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研究王峰
黄河中游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化学形态研究
Ch mia o mso o g n cPh s h r si e i n si h i d eo eYel w v r e c l r f n r a i o p o u S d me t t eM d l ft l F I n n h o Ri e
JJ e— a g GUO B s u lB i n . J g O— h
维普资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 0 .56: 0 — 6 0 0 62 () 6 7 1 1 1
J u a o m— n i n n ce c or l f n Ag E vr me t in e o S
黄河 中游表层沉积物 中无机磷 的化 学形态研 究
总 机磷 的绝大部分 , eP含量 极微 , F— 各形态尢机磷含 量的高低顺序为 : 钙结合态 磷(a P 、 C — )闭蓄态 磷(b—)铝结合态磷 ( l O sP、 A
P、 ) 吸附态磷 ( d— ) A s P 和铁结合态磷 ( e P ; C — (e P不确定 ) 其他各形态磷 的的含量均 随沉 积物粒度 变细而增高 F— )除 aPF— 外, 关键词 : 黄河 中游 ;沉积物 ;无机磷 ;彤态 ;粒度 中图分类号 : 3 3 文献标识码 : xl1 A 文章编号 :6 2 2 4 (0 6 6 10 — 4 17 — 0 32 0f hn el n i n e t c neInr noi N r l nvri , u h t 0 2 C ia C l g ef a &E v o m na Si c,n e gl o i sy H h o 0 2 , hn ) l oC i r l e Mo a ma U e t 1 0
p r o ew r h s h r s i u ain T ed s r ao g t eu p rs e m a k f l w v ri e s u c f h s h r si h l w at f h o l p o p o r l t . h e e ln h p e  ̄ a b n so l Ri e t o r eo o p o nt e Yel t d u c c o t Ye o sh p u o Rie , a d s l a i lso eYe lw Rie e o a re fp o p o s t n p r. T n e t n h y l g o h s h r si h vr n o i p r ce ft l v rb c mea c riro h s h r r s o t d t h o u a o u d r a d t e c c i fp o p o n t e s n u
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结构和吸附作用
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结构和吸附作用作者:王峰张志陈茂林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02期摘要:本文用X-射线物相分析、全分析、磷形态标准测试方法,通过对黄河沉积物矿物分析和其中粘土矿物界面作用特色及对磷的吸附研究,总结了一些黄河沉积物吸附动力学的机理。
关键词: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磷;黄河沉积物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3)02-0058-05The structhure of the clay mineral and its characteristicsof phosphorus sorption on the sediments of Yellow RiverWand Feng1, Zhang Zhi2 ,Chen Maolin2, Guo Boshu2(1.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SEPC,Taiyuan 030001;2.Chemistry & Environment Scince Collo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Abstract:The text use x-ray to analyse,the Whole analysis,phosphorus forms were analyzed wsing the standard measurement procedure. Through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analyse and clay mineral interface effort characteristic and research of absorbing of phosphorus correctly Absorb the mechanism and law in dynamics after summarizing some the Yellow Rivar sediments.Key words:clay mineral; adsorption; phosphorus;sediment of Yellow River黄河是一条驰名中外的多沙河流。
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的研究
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各形态磷的研究
宋智香;周润清;马晓宇;杨志虹;郭博书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09(031)011
【摘要】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连续萃取法对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进行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弱吸附态磷和Fe结合态磷的含量不高,自生磷和碎屑磷合占总磷含量的89.41%~96.11%;难溶有机磷含量变化不大,与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相同;弱吸附态磷、Fe结合态磷、无机磷3种较易被生物利用的形态磷虽然只占总磷的9%左右,但这部分磷参与生态循环,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宋智香;周润清;马晓宇;杨志虹;郭博书
【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环境保护局,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45;通辽市科尔沁区环境保护局,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1;X131.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段黄河上游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分析 [J], 王飞;范福东;张志;郭博书
2.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 [J], 王晓丽;张丽坤
3.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J], 王晓丽;包华影;郭博书
4.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对黄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r其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 郭晨辉;李和祥;方芳;季雨珊;幸韵欣;范昳冰;刘颖
5.黄河中游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李北罡;郭博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上中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
黄河上中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王晓丽;包华影【摘要】利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研究了黄河上中游10个沉积物样品中磷的赋存形态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中磷的来源和释放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上中游沉积物中总磷(OP)的含量为82.0~113.5 mg·kg-1,无机磷(IP)的含最范围在45.3~76.6 mg·kg-1,有机磷(OP)的含量范围在27.6~56.6 mg·kg-1.其中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而无机磷中以钙结合态磷为主.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OH-P的含量与活性态Fe、Al含量总和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黄河沉积物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潜力不大.【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0(026)006【总页数】5页(P1358-1362)【关键词】黄河;沉积物;磷形态;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作者】王晓丽;包华影【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呼和浩特,内蒙古,01002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2磷是一种重要的生源要素,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1-2]。
磷在海-陆相互作用中的迁移与循环会直接影响到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并因此影响到全球碳循环[3]。
沉积物是磷输送、积累和再生的重要场所,对磷的循环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4-5]。
沉积物中能参与界面交换及生物可利用的磷,其含量取决于沉积物中磷的形态[6]。
不同结合态磷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不仅记录这环境污染的程度,而且包含了有关环境地球化学的信息[7]。
因此,研究沉积物中磷的不同化学形态及分布特征,对研究水-沉积物界面的磷迁移转化规律和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沉积物磷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湖泊和海洋[8-10]。
对河流沉积物磷形态的研究,国外有一些报道[11],但国内研究较少。
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黄 河 中下游 沉 积 物 对磷 酸 盐 的 吸 附 动 力学 研 究
李北罡,马钦,刘培怡
内蒙 古师 范大学 化学 与环境 科 学学 院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02 10 2
摘要 : 研究 了黄河 中下游 l 个不 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 酸盐 ( 的吸 附动力学及其影响 因素和吸附机理。 O P ) 结果表 明 :
烯塑 料管 中 ,再分别 加 入一定 质 量浓度 的 K P 4 H2O 黄河水 标准 溶液 5 0mL,在(5 1 2 ̄ )℃下 震荡 不 同时
间后 ,离心 并用 04 m 滤膜 抽滤 ,钼 锑抗 分光光 .5g
度 法 测 定上 清 液 中 活性 磷 酸 盐含 量 ( 平 衡 质量 浓 P 度 ) 同时做 空 白实验 。根据 吸 附前 后溶 液 中 P的起 , 始 质 量浓度 和平 衡质 量浓度 之差 ,扣 除空 白,计算
生 态 环境 学 报 2 1 ,98: 9 110 0 0 l() 10 —95
E oow n n io me tl ce c s c lk a dE vr n na in e S
h p / ww esi o R :w jec. m / c
E male i r e si o — i: dt ( ec. m o  ̄i c
(1 同黄河沉积物对 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 , 吸附量 随时 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 势 ,吸附速率均在前 8h内较快 ,以 1 不 但
后逐渐趋缓 ,在 4 8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 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 P的吸附量均 随 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 加而增 大,随沉积物含
量增 大而减 小 ;() 同沉积 物在不 同 P 初 始质量 浓度 下对 P 的吸 附动 力学均 符合 L g rrn 二级 吸附动力 学模 型及 2不 a ege
沉积物磷形态的分级分离及其生态学意义
沉积物磷形态的分级分离及其生态学意义
付永清;周易勇
【期刊名称】《湖泊科学》
【年(卷),期】1999(011)004
【摘要】磷是湖泊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级提取的发展概况,分析比较了各提取法的优缺点,阐述了不同形态磷的生态学意义,并总结了沉积物磷分级分析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6页(P376-381)
【作者】付永清;周易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3
【相关文献】
1.黄河上游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级分离及春生态学意义 [J], 李琰;范福东;张志;王飞;郭博书
2.黄河下游钙-磷形态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 [J], 杨志虹;马晓宇;张毅;吕卫华;郭博书
3.沉积物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的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 [J], 李慧;余能智
4.浅水湖泊沉积物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黄代中;肖文娟;刘云兵;刘竟远;周易勇
5.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磷分级分离形态差异的初步研究 [J], 胡俊;刘剑彤;刘永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
T b e 1 Th i r u in a d c a a t r t s f a l gsts a l ed s i t n h r ce i i mp i i tb o sc o s n e
件 下 的 E C 值 有关 。固体浓 度 、 液 p P0 溶 H和盐 度等
黄 河沉 积 物 对磷 的 吸 附行 为
王 晓丽 ,包 华影 ,郭博书
1 内蒙古 师范 大学化 学 与环境 科学学 院 ,呼和 浩特 内蒙古 0 02 ;2 北 京师 范大 学化学 学 院 ,北 京 10 7 10 2 . 0 85
摘要 :研究 了黄河流域 9个沉积物对磷 的吸附行为 ,用修改后 的 L nrur agn i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 了拟合 ,得到 最大吸附容量 P AC、L n mur ag i 吸附平衡常数 k 。利用 所得拟合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方法得到 E C ,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 P。 源” 还是磷“ ,分析了沉 积物组成及其理化性质与磷 吸附特征 的关系 。结果表 明,各沉积物 的吸附/ 吸平衡磷浓度 E C 范围 汇” 解 P。 在 00 31 . 9 / . ~01 mg 0 0 3 L,其值也较低 ,与可解 吸的内源磷含量正相关 ,与地理位置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在本研究条件下 , 在壶 口张家湾断面 ,沉积物对磷 表现 为“ ;而其他沉积物对磷表现为“ ,但释放量和吸附量不大 。黄河沉 积物对磷 的最 汇” 源” 大吸附容量 P C的范围为 00 3~0 5 m ,吸附能力较弱 ,沉积物的最大吸附容量与沉积物的有机质有较好 的正相关关 A .7 . 4mg 4 系 。此外 ,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 G 效应 ,吸附滞后角随着 c 的增加而增大 ,随着 固体浓度的增加 ,沉积 s 物对 P的吸附量逐渐降低 ,但 E C 值却增大 ,体现 了颗粒物在磷循环中的两性作用 。 P。
黄河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可转化的磷
黄河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可转化的磷宋金明【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00(024)007【摘要】基于海洋生源物质循环研究的新思路,提出海洋沉积物中可转化的磷只能是自然粒度状态下的非碎屑态磷.黄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自然粒度下可转化的磷在58.5~69.8μg/g之间,仅占总磷的9.1%~11.0%,而全粒度(研磨)下可转化的磷在454.8~529.2μg/g,占总磷的73.4%~89.1%,说明全粒度下(研磨)可转化的磷大部分不能参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步底栖生物的调查结果发现,小、大型底栖生物量与自然粒度下非碎屑态的磷有很好的正相关,而与全粒度下非碎屑态的磷相关性较差,证实了海洋沉积物中可转化的磷是自然粒度下的非碎屑态磷,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是全粒度(研磨)得到的可转化磷.【总页数】4页(P42-45)【作者】宋金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相关文献】1.黄河口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环境地球化学 [J], 李琰;张志;王飞;范福东;郭博书2.黄河(黄河口、渤海、三门峡)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J], 李莹;周新革;郭博书3.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 [J], 刘慧;姚鹏;孟佳;王金鹏;赵彬4.黄河口牡蛎产卵场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J], 李壮; 王志忠; 张金路; 巩俊霞; 田功太; 陈秀丽; 杜兴华; 许国晶5.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J], 胡宁静;石学法;刘季花;黄朋;朱爱美;刘焱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上中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
磷是一 种 重要 的生源要 素 , 是 引起水 体 富营 也 养 化 的重要 因素 l J 在海 。 】 。磷 陆相 互作 用 中的迁移 与循 环会 直接影 响到 水体 的初 级生产 力 ,并 因此影 响 到全球 碳循 环 。沉 积物 是磷输 送 、积 累和 再生 J 的重要 场所 ,对 磷 的循 环 过程有 着重 要 的影响 I J 4。 沉积 物 中能参 与界面 交换及 生 物可利 用 的磷 ,其含 量取 决于沉 积 物 中磷 的形态 [。不 同结 合态 磷 在沉 6 J
磷 形态 的研究 ,国外有 一些 报道 …J 国内研究 较 ,但
少 。河流是 向海 洋输 送磷 的主要 途径 之一 ,其沉 积 物 中磷形 态 的分布 ,会 影响 到河 流 中磷 的界 面交换 及 生物利 用 , 而影 响到 磷 的输 送 、 环 和海一 进 循 陆相 互作 用 。黄河是世 界 上泥沙 含量 最大 的河 流 ,也是 受 人类活 动影 响最 大 的河 流之 一 。流域 内广 泛分 布 城市 和农业 区 , 较多 的点/ 有 面源磷 输入 l 。黄河流 j 引
生态环境学报 2 1 ,96: 3 816 0 0 1() 15 —32
Ec o nd En r n e a inc s olgy a vio m nt 1 Sc e e
ht: w.ec. m t / p/ ww j sio e c
’ E ma l e i r e s i o . i: dt ( e c. m o &i c
黄 河 上 中游 表层 沉 积物 磷 的赋 存 形 态 特 征
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对水体水质影响
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对水体水质影响郭晨辉1,刘利军1,孙晓杰2,李 磊1,刘剑东1,李颖异1(1. 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7;2.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摘 要: 在外源磷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表层沉积物作为内源磷污染的主体,对水体水质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增加了包括河流在内的各类型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机率。
黄河甘宁蒙段较为密集的闸坝数量、频繁的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以及水量在年内的不均匀分配,增大了区域内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
掌握表层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磷的交换行为对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磷;释放;水体水质;环境治理中图分类号: X52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803/ki.issn.1004 − 6216.2021.03.028The influence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n water qualityGUO Chenhui 1,LIU Lijun 1,SUN Xiaojie 2,LI Lei 1,LIU Jiandong 1,LI Yingyi 1(1. Shanxi Research Academy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Taiyuan 030027,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19, China )Abstract : With the controlling of the external phosphorus pollution, the surface sediments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the internal phosphorus pollution and hav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mpact on the water quality. Because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for all kinds of water bodies, including the rivers. The risk of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the surface sediments is increased due to the intensive dams,the frequent river dredging and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water flow during the year among the Gansu,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I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exchange behavior of phosphorus between the surface sediment and the overlying wa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phosphorus load.Keywords : surface sediment ;phosphorus ;release ;water quality ;environment treatment CLC number : X52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磷肥及磷化工产品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民的生活,而大量含磷化合物的生产应用,增加了其迁移进入水体的风险,提高了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概率。
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特征
少。河流是 向海洋输送磷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沉积 物 中磷形 态 的分布 ,会 影 响到河 流 中磷 的界 面交 换 及生 物利用 , 而影 响 到磷 的输送 、 进 循环 和海 一 相 陆 互作 用 。黄 河是 世界 上泥 沙含量 最大 的河 流 ,也 是 受人 类活 动影 响最 大的河 流之 … 。流域 内广泛分 布 城市 和农 业 区 , 有较 多 的点/ 源磷输 入 l 黄河 流 面 l 。 经水 土 流失严 重 的黄土 高原 ,周 边还分 布着 五大 沙 漠 ,每年借 水力 和风 力有 十多亿 吨 含磷 沙土进 入河 中l 。因此 , l 引 考察黄河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对 解 黄 河 流 域 乃 至 更 大 范 围 内磷 的地 球 化 学 循 环 有着 重要 意义 。
备用。 同时取 Ⅲ适 量沉 积物 白然 卜 , 术棒 分 敞 , 燥 川 过8 0日筛 ( 近 一然状 念 ) 作 Fl 接 , 各实验 样 加 儿滴 氯仿 抑菌 ,然 后送 垒实 验 测定 采 水顷
样 的 同时现 场监测 上覆 水水 质指环 ,诈取 定 水
参 数 。所有采 样点 均使用 令球 l星定位 系统 ( S) GP 进 行定位 采 集 ,采 样点 位置 及水质 状 况 & 1
摘 要 :利用淡水沉积物 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MT ,研究 r黄河 r 卜 l S ) I 游 0个沉干{ I J 物样品 l 的峨仔彤 念 化 律 1 I 磷
布特征 , 并分析了沉积物中磷 的来源 和释放潜力 。 研究结果表明 , 黄河 中下游沉积物 l总磷(P 的 硅 为 8 . 18 f J T) 5 ~2 . g 0 2mgk , 无机磷( ) I 的含量范 围在 5 . 8 . mgk ~ P 24 00 ・g ,有机磷( P 的含世范 J在 2 .~ 82mgk ’  ̄ 0) 书 『 8 4 4 ・g。 河沉积物 向上覆水体释放磷 的潜力不大 。 关键词 :黄河 ;沉积物 ;磷形态 ;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 (MT S )
黄河上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黄河上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李北罡;刘培怡;马钦【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0(019)011【摘要】研究了黄河上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吸附速率均在前8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均随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且也受水体pH值的影响,在pH为6.0~9.0范围内吸附量比较大.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起始质量浓度下对p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ms扩散方程,求得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扩散速率常数分别在10.85-229.29g·mg-1·h-1和0.7×10-3~5.2×10-3mg·g-1·h-1/2之间,吸附过程由P在沉积物内的扩散控制.【总页数】5页(P2693-2697)【作者】李北罡;刘培怡;马钦【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相关文献】1.砷污染高原湖滨湿地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探究 [J], 赵蓉;刘云根;侯磊;杨桂英;王妍;齐丹卉;李梦莹;任伟2.黄河上游沉积物在不同pH值下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J], 刘培怡;马钦;李北罡3.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J], 李北罡;马钦;刘培怡4.江汉平原沉积物中磷酸盐与砷的竞争吸附机制 [J], 余倩;张宇;邬建勋;叶恒朋;杜冬云;师崇文5.悬浮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及藻类对吸附磷的利用 [J], 焦念志;李德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
第一作者:郭晨辉,男,1990年生,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治理.#通讯作者.∗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N o .MH 2015G07).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郭晨辉1㊀刘利军1#㊀孙晓杰2㊀李㊀磊1㊀刘剑东1㊀韩㊀强1㊀段松青1㊀杨㊀帆1㊀李㊀慧1(1.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㊀太原030027;2.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㊀晋中030619)㊀㊀摘要㊀预测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对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磷释放风险指数(E R I)的两种计算方法,评估了黄河甘宁蒙段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的磷释放风险.结果表明:通过磷吸附指数(P S I )和磷吸附饱和度(D P S )得到的E R I 表明,研究区域除S 5㊁K 3㊁K 11和K 12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通过最大吸附量和沉积物磷饱和度(S P S )得到的E R I 表明,研究区域除S 5㊁S 11㊁S 12㊁K 3和K 11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建立一个统一的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黄河甘宁蒙段要密切关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上覆水pH 下降后,表层沉积物中酸提取态磷的大量溶解所导致的高度磷释放风险.㊀㊀关键词㊀黄河甘宁蒙段㊀表层沉积物㊀磷㊀释放风险㊀㊀D O I :10.15985/j.c n k i .1001G3865.2021.04.016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f r o m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i n t h eG a n s u ,N i n g x i aa n d I n n e rM o n g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 ㊀G U O C h e n h u i 1,L I U L i j u n 1,S U N X i a o j i e 2,L I L e i 1,L I U J i a n d o n g 1,HA N Q i a n g 1,D U A N S o n g q i n g 1,Y A N G F a n 1,L I H u i 1.(1.S h a n x iR e s e a r c hA c a d e m y o f E c o G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c i e n c e s ,T a i yu a nS h a n x i 030027;2.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y S c i e n c e ,T a i y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J i n z h o n g Sh a n x i 030619)A b s t r a c t :㊀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r i s k o f p h o s p h o r u sr e l e a s ei ns u r f a c es e d i m e n t sh a d g r e a ts i gn i f i c a n c ef o r 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l o a dr e g u l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w oc a l c u l a t i o n m e t h o d so f p h o s ph o r u sr e l e a s e r i s k i n d e x ,t h e r i s k s 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f r o m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i n t h eG a n s u ,N i n g x i a a n d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i nd i f f e r e n tw a t e r p e r i o d sw e r ee v a l u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 t h ee u t r o p h i c a t i o nr i s e i n d e x (E R I )o b t a i n e db yp h o s p h o r u s s o r p t i o n i n d e x (P S I )a n dd e g r e eo f p h o s ph o r u s s a t u r a t i o n (D P S )s h o w e dt h a t i nt h e s t u d y a r e a ,t h e r ew a sa m o d e r a t er i s ko f p h o s p h o r u sr e l e a s e i nS 5,K 3,K 11a n dK 12,w h i l e t h er e m a i n i n g s a m p l i n gp o i n t sw e r e a l l a t ah i g h r i s k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t h eE R I o b t a i n e db y m a x i m u ma d s o r p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a n d s e d i m e n t p h o s p h o r u s s a t u r a t i o n (S P S )s h o w e d t h a t i n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t h e r ew a s am o d e r a t e r i s k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i nS 5,S 11,S 12,K 3a n dK 11,w h i l e t h e r e m a i n i n g s a m p l i n gp o i n t sw e r e a l l a t ah i g hr i s ko f p h o s ph o r u s r e l e a s e .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i n t h i s f i e l dw a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u n i f i e d a s s e s s m e n tm e t h o d f o r r i s k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I tw a sn e c e s s a r y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h i g h r i s ko f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f r o m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c a u s e db y c h a n g e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o fH C l GPc a u s e db y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o f p Hi n t h eG a n s u ,N i n gx i a a n d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K e yw o r d s :㊀G a n s u ,N i n g x i aa n d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s e c t i o n s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s u r f a c es e d i m e n t ;p h o s p h o r u s ;r e l e a s e r i s k㊀㊀表层沉积物对磷的持留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磷负荷,促进水质的优化;当水环境受到人文活动的强烈影响而发生改变时,吸附在表层沉积物上的磷会重新释放至水体,增加了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因此,预测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对水环境的治理和磷负荷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㊀㊀J E N S E N 等[1]对丹麦湖泊表层沉积物的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铁(T F e )/总磷(T P )与上覆水中的磷负荷具有密切的关系:当表层沉积物中T F e /T P >15(质量比)时,表层沉积物对磷的控制作用明显;当表层沉积物中T F e /T P <10时,表层沉积物对磷的持留能力较差.张仕军等[2]指出,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 O C )/有机磷(O P )可用于预测表层沉积物中O P 的矿化释放能力:当表层沉积物中T O C /O P >300(质量比)时,O P 的固定作用占优;当表层沉积物中T O C /O P <200时,O P 的矿化作用684 ㊀环境污染与防治㊀第43卷㊀第4期㊀2021年4月占优.㊀㊀B A C H E等[3]首次提出磷吸附指数(P S I)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土壤中磷吸附容量的评估.P S I 是反映表层沉积物对磷缓冲能力的参数,其值越大,沉积物通过吸附磷而降低水体中磷负荷的效果越明显.V A N D E RZ E E等[4]使用磷吸附饱和度(D P S)来反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该值与沉积物中对磷具有较强亲和能力的活性铁/铝关系密切,随着D P S的升高,沉积物中可用于吸附磷的活性位点减少,磷释放风险增大.黄清辉等[5]综合P S I和D P S,提出了磷释放风险指数(E R I)的概念以及释放风险等级划分标准:E R I<10%,较低磷释放风险;10%ɤE R I<20%,中度磷释放风险;20%ɤE R I<25%,较高磷释放风险;E R Iȡ25%,高度磷释放风险.李慧等[6]通过实验室模拟锦江河表层沉积物对含75μg/m L磷上覆水的吸附过程得到各采样点的P S I,并利用与活性铁/铝关系最密切的碱提取态磷(N a O HGP)含量和L a n g u m i r模型拟合得到的理论最大吸附量的比值求出D P S,进而得到各采样点的E R I.Z H A N G等[7]以T P含量和L a n g u m i r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计算中国东部不同水生生态系统表层的沉积物磷饱和度(S P S),并通过S P S与最大吸附量比值得到的E R I预测磷释放风险.㊀㊀沉积物中大多数的铁由于和硅结合而不具有活性,含量较少的活性铁才是影响沉积物对磷持留能力的关键,而且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不仅与活性铁和有机质的含量有关,还与各形态磷的含量和沉积物组成密切相关,仅依靠T F e/T P或T O C/O P指示磷释放风险有局限性.基于各采样点E R I的磷释放风险评估不仅涉及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T P和N a OHGP)的影响,同时将实验室模拟得到的能反映沉积物对磷吸附/解吸能力的P S I和最大吸附量纳入风险评估的过程,能更全面地反映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㊀㊀目前,针对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湖泊㊁水库㊁湿地,而对于受人文活动影响日益加剧的河流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黄河流域甘宁蒙段未见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以黄河流域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P S I和D P S㊁最大吸附量和S P S计算E R I以评估其释放风险,以期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磷负荷调控提供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主要仪器和试剂B e e k e r柱状采泥器,A v a n t iGj25型冷冻高速离心机,S p e c t r u m l a b22p c型可见分光光度计,D HG101G2B S型恒温鼓风干燥箱,S X2G5G12型箱式电阻炉,T H ZG82型恒温振荡器.㊀㊀K H2P O4㊁H C l㊁H2S O4㊁N a O H㊁抗坏血酸㊁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1.2㊀方㊀法采样点信息见表1.各水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T P㊁O P和N a O HGP的含量通过标准测试程序(S M T)法得到;最大吸附量通过25ħ下的等温吸附实验得到;P S I通过25ħ下100g表层沉积物样品在75μg/m L的K H2P O4溶液中振荡24h后得到;E R I可通过式(1)至式(3)或式(4)㊁式(5)计算得到.P=X/l g C(1)D=w N a O HGP/Q mˑ100%(2)E=D/Pˑ100%(3) S=w T P/(w T P+Q m)ˑ100%(4)E=S/Q mˑ100%(5)式中:P为P S I;X为振荡结束后沉积物的磷吸附量,m g/g;C为振荡结束后溶液中磷摩尔浓度,μm o l/L;D为D P S,%;w N a O HGP为表层沉积物中N a O HGP,μg/g;Q m为根据L a n g u m i r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μg/g;E为E R I,%;S为S P S,%; w T P为表层沉积物中T P,μg/g.2㊀结果及讨论2.1㊀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组成相比于我国主要河流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特征[8],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O P和N a O HGP相对较低,酸提取态磷(H C lGP)较高(见表2).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T P和O P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N a O HGP 最小且较接近.O P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是反映研究区域受农业面源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N a O HGP性质较活跃,是反映研究区域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O P和N a O HGP的差异反映了区域在年际变化下受面源和点源磷输入的影响程度.2.2㊀基于P S I和D P S的磷释放风险评估基于P S I和D P S的磷释放风险评估结果见表3.2011年丰水期㊁2012年丰水期㊁2014年枯水期㊁784郭晨辉等㊀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表1㊀采样点信息T a b l e 1㊀I n f o r m a t i o no f s a m p l i n g s i t e s i n t h e s t u d y采样时间编号采样点名称经度纬度S 1包头磴口村110ʎ9ᶄ49.3ᵡE40ʎ33ᶄ16.9ᵡN S 2巴彦淖尔三湖河口108ʎ44ᶄ34.4ᵡE 40ʎ36ᶄ37.1ᵡN S 3巴彦淖尔磴口县107ʎ1ᶄ25.7ᵡE40ʎ17ᶄ7.8ᵡN S 4鄂尔多斯都思图河106ʎ52ᶄ17.0ᵡE 39ʎ4ᶄ7.0ᵡNS 5石嘴山宁钢浮桥106ʎ47ᶄ45.6ᵡE 39ʎ18ᶄ7.2ᵡN 丰水期(2011年7月)S 6银川银古公路桥106ʎ22ᶄ46.6ᵡE 38ʎ20ᶄ3.8ᵡN S 7吴忠青铜峡105ʎ59ᶄ52.4ᵡE 37ʎ54ᶄ16.9ᵡN S 8青铜峡金沙湾105ʎ56ᶄ10.0ᵡE 37ʎ49ᶄ57.4ᵡN S 9白银五佛寺104ʎ17ᶄ34.4ᵡE 37ʎ10ᶄ13.1ᵡN S 10兰州青城桥104ʎ13ᶄ21.4ᵡE 36ʎ21ᶄ26.6ᵡN S 11兰州什川桥103ʎ59ᶄ38.8ᵡE 36ʎ9ᶄ32.0ᵡN S 12甘南玛曲县102ʎ4ᶄ38.3ᵡE 33ʎ57ᶄ36.4ᵡN F 1包头昭君浮桥109ʎ41ᶄ30.8ᵡE 40ʎ29ᶄ4.9ᵡN F 2巴彦淖尔市区107ʎ19ᶄ8.0ᵡE 40ʎ38ᶄ19.0ᵡN 丰水期(2012年7月)F 3石嘴山陶乐镇106ʎ40ᶄ1.9ᵡE 38ʎ48ᶄ42.1ᵡN F 4白银东沟入黄河口104ʎ23ᶄ15.0ᵡE 36ʎ25ᶄ0.1ᵡN F 5玛曲县黄河第一湾102ʎ2ᶄ53.2ᵡE 33ʎ57ᶄ20.2ᵡN K 1/P 1呼市喇嘛湾黄河公路大桥111ʎ24ᶄ31.7ᵡE 40ʎ1ᶄ55.2ᵡN K 2/P 2包头画匠营子村黄河公路桥109ʎ55ᶄ25.0ᵡE 40ʎ31ᶄ51.6ᵡN K 3/P 3巴彦淖尔磴口铁路桥107ʎ1ᶄ25.0ᵡE40ʎ17ᶄ7.4ᵡN K 4/P 4石嘴山麻黄沟106ʎ44ᶄ38.4ᵡE 39ʎ23ᶄ20.4ᵡN K 5/P 5石嘴山平罗黄河大桥106ʎ39ᶄ57.6ᵡE 38ʎ48ᶄ46.8ᵡN 枯水期(2014年5月)/平水期(2014年10月)1)K 6/P 6银川灵武东沟106ʎ20ᶄ31.6ᵡE 38ʎ16ᶄ8.4ᵡN K 7/P 7青铜峡金沙湾106ʎ12ᶄ10.8ᵡE 38ʎ4ᶄ48ᵡN K 8/P 8吴忠南干沟106ʎ4ᶄ45.1ᵡE 37ʎ57ᶄ15.5ᵡN K 9/P 9中卫下河沿105ʎ3ᶄ36.0ᵡE 37ʎ27ᶄ21.6ᵡN K 10/P 10白银东大沟104ʎ24ᶄ49.7ᵡE 36ʎ26ᶄ7.8ᵡN K 11/P 11兰州扶河大桥103ʎ20ᶄ24.0ᵡE 36ʎ6ᶄ0ᵡNK 12临夏大河家102ʎ45ᶄ40.0ᵡE35ʎ50ᶄ33.7ᵡN㊀㊀注:1)K 1~K 12㊁P 1~P 11分别为采集于枯水期㊁平水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表2㊀不同水期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的比较T a b l e 2㊀C o m p a r i s o no f p h o s p h o r u s s p e c i a t i o n i n 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i n t h eG a n s u ,N i n gx i a a n d I n n e rM o n g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i nd i f f e r e n tw a t e r p e r i o d s μg /g ㊀采样时间项目T PO PN a O H GPH C l GP2011年7月范围577.3~747.416.0~208.110.7~58.4383.1~719.1平均值639.650.023.9575.12012年7月范围512.6~860.324.6~100.011.4~32.5368.9~752.9平均值642.358.918.9527.12014年5月范围454.8~762.713.5~69.27.0~40.2392.7~672.7平均值610.833.920.5518.52014年10月范围473.7~750.412.0~31.29.9~20.9404.1~716.2平均值573.121.515.8527.12014年平水期各采样点P S I 平均值分别为13.8㊁8.2㊁17.8㊁18.7,平水期最高,枯水期次之,丰水期最小.因此,平水期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对磷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有助于降低磷释放风险;丰水期采样点表层沉积物较差的磷缓冲能力增大了磷的释放风险.这与研究区域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磷含量的结果一致,黄河流域丰水期较大的降雨量和较强的土壤侵蚀力为面源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且丰水期正是区域内沿岸农作物的生长期,较大的磷肥用量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增加了水体中的磷负荷和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积累量,磷缓冲能力降低;枯水期受区域内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排放的影响,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缓冲能力低于平水期.884 ㊀环境污染与防治㊀第43卷㊀第4期㊀2021年4月表3㊀基于P S I 和D P S 的磷释放风险评估1)T a b l e 3㊀T h e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h o s ph o r u s r e l e a s eb a s e d o n t h e v a l u e o fP S I a n dD P S采样时间编号P S I D P S /%E R I /%S 17.116.6233.8S 215.523.5151.6S 38.617.1198.8S 49.827.0275.5S 555.96.712.02011年7月S 610.817.3160.2S 79.819.4198.0S 86.814.1207.4S 96.513.9213.8S 109.812.5127.6S 119.55.153.7S 1215.512.379.4F 25.918.7316.92012年7月F 312.627.3216.7F 46.510.0153.8F 57.714.8192.2K 17.15.678.9K 28.312.7153.0K 319.82.713.6K 415.829.3185.4K 517.58.347.42014年5月K 611.152.7474.8K 721.218.989.2K 819.829.3148.0K 920.87.737.0K 1014.911.979.9K 1129.22.89.6K 1228.44.014.1P 112.314.4117.1P 25.39.8184.9P 39.517.2181.1P 412.617.8141.3P 515.528.7185.22014年10月P 643.416.738.5P 726.518.569.8P 845.122.950.8P 921.225.9122.2P 107.77.293.5P 116.28.6138.7㊀㊀注:1)F 1样品受污染,暂不评估.㊀㊀2011年丰水期㊁2012年丰水期㊁2014年枯水期㊁2014年平水期各采样点D P S 平均值分别为15.5%㊁17.7%㊁15.5%㊁17.1%.不同水期表层沉积物之间D P S 的差异较小.付强等[9]指出,当沉积物中D P S 超过25%时,磷的释放能力显著增加.因此,本研究区域已超过或接近这一阈值的采样点,要严格控制磷的进一步输入.㊀㊀黄河甘宁蒙段与我国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P S I 和D P S 的比较见表4.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的P S I 较小,较差的磷缓冲能力增大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D P S 虽然跨度较大,部分D P S 较小的采样点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磷负荷,但D P S 平均值较高,多数采样点表层沉积物对磷的持留能力较差,磷的释放风险较高.㊀㊀根据不同水期各采样点E R I ,S 5㊁K 3㊁K 11和K 12表层沉积物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其余采样点均具有高度磷释放风险.2.3㊀基于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磷释放风险评估基于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磷释放风险评估结果见表5.2011年丰水期㊁2012年丰水期㊁2014年枯水期㊁2014年平水期各采样点S P S 平均值分别为78.6%㊁84.4%㊁74.8%㊁84.5%.不同水期之间S P S 的差异较小.㊀㊀黄河甘宁蒙段与我国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中T P ㊁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比较见表6.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的最大吸附量较小㊁S P S 较高,反映了研究区域沉积物对磷的持留能力较差.㊀㊀根据E R I ,S 5㊁S 11㊁S 12㊁K 3㊁K 11表层沉积物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其余采样点均具有高度磷释放风险.2.4㊀两种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对磷的缓冲和持留能力较表4㊀黄河甘宁蒙段与我国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P S I 和D P S 的比较T a b l e 4㊀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o fP S I a n dD P So f 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b e t w e e nd o m e s t i cm a j o r r i v e r s a n dG a n s u ,N i n gx i a a n d I n n e rM o n g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P S I范围平均值D P S/%范围平均值太湖文献[5]13.2~101.754.77.0~31.212.0锦江河文献[6]11.2~31.421.34.1~23.9珠江河口湿地文献[10]7.9~14.511.48.9~11.510.3天鹅湖文献[11]7.4~28.516.60.9~5.02.5北京六湖泊文献[12]14.9~83.334.68.0~50.529.4合肥溪流沟渠文献[13]33.9~40.437.26.7~12.09.4东平湖文献[14]30.3~45.238.76.5~24.112.4小兴凯湖文献[15]9.8~197.559.810.0~24.515.4黄河甘宁蒙段本研究5.3~55.914.62.7~52.716.5984 郭晨辉等㊀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表5㊀基于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磷释放风险评估T a b l e 5㊀T h e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h o s ph o r u s r e l e a s eb a s e d o n t h e v a l u e o f Q m a n dS P S采样时间编号Q m/(μg g -1)S P S /%E R I /%S 164.491.3141.8S 298.685.987.1S 3120.383.069.0S 490.486.595.7S 5414.459.714.4S 6130.281.762.72011年7月S 7112.783.774.3S 8126.685.167.2S 9123.284.468.5S 10169.579.947.1S 11416.764.215.4S 12476.257.712.1F 1153.978.851.2F 274.789.3119.52012年7月F 3119.184.470.9F 4185.282.344.4F 576.987.0113.1K 1256.473.828.8K 2123.283.267.5K 3497.550.110.1K 498.086.888.6K 5243.370.729.12014年5月K 676.389.4117.2K 7142.378.255.0K 898.087.088.8K 9264.667.825.6K 10189.880.142.2K 11463.058.512.6K 12173.372.441.8P 190.985.794.3P 2123.581.065.6P 3122.079.565.2P 4112.483.974.6P 571.488.3123.72014年10月P 683.386.3103.6P 783.387.2104.7P 858.890.8154.4P 962.592.3147.7P 10254.570.327.6P 11114.984.173.2差,这可能与其较高的粗粉砂㊁白云石和石英含量及较低的铁㊁总碳和T O C 含量有关[17]:相比于粒径较小的黏土和细粉砂,粗粉砂的比表面积较小,能提供的磷吸附位点有限;白云石的组成成分中虽然包括有利于与磷形成共沉淀的碳酸钙,但同时也含有大表6㊀黄河甘宁蒙段与我国不同水体表层沉积物中T P ㊁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比较T a b l e 6㊀T h e c o m pa r i s o no f w T P ,Q m a n dS P So f 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b e t w e e nd o m e s t i cm a jo r r i v e r s a n dG a n s u ,N i n g x i a a n d I n n e rM o n go l i a s e c t i o n s 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T P/(μg g -1)Q m /(μg g -1)S P S/%松花江文献[7]56825968.6海河文献[7]238865377.4珠江文献[7]512793584.6巢湖文献[7]31151837.5鄱阳湖文献[7]24131943.0密云水库文献[7]63199838.7石臼漾湿地文献[7]64936062.3白洋淀湿地文献[7]46429760.9海河河口文献[7]53511882.1北京人工湖泊文献[16]1247105054.6黄河甘宁蒙段本研究616.5168.979.8量的镁,而镁与钙不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离子半径更小,更容易代替钙离子进入磷酸钙矿物,增加磷酸钙的溶解性,导致磷释放风险增大;石英中的硅主要以硅氧四面体的形式存在,其疏水性的硅氧键吸附能力较弱;较低的铁㊁总碳和T O C 含量将减小磷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增加沉积物中O P 的矿化释放潜力.㊀㊀两种E R I 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中,S 5㊁K 3㊁K 11均为中度磷释放风险,这是因为这3个采样点最大吸附量均较大,较强的磷吸附能力降低了磷释放风险;大多数采样点具有高度磷释放风险,这是由于在测定P S I 和最大吸附量的过程中,随着上覆水中磷浓度的增大,溶液p H 下降,导致了磷形态中含量占比大的H C l GP 的溶解释放.基于P S I 和D P S 对释放风险的评估中,K 12也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基于最大吸附量和S P S 的评估中,S 11和S 12也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这是由于两种计算方法代入参数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将采样点中N a O H GP 含量代入D P S 的计算中,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测定了P S I ,而K 12较低的N a O H GP 含量与较大的P S I 降低了磷释放风险;后者侧重于T P 含量对S P S 的影响,S 11㊁S 12的T P 和最大吸附量均较高,磷释放风险下降.两种E R I 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表明,在磷释放风险的评估中,选取不同的参数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建立一个统一且能涵盖影响沉积物G水界面磷交换能力主要参数的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㊀㊀虽然研究区域各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性质较稳094 ㊀环境污染与防治㊀第43卷㊀第4期㊀2021年4月定的H C lGP较高,但仍然需要关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上覆水p H下降后,H C lGP的大量溶解所导致的高度磷释放风险.3㊀结㊀论(1)通过P S I和D P S得到的E R I表明,研究区域除S5㊁K3㊁K11和K12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通过最大吸附量和S P S得到的E R I表明,研究区域除S5㊁S11㊁S12㊁K3和K11具有中度磷释放风险外,其余各采样点均为高度磷释放风险.(2)两种E R I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表明,在磷释放风险的评估中,选取不同的参数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建立一个统一且能够涵盖影响沉积物G水界面磷交换能力主要参数的磷释放风险评估方法是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3)黄河甘宁蒙段要密切关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上覆水p H下降后,表层沉积物中H C lGP 的大量溶解所导致的高度磷释放风险.参考文献:[1]㊀J E N S E N H S,K R I S T E N S E N P,J E P P E S E N E,e ta l.I r o n: p h o s p h o r u s r a t i o i ns u r f a c es e d i m e n t a sa n i n d i c a t o ro f p h o sGp h a t er e l e a s ef r o m a e r o b i cs e d i m e n t si n s h a l l o w l a k e s[J].H y d r o b i o l o g i a,1992,235(1):731G743.[2]㊀张仕军,齐庆杰,王圣瑞,等.洱海沉积物有机质㊁铁㊁锰对磷的赋存特征和释放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1,24(4):371G377.[3]㊀B A C H EB W,W I L L I AM SEG.A p h o s p h a t e s o r p t i o n i n d e x f o r s o i l s[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S o i lS c i e n c e,1971,22(3):289G301.[4]㊀V A N D E RZ E ESEA T M,F O K K I N KLGJ,V A N R I E M SGD I J K W H.An e wt e c h n i q u e f o ra s s e s s m e n to f r e v e r s i b l y a dGs o r b e d p h o s p h a t e[J].S o i l S c i e n c eS o c i e t y o fA m e r i c a J o u r n a l,1987,51:599G604.[5]㊀黄清辉,王子健,王东红,等.太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及其释放风险评估[J].湖泊科学,2004,16(2):97G104.[6]㊀李慧,周易勇,余能智.锦江河沉积物磷形态与吸附行为及磷释放风险[J].水生态学杂志,2017,38(4):27G35.[7]㊀Z H A N G W Q,S H A NBQ,L I J,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d i s t r i b uG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o f p h o s p h o r u s i n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e c o s y s t e m s i nE a s t e r nC h i n a:a31PGn u c l e a r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s t u d y[J].E c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2015,75:264G271.[8]㊀Z H A N G W Q,J I N X,Z HU XL,e t a l.P h o s p h o r u s c h a r a c t e r i sGt i c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i n s u r f a c e s e d i m e n t s o f r i v e r s y s t e m s i nE a s t e r nC h i n a[J].E nG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a n dP o l l u t i o n R e s e a r c h,2016,23:19440G19449.[9]㊀付强,尹澄清,马允.源头农业区不同类型水塘中水体沉积物磷吸附容量[J].环境科学,2005,26(4):70G76.[10]㊀WA N GLL,M E IYE,L IQS,e t a l.P h o s p h o r u s s p e c i a t i o n i n w e t l a n d s e d i m e n t so fZ h u j i a n g(P e a r l)R i v e rE s t u a r y,C h i n a[J].C h i n e s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i e n c e,2013,23(5):574G583.[11]㊀宋鹏鹏,孟祥森,高丽,等.天鹅湖潟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磷风险[J].土壤通报,2016,47(2):450G455.[12]㊀卢少勇,王佩,王殿武,等.北京六湖泊表层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36G1841.[13]㊀李如忠,秦如彬,黄青飞,等.不同水源补给情形的溪流沟渠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2016,37(9):3375G3383.[14]㊀邢友华,董洁,李晓晨,等.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4):746G751.[15]㊀于淑玲,李晓宇,张继涛,等.小兴凯湖表层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8):2078G2085.[16]㊀L I UJY,WA N G H,Y A N G HJ,e t a l.D e t e c t i o no f p h o s p h o rGu s s p e c i e s i ns e d i m e n t so f a r t i f i c i a l l a n d s c a p e l a k e s i nC h i n ab y f r ac t i o n a t i o na nd p h o s p h o r u sG31n u c le a r m a g n e t i cr e s oGn a n c es p e c t r o s c o p y[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o l l u t i o n,2009,157(1):49G56.[17]㊀杨宏伟,杨小红,韩明梅.黄河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与释放风险[J].环境化学,2016,35(2):403G410.编辑:黄㊀苇㊀(收稿日期:2020G04G13)194郭晨辉等㊀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风险评估。
黄河包头段分粒级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河包头段分粒级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水系,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磷污染是影响黄河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磷是生命必须的元素之一,但过量的磷会引起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磷的富集和迁移转化过程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沉积物中磷的吸附特征。
因此,对于沉积物中磷的吸附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黄河水质治理和植物营养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选择黄河包头段为研究区域,采集不同粒级的表层和深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箱式批次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的吸附特征,并探究吸附过程中影响因素。
同时,对于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吸附量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于黄河水质治理的意义。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研究,可以揭示黄河包头段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黄河水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吸附量的差异,可以探讨其对于黄河水质治理的意义,并指导后续更加精准的治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四、研究难点和可行性分析研究中需要对不同粒级的沉积物进行采集和处理,工作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同时,箱式批次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不过,研究方法成熟,对于采样和实验条件的控制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五、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第1年:1. 完成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2. 采集不同粒级的表层和深层沉积物样品;3. 设计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的实验方案;4. 进行第一轮箱式批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第2年:1. 继续进行箱式批次实验,探讨影响因素;2. 分析不同粒级沉积物中磷吸附量的差异;3. 编写研究报告。
第3年:1. 逐步完善研究内容;2. 完成研究成果的撰写、归纳与总结;3. 编写论文。
六、研究预算及费用安排本研究预计需要采购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团队出差和实验室租金等支出,预算总额为100,000元。
七、研究团队及分工安排本研究选取解燕教授任课题组组长,团队成员包括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要负责沉积物样品采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工作。
磷的研究
摘要:磷是水体浮游藻类生长和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控制因子之一,磷在表层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及其释放特性对于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以水体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和磷的形态赋存特征,以及pH、扰动等环境条件对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以此探究了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在磷营养限制性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各形态无机磷包括Cl-P,生物可利用磷在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
pH对内源P释Ca-P、Res-P、Al-P+Fe-P、NH4放的影响实验发现沉积物磷释放量整体表现出: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中性条件。
在中性条件下,沉积物中的磷相对比较稳定,不易释放到水体中。
与中性条件相比,在酸性条件下,沉积物中磷的释放量因钙磷溶解有所增加;而在碱性条件下,因铁磷交换作用,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释放量较大。
扰动对沉积物中的TP的释放具有较大的影响,TP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均存在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扰动导致的沉积物的再悬浮并不会明显改变上覆水的酸碱环境,但是会促进易溶性阳离子的释放。
关键词:水体;表层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富营养化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湖泊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量降低,加速水体老化,使水体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受到阻碍、破坏。
有关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和水华爆发机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湖泊上覆水–沉积物界面营养盐,特别是营养限制因子——磷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从外部输入湖泊中的磷以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混合物进入水体,被动植物吸收利用或通过吸附、沉积作用转移到沉积物中,沉积物成为湖泊中重要的磷蓄积库,进入沉积物的磷不只是简单堆积,当温度、溶解氧、风浪扰动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宜时,沉积物中的磷进入沉积物间隙水中,进而通过扩散作用到上覆水体重新参加循环,因此,磷成为水体浮游藻类生长和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最重要控制因子之一,在富营养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河沉积物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研究
黄河沉积物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研究
李桂芝;刘永明;屈社香
【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1(020)011
【摘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久效磷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久效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和Langmuir等温式较好地描述;久效磷在黄河沉积物中的吸附表现为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共同作用,而甲基对硫磷则以分配作用占主导地位.
【总页数】3页(P522-524)
【作者】李桂芝;刘永明;屈社香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化学院,烟台,264005;烟台大学化学院,烟台,264005;烟台市福山第三职业学校,烟台,26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
【相关文献】
1.不同吸附剂对血甲基对硫磷灌流清除率的实验研究 [J], 陈雁君;高知义;李宁;程晓平;张建萍;郭建丽
2.低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甲基对硫磷在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J], 杨成建;曾清如;杨海君;杨波;唐中波
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及辛硫磷… [J], 白吉洪;张
书圣
4.久效磷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 [J], 赵学坤;杨桂朋;高先池
5.久效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征及机理 [J], 李桂芝;刘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包头、临河河段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黄河包头、临河河段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杨小红;王凤英;李莹;杨宏伟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4(041)019
【摘要】文章采用改进的化学连续提取法,将所提取的黄河中游(包头河段、临河河段)沉积物中的样品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六种形态磷的含量,以便为该河段防治水污染提供基础依据.测定结果表明:(1)黄河包头段、临河段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钙结合磷和有机磷为主;(2)包头河段六种化学形态排序:Ca-P> Org-P >Al-P>Fe-P> Ex-P> Obs-P,临河河段沉积物中磷的六种化学形态排序:Ca-P> Org-P>Al-P>Ex-P>Fe-P>Obs-P.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杨小红;王凤英;李莹;杨宏伟
【作者单位】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31.3
【相关文献】
1.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J], 王书航;张博;姜霞;王雯雯;赵丽;陈俊伊
2.黄河(清水河段)沉积物中锰、钴、镍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杨宏伟;王明仕;徐爱菊;庄晓娟;丁鲁刚;郭博书
3.黄河(清水河段)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 [J], 杨宏伟;庄晓娟;乌地;能耐扎布;郭博书
4.黄河(喇嘛湾段)沉积物中铜、铅、锌、镉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杨宏伟;张毅
5.黄河中游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李北罡;郭博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 ov ember2012 第21期总第27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1T o tal N o.271黄河干流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研究王 峰1,陈茂林2,张 志2,郭博书2(1.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通信中心,山西太原 030001;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采用改进的Rut t enberg法研究内蒙古段黄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计算了生物可利用磷,并探讨了磷对河流和海洋产生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磷的形态;表层沉积物;内蒙古;黄河 中图分类号:X52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1—0057—04 磷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源要素之一,在合适的光照、温度、pH值、硅及其他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藻类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106CO2+ 16NO3-+HPO42-+122H2O+18H++能量+微量元素→C106H263O110N16P+138O2[1]。
根据L ei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们养分最少的一种或两种因子,通常认为地球拥有丰富的碳资源,因此氮、磷元素往往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氮不足可由生物固定海水中的氮气获得,所以,磷更易成为限制因素。
由于浮游植物大约以16∶1的比例吸收氮、磷,低于或高于这一比例就会形成氮或磷限制,所以,1958年Redfield提出大洋水中氮、磷比为16∶1[2],一直沿用至今。
孟春霞2004年调查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氮、磷比值[3],黄河口邻近海域水体中N∶P比值为111,其中表层水体中N∶P比值为150,底层水体N∶P比值为53。
黄河口内水体中N∶P比值为684,高于20世纪80年代黄河下游可溶性无机氮(DIN)与可溶性无机磷(DIP)的DIN/DIP的平均值503[4]。
当时测得DIN含量升高(18.33 mo l/L~308.34 m ol/L),而DIP含量降低(0.08 m ol/L~0.47 mol/L),从而使黄河口内的氮/磷比值发生变化,这可能是由于黄河磷元素的输入源发生了变化。
河流输送是海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河流不断向海水中输送大量的磷,成为有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Zhang对中国主要河流中磷的入海通量进行了估算[5],鸭绿江、大辽河、滦河、黄河、长江、岷江、九龙江和珠江中磷的输入通量分别为1.3×106、16.1×106、2.1×106、14.8×106、529.1×l06、47.1×106、5.1×106、和237.3×106mo lyr-1。
河流向海水中输送的磷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在一些河流中颗粒态磷占的比例达到90%以上。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以输沙量多、含沙量高而举世闻名。
黄河多年经流量占流入渤海经流量的78%。
黄河沉积物是磷酸盐积累和间歇性再生的重要场所,在一定条件下,沉积物具有“源”和“汇”效应,向水体释放或吸附磷酸盐。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和交换机制受到磷形态的影响。
为了更全面的评价黄河沉积物向水生态系统的供磷能力,更好的理解沉积物中磷的循环过程,必须对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数量、再生过程及机制等进行全面的较深入的研究,以弄清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近几年产生磷限制的原因所在。
黄河每年向渤海输送约4.8亿t泥沙,它是影响磷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载体,有关黄河沉积物磷的形态研究很少,此研究是国家973计划项目“高混浊河口水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前期工作的一部分内容。
1 实验部分1.1 样品采集表1采样站位站位名称东经(E)北纬(N)高度(H,m)精度(m)宁夏石咀山106°47′01.3″39°14.4′45″1082.0 4.3内蒙古乌海106°47′54.2″39°41′25.7″1063.0 4.8内蒙古临河107°25′59.2″40°44′21.8″1028.0 6.1乌拉特前旗108°37′50.0″40°43′28.6″1012.0 6.9包头大桥109°54′82.7″40°31′88.9″998.57.1喇嘛湾111°24′48.8″40°02′16.5″978.5 5.2山西兴县张家湾110°52′15.5″38°30′47.1″766.07.0柳林三交镇110°40′36.5″37°18′15.8″615.0 5.0壶口瀑布110°26′39.3″36°08′57.3″444.015.1芮城大禹渡110°45′04.3″34°39′21.9″318.0 5.0陕西潼关110°16′91.3″34°36′64.8″319.0 5.4三门峡111°09′72.2″34°48′36.8″31428 5.4郑州花园口113°39′55.9″34°51′45.8″81.1 6.3山东济南116°59′39.6″36°43′63.7″23.58.0垦利黄河口119°00′31.3″37°45′58.7″0.87.6渤海浅海119°17′05.9″37°43′92.9″-2.0 6.3收稿日期:2012-09-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467002。
作者简介:王峰(1980-),男,工程师,现就职于山西电力公司,从事通讯工程和计算机化学工作。
总第271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年4月~5月采集黄河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品,水样按1g /L 加入NaN 3抑菌剂。
采水器使用前用1∶3HCl 浸泡7d,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再用待取水样平衡1h 后取样。
水质现场做pH 、T 、DO 、Eh 、电导率测定。
水样和沉积物样冷冻保存。
实验前沉积物样自然风干,按粒径分级后测定。
表1为黄河表层沉积物采样站位。
1.2 分析方法笔者采取改进的Rutt enberg 方法进行磷形态分析。
Rut t enberg (1992)[6]首次提出将钙结合磷中的碎屑磷和自生磷分开的连续萃取法(SEDEX 法)并且对该法进行了标准化试验,适合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实际要求。
SEDEX 法较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以下的改进: 各步骤使用Mg Cl 2冲洗,降低了再吸附效应; 调节柠檬酸盐——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盐(CDB)溶液的pH 为7.6,并且提取在室温下进行; 将钙结合磷区分为碎屑磷和自生磷。
SEDEX 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用CDB 提取的铁结合磷实际是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的总和。
该实验溶液中的磷酸盐是由标准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的,但这种方法不能直接用于CDB 溶液,因为萃取剂对钼蓝试剂有干扰,文章采取溶液首先与1%FeCl 3溶液反应,再用异丁醇萃取,然后用光度法测定,详细步骤见文献[7]。
该方法将黄河表层沉积物磷分为可交换态磷(P ex )、铁磷(P Fe )、自生磷灰石、生物成因磷灰石及碳酸钙共沉淀的磷酸盐(P Ca )、碎屑磷(P det )和有机磷(P org )。
各级分操作所得不同形态磷提取液中磷含量均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及进行4个平行样和两个空白样测定,取平均值。
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用lcm 比色皿于710nm 波长处比色。
工作曲线(见图1)。
图1 磷的工作曲线1.3 试剂和仪器1.3.1 试剂1.3.1.1 磷酸盐贮备液:将光谱纯磷酸二氢钾于110℃烘干2h,冷却。
称取0.2197g 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硫酸(1∶1)5ml ,稀释至刻度,含磷量2.00 g /ml,用时现配。
抗坏血酸溶液10g 抗坏血酸溶于水,稀释至100ml ,为10%溶液,用时现配。
1.3.1.2 钼酸盐溶液。
溶解13g 钼酸铵于100ml 水中,溶解0.35g 酒石酸锑钾于100m l 水中,不断搅拌,同时将钼酸铵溶液缓慢加入到300ml 硫酸(1∶1)中,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混合均匀,贮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
1.0m ol /L 氯化镁溶液,用氨水调pH 值至8.2。
1.3.1.3 CDB 溶液。
0.3mol/L 柠檬酸钠与1.0mol /L 碳酸氢钠(pH =7.6)混合液45m l,加入1.125g 连亚硫酸钠配成。
1.0mo l/L 乙酸钠与乙酸缓冲溶液(pH=4)。
50%(W/V)硝酸镁溶液。
1.3.2 仪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超滤设备M ILL IPORE XXll 0470047mm (美国M A01730);真空泵JP —120V,JP —120V,KAW AKE 公司,AL RYAC CO ,L T D ;D /max -II-IB 型X 射线衍射仪;水质测量仪YSI —556M PS,美国YSE 金泉仪器公司调速多用振荡器HY —Z 型,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pH 计pHs —3c,杭州梵隆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FA 2004N 型,上海精密仪器科学有限公司。
2 结果与讨论2.1 黄河沉积物的磷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一直到贵德,都是一条清河,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说。
到甘肃境内,有些黄土入河,经过宁夏平原又稍澄清。
黄河沉积物主要来源是从石咀山入内蒙古境内西岸乌兰布和沙漠和南岸库布齐沙漠的输沙,以及流经黄土高原的冲刷。
杨根生等通过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淤积泥沙打钻采样,以及黄河沿岸及支流产沙地层采样分析对比,暴雨、洪水等分析,追踪河道淤积泥沙源地表明,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淤积泥沙,主要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十大孔兑的库布齐沙漠和丘陵沟壑梁地。
通过输沙平衡法计算该河段河道泥沙淤积量得知,1954年~2000年该河段淤积泥沙总量约为20.11亿t ,其中>0.1m m 的粗沙约15.57亿t ,占总量的77.424%;<0.1mm 的泥沙约4.54亿t,占总量的22.57%。
风成沙入黄淤积量是:乌兰布和沙漠6.0552亿t ;库布齐沙漠5.8499亿t ;二者约占>0.1mm 粗泥沙总量的77.46%[8]。
图2 黄河内蒙古河段地理位置图风沙入黄后,由于粒经>0.1mm 颗粒物占77%左右,很少形成悬浮物质,基本沉积在河床里,形成表层沉积物。
笔者测试了内蒙古西部入河沙漠颗粒物和黄河表层沉积物各种形态磷的含量(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