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讲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b39d3ebe1e650e53ea9935.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简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
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本文反映了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能力。
文中含义深刻的几个句子:(1)“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伯父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对“我”读书不认真的批评。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也透出鲁迅先生风趣、含蓄、幽默的性格特点。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句话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
鲁迅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
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根本没有言论自由。
“碰壁”是指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顽强斗争的精神。
(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这句话可通过想象伯父鲁迅的心理活动来理解。
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
伯父由这位车夫又想到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都是社会制度不合理造成的。
第课《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第课《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86dc07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2.png)
第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这是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
对于我来说,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我敬爱的伯父。
在我的记忆中,伯父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他的脸上常常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慈爱。
每次见到他,我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伯父非常关心我们这些晚辈的成长。
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我们的想法和烦恼,然后用他那独到的见解和智慧为我们指引方向。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心情十分低落。
伯父知道后,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孩子,别灰心。
学习就像爬山,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总会到达山顶的。
”他的话如同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热情。
伯父的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总会抽出时间来陪伴我们。
他会给我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社会现象,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他的讲述生动有趣,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然而,伯父对待工作却是极其认真和严谨的。
他常常在书房里埋头写作,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他对文字的要求极高,每一个词句都要反复斟酌,力求表达得准确、生动。
他说:“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一定要对读者负责。
”这种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伯父还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
他敢于为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们发声,用他的笔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他的文章像一把利剑,刺痛了那些丑恶的灵魂,也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
他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生活中,伯父十分简朴。
他穿着朴素,饮食简单,从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和社会变革中。
他说:“生活简单一些,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伯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他的教诲,他的关爱,他的榜样力量,都将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精讲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66a4b65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f.png)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讲一、段落划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深切追悼。
描述了伯父鲁迅先生去世后,人们对他深切的怀念和追悼。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趣谈水浒。
记叙了伯父与“我”谈《水浒传》时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情节。
第三段(第4\~13自然段):笑谈碰壁。
描述了伯父以谈笑似的话语向“我”解释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表现了他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四段(第14\~22自然段):救助车夫。
详细叙述了伯父救助黄包车夫的过程,展现了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无私帮助。
第五段(第23\~27自然段):关心女佣。
记叙了伯父对家中女佣的关心和照顾,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善良和仁慈。
二、文章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周晔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伯父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
这篇文章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文章以巧妙的结构和清晰的脉络为特点。
文章以鲁迅受到人民的爱戴为结果,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的几个生活片段作为因,生动地揭示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
这种逻辑清晰且富有艺术性的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描述上,文章以生动细腻为特点。
无论是伯父与“我”谈《水浒传》时认真严肃的态度,还是笑谈“碰壁”时幽默风趣的话语,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伯父的亲切和睿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救助车夫的一段,作者用了九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伯父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这不仅突显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也展现了他关心民众疾苦的人文关怀。
文章也展现了鲁迅先生严肃而又慈爱的家庭角色,以及他关心孩子们成长、教育育人的品质。
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使他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敬仰之情。
文章的语言风格朴素真诚。
作者避免了华丽夸张的辞藻和炫技的修辞,而是以朴实、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与伯父的亲情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和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25d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2.png)
一、说课稿:《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描写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往事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描写人物的文章,对于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并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饱经风霜”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难点:理解“碰壁”这一句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上课之初,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一些描写人物的文章,如《少年闰土》、《詹天佑》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人物的理解。
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学生可以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3.品词析句,体会品质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如“碰壁”、“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和句子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
4.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学生分组讨论,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组员,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品质对他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详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bb3b90029bd64783e2cc1.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不能不说鲁迅1.请看图片,这是谁?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是啊,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就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一个评价。
但是老师在这里并不是要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概念灌输到大家的脑子里,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是自己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来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物,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是不能不说鲁迅?二、向鲁迅走去师:1945年,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之际,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纪念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采撷关于伯父的点点滴滴,一起去感受那份字里行间的深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请学生任选课文一个自然段读读,随机纠正、点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关于鲁迅先生,在侄女周晔的记忆中,哪些情景最令她难以忘怀?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将有关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痛别伯父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人们眼中的鲁迅(一)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周晔眼中的鲁迅师:不论是痛别伯父、谈水浒、谈碰壁,还是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一幕一幕都令作者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周晔的记忆走进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看看在周晔的眼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你想先谈哪件事?我想把选择的权利给最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我就把选择的权利给他。
一生举起手来:我想先谈第二件事,谈“碰壁”。
师:好,尊重你的权利!我们就来谈谈“碰壁”。
自由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学生自由读这部分课文;交流:师:谈笑风生!一家人团团围坐,共进晚餐,伯父与“我”谈鼻子,谈碰壁,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们一起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好吗?师生共读这部分内容。
师:这个夜晚充满温馨,这个夜晚谈笑风生。
但是,我们在感受这份充满幽默与风趣的同时,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或者说哪句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生: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鲁迅真的是碰壁把鼻子碰扁的吗?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跟周晔说是碰壁把鼻子碰扁的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说课稿
![《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3562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b.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编排的目的是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概括课文中叙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境界。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图文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ec25f05a8102d277a22f48.png)
多音字:
知识点
挨:ái挨打 āi挨门挨户 扁:biǎn扁担 piān扁舟 号:háo怒号 hào号召 针:zā包扎 zhā扎针 zhá挣扎
词语解释: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和办理丧事的机构。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失声: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 爱抚:疼爱抚慰。 团聚:①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反义词: 爱戴——憎恶 团聚——离别 慈祥——狠毒 深奥——浅显 详细——简略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近义词: 惊异——诧异 爱戴——尊敬 悔恨——懊悔 慈祥——慈爱 深奥——深刻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 和痛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同步练习
一、在正确读音后打“√”。 女佣(yōng yòng)追悼(dào diào)嚼饭(jiáo jué) 怒号(hào háo) 敷药(fū fú) 绷带(bēng běng) 三更(gēng gèng)淌血(xiě xuè) 逝世(shí shì)
二、反义词连线。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百思不解 养尊处优 细嚼慢咽 对号入座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9769dcd2b4daa58da1114a42.png)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渎、精思、感悟、鉴赏、吸纳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思路面试热点:面试答辩攻略面试教案编写面试精神太紧张?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吗?叶老反对,他说:“语文教师把讲解作为主要任务的,不乏其人。
”“教课之本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给学生听。
”那么,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根据叶老的观点,我私下认为,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探索做人的本领。
因此,教师的本位是导而不是讲。
导者,就是多方设法,但不是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必须破陈旧、落后、繁琐、低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模式,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爱上、学生会上、学生越学越聪明的一门课程。
如果说认知解决了“会不会”的问题,那么情感就解决了“愿不愿”的问题。
如果你解决了他愿不愿的问题,何愁他学不会。
这样一来,老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又根据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的自学能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研究性学习,自主读书是最重要的。
当教师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
通过加强默读、自渎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文章读通了读透了,这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会水到渠成。
写本课教案时,我没有精心设计我怎么教,而是花了许多心思在“我怎么让学生主动来学”上,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
因为这样的课堂才有无法预约的精彩,所以我的教案也只有那么几个板块,再也没有在上课该说哪一句话上斟酌衡量废时间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9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f2a0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6.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9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二、学习准备回忆或收集有关鲁迅的生平、事迹。
三、学时安排四学时。
一学时,了解课文大意;第二学时,读熟课文,品读一部分;第三学时,品读二、三部分;第四学时,品读四、五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时。
一学时,熟读课文,了解大意;第二学时,讨论、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作者写了他的哪几件事;第三学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给课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四、学习过程一学时1、了解鲁迅的同学介绍鲁迅的一些情况。
2、读课题,有什么疑问要问?(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称了伯父为什么还要再称先生?)3、指名读课文一部分,穿插正音。
4、同座互读一部分。
5、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为什么不知道鲁迅就是伯父的?“追悼”和“吊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爱戴”和“爱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6、有感情地朗读一部分。
7、概括段意——小标题(段意:伯父去世了,很多人都到殡仪馆追悼他。
小标题:在殡仪馆里—伯父去世了—深切的怀念—逝世—“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第二学时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穿插正音。
2、同座互读第二部分3、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因果关系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字面义?一般情况下谁的记性好?话中之意?《表》——前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蔼台著,鲁迅和另一作家翻译;)4、再读一部分的较后一句话,体会感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试讲稿逐字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试讲稿逐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01fd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7.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试讲稿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还学习了第一件事“谈《水浒传》”。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后面的几件事,更深入地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1. 首先,我们来看第二件事——笑谈“碰壁”。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5 - 13 自然段,思考:“碰壁”是什么意思?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自己“碰壁”?(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2. 谁来说说“碰壁”的意思?(指名回答,教师引导:“碰壁”指的是遇到阻碍或挫折。
)3. 那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自己“碰壁”呢?(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体会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讽刺。
4. 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回答,教师总结: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风趣,同时又敢于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人。
)5.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件事——救助车夫。
默读第14 - 22 自然段,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的词语,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默读,圈画词语)6. 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词语?(指名回答,教师出示:“扶、蹲、半跪、拿、夹出、洗、敷、扎”等词语)7.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引导: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他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为车夫包扎伤口,表现了他的善良和慈爱。
)8. 最后,我们来看第四件事——关心女佣。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 23 - 24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件事中能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朗读)9. 谁来说说?(指名回答,教师总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三、总结全文1.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几件事,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fab5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b.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
)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及文中内容。
)对。
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2、讨论:“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
)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
(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
)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小学语文六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
![小学语文六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cd8e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8.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初级稿请自行修改完善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3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曾经有一个有志少年在三味书屋的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并且真正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哎,有同学已经脱口而出,对!是鲁迅先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永留史册的一代文学巨匠,去了解一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并尝试从文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鲁迅先生人品的一句话,你举手很积极,你来说说看,“为自己想得少,为别入想得多”,你找的很是精准!请坐。
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伯父鲁迅先生哪几件感人的事情,并加上小标题。
一组小组代表首先举手,给大家展示一下吧(①谈《水浒传》②谈“碰壁"③救车夫④关心女佣,其他小组同意一组的意见吗?同意啊,看来你们是一组的重视粉丝。
我们跟着一组提供的思路一起研究学习这四件事。
(1)谈《水浒传》请大家首先说一说“我"是怎样读书的?画出伯父教育"我"的语句,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找出这部分中的关键词,体会其意。
同桌两人讨论:听了伯父的话,"我”有什么反应?伯父的话收到效果了吗?你来说说吧,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读书认真,并且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
(2)谈“碰壁”通过谈碰壁,这一段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组讨论:“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通过这一列问题,大家抓紧时间思考讨论一下吧。
在这里老师特别强调注意:“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究竟明白了什么?“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如何理解?我看到三组同学都在哈哈大笑,你们小组明白了什么,给大家总结一下吧:原来鲁迅先生真是谈吐幽默,精神顽强,让人钦佩。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94d9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4.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1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挽联、吊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并受到情感熏陶。
试讲过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鲁迅的故事。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由于工作繁忙,一个多月才去理一次头发。
一天,鲁迅走过一家上等的理发店,就随意走了进去。
理发师见他身穿灰布旧长袍,脚穿布底鞋,就拿起工具胡乱地剪了一通,不到十分钟就理好了。
但出乎他意料,鲁迅竞随手抓了一把钱给他就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竟多给了他好几倍的钱!过了一个多月,鲁迅又去这家理发厅理发,正巧又碰到那位理发师。
鲁迅还是那身打扮,却受到了非同寻常的招待。
理发师又递烟又敬茶,足足磨蹭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发理完。
可这次又出乎他意料的是:鲁迅拿出钱来,认认真真地数清楚后交给他,分文不多,分文不少。
理发师问鲁迅,鲁迅答道:"道理很简单,你上次给我乱剪,我就乱给;这次你给我认真地剪,我当然要认真地给了!"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
师:那么鲁迅先生在他的亲人眼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师:老师给大家10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这样两个学习任务:任务一: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画出疑难字词。
任务二: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快速默读的方法吗?谁能来说一说?师:是的,我们在五年级时已经学过默读的方法,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逐字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逐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c164e3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7.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逐字稿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没错,就是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谁来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呢?生:你说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等等。
师:说的真全面,看来课前预习的很充分。
请坐,还有吗?好,最后一排的男生,你的手都快举到天花板上了,起来说说吧。
生:你说鲁迅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像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像一个隶属的一字。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把鲁迅的外貌描绘出来了,请坐。
今天呀,我们就要跟随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去看看在她的眼里,鲁迅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课文都读熟了?确定?词语都理解啦?确定?课文中有一些词语都有出处,是从古代的一些文章和一些故事里演变而来的。
我们先来完成一个任务,读出处,写词语,拿出你的任务单,我来请一个同学上黑板来写,你们推荐一下派哪一位同学,总共三个词语,注意稍微写大一点。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词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是一本佛教史书,有一句话“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是哪个词写下来。
生写“恍然大悟”师:好,写好就坐正、抬头。
第二个词出自于明・田艺衡《留青日札》。
这是一本野史笔记。
有一句话,张公帽掇在李公头,哪个词?生写“张冠李戴”师:第三个词语出自于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的禅师,他的经典的语录,所以被称为禅门第一书。
其中有一句话,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哪个词语?生写“囱囹吞枣”师:写好啦。
写好,就请坐端正。
非常好。
来,我们一起看黑板。
第一个词恍然大悟。
对吗?读。
生:恍然大悟。
这个词有这样一个故事,受武则天和唐宗忠之命,内事官削减,去拜请慧能大师到宫中传授佛法。
部编六上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
![部编六上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044622e45c3b3567ec8bd1.png)
六上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一、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片上是谁呀?对,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于1936年与世长辞,享年55岁。
后来他的侄女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字词霜(上面的雨字头要写的窄一些,盖住下面的“相”)三、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写鲁迅先生的??评:最后排的男生:悼念伯父、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评:你概括的既简洁又准确。
四、品读探究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作者的记忆一同走近她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趣谈水浒的部分,找一找作者当时是怎样读《水浒传》的?伯父的话又让作者懂得了什么?评:1、谁来分享下你的思考成果?前排的女生:“我”是怎么读书的?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那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解释下吗?恩,“囫囵吞枣”是“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是把一个人做的事情按在另一个人的头上。
评:你找的非常准确。
方法小结:刚才理解这两个词语,我们可没有请字典朋友来帮忙,只是借助了文中的句子,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伯父的话又让作者懂得了什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伯父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用委婉的批评让作者懂得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临走的时候,伯父又送我两本他翻译的外国童话。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都在关爱着青少年儿童的成长。
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让作者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令人难忘。
和伯父在一起的日子还有哪件事值得回忆?2、靠门的男生:你找到的是笑谈碰壁的部分。
你发现这部分课文中哪句话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恩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黑洞洞是什么意思?老师看到同学们眉头紧皱,请看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资料看完了,你又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四周黑洞洞是指当时的黑暗社会,“碰壁”就是指鲁迅先生受到的反动势力的迫害,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哦,感受到鲁迅先生乐观顽强的精神。
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文
![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82d92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e.png)
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文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文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你们熟悉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没错,就是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谁来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呢?生:你说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闻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等等。
师:说的真全面,看来课前预习的很充分。
请坐,还有吗?好,最终一排的男生,你的手都快举到天花板上了,起来说说吧。
生:你说鲁迅时常穿一件朴实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像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像一个隶属的一字。
师:你观看的可真认真。
把鲁迅的外貌描绘出来了,请坐。
今日呀,我们就要跟随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去看看在她的眼里,鲁迅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和教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初读师:下面,教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你可以默读,大声读,也可以和同桌分段朗读,一边读一边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将疑难字词标记出来,也可以借助手边的工具书进展查阅,请大家开头。
教师听到同学们读书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应当读的差不多,下面请同学们合上课文,教师已经把这篇文章重点的生字词整理到了ppt上,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自己,为我们读一读呢?其次排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请你来,同学们,她读的怎么样呢?声音很嘹亮,教师觉得你真是个播音主持的好苗子,哦,教师听到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字,读错了,是哪个字呢?整个吞枣的囫字,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和教师一起来写一写。
(板书整个吞枣)同学们,前面两个字应当读什么?没错,就是整个,那他们是什么构造的字呢?生:这两个字是全包围构造,囫字中间是一个勿字,写的时候笔画是竖,横折,然后是再写里面的勿字,最终才是一横。
师:过了字词关,接来下教师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简洁的句子读娴熟,难的句子多读几遍,同时思索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尝试着给每个故事拟一个小标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d8df2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7.png)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试讲稿范例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xxxx,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看,老师已经把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整理到了 PPt 上,现在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
同时老师也要题醒一下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一定要全神贯注哦!因为老师随时可能让火车头转弯哦!师:同学们真棒!读得声音哄亮,字正腔圆。
生字词过关了,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内容呢?二、初读师:我们的学习委员率先举起了手,她说本文由作者追悼伯父而想到为什么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分别回忆了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情。
师:概括的非常准确,请坐!师:谁来说说通过学习谈《水浒传》反映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师:你的眼睛最闪亮,请你!通过谈《水浒传》伯父并没有直接“训斥” 我,而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批评“我”读书马虎。
简短的语言描写,体会出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含蓄的性格特点。
同时也反映出鲁迅先生教育有方、关心祖国下一代的优秀品质。
师:分析的十分到位,请坐!师:那谈“碰壁”又体现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呢?师:你的手举得最快,嗯,他说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很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查禁鲁迅的作品,并且对他本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你会联系时代背景分析,非常好,请坐!师:同学们刚才在回忆这两件事时都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以及文章的重点语句来分析,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青年成长、爱憎分明的人。
三、析读师:现在请同学们学习前两件事的方法继续学习后面两件事情,通过后面两件事情的学习,你又能体会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呢?你能不能先找出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师: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举手最快,请你!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找的特别准确请坐!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再读)课文“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两件事,并划出相关语句,然后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从这两件事中如何把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写具体的?师:同学们的讨论声渐渐小了,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在下面巡视了一圈,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边读边在书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名言导课
(课件)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谁的名言)板书,鲁迅。
是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周建人的女儿小周晔为纪念大伯父而写的文章。
故题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补题,揭题,齐读。
检查搜集资料,汇报交流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词语
课件:1、挽联追悼吊唁咳嗽绷带殡仪馆
2、囫囵吞枣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3、张冠李戴挨打挨骂北风怒号
读—纠音—议(每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二)小周晔叙述了伯父生前典型的几件事?(课件)师:小标题多为短语(可用自己的话,也可捕录文中的语句)交流:板书:1、笑谈水浒2、笑谈碰壁3、救助车夫4、关心女佣
(三)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探究学文
1、学习《水浒传》部分
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一代文豪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于上海病逝。
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到伯父的关怀!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想到了——】学生读:评价——齐读。
板书:深切怀念
2、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那些点点滴滴呢?(学生想象)
《表》苏联《小约翰》都是伯父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
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关爱孩子。
(二)学习救助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受过先生的关爱?生汇报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边读边画)。
并汇报
2、生读(爸爸跑得伯父家里——扎好绷带。
)谈感受
师: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品读,边读边看文中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触动你?(谈体会)(半跪)谈体会——引导咀嚼,半跪
孩子,怎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这样半跪着的感觉是什么?(引导学生看插图)图中半跪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
鲁迅先生小心翼翼的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
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跪了许久许久…….睁开双眼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一位先生?
这就是真实写照。
课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小周晔。
她看到伯父怎样的表情呢?(读-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师:先生在想些什么呢?(怜爱心、同情心)你又看到一位怎样的先生?(爱憎分明、同情心强、忧国忧民)“为自己想得3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孩子们,对于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你们理解得很好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深深触动你的心灵?
(1)读——出示——课件“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由此我们看到的伯父是怎样的品质?(幽默、乐观、顽强)师:是的,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与
反动势力作斗争,他真是:(课件)个为别人想
得多,为自己想的少。
四、拓展
1、小结:
是的,先生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
己想的少的人。
所以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爱
戴。
板书:之所受到人民的爱戴,是因为…指板
书:写:因、果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2、难怪巴金在《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深情地写道: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
写下这样的一首诗。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