系等主要的生存环境应激。
整理ppt
3、中介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也是应激的生理学基础,是指机体
以及特异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受到个体的遗传和既
往经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生理中介机制 是探讨当应激源的信息被认知评价后,
是如何转化为生理反应的。过去的研究将其分为神
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近年的研究则更
倾向于将其做为一个整体去看待,统称为“应激系
统”。
整理ppt
4、应激反应 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觉察应激源的威胁后,通过心理和生理 中介机制所产生的行为、心理和生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 激反应。当应激源作用与机体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 接受、整合,传递至下丘脑,下丘脑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增加心、脑、骨骼肌的血流供应。 同时,下丘脑分泌的神经激素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广泛影响体内各系统的功能。但较强或较为持久的应激反应, 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失衡,严重时可引发病理性的 改变。应激可导致动物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各种不良 表现。
整理ppt
3、意义--遗传的变化和环境的压力不断促使动物行为向着 适于生存的方向进化,那么动物当前的行为方式必然是动 物选择最具有生存适应意义的行为形式。让动物的行为、 心理和健康处在这种最适当的正常状态,我们就应该了解 和保证动物的体内平衡(原状态的稳定)。在某一特定时 期内,使动物的内环境(如体温、神经、内分泌等)和外 环境(如温度、噪音、微生物及社会种群的地位等)保持 在适当的恒定状态不变。环境因素的压力在自然选择过程 中会迫使一切动物都去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条件。只要动 物能够完全适应了这些变化,就说明动物处于体内平衡状 态(原状态的稳定)。而当动物不能够适应环境因素,无 法保持体内平衡状态。这就可能使动物出现非正常行为或 疾病,其健康状况心理和行为甚至生存都受到影响。

善待实验动物

善待实验动物

龙源期刊网
善待实验动物
作者: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6年第01期
西安医学院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将实验用后的狗随意丢弃在楼顶,任其自生自灭。

照片中,刚刚做完手术的实验用狗或嘴巴捆绑纱布,或包裹无菌布,惨不忍睹。

在动物实验方面,有一个著名的“3R”原则,即倡导减少、替代和优化。

其中的优化原则,即指为动物创造一个好的实验环境,减少给动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

2006年,这一原则被明
文写入科学技术部出台的法规里。

这起实验动物遗弃事件,反映出国内推行动物福利的尴尬现状。

时至今日,动物福利已经不是一个超前理念。

随着环境保护主义和动物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关注动物享有的权利,提高动物的福利,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变得紧要而迫切。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关动物福利法案。

反观国内,虽然有像上面提到的相关指导性意见,但在更高层次的动物福利立法方面仍存在缺位。

立法滞后于现实,并不利于加快动物福利主义在国内落地。

不言而喻,从事动物实验的都是专业性机构,研究人员对动物福利主义应有更深认识。

从善待实验动物做起,或是国内推广动物福利理念,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转自《新民晚报》)。

实验动物学的3r原则意义

实验动物学的3r原则意义

动物实验学中什么是“3R”原则答案解析动物实验学的“3R”原则为:1.Reduction(减少)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定数量的地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2.RepIacement(替代)指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试验目的。

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3.Refinement(优化)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循环经济也有“3R”原则,为: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

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

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简述实验动物的3r原则

简述实验动物的3r原则

简述实验动物的3r原则
实验动物的3R原则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争议。

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科学家们提出了3R原则,即Reduce(减少)、Refine(改良)和Replace(替代),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Reduce(减少)
Reduce即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

科学家们应该努力寻找替代实验方法,如使用计算机模拟、细胞培养等方法代替动物实验。

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避免不必要的繁殖和使用。

实验计划应该精确而严谨,避免重复实验和无效实验的发生。

Refine(改良)
Refine即改良实验方法,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和疼痛。

科学家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无痛苦的实验方法,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

同时,也应该避免对实验动物进行无必要的手术,减轻其痛苦。

Replace(替代)
Replace即替代实验动物。

科学家们应该努力寻找替代实验方法,如使用细胞培养、人体模型等代替动物实验。

同时,也应该使用已
有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实验。

总结
实验动物的使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需要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科学家们应该遵循3R原则,即Reduce(减少)、Refine(改良)和Replace(替代),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同时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

动物福利与3R理论

动物福利与3R理论

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这个立场是建基于人类所做的行为需要有相当的道德情操,而并非像一些动物权益者将动物的地位提升至与人类相若,并在政治及哲学方面追寻更大的权益。
动物福利概念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 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3R理论:
1954年,创建于1926年的动物福利大学联合会(UFAW)的C.休姆教授制定了一项有关动物试验人道主义技术的科学研究计划。1959年出版的《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的简称。当前在西方国家受动物保护运动的影响,在实验动物行业内,兴起了“三R”运动,即实验动物的减少、替代和优化。
“减少”就是利 用体外方法或其他非生物学方法减少活体动物使用的数量。比如生物研究领域制备单克隆抗体,就要把一种细胞打到小鼠腹腔里,过一段时间,让小鼠产生腹水。这时候把腹水抽出来,腹水中就有单克隆抗体,如此反复。现在人们已研制出了一种体外方法,减少了小鼠的使用量。
“替代”就是用体外方法或没有感觉的生物学材料替代活体动物。前者是用非生命的体外实验代替活体实验,细胞芯片就是其中的一种。后者是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比如用鱼来替代灵长类动物。
“优化”就是必须用动物做实验时,给动物创造一个好的实验环境或减少给动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比如在利用动物制备抗体的过程中,通常使用一种福氏佐剂,但它对动物的刺激性很强,容易造成局部组织肿胀、脓肿、坏死。为此荷兰科学家提出了5种替代物对实验进行优化。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人类作为一种拥有自主思考能力的物种,对动物的权利产生了很多关注。

动物
实验伦理3R原则提出了有关动物保护的观点,用来引导人们妥善地利用动物平衡
其需求和权利。

3R原则包括:降低(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和取代(Replacement)。

首先,“降低”就是在实施任何研究之前,尽量减少动物实验所使用的动物数量,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其次,“优化”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动物的安全与关怀,以降低动物的痛苦并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最后,“取代”意味着尽量减少或甚至不再使用动物,以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这三条原则旨在确保动物实验如何进行,即不仅要在必要时才使用动物实验,
而且还要尽量减少或完全取代动物实验。

因此,这三条原则不仅引导研究人员尊重动物权利,而且引导研究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动物,从而增强人们尊重动物权利的意识。

了解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可以激发我们的社会意识,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减少对动物的伤害,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开明。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
动物实验伦理3R原则是指对动物实验和动物使用的原则,即替代(Replace)、减少(Reduce)和优化(Refine)。

这些原则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苦痛,保护动物的福利,同时确保科学研究的进行。

第一个原则是替代,即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

替代方法包括使用细胞培养、计算机模拟、体外模型、人体无害种子等无动物的实验方法。

替代方法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结果。

例如,使用细胞培养替代动物实验,可以避免对动物进行有害物质的测试,从而保护动物的福利。

第二个原则是减少,即减少对动物的使用数量。

减少的方法包括合理规划实验设计,精确计算所需动物数量,确保最少的动物被使用。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的样本分析和实验设计,通过合理的统计方法减少对动物的使用。

例如,在药物安全性实验中,可以通过减少剂量组的数量,降低实验对动物的影响,同时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个原则是优化,即优化动物实验的过程。

优化的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麻醉和镇痛剂来减少动物的苦痛和痛苦,制定合理的实验操作和护理系统,保障动物的福利。

此外,定期进行动物环境的评估和改进,确保动物实验的过程符合伦理和科学标准。

例如,在动物实验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痛苦和压力,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和环境,以保护动物的福利。

在动物实验中,遵循3R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原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苦痛,保护动物福利,还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科研人员应积极采用替代方法、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优化实验过程,尽力遵循3R原则,保护动物的权益和福利。

动物实验的3Rs原则

动物实验的3Rs原则

动物实验的3Rs原则
翟新验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动物实验在研究疾病,开发检测医药和疫苗,评价化学物质的危险性,拓展医学知识等等诸多方面,显示了举足轻重、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实验动物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各国相继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3Rs原则既是实验动物福利的充分体现。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翟新验
【作者单位】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减量化是“3R”的首要原则--“3R”学习与探讨之一 [J], 刘立超;杨敬增
2.动物实验"3R"原则的伦理论证 [J], 白晶
3.动物实验3R原则在我校机能实验中的应用 [J], 涂春香;陈勇;慕静宇;余文珍
4.动物实验3R原则在我校机能实验中的应用 [J], 涂春香;陈勇;慕静宇;余文珍;
5.在动物实验中坚持“3R”原则 [J], 郑世英;金桂芳;梁淑霞;王晓理;耿建芬;于凌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acuc审查原则

iacuc审查原则

iacuc审查原则
IACUC是一种审查机构,负责评估和审核研究机构的动物研究计划和保障动物福利。

IACUC(机构动物护理和使用委员会)的任务是确保整个机构对动物的使用符合全国对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要求。

IACUC的审查和监管程序是根据以下几个原则:
1.3R原则:3R是指Reduce(减少)、Refine(改良)、Replace(替代)。

IACUC鼓
励所有研究人员采用这一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数量、减少动物疼痛和痛苦、改善
动物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动物实验的替代。

2.伦理准则:IACUC审查将根据伦理准则,以确保研究不会对动物造成过度痛苦、困
难或伤害。

3.适当的动物品种适用于适当的试验:IACUC评估将检查您将使用的动物品种,以确
保您选择的品种不会过度或不适当地使用或损害它们的福利。

4.合适的住宿和护理规范:IACUC将评估您的机构对动物住宿和护理的规范和过程,
以确保它们对动物福利充分负责。

5.数据透明性:所有相关动物实验的数据必须透明,并充分披露。

研究人员应向IACUC提交基于动物实验的所有数据和结果,以便在研究结束后公开发布并分享知识。

IACUC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科学研究中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使用,并最大化动物福利,同时促进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是在充分考虑动物福利的同时设计出来的,并致力
于减少实验所带来的任何风险和痛苦。

在进行IACUC审查时,研究人员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研
究通过审核,并且动物的福利得到妥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高校动物学实验的动物福利及“3R”原则*摘 要: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伦理既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对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生命的尊重。

减少、替代和优化动物实验的“3R”原则是动物福利的一种具体反应和实施方法。

本文论述了动物福利的合理性,介绍了“3R”理论的原则及其在动物学实验领域的应用,从减少动物用量、实验内容的替代与整合、实验过程的优化组合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贯彻“3R”原则的可行性。

关键词:动物福利;实验动物;3R原则*基金项目:全国高教研究中心项目(FIB070335-A10-01);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JG443)作者简介:张秀玲(1966-),女,德州学院生物系教授。

张秀玲 孙永岭 郑世英 李 妍(德州学院生物系,山东 德州 253023)高校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中都有动物实验的内容,所利用的动物主要用于组织学解剖观察,神经、肌肉的电生理学测定,消化、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等系统或组织在不同因子影响下的生理机能测定,以及实验技术课程中的标本制作等。

大量的实验鼠、兔、犬、猪、牛、羊、及灵长类动物等被广泛用于科学实验[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的使用量猛增,实验动物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深入,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2],实验动物福利问题应运而生。

“动物福利”的提出,是尊重动物的一种体现,不是一个简单和仅处于同情的过程,更代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

是伴随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法律、政治、科学、道德等多方面发展的结果[3]。

1 动物福利的概念和内容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是指为了使动物能够康乐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

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痛苦,不得虐待动物。

动物福利主要包括:动物有免受饥渴的权利;动物要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动物有免受伤害和疾病痛苦的权利;动物免受恐惧和悲伤的权利;动物享有表达天性的权利,即包括生理、环境、卫生、行为、心理5种福利[4]。

以上五点是目前国际动物福利协会一致公认的动物福利五大标准。

动物福利的三大需求是,维持生命需要,维持健康需要及维持舒适需要。

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用甚至宰杀动物并无绝对的冲突,动物福利体现的是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主要是要求人们在利用动物时遵守基本的道德,使其免遭不必要的痛苦。

实验动物福利的核心是著名的“3R”原则,“3R”原则是英国科学家 Russcll和Burch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即在动物实验中遵守减少 (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的原则。

减少就是在实验中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准确性;替代就是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组织细胞培育、活体外实验或计算模拟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加以替代[5],用没有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活体动物,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同的实验效果。

优化是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确保动物在麻醉、镇痛、镇静、或其他适当手段下进行实验,避免、减少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以保证动物健康和康乐,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方法。

2 实施动物福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1 为科学试验和生命伦理所有动物都和人一样是有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它们也会有喜怒哀乐忧思恐。

因此,它们在遇到恐惧或恶劣环境时,不仅会在身体上(生理)患病,也会在精神上(心理) 患病。

因此,如何保证动物福利,不仅是动物自身的需要,也是保证实验结果科学、准确、可靠的基本要求。

有研究人员对在精神受伤害或患有精神病的动物用于科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

试想,实验动物在一个不能满足它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是否还能够正确的表现出它对受试物的应有反应? 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来自动物自身的因素(如健康状况)、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气流速度、空气洁净度、噪声、饲养密度等) 和营养以及动物实验技术方面(实验人员是否善待动物? 操作熟练程度等) 的因素。

所有这些都与实验动物福利直接相关,是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6]。

合理的推论是,用这样的动物所做的科学试验结果值得怀疑,至少会影响到科学研究所得出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这也意味着疾病模型的设计、药教育探索///2012年1期物和药剂研究,以及化学毒性检测的结果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即使是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必须善待动物。

2.2 为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道德目前,我国屠宰流程对屠宰的动物没有福利可言,对食用者也是有害的。

动物处在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状态下,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而形成毒素,降低成品肉的质量,对消费者是十分不利。

当今,西方国家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法律,而我国在家畜饲养、屠宰等环节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远远达不到西方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因此蒙受巨大的冲击。

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购物的标准。

虐待和残酷地杀死动物,实际上是将自己的产品推到市场之外。

在当代社会,动物的命运关乎人的道德和良知。

动物福利体现的是人类对生命的尊重,符合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潮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动物福利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 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实验动物福利理念3.1 实验课程中倡导实验动物福利理念高校的动物学和人体动物生理学都有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使学生清除认识到,在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研究中,实验动物作为直接的实验材料和人类的替难者,它们是生物医学进步及人类疾病解码的幕后英雄,也是近年来引领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重要功臣,正是利用动物实验,生命科学才发展成为21世纪最兴盛的学科,据统计,60%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得者的数据是通过动物实验得到的。

动物实验在保证人类健康和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善待和科学使用实验动物,倡导和遵循“3R”原则,为人类健康服务”这一指导原则,将科学发展需要与实验动物福利相结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实验动物。

再次,通过举办学术活动、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实验动物福利理念,培养学生爱护实验动物的观念,为推动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

3.2 在教学研究中,落实实验动物福利在实验教学和研究中应该本着“3R”原则,做好优化实验设计,尽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

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给与实验动物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足量的营养饲料、清洁饮水。

满足其舒适需要,实验中对动物操作要温和,不得粗暴和虐待动物。

为尽量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痛苦和惊恐,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动物轻拿轻放,实验中注意对动物进行抚慰,待动物安静后方进行备皮、染毒等操作。

进行动物保定( 为使动物实验或其它操作顺利进行而采取适当的方法或设备限制动物的行为,实施这种方法的过程叫保定)时,尽量使动物保持相对舒适的姿势,一旦实验结束,迅速解除保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动物的不适。

在进行取材如采集骨髓标本时,先将动物进行麻醉再进行脱椎处死。

如果手术,术前对动物进行麻醉。

实验完毕,对无力回天的动物即是实行“安乐死”,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

3.3 使学生明确生命伦理和动物实验的关系“3R”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代表了我们在处理生命伦理和科学实验关系问题上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折中主义模式。

16世纪,安•维萨列斯根据猪、狗的解剖和人体解剖的观察出版了《人体解剖》的巨著;17世纪, 英国解剖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通过对动物的解剖和研究,发表了著作《心血运动论》;19世纪,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Schwann) 和植物学家施赖登(Schleiden) 分别对动植物进行显微镜观察,由此创立了细胞学。

在人类生命科学发展史上, 许多这样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取得的。

动物在人类的各种科学实验中付出了很多。

他们的健康、生命、繁殖甚至情绪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可现代生物及医学的发展是依赖动物实验的,人们关注动物的痛苦而产生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纵观“3R”原则的由来和发展,它应该是为了适应动物保护主义运动、缓和动物保护与动物试验实践矛盾冲突的需要。

从“3R”研究成果的应用来看,对科学的发展的确起到了很多的促进作用。

比如:用转基因小鼠替代灵长类动物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神经毒性实验。

原来,口服脊灰活疫苗的神经毒性试验都使用猴子,因为只有灵长类动物对三个血清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敏感,由于猴子价格高,并且质量得不到保证,给疫苗质量的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国外学者培育出携带有人脊灰病毒受体的转基因小鼠,替代猴子做神经毒性实试验,表明在Ⅱ型和Ⅲ型病毒疫苗的质量检定方面,转基因小鼠和猴子一样敏感,这样不但解决了灵长类动物的来源问题,还使检定的动物质量得到保证。

这说明“3R”的研究可以优化试验程序、降低试验费用,使研究手段更加完善、科学,最终达到推动科学发展的目的。

4 在动物学及生理学教学中贯彻“3R”原则的可行性4.1 减少动物用量实验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实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方法。

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实现较少动物用量。

对于离体实验,一些实验使用同一类动物的不同脏器,如生理学的离体心脏灌流实验(蟾蜍心脏)、动作电位传导(蟾蜍大腿)、反射时测定与反射弧实验(蟾蜍大腿),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蟾蜍大腿)。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使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将家兔的解剖实验和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实验合理安排;这样单独试验作为废物丢弃的动物脏器可有效利用,可大大减少动物的用量。

对于缺氧耐受实验,断头喘气实验等学生以后实际应用的机会很少,一段好的录像就能把实验的各个观察要点都阐述到,没有必要将动物处死来练习。

4.2 替代使用动物在实验教学中涉及到那些可能导致动物的痛苦、不安或应激的操作过程时,应该使用那些最不可能受到伤害的物种,实验中可以用小动物替代大动物,比如以兔替代狗,一些经典的大型实验: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休克等实验中要用到狗做实验动物,可以用家兔作为替代品;用转基因小鼠替代猴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生物活性检测;也可以用脏器、细胞甚至计算机程序替代实验,既节省费用,还简便有效。

一些操作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实验,可以用电脑模拟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4.3 优化实验设计在实验教学中,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下转第5页)南方医学教育///2012年1期-16--5-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必须以建设品牌学科专业为抓手,来带动学校整体品牌的形成,实施品牌教育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