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工作

合集下载

猪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猪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猪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通过猪群内的接触传播。

该病在猪群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预防与控制猪链球菌感染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预防与控制猪链球菌感染的措施。

一、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猪链球菌感染的首要措施。

合理的猪场布局、定期的清洁消毒以及严格控制进出猪场人员的流动,都能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猪舍的清洁与消毒要定期进行,特别是在疫情爆发区域更要加倍注意。

二、加强猪群管理1. 健康检疫:新引进的猪只应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疫,以确保没有携带猪链球菌或其他传染病。

同时,加强猪只的免疫程序,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严格隔离:疑似或确诊患病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

隔离猪只的舍栏、饮水设备和饲料等物品应得到适当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 优化饲养环境:猪场应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猪只感染链球菌。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当使用是导致猪链球菌感染及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之一。

猪场管理者应制定明确的用药计划,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循兽医的建议。

减少滥用抗生素不仅能够控制猪链球菌的感染,也有助于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四、完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猪场管理者应与兽医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疫苗接种方式和时间表。

合理安排疫苗接种可以显著减少猪链球菌的感染风险。

五、注意人畜隔离猪链球菌感染不仅对猪只有害,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在与猪群接触后,人们应及时清洗双手,并避免将猪链球菌带入家庭环境。

同时,减少与病猪的直接接触,为防止感染传播,戴上口罩和手套是必要的。

六、加强兽医监督定期请兽医上门巡查猪场,进行病情监测和防疫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感染风险。

兽医在猪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帮助猪场管理者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流行于猪群中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

该病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着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制定一份详细的预防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疫情监测和防控机制1.定期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对疑似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实行严格隔离和检疫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2.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以确保在疫情爆发前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3.制定严格的禁止进出猪场的规定,从源头上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进行猪舍消毒工作,彻底清洁猪舍内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卫生制度。

2.加强猪舍通风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轻猪队的压力和抵抗力。

3.加强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保证猪只饮食和生活场所的卫生安全性。

三、科学养殖管理1.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合理配制饲料并适时增加营养成分,增强猪队的免疫力、抵抗力。

2.加强猪群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与疾病防控相关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善于从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控措施。

3.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监测猪只的体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1.加强防疫意识和技能的提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组织开展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知识培训,加强现场防疫技能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水平和防控能力。

3.定期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高防疫人员的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总之,制定一份有效的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加强防疫宣传教育,强化疫情监测和防控机制,提高环境卫生管理和科学养殖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最终保障猪群及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汇报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汇报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特此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的防控工作情况。

一、疫情现状:目前,我所辖地区已经出现多例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病例。

这是一种由猪Ⅱ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感染源传播。

病症表现为咽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

二、防控措施:1.加大疫情监测力度: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的监测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病例的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防控措施。

同时,对于有病猪的养殖场进行检查和封锁,杜绝病毒传播。

3.加强宣教工作: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加强对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卫生习惯。

4.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加强相关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备足相关药物和设备,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1.疫情监测报道不及时,流行病学调查不细致,导致疫情的控制工作受阻。

2.宣教工作推广不到位,公众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不高,有可能引发疫情扩散。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确保疫情动态及时报告和处理。

2.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卫生习惯。

开展口罩佩戴、手卫生等宣传活动,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防控知识。

3.加强与卫生执法部门的合作,对病毒来源进行深入调查和整治工作。

4.组织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以上是我所负责的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的汇报情况,请您审阅和指导工作。

谢谢!。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的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需要制定科学的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本文将从疫情监测、隔离和消毒、疫苗预防等方面介绍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方案,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建议。

一、疫情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播,建议开展定期的猪链球菌病监测工作。

在疫情高发区域,应增加监测频率,并对疫情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建议监测指标包括:猪链球菌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传染源情况等。

二、隔离和消毒1、隔离措施在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患病猪只和潜在感染猪只隔离开来。

具体隔离措施包括:(1)患病猪只和潜在感染猪只应分批次、分区域隔离管理;(2)隔离场所应具备单独的空间,防止病原菌扩散;(3)从受感染场所出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传播病菌。

2、消毒措施隔离场所和疫情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确保场所无病原菌存在。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的质量;(2)消毒场所应遵守消毒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消毒的彻底性;(3)严格控制人员和物资出入隔离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三、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对高风险地区或高风险品种的猪进行疫苗预防。

具体疫苗预防措施如下:1、疫苗种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疫苗进行预防。

(1)预防性疫苗:建议在饲养密度高、环境条件差、天气较冷或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2)治疗性疫苗:在疫情发生时,建议使用治疗性疫苗进行预防。

2、疫苗接种(1)接种时间和次数:疫苗接种时间和次数应根据猪的年龄和疫苗种类确定。

(2)接种方法:可采用皮下、肌肉注射、饮水和喷雾等方式进行接种。

(3)接种前后注意事项:接种前,应检查疫苗的质量,为接种猪只做好随时观察和监测工作;接种后应做好接种猪只的隔离观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四、其他预防措施1、猪舍环境管理(1)控制猪舍内湿度和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避免猪只受到寒冷和潮湿的伤害;(2)清洁猪舍,定期进行消毒和饲料器具、水槽等的清洗消毒;(3)加强猪舍通风,保持猪舍干燥通风,避免因空气浑浊而促进传播。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但也有可能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使养殖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方案。

一、疫情监测工作向当地动物疾病监测机构汇报猪性链球菌感染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及时和准确地上报动物采样检测结果,排除和隔离疫情源,防止疫情扩散。

二、养殖场管理对于猪类动物的养殖场,应严格遵守养殖场管理规定,加强养殖场的卫生和环境监测,尤其注意消毒工作。

同时,养殖场要保持充足的清洁卫生设施,保证病情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处理,避免疫情的扩散。

定期开展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要确保饮水、饲料的质量和安全,尤其是饲料中添加的抗菌素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抗菌素残留超标危害人畜健康。

三、疫苗接种猪链球菌病的预防疫苗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正规途径使用预防疫苗,加强猪类动物抵抗力,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使用疫苗前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对独立饲养、流浪、脱离繁殖场的猪类动物特别注意,避免病菌感染带来的风险。

同时加强疫苗供应和管理,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四、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应选择优质饲料,避免过度饲养,给予足够的营养成分提高猪类动物的免疫力,改善猪类动物健康水平,更好地控制猪链球菌病带来的危害。

避免饲料中添加过多的抗生素,从饲料中减少病菌和有害微生物的带菌数,改善垫料质量,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猪类动物健康的影响,降低疾病爆发的风险。

总之,得到有效的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协同合作,精心研究,策划一些可行有效的防治方案,探索适合猪类动物养殖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请猪类养殖企业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确保经济利益同时兼顾公共卫生和社会责任。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情况汇报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情况汇报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情况汇报
关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情况的汇报
xx市卫生局
;
今年6月以来,四川省陆续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我局在关注疫情的同时,及时采取相关具体措施,积极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尚未报告发现人能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

一、所做的工作
拓展培训的覆盖面。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自古有之,但今年四川发生的病人潜伏期短、病情重,病死率高。

因此,下一步打算对全市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培训课程开展全员辅导。

同时,吸取非典教训,流行病学医生要掌握临床诊断与治疗,医院临床医生则也要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注重预防与治疗的地方病有机结合。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目前尚未发现人张三丰病例,防控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关键措施是控制猪类病情。

因此,建议林业部门要加强牲畜的监测,经贸部门要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的监督检查,工商部门要加强对生猪及风险控制肉制品流通领域的监管。

;。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我向您汇报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的防控工作情况如下:
1. 目前疫情概况: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发现了一系列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的病例。

截至目前,已有20例确诊病例,其中5例病情较为严重,其他病例均处于轻度感染状态。

2. 疫情追踪和监测:我们组织了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对确诊病例进行了追踪和监测,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排查。

通过这样的努力,已经找到了可能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源。

3. 预防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了人群教育,提高了公众对该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了医疗机构的防护和监测能力,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

4. 医疗保障:我们已经加强了医疗机构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感染病例。

同时,我们也采购了足够的药品和防护用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5. 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我们已经与国际间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进行了信息共享。

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及时获得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控经验,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通过我们的努力,目前疫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彻底消除风险。

我们将继续加强预防控制工作,密切监测疫情发展动态,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人感染猪链球菌应急预案

人感染猪链球菌应急预案

人感染猪链球菌应急预案一、总则(一)总体目标为做好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工作,提高人感染猪链球菌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发生,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三)适用范围我院各科室开展的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部门配合,分级负责。

二、组织领导成立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专家组,应急救治小组,流行病学调查小组,疫情上报及消毒隔离小组,应急后勤保障小组及保卫小组,各小组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一)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布置我院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人感染猪链球菌应急处置专家组职责:负责对医院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医院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卫生应急响应的终止及后期评估提出咨询建议等。

(三)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应急救治小组:职责:负责组织对医院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涉及人员的诊断及救治工作。

(四)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职责:1.负责对医院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事件的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涉及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病原学检验等。

2.根据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负责疫情的报告与院内信息交流工作。

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研制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人感染猪链球菌事件评估报告。

(五)疫情上报及消毒隔离小组(六)应急后勤保障小组职责:负责人感染猪链球菌防控所需药物、设备、物资的及时供应及储备以及临床医技检验和检查的准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7.26•【文号】卫发电[2005]34号•【施行日期】2005.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卫发电[2005]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局部地区相继发生了以高热、寒战、皮下淤点淤斑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向各地通报本次疫情情况,并对夏季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一、疫情通报(一)发病情况截止7月24日中午12时,累计发病80例,其中临床诊断67例,疑似13例;已经死亡19例,治愈出院4例,现住院病例中病危17例。

病例分布在资阳市、内江市的4个区(县),发病患者共涉及40个乡镇(街道)、75个村(居委会)。

病例呈散状分布,未发现人传人现象。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平均潜伏期为2至3天;多数病例发病急、临床表现重,约50%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专家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直接病因为宰杀、加工病(死)猎。

(二)疫情控制工作进展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地的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行动,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主动搜索病人,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千方百计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我部与农业部立即派出联合工作组协助当地卫生、农业部门紧急行动,确定定点医院,培训医务人员,广泛开展排查,搜索可疑病人和可能感染猪链球菌的生猪。

同时,加强健康相关知识教育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意识。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与预防

2019年第10期(总第215期)临床金鉴链球菌是一类常见的化脓性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及废弃物是散播本病的主要原因。

新疫区呈暴发流行性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老疫区的多呈散发型,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

该病传播缓慢,一旦传入很难根除。

1病例泾川县某养殖户所养的猪发病,体温升高至40℃,呈稽留热,食欲废绝,喜饮水,精神萎靡,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嗜睡,有的关节肿大,出现跛行。

2病原学链球菌属的细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长短不一的链状,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液体培养基上常呈长链。

不形成芽孢,一般无鞭毛,有的菌株在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内形成荚膜,革兰氏阳性菌,在含鲜血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较小,透明,致病力强。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29~33℃的场地上能存活6天。

对热敏感,常用消毒剂均能很快将其杀死。

3流行病学患病、隐形感染和康复后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对病死猪处置不当或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种猪易感,但以哺乳和断奶仔猪最易感,怀孕母猪的发病率也高。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较多,7~10月可出现大流行,该病的发生常与气候炎热等诱因密切相关。

经呼吸道、消化道、受伤皮肤和粘膜等各种途径均可感染。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新疫区呈暴发流行性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老疫区的多呈散发型,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

该病传播缓慢,一旦传入很难根除。

4临床症状4.1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4.1.1最急性型常见流行初期,突然发病,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体温高达41~43℃,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

4.1.2急性型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43℃,呈稽留热,呆立,嗜卧,喜饮水,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颈部、耳下、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并有出血点,哺乳和断奶仔猪表现神经症状,多在3~5天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猪链球菌病预防的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的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的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预防的工作方案近期,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区发生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传染病,由c、d、e 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

猪链球菌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卫发电[]34号)、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对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沪卫疾控[]49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最短可数小时,最长7天。

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

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

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

二、疫情监测(一)信息收集区疾控中心要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动态,同时加强与农委、畜牧兽医部门的信息沟通,了解家畜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预警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病例监测各医疗机构的感染性疾病科、内科、儿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畏寒、高热、伴有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昏迷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应按照《人-猪链球菌病诊断标准(参考标准)》做好甄别、诊断工作,应重点询问病人发病前7天内是否有与病死猪(羊)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流行病学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分型
普通型: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部 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无休克、昏迷表现。
休克型(TSS): 在全身感染基础上出现血压下降,成人收缩压低于 90 mmHg,脉压小于20 mmHg,伴有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①肾功能 不全;②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③肝功能不全;④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⑤全身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眼结膜充血;⑥ 软组织坏死,筋膜炎,肌炎,坏疽等。
猪链球菌对环境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差,对常见消毒剂都敏感。
灰白色、圆形、湿润、 细密、小菌落; α溶血: 溶血环窄小,板子背 面可见溶血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为2~3天。一般来说,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起病,轻重不一,表现多样。 1. 感染中毒症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 等。 2.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腹痛、腹泻。 3. 皮疹: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部分病例可出现口唇疱疹。 4. 休克:血压下降,末梢循环障碍。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重者可出现昏迷。 6. 呼吸系统表现:部分严重患者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出现呼吸衰竭表现。 7. 听力、视力改变: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且恢复较慢。 8. 其他: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炎、化脓性咽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严 重患者还可出现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感染人而引起 的人畜共患疾病。夏秋季多见。 高危人群:从事猪的屠宰及加工等人员。 本病主要通过皮肤的伤口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下降等一般细菌感染症状,重 症患者可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SS)和链球菌 脑膜炎综合征(streptococcus meningitis syndrome, SMS)。
无菌试管) STSS:血(8ml左右分置于2管非抗凝采血管) 死亡病例:肝、脾
血:非抗凝血(血块+血清) 脑脊液:临床指征允许,量足够 肝、脾:尸检(最后一层须无菌操作;不同器官组织无交叉污染)
立即接种血平皿和/或增菌培养瓶,置于35~37℃培养。 否则安全密闭的容器,室温或4℃快送快检,不可冷冻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原学
猪链球菌属链球菌(streptococcus)科,革兰染色阳性,呈球 形或卵圆形
根据链球菌兰斯菲尔德(Lancefield)分类法,将猪链球菌分到 了R、S、T群。
根据细菌荚膜多糖抗原的差异,分35个血清型,即1~34型和 1/2型。
革兰阳性、小球菌、 链状排列
文献报道,感染人的猪链球菌分别是2型(R群)、1型(S群) 和14型,尤以2型为常见,也是最常被分离到的猪链球菌型别,其 他两个型别仅有个案报道。
可疑动物标本检测
采集病例接触的猪或猪肉、当地病(死)猪及同栏生猪的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培养。
(1)对病例发病前一周接触过的可疑猪只或存留猪肉均进行采样,其中生猪采集鼻咽 拭子样本。
(2)病例发生地所在乡镇若出现了病(死)猪的情况,应尽可能多的对当地病(死) 猪采集扁桃体、鼻咽拭子、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标本。
做好当地防控宣传教育及舆论引导,防止负面影响,造成社会恐慌。
做好疫点消毒处置工作(具体参考《疫点消毒处理工作程序》)。
日常加强辖区医务人员防治技术培训,随时应对疫情(别临时抱佛脚)。
菌株保存(若有需求)
25-30%甘油肉汤、脱脂牛奶 大量生长良好的细菌:培养18-24h的细菌,不超过24h 2-4个平板密集划线——1支2ml保菌管 充分悬浊混匀, -80 ℃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保存至少5-10年
信息通报及其他防控工作
县级疾控机构在病例情况初步明确后,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协 助其向同级卫生监督机构和畜牧兽医部门通报信息,便于卫生监督机构对可 疑的猪只、猪肉及其制品进行处理和畜牧兽医部门开展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和 防控。
做好辖区医疗机构、疫点周围村落(社区)相关症状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处置。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发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 (含疑似病例)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 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并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病例一般情况、就诊情况、临床表现、临床检验结果、 家畜饲养及病死情况等,此外还需对可能的感染途径详细询问调 查。
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出现TSS或SMS表现,或同 时存在TSS和SMS表现。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无菌部位标本培养分离出猪 链球菌和(或)特异性基因检测阳性。
早诊断、早治疗
病原治疗:青霉素、头孢三代 一般对症治疗:发热、恶心呕吐、烦躁、疼痛 糖皮质激素 脑膜炎的处理:抽搐惊厥、颅内高压 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强心、血管活性药物 呼吸支持 DIC处理
冻) ⑻采样送检单。
实验室检测
• 对采集的标本尽快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形态学 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PCR等相关检测。
共同暴露者的管理
• 发现的可疑感染途径的其他共同暴露者(如共同宰杀病死猪的 其他人)应进行登记、追踪和医学观察(观察期为最后一次暴 露后7天)。
• 发现符合诊断依据中 “临床表现”所列任一条临床表现者,立 即进行诊疗及其它相关调查和处理(附表2)。
(3)发现的病(死)猪同栏的其它生猪也应采样鼻咽拭子标本。
上述(2)和(3)的标本采集量合计应达到10头以上,病(死)猪及同栏生猪较少时 全部采集。
有条件立即接种血平皿和/或增菌培养瓶,置于35~37℃培养。 否则安全密闭的容器,室温或4℃快送快检,不可冷冻
样品送检单
采样器材
⑴负压采血管、无菌管。 ⑵记号笔。 ⑶方便采集组织标本的无菌容器。 ⑷无菌的剪刀、镊子和手术刀。 ⑸血平皿、增菌培养瓶。 ⑹乳胶手套、隔离服、防护口罩、胶靴或者防水鞋套。(安全防护) ⑺带有冰排的保温运输容器。(室温或4℃尽快运往实验室,不可冷
不建议瓷株保菌管: 保存时间短: 1-2年 多余保存液吸不干净,菌易死 瓷株上菌量小,复苏困难
谢谢大家!
全省疫情概况 2014年曲阜市报告山东省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 2014-2018年,全省累计报告15例,涉及7个市的13个县(区); 临沂5例,威海3例,烟台、济宁各2例,青岛、淄博、德州各1例。
(潍坊尚未发现)
依据:全国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方案(2009版)、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诊疗方案(2006年)、《人猪链球菌病疫点消毒处理工作程序》
脑膜炎型(SMS):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呕吐。重 者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混合型:兼有休克型和脑膜炎型表现。
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等家畜直接接触史,具有 急性全身感染中毒表现;或在上述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外周血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 病前一周家庭内有无病、死猪发生;除猪外,有无其它动物死 亡
2. 是否屠宰加工、埋葬病、死猪
3. 是否屠宰或加工生猪
4. 邻近地区是否有类似人和动物病例
选择“农民”外,还需分别选择 “屠夫”和/或“生肉销售人员”
病例的标本采集
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采样类型 SMS:血(8ml左右分置于2管非抗凝采血管)、脑脊液(3~5ml置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