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一期10MW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程依据 (4)三、项目部对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5)四、项目部文明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计划及岗位职责 (5)五、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组织结构 (5)六、项目部在施工阶段的文明施工的工作流程 (6)七、项目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八、管理制度 (8)(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8)(二)、防火消防安全制度 (9)(三)、临时用电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10)(四)、宿舍管理制度 (10)(五)、卫生管理制度 (11)(六)、卫生间卫生制度 (11)(七)、门卫制度 (12)(八)、治安保卫制度 (12)一、工程概况一期1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是由清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实际规模为10MW。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黄岗镇。

选用多晶硅组件255wP 共39210块, 每个发电单元由2台500kw并网逆变器、12台交流汇流箱与1台1500kVA.35kV箱式升压变电站组合而成。

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光伏组件方阵采用固定式安装。

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程依据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与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条文, 公司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以及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对该工程进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具体文件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文)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1-2001)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准》7、《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1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2.《菏泽市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三、项目部对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确保市文明样板工地, 力争创省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厂房屋顶10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厂房屋顶10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厂房屋顶IO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LI施工组织构想项目拟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由大功率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经一次升压送入当地的公共电网。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分散逆变集中上网方式布置,主要的建(构)筑物有光伏阵列支架、逆变等电气开关和运行控制综合房等;主要的设备有:太阳能光伏组件、逆变器、交流柜等。

工程施工涉及:设备基础施工、屋面钢结构改造、设备安装,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及支架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等;管线施工,包括:交直流电缆敷设等。

本工程光伏电站厂址位于市,紧邻沪宁、沿江高速,条件便利,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本工程设备及材料运输主要以汽车公路运输为主,其中光伏组件采用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电气设备采用中型卡车运输。

施工总平面规划的原则为: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精神,布置紧凑,充分利用场地内不布置设备的空地;按照先土建,后安装的原则,各施工单位要密切配合,一旦土建施工完毕,要尽快撤出,为安装进入创造条件;施工单位应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统一规划使用施工场地。

本工程施工生产场地考虑利用场地内不布置设备的空地,其中施工生产用地主要安排在光伏阵列内布置电气设备房后两侧剩余的空置场地上。

为了便于设备安装,实际施工时候应尽量将设备、材料的交货期与施工安装周期相协调,将设备靠近安装位置就近堆放,以减少场内搬运的工作量。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①建筑工程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本工程混凝土应按当地的建设行业的规定,报请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行检验。

②安装工程光伏发电直流系统安装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施工:光伏组件支架安装一光伏组件安装、直流汇流箱安装、逆变器安装一布线。

光伏组件支架由设备分包商在工厂内加工成成品,先在工厂内预组装试样,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再进行螺栓组装。

交流系统设备主要采用室内布置,设备安装时应由内及外,并遵循先主体设备后辅助设备的原则。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场地较为分散,一般不存在交替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安装可以按区域同步进行,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进行。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光伏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发电的设施,它具有可再生、清洁、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的发电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10MW的光伏电站设计方案,包括选址、组件选择、系统设计和运营管理等内容。

选址首先,选址是光伏电站建设的关键步骤。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日照条件、地形地貌、土地所有权、周围环境等。

为了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选址地应具备充足的日照资源,地形地貌平坦,土地所有权清晰,并且周围环境不会对发电效率产生影响。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建设10MW光伏电站的区域。

组件选择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组件的选择直接影响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寿命。

一般来说,光伏组件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三种类型。

在这里我们选择多晶硅组件,因为它具有成本低、发电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较高转换效率和较长寿命的组件,以确保电站的长期稳定发电。

系统设计光伏电站系统设计包括光伏组件布局、支架设计、电池串并联及逆变器选择等方面。

在光伏组件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组件的朝向、倾角和阴影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支架设计是确保光伏组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延长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

电池串并联设计是保障系统电压和电流稳定输出的关键,根据组件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选择合适的串并联方式进行布线。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选择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逆变器是电站系统设计的关键。

运营管理光伏电站的运营管理是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包括设备监控、故障检修、维护保养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电站的发电情况、设备运行状态、能耗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电站的稳定发电。

总结通过以上的光伏电站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建设一座10MW的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清洁、可再生的发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第一篇: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光伏发电并网项目是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也是集团公司电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二条为加强大唐集团光伏电站的设计工作,规范、高效建设光伏电站,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结合集团相关设计管理制度和光伏电站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第三条大唐集团光伏电站设计应贯彻“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原则,优化资源利用,优化方案设计,优先采用成熟的国内设备和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有效控制造价,保证经济效益。

光伏电站建设以确保项目投资效益,增强项目投产后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光伏工程。

第四条本导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投资和控股建设的高压侧并网光伏项目,用户侧并网光伏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光伏工程的设计第五条根据我国光伏发电并网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规范,大唐集团建设的光伏发电并网项目的建设规模按如下等级划分:(一)小型光伏电站工程为总装机容量不超过10MW的项目;(二)中型光伏电站工程为总装机容量大于10MW、但不超过30MW的项目;(三)大一型光伏电站工程为装机容量大于30MW、但不超过100MW的项目;(四)大二型光伏电站工程为装机容量大于100MW的项目。

第六条光伏项目规划选址应综合考虑光照条件、交通运输、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电网接入点距离、电网负荷接纳能力、屋顶建设条件等因素。

光伏项目在收集太阳能资料的同时,还应对交通道路、电力送出通道、施工水源、施工电源及其他外部条件(如:军事区域、自然保护区等)资料予以收集。

第七条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前期宜在站址所在地设立太阳辐射现场观测站,并至少进行一个完整年的现场观测记录。

10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内容要求与技术规格书

10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内容要求与技术规格书

10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内容要求与技术规格书一、工程建设标准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下列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堆、规范的要求,但不限于下列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中涉及到的规范、规程和标准集及相关技术要求。

IEC 61215 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73O.l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IEC6173O.2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Z 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T 20046-2006《光伏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5-2003《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404-2007《3.6kV ~ 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招标人声明:上述标准、规范及规程仅是本工程建筑安装的最基本依据,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标准、规范和规程,并且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应为合同签订之日为止时的最新版本。

二、技术条件1现场自然条件1.1地理位置及环境1.1.1厂址地理位置本项目拟选厂址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抬头寺乡毛庄村南侧的废弃砖瓦厂,东距京福高速0.8km,北距353省道2.5km。

地貌成因类型为冲积平原,地貌类型为平地,地形平坦,自然地面标高约为24.0m。

光伏逆变器安装施工方案

光伏逆变器安装施工方案

10万千瓦光伏项目组串式逆变器安装施工方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主要工程量 (2)四、开工前准备计划 (2)4.1人员准备计划 (2)4.2工机具准备计划 (2)五、组串式逆变器安装方案 (2)1)操作工艺 (2)2)质量标准 (3)3)成品保护 (4)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5)安全措施 (4)六、危险源分析及针对措施 (4)七、安全文明施工 (6)本工程10万千瓦光伏项目设计装机规模为交流侧81.9MW、直流侧装机容量为100.19744MW。

10个3.81136MW子阵,16个3.88024MW子阵,共计32个子阵。

工程名称:华能海南州2020-10#地块10万千瓦光伏项目工程地点: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二、编制依据GB50794-2012《光伏电站施工规范》GB50795-2012《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6-201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31366-2015《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JG/T490-2016《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通用技术要求》Q-GDW1999-2013《光伏发电站并网验收规范》Q/GDW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l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l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NB/T 32005-2013《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 《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 《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109-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13-2013 《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1014-2013《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安装手册(指导书)组串式逆变器:本体安装,箱体接地,反受电、配合系统调试数量:494台四、开工前准备计划4.1人员准备计划光伏场区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负责人4名,安装工10名,辅助工30名。

10MW光伏电站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MW光伏电站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MW光伏电站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MW光伏电站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自由编辑)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编制日期:×××××目录一、综合说明二、太阳能资源三、工程地质四、项目的任务和规模五、太阳能机组选型和布置六、电气七、工程消防设计八、土建工程九、施工组织设计十、工程管理设计十一、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十二、劳动安全与工程卫生设计十三、太阳能电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十四、节能减排十五、项目投资概算十六、经济与社会效果分析十七、结论和建议一、综合说明1 项目概述1.1 地理情况概述青海简称青,以境内大湖青海湖而得名。

首府西宁。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中南部,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大物博。

面积72.21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

青海境内地势高亢,群山高耸绵亘;青海省湖泊众多,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高原上一颗美丽迷人的明珠;青海山高谷深,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青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的旅游风景区有:塔尔寺,日月山,文成公主庙,青海湖,鸟岛等。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德令哈市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高原新城,是瀚海戈壁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座沙漠绿城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跨东经约95°40ˊ─98°10ˊ、北纬约36°65ˊ─39°10ˊ之间。

东与天竣、乌兰县相邻.西与大柴旦镇接壤,北与青海省肃北县毗邻,南与都兰县相连。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215 公里,南北最大间距约240公里,总面积为32,401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 平方公里。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范本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范本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范本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的热门之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公司计划启动一项光伏发电项目,旨在为我们的城市提供清洁的能源、缓解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创造经济增长。

本项目是基于公司的资本优势和技术经验,同时充分考虑市场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因素而打造的。

二、项目描述1. 项目名称:光伏发电项目2. 项目目标:建设一座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为10MW,预计年发电量为10000万度,届时将为当地的能源供应做出重要贡献,有效改善现有的能源不足问题。

3. 项目执行方法:本项目将采用 BOT(建设-经营-转让)或 BOO (建设-运营-转让)等方式,利用企业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来进行投资建设,或与合作伙伴合作建设。

4. 市场分析:新能源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光伏发电领域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未来仍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此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支持新能源的发展,为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5. 主要投资和建设内容:(1)建设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为10MW;(2)选取优质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并依照造价优化方法进行布局和组合,实现发电效益的最大化。

(3)建设一条110KV输电线,接入当地的电网;(4)光伏发电站的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工程。

6. 预计投资金额:该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为1亿人民币,其中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的投资将占比较大,约为40%左右。

土建等相关工程的投资则约为30%,其余部分则为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等其他费用。

7. 政策环境:随着政府对能源环境的日益关注,支持和规范新能源开发,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本项目将充分利用这些扶持政策,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三、项目优势1. 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打造新能源产业的步伐越来越快,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10MWp光伏并网系统工程项目实施技术方案2011-2-17目录一、10MWP光伏电站系统图 (3)二、整个系统配置一览表 (4)三、10MWP光伏系统电气设计 (5)3.1电池板 (5)3.2直流汇流箱 (5)3.3直流配电柜 (5)3.4并网逆变器 (6)3.5升压变压器(此项目地如果无可使用变压器) (6)3.6预装箱 (6)3.7监控装置 (6)四、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7)4.1性能特点 (7)4.2原理框图 (7)4.3技术参数 (8)4.4设备图片 (9)五、直流配电柜 (9)5.1电气原理图 (10)5.2技术参数 (11)5.3设备图片 (12)六、并网逆变器 (13)6.1本企业生产的逆变器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 (13)6.2性能特点 (14)6.3电路结构 (15)6.4技术参数 (16)6.5设备图片 (18)七、逆变预装箱设计 (19)八、监控系统设计 (22)8.1系统介绍 (22)8.2监控内容 (22)8.3环境监测仪 (24)3一、10MWp 光伏电站系统图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1# 1M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10KV2# 1MW光伏并网系统10# 1MW光伏并网系统1# 1MW光伏电站2# 1MW光伏电站10# 1MW光伏电站10MW 光伏系统设计二、整个系统配置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及参数单位数量1 光伏电池板240wp 工作电压30V 块418002 光伏防雷汇流箱BH10A-22,输入路数22路台1003 直流配电柜500KW直流配电柜,输入路数5路,具备电流监测功能台204 光伏并网逆变器BNSG-500KTL无隔离变压器型,额定交流输出电压:AC270V 台20台5 双分裂升压变压器0.27/10KV双分裂式变压器(1250kva)台106 逆变器预装箱撬装式台107监控装置环境监测仪PC-4型自动气象站台 18数据采集器- 台106 多机版监控软件- 台 17 工控机- 台 14三、10MWp光伏系统电气设计根据系统设计要求,10MW光伏电站接入10KV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报告

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报告

安庆市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并网电站应用示范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名称:安庆市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并网电站应用示范项目编制单位:目录一安徽恒瑞新能源备有装限公司简介 .............................. - 1 - 二综合说明 .................................................... - 1 - 2.1项目概况.................................................. - 1 - 2.2 场址概况 ................................................. - 2 - 2.3电站设备概况.............................................. - 2 - 三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 - 3 - 3.1我国太阳能资源分析........................................ - 3 - 3.2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析及结论 ........................... - 5 - 四项目技术分析 ................................................ - 7 - 4.1组件选型.................................................. - 7 - 4.2安装方式.................................................. - 8 - 4.3逆变器选型............................................... - 10 - 4.4光伏方阵设计............................................. - 11 - 4.5年发电量计算............................................. - 12 - 4.6电网接入方案............................................. - 14 - 五投资收益分析 ............................................... - 16 -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 17 - 6.1 优化能源和电力结构 ...................................... - 17 - 6.2 具有节能、环保效益 ...................................... - 18 - 6.3 总结 .................................................... - 18 -一XXX公司简介XXX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和新能源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

最新1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最新1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市xx镇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1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x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5)1、编制依据 (6)2、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范、标准 (6)3、编制原则 (7)二、概述 (7)1、项目简要介绍 (7)1.1、项目基本情况 (7)1.2、工程规模 (7)1.3、设备安装工程概况 (7)1.4、土建工程概况 (8)2、项目范围 (8)2.1、电站施工工程界定 (8)2.2、项目范围 (8)3、施工条件 (8)4、项目特点 (9)三、总体实施方案 (9)1、项目目标 (9)1.1、质量目标 (9)1.2、安全目标 (10)1.3、工期目标 (10)1.4、文明施工目标 (10)1.5、环保目标 (10)1.6、工程回访及服务目标 (10)2、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10)2.1、施工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10)2.2、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11)2.3、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11)3、项目阶段划分 (12)3.1、安装工程 (12)3.2、土建工程 (12)4、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12)4.1、安装工程 (12)4.2、围栏和场地平整工程 (12)5、项目分包和采购计划 (13)5.1、项目分包 (13)5.2、采购计划 (13)6、项目沟通与协调程序 (13)6.1、与牵头设计单位的协调: (13)6.2、监理方的协调 (14)6.3、与材料供应商的协调 (14)6.4、与运行单位之间的协调 (14)7、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14)7.1、平面管理总原则 (14)7.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14)8、设备及材料进场方案 (15)8.1、设备及材料进场运输方案 (15)8.2、现场货物管理 (15)四、项目实施要点 (16)1、施工准备工作 (16)1.1、准备工作 (16)1.2、物资材料的准备、施工机械准备 (17)1.3、施工队伍的准备 (17)1.4、作业条件准备 (17)1.5、现场准备 (18)1.6、材料和构配件的进场 (18)2、采购实施要点 (18)2.1、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制造厂家 (18)2.2、与制造厂家签订产品质量责任书和保证书 (18)2.3、对制造过程的质量实行全程监控 (19)2.4、产品出厂前严格的质量检验 (19)3、施工实施要点 (19)3.1、总体工程施工程序 (19)3.2、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20)3.3、主要电气安装工程主要设备安装方案 (21)五、项目管理要点 (36)1、合同管理要点 (36)1.2、合同审批 (37)1.3合同的审批流程 (38)1.4合同履行 (38)2、资源管理要点 (39)2.1、资源需求计划 (39)2.2、管理要点 (41)3、质量控制要点 (42)3.1、质量组织保证体系 (42)3.2、质量保证程序 (44)3.3、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44)3.4、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控 (45)3.5、物资采购制造质量保证措施 (46)3.6、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7)3.7、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8)4、进度控制要点 (52)4.1、施工进度计划 (52)4.2、设备及材料供应计划 (52)4.3工期保证措施 (52)5、费用估算及控制要点 (55)5.1、项目估算 (55)5.2、项目费用控制措施 (55)6、安全管理要点 (56)6.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6)6.3、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9)6.4、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61)6.5、施工机具安全防护 (62)6.6、人员安全防护 (62)6.7、xx地区施工的劳动保护 (62)7、职业健康管理要点 (63)7.1、组织保证 (63)7.2、制度保证 (63)7.3、人群健康防护措施 (64)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要点 (66)8.1、文明施工管理要点 (66)8.2环境保护管理 (67)9、沟通和协调管理要点 (68)9.1、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68)9.2、与监理方的协调 (69)9.3、与材料供应商的协调 (69)9.4、与运行单位之间的协调 (69)一、编制依据及说明我公司在认真阅读本工程招标文件和对工程所在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编写本工程实施计划。

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报告

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报告

垃圾填埋厂10MW光伏电站可行性报告目录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述三、项目建设内容四、项目建设条件五、项目建设效益分析六、项目实施方案七、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八、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九、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十、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十一、项目管理与保障体系十二、项目可行性结论一、项目背景___是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垃圾处理设施,每天处理的垃圾量达到1000吨以上。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国家能源政策的推动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将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光伏发电站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将安庆市垃圾填埋厂改造为10MW光伏并网电站,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的生产。

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12个月。

三、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光伏电站建设、电力并网接入、电站运维等内容。

其中,光伏电站建设包括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安装、电缆敷设等工作;电力并网接入包括电网接入申请、电网改造、电网协议签订等工作;电站运维包括设备巡检、故障排除、清洁维护等工作。

四、项目建设条件安庆市垃圾填埋厂占地面积广阔,光照条件优越,适合建设光伏电站。

同时,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力接入条件,为电站建设提供了便利。

五、项目建设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可发电量达到1000万千瓦时,可实现年发电收入800万元以上,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00吨以上,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六、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

其中,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建设实施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竣工验收包括设备调试、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

七、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具体进度计划如下:第1-2个月:前期准备工作;第3-6个月:光伏电站建设;第7-9个月:电力并网接入;第10-12个月:电站运维及竣工验收。

八、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亿元,运营资金为2000万元。

新疆1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系统设计

新疆1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系统设计

目录技术方案 (3)1、项目概况 (3)2、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3)3、设计依据及说明 (5)4、系统设计 (6)4.1 发电侧光伏阵列设计 (6)4.2 并网侧并网设计 (12)4.3系统连接示意图 (13)4.4直流汇流接线及主要设备电气设计 (16)5、系统集成产品、部件及性能参数 (18)5.1 防雷汇流箱JNHL-16 (18)5.2 直流配电柜JNZP-8(10) (19)5.3 交流配电柜 (20)5.4 高压汇流保护柜及高压并网柜 (20)5.5 升压变压器 (20)6、系统光伏阵列安装方式及直流传输损耗的确定 (20)6.1 光伏阵列安装倾角 (20)6.2 系统效率确定 (23)6.3 电站年发电量与减排效益 (24)7、系统计量及监控系统设计 (25)7.1 发电计量仪表配置及仪表类型示意图 (25)7.2 系统数据采集及监控 (26)8、系统防雷接地设计 (29)9、项目工程设计 (29)9.1 项目光伏组件布局设计 (29)9.2 光伏组件安装设计 (32)9.3 光伏设备布局 (36)9.4 光伏电站并网接入设计分析 (37)光伏电站配置与预算 (42)1、项目配置 (42)2、项目投资预算 (43)安装调试方案 (48)1、工程概况 (48)1.1 项目工程概况 (48)1.2项目安装效果图 (49)2、开工前准备工作 (50)2.1 提交施工组织设计 (50)2.2 提交临时占用场地、仓储、用水用电、运输条件等资料 (50)2.3 提交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计划 (50)2.4 施工现场准备 (50)3、项目管理 (51)3.1 项目管理方式 (51)3.2 项目管理机构 (52)4、项目进度标志性控制点一览表 (54)售后服务体系与维保方案 (55)1、质量保证 (55)2、用户培训 (55)技术方案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浙江舒奇蒙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阿克苏舒奇蒙10.06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doc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doc

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10MWp光伏并网系统工程项目实施技术方案1生产案例1.1 案例背景概述根据系统设计要求,10MW光伏电站接入10KV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本系统采用一次升压设计方案,即从0.27KV升压至10KV。

系统按照10个1MW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其中:每个1MW并网发电单元都配置2台500KW三相并网逆变器,经1台0.27/0.27/10KV(1250KV A)双分裂升压变接入10KV电网。

整个系统除了光伏组件和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安装在室外,逆变器及升压配电装置需安装在室内。

1.2电池板本系统中,所有的电池板均采用240Wp的电池板,,工作电压30V,开环电压为36V,考虑到工程所在项目地及逆变器的耐压和最佳效率,选择19节电池板串联。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全年最低和最高温分别是-10度和34度,年均温18计算-10℃组件开路电压=19串*36V*{1+︱25℃-(-10)℃︳*0.33%}=763V;34℃组件开路电压=19串*36V*{1-︱25℃-34℃︳*0.33%}=663.68V;每个500KW光伏矩阵,需要配置110个电池串列,2090块电池板。

整个光伏系统工程,共需要配置2090*20=41800块电池板,总功率为10.0310MWp。

1.3直流汇流箱为了减少光伏组件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方便操作和维护,系统采用分段连接,逐级汇流的方式接线。

在本系统中,选用22汇1汇流箱,每22个电池串接入一台汇流箱,型号为BH10A-22,对于每个500KW的光伏矩阵,共110个电池串,需要配置5台22汇1光伏阵列汇流箱。

整个10MW的光伏并网系统共需配置5*20=100台汇流箱。

1.4直流配电柜为减少逆变器进线回路数,一般光伏组件阵列通过直流防雷汇流箱在室外进行汇流后,通过电缆接至配电房的直流防雷配电柜再进行一次总汇流,与光伏逆变器相匹配。

每台500KW逆变器配置1台500KW直流配电柜(5路进1路出)。

西藏集中式光伏电站(10MW以上)建设流程

西藏集中式光伏电站(10MW以上)建设流程

西藏集中式 10MWp 以上光伏电站从建设到补贴申请流程汇编一、项目建设流程图二、项目前期考察对项目地形及相关资源、周边环境条件(交通、物资采购、市场的劳动力、道路、水电)、电网结构及年负荷量、消耗负荷能力、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接入间隔核实、送出线路长度廊道的条件、和当地电网公司的政策等。

三、项目建设前期资料及批复文件第一阶段:可研阶段1、委托有自治区B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做20MWp大型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申请报告。

(附可研报告封面和目录如下)(封面)2、委托有自治区B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做20MWp大型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评审。

(附图例)第二阶段:获得项目建设地县级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图文略)1、获得县发改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

2、获得县水利局项目的请示。

3、获得县畜牧局项目的请示。

4、委托具有自治区B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做20MWp大型光伏并网电站项目环境评价报告表,并获得县环保局项目建设环保初审意见。

5、获得县城建局项目规划选址意见的请示。

6、获得县国土局项目建设用地预审的情况说明。

7、获得县电力公司项目初审意见及电网接入意见。

8、获得县文物局项目选址地面文物调查情况的请示。

9、获得县经贸委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第三阶段:获得项目建设地区级(市)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1、获得地区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请示。

2、获得地区水利局项目工程选址意见。

3、获得地区畜牧局项目用地查验的意见。

4、获得地区环保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初审意见。

5、获得地区城建局项目选址的报告。

6、获得地区国土局项目用地预审的初审意见。

7、获得地区文物局项目用地位置选址的请示。

8、获得地区林业局项目选址情况的报告。

第四阶段:获得自治区(省)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1、获得自治区(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2、获得自治区(省)水利厅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3、获得自治区环保厅(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4、获得自治区(省)国土厅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有关问题的函5、获得自治区(省)国土厅地质灾害评估备案登记表6、获得自治区(省)文物局项目用地位置选址意见函7、获得自治区(省)国土厅土地预审意见8、获得自治区(省)建设厅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规划意见9、获得省电力公司接入电网原则意见的函10、办理建设项目银行资金证明(不少于项目总投资的20%)。

PVDesigner自动生成10MW光伏电站可研报告

PVDesigner自动生成10MW光伏电站可研报告

PV Designer自动生成10MW光伏电站科研报告目录第1章综合说明1.1 概述及申报单位情况1.2 太阳能资源1.3 建设条件1.4 项目任务与规模1.5 太阳光能利用条件1.6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与布置1.7 电气部分1.8 消防设计1.9 工程管理设计1.10 环境保护1.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12 节能降耗1.13 工程设计概算1.14 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15 结论和建议第2章太阳能资源2.1 自然地理概况2.2 气候特征2.3 太阳能资源第3章工程地质3.1 概述第4章项目任务与规模4.1 工程任务4.2 工程规模4.3 工程建设必要性第5章光伏电站总体设计及发电量计算5.1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与布置5.2 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5.3 本工程年发电量计算5.4 辅助技术方案第6章电气部分6.1 并网配置方案6.2 高压配电装置6.3 站用电6.4 防雷接地6.5 其它技术方案6.6 主要设备配置第7章土建工程7.1 建筑部分7.2 结构部分-- 第8章消防设计第9章施工组织设计9.1 施工条件9.2 施工总布置9.3 施工交通运输9.4 工程征用地永久占地面积9.5 主体工程施工第10章工程管理设计10.1 项目法人10.2 劳动定员10.3 建设工期10.4 工程管理机构10.5 主要管理设施10.6 运行维护方案10.7 项目招标方案第11章环境保护11.1 站址概况11.2 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11.3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11.4 环境保护措施11.5 环保投资11.6 结论-第12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第13章节能降耗13.1 设计依据13.2 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分析13.3 运行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分析13.4 节能降耗措施13.5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13.6 结论第14章工程设计概算14.1 投资概算14.2 投资分析14.3 资金筹措第15章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15.1 经济效益分析依据15.2. 评价条件15.3 纳税15.4 财务评价结果15.5 潜在的经济收益15.6 综合经济评价15.7 社会效果分析15.8 附表--第1章综合说明1.1 概述及申报单位情况1.1.1 项目背景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光伏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光伏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光伏建设工程规划方案一、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无污染、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为响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政策,本项目拟建设一座规模较大的光伏发电场,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

1.2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中国某地,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00MW。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0亩,将充分利用区域光照资源,进行光伏组件的布局并实现地面与屋顶光伏并用。

预计每年可发电1200万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消耗约4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00吨,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3 项目目标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实现以下目标:(1)推进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3)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4)带动当地就业,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1.4 项目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地处光照资源较丰富的平原地区,适宜光伏发电场的建设;(2)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发展,为项目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3)前景广阔: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光伏发电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工程规划2.1 建设方案本项目将采用固定式光伏组件,包括地面光伏、屋顶光伏及水面光伏等形式,利用自然光照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2.2 建设内容(1)地面光伏:总装机容量80MW,占地200亩,采用固定式光伏板布局;(2)屋顶光伏:总装机容量15MW,占地50亩,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空间,实现屋顶光伏并用;(3)水面光伏:总装机容量5MW,占地10亩,利用水面资源,布局光伏板,实现水面光伏发电。

2.3 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18个月,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土地准备、设备采购、建设施工和设备调试等各阶段。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1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35KV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本系统按照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4台250KW并网逆变器的方案.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1>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36-40元.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34-36元.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25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15%.<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165WP太阳能光伏组件.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1>光伏阵列效率η1:光伏阵列在1000W/㎡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与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计算.<2>逆变器转换效率η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3>交流并网效率η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4>系统总效率为:η总=η1×η2×η3=85%×95%×95%=77%3、倾斜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计算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均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能辐射量,需要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发电量的计算.对于某一倾角固定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倾角有关,较简便的辐射量计算经验公式为:Rβ=S×[sin<α+β>/sinα]+D式中:Rβ--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S--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D--散射辐射量α--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β--光伏阵列倾角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太阳能辐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不同倾斜面的太阳辐射量,具体数据见下表:不同倾斜面各月的太阳辐射量<KWH/m2>4、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的组件数量Ns=560/23.5±0.5=24<块>,这里考虑温度变化系数,取太阳能电池组件18块串联,单列串联功率P=18×165Wp=2970Wp;单台250KW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Np=250000÷2970≈85列,1兆瓦太阳能光伏电伏阵列单元设计为340列支路并联,共计612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际功率达到1009.8KWp.整个10兆瓦系统所需165Wp电池组件的数量M1=10×6120=61200<块>,实际功率达到10.098兆瓦.该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需要165Wp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61200块,18块串联,3400列支路并联的阵列.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1>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设计为了避免阵列之间遮阴,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应不小于D:D=0.707H/tan〔arcsin<0.648cosΦ-0.399sinΦ>〕式中Φ为当地地理纬度<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H为阵列前排最高点与后排组件最低位置的高度差>.根据上式计算,求得:D=5025㎜.取光伏电池组件前后排阵列间距5.5米.<2>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单列排列面布置见下图:<三>直流配电柜设计每台直流配电柜按照250KWp的直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1兆瓦光伏并网单元需要4台直流配电柜.每个直流配电单元可接入10路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10兆瓦光伏并网系统共需配置40台直流配电柜.每台直流配电柜分别接入1台250KW逆变器,如下图所示:直流配电柜每个1MW并网单元可另配备一套群控器<选配件>,其功能如下:<1>群控功能的解释:这种网络拓朴结构和控制方式适合大功率光伏阵列在多台逆变器公用可分断直流母线时使用,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总发电效率.<2>当太阳升起时,群控器控制所有的群控用直流接触器KM1~KM3闭合,并指定一台逆变器INV1首先工作,而其他逆变器处于待机状态.随着光伏阵列输出能量的不断增大,当INV1的功率达到80%以上时,控制直流接触器KM2断开,同时控制INV3进行工作.随着日照继续增大,将按上述顺序依次投入逆变器运行;太阳落山时,则按相反顺序依次断开逆变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每台逆变器在低负载、低效率状态下的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3>群控器可以通过RS485总线获取各个逆变器的运行参数、故障状态和发电参数,以作出运行方式判断.<4>群控器同时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LCD和按键实现运行参数察看、运行模式设定等功能.<5>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解除群控运行模式.<6>群控器支持至少20台逆变器按照群控模式并联运行.<四>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需要4台功率为250KW的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40台此种型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10兆瓦并网发电系统.选用性能可靠、效率高、可进行多机并联的逆变设备,本方案选用额定容量为250KW的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250KW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1、性能特点选用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32位专用DSP<LF2407A>控制芯片,主电路采用智能功率IPM模块组装,运用电流控制型PWM有源逆变技术和优质进口高效隔离变压器,可靠性高,保护功能齐全,且具有电网侧高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无谐波污染供电等特点.该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特点如下:<1>采用32位DSP芯片进行控制;<2>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3>太阳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4>50Hz工频隔离变压器,实现光伏阵列和电网之间的相互隔离;<5>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紧急停机操作开关.<6>有先进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案;<7>有过载、短路、电网异常等故障保护与告警功能;<8>直流输入电压X围<450V~880V>,整机效率高达94%;<9>人性化的LCD液晶界面,通过按键操作,液晶显示屏<LCD>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大于50条>,总发电量数据,历史发电量<按月、按年查询>数据.<10>逆变器支持按照群控模式运行,并具有完善的监控功能;<11>可提供包括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接口.其中RS485遵循Modbus 通讯协议;Ethernet<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协议,支持动态<DHCP>或静态获取IP地址;<12>逆变器具有CE认证资质部门出具的CE安全证书.2、电路结构250KW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并网逆变电源通过三相半桥变换器,将光伏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为高频的三相斩波电压,并通过滤波器滤波变成正弦波电压接着通过三相变压器隔离升压后并入电网发电.为了使光伏阵列以最大功率发电,在直流侧加入了先进的MPPT算法.<五>交流防雷配电柜设计按照2个250KWp的并网单元配置1台交流防雷配电柜进行设计,即每台交流配电柜可接入2台250KW逆变器的交流防雷配电与计量装置,系统共需配置20台交流防雷配电柜.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断路器接入升压变压器的0.4KV侧,并配有逆变器的发电计量表.每台交流配电柜装有交流电网电压表和输出电流表,可以直观地显示电网侧电压与发电电流.<六>交流升压变压器并网逆变器输出为三相0.4KV电压,考虑到当地电网情况,需要采用35KV电压并网.由于低压侧电流大,考虑线路的综合排部,选用5台S9系列<0.4>KV/<35-38.5>KV,额定容量2500KVA升压变压器分支路升压,变压器技术参数如下:表:变压器技术参数表<七>系统组成方案原理框图<八>系统接入电网设计本系统由10个1兆瓦的光伏单元组成,总装机1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35KV/50Hz的中压交流电网,按照2兆瓦并网单元配置1套35KV/0.4KV的变压与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即系统需要配置5套35KV/0.4KV的变压与配电系统.每套35KV中压交流电网接入方案描述如下:1、系统概述2、重要单元的选择<1>35KV/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35KV/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既可提供额定负荷电流,又可断开短路电流,并具备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能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系统中采用的负荷开关,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2>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选择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在发生线路故障时,要求线路切断时间短,以保护设备.熔断器的特性要求具有精确的时间-电流特性<可提供精确的始熔曲线和熔断曲线>;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达到熔断值时能够快速熔断;要有良好的切断故障电流能力,可有效切断故障电流.根据以上特性,可以把该熔断器作为线路保护,和并网逆变器以与整个光伏并网系统的保护使用,并通过选择合适的熔丝曲线和配合,实现上级熔断器与下级熔断器与熔断器与变电站保护之间的配合.对于35kV线路保护,《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要求:除极少数有稳定问题的线路外,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和满足规程要求的选择性为主要依据,不必要求速动保护快速切除故障.通过选用性能优良的熔断器,能够大大提高线路在故障时的反应速度,降低事故跳闸率,更好地保护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3>中压防雷保护单元该中压防雷保护单元选用复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可有效限制大气过电压与各种真空断路器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对相间和相对地的过电压均能起到可靠的限制作用.该复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不但能保护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与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而且能保护雷电过电压.过电压保护器采用硅橡胶复合外套整体模压一次成形,外形美观,引出线采用硅橡胶高压电缆,除四个线鼻子为裸导体外,其他部分被绝缘体封闭,故用户在安装时,无需考虑它的相间距离和对地距离.该产品可直接安装在高压开关柜的底盘或互感器室内.安装时,只需将标有接地符号单元的电缆接地外,其余分别接A、B、C三相即可.设置自控接入装置对消除谐振过电压也具有一定作用.当谐振过电压幅值高至危害电气设备时,该防雷模块接入电网,电容器增大主回路电容,有利于破坏谐振条件,电阻阻尼震荡,有利于降低谐振过电压幅值.所以可以在高次谐波含量较高的电网中工作,适应的电网运行环境更广.另外,该防雷单元可增设自动控制设备,如放电记录器,清晰掌控工作动作状况.可以配置自动脱离装置,当设备过压或处于故障时,脱离开电网,确保正常运行.<4>中压电能计量表中压电能计量表是真正反应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发电量的计量装置,其准确度和稳定性十分重要.采用性能优良的高精度电能计量表至关重要.为保证发电数据的安全,建议在高压计量回路同时装一块机械式计量表,作为IC式电能表的备用或参考.该电表不仅要有优越的测量技术,还要有非常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同时,该电表还可以提供灵活的功能:显示电表数据、显示费率、显示损耗<ZV>、状态信息、警报、参数等.此外,显示的内容、功能和参数可通过光电通讯口用维护软件来修改.通过光电通讯口,还可以处理报警信号,读取电表数据和参数.3、监控装置系统采用高性能工业控制PC机作为系统的监控主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所有的并网逆变器进行运行数据的监测.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测软件使用本公司开发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专用网络版监测软件SPS-PVNET<Ver2.0>.该软件可连续记录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1>要求提供多机通讯软件,采用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方式,实时采集电站设备运行状态与工作参数并上传到监控主机.<2>要求监控主机至少可以显示下列信息:①可实时显示电站的当前发电总功率、日总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累计CO2总减排量以与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②可查看每台逆变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A、直流电压B、直流电流C、直流功率D、交流电压E、交流电流F、逆变器机内温度G、时钟H、频率I、功率因数J、当前发电功率K、日发电量L、累计发电量M、累计CO2减排量N、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③监控所有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与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因包括以下内容:A、电网电压过高;B、电网电压过低;C、电网频率过高;D、电网频率过低;E、直流电压过高;F、直流电压过低;G、逆变器过载;H、逆变器过热;I、逆变器短路;J、散热器过热;K、逆变器孤岛;L、DSP故障;M、通讯失败;<3>要求监控软件集成环境监测功能,主要包括日照强度、风速、风向、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电池板温度等参量.<4>要求最短每隔5分钟存储一次电站所有运行数据,包括环境数据.故障数据需要实时存储.<5>要求至少可以连续存储20年以上的电站所有的运行数据和所有的故障纪录.<6>要求至少提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版本.<7>要求可以长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中文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8>要求使用高可靠性工业PC作为监控主机<9>要求提供多种远端故障报警方式,至少包括:SMS<短信>方式,E_MAIL方式,FAX方式.<10>监控器在电网需要停电的时候应能接收电网的调度指令.4、环境监测装置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内配置1套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该装置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与支架组成.可测量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和辐射强度等参量,其通讯接口可接入并网监控装置的监测系统,实时记录环境数据.5、系统防雷接地装置为了保证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安全可靠,防止因雷击、浪涌等外在因素导致系统器件的损坏等情况发生,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必不可少.<1>地线是避雷、防雷的关键,在进行配电室基础建设和太阳电池方阵基础建设的同时,选择电厂附近土层较厚、潮湿的地点,挖1~2米深地线坑,采用40扁钢,添加降阻剂并引出地线,引出线采用35mm2铜芯电缆,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2>直流侧防雷措施:电池支架应保证良好的接地,太阳能电池阵列连接电缆接入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汇流箱内含高压防雷器保护装置,电池阵列汇流后再接入直流防雷配电柜,经过多级防雷装置可有效地避免雷击导致设备的损坏.<3>交流侧防雷措施: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防雷柜<内含防雷保护装置>接入电网,可有效地避免雷击和电网浪涌导致设备的损坏,所有的机柜要有良好的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MW光伏电站设计方案10兆瓦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35KV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

本系统按照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4台250KW并网逆变器的方案。

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

(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1)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36-40元。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34-36元。

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25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15%。

(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165WP太阳能光伏组件。

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

(1)光伏阵列效率η1:光伏阵列在1000W/㎡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计算。

(2)逆变器转换效率η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

(3)交流并网效率η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

(4)系统总效率为:η总=η1×η2×η3=85%×95%×95%=77%3、倾斜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计算从气象站得到的资料,均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能辐射量,需要换算成光伏阵列倾斜面的辐射量才能进行发电量的计算。

对于某一倾角固定安装的光伏阵列,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与倾角有关,较简便的辐射量计算经验公式为:Rβ=S×[sin(α+β)/sinα]+D式中:Rβ--倾斜光伏阵列面上的太阳能总辐射量S--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量D--散射辐射量α--中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β--光伏阵列倾角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太阳能辐射数据,按上述公式计算不同倾斜面的太阳辐射量,具体数据见下表:不同倾斜面各月的太阳辐射量(KWH/m2)4、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的组件数量Ns=560/23.5±0.5=24(块),这里考虑温度变化系数,取太阳能电池组件18块串联,单列串联功率P=18×165Wp=2970Wp;单台250KW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Np=250000÷2970≈85列,1兆瓦太阳能光伏电伏阵列单元设计为340列支路并联,共计612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际功率达到1009.8KWp。

整个10兆瓦系统所需165Wp电池组件的数量M1=10×6120=61200(块),实际功率达到10.098兆瓦。

该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需要165Wp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61200块,18块串联,3400列支路并联的阵列。

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1)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设计为了避免阵列之间遮阴,光伏电池组件阵列间距应不小于D:D=0.707H/tan〔arcsin(0.648cosΦ-0.399sinΦ)〕式中Φ为当地地理纬度(在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H为阵列前排最高点与后排组件最低位置的高度差)。

根据上式计算,求得:D=5025㎜。

取光伏电池组件前后排阵列间距5.5米。

(2)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单列排列面布置见下图:(三)直流配电柜设计每台直流配电柜按照250KWp的直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1兆瓦光伏并网单元需要4台直流配电柜。

每个直流配电单元可接入10路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10兆瓦光伏并网系统共需配置40台直流配电柜。

每台直流配电柜分别接入1台250KW逆变器,如下图所示:直流配电柜每个1MW并网单元可另配备一套群控器(选配件),其功能如下:(1)群控功能的解释:这种网络拓朴结构和控制方式适合大功率光伏阵列在多台逆变器公用可分断直流母线时使用,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总发电效率。

(2)当太阳升起时,群控器控制所有的群控用直流接触器KM1~KM3闭合,并指定一台逆变器INV1首先工作,而其他逆变器处于待机状态。

随着光伏阵列输出能量的不断增大,当INV1的功率达到80%以上时,控制直流接触器KM2断开,同时控制INV3进行工作。

随着日照继续增大,将按上述顺序依次投入逆变器运行;太阳落山时,则按相反顺序依次断开逆变器。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每台逆变器在低负载、低效率状态下的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

(3)群控器可以通过RS485总线获取各个逆变器的运行参数、故障状态和发电参数,以作出运行方式判断。

(4)群控器同时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LCD和按键实现运行参数察看、运行模式设定等功能。

(5)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解除群控运行模式。

(6)群控器支持至少20台逆变器按照群控模式并联运行。

(四)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需要4台功率为250KW的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40台此种型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10兆瓦并网发电系统。

选用性能可靠、效率高、可进行多机并联的逆变设备,本方案选用额定容量为250KW的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250KW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1、性能特点选用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32位专用DSP(LF2407A)控制芯片,主电路采用智能功率IPM模块组装,运用电流控制型PWM有源逆变技术和优质进口高效隔离变压器,可靠性高,保护功能齐全,且具有电网侧高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无谐波污染供电等特点。

该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特点如下:(1)采用32位DSP芯片进行控制;(2)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3)太阳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4)50Hz工频隔离变压器,实现光伏阵列和电网之间的相互隔离;(5)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紧急停机操作开关。

(6)有先进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案;(7)有过载、短路、电网异常等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8)直流输入电压范围(450V~880V),整机效率高达94%;(9)人性化的LCD液晶界面,通过按键操作,液晶显示屏(LCD)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大于50条),总发电量数据,历史发电量(按月、按年查询)数据。

(10)逆变器支持按照群控模式运行,并具有完善的监控功能;(11)可提供包括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接口。

其中RS485遵循Modbus 通讯协议;Ethernet(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协议,支持动态(DHCP)或静态获取IP地址;(12)逆变器具有CE认证资质部门出具的CE安全证书。

2、电路结构250KW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并网逆变电源通过三相半桥变换器,将光伏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为高频的三相斩波电压,并通过滤波器滤波变成正弦波电压接着通过三相变压器隔离升压后并入电网发电。

为了使光伏阵列以最大功率发电,在直流侧加入了先进的MPPT算法。

(五)交流防雷配电柜设计按照2个250KWp的并网单元配置1台交流防雷配电柜进行设计,即每台交流配电柜可接入2台250KW逆变器的交流防雷配电及计量装置,系统共需配置20台交流防雷配电柜。

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断路器接入升压变压器的0.4KV侧,并配有逆变器的发电计量表。

每台交流配电柜装有交流电网电压表和输出电流表,可以直观地显示电网侧电压及发电电流。

(六)交流升压变压器并网逆变器输出为三相0.4KV电压,考虑到当地电网情况,需要采用35KV电压并网。

由于低压侧电流大,考虑线路的综合排部,选用5台S9系列(0.4)KV/(35-38.5)KV,额定容量2500KVA升压变压器分支路升压,变压器技术参数如下:表:变压器技术参数表(七)系统组成方案原理框图(八)系统接入电网设计本系统由10个1兆瓦的光伏单元组成,总装机1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35KV/50Hz的中压交流电网,按照2兆瓦并网单元配置1套35KV/0.4KV的变压及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即系统需要配置5套35KV/0.4KV的变压及配电系统。

每套35KV中压交流电网接入方案描述如下:1、系统概述2、重要单元的选择(1)35KV/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35KV/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既可提供额定负荷电流,又可断开短路电流,并具备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能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

系统中采用的负荷开关,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

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

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2)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选择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在发生线路故障时,要求线路切断时间短,以保护设备。

熔断器的特性要求具有精确的时间-电流特性(可提供精确的始熔曲线和熔断曲线);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达到熔断值时能够快速熔断;要有良好的切断故障电流能力,可有效切断故障电流。

根据以上特性,可以把该熔断器作为线路保护,和并网逆变器以及整个光伏并网系统的保护使用,并通过选择合适的熔丝曲线和配合,实现上级熔断器与下级熔断器及熔断器与变电站保护之间的配合。

对于35kV线路保护,《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要求:除极少数有稳定问题的线路外,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和满足规程要求的选择性为主要依据,不必要求速动保护快速切除故障。

通过选用性能优良的熔断器,能够大大提高线路在故障时的反应速度,降低事故跳闸率,更好地保护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3)中压防雷保护单元该中压防雷保护单元选用复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可有效限制大气过电压及各种真空断路器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对相间和相对地的过电压均能起到可靠的限制作用。

该复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不但能保护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及三相同时开断过电压,而且能保护雷电过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