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动画物理现象演示动画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

1.纸片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吗 ⑴ 实验过程① 如图所示,拿一个长度为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形状和质量都不相同的几个物体,如果纸片和硬币等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这些物体下落的情况。

② 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去,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⑵ 实验现象当玻璃筒内有空气时,硬币比纸片下落得快;而当抽去玻璃筒内的空气时,纸片和硬币同时下落。

⑶ 实验结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⑴ 实验过程①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纸带一端系着重物,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捏住纸带,启动计时器,松手后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串小点。

② 根据“逐差法”求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2sa nT∆=。

③ 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⑵ 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均为g 。

知识点睛14.1 运动的研究第14讲 演示实验(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大家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模型。

这两讲我们复习一些力学、电磁学的演示实验,帮助大家回忆、复习学过的基础知识,同时希望大家对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有更深的体会。

3.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⑴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边装有光电门,其中A 管发出光线,B 管接收光线。

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

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根据遮光板的宽度s ∆和测出的时间t ∆,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s v t ∆⎛⎫= ⎪∆⎝⎭,由于遮光板的宽度s ∆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⑵ 物理思想本实验用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这里用到了极限思想,根据s v t ∆=∆,t ∆非常小,s ∆也非常小,就可以认为st∆∆表示的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微视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形式观看到真实的实验过程,观察物理现象和规律,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研究如何有效地应用微视频资源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改善,对拓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视频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具有直观、生动、易传播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微视频资源,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用图像和声音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并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微视频资源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的体会,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1. 视觉化呈现:微视频资源能够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物理原理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2. 多样化内容:微视频资源可以涵盖各种不同主题和内容,包括实验演示、数学推导、案例分析等,丰富了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时效性和实用性:微视频资源可以及时更新,紧跟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4. 自主学习和反复观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随时使用微视频资源进行学习,反复观看以加深理解。

5. 互动性和趣味性:一些微视频资源设计了互动环节和趣味小游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说明目录逆风行舟水中气泡上升的探究走哪条坡道更快?哪个球滚得更快爬坡奇妙的线轴下坡玩具的探究会翻跟头的“小魔丸”啄木鸟玩具的奥秘探究海狮戏球的奥秘奇妙的反弹现象弹性摆球的碰撞奇异的饮水鸟开尔文滴水发电机角镜成像数的研究辉光球倾听来自空间的声音形形色色的音笛金属棒发声的探究气悬球的实验平衡与稳定程度的探讨水中小球往何方逆流而上的小试管奇异的浮沉子水面上的浮子带电棒下的瓶盖和硬币筷子插入水中后你会看到怎样的图景?常言道,乘长风破万里浪,顺风破浪。

但你见过逆风破浪,而不靠人力拼搏吗?这似乎不可想象,但事实上,只要把握一定的航向和适当控制帆面的位置,最终是可以达到逆风的目标的。

下面的两幅图片就是这样的情况。

图1 图2请你用小车做一个模拟的实验,看看是否可能实现逆风前进?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实现逆风前进的?说明逆风行舟的原理。

能否用一把直尺、三角板和铅笔做一个模拟实验说明它的原理。

寻找逆风行舟的必要条件,即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不可能逆风而上。

寻找逆风行舟的最佳条件,说明影响最佳的因素有哪些(可以先作某种理想化的假设)。

能否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逆风行舟的示意图:查阅:力与受力分析;力与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定理;流体的阻力。

气泡在水中会上升,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请你为它写一篇论文,你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图1 图2请你猜测一下,在竖直玻璃管中影响气泡运动的因素有哪些?请你猜测一下,在竖直玻璃管中一个气泡的运动大致有什么规律?请你猜测一下,竖直玻璃管中的大气泡和小气泡哪一个快?请你猜测一下,玻璃管中气泡上升快慢与玻璃管倾斜角度有什么关系?请你设计并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请你用理论分析你的实验结果,在分析中,你提出了哪些假设和理想化的处理,又是怎样进行现实修正的?如果气泡所在的深度很深,上升过程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气泡在沸腾前后的水中上升,其运动各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水中气泡的示意图:查阅: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力与运动;液体内部压强;液体的阻力;浮力;饱和汽压。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优秀课件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创新归纳] 本题的创新点体现在实验目的创新,由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 度、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迁移为测周期和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现将小球A和B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小 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A和rB。皮带 套在两塔轮半径相同的两个轮子上,实验现象显示标尺8上左边露出的 等分格子多于右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研究向心力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序号 1 2 3 4 5 6 Fn r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保持ω和r一定:研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Fn与质量m之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记录实验数据。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研究向心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根据题意,皮带套在两塔轮半径相同的两个轮子上,因而 ωA=ωB, 标尺 8 上左边露出的等分格子多于右边,因而 FA>FB,根据向心力公式 F =mω2r 知选项 A 正确,D 错误;根据向心力公式 F=mvr2知选项 B、C 错 误。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④如果Mg=___m__4_πt_22N__2(_L_-__h_)________近似成立,则可以认为本实验粗
略验证了向心力公式。
人教物理必修第二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1)②用秒表测出小球 A 转过 N 圈所用的时间 t,则小球 A 转动的周
期 T=Nt 。 ④小球 A 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F=m4Tπ22(L-h)=m4Ntπ22(L -h)=m4πt22N2(L-h),细绳对小球 A 的拉力提供小球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细绳对小球 A 的拉力等于物块 B 的重力 Mg,则 Mg=m4πt22N2(L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机械振动4阻尼振动受迫振动教案1教科版选修3-4
- 特点:振动频率等于外力的频率,振幅受外力大小影响。
3. 阻尼系数:
- 定义:描述阻尼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 公式:c = Δω/Δt
4. 实际应用: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 提问:在课堂上,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3. 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尽量简洁,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图表、示意图等辅助表达,提高学生的信息接收效率。
4. 突出重点:使用不同颜色或特殊标记来强调重要概念、公式和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
5. 准确精炼:板书内容应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文字或图形,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6. 概括性强:板书应能够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回顾和总结。
-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
-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选择几个典型的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生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5光的衍射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4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5光的衍射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3-4
4.实验观察:在实验环节,观察学生对光的衍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八、作业评价
1.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光的衍射现象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2.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最后,我注意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供足够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多的问题和讨论环节,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板书设计
1.光的衍射现象的定义:
-光的衍射现象定义:当光遇到障碍物时,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衍射现象的条件:
-衍射现象条件:孔径或障碍物尺寸小于或相当于光波的波长,或者孔径或障碍物尺寸与光波波长相近。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光的衍射教学目标和光衍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光衍射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光衍射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光衍射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的基本概念和波动理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解答:
光的衍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例如,在激光技术中,激光束通过透镜或狭缝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这被用于调整激光束的传播方向和聚焦。在光纤通信中,光的衍射被用于增加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容量。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中,衍射现象被用于放大和观察微小物体。此外,光的衍射还被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光学成像技术以及光学显示技术等领域。

高中物理优质课件【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高中物理优质课件【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和电 路中电流的变化。 2.判断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两极板储存电荷量的变化。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根据 Q=It 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荷量。根据
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的电荷量为 8×10-5 C,由大于半格算
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可得图像所包含的格子个数为 38,所以释放的电荷
量 Q=8×10-5 C×38=3.04×10-3 C。根据电容器的电容 C=QU可知,C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先使开关S与1接通,待充电完成后,把开关S再与2接通,电容器通过 电阻放电,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 化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估算出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 电荷量为____3_.0_4_×__1_0_-_C3 ,该电容器电容为___5_0__7__μF。(均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04×10-3 6
F≈5.07×10-4 F=507 μF。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创新归纳] 用电流传感器结合计算机模拟信号分析电压的变化规律,代替通过记 录电压表读数变化,列表画图分析数据。
人教物理 必修第三册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断开开 关,用绝缘手柄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一、教学任务分析电子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这些都是人类探求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的起点,其中涉及到的实验、逻辑推理方法也都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典型的科学方法。

因此这些内容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而且也为后面继续学习人类对微观世界认知过程打下重要的思维与方法的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库仑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电、磁场知识为基础。

从介绍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入手,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对汤姆孙建立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介绍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在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设计思想时,使学生了解研究微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是利用其他的高能粒子去碰撞原子,引起某些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从分析这些现象的过程中逐步探索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和规律。

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类是如何在实验的基础上认识原子结构;怎样在实验与理论的相互推动下,使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

在介绍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时,可通过比较该模型、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与实验结论的相互印证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模型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和形态;物理学的研究通常需通过提出假设、建立物理模型、实验验证等几个过程;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过程。

这些认识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2)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感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假设、建立物理模型、实验验证等方法。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认识人类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微观现象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微观世界的认知手段与方法。

高中物理电磁阻尼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电磁阻尼演示实验

“诡异”的啤酒罐
——电磁阻尼、电磁驱动演示仪
实验原理:磁铁与铝罐发生相对运动时,铝罐中产生涡流。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利用该装置,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现象。

实验步骤:
1.将罐1、罐2向前拉开至等高位置由静止释放,可见罐1、罐2基本保持同步摆动,摆动持续的时间也基本相同。

2.在罐1下方放置一块钕磁铁,重复演示1的步骤。

可见罐1很快就停止下来。

3.保持罐1、罐2静止,前后移动罐1下方的钕磁铁。

可见,罐2继续保持静止,而罐1逐渐摆动起来。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概念大全一、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动量: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

动量的变化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

6、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7、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阻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8、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9、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二、电磁学1、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公式为F=kQ1Q2/r^2。

2、静电场:能够产生静电电荷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静电场的电场线是不相交的闭合曲线,从无穷远指向负电荷的是电力线的切线方向。

沿同一条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相等。

3、磁场:能够产生磁力的空间存在称为磁场。

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4、安培定律:在磁场中,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受到的力与电流强度、磁感强度以及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成正比,公式为F=BIl*sin(θ)。

5、电磁感应: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这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

6、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

交流电的峰值是有效值的√2倍。

7、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高中物理课件19-1 实验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高中物理课件19-1 实验

相连接,记录这一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I-t 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
确的是( C )
A.在形成电流曲线 1 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
度逐渐减小
B.在形成电流曲线 2 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场能逐渐减

C.曲线 1 与横轴所围面积等于曲线 2 与横轴所围面积
D.S 接 1 端,只要时间足够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就
D.平行板电容器充电过程,板间电压逐渐增大,极板上 的电荷量逐渐增多
第1节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二、实验考法总结 【原型题 3】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电流,不同的是它反应灵敏,可以捕捉到瞬间的 电流变化.可以与计算机相连,显示出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图甲是利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 充、放电现象的电路图,图中电源用直流 6V 电压.先将开关 S 与 1 端相连,待充电完成后,将 开关 S 与 2 端相连,电容器通过电阻 R 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输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 流随时间变化的 I-t 图像,如图乙所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
第1节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第1节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一、基本实验方法
笔记
1.实验原理 通过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图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如图甲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 S 接通 1 时,电容器接通电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自由 电子从正极板经过电源向负极板移动.正极板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负极板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正负极板带等量的正负电荷.
(1)根据图像估算出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 (2)求电容器的电容; (3)图乙中竖立狭长矩形面积的物理意义.
第1节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1.3 位置、位移和路程1.4 速度和平均速度1.5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第2章力和运动的关系2.1 力2.2 牛顿运动定律2.3 非平衡力的作用2.4 摩擦力第3章动力学方程3.1 动量3.2 动量定理3.3 动量守恒定律3.4 动能定理第4章机械能4.1 机械能守恒定律4.2 机械能的转化4.3 机械能的守恒条件4.4 功能原理第5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5.1 简谐振动5.2 振动的描述5.3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5.4 波的干涉与衍射第6章电磁感应6.1 电磁感应现象6.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3 楞次定律6.4 自感现象第7章电流与磁场7.1 电流的磁场7.2 安培环路定律7.3 电磁铁7.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8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产生8.2 电磁波的传播8.3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8.4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振动的琴弦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利用Maple图形动画技术辅助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

利用Maple图形动画技术辅助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

利用Maple图形动画技术辅助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作者:***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22年第02期摘要:將Maple软件的图形动画功能技术分别用于辅助中学物理理论规律教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和习题可视化教学。

利用Maple软件先后制作了参数可调的弹性碰撞演示动画,设计了双缝干涉虚拟仿真实验,最后利用动态图验证了一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习题的理论计算结果,充分显示出Maple软件在中学物理可视化教学中强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图形动画;交互式操作;可视化教学;中学物理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2)2-0067-51 引言日常课堂教学过程,物理教师通常面临诸多教学困难。

例如,如何通过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规律与结论;如何在问题讲解过程中尽可能让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理解问题本质;如何在客观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开展物理实验;还有如何提升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1]。

这些问题时刻考验着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Maple是一种数学计算与图形处理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3-4],能够制作交互式图形和超高精准度的科技动画。

将Maple软件用于物理问题的图像展示和动画演示,可实现可视化教学。

笔者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中学物理问题,利用Maple 软件的图形动画技术制作相关图形和动画辅助课堂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2 弹性碰撞二级结论[5]演示动画弹性碰撞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一种无动能损失的动量守恒过程。

如图1所示,两个刚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碰撞就是教材中常见的一个弹性碰撞事例。

碰撞前后两小球的速度关系是各类物理选拔性考试或考查的内容之一。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7篇)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7篇)曲线运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1、分析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媒体,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曲线运动1、现象分析:(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

(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直线(2)演示平抛运动(实际做与动画演示)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结论:轨迹是曲线2、结论:(1)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范围:曲线运动是普遍的运动情形。

小到微观世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大到宏观世界(如天体运行)都存在。

生活中如投标枪、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说明)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那我们必须掌握曲线运动的性质及产生的条件。

二、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1、三个演示实验(1)演示在旋转的砂轮上磨刀具。

观察并思考问题:磨出的火星如何运动?为什么?分析:磨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

(2)演示撑开带有雨滴的雨伞绕柄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如何运动?观察并思考:水滴为什么会沿脱离时的轨迹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3)演示链球运动员运动到最快时突然松手,在脱手处小球如何飞出?观察并思考:链球为什么会沿脱手处的切线飞出?分析:同上2、理论分析:思考并讨论:(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确定某点心瞬时速度?分析:如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据式:可知: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越小,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当时,AB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