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 报告

合集下载

高频实习报告

高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高频课程设计实习,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1).熟悉集成压控振荡器(2).熟悉集成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3). 研究集成电路频率调制器的电压调制特性.。

二、实习内容:根据实习要求电路设计实验印刷电路板,腐蚀电路板,钻孔,焊接完成电路。

根据设计的实际电路检测,根据实习测试内容步骤检测电路,实现频率的锁定和跟踪以及解调。

根据实际分析和解除困难。

根据实习内容总结分析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独立分析能力。

三、实习步骤:1.根据实验所给的电路图分析设计实验印刷电路板。

2.刻制实验电路板,然后腐蚀。

3.将腐蚀后的电路板涂上松香水。

4.根据管脚的位置,钻孔,焊接。

5.将做好的电路板拿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6.根据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分析调试。

四、课程实习安排表:五、元件清单及仪器设备:元件清单:集成块2个51K电阻3个10K电阻4个100K电阻2个27K电阻2个0.01u电容3个0.1u电容3个1000u电容2个10u电容2个51K电位器1个100K电位器3个仪器设备:1、通用实验底板;2、万用表一台;3、示波器一台;4、高频频率计一台;5、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6、电钻、钻头、松香水等。

六、实习电路与原理:锁相环CD4046 原理及应用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能够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

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

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PC)、压控振荡器(VCO)、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压控振荡器的输出Uo接至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其输出频率的高低由低通滤波器上建立起来的平均电压Ud大小决定。

高频实习报告

高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高频电子电路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实习过程中,我将学习以下内容:1. 熟悉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焊接技巧和调试方法。

3. 学习使用高频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分析。

4. 通过组装和调试实际电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 高频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系统地学习了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高频信号传输、调制解调、滤波、放大等。

通过学习,我对高频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深入的理解。

2. 电路板焊接技巧焊接是电子电路制作的基础,我学习了焊接电路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焊接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 焊锡前先预热电烙铁,使焊锡易于流动。

- 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使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

- 控制焊锡与电烙铁的接触时间,避免焊锡过多或过少。

- 元件腿尽量直,不要伸出太长,多余的可以剪掉。

- 焊锡呈圆滑的圆锥状,有金属光泽。

3.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组装了一台简易收音机。

首先,我根据原理图准备好所需元件,然后按照顺序焊接电路板。

在焊接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焊接技巧进行操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组装完成后,我使用万用表测试各元件的参数,确保电路性能良好。

接着,我进行调试,调整电路参数,使收音机能够清晰地收到电台信号。

4. 高频信号源与示波器使用为了测试和分析高频电路,我学习了使用高频信号源和示波器。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以下技能:- 使用高频信号源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相位的信号。

-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的波形、幅度和相位。

- 分析信号在电路中的传输和变化。

5. 实际电路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调试了一台实际的高频电路。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原理,我找到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调试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电路特性调整参数,使电路达到最佳性能。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2. 看懂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3. 学会调试收音机,能够清晰地收到电台。

4. 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实习内容1. 焊接电路板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焊接电路板的基本知识,包括焊接工具的使用、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我们掌握了焊接元件的顺序和焊接方法,学会了如何焊接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

2. 组装和焊接收音机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了收音机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在组装和焊接收音机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原理图和装配图,正确安装了各元件,并焊接了电路板。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组装收音机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调试收音机在组装和焊接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收音机的调试。

通过调整谐振电路、放大电路等参数,我们成功地接收到了清晰的声音信号。

这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使用Protel绘制电路图最后,我们学习了Protel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动手绘制了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通过这个环节,我们了解了电子电路CAD设计的基本过程,提高了我们的设计能力。

三、实习心得1. 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在焊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焊锡的温度,保持电烙铁的稳定性。

我们还掌握了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以及焊接时间的长短。

这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焊接质量非常重要。

2.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团队合作精神在我们的实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践也使我们更加熟悉和理解了电路原理和元器件的作用。

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图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根据电路中选频网络参数值,计算该电路的谐振频率ωp ;MHz CLw p 936.2105801020011612=⨯⨯⨯==--2、通过仿真,观察示波器中的输入输出波形,计算电压增益A v0。

,708.356uV V I = ,544.1mV V O = 电压增益===357.0544.10I O v V V A 4.325输入,输出波形:3、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观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4、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信号源幅值不变),通过示波器或着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振幅值,完成下列表,并汇出f~A相应的图,v根据图粗略计算出通频带。

f0(KHz65 75 165 265 365 465 1065 1665 2265 2865 3465 4065)U00.977 1.064 1.392 1.483 1.528 1.548 1.457 1.282 1.095 0.479 0.840 0.747 (mv)A V 2.736 2.974 3.899 4.154 4.280 4.336 4.081 3.591 3.067 1.341 2.352 2.092BW0.7=6.372MHz-33.401kHz5,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谐振频率的2、4、6次谐波,通过示波器观察图形,体会该电路的选频作用。

二、下图为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图1.2 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计算出电压增益A v0,285.28mV V I =,160.5V V O =33.1820283.0160.50===I O v V V A输入端波形:输出端波形:2、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观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BW0.7=11.411MHz-6.695MHz BW0.1=9.578MHz-7.544MHz 矩形系数K=0.431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一、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仿真,电路如图所示:(Q1选用元件Transistors中的 BJT_NPN_VIRTUAL)图2.1 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1、集电极电流ic(1)设输入信号的振幅为0.7V,利用瞬态分析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设置。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范文高频电子实验心得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范文高频电子实验心得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范文高频电子实验心得实验一、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练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

熟悉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5.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高频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实验板G1三、实验电路L1+12VC4CTR1CRLC3A=10K,2K,470Re=1K,500,2KC5OUTINC1R2C2Re图1-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使用接线要尽可能短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虽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虽各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完成表1-1表1-1实测VbVe实测计算是否工作在放大区IcVce是动态研究Vce是动态研究某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3.测虽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o选R=10K,Re=1K。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此时调节Vi变到,逐点记录Vo电压,完成表1-2的第二行。

当Re分别为500Q,2KQ时,重复上述过程,完成表1-2的第三、四行。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Vo—Vi,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表1-2Vi(V)Re=1KVoRe=500Re=2K320mv940mv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400mv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失真304mv640mv880mv无无无无Ube大于Ue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原因某Vi,Vo可视为峰峰值测虽放大器的频率特性a.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电路的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o,完成表1-3的第一行。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高频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高频电路的设计和实验,加深对高频电路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2. 接收功率计的设计与实现;3.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4. 高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按照实验要求逐步完成了各个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经过仔细调试和测试,我们成功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中,我们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特定型号的晶体振荡器,以实现稳定、高频率的信号输出。

通过调整部分元件参数,信号频率得以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显示,该设计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稳定可靠,符合预期要求。

第二部分的接收功率计设计中,我们以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通过一系列放大器、滤波器和检波器等组成的电路,实现对高频信号功率的测量。

通过与次级标准功率计的对比测试,我们发现该接收功率计的测量误差较小,在合理范围内。

第三部分的带通滤波器设计中,我们根据实验要求,采用二阶无源RC 滤波器来实现对指定频段信号的选择性放大。

经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对指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同时能够滤除其他频率的杂波。

第四部分的高频放大电路设计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BJT三极管,通过合适的偏置和负反馈手段,实现了对输入高频信号的放大。

经过调试和测试,我们得到了满意的放大效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四、实验心得与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高频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测量工具,并且动手实际搭建了高频电路,熟悉了电路连接和元器件的选取。

通过调试和测试,我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每个人都负责自己的部分,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使实验进展顺利。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doc

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高频电子电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学习焊接电路板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焊接的具体操作。

2、阅读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并学会手工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3、学会调试收音机并清楚地接收收音机。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并手动绘制电路图。

焊接技巧或注意事项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接前,插入电熨斗并加热。

当2、焊接时,焊料和电路板之间的角度、烙铁和电路板之间的角度优选为45度,使得焊料和烙铁之间的角度为90度。

3、在焊接过程中,焊料和电烙铁之间的接触时间不应太长,以免焊料过多或漏锡。

也不要太短,以免造成虚焊。

4、元素的腿应该尽可能直,并且不要延伸太长。

最好用1毫米,多余的可以剪掉。

当5、焊接完成时,焊料应优选为光滑的圆锥形,并具有金属光泽。

三:无线电原理该无线电由输入环路高电平混频级、一级中间级、二级中间级、前端低电平和检测级、低电平和功率放大级等组成。

接收频率范围为535千赫至1065千赫的中段。

1、的具体原理如图所示:2、安装工艺要求:焊接前用万用表测量各部件,以便于掌握。

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低层和耐热部件(如电阻),然后安装较大的部件(如中循环、变压器),最后安装耐热部件(如三极管)。

电阻器的安装:在选择电阻器的电阻值后,根据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弯曲电阻器腿,可以水平安装在靠近电路板的地方,也可以垂直安装在高度一致的地方。

陶瓷电容和三极管剪刀撑的长度应适中,不应超过中间圆的高度。

电解电容器与电路板垂直紧密焊接,如果过高,将影响后盖的安装。

、棒线圈的四个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和松香焊丝来回摩擦数次自动镀锡,四个引线头对应焊接在电路板的铜面上。

由于安装时调音用的双盘离电路板很远,焊接前用斜口钳切断其周边较高部分的元器件脚,以避免安装或配合时的障碍。

影响刻度盘调谐的元件包括T2和T4引脚和接地片、 3双、开关引脚的引出引脚和电位计的一个引脚。

2018-西工大11级高频实验报告 (4500字)-优秀word范文 (12页)

2018-西工大11级高频实验报告 (4500字)-优秀word范文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工大11级高频实验报告 (4500字)高频实验报告(电子版)201 3 年 12 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二、实验原理: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通过以三极管5BG1为中心所构成的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30MHz 高频信号,再经下一级晶体三极管5BG2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下一级电路中;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输入30MHz的高频信号和1KHz的调制信号分别经隔直电容7C9,7C8加于三极管的基极上,经幅度调制电路调幅后,得到所需的30MHz的已调幅信号,并输出至下一级电路中。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工作原理:输入经上一级晶体三极管调幅后的30MHZ调幅信号,分别通过两级三极管6BG1和6BG2进行放大;得到所需的放大信号。

4、调幅发射系统:系统框图工作原理通过振荡电路输出30MHz高频信号,经放大后与本振信号在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中进行调幅处理,经滤波后再通过高频谐振功放完成放大处理,再经检波后输出所需信号。

三、实验步骤: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1)接通12V直流电源,调整静态工作点:调节静态工作点使Ic1=3mA,用万用表的电压档位测其两端电压,调节5W2,使电压表之示数达到3V左右;2)验证振荡器反馈系数kfu对振荡器幅值U L的影响关系:保持上述静态工作点,通电后,将示波器接至5-1端,在示波器上即有相应的参数呈现,之后调节5K1的几个档位,并分别用示波器读出其对应的峰峰值Vp-p并记录;3)验证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保持静态工作点不变,调节5K1至一固定位臵并保持不变;万用表臵电压档并接至5R8两端,示波器接至5-1,通过调节5W2,使万用表电压值与步骤(2)所测值尽量一致,此时通过示波器测出相应的峰峰值Vpp和频率f并记录数据和对应波形;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1)调节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即调节可变电阻7W1,使得集电极电流为3mA。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预习报告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1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预习报告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1

信源
放大
调制
滤波
混频
滤波
线性 本振 1 本振 2
滤波
功放
2、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图 T3-1 为 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思 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哪几个元件决定振荡频率? 5BG1 为电容式 Clapp Oscilltor LC 振荡电路 C≈5C3 ,ω≈1/ ������������ L 为 5L2 与可变电容 5C4,变容二极管 5D2(频率微调)的并联 则决定振荡频率的元件: 电容 5C3, 电感 5L2, 和可变电容 5C4, 变容二极 管 5D2 B、如何测量三极管 5BG1 的静态工作电流, 如何调整 5BG1 的静态 工作点。 因为在电路中, 宁测电压不测电流, 则通过测量电压来测量电 流。
(四)三个电路板的连接: 直流电源 接总电路板正负极 接(电路板 2 高频载波输入端)7K1 接(电路板 3 的信
(电路板 1 输出)V5-1
(电路板 2 的输出点)从 7W2 上接出的点 号输入) 6K2(电路板 3 输出)
图 T5-4 为三极管基极幅度调制电路,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晶体管调幅电路有几种形式?基极调幅电路与集电极调幅电 路的区别与特点是什么?基极调幅电路输入信号的特点是什么? 两种形式:基极调制(������������������ 固定,������������������ 变化;或������������������ 固定,������������������ 变 化) ,集电极调制(������������ 变化) 区别和特点:集电极调制,需要工作在过压区 基极调制,需要工作在欠压区 基极调幅电路信号的特点: 特点:低频调制信号功率小,这使得低频放大器比较简单,但工作 于欠压状态,集电极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能量。但又 由于渡越时间的影响,基极电流的变化比较复杂。 B、给出调幅波波形,何为调制系数,调制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实验报告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实验报告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20 级电子二班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实验名称混频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
20xx年6 月8 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原理说明 (1)
三、实验设备 (1)
四、实验内容 (2)
五、实验注意事项 (2)
六、实验心得及体会 (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极管混频器和集成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MC1496来实现混频的方法。

2.了解混频器的寄生干扰。

3.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4.了解中频放大器的作用、要求及工作原理;
5.掌握中频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集成乘法器混频模块、集体三极管混频模块、LC振荡器与集体振荡器模块、试验箱、电源、中频放大器模块。

三、实验内容
1.中频频率观测
(1)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当改变高频信号源频率时,输出中频5TP03波形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

(2)集成乘法器混频器
当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时,输出中频9TP04的波形变化为先增大后减小。

2中频放大器输入输出波形观察及放大倍数测量
调整7W02,使中放输出幅度最大且不失真,记下此时的幅度大小为4.52V,然后测量中放此时的输入幅度,即可计算出中放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得w=4.52/0.15=30.1。

实验图如下:。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报告高频实验报告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报告高频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报告2013年11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駅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敞握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 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1、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T3-1 LC 振场实验屯路原理圏以5BG1为中心,构成电容式Clapp Oscilltor LC 振荡电路,用于产生信号源A5C3, OO ^I/V L CL 为5L2与可变电容5C4,变容二极管5D2 (频率微调:移动5W1的滑动端,改变 5D2上电压•电压不同,其电容值不同)的并鎂则决定振荡频率的元件:电容5C3,电感5L2,和可变电容5C4,变容二极管5D25C14SRIoi lOOuH lOKn5L3匸104L.5BG2\ 1口丰-丄104 I 2KK5AIK5R135R1 IKU5-25C12 50 5R11 lOK5K1反馈 控制 5BG19018 广I—5C7-501 Hl5C8*251■5C9—171 <HI — 5C10-J31 HI —5C11*1005C2103Td5R0 5K□C3 200-1- n bMI I loot scVf 100-r —II-.号厂> ci TV 5D2 [512 T FV 丄 丄LgjV5-3LbWlI LOOK *n 頻車徹淵5K3 5KnW nA- TS一、买笑M 理影35 很45K1处,取不同的C 值,使得F 不同,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振荡条件。

电阻5W2可改变直流工作点。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倍号图T5- 4 三极管甲类调幅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是利用三极管构成的线性时变电路实现相乘运算,再利用电路中 的LC 谐振回路滤除不需要的信号,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从而完成调幅过程。

7C10. 7C2. 7L1三者构成LC 并联谐振回路。

7C10为可变电容,用來调节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图T2T 高频谐振功率放K器电原理图1H4O076R1QVT" S/{ Vo Q I 1的/ UK /8Ki 6R8 lOG6R96R7 6C9丄IM TV6-3丄——6C1370〒 6C14总电沥+120T1W007 ^KEAERl £X6R6 50fi-》 luH I vuuv —')6L4 luH6L3 lOuH6D?1H4148 Oi IeBC2 \CISTO^V6-2 O ------- 612"1 33uH rksRdNsi• 0 33uH——VMJV — ilOO ilOO丄6C8I 6C7号入 ) 嗨 1—0—^ k 源入8加 ;。

西工大高频实验二预习报告

西工大高频实验二预习报告

西工大高频实验二预习报告实验二:调幅接收系统实验08051101 辛航博:2011302058阳昆:2011302059 一、实验目的:图2为实验中的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虚框部分为实验重点~低噪放电路下次实验实现~本振信号由信号源产生。

,。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接收系统~了解与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中频放大/AGC电路、检波电路。

图2 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二、预习内容:1、给出完整的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

2、晶体管混频器电路图T6-1为晶体管混频电路图~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何为混频增益~如何测量混频增益~给出需要的仪器~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构图。

混频增益是指混频器的输出中频信号电压Vi(或功率Pi)对输入信号电压Vs(或功率Ps)的比值,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混频管的静态工作电流对混频增益有何影响,由于三极管非线性产生的自给偏置,Ac随Ic的增加先增大由缓慢减小3、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图8-4为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图。

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AGC是什么,AGC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AGC的主要指标有哪些,AGC为自动控制增益,当高频头接收到弱信号时,它会自动控制放大管增加放大倍数,反之减小放大倍数。

使放大电路的增益自动地随信号强度而调整的自动控制方法。

功率增益、噪声系数吗、功率增益衰减量、漏电流、镜像干扰抑制比等B、二极管检波原理是什么,利用二极管的正向导通性,二极管导通调幅信号Vs向电容充电,截止时电容通过电阻放电,反复充放电平衡后输出电压稳定在平均值V上、下按角频率Wc作锯齿状波AV动,从而不失真地反映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

C、检波电路中含有R、C器件~不正确选择R、C会造成何种失真,会产生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

三、给出调幅发射系统调试步骤;指出需要哪些仪器、给出仪器与实验电路连接的测试结构图。

一、晶体管混频电路,实验步骤:第一步:调节2BJ1的静态工作点。

西工大高频实验报告

西工大高频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报告2017年 5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二、实验原理: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工作原理:观察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可知,该电路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5BG1为组成的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第二部分别是由5BG2组成的放大电路。

图中5R5,5R6,5W2和5R8为分压式偏置电阻,为晶体三极管5BG1提供直流偏置,电容5C7或5C8或5C9或5C10或5C11进行反馈的控制。

5R3、5W1、5L2以及5C4构成的回路调节该电路的振荡频率,通过以晶体三极管5BG1为中心的LC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30MHz高频信号,再经下一级晶体三极管5BG2进行放大处理后,在V5-1处输出频率为30MHZ正弦振荡信号送至下一级电路。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工作原理:观察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可知,图中7R1,7R4,7W1和7R3为分压式偏置电阻,为晶体管7BG1提供直流偏置,输入30MHz的高频信号和1KHz 的调制信号,分别经过隔直电容7C9、7C8加于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而产生新的信号,再利用电路中由电感7L1和电容7C2、7C10组成的LC 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从而完成调幅过程;调幅后得到所需30MHz 的已调幅信号,并输出至下一级。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观察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可知,高频功放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在第一级电路中6R2和6R3分压式偏置电阻,为晶体管6BG1提供直流偏置,输入的30MHz 的调幅信号经6BG1第一次放大,晶体管6BG1输出采用6C5、6C6、6L1构成的T 型滤波匹配网络;在第二级电路中,基极采用由6R4产生偏置电压供给晶体管6BG2直流偏置,由上一级的放大信号再经第二次放大,晶体管6BG2输出采用6C13、6C13、6L3和6L4构成的T 型滤波匹配网络;经两级放大后得到所需的放大信号。

西北工业大学高频实验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高频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报告2013年12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二、实验原理: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上图是实验一的原理图。

在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晶体管发射机相连的是两个同性质的电抗,另一个个晶体管基极和集电极相连的应该是一个异性的电抗。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5BG1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第二部分是由5BG2组成的放大电路。

5K1是控制端,控制反馈系数的大小,5W2用于调节静态工作点,5C4用于调节最大不失真波形。

V5-1是观测点,接入示波器观测电路。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上图是实验二的原理图。

调幅电路又称幅度调制电路,是指能使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电路。

调幅电路有多种形式,根据调制信号接入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基极调制电路,集电极调制电路,发射极调制电路。

本电路基极调幅电路。

三极管幅度调制是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而产生新的信号,再利用电路中的LC 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从而完成调幅过程。

根据功率高低可分为高电平调制电路和低电平调制电路两类。

7C10调节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7C2作用是高频滤波,7L1保证直流通路。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上图是实验三的原理图。

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是在限定输入信号波形的情况下,通过滤波匹配网络,使输出负载上得到所需的不失真功率。

本电路一般用于发射极的末级电路,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为甲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本实验采用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6C5和6L1组成选频网络。

4、调幅发射系统:三、实验步骤:1、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a.接通12V 直流电源(注意限流0.6A )。

本振功率放大调幅 信源b. 根据先直流后交流的原则,调整静态工作点。

西工大高频实验报告

西工大高频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报告班级班级学号学号姓名断吊翔姓名短吊盘预习成绩预习成绩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总成绩总成绩201 5年 11 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图1为实验中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图1 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二、实验原理: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本振功率放大调幅信源实验原理:5BG1和其他元件组成共基极的LC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通过5C6、5C7~5C11和5R8的反馈产生振荡信号,5BG2对振荡信号进行放大。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调幅电路又称幅度调制电路,是指能使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调制电路。

三极管幅度调制是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对输入信号进行变换而产生新的信号,再利用电路中的LC谐振回路,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从而完成调幅过程。

图为三极管基极幅度调制电路。

载波信号由信号源通过7K1加到三极管7BG1的基极,低频调制信号通过7K3加到基极上。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为了提高效率,在谐振功放中,一般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

图中6BG1工作在乙类状态下,6BG2工作在丙类状态下。

由于在丙类工作状态下会产生严重失真,所以为实现不失真放大,必须限定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高频正弦波(即载波信号)或者在高频附近占有很窄频带的已调波信号。

同时,对应于特定大小的输入信号,功率管有一最佳负载,此时的谐振功放输出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

故谐振功放是在限定输入信号波形的情况下,通过滤波匹配网络取出基波分量,使输出负载上得到所需的不失真的输出信号。

4、调幅发射系统:给出系统框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通过信号源产生调制信号,本振电路产生高频振荡信号,再经由调幅电路得到已调波信号,通过滤波、放大、滤波由天线发射出去。

西工大高频第二次实验报告

西工大高频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二调幅接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内容:图2为实验中的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虚框部分为实验重点,低噪放电路下次实验实现,本振信号由信号源产生。

)。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调幅接收系统,了解和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中频放大/AGC电路、检波电路。

图2 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二、实验原理:1、晶体管混频电路: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原理:混频电路将高频载波信号或已调波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将其频率变换为固定频率的信号且该高频滤波信号的频谱内部结构和调制类型保持不变,仅仅改变其频率。

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给出原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原理:中频输入信号通过中放电路放大中频信号,抑制干扰信号,连接AGC电路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接着连接二极管检波电路和低通滤波器,从中取出调制信号。

3、调幅接收系统:给出系统框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检波低噪放混频中放/AGC本振工作原理:天线接收信号通过滤波器滤波然后低噪放放大幅度,晶体振荡器振荡出所需的本振信号,让本振信号和其进行混频然后滤波,AGC对其进行放大,输出稳定值,再进行滤波并解调检波,经过功率放大器输出。

三、实验步骤:1、晶体管混频电路:1)先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2R4两端电压,调节2W1,使2R4两端电压为0;2)在V2-5输入10.455MHz,250mV的本振信号,在V2-1输入10MHz、30mV的单载波信号,在V2-3处观测,调节2C3和2B1的大小,改变中频输出,当输出为455KHz的最大不失真稳定正弦波时,完成调试并记录此时的中频输出峰峰值。

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2W1,使2R4端电压分别为0.5,1,1.5,2,2.5,3V,重复上述步骤2),记录下不同静态工作点下的中频输出的峰峰值,并计算混频增益,完成表2-1.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1)调节直流静态工作点:闭合开关K3,电路仅接入12v直流电压,调节可调电阻3W1、3W2,为使静态电流不超过1mA,应使3R7,3R13两端电压为0.5V,0.033V。

西北工业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4题版

西北工业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4题版
(VP-P)
0.24
30.5
2.27
0.28
31
1.74
50mVP-P
28
28.5
29
29.5
0.456 0.848 1.80 2.29
31.5
32
32.5
33
1.04 0.620 0.380 0.340
30
2.45
4-1: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
3
4-2:放大器的的特性结论 当增大输入信号的频率时,放大器的倍数也随之增大,当输入信号频率等于高频谐振电
Ic
mA
1
2
3
4
5
6
7
Usm (A)
VP-P
5.6
7.6
8.8 10.34 11.76 11.76 11.76
Usm (B)
VP-P
0.24 1.04 2.15 3.18 4.16 4.72 5.08
m
%
100
76
60.7 52.9 47.1 42.7 39.6
1-2:Ic 对调制器 m 的影响特性曲线图
8
实验三、 LC 三点式振荡器与晶体倍频振荡器电路
1:本次实验电原理图
u 1:振荡器反馈系数 kfu 对振荡器幅值 U L 的影响关系: k fu __ L
名称 Kfu UL
单位 5C6/CN
V P-P
1 0.2 0.39
2 0.4 0.98
3 0.6 1.41
4 0.8 1.59
5 1 1.64
15
3 实验电路的统调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对电路进行统调? 4 末级功放管的基极的激励信号 Udm 电压最低达到多少 Vp-p 值时,功放管才开始有集电极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预习报告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2

西工大高频电路实验预习报告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2

实验二、调幅接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接收系统,了解与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中频放大/AGC电路、检波电路。

二、实验原理:1、晶体管混频电路:工作原理:混频电路将高频载波信号或已调波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将其变换为某一特定固定频率的信号,频谱内部结构和调制类型保持不变,仅仅改变信号的载波频率。

输入协调于30MHz 的载波信号,经隔直电容2C5加于晶体三极管2BG1的基极上,本振输入(调制信号)经隔直电容2C6 加于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载波信号和本振信号经三极管2C6混频,得到固定频率(455kHz)的中频信号,再经选频网络滤波,得到所需的455kHz不失真混频信号。

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工作原理:输入经上级三极管混频后的中频电压,利用晶体三极管3BG1和选频网络3B1组成的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放大信号输入AGC反馈控制电路,利用AGC控制前级中频放大器的输出增益,使系统总增益随规律变化;在经过最后一级二极管检波电路实现解调,将中频挑夫信号变换为反映传送信息的调制信号。

3、调幅接收系统:工作原理:从天线接收传递信息的载波信号,经过低噪放完成初级放大送入混频器,与本振信号混频的到455kHz 的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器和AGC 反馈控制电路实现增益可控的信号放大,最后由二极管检波器完成检波,输出要求的调制信号。

A 、AGC 是什么?AGC 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AGC 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AGC 是中放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作用:作用是使中频放大器的增益受视频检波器输出的视频信号控制,当信号过强时,中频放大器增益自动下降,使输入视频检波器的中频信号电压变化不大,同时要求在AGC 控制范围内,中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变化不大。

B 、二极管检波原理是什么?二极管检波原理:调幅波信号是二极管检波电路的输入,由于二极管只允许单向导电,所以,如果使用的是硅管,则只有电压高于0.7V 的部分可以通过二极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接入之前,要确保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不会太大,始终要满足 <60mA)。
观察电流表示数,若电流很小,逐渐增大输入,观察电流变化。若电流有逐渐缓慢增大变为突然大幅增大,则调试成功。
输入激励信号与输出信号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
在V6-1接示波器,观察输出,并记录峰峰值;再接万能变,测电压有效值;
二、实验原理:
1、晶体管混频电路:
工作原理:
混频电路将高频载波信号(即已调波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将其变换为特定频率的信号,频谱内部结构和调制类型保持不变,仅仅改变信号的载波频率。输入协调于5MHz的载波信号,经隔直电容2C5加于晶体三极管2BG1上,本振输入(调制信号)经隔直电容2C6 加于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载波信号和本振信号经三极管2C6混频,得到固定频率(455kHz)的中频信号,再经选频网络滤波,得到所需的455kHz不失真混频信号。
V5—1用示波器观测波形,拨动5K1从5C7至5C11选择一个电容值,得到合适波形,并使得输出波形频率为约为28M ;
V5-1接频率计数器,调节可变电容5C4和变容二极管5D2(微调频率),让频率等于28M 。
振荡器反馈系数kfu对振荡器幅值U L的影响:
Kfu=5C6/(5K1接入电容)
将5K1打到不同的位置,在各个电容的两端接万能表,用蜂鸣端测试接入的是哪一个电容。
在V5—1接示波器观测波形,调整石基等得到较好波形时,测量输出电压峰峰值 。
记录下Kfu≈0.4,即5K1接5C8=251时的输出波形。
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
调出30MHZ的信号源(方法与上面调试振荡电路相同);
使Kfu≈0.4,即5K1接5C8=251;
改变5BG1的静态工作电流使Ic1 为0.5—6 mA。方法与上面调静态工作点的方法相同,只是 = , Ic1 为0.5—6 mA.
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3.1.输入激励信号与输出信号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输出功率与工作效率
表1-4 测试条件:V1=V2=12V、fo=30MHz/0.5-0.8 Vp-p、RL=50Ω、(Ic不得超过60mA)
级别
激励放大级器(6BG1)
末级谐振功率放大器(6BG2)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6BG1 第一级放大,6C5,6L1第一级并联谐振
6BG2 第二级放大,6C13,6L4第二级串联谐振
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是经过两级三极管放大,通过滤波匹配网络,得到放大的不失真功率。
1、调幅发射系统:
三、实验步骤:
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调试振荡电路:
先调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电路的可变电阻5W2,使 ≈3mA。即:在5R8两端接上万用表,测其电压, 调节电路的可变电阻5W2,直到 = (因为在电路中,宁测电压不测电流,则通过测量电压来测量电流。又 ≈ ,则测静态工作电流 ,通过测5R8上的电压来间接测量。 = / )
在V7-2接入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
调节谐振回路:调节7C10,并同时观察波形,直到看到最大不失真波形(说明谐振回路谐振点为30M );
接入调制信号:接通7K2。
得到并观察调幅波,得到好的波形号,记录输出波形。
记录输出已调调幅波波形垂直方向上的最大A和最小长度B,则调幅系数:m= [(A-B)/(A+B)] • 100 %
名称
单位
1
2
3
4
5
kfu
5C6/(CN+5C6)
UL
VP-P
振荡器的反馈系数kfu--UL特性结论:
1.2、振荡管工作电流和振荡幅度的关系:Ic–UL
表1-2: 测试条件:V1 =12V、kfu≈0.4、 fo ≈ 30MHz、Ic1= 0.5—6 mA
数据值
项 目
5BG1电流 Ic (mA)
0.5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关系:
改变7BG1的静态工作电流使Ic1 为1、2、3、4、5 mA。方法与上面调静态工作点的方法相同,只是 = , Ic1 为1、2、3、4、5mA.
其后步骤与上面相同。
分别记录,在不同Ic值时A、B,计算出m的值。
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高频谐振功放调试:
调第一级放大器:观测点:V6-2 (接示波器)
名称
单位
UΩ= 1KHz/0.1VP-PUi = 30MHz/0.1VP-P
Ic
mA
1
2
3
4
5
Usm(A)
VP-P
Usm(B)
VP-P
m
%
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的结论:
2.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基极)输出波形:
测试条件:V1 = +12VUΩ= 1kHz/0.1 Vp-pUi = 30MHz/0.1 Vp-pIc=3mA
在V6-2接示波器,观察输出,并记录峰峰值;再接万能变,测电压有效值;
在V6-3接示波器,观察输出,并记录峰峰值;再接万能变,测电压有效值;
读出电流表的值,得到末级电流
计算:电源输入功率PD;电路工作效率η;高频输出功率P0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RL-- UoUbm=3—4Vp-p
在开关6K1处,接入不同电阻RL= 50Ω--150Ω
在V5—1接示波器观测波形,调整石基等得到较好波形时,测量输出电压峰峰值 。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调试幅度调制电路:
先调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电路的可变电阻7W1,使 ≈3mA。即:使在7R3两端接上万用表,测其电压, 调节电路的可变电阻7W1,直到 =
将函数发生器接到7K1,输入30MHz/0.1 Vp-p 的高频单窄波;
测量项目
注入信号
激励信号
输出信号
未级电流
IC(mA)
峰峰值VP-P
有效值V
电源输入功率PD: Ic =mA、 PD=mW
高频输出功率P0: Uo =Vp-pRL =Ω P0=mW
电路工作效率η:%
3.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RL-- Uo
表1-5 测试条件:V1=V2 =12V、 fo=30MHz Ubm= 3—4Vp-p RL= 50Ω--150Ω
利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V3-1处接入455kHz的中频输入信号;将开关3K2、3K3闭合,接入AGC;
(第一级中频放大电路)以V3-2为观测点,调节选频网络中的电容3C4,使中频放大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且保持455kHz;
(第二级AGC电路)利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V3-2处接入455kHz的中频输入信号;将开关3K2、3K3断开;以V3-4为观测点,调节选频网络中的电容3C7,使放大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且保持455kHz;
在V6-3接示波器,观察波形,记录峰峰值Uo,和观察得到电流表中电流Ic。
4.调幅发射系统:
无实验数据,可给一定预测
四、测试指标与测试波形:
1、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1.1、振荡器反馈系数kfu对振荡器幅值UL的影响关系:
表1-1: 测试条件:V1 = + Ic1 ≈ 3mA、 f0 ≈ 28MHzkfu= 0.1—0.5
1
2
3
4
5
UL
VP-P
fo
MHz
振荡器的Ic–UL特性结论:
1.3、LC三点式振荡输出波形:
测试条件:V1 =12V、kfu≈0.4、 fo ≈ 28MHz、Ic1= 3mA
波形特点与测量值分析结论:
1.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基极):
2.1、IC值变化对调制系数m的影响关系:“IC -- m”
表1-3 测试条件:V1 = +12VUΩ= 1kHz/0.1 Vp-pUi = 30MHz/0.1 Vp-p
5K1处,取不同的C值,使得F不同,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振荡条件。
电阻5W2可改变直流工作点。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
三极管幅度调制是利用三极管构成的线性时变电路实现相乘运算,再利用电路中的LC谐振回路滤除不需要的信号,选出所需的信号成分,从而完成调幅过程。7C10、7C2、7L1三者构成LC并联谐振回路。7C10为可变电容,用来调节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结果记录表中
2、中频放大/AGC和检波电路:
先直流后交流 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接通12V直流电源,分别通过3W1和3W2调节3BG1和3BG2的直流工作点。调整3BG1静态工作点: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3R7(即Re)两端电压,调整基极偏执电阻3W1,使发射级电流Ie为0.8mA,即3R7两端电压为0.8mA*501=0.4V。 调整3BG1静态工作点:利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3R13(即Re)两端电压,调整基极偏执电阻3W2,使发射级电流Ie为0.8mA,即3R13两端电压为0.6mA*330=0.2V
高 频 实 验 报 告
班级
14021101
班级
14021101
学号
2011303575
学号
2011303576
姓名
屈晓
姓名
张璐
预习成绩
预习成绩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报告成绩
总成绩
总成绩
2013年 11 月
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调节选频网络,观测中频输出,调节2C3,使输出为455KHz的最大不失真稳定正弦波。在观测点V2-3接入示波器,用小螺丝刀调节选频网络2B1中的电容2C3,使输出中频信号尽量达到最大不失真(注意固定示波器的时基),并使中频输出信号固定在455KHz左右;
改变基极偏执电阻2W1,使静态工作点从0到3.0变化,测量不同静态工作点下的中频输出的峰峰值,并计算混频增益,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