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上册《位移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3.加速度的定义及其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此外,我会强调物理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位移和时间》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
8.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情感教育:强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勇于挑战的精神。
10.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点,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擅长倾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补性,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情感态度: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可能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度过大。因此,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2.基本概念:讲解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定义,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3.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引导学生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理论分析:讲解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掌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移的概念及特点2.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3.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位移公式的应用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位移的概念、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的应用。
2. 难点: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示例,讲解位移公式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位移的概念及特点。
2. 讲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通过示意图,直观展示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3. 讲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 示例讲解: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位移公式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位移公式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位移概念、位移与路程区别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课堂讲解、举例等方式进行澄清和巩固。
3.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位移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介绍位移在实际工程、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及区别。
2.掌握位移的概念,能计算位移大小和方向。
3.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时间和时刻、位移的概念。
2.难点: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实例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引出时间和时刻的讨论。
2.时间和时刻讲解
(1)讲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通过数轴表示帮助学生理解。
(2)举例让学生区分时间和时刻。
3.位移概念讲解
(1)介绍位移的定义,即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讲解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
4.路程和位移对比
(1)分析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如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
5.课堂练习
(1)判断时间和时刻。
(2)计算位移大小和方向。
(3)比较路程和位移。
6.课堂小结
总结时间和时刻、位移以及路程和位移的关系。
7.作业布置
(1)描述自己一天中的时间和时刻。
(2)计算物体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位移。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教学目标:本次授课旨在让学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能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点: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探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中最重要的两个量是什么?为什么?二、知识讲解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通常用△x表示。
时间则是运动的持续时间,通常用t表示。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x/t表示,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
当物体运动速度不变时,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表示。
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当物体加速度不变时,其运动可称为匀加速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1/2at²表示,其中v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0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x=1/2at²。
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5人。
每组随机选择一名队员作为赛车手,其余四名队员可担任计时、测量等角色。
(2)每个组可以选择自己的赛车和赛道(可以是从教室到操场等),但需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3)每个组需要进行5次比赛,每次比赛前测量赛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并记录比赛时间和位移。
(4)比赛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制作数据表和图表等方式展示分析结果。
三、总结通过本次授课,学生能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应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 让学生了解位移的定义,掌握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与时刻的概念。
2. 位移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 实例分析: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位移的定义及计算,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 教学难点:位移的计算公式,位移与路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举例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时间与时刻的概念: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刻的定义,以及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3. 讲解位移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介绍位移的概念,讲解位移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 讲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阐述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分析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5. 实例分析: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和位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时间和位移的知识。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2. 数形结合:利用图形和表格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直观含义。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间和位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的时间和位移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将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10分钟)为了引起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度量一辆车在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位移?2.提出问题(10分钟)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后,出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这段路程的位移是多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实验探究(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使用尺子和计时器测量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并记录数据。
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平均速度,并进一步计算位移。
4.讲解概念(2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讲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解释位移代表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移动情况,而时间则表示物体移动的持续时间。
5.计算练习(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时间和位移。
例如: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位移是3公里,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0公里,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花费多长时间?6.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的应用,如何使用时间和位移来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公园需要30分钟,那他从家到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四、教学手段与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精神。
《1.2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
《1.2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第一篇:《1.2 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1.2 时间和位移(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的意义;(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
【教学难点】s-t图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二节时间和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2、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
(3)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是均匀改变的变速直线运动。
例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3、位移--时间图象(s-t图)(1)描述: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坐标轴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由图象可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时间和位移的定义时间和位移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物理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提问学生对于时间和位移的理解和关联性1.4.2 讲解时间和位移的定义解释时间的概念,如秒、分钟、小时等解释位移的概念,如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和方向1.4.3 示例和应用展示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情况,如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引导学生通过示例计算时间和位移的关系1.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1.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时间和位移情况,并绘制图形第二章:时间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引导学生理解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 教学内容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时间单位通过实际例子和换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不间单位之间的关系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于时间单位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不间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4.2 讲解时间单位介绍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解释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2.4.3 换算练习提供实际例子和换算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换算,并解释其含义2.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间单位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2.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时间和位移情况,并绘制图形,标注不间单位的使用。
第六章:位移的计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位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位移在物理学中的意义6.2 教学内容位移的计算公式位移的矢量性质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位移的计算技巧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话题复习上节课讲解的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提问学生对于位移计算的掌握情况6.4.2 讲解位移的计算方法介绍位移的计算公式,如位移= 终点位置起点位置解释位移的矢量性质,即位移有大小和方向6.4.3 示例和应用提供实际例子,展示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示例计算位移的大小和方向6.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位移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6.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位移情况,并使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时间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时间位移教案
主题:时间和位移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时间和位移的运用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好教案
-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1. 引入问题:请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时间和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在黑板上标出一段距离,并要求学生利用尺度测量这段距离,然后记录测量时间。
3. 解释现象:教师解释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练习题:教师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
5. 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时间和位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时间和位移,并绘制时间位移图,加深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
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出一些小测试或者讨论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重点难点】重点:对位移概念的理解,知道时间与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难点:某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的表示;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23412【1. 例1 A. B .上午 C. D .2.用时间轴表示时刻和时间例2:区别下列几个词是指时间还是时刻,并在时间轴上用点或线段表示:第1秒末;第1秒;第2秒末;第2秒初;第2秒;前2秒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师:我们来看这些词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演示课件)。
3. 为什么要引入“位移”概念?从北京到重庆,可以选择3种不同的路径去,思考:这3种不同路径的相同点。
师:3个不同的路径,但是初位置和末位置却是相同的。
所以路程不能反应运动的某些本质(共同点),它的描述不够准确(方向)。
为了准确描述运动,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它既能反映位置变化的方向又能反映1 2 t / s 3 4 B A C O D 图1-3大小,这个物理量就是位移(板书)。
位移就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的符合是x,单位是m(板书)。
任何一个物理量的引入都是必须的,是其他量所难以描述的。
(演示课件)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置变化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线段AB来表示位置变化,即是位移。
4. 怎样表示位移?路程5.(1)物理量(2)(3)例题:1、ABCD2ABCD6.例题:1、某人由和2课本13页,思考与讨论,初步学习矢量的加法与标量不同。
7.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质点做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系,物体(质点)的位置和位移可以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画图说明,ppt演示)位置:xA=-2m, xB=3m。
位移:x x x ∆=-末初A→B:x x x∆=-B A=5mB→A:x x x∆=-A B=-5m位移Δx的“+”“-”含义:矢量Δx的“+”“-”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移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移。
2. 让学生掌握时间与位移的关系,能够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3. 位移公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位移的概念,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位移公式的应用。
2. 难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的推导,位移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图形、动画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位移的概念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位移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位移的表示方法。
3. 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位移公式的含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位移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位移与时间关系式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位移公式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分析某些现象背后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位移与时间关系学习方面的进步。
时间和位移的教案
时间和位移的教案教案标题:时间和位移的教案教学年级: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使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和位移的方法。
3. 运用时间和位移的知识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PPT或投影仪。
2. 教学材料:学生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或资源。
3. 实验器材:计时器,直尺/卷尺。
4. 学生实验材料:纸张,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实际物体引起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听到“时间”这个词时想到什么?看到“位移”这个词时想到什么?探究:1. 让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并提醒他们速度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比值。
2. 提供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小明步行去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学校距离小明家3公里,步行速度为1.5千米/小时。
3. 让学生利用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计算出答案。
4. 分组讨论并分享各组的答案和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思考。
知识总结:1. 整理学生讨论的结果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时间和位移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黑板/白板或PPT展示概念图,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拓展应用:1. 提供更多不同情景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时间和位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速度已知,位移已知,如何计算时间?如果时间已知,位移已知,如何计算速度?3.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利用计时器和直尺/卷尺进行时间和位移的测量,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作业布置:1.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问题,并写下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对时间和位移概念的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和提升。
2. 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准确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应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和位移。
人教版时间与位移教案
人教版时间与位移教案【篇一: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时间与位移教案】1.2时间与位移一、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位移的矢量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老师提出问题:1 .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 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3.时刻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学生思考: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 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二)位移和路程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师提出问题: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学生思考: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13是。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时间和位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和位移的概念2. 掌握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与时间和位移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2. 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解决与时间和位移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问题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小球在水平直线上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示意图。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描述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你们觉得有哪些变量可以用来描述?Step 2 引入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渐引入时间和位移两个概念。
教师讲解时间是描述运动发生的持续的量,位移是描述运动起点和终点之间距离的量。
Step 3 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教师示范如何计算时间和位移,并解释计算方法。
以时间为例,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时间表,如何计算总时间。
以位移为例,教师讲解如何使用位移表,如何计算总位移。
Step 4 练习和讨论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搭配完成练习题。
Step 5 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
Step 6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归纳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Step 7 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Step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交回。
Step 9 知识检测教师进行一次知识检测,测试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10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及时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教学资源:1. 图片和示意图2. 练习题库3. 动态模拟软件(可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计算时间和位移的方法。
时间和位移教案范文
时间和位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b)掌握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c)理解时间和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a)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时间和位移;b)能够根据已知的时间和位移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c)能够通过图示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a)时间和位移的概念;b)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c)时间和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a)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b)时间和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新课1)引入课题:学过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学知识后,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即时间和位移。
2)提问:你有没有听说过时间和位移?它们跟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3)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时间和位移与运动的关系,如行走、车辆行驶等。
步骤2:讲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1)时间: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的物理量。
通常表示为t,单位是秒(s)。
2)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
通常表示为x,单位是米(m)。
步骤3:讲解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1)时间的计算方法:使用计时器或计时器手表可以准确地测量事件的发生时间。
2)位移的计算方法:a)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x=v×t。
b)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可以使用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来计算。
步骤4:案例分析和计算练习1)给出一些运动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其时间和位移。
2)给出一些速度-时间图像,让学生计算对应的位移。
步骤5:巩固知识点1)提出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它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2)播放视频示例:展示一段物体位移为零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3)对学生回答的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位移为零意味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6:自主实验1)布置实验任务:设计一个实验,以测量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时间和位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师: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生:不能.师: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1、时刻和时间间隔讨论与交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同时提出问题: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3.观察教材第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生: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8: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8: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生: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师: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师: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展示问题)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6小时59分、15小时50分、22小时零6分.(教师总结)师: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生: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师: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时间间隔.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lash动画.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生:时刻: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表示时刻.时间: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师: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计时起点的选择是人为的.单位秒(s).课堂训练: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A解析: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是指一瞬间,是时刻;上课历时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间.故选A.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内有60个时刻答案:BC解析: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2、路程和位移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 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生: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而言,都是从北京到了重庆. 师: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生: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米(m).路程: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实例: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有方向的线段表示位移,从初始位置A向末位置B画有向线段,展示教材图1.2-3.讨论与交流: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找出里面的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的变动.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甲:同学,请问红孩去哪里了?乙:他去图书室了,五分钟前还在这儿.甲:图书室在哪儿?乙指着东北的方向说:在那个方位.甲: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吗?乙:你可以从这儿向东到孔子像前再往北走,就能看见了.丙加入进,说道:也可以先向北走,再向东,因为那边有好风景可看.甲:最近要多远?乙:大概要三百米吧.丙开玩笑说:不用,你如果能从索道直线到达也就是一百米.乙:别骗人了,哪有索道啊!丙:我是开玩笑的,那只好辛苦你了,要走曲线.甲:谢谢你们两位,我去找他了.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问题.生1:乙手指的方向东北,就是甲在找红孩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生2:里面的三百米是指路程,一百米的直线距离是指位移的大小.生3:他们谈话的位置和图书室是两个位置,也就是甲在找红孩过程中的初末位置.师:请你归纳一下: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生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生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生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教师提出问题师:位移的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时候?学生讨论后回答,并交流自己的看法.生: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教师适时点拨,画一往复直线运动给学生讨论.生: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教师总结师: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他情况中,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答案:C解析:A选项表述的因果关系没有意义,故A错.位移的方向可以用从初位置指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但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往往是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故选项B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所以选项C正确.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无论是位移还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3、矢量和标量师: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并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讨论后回答生: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对于讨论中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像电流这个学生学过的物理量,它是有方向的,但它仍然是标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生: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讨论与思考: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教师板书演示,让学生认识矢量相加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讨论与思考: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空中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 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解析:(1)-80 m,方向竖直向下;(2)到现在有两种: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80 m,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80 m”.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如教材图1.2-4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x2-x1.2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小结:。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学会计算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到具体物理问题中;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时间和位移的定义:时间是标志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量,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长度量;2.时间和位移的单位和量纲;3.时间和位移的比较和计算;4.时间和位移在运动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概念讲解介绍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单位和量纲,通过图片和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Step 3:时间和位移的比较和计算分别给出几种不同速度的运动,让学生比较不同时间和位移的大小,并用公式计算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Step 4:时间和位移在运动中的应用通过引入不同的运动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经过了多少时间和位移?Step 5:拓展应用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测量时间和位移的变化来研究其他物理量,如速度或加速度。
Step 6:小结检查通过课堂小结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1.设计合理的引入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2.在讲解概念时,使用图片、实例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3.在做比较和计算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应用部分,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为了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或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时间和位移的概念、理解时间和位移的关系,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第一章1.2 时间和位移一、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时刻2. 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3. 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与位移两个概念的学习,学会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进行区分,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培养自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严密性四、教学内容:一、时间与时刻师: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经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12点50分” “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10分钟”。
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生: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 时间=末时刻-初时刻补充说明:师: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
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点?开天辟地?师:当然不是,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的。
若我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1秒,那上一0 1 2 3 4 5 7 6 8秒呢?应该是负1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
如公元前200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第3秒末=第4秒初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以记成第2天,第2 年)前3秒=前3秒内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年,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比如学生一定知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
【学习者分析】
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材分析】
《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
【重点难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
所以采取类比方式进行相关教学。
【教学环节】
一.课题的引入
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到校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只是用上节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
二、新课内容
1、时间与时刻
在开始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
而学生在路上所用的就是时间,即时间间隔,它是指两个时刻之差。
提问:那么对于高中物理中时间与时刻中说到的第几秒、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意义分别应该怎样理解呢
回答:⑴、第几秒,一般使用是指“时刻”,但也可以是指“时间间隔”(特指1秒种),要根据上下文具体情况来判断。
如果含有“第几秒时”的意思,则指“时刻”;如果有“第几秒内”、“第几秒中”、“第几秒间”的意思,则是指具体某一秒钟的“时间间隔”。
如“到达第5秒”,是指“第5秒时”、“第5秒末”这一时刻点;如“在第5秒中”,是指这一秒的时间间隔。
可以用“第几秒时刻”和“第几秒时间”做区分。
⑵、第几秒初、第几秒末指的是“时刻”,与点有关。
“第几秒初”和“第几秒末”是指具体某一秒的前后端点(时刻)。
第5秒初指的是第5秒(时间间隔)这一秒钟开始的那一点,等同于第4秒末。
同样,第5秒末就是第5秒(时间间隔)这一秒钟的最后一点,等同于第6秒初。
⑶、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指的是“时间间隔”,与长度有关。
“第5秒内”是第4秒时刻到第5秒时刻之间,时间间隔为1秒;“前3秒内”是0到第3秒(时刻),时间间隔为3秒。
“前几秒”和“前几秒内”一样。
说明:“时刻”相当于坐标点,“时间间隔”相当于线段长度,“时刻”就是这线段的端点——用坐标来解释更易理解。
“时间间隔”即为常说的“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
见下图所示:
(关于时间与时刻的本质概念问题有专门的论著,见下面所列资料)
2、路程与位移
学生活动:1、在教室内任意选择两个位置作为起始点和终点,请一位学生沿不同的路径从起始点走到终点,然后让其他学生思考回答这位同学在刚才的活动中的位置的变化。
2、根据图,让学生指出由北京去重庆,可以选择哪几种交通路线,这些路线有哪些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3、指导学生结合插图阅读教材,思考归纳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师小结:
如下图片,质点从空间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它的位置变化叫做质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它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
而路程则是指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标量。
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
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可见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大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位移的主单位为:米。
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
3、矢量和标量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P13课文内容了解矢量和标量,知道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
2、探究P13思考与讨论问题,试着总结一下矢量的运算法则。
教师归纳: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大小和方向性的问题上,而且它们所遵循的运算法则也是不同的。
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师生互动:1、直线运动的位置表示:坐标, 如物体先处于A 位置,后处于B 位置 ⑴ 试在图中画出物体的位移;
⑵ 指出位移的大小与方向;
如物体先处于B 位置,后处于A 位置,结果又如何
2、物体由A 运动到B ,通过计算说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方法归纳:下图中△ x =(由A 运动到B)
体会并记忆:“初-末” or “末-初” 比如上图中
B A x x x ∆=-
三.课堂小结及课外研究性课题布置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位置、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1)位置:位置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时所在的空间的一点,其位置可由坐标确定,如图所示
为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A、B.
(2)路程:质点位置发生变化时的径迹长度叫路程,其单位通常用米(m),另外还有千米(km)、厘米(cm)等。
路程是标量。
(3)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根有向线段表示。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位移是矢量,它与物体具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其单位与路程的单位相同。
在直线坐标系中,常用x表示。
求位移时必须回答方向。
注意:①位移与路程不是一回事。
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除此之外,两者大小不会相等。
②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有关。
四、作业
1、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2、书面完成P16“问题与练习”第4题(参看教材P15图)。
【板书设计】
§时间和位移
1.时间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2.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3位移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4.路程
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5.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6.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7.位置
用坐标表示位置
8.位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9.坐标系
(1)一维坐标;
(2)二维坐标;
(3)三维坐标;
10.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位移、路程等概念是运动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运动学知识的基础。
初步掌握位移的矢量性、画法及简单的一维运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积极进行讨论、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