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视觉的基本知识
视觉传达知识点汇总
汉字书写体主要包括篆书体、隶书体、楷书体、行书体、草书体。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小篆又称秦篆。
隶书也称“左书”、“史书”。 楷书,也称“正书”、“真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2)拉丁文书写体 2.印刷体 印刷体,即用于印刷的字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清晰规整是它的基本特征。 (1)汉字印刷体 汉字印刷体主要包括宋体、黑体、圆头体三大类。 宋体,俗称‘老宋体’。日本称之为“明朝体”或“明体”。 宋体字特点: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其中横划和横、竖划转折处吸收了楷书 用笔的特点,都有与竖划等宽的钝角,而撇、捺、点、挑、勾均保留了毛笔手写的特征, 带有笔锋。结构方中带圆、刚柔相济,具有典雅工整、严肃大方的风格特征。(补充: 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 黑体,又称方头体,因其笔形较粗,方黑一块而得名。其特点为基本笔画的宽度 大致均等,一般为字格长度的1/8,根据需要也可以大于或小于这个比例。 圆头体,简称圆体。在风格上更趋向于篆书体,继承了小篆的轻松、圆润、清秀 的风格特征。 (2)拉丁字印刷体 拉丁字印刷体主要包括古罗马体、巴洛克字体、现代罗马体、现在自由体等。 古罗马体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文艺复兴体’。 巴洛克字体是文艺复兴之后16~18世纪古典主义之前的过渡字体。现代罗马体,又 称‘古典主义体’。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包括文案设计和字体设计两部分。文案侧重于设计的内 容,字体设计与编排侧重于形式及视线的运动规律。 文字的编排(作用)在形式上是通过艺术处理,使文字能够合理、清晰、完整地表 达,既引入注目,又将信息强有力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根据传达内容的需要,一步步 按顺序看下去。如果编排不合理,会影响传达速度,甚至会使读者产生误会。 (五)字体设计与编排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体的常见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热觉感受器。
2。
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3。
形成感觉的基本过程(必需条件):刺激→感受器(分布有感觉细胞、接收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神经(传递信息)→大脑(形成感觉)表述时注意区分:神经末梢(感受器)、神经(传递信息)、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形成感觉的部位)4。
每种感受器只对特定会的刺激敏感,如热觉感受器只对温度刺激产生反应、而对疼痛刺激不兴奋.5。
皮肤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6.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1)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卖鱼的在鱼堆里呆久了就感觉不到鱼的腥味了)(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狗的嗅觉比羊要灵敏)(3)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小孩子的嗅觉通常比成年人更灵敏)(4)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猫对老鼠的气味灵敏程度比狗更高)7.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8。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9。
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因为鼻腔分泌的黏液覆盖嗅觉细胞,使嗅觉感受器的灵敏度降低,导致吃东西时味觉的灵敏度降低、吃东西也没味道。
思考:小孩在嗅柠檬以后马上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柠檬混合味道)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光学与视觉基础知识
2.1 辐射度学基本知识
2.1.4 辐射亮度
辐射亮度Le,表示的是面辐射源沿不同方向 的辐射能力的差异,也就是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内 的辐射通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Le ,
dI e dS cos
dS
d2Φe dΩ cos
(2-1)
其中,有一种特殊的辐射体,其辐射强度在空
间的分布上满足余弦关系,这种辐射体的辐射亮度 是均匀的,与方向角θ无关。太阳、漫反射面都可以 看作是余弦辐射体。
辐射强度Ie表示的是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 的辐射通量,辐射强度的单位是:瓦/球面度。辐射 强度反映了辐射源能量分布的各向异性的特点,也 就是说Ie随方向改变而改变。
图2-1辐射强度
光电图像处理
2.1 辐射度学基本知识
2.1.3 辐射出射度与辐射照度
辐射出度Me,指的是面辐射源的辐射能 力及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另外一个与之比 较相近的量辐射,辐射照度Ee,定义也基本 类似,它指的是,辐射接收面上单位面积接 受的辐射通量。它们的单位都是瓦/平方米, 计算公式也一致。但要注意它们两者之间的 区别。
(2-5)
光电图像处理
2.3 光度学的概念与物理量
2.3.2 光度量的基本物理量
表2-1 光度量与辐射度量的对应关系
辐射度量
符号
单位名称
光度量
符号
辐[射]能
Qe
辐[射]通量
或
Φe
辐[射]功率
焦耳 (J) 瓦 (W)
光能
Qv
光通量
或
Φv
光功率
辐[射]照度
Ee
瓦/平方米 (W·m-2) [光]照度
Ev
光电图像处理
2.4 色度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视力和视力检查
场地限制,我国常规:5m,美国:20feet(英尺),欧洲:6m
基本视标实际大小的计算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0.1的视力相当于5分记录的多少呢
1.0呢?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远距视力表
2.Snellen视力表 分数记录
1分视标
同时以检查距离(分子)和设计距离 (分母)表达视力,即V=d/D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每行字母数量
每行字母大小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远距视力表
3.Bailey-Lovie视力表
1.视标的增率恒定为10√10 2.每一行的字母数量相等,为5个 3.字母间距与字母的宽度相同
后左眼
临床视光学基础
正常标准为1.0 黄珏
远视力检查
1.总是观察病人,而不是视力表,视力表应该被检查者记住 2.告诉病人遮盖左眼,不要斜着眼睛或眯着眼睛看 3.指示病人读他能所能看得见的一行视标, 4.鼓励病人看更小的视标,即使病人必须猜测。当病人看某一 行视标,错误超过一半时,停止检查。 5.记录:0.8 0.9 -3 1.0 +2 6.让病人遮盖右眼,重复2,3,4, 5步。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7.如果病人不能辨认最大的视标,让病人走进视力表,直 到刚好辨认最大的最大的视标为止。 8.<0.1 视力=0.1×被检者与视力表距离/5m 9.如果在任何距离都无法看清最大的视标,被检者背光而 坐。 从40cm开始逐渐增大距离直至不能看清为止 测数指视力(Counting Finger)= CF/距离 10.如果在5cm处无法看清数指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视力和视力极限
5m
临床视光学基础 黄珏
第2章 视觉感知与视觉通道-SDU
亮度(Lightness)
– 从黑色到亮色 感知上不均匀
C. Ware, “Visual Thinking for Design”
HSL颜色空间
Lab颜色空间
感知上均匀分布 L用来近似人类对亮度的 感知 a, b用来近似“红/绿” 和“黄/蓝”通道
Lab颜色空间
色盲
红色盲 (Protanope)
原(蕴涵律)
接近性(proximity) 相似性(similarity) 连续性(continuity) 闭合性(closure) 简单性(simplicity)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原则(蕴涵律)
接近性(proximity) 相似性(similarity) 连续性(continuity) 闭合性(closure) 简单性(simplicity)
Wolgang Köhler 1887-1967 为什么我们在观看 事物的时候会把一 部分当做前景,其 余部分当做背景?
Kurt Koffka 1886-1941 为什么我们能区分 形状?
Max Wertheimer 1880-1943 什么形状是好的?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格式塔(Gestalt)原则
结构比元素重要,视觉形象首先作为统 一的整体被认知 原则(蕴涵律)
共势原则(common fate) 好图原则(similarity) 对称原则(symmetry)
经验原则(past experience)
相对性&绝对性
感知系统基于相对判断,而非绝对判断 (Weber‘s Law)
第二章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
光的本质
人们通常所说的光是指“可见光”,它是由光源 发出的辐射能中的一部分,并能产生视觉效应。从量 子物理的观点,光具有二重性:粒子性和波动性。单 个光子呈粒子性,密集光子的集合衍射便呈现出波动 性。 所以,光是一种电磁辐射能,即电磁波,光线的方 向也就是波传播的方向。将各种电磁波按波长依次排 列,就成为电磁波谱。
眼球的运动
• 人们在观察外部信息时,眼球始终处于不停运动的状态。 只有静止的景物,没有静止不动的眼睛。 • ?眼球要不停的运动 答:只有眼球不断的跳跃、颤动的 刺激,才能引起大脑的注意。因此也有人认为眼球转动快 的人更聪明。 • 眼球运动起到对视觉信息的选择与处理的作用,其中包括 直接接受物理的“近刺激”和应对外界视野范围较广的 “远刺激”的两种眼球运动的重要分工。 • 对于视觉信息的选择,前者是一种眼球的瞬间运动,是一 种“ 跳跃性的运动”。而后者是一种“追随性”运动。
• 3.3.3立体知觉与深度知觉 • 所谓立体,只是一种被感知的立体,这是由于人们的视觉 心理的立体知觉所决定的。 • 1、双眼视觉:人对立体和空间的视觉感受主要通过两眼 同时观察而获得。在观察外界物体时,每只眼睛都在各自 的视网膜上形成单独的视像,并将这两个视像引起的神经 冲动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经大脑皮层的综合作用便形 成了单一的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映像。 • 双眼视野大于单眼 • 中央眼
• 几何型:根据几何的透视原则而产生的透视关系,如远处 在上,近处在下。东方绘画中国日本都属于这类。
Hale Waihona Puke • 概念型透视:主要通过社会观念等所表现的透视关系,如 主要人物放大,突出其主要性等。 • 增强或减少视觉纵深的方法: • (1)大小:大的物体感觉较近,小的物体感觉较远 • (2)遮挡:前面的物体遮挡住后面的物体,可以体现出一 定的纵深感。 • (3)质地:组成质地或纹理单元大的近,小的则显的远 • (4)焦距:观察到的细节,清楚的比模糊的更显得近。
照明基础培训第二章:光和视觉
光和视觉
郑雅琴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视觉特性 第三节 视觉功效
第一节 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视觉特性
一、暗视觉、明视觉和中介视觉
亮度在10CD/㎡以上时,人眼为明视觉; 亮度在0.000001~0.01 CD/㎡为暗视觉; 亮度在0.01~10 CD/㎡之间为中介视觉。 照度较高显得明亮的条件下,才有良好的颜色感。 在低照度的暗视觉中,颜色感则很差,因此,各种颜色的物体都给 人以蓝、灰的色感
例如坐在强太阳光下看书或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 当人眼的视野必须在亮度相差很大的环境中相互转换时,就会感 到不适。 这种不舒服的情况会引起眼的一种逃避动作而使视力下降。
在美国路易斯安娜洲闷热潮湿的薄暮中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大卡车发生 了故障,停在了路边,夜幕渐渐降临,黑色的卡车很难被其它车辆看到, 于是一位恰好路过的好心司机打开了车头灯,以警告卡车这条在线的车 辆,就在这时,一位驾驶着有划痕的挡风玻璃的小车正由西向东接进了 这辆卡车,车头灯光束通过挡风玻璃发生了散射,扰乱了小车驾驶员的 视觉,结果他还没看到卡车就成为交通事故的牺牲品。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 的趋向一致,才能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 例如:当人在漆黑的房子里看电视时点一盏小灯便可避免不适型眩光。 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使用计算机引发的视疲劳其实也与不适型眩光有关, 计算机显示屏本身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光线是否协调很关键;比如显示屏 放在明亮的窗前时眼会感到来自显示屏周围的眩光,这时重新调整显示屏 的位置或安装窗帘则可以解决问题;相反,如果周围环境光线太暗,使用 者也会感到来自屏幕的眩光而产生后像效应,导致眼疲劳与视物模糊。 如果引起眩光是来自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这种反光是特殊的,其中大部 份被形成了偏振光,即光线被限定在一个平面中振动,这时普通的滤光镜 并不起作用,只有偏振光眼镜来消除这种眩光。
视野
• 黄斑部纤维占外侧膝状体 背部(上方)的大部分,其 上部纤维位于内侧,下部 纤维位于上外侧,视网膜 上部的神经纤维位于外侧 膝状体的下内侧,视网膜 下部纤维位于下外侧。
• 5.视放射水平 神经纤维向上方和下方呈 扇形散开,越过内囊。来 自视网膜上方的纤维居视 放射的背部,下方纤维居 腹部,黄斑纤维居中部。
• Amsler方格表检查法迅速、准确,对检 查黄斑部极有价值,同时对10°范围内 的中心暗点、旁中心暗点以及视物变形 区的检测也十分有用。由于此法简单易 行,方格表携带方便,检查可以独立完 成、不需专业知识,所以可让患者自备。 用于掌握病情转归情况。
• 3.视野计检查法 视野计是专门用来检 查视野的仪器设备,其品种繁多,大致 可以分为手动视野计和计算机自动视野 计两大类。
• 由视网膜周边上半部来 的交叉和不交叉纤维位于 视束的上内侧,由视网膜 周边部下半部来的纤维位 于视束的下内侧,黄斑乳 头束纤维最初在中心部, 以后逐渐位于视束的上外 侧,其上部纤维位于上方, 下部纤维位于下方。
• 4.外侧膝状体水平 相当于视野双眼感觉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占外侧 膝状体的大部分,单眼 感觉的颞侧半仅呈细带 状位于外侧膝状体的腹 部(下方)
• 3.超阈值静点检查法 如前所述,等视线 是某一检查光标阈值点的连线,在等视 线范围内该光标的强度属于阈上刺激(超 阈值),与阈值光标相比,超阈值光标应 该更容易被看见,如果看不见,则提示 有暗点存在,这种在某一等视线内用超 阈值光标刺激静态呈现的方法来探查暗 点的方法称之为超阈值静点检查法。
• (二)视野检查方法 • 1.对照法 对照法是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 与受检者的视野作比较,以确定受检得 的视野是否正常。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 行,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而且可以随 时随地施行,但前提条件是检查者的视 野必须正常。
视觉心理学基础(精品)
第二章视觉心理学基础第二章视觉心理学基础自然科学依赖于知觉,没有知觉一切科学发现无从谈起。
但是直到今天,知觉本身还没有像其它学科那样引起普遍好奇。
只是到了近期,科学探索才向内转移,指向人类自身。
视觉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觉。
对人类视觉的研究,始于对光的研究,因为要看见东西,就需要光。
迪卡尔、牛顿、胡金斯等人在研究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在人类视觉系统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波尔塔指出暗室装置可用于作画,17世纪迪卡尔成功地看见了动物视网膜上的映像。
从此,人们开始了对人类视觉系统生理与心理的研究。
以德国科学家冯特在莱锡比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科学心理学才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心理学内部却是派别林立,纷争不断。
仅视觉心理学而言,就有五大学派。
要将视觉心理学应用到计算机视觉中,先必须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对视觉心理学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梳理,找出有利于解决计算机视觉问题的视觉心理学结论。
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结论,然后重点介绍本文要用到的视觉心理学结论。
2.1 人类视觉系统生理基础人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已经进化到比较完美的阶段。
随着人类对自身视觉系统的研究逐步深入,无论是从初级视皮层到高级视觉区域,还是从知识的记忆到与视觉功能相关的脑功能等,都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神经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表明,视觉信息在大脑中按照一定的通路进行传递。
首先,视网膜细胞接受外界信息的信号,其中,柱状细胞主要感应光照条件的变化,而锥状细胞则主要接受信号的颜色变化。
视网膜有两类神经节细胞:M和P细胞,其中,M细胞的感应域范围较大,主要接受轮廓和形状等信息,而P细胞的感应域较小,主要接受颜色和细节信息。
之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视交叉和视束传到中枢的侧膝体。
最后,信息到达大脑的皮层细胞。
在大脑主皮层内,视觉信息是按照视皮层简单细胞(Simple cell)→复杂细胞(Complex cell)→超复杂细胞(Hypercomplex cell)→更高级的超复杂细胞(High-order hypercomplex cell)这样一个序列,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14第二章 视觉心理学基础15级分级进行处理。
第二章 色彩的物理原理与视觉生理
( 4) 日光灯的演色性 以白色的荧光灯为例来分析它的演色 ) 这种灯光色光稍偏冷,它的演色性也有很大的变化。 性。这种灯光色光稍偏冷,它的演色性也有很大的变化。 (P16) ) (5)彩色灯光的演色性 ) 黑色服装:红光——紫黑色 黑色服装:红光 紫黑色 绿光——深橄榄绿 绿光 深橄榄绿 青光——青黑色 青光 青黑色 红色服装: 黄光——鲜红、微带橙味 鲜红、 红色服暗紫蓝色 蓝光 暗紫蓝色 紫光——红色 紫光 红色 橙色的服装:红光 橙色的服装:红光——红橙色 红橙色 绿光——淡褐色 绿光 淡褐色 黄光——橙色 黄光 橙色 紫光——棕色 紫光 棕色
重点提示 太阳光是由红、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 集而成的。 有色光汇 集而成的。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 长范围在380—780nm 可见光的波 长范围在
• 2. 日光是不同波长的可见电磁波辐射能的复合 • 3.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见P/11) 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 • 4.光源色 光源色 光源色
第二章 色彩的物理原理与视觉生理
•
•
第一节 色彩的物理 学原理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光是 色之母,色是光之子。 色之母,色是光之子。在色彩 视觉过程中, 视觉过程中,光、物、眼是三 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眼睛(主体) 光源(媒介)
物体(客体)
一、光与色
(一)、光的特性 )、光的特性 1.光是电磁波辐射电磁波能 光是一种电磁波。包括宇宙 光是电磁波辐射电磁波能 光是一种电磁波。 射线、 射线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射线、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及交流电 波等。它们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波长与振动频率。 波等。它们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波长与振动频率。在整个电磁波 内,只有从380——780nm(纳米 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 只有从 纳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 纳米 波长之间的电磁波 人的色彩感觉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下新教材科学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7.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知觉现象学》是一本关于人类感知和知觉的重要著作。
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对每一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过程。
作者详细解释了感知的五个基本特征:以感觉为基础、以结构化为特点、具有选择性、受注意力影响、并与意识紧密相关。
第二章: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该章节重点讨论了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作者介绍了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脑区激活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感知与情绪、记忆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详细解释了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在感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感觉测量技术,如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等。
第四章:视觉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视觉知觉。
作者详细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视觉感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光线投射、视网膜成像、视觉注意力等。
此外,还涉及到视觉错觉和视觉注意力的研究。
第五章:听觉知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听觉知觉。
作者探讨了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讨论了音乐知觉和语言知觉等与听觉相关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触觉和痛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触觉和痛觉的知觉。
作者介绍了皮肤触觉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痛觉的类型和感知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嗅觉和味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嗅觉和味觉的知觉。
作者详细解释了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机制,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讨论了嗅觉和味觉在进化和行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八章: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
作者介绍了多感官知觉的概念和特点,并解释了多感官整合的神经机制。
八年级科学(华师大版)下第二章第1节 《视觉形成的条件光的反射》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 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月亮也是如此。
2.1
光的反射
镜子
概念:光射在任何物体表面时,有一部 分被反射出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的两侧; :都遵循光 的反射定律。
练 习
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 镜上,入射角与反射角各是多少?
2、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 ( )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 )。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 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 不再是平行光束。 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5°, 转动平面镜, 使入射角增 大5°,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70°; B、110°; C、80°; D、120°。
我们走在路上,看到前边有非常耀眼的东西, 可是往前走几步那个耀眼的东西不见了,再走进 一些却发现是一块小碎玻璃片。这是因为你看它 耀眼的时候,那是小玻璃片把太阳光镜面反射到 你的眼中去的缘故。若把漫反射都变成镜面反射, 整个世界会变得十分可笑。如把放映电影的银幕 换成平面镜,那么观众只能分别看到演员的头、 手、足或某一部分场景。 所以,漫反射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学习 时书中的字迹是漫反射,上课时黑板上的粉笔字 是漫反射……。我们是离不开奇妙的漫反射的。
1.投影仪和电影、幻灯的屏幕为什么都不能用表面 平滑的平面镜,要用表面比较粗糙的白色屏幕。 2.坐在教室远离窗户一侧前排边上的同学,常常由 于“反光”看不到黑板上的字迹,这是为什么?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入门教程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入门教程第一章:图像处理基础图像处理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操作和处理的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图像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章节将介绍一些基础的图像处理概念和操作。
1.1 像素与图像图像是由许多像素组成的,像素是图像中最小的可见元素。
每个像素包含了图像的信息,通常用数字表示灰度或颜色。
了解像素和图像的基本概念是进行图像处理的前提。
1.2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提高图像质量或使图像更易于观察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图像增强技术包括灰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滤波等。
这些技术可以改善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清晰度。
1.3 图像滤波图像滤波是通过对图像进行卷积操作来改变图像的特性。
常用的滤波器包括平滑滤波器、锐化滤波器和边缘检测滤波器。
滤波可以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图像的边缘特征。
第二章:计算机视觉基础计算机视觉是一门涉及如何让计算机“看”的学科。
本章节将介绍一些计算机视觉的基础概念和常用算法。
2.1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计算机视觉中常用的技术,用于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
常见的特征包括边缘、角点和纹理等。
特征提取对于物体识别、目标跟踪等任务非常重要。
2.2 物体检测与识别物体检测与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常用的物体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物体识别则是根据提取出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3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一系列互不重叠的区域的过程。
图像分割在计算机视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目标定位、图像编辑等。
常见的图像分割算法包括阈值分割和基于边缘的方法。
第三章: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节将介绍一些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3.1 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重要应用之一。
它在医学诊断、疾病预测和治疗规划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医学图像分割、肿瘤检测和脑部影像分析等。
3.2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
第2章 知觉
• 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 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这 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从调整感受器官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又称概 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Driven Processing)
Eysenck(1984)指出,在良好的知 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 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的参与也将 逐渐增多。
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 听干涉。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持续80ms, 在视觉刺激开始呈现后40ms,被试通过耳 机可以听到H或S的读音,按键作出相应的 反应,记录其反应时。被试要始终注视视 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 叠。
听觉材料 300ms 40ms 视觉材料 80ms
存在的问题
• 对刺激的加工是从局部特征开始,还是 从整体特征开始? • 模板的编码形式是怎样的? • 比较过程是平行加工还是序列加工?
识别失败的例子
模型的修正
• 增加了一个预加工的过程-标准化
• 问题:依据什么来调整刺激的外形、大 小或方位?
• 引入自上而下加工 • 两点说明
– 视觉系统中的感受细胞组成的觉察器视为模板 – 认为外部刺激同时与所有可能的模板进行匹配
结论
字词识别既依赖于自下而上加工,又依 赖于自上而下加工,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 也可有不同的情况。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 争论:对于一个客体的加工是先知觉其 部分,进而在知觉整体,还是先整体, 后部分? • Navon(1977)的实验
Navon(1977a)区分总体特征(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前者可看作整体, 后者可看作部分。例如,一个大的字母 “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S”构成。这 样,大的字母“H”就是整体或总体特征, 小的字母“S”就是部分或局部特征。
第二章 知觉2
第二章知觉第一节知觉概述一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例:当我们行走在林荫道上,不仅看到各种颜色,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而且认识到这是美丽的街心花园,那是汽车在行驶,人群川流不息,即在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花园、汽车、人群的整体形象。
这就是知觉。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
外部世界的大量刺激冲击我们的感官,我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象。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观事物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我们在环境中导航。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50年代以来,由于感受野的研究,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的功能,有了新的进一步的了解。
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作出反应。
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上实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和综合。
以视觉系统为例,外侧膝状体细胞在网膜上的感受野为“中心周围”对抗的圆形感受野,它接受来自网膜感觉器和视神经节细胞的输入信息,并对细小的光点敏感。
当一系列外侧膝状体细胞会聚到同一“皮层简单细胞”上,并和这个细胞发生突触联系时,便形成了皮层细胞左一右排列的感受野,它对光棒或直线敏感。
在这里,皮层细胞又整合了外侧膝状体输入的信息,并对直线作出反应。
在皮层细胞更高的层次(复杂细胞和超复杂细胞)上,由于皮层细胞的整合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刺激特征的分析也变得更概括、更一般化了。
现代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揭示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分析、综合机能。
感觉皮层的一级区实现着对外界信息的初步分析和综合。
这些区域受到损伤,将引起某种感觉的丧失。
计算机视觉02 第二章 视觉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视觉神经结构
感受野: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特定神经细胞 的光感受器细胞的全体
.
视觉神经细胞感受野模式
在视觉系统中,任何层次 或水平上的单个神经细胞 均在视网膜上有一特定代 表区域,在该区域上的光 学刺激能影响该神经细胞 的活动,这个区域定义为 该细胞的视觉感受野。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 野结构是同心圆的、中心 和周边光的感应仅仅是光 源明暗的流动即光流,光流图像虽然是原始的运动图 像,但它包含了所有运动信息。因此在计算机视觉中 发展光流量理论成为运动图像研究的主要手段。
.
同心圆感受野
.
同心圆感受野
人的视觉细胞存在视觉场结构.视点的中心区域存 在正性细胞.它们接收光能并产生一个正的反应。 在该中心区域周围存在着负性细胞.它们在接收 光能时产生相反的反应。负性细胞随中心距增大 而迅速稀疏,代之而起的中性细胞不产生任何反 应。这种解释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Hartline得到 证实。
在眼中
在大脑和到大脑的通路中
输入图像
光学系统
光信号
视网膜
电信号
视觉信息处理
感知
传导
.
处理
1.2 神经元及视觉神经结构
神经元细胞是由细胞体,输入机构(dentrites),和输 出机构(突触axon)组成.
神经元的基本工作方式为激活与抑制两种状态。 当输入端的生物电变化时,细胞体状态变化并产 生一个相应的生物信号.
.
非经典感受野的发现
视觉系统中的反演集合结构现象的研究——非经典感受野中的 一些数学拓扑结构,刘建忠,中国科. 技论文在线,2007
3.图像特征与视觉生理结构的关系
色彩
三元色与三种锥体细胞相对应
视觉接受场存在有侧抑制作用,两种互相抑制色块的交 界处会产生色彩增强的感觉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第二章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 “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 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 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 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 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 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
目录:
1.福田繁雄的简介 2.福田繁雄的作品赏析
一、福田繁雄的简介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 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 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 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是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 师”之一。
福田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 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 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 设计新秀。1967年(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 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 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 座讲师。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副会 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 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一、视觉设计的形态属性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皆以构成方式存在。大至宇宙星际,小到细胞,原子弹的结 构组合,均为构成的结果,如同丰富的物质构成,其实是由基本的化学元素构成。 人类视觉所能见到,手能触摸、身体所能感知的所有方面 ,无不伴随着“形” 的存在,辨认“形”是我们识别事物,认识事物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根据形态 产生方式和造型的差异,我们可将形态分为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抽象形态,意 幻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盖式塔组合规律
人们的视觉往往能把图像中空间散布的小 点、小块看成连贯的线条或一块区域,这 些线条或区域可能是一个物体的一个表面, 它们往往具有一定的模式特征。人们就是 通过这些模式特征收集图像中的散片,进而 发现物体的形状。这种组合碎片的能力由 著名的心理学家Gestalt总结成以下一些规 律。
视觉信息处理
由于X细胞的外周主要是接受平均亮度信息,所以它对运动的风 车不敏感。但是对于Y细胞的外周,运动的风车引起视网膜光强分 布的变化,从而影响到Y细胞反应变化。
1.3 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视觉
“黑箱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直觉------与底层视觉相关的一些规律,这是 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直觉的特点:
U U ˆ x y x y
电力线是光滑曲线; 电力线起自正电荷(或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或 无穷远处),但不会在没有电的地方中断; 若带电体系中正负电荷一样多,正电荷出发的全部电 力线都集中到负电荷上去; 两条电力线不会相交。
修复模型
激发子的结构
激发子的安置
场强的计算
n ( x xi )qi ( y yi )qi U U n ˆ ˆ E U x y x y 2 2 3 2 2 3 x y i 1 ( ( x xi ) ( y yi ) ) i 1 ( ( x xi ) ( y yi ) )
不准确 与识别对象知识关系不大 带有主观性 人类视觉所独有,发挥了积极作用
1.视觉的适应和对比特性
人的实际视觉感受并不与客观目标的物理度量严格 一致,而是与所看到的目标的周围环境、变化过程 有关。 人们的视觉感受往往是通过相对比较而得到的。这 种比较包括与四周空间存在的“模式”进行比较, 也包括时间上先前出现的“模式’’进行比较。这 里的模式指亮度级别、色彩类型、形状因素等。 这种依赖于相对比较而得到感受的视觉特性称为适 应性或对比性。
眼球构造
从人眼的构造可知,它的 光路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前眼房(角膜、水样液)、 虹膜和瞳孔、水晶体、玻 璃体等。
人类的眼球是一个相当复杂, 精细的光学仪器
眼底视网膜
视网膜包含感光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感光细胞,即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锥体细胞是明视器官,它在光 亮条件下发生作用,能分辨细节。共有三种锥体细胞,对应三元色.杆 体细胞是暗视器官对弱光反应灵敏,在低照明情况下发生作用。但 它不能感受颜色,对精细物象的辨别也没有什么贡献。 水平细胞.负责横向联系感光细胞,起到平均调和信号的作用. 双极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经水平细胞与双极细胞连接。一般情 况是每一个锥体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连接,这是为了在光亮条件下 便于精细地感受外界的刺激。而杆体细胞往往是几十个连接到一个 双极细胞。这是为了在黑暗条件下能汇集外界微弱的光刺激. 神经节细胞.其细胞的视觉纤维通向大脑.
人类视觉的解剖结构
人类的视觉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眼球; 是一个相当复杂,精细的光学仪器,起到调节适当的光强, 折射率.同时外界的三维景物变换成二维的视网膜上的 投影 眼底视网膜; 起到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吸收光量子,输出生物电流 视觉通路 将生物电信号经过平均与会聚转换成一束信号,传送到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视觉区 工作机理非常复杂 ,还没有被探明
神经元的工作方式
Dentrites: ωx-θ; x为源信号,ω为权值(双极性), θ为阈值. 细胞体: 加法器
y sign[ i xi i ]
i 1
n
Axon:调频传送
免除噪声干扰和衰减影响
在两个神经元的dentrites和axon之间有电解化学 物质,起到电容的作用.
形状
视觉信息处理
运动特性
外膝体细胞层中含有X细胞和Y细胞, X细胞对应较慢运 动,Y细胞对应较快运动. 主视觉区内有简单细胞和复杂细胞,简单细胞负责检测 简单的点和线条运动,复杂细胞负责更大区域的运动边 界和线条. 视网膜的光敏细胞对于运动物体的光的感应仅仅是光 源明暗的流动即光流,光流图像虽然是原始的运动图 像,但它包含了所有运动信息。因此在计算机视觉中 发展光流量理论成为运动图像研究的主要手段。
第二章 视觉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构造和工作方式
神经生理学 认知心理学 光度学 色度学 齐次坐标 射影几何
视觉系统的物理特性
视觉系统的几何特性
第一节 人类生理视觉系统
1.1 人类生理视觉系统
人类所有的感觉当中,视觉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 由视觉系统所接收、处理和感知的; 视觉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使我们能够分 辨万物,感知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 亮暗、远近和动静; 人类的视觉系统事实上指的就是眼—脑系 统。眼—脑系统在完成上述这些视觉功能 时涉及不同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
同心圆感受野
同心圆感受野
人的视觉细胞存在视觉场结构.视点的中心区域存 在正性细胞.它们接收光能并产生一个正的反应。 在该中心区域周围存在着负性细胞.它们在接收 光能时产生相反的反应。负性细胞随中心距增大 而迅速稀疏,代之而起的中性细胞不产生任何反 应。这种解释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Hartline得到 证实。 这种场结构所产生的视觉反应可由”墨西哥草帽” 来表示. 这种场结构可以使人的视觉具有侧抑制作用,它 使观察物体时保证“集中注意力”.即把视觉活 动集中在注意圈内,不受圈外的变化所干扰。
单眼线索
物体的相对大小
所谓的透视原理基于一个简单的光学事实:离眼睛或 镜头近的物体看起来比离得远的大。如果我们看到两 个人或任何两个物体,凭经验得知两者同样大小,那 么,看起来稍大的一定离我们近。 透视原理中的一个特殊情况是,两条平行线会在远距 离处汇合在“消失点”上。我们在此时就熟悉的一个 例子是两条铁轨在远方地平线上会聚为一点.
盖式塔组合规律
相似律
接近律
盖式塔组合规律
光顺律
闭合律
盖式塔组合规
完形趋向律
图形——背景律
盖式塔组合规律的应用之一---感知修复
场景图
灰度轮廓
输入立体图对
立体视觉中的深度感知和表面完全化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005,中科大博士论文,王 )
静电场
在眼中 在大脑和到大脑的通路中
输入图像
光学系统
光信号
视网膜
电信号
视觉信息处理
感知
传导
处理
1.2 神经元及视觉神经结构
神经元细胞是由细胞体,输入机构(dentrites),和输 出机构(突触axon)组成. 神经元的基本工作方式为激活与抑制两种状态。 当输入端的生物电变化时,细胞体状态变化并产 生一个相应的生物信号.
单眼线索
除了双眼视差提供的双眼对深度的信息外,还有 许多单眼的信息也有利于深度的分辨. 人类即使在头部固定且只使用单目来观测外部世 界时,也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此时,人类的主要依据是外界环 境及观察对象的物理特性或现象。这些仅凭一只 眼睛的视觉即可提供的线索就是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在绘画及摄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 被称之为图形线索。
电力线补全
电力线补全
电力线补全的修正
直线:直线拟合 曲线:改变初始搜索方向
rs D S dir E dir re
电力线补全的例子
实验结果
第一深度层的 待补全轮廓
第一深度层的 补全结果
第一深度层的修复场
实验结果
第二深度层的 待补全轮廓
第二深度层的修复场 第二深度层的 补全结果
会聚的线条
单眼线索
物体的相对大小
会聚的线条
单眼线索
质地变化率
在物质世界中,许多物体的空间位置往往都具有规则 性:草地中的草、森林中的树、池塘中的百合、地板 中的木板、地毯上的花纹等。当这类参照物离我们近 时,我们就会清楚地看见其花纹和细部;但继续向前 看,它们逐渐变小、不清晰了。詹姆斯· 杰· 吉布森把这 种消失的现象称为“质地变化率”,它可以有力地显 示景深。 当一个不透明的固体置于另一物体前时,我们就看不 到后面的了。
部分重叠
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
清晰焦点的平面
获得景深的一个光学手法是有选择的聚焦。把焦点对 在前景物体上,那么背景则模糊而且景深浅。这就把 画面分成两个相对应的平面,焦点清晰的前景被摄体 则从模糊的背景中跃然呈现。相反,也可以让焦点清 晰的被摄体远离模糊的前景。
空气透视
最早注意到这种效果的是400年前的达· 芬奇。空气中 的雾、烟或着灰尘能散射日光,使远处的物体比近处 的物体显得淡而模糊。
神经元之间的传送
视觉神经结构
感受野: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特定神经细胞 的光感受器细胞的全体
视觉神经细胞感受野模式
在视觉系统中,任何层 次或水平上的单个神经 细胞均在视网膜上有一 特定代表区域,在该区 域上的光学刺激能影响 该神经细胞的活动,这 个区域定义为该细胞的 视觉感受野。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 受野结构是同心圆的、 中心和周边拮抗式的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3.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重要的基本视觉信息之一。主要由双 眼视觉获得。双眼视觉是指动物或人用双眼注视 同一个物体时的视觉状态。正常的双眼视觉提供 了视觉融合的(而不是双影的)以及高度的立体 感。由于双眼在水平位置上的差别,同一个物体 在左右眼的视网膜像是有微小差别的,正是这种 差别为视觉系统提供了立体视觉的最基本的信 息——视差。立体视觉使我们得到了一个对周围 世界的生动而精确的相对的深度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