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相关知识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2023版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代史2023版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代史2023 版课后思考题思考题一: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1.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也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

2.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

3.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试图通过变法图强,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考题二: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对:1.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这一矛盾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索取巨额赔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2.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近代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两对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地位有所变化。

例如在辛亥革命前后,推翻封建统治成为主要任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思考题三: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历史作用:1.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翻译人才,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对抵御外国侵略有一定作用。

局限性:1.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500字汇编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一)标题: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一段充满变革的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导火线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和摆脱帝制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终结。

看到了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给了中国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机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在政治、思想和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次人民群众参与度极高的革命,它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辛亥革命也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作用,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二)标题: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篇幅:500字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文化运动,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观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次反传统、开明进步的运动。

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推崇和传播科学、民主和进步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的一次伟大斗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倡导科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对中国的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化历程与阶段特征及启示

中国近代化历程与阶段特征及启示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 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
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族被压迫的地位, 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 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 地位,发展近代工业,从根本上说是要解 决生产力的问题。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先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任务,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138
139Biblioteka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主要表现: 经济:①外商在通商口岸设厂。 ②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政治:①《资政新篇》中国第一个近代化方案 思想:新思潮萌发
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文化:洋务运动中近代教育的起步
军事:创建近代海军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⑴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⑵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⑶社会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 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⑷二战后,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
2、主要成就
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蒸汽汽船、蒸汽机车 第二次:电力广泛应用 ⑴电力: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 ⑵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⑶交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⑷能源: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 ⑸通讯:电话、无线电报 ⑹化学工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
思想(理性化) :近代化长足发展: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向西方 学习已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表现
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与论战
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的 传播与论战;南京临时政府的文教措施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解析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解析重点

1、列强侵略中国带来的危害一:经济: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海关主权3开设洋行,垄断性的经营进出口贸易4在中国开设工厂,银行,修铁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二:文化:他们借助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 又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办学校、创报刊、办医院。

他们以传教为名, 为侵略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控制和掠夺中国效力。

1.建立教会、教堂, 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

2.建立教会学校,培养其殖民人才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

3.创办报刊, 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

4.开办“慈善机构”,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并将其文化侵略披上合5.盗取文物,在半殖半封社会,西方列强盗取中国文物不胜枚举。

三:军事:1:依仗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进行武力威胁,发动侵略战争 2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派兵镇压中国革命3大肆屠杀中国人民4掠夺中国大片领土5:勒索赔款,掠夺财富四:政治1: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复制在华代理人2:享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中国人民遭受欺凌, 3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爱国运动 4支持军阀割据,对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失败的原因是?原因: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当时的政府无法发动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争。

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答:(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点

八年级上(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点

序号单元课节课题知识点知识点详解相关链接相关图片1林则徐虎门销烟(P3)鸦片流毒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林则徐受命到广东查禁鸦片。

138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禁烟。

他命令外国鸦片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进行鸦片走私。

并主张不禁止外国商人进行的正当贸易活动。

1839年6月3日,他在虎门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110多万千克。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放眼世界的第一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2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840~1842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结束。

英国强迫中国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记忆《南京条约》可从开放口岸、赔款、割地、关税自主权等方面记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黄海海战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9月,双方在黄海大东沟海域展开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在舰体多处中弹、舰身严重倾斜的情形下,他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向敌舰冲击,但不幸被日舰施放的鱼雷击中,与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经济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形态。
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由五种经济成分组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中小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国家和私人合作的经济;个体经济则主要是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它占比重最大。
其次,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第一,抗日战争冲击了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改变了人民的政治选择方向,中国共产党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保障。第三,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毛泽东思想得以在反侵略的斗争中发展成熟,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第四,抗日战争瓦解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及国际地位,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创设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总之,抗日战争激活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五四运动既是一个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哺育了一代杰出的人才。这不但包括我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包括后来许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文学家、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八年级历史史论结合题答题范文

八年级历史史论结合题答题范文

八年级历史史论结合题答题范文一、中国近代列强侵略相关。

1. 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论点一:政治上主权遭到破坏。

论点二: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如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西方列强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

例如,英国的棉纺织品大量倾销,使中国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衰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论点三: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向西方学习。

2.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论点一: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论点二:赔款加重经济负担。

论点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如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大连等。

中国面临着被列强彻底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

3. 论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论点一: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在军事工业方面,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采用了近代化的生产方式。

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例如,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局面,促进了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发展。

论点二:军事近代化的尝试。

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进行了近代化改革。

建立了近代海军,如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等。

同时,还创办了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等。

这些措施使中国军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增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开放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1年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2021年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侵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抗争1.中英鸦片战争(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3)成果:《南京公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品缴纳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3)成果:《北京公约》(半殖民地化限度进一步加深)3.俄国通过不平等公约割占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大片领土: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公约》、《北京公约》;西北:《北京公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公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4.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方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订立公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管理)5.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1895年(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成果:《马关公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容许日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办厂)(4)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限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19 (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4)成果:《辛丑公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容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个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是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历史科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一、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的抗争和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及结果和影响或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对深重的内忧外患,不甘沉沦的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和阶层一直在进行着各争的原因、结果的异同。

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并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1936年出台了《国策基准纲要》。

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

整个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就是以日本的这种侵华为主要特征的,其侵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上:多次发动侵华战争。

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略中国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南京的军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

2、政治上:(1)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2)支持中国反动实力,扶植在华代理人。

先后支持袁世凯、张作霖、段祺瑞等军阀,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制华”政策。

3、经济上:(1)勒索巨额赔款。

1874年勒索白银50万两;《马关条约》清政府赔款日本白银2.3亿两;《辛丑条约》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起勒索中国白银4.5亿两。

(2)资本输出。

《马关条约》取得开设工厂权,大规模资本输出开始。

(3)商品输出。

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商品输出,成为对华经济掠夺德三个主要国家之一。

(4)全面侵华期间掠夺沦陷区。

4、思想文化上:全面侵华期间,日本在沦陷区推行愚民同化政策,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反抗意志,实现同化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关系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经历了两个时期1、冷战对立时期(1949-1972年)。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南京条约》(1)签订时间:1842年8月(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也是南京条约)的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军事科技的落后等。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战争爆发的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1)火烧圆明园(时间1860年侵略者:英法联军)(2).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5.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与清政府对峙,起义军称“太平军”。

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美国人华尔。

第三课、收复新疆(1)背景: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英法支持),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

(2)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

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最后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作用:①粉碎了英俄两国分裂中国阴谋②巩固了西北边疆,维护了祖国统一。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1、主要战役:1.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牺牲。

2.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反思历史 抗战胜利给我们的三个启示

反思历史 抗战胜利给我们的三个启示

反思历史抗战胜利给我们的三个启示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

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

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正如一位青年评论家所指出的:“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

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 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

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

“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鸦片战争(1)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3)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4)影响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矛盾: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成为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伤。

2、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炬圆明园(2)中国近代史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1)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2)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3)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危害是: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1)时间:1900年(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是: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影响是:《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1)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等。

(2)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3)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出留学,培养人才。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 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 取得最终胜利,台湾回到祖国
条约》
的怀抱
影响 原因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 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 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 了重要基础。对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 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
国民党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 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
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坚持抗战,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 治诱降,付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军事统治和 经济掠夺。
2、请你搜集资料,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2)请你为右 图拟一段文字说 明,反映图片的 基本内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 降。中国战区受降仪在式南于京19举45行年的9月中9国日战 上午在南京举行。日区军受总降司仪令式冈上村,宁侵次华 在投降书上签字,并日交军出总了司他令的冈佩村刀宁,次 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在向投中降国书缴上械签投字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奋起抵抗,历时八年,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日战歌,他们的英勇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伫立在世界东方之林。

新课学习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近代历程)。

二、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革命阶级;工人阶级是革命性最强的革命阶级。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五、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六、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启示: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先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经济基础的进步,从而完成反帝反斗争胜利的历史使命。

七、天京事变失败的原因:①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②太平天国运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③领导人贪图享乐,争权夺利,矛盾丛生,最终相互残杀。

八、天京事变的影响:①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②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③最终加速了农民政权的灭亡。

九、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因为它颁布了非常完整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十、洋务运动最先创办的是军用企业,是由地主阶级领导的。

十一、洋务运动的目的:①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镇压农民起义;②维护国家的海防和边防;③扩大自己的实力。

十二、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于日本。

十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十四、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①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③开拓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

十五、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十六、维新派和守旧派的激烈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十七、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

原因:①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同盟会领导的;②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作指导的;③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④建成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社会阶级:战前中国社会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占支配地位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革命任务:战前革命任务为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同民族主义革命。

2.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①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②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④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2)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填空版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填空版

六、百团大战 1.目的:为粉碎日军对 华北 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 ”和“ 囚笼 ”政 策。 2.时间: 1940 年8月至1941年l月。 3.地点: 华北地区。 彭德怀 4.指挥者: 。 5.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 。 6.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 日寇 ,极大地鼓舞了 中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 提高了共产党 和八路军的威望。 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是 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 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4.中华民族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六 近代经济和思想文化 二、魏源和严复 1.魏源:(1)在鸦片战争期间编成了《 海国图志 》。(2)编写这部书的 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的 侵略。(3)《海国图志》是我国第一部 比较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 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 开阔视野 和 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 2.严复:(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2)译述 赫胥黎的《 天演论 》, 介绍了进化论 思想。(3)根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 观点和“世道必进 , 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认为中国若不求 进步必然灭亡。(4)这些主张对当时 、 运动起推动作用 救亡图存 变法维新
四、南京大屠杀 1. 1937 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随后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 绝人寰的大屠杀。 2.在持续6个星期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其中, 有19万人被集体屠杀。 五、台儿庄战役 1.时 间: 1938 年春;2.指挥者: 李宗仁 ; 3.概 况:(1)日军进攻徐州,国民政府组织 徐州 会战。中日双方 在台儿庄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2)经过激战,歼敌1万多人。 3.意 义:(1)是自抗战开始以来 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 大胜利。(2)它沉重打击了 日寇 ,极大地鼓舞 了 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

抗日战 争胜利对中 国近代化的影响

抗日战 争胜利对中 国近代化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且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如推行“三三制”政权,广泛吸纳各阶层人士参与政治,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这一实践为战后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同时,抗日战争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促进了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渴望。

战后,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地要求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在经济方面,抗日战争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战争期间,为了支持抗战,中国不得不加强工业生产,尤其是军事工业。

这促使了一些传统的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推动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同时,由于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内地的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工业布局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为日后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打下了基础。

此外,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等,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根据地的经济供给,也为中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再者,抗日战争对中国的文化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期间,大批知识分子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通过文学、艺术、新闻等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这一过程中,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民众的文化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同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培养了大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实际能力的人才。

战后,这些人才成为了推动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层面,抗日战争使中国社会的结构和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战争打破了原有的社会阶层和秩序,妇女、农民等群体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抗战
二抗战的胜利1945
⑴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6.11 延安)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

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
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
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⑵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⑶抗战胜利的原因
中国方面:
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倡导和建立统一战线、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论持久战》等;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国民党台儿庄战役)
[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国际方面:
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Eg 白求恩Canada
⑷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2国际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1935,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12/1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1937-9,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发生过重要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如果说甲午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则完全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 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

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

这种假设虽然已经无法得到历史的验证,但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始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

这都是有事实为根据,因而也是合乎逻辑的假设。

但是,假设毕竟没有成为现实,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先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1/3的森林、铁矿和煤矿;4/10的铁路;7/10的大豆产量;2/5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黄金。

另据统计,至1932年底,中国政府在东北的损失达178亿元,加上私人损失,不下200亿元。

在全面侵华的8年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

这些城市聚集着中国几乎全部的现代化工业。

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因战争而失去运转的条件导致关闭,有的被迫内迁损毁于途中。

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以掠夺中国资源财富为目标的殖民地经济体系。

据1995年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财产损失是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是5000亿美元。

对于一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中国来说,上述战争损失不仅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还足以使它的经济全面崩溃。

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本来就不是中国社会内部自身现代性积累和成熟的结果,而是对外部挑战所做出的回应,因此主张将其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抗日战争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同时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

抗日战争无疑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于“七七”事变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与此同时,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

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也只能顺应潮流,在全国开放了民主。

尽管这种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却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国民党因抗战所需开放的“民主”是以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条件的。

如果离开了这个条件,“民主”随时都要被关闭。

因此,政治民主还需要另外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这个条件就是进步力量能够很好地发挥对社会的主导作用。

而这个条件,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

但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由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中,后者就很难占到上风了。

而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同样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

另外,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言,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与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确实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

这也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

前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对战前中国积累起来的现代化经济的严重破坏。

但是,也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

战时经济体制是一种被迫的应变措施,它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物资、资源的统制,集中了抗日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资本扩大了势力,从而压缩了民族资本的发展空间。

但是,如果从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

尤其是被称作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由于它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在那里并不具备实现现代化经济的条件。

但是共产党制订与实施的包括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发放农贷,发展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不仅使抗日力量在贫困的地区得以生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

而这些变化,最终又为后来的土地革命准备了条件。

从这点来看,这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再次从国家主权层面来看。

自1842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诸多基本主权,因此,中国一直没有取得完整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地位。

但是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已经独自与日本作战4年,并且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兵力。

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国不能不对中国加以重视。

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

从此,中国摆脱了束缚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

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