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中新技术
施工新技术新工艺

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一、钢结构技术1、深化设计技术主要技术内容深化设计是在钢结构工程原设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钢结构加工、运输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进行的二次设计。
其主要技术内容有:使用详图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实体模型或使用计算机放样制图,提供制造加工和安装的施工用详图、构件清单及设计说明。
施工详图的内容有:构件平、立面布置图,其中包括各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定位轴线和标高、构件连接形式、构件分段位置、构件安装单元的划分等;准确的连接节点尺寸,加劲肋、横隔板、缀板和填板的布置和构造、构件组件尺寸、零件下料尺寸、装配间隙及成品总长度;焊接连接的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质量等级;螺栓连接的螺孔直径、数量、排列形式,螺栓的等级、长度、初拧终拧参数;人孔、手孔、混凝土浇筑孔、吊耳、临时固定件的设计和布置;钢材表面预处理等级、防腐涂料种类和品牌、涂装厚度和遍数、涂装部位等;销轴、铆钉的直径加工长度及精度,数量级安装定位等。
构件清单的主要内容有:构件编号、构件数量、单件重量及总重量、材料材质等。
构件清单尚应包括螺栓、支座、减震器等所有成品配件。
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原设计的相关要求、应用规范和标准、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对深化设计图的使用提供指导意见。
深化设计贯穿于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除提供加工详图外,还配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临时施工支撑设计、施工安全性分析、结构变形分析与控制、结构安装仿真等工作。
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设计和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安全有积极意义。
2、技术指标通过深化设计满足钢结构加工制作和安装的设计深度需求。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动钢结构工程的模数化、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计算机自动校核、自动纠错、自动出图、自动统计,提高钢结构设计的水平和效率。
深化设计应符合原设计人设计意图和国家标准与技术规程,并经原施工图设计人审核确认。
3、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模块式钢结构组装、吊装技术是指:将大型超高钢结构分割成若干个框架单元(模块)分别在地面进行各个框架单元(模块)的组装,在符合吊装能力的前提下,将框架内的设备和部分管道预先安装到位,减少了高空施工作业,然后选用符合工况条件的大型起重机分别进行各个框架单元(模块)的吊装就位。
钢结构技术新技术介绍

钢结构技术新技术介绍钢结构是一种使用钢材作为主要构造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结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钢结构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它们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传统的钢结构主要采用普通强度钢材,如Q235和Q345等。
然而,随着高强度钢材的出现,如Q460、Q690等,高强度钢材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强度钢材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变形,使得结构更加坚固和安全。
同时,高强度钢材的使用还能减少结构自重,提高空间利用率。
二、自救型钢结构体系自救型钢结构体系是一种能在地震等灾害情况下自我修复的新型结构体系。
该体系利用可控变形的结构元件,能够在受到外力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自救型钢结构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维修和修复的成本,提高结构的可持续性。
三、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是一种将钢结构预制成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法。
相比传统的现场焊接施工,装配式钢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造价可预测等优势。
装配式钢结构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弹性断裂防腐涂层技术钢结构常常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如潮湿、腐蚀等。
传统的防腐涂层通常只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无法抵御弯曲和拉伸过程中出现的裂纹。
因此,弹性断裂防腐涂层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可以在防腐涂层中添加弹性体,并结合断裂力学的原理,使得涂层在受力时能够形成稳定的裂纹扩展区,从而阻止裂纹扩展并维持结构的完整性。
五、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在钢结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师可以对结构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包括荷载分析、抗震分析、热力学分析等。
这样可以预测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和改进。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还可以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设计错误和建设风险。
建筑钢结构设计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建筑钢结构设计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建筑钢结构设计也日益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当前流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它们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筑设计和管理工具。
它通过数字化的建模和模拟,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全方位分析和优化。
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结构的性能,并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荷载、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协作平台,促进设计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疲劳分析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疲劳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模拟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耐久性能,评估结构的抗疲劳能力的方法。
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由于长期受到风荷载、地震等外力的作用,结构可能发生疲劳破坏,因此疲劳分析技术变得尤为关键。
通过对结构的材料性能、几何形状和荷载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并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
三、防火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钢结构由于其优良的抗拉性能和刚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然而,钢材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导致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甚至发生熔化。
为了保护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防火技术被引入到建筑钢结构设计中。
这包括使用防火涂料、防火板等防火材料,设计防火分隔间隔等措施,提高钢结构在火灾中的耐火性能。
四、抗震设计技术在建筑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地震是威胁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震活跃区域,抗震设计成为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钢结构由于其优秀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在抗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的配置钢材和设计结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建筑钢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此外,还可以运用地震波反应谱分析等方法,对结构进行更精确的抗震设计。
十项新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十项新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十项新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是指通过结合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将两者相互补充,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施工效率。
下面介绍十项新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技术:
1. 钢框架与混凝土填充墙结构:在钢框架的内部用混凝土浇筑填充墙体,使结构既有抗震能力又有较好的隔声和隔热性能。
2. 钢筋混凝土中空板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板的中间加入钢筋网格,利用钢筋网格的张力来增强板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
3. 钢筋混凝土高层柱浇筑技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高层柱的内部设置钢管,并用混凝土浇筑,提高柱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4. 钢板剪力墙结构:将钢板作为剪力墙的面板,用混凝土填充其内部,形成组合力墙,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5.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梁的上部采用钢梁,下部采用混凝土梁,通过连接装置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提高梁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6.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将钢梁和混凝土梁组合在一起,形成
组合桥梁,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7. 钢-混凝土组合板框结构:将钢板作为框架的立面,用混凝
土填充框架内部,形成组合板框结构,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和抗震性能。
8. 钢-混凝土组合悬挑结构:在悬挑结构的悬挑部分采用钢结构,其余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通过两者的组合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9.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柱和梁部分采用钢结构,其余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10. 钢-混凝土组合核电站结构:在核电站结构的重要部位采用钢结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同时在核电站的其他部位采用混凝土结构,满足辐射屏蔽和安全防护的要求。
公司钢结构工程施工新技术

公司钢结构工程施工新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是现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为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最新的钢结构工程施工新技术。
首先,3D打印技术是目前钢结构工程领域的一项热门技术。
传统的钢结构工程施工通常需要大量的模具和手工加工,而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设计好的钢结构模型打印成现实物体。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更复杂形状和结构的设计。
其次,无人机技术也开始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
无人机可以通过飞行携带高清摄像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拍摄,以帮助施工人员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通过携带传感器收集数据,对钢结构进行精确精细的测量和检测,提供更准确的施工参数。
第三,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开始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VR和AR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在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环境中进行钢结构的设计和布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减少错误和变更。
最后,物联网技术(IoT)的发展为钢结构工程施工带来了无限可能。
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现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管理。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获取数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施工过程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3D打印技术、无人机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都拓宽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范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并推动了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未来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钢结构工程施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新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施工方式和流程,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使钢结构工程成为现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钢结构建筑建筑工程的新技术

钢结构建筑建筑工程的新技术钢结构建筑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构建的建筑形式。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抗震性能和更快的施工速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钢结构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钢结构建筑工程的新技术。
一、3D打印技术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技术,它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
在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构件制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将建筑设计转化为数字模型,再利用3D打印技术将所需构件一次性打印出来,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人力成本。
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并提供更高的精度和质量控制。
二、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技术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火性能。
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技术通过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能。
该技术可以通过将钢构件置于混凝土中,利用钢和混凝土的互补作用来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此外,钢结构混凝土复合技术还可以提供更灵活的设计空间,创造出更多样化的建筑形式。
三、高性能钢材高性能钢材是指具有较高强度、较好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的钢材。
随着钢材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高性能钢材在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钢材可以更好地抵抗氧化、腐蚀和侵蚀,使得建筑更加耐久和可靠。
高性能钢材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所需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四、数字化建模与信息化管理钢结构建筑工程中的数字化建模与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进行全过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通过数字化建模软件,可以对建筑进行复杂形状和结构分析,预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施工进度、材料供应和安全监控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分析探索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分析探索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建造更大、更强、更长的各种超大型复杂结构物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追求,大跨度钢结构随之被发展起来。
同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工程实践的大量增加,我国科技人员必将进一步研制开发出适应我国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需要的新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更加充分的体现出钢结构包括大跨度钢结构的先进性、经济性与合理性,从而促使我国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更积极健康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工艺要点现代施工技术中,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尤为突出,尤其是其强度、自重、施工技术、抗震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点,使其成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建筑项目以及施工技术中的主流。
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相爱,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期的最佳工期,采用各种措施来确定钢结构安装的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是关键。
1、钢结构新技术1.1高层钢结构新技术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结构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建筑高度和设计来选择框架、支撑等构件。
在高层钢结构新技术中结构构件采用劲性钢筋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
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不仅刚度大,更解决了传统钢结构防火性能差问题,在防火性能方面明显有所提高。
高层钢结构新技术适用于底部结构或高层建筑。
1.2空间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以钢管为构件节点网架、网壳、多层变截面网架等等。
不仅自重轻、造型美观、强度也要比传统钢结构要好。
空间钢结构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钢结构技术之一,可应用于大跨悬索结构和大跨空间结构中。
1.3轻钢结构技术轻型彩钢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了新的轻钢结构形式,轻钢结构技术的柱距6-9m,跨度可达30m甚至更大,高度可达10m,并可设轻型吊车。
不仅质量好,且安装速度快、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可用于各类工业厂房施工。
1.4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以轻钢或钢管与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梁、柱承重结构为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近年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框架梁、柱及楼盖,工业建筑柱及楼盖等。
钢结构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介绍

钢结构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介绍1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1.1 新材料所有材料(包括主结构材料、外墙面材料、屋面材料)采用高强度钢板,降低厂房自重。
1.2 新工艺(1)主结构采用美国技术预打孔工艺。
翼缘、端板及连接板采用数控制孔,电脑定位,减少划线工序,提高制作精度和效率。
(2)主结构主焊缝焊接采用双丝双头自动焊,零件板采用半自动混合气体保护焊,整板拼接采用埋弧自动焊,腹板对接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等先进焊接工艺。
1.3 新技术(1)檩条使用热镀锌材料,采用美国技术,电脑化预打孔再成型工艺,充分保证孔位精度。
(2)墙面板、屋面板全部采用美国技术,先下料,再成型工艺。
●360°锁缝屋面板取得美国FM认证,从工艺上根本解决漏水问题●内天沟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彻底解决隐蔽工程的防腐问题●所有包角、收边采用电脑化预成型,以保证加工精度(3)屋面采光板加工成与屋面板型一样,可以360°锁缝,防止漏水的发生。
2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2.1 严格的技术体系金属建筑技术体系建立在美国建筑公司(1947年建立)60多年的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是成熟的、完备的、久经实践检验的。
公司在企业制度上保证了技术文件可以得到严格切实的执行,任何层级的职员均无权擅自改变技术指标,从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这是品牌的一个根本性保障措施。
金属建筑技术体系同时也是开放的和发展的。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超出其期望的服务,在提供成熟的标准化产品的同时,坚持投入较多的资源开展研发工作,将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系统、新技术不断地引入,改进、发展、丰富金属建筑技术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差异化的服务。
如复合金属幕墙系统、金属屋面翻新系统、集成商业建筑系统、钢结构住宅系统等产品就是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研发定型的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2完备的技术文件金属建筑技术体系以文件的形式建立,主要涵盖设计、制造、施工、维护等全环节,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技术委员会会议制度》:技术委员会由公司跨部门技术骨干组成,技术委员会会议是技术工作平台。
钢结构新技术-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1. 技术内容(1)虚拟预拼装技术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将钢结构分段构件控制点的实测三维坐标,在计算机中模拟拼装形成分段构件的轮廓模型,与深化设计的理论模型拟合比对,检查分析加工拼装精度,得到所需修改的调整信息。
经过必要校正、修改与模拟拼装,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2)虚拟预拼装技术主要内容1)根据设计图文资料和加工安装方案等技术文件,在构件分段与胎架设置等安装措施可保证自重受力变形不致影响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建立设计、制造、安装全部信息的拼装工艺三维几何模型,完全整合形成一致的输入文件,通过模型导出分段构件和相关零件的加工制作详图。
2)构件制作验收后,利用全站仪实测外轮廓控制点三维坐标。
①设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全站仪测站点坐标,仪器自动转换和显示位置点(棱镜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
②设置仪器高和棱镜高,获得目标点的坐标值。
③设置已知点的方向角,照准棱镜测量,记录确认坐标数据。
3)计算机模拟拼装,形成实体构件的轮廓模型。
①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测得的控制点坐标数据,导入到EXCEL表格,换成(x,y,z)格式。
收集构件的各控制点三维坐标数据、整理汇总。
②选择复制全部数据,输入三维图形软件。
以整体模型为基准,根据分段构件的特点,建立各自的坐标系,绘出分段构件的实测三维模型。
③根据制作安装工艺图的需要,模拟设置胎架及其标高和各控制点坐标。
④将分段构件的自身坐标转换为总体坐标后,模拟吊上胎架定位,检测各控制点的坐标值。
4)将理论模型导入三维图形软件,合理地插入实测整体预拼装坐标系。
5)采用拟合方法,将构件实测模拟拼装模型与拼装工艺图的理论模型比对,得到分段构件和端口的加工误差以及构件间的连接误差。
6)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记录,对于不符规范允许公差和现场安装精度的分段构件或零件,修改校正后重新测量、拼装、比对,直至符合精度要求。
(3)虚拟预拼装的实体测量技术1)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控制点测量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多次转换测站点。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新技术研讨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新技术研讨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通过实例实践分析了对钢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介绍了该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应用,探讨了钢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技术;安全措施;施工工艺;安装;连接;混凝土1.引言近年来由于地价的上涨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研究日趋完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使高层建筑迅猛发展。
同时高强度钢材应运而生,大量进入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而且它的反响很好,表现为抗震性好、轻质高强、施工周期短、工厂化制作减少现场的湿作业;另外一方面适用性广,外形美观、可回收利用,具有低碳环保又节能的作用;所以已经逐渐成为民用住宅建筑中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体系,但是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较复杂,构件制作精度要求较高。
2.高层钢结构建筑实例及特点介绍某公司办公大楼南北长 118m ,东西宽度63m ,一共有18层高。
基础与本工程钢柱底部采用外包式柱脚连接。
钢柱为650×650 h 截面,腹板厚度为20 mm ,翼缘厚度为28 mm。
梁柱节点采用10. 4 级m32 高强螺栓连接。
地脚螺栓m32,螺母和垫圈为q235 钢。
钢筋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结构作为水平结构中楼板,钢梁间与压型钢板采用栓钉连接,钢柱外包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内墙。
民用建筑中钢结构建筑做法与传统结构形式差别较大,在整个建筑中,在不同的建筑中钢结构通常都不相同,因此其安装中不可能有相对固定的或一个统一的工艺与安装模式。
3.高层钢结构建筑工程工艺流程全部采用场外加工是钢结构构件的方式,而钢柱每节按三层分段。
做好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是必要的环节。
细化设计钢结构节点,各类构件的受力计算则利用钢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利用cad 图形设计平台对复杂构件放大样和复杂连接节点,建立钢结构符号节点库,实现图形信息微机化。
建筑业10项新技术(钢结构)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新增)
钢结构深化设计以设计院施工图等资料为依据,依托深化设计软件, 生成布置图、零构件图等的过程,与BIM结合,实现模型信息化共享, 由传统“放样出图”延伸到施工全过程。
物联网技术在深化设计、施工过程阶段建立统一编码体系,通过数控 设备联网管理,将收集的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实现信息共享。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更新) 高效焊接技术是通过使用焊接机器人、多丝埋弧焊、优化焊接坡口等
先进工艺技术提高焊接生产效率的系列焊接技术。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滑移施工技术是在建筑物的一侧搭设一条施工平台,在建筑物
两边或跨中铺设滑道,所有构件都在施工平台上组装,分条组 装后用牵引设备向前牵引滑移(可用分条滑移或整体累积滑 移)。结构整体安装完毕并滑移到位后,拆除滑道实现就位。 滑移可分为结构直接滑移、结构和胎架一起滑移、胎架滑移等 多种方式。牵引系统有卷扬机牵引、液压千斤顶牵引与顶推系 统等。
第5章 钢结构技术
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选用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ReL≥390Mpa),可减少
钢材用量及加工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为了提高结 构的抗震性,要求钢材具有高的塑性变形能力,选用低 屈服点钢材(屈服强度ReL=100~225Mpa)。 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中规定 八个牌号,其中Q390、Q420、Q460、Q500、Q550、 Q620、Q690 属高强钢范围;《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 有九个牌号,其中Q420q、Q460q、Q500q、 Q550q、Q620q、Q690q 属高强钢范围;《建筑结构 用钢》GB/T 19879 有Q390GJ、Q420GJ、Q460GJ 三个牌号属于高强钢范围;《耐候结构钢》GB/T 4171, 有Q415NH、Q460NH、Q500NH、Q550NH 属于高 强钢范围;《建筑用低屈服强度钢板》GB/T 28905, 有LY100、LY160、LY225 属于低屈服强度钢范围。
钢结构施工新技术

钢结构施工新技术1、钢结构发展概况钢是一种铁碳合金,人类采用钢结构的历史和炼铁、炼钢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最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伊拉克两河流域就出现了早期的炼铁术。
我国也是较早发明炼铁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铁技术已很盛行了。
公元65年(汉明帝时代),已成功地用锻铁为环,相扣成链,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铁链悬桥——兰津桥。
此后,为了便利交通,跨越深谷,曾陆续建造了数十座铁链桥。
其中跨度最大的为1705年(清康熙)建成的四川泸定大渡河桥,桥宽2.8m,跨长100m。
除铁链悬桥外,我国古代还建有许多铁建筑物,如铁塔等,目前依然存在。
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中华民族对铁结构的应用,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欧美等国家中最早将铁做为建筑材料的当属英国,但直到1840年以前,还只采用铸铁来建造拱桥。
1840年以后,随着铆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随着1855年英国人发明贝氏转炉炼钢法和1865年法国人发明平炉炼钢法,以及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之后,形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且韧性好的钢材才开始在建筑领域逐渐取代锻铁材料,自1890年以后成为金属结构的主要材料。
20世纪初焊接技术的出现,以及1934年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
除西欧、北美之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结构体系。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统治之下,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工业落后,古代在铁结构方面的技术优势早已丧失殆尽。
我国在1907年才建成了钢铁厂,年产钢只有0.85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钢结构曾起过重要作用,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了一大批钢结构厂房、桥梁。
但由于受到钢产量的制约,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钢结构被限制使用在其他结构不能代替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结构的发展。
钢结构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介绍

钢结构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介绍1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1.1新材料所有材料(包括主结构材料、外墙面材料、屋面材料)采用高强度钢板,降低厂房自重。
1.2新工艺(1)主结构采用美国技术预打孔工艺。
翼缘、端板及连接板采用数控制孔,电脑定位,减少划线工序,提高制作精度和效率。
(2)主结构主焊缝焊接采用双丝双头自动焊,零件板采用半自动混合气体保护焊,整板拼接采用埋弧自动焊,腹板对接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等先进焊接工艺。
1.3新技术(1)檩条使用热镀锌材料,采用美国技术,电脑化预打孔再成型工艺,充分保证孔位精度。
(2)墙面板、屋面板全部采用美国技术,先下料,再成型工艺。
• 360。
锁缝屋面板取得美国FM认证,从工艺上根本解决漏水问题•内天沟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彻底解决隐蔽工程的防腐问题•所有包角、收边采用电脑化预成型,以保证加工精度(3)屋面采光板加工成与屋面板型一样,可以360°锁缝,防止漏水的发生。
2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2.1严格的技术体系金属建筑技术体系建立在美国建筑公司(1947年建立)60多年的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是成熟的、完备的、久经实践检验的。
公司在企业制度上保证了技术文件可以得到严格切实的执行,任何层级的职员均无权擅自改变技术指标,从而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这是品牌的一个根本性保障措施。
金属建筑技术体系同时也是开放的和发展的。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超出其期望的服务,在提供成熟的标准化产品的同时,坚持投入较多的资源开展研发工作,将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系统、新技术不断地引入,改进、发展、丰富金属建筑技术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差异化的服务。
如复合金属幕墙系统、金属屋面翻新系统、集成商业建筑系统、钢结构住宅系统等产品就是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研发定型的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2完备的技术文件金属建筑技术体系以文件的形式建立,主要涵盖设计、制造、施工、维护等全环节,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技术委员会会议制度》:技术委员会由公司跨部门技术骨干组成,技术委员会会议是技术工作平台。
钢结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钢结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钢结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是确保钢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一、钢结构施工方案1、1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熟悉图纸、技术交底、材料采购、现场布置、安全设施等。
同时,对钢结构构件进行预加工,确保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1、2基础工程基础工程包括桩基、基础梁、承台等。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合理的桩基和基础梁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桩基和基础梁的施工质量,为钢结构的安装提供稳定的基础。
1、3钢构件安装钢构件的安装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前,需要对钢构件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其质量和精度。
安装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安装工艺和设备,确保钢构件的垂直度、平整度和标高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4连接施工钢结构连接施工是确保结构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对连接件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连接件的质量和精度。
1、5验收与调试在钢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调试。
对钢结构的整体质量、稳定性、承重能力等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二、钢结构技术措施2、1测量与定位测量与定位是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对钢结构的位置、尺寸、标高等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同时,需要进行反复校核和调整,确保其精度和质量。
2、2防腐与防火防腐和防火是钢结构施工中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防腐和防火措施,确保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例如,在钢构件表面涂刷防腐涂料、在钢构件内部设置防火涂料等。
2、3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钢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结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其承重能力、稳定性等参数。
建筑钢结构高效焊接新技术及应用3篇

建筑钢结构高效焊接新技术及应用3篇建筑钢结构高效焊接新技术及应用1建筑钢结构高效焊接新技术及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钢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质量是决定建筑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高效焊接技术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篇文章将介绍建筑钢结构高效焊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一、高效焊接技术的分类高效焊接技术是针对传统焊接技术的缺点,结合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研究开发出的新一代焊接技术。
根据不同的焊接方式,高效焊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离子束焊离子束焊是一种高能量束焊方法,它采用离子束束流与工作件交互的方式,通过加热和融化工作件来实现焊接的目的。
这种焊接方法的好处是焊缝精度高,热影响区小,能够焊接非常薄的材料,并且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2. 激光焊激光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它利用激光的高能量束焊焊缝,并且由于能量密度高,使得焊缝深度浅,HAZ小,表面形态好。
激光焊接的优点是焊缝质量高,成本低,速度快,适用于小型、精密的工作件焊接。
3. 摩擦焊接摩擦焊接是利用材料表面在高速摩擦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来进行焊接。
该方法的焊缝质量高,成本低,适用于连续焊接大量的同一型材构件。
4. 电子束焊电子束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它利用电子束加热金属材料的表面,使其熔化,并在熔池中形成焊缝。
该方法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适用于特殊材料的焊接。
二、高效焊接技术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1. 激光焊接钢结构建筑中主要应用的是激光钢板焊接技术。
该技术采用激光束焊接工艺和互锁缝及缩头榫结构的设计方式,是一种绿色环保、高品质、高效率的新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美观,焊接质量高,能够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整体性能。
2. 摩擦焊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建筑钢结构大型构件的焊接成本越来越高。
而摩擦焊接可以克服一些传统焊接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摩擦焊接可以克服传统巨型构件的难点,通过快速摩擦而产生的高温热源在加压作用下直接将材料熔化,再结合高速旋转的轴承还能充分搅拌和混合两个材料,形成拼接熔池,达到了均质化、强度一致的效果。
《钢结构项新技术》课件

案例3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采用大跨度的 钢结构框架,创造了开阔的空间和 独特的建筑形态。
4. 总结与展望
1 结识钢结构新技术
通过掌握BIM技术、3D打印技术和超高层钢结构技术,可以提高钢结构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2 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涌现,钢结构的新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 用。
2.3 超高层钢结构技术
超高层钢结构技术突破传统高层 建筑的限制,推动建筑高度的再 创新。
3. 成果案例介绍
案例1:上海中心大厦
案例2 :法国里昂机场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采用钢结构技 术建造的超高层建筑,高度达632 米,是全球最高的钢结构建筑之一。
法国里昂机场的航站楼采用先进的 钢结构技术,创造了宽敞明亮的大 厅空间,体现了钢结构的设计灵活 性。
3 钢结构的应用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等建筑项目。
2. 新技术
2.1 BIM技术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 通过数字化建模和协同设计,实 现对钢结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2.2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将钢材粉末熔融成型, 实现复杂结构的快速制造,提高 生产效率和设计灵活性。
《钢结构项新技术》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钢结构的新技术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包括BIM技术、3D打印技 术和超高层钢结构技术。
1. 简介
1 什么是钢结构?
钢结构是利用钢材构成的建筑结构系统,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灵活性等优点。
2 钢结构的优点
钢结构具有抗震、可拆装、重复使用等优势,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5.1屋面防漏水施工措施
安装屋面板、墙面板的难点在于漏水,为了达到雨雪天不漏水,堵头、密封条不能缺漏,特别要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安装,贴密封条处要干净、干燥,温度要达到要求。
拿到工地现场的密封条保证一天的工作量,其余放在荫凉干燥处。
密封条敷设后,将保护纸留在原位,等待板的安装。
打眼处要特别注意,错打、多打处要及时补掉。
眼孔要打直。
紧固件安装要松紧适当,不
要过分拧紧。
可以用目测法即看垫板周围的橡胶是否被轻微挤出。
5.2屋面开洞施工措施
首先将屋面开口支撑结构安装在设计位置。
安装屋面板(如锁缝板则锁缝
后安装)后在屋面板上切割出安装开口支座的洞口,将支座的板置于开口处屋面板之下,支座底板与屋面板之间铺设连续密封胶带。
用紧固螺钉在预钻孔处
固定。
四周硅胶打掉,之后清理外露的硅胶,保证不积水,并清除周围所有的金属屑。
注意密封胶带在转角处剪成45度角(不要撕扯),在每个板的高肋处安装金属堵头。
5.3采光板施工及防范冷凝水的措施
⑴根据图示位置确定采光板的位置和流水坡度要求。
⑵采光板的安装与屋面板同时进行。
⑶为避免冷凝水的产生,通常采用双层采光板,中间夹珍珠岩保温材料(具体做法按最终设计图施工)。
⑷采光板的安装方案见下图
5.4门窗、设备等洞口防渗漏措施
⑴根据安装图位置确定开洞口的位置和大小。
⑵洞口
开设与墙面板施工同时进行。
⑶开洞处防渗漏是通过收边来保证的
⑷墙面洞口的具体安装方案见下图
断71询口酣滲頼理—迹油脱副
CL-J
.L- 'C 12n、时
一:
.i I.I i 11 <
':■-
i
-擁(林)丄殺
耐gq H
側•
F2H2-LENGTH
5.5防止冷凝水的措施
5.5.1檐口防冷凝水措施:为了防止檐口冷凝水,檐口节点应按如下示意
图做,把FSE-1做在保温棉上面(FSE-1截成2~3米小段,可以好做一点)保 温棉余头与墙面保温棉结合起来,使檐口梁不结露。
屋面板
保温棉余头与J K JB 墙面保温棉叠合檐口节点图
5.5.2伸缩缝防冷凝水措施:为了使伸缩缝上部屋面先做,可以按如下节 点图施
工,把上下屋面板做成不交叉(原设计交叉3英寸,上部屋面上移38mm 下部屋面下移38mm 另把FSE-1压在保温棉的上部(FSE-1截成2~3米小段), 金属堵头SSMC-(向右移至伸缩缝收边内。
FSE-1
檐口梁收边
双面胶 '保温棉
TFEC
墙面板
檐口梁
檐口梁支撑
伸缩缝节点图I
I
!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加强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实现优质工程,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特制定以下措施:
1、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质量目标,公司与项目部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
2、施工过程中,以质量目标为考核依据,以实物为考核内容,以管理办法为考核准则。
3、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完整和有效运行,健全质量制度,落实质量管理措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4、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向公司上报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资料,包括组织机构、各项制度、专职质检员和专业人员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并提交质量计划。
5、严格控制工程定位及标高,记录齐全,复检到位。
6、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应严格执行公司依据GB/T19001标准制定的《物资采购管理规定》,材料质量保证文件应齐全,严禁使用不合格品。
7、施工机械配置合理,数量满足施工需要,性能状态良好。
8分包单位应具备与分包工程相应企业资质,满足分包条件,提供业绩真实。
9、开工前,必须完成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做到审核到位。
10、新建工程必须手续完备,符合新建工程开工要求。
11、依据工程的具体状况,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满足检验批次、分项和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要求,确保实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
12、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应做好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以及作业指导书,并应经过审批后实施。
13、进场材料要有质量合格证书,需复试的材料,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和办公环境应满足施工需要,使产品质量达到要求。
14、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良好,保证施工过程无间断;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及其状态应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合理,必须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15、施工过程执行“三检”制度,项目部对关键部位、分部工程自行检验,评定合格后,上报公司生产部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会同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终验。
16、按工程的申报要求,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根据施工部位存有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照片和录像等资料。
17、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应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总结质量通病的防治经验,形成书面资料,以备查阅和借鉴。
18、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完成后,上报公司技术部进行复检。
经复检合格后,上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验线。
19、结构工程隐蔽前,必须通知相关单位或人员(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并共同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