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用制冷方式之比较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常见的制冷方式__概述及解释说明

数据中心常见的制冷方式__概述及解释说明

数据中心常见的制冷方式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数据中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然而,随着计算机和服务器的不断发展,它们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对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的制冷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种制冷方式因此应运而生,以确保数据中心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理想的工作温度。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常见的数据中心制冷方式进行概述及解释说明。

然后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介绍每种制冷方式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最后,文章将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数据中心常见制冷方式的全面介绍,并对每种方式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到不同制冷方式之间的差异和适用场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方案来满足自己数据中心制冷需求。

同时,本文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数据中心制冷技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考。

2. 常见的制冷方式2.1 空调制冷方法空调制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据中心制冷方式。

它采用了压缩循环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该方法通过将新鲜空气进入数据中心并经过过滤、降温后供应给设备以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在此过程中,空调系统将热量排出建筑物外部或转移到其他区域。

2.2 液冷制冷方法液冷制冷方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数据中心制冷技术。

与空调制冷不同,液冷系统通过将液体直接引入数据中心设备或机架内部来实现散热。

这些液体可以是水或者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液态金属(如液态铜)等。

利用此方法,数据中心可以更高效地移除设备产生的热量。

相较于空调制冷方式,液态散热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和更少的能量消耗。

2.3 相变材料制冷方法相变材料制冷是一种新兴而有潜力的数据中心制冷技术。

相变材料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完成相变(如固态到液态)的物质。

当相变材料吸收热量时,它会发生相变并储存大量的热能。

而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相变材料会释放储存的热量从而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

制冷方法分类

制冷方法分类

制冷方法分类
制冷是把蒸煮的热量从一个区域引入另一个低温区域的过程,可以有助于保护
或者使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制冷方法也有所不同。

首先,传统的制冷方法是利用空调机系统,使用R22制冷剂和醋酸类物质来制冷。

但是,由于R22过用的消耗性质,也就意味着必须频繁更换空调机系统,而且功耗较高,因此该系统推出市场以传统方式制冷效率较低。

其次,另一种制冷方法是热泵制冷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R410A替代R22,利
用科学和技术来提高制冷效率。

同时,通过使用改良后的真空系统,节省能源。

目前,热泵制冷系统在新建房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它也开始取代了传统的制冷系统。

最后,还有一种制冷方法就是采用现代智能制冷技术,比如智能空调系统。


系统主要通过智能制冷控制技术,控制制冷设备和冷水机,以及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温湿度,让空调工作时间更长,温度更加准确。

这种系统不仅安全可靠,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省能源。

总之,从以上三种制冷方法可以看出,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制冷技术日趋多样化,但其最大的特点依然是环保、节能、高效性能的。

此外,制冷的另一个优势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增加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

比较常用的几种制冷的方法【范本模板】

比较常用的几种制冷的方法【范本模板】

比较常用的几种制冷的方法1.1 液体汽化制冷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而实现制冷的。

在一定压力下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称为液体的汽化潜热。

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温度降低,或者使它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某一温度。

为了使上述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必须不断地将蒸气从容器(蒸发器)中抽走,再不断地将液体补充进去。

由此可见,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液体工质低压下汽化、工质气体升压、高压气体液化、高压液体降压四个基本过程组成.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和吸附式制冷都属于液体汽化制冷方式.1。

1.1 压缩式制冷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工质在蒸发器内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量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汽化,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人,压缩机消耗能量(通常是电能),将低压蒸气压缩到需要的高压后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被常温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其中的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制冷。

1.1.2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是以热能为动力、利用溶液吸收和发生制冷剂蒸气的特性来完成循环的。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该系统使用氨—水溶液为工作物质,则吸收器中充有氨水稀溶液,用它吸收氨蒸气。

溶液吸收氨蒸气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因此,必须对吸收器进行冷却,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器将丧失吸收能力。

吸收器中形成的氨水浓溶液用溶液泵提高压力后送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浓溶液被加热至沸腾。

产生的蒸气先经过精馏,得到几乎是纯氨的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

在发生器中形成的稀溶液通过热交换器返回吸收器。

为了保持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的压力差,在两者的连接管道上安装了节流阀5。

在这一系统中,水为吸收剂,氨为吸收剂。

吸收式制冷的另外一种常见类型是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于生产冷水,可供集中式空气调节使用,或者提供生产工艺需要的冷却用水。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有关制冷的方式

有关制冷的方式

3.喷射式制冷:原理:靠液体汽化来制冷的。

这一点与蒸气压缩式及吸收式制冷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怎样从蒸发器中抽取蒸气,并将压力提高。

蒸气喷射式制冷机除采用水作为工作介质外,还可以用其它制冷剂做工作介质,比如用低沸点的氟里昂制冷剂,可以获得更低的制冷温度。

另外,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中的喷射器于压缩机组合使用,喷射器作为压缩机入口前的增压器,这样可以用单级压缩制冷机制取更低的温度优缺点:热能为补偿能量形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例如用于制取空调所需的冷水。

但这种制冷机所需的工作蒸气的压力高,喷射器的流动损失大,因而效率较低。

因此在空调冷水机中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比蒸气喷射式制冷机有明显的优势。

4. 溴化锂吸附式制冷:系统组成:热源(燃烧器),高,低温发生器,高,低交,蒸发器,吸收器,冷却塔,泵组。

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

冷水在蒸发器内被来自冷凝器减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剂水冷却,冷剂水自身吸收冷水热量后蒸发,成为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

吸收器里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后温度升高,最后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成为最终浓溶液。

浓溶液流经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进入吸收器,滴淋在冷却水管上,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

另一方面,在再生器内,外部高温水加热溴化锂溶液后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经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滴淋在冷水管上,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

该系统由两组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热回收器组成,并且依靠热源水、冷水的串联将这两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高温侧、低温侧溶液循环量和制冷量的最佳分配,实现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优化配置,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源水的热量,使热水温度可降到66℃。

三种制冷方式的区别

三种制冷方式的区别

可管理性
原始成本
电效率
靠近 IT设备的水管或其它管道
制冷装置的位置
冗余度
排热方法
表 1 总结了前五个标准的比较结 果,显示了机柜级、行级和房间 级制冷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此表,
可得出以下结论:
机柜级制冷最为灵活、部署最快, 并能支持最高功率密度,但需要 额外费用开支。
行级制冷具备机柜级制冷的诸多 优势,如灵活性、部署速度及密 度优势,且成本较低。
三种制冷方式的区别
为了有效作出决策,为新建或待 升级的数据中心选择房间级、行 级或机柜级制冷,必须将各制冷
方式的性能特性与影响数据中心 设计及运行的实际问题相关联。
本部分根据数据中心用户所普遍 认可的各种标准来比较这三种制 冷方式,这些标准包括:
灵活性
பைடு நூலகம்
系统可用性
生命周期成本(TCO)
可维护性
房间级制冷能够通过重新配置穿 孔地板来快速更改制冷分配模式。 在低密度数据中心,所
有机柜共享制冷冗余。此方式 具有成本优势,且最为简单。
haott6d22si APC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2

制冷系统中三种供液方式比较 2

一、压差式供液(直接膨胀供液)优点:1.系统简单。

整个制冷系统只有四大件: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与必要的阀门和连接管线。

系统相对简洁,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的难度小,运行人员的数量和费用节省。

缺点:1.供液不均匀。

压差式供液虽然可以利用一台压缩机担负几个蒸发温度,这是其他供液方式办不到的,但是,对于多组蒸发器,此种供液方式供液不易达到均匀。

2.传热效果受影响。

压差式供液因节流后制冷剂不经气液分离直接进入蒸发器,故节流后产生的无效蒸汽也随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影响了传热效果。

3.湿冲程易形成。

当热负荷波动幅度较大时,需要频繁调整节流阀,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否则将发生湿冲程。

4.压缩机产冷量降低。

系统中采用热力膨胀阀后,保证了根据蒸发器的需要供给制冷剂液体。

但由于感温包是靠感知回气的过热度调节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的,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因压缩机始终处于吸气过热而降低了本身的产冷量。

二、重力供液优点:1.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蒸发器传热效果有所提高。

与直接膨胀供液相比,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产生的湿蒸汽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节流后产生的低压低温液体和无效蒸汽在此得以分离,低压液体借助静液柱的重力流入蒸发器,蒸汽和夹带的液滴从蒸发器的回气管道重新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来的气体与节流后产生的无效气体一起被压缩机吸走。

被分离出来的液体和节流后产生的液体一同进入蒸发器,保证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都是液体,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的内表面与氨液接触的机会,提高了蒸发器的有效传热面积,减小回气过热度,使蒸发器的面积减小,投资减小。

2.湿冲程不易发生。

因为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减少了压缩机湿冲程形成的可能。

缺点:1.对空间要求较高,供液范围受限制。

因为重力式供液依靠的是静液柱产生的压力,从而使供液的范围受到限制。

一般,以气液分离器为中心的作用半径以不大于30m为宜。

2.蒸发温度受限制。

受静液柱的作用,蒸发温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当蒸发温度较低时,这种影响更甚。

制冷方式比较

制冷方式比较

几种制冷方式比较制冷在生活,生产及实验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蒸汽压缩循环制冷,吸收式制冷,热电制冷,太阳能制冷,激光制冷,磁制冷等各种制冷方式进行比较。

蒸汽压缩式制冷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这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制冷方式,如大多数冰箱就是以此工作原理。

它有着设备简单,制冷效果好等优点,具有最优秀的性价比。

但它所使用的制冷剂,如氟里昂等,会破坏臭氧层,对环境存在着有害影响。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工质对,通过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收和释放,产生物质的状态变化,从而伴随吸热和放热过程。

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稀混和溶液在发生器中被加热,分离出一定流量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中,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并凝结成液态;液态冷剂经过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再进入吸收器中;另外,从发生器流出的浓溶液经换热器和节流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吸收过程产生的稀溶液由循环泵加压,经换热器吸热升温后,重新进入发生器,如此循环制冷。

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以热能为驱动能源,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在同一机组中还可以实现制冷和制热(采暖)的双重目的。

不过它同时也有着制冷量小且价格昂贵等缺点。

热电制冷热电制冷又称作温差电制冷,或半导体制冷,它是利用热电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

制冷的主要方式及工作原理

制冷的主要方式及工作原理

制冷的主要方式及工作原理制冷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可将低温传导或传热到较高温区域,用于制造冷食品、空调、冷藏冷冻设备等。

制冷的主要方式包括压缩式制冷、蒸发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制冷方式的工作原理。

压缩式制冷是制冷工程中最常见的方式。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增压,并通过冷凝换热器的散热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变成液体。

接着,液体制冷剂流经节流阀(或膨胀阀),压力骤降导致温度降低,并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吸收周围热量而变成气体,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最后,蒸发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器再次进入冷凝器,循环工作。

蒸发式制冷利用液体蒸发时所吸收的潜热来达到制冷的效果。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喷射器将高压液体制冷剂喷射到蒸发器内,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时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降低。

这种方式在常见的家用空调和冷藏设备中广泛应用。

吸收式制冷是一种采用热能驱动的制冷方式,其工作原理基于溶液浓度变化和蒸发时的能量吸收特性。

吸收式制冷通常包括一个吸收器、一个发生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

首先,制冷剂在吸收器中通过吸收剂吸收。

然后,通过发生器中的热源提供热量,使制冷剂从吸收剂中释放出来。

接着,制冷剂被冷凝器冷却,并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周围热量,实现制冷。

最后,制冷剂再次通过吸收器回到发生器,循环工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制冷方式,还有一些其他制冷方式,如热力膨胀制冷、磁制冷和热电制冷等,它们在特定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

总之,制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其工作原理大致相似。

制冷过程通过物质的相变和热量的转移,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从而使低温区域的温度降低。

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制冷方式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制冷需求。

常见的五大制冷方法

常见的五大制冷方法

常见的五大制冷方法
制冷领域常用的制冷方法有以下五种:
第一,利用高压气体的膨胀制冷,利用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膨胀机中绝热膨胀,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型号,到达较低的温度,气体复热时即可在低温下制冷。

第二,液体蒸发制冷,在常温下冷凝的液体节流到较低的压力,这个时候,风冷式的冷水机组,它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液体在低压下蒸发之后就能够达到制冷的效果。

第三,气体涡旋式制冷,在常温下高压气体流经涡流管就可分离成冷、热两股气流,冷气流复热时就能够制冷。

第四,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的热-点效应制冷。

第五,化学方法制冷,利用吸热效应的化学反应过程制冷。

当今的制冷机利用的是高压气体膨胀制冷和液体的蒸发制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间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液体的蒸发制冷。

各种的制冷机依靠某种工作介质的状态变化来完成它的工作循环,风冷式冷水机组所采用的的制冷剂被称为工作的介质。

这五种方式的制冷方法不断地应用在制冷厂家和制冷设备当中,其中利用风冷式的制冷机组制冷量也较大,能够满足人们对制冷量的需求。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其他手段将其中一系统中的热量转移至另一系统中的技术。

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低温区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最终使得低温区的温度降低。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础知识,包括空气制冷和液体制冷。

1.空气制冷:空气制冷是常见的一种制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将空气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空气制冷的循环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通过节流阀膨胀器将高压液体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

2.液体制冷:液体制冷是利用液体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制冷的方法,常用的液体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液体制冷的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自液体转化为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

然后,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循环。

3.制冷循环中的关键设备:a.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b.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为高温高压液体的设备。

c.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的设备。

d.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的设备。

4.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放热。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热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5.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其应用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冷冻等。

总而言之,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技术。

不同温度区的主要制冷方法

不同温度区的主要制冷方法

不同温度区的主要制冷方法
制冷技术在现代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的温度区域,采用的制冷方法也各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不同温度区中,主要应用的制冷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一、低温区(-40℃至0℃)
1.压缩式制冷:这是最常见的制冷方式,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放热,冷凝成液体。

经过节流装置降压后,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物,在蒸发器中吸热实现制冷。

2.吸收式制冷:利用吸收剂与制冷剂之间的亲和力,通过加热吸收剂使制冷剂从溶液中蒸发出来,实现制冷。

这种方式不需要压缩机,适合在低电压或无电地区使用。

二、中温区(0℃至15℃)
1.冷藏制冷:主要应用于食品冷藏和空调领域。

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实现0℃至15℃的温度控制。

2.热泵制冷:热泵制冷在冬季可以制热,夏季可以制冷。

在制冷模式下,热泵从室内吸收热量,通过制冷循环排放到室外,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三、高温区(15℃以上)
1.蒸汽压缩制冷:适用于空调、热泵等设备。

通过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放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实现制冷。

2.热管式制冷:利用热管内工作液的相变吸热和放热原理,实现高温区的
制冷。

热管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等优点。

总结:不同温度区的主要制冷方法包括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冷藏制冷、热泵制冷、蒸汽压缩制冷和热管式制冷等。

这些制冷方法在各自适用的温度范围内,为生活和工业提供了有效的温度控制手段。

冰箱的制冷方式

冰箱的制冷方式

冰箱的制冷方式冰箱的制冷方式主要是风冷、直冷、混合式制冷,有霜与无霜主要是由制冷方式决定的。

风冷式冰箱没有霜,这是因为它的内部设置了一个蒸发器,然后通过风扇和风道将冷气送到冰箱的各个位置,由于蒸发器不和食物直接接触,可通过加热系统对蒸发器短时升温,融霜后马上恢复制冷。

由于其蒸发器隐藏在冰箱内部,所以我们看不到它所产生的霜,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风速较大,食品和冰箱内的空气对流强度也很大,水分蒸发量就很快,食品就很容易风干,冰箱是干净清爽了,但是冰箱里的食物保鲜倒不好了,仔细品品,倒有点儿舍本逐末的味道。

再者,无霜冰箱的耗电量是很大的,与一般直冷式冰箱相比,它每天的耗电量一般会多出2-3度,而且一般价位都比较高,最贵的一款冰箱在三万左右,这似乎有点超出一般家庭消费水平了。

冰箱的制冷方式主要有三种:直冷制冷式:价格便宜,较为省电,有效容积大,保鲜保湿性能好;温度不匀,需经常除霜,适于比较干燥的北方和内陆地区;风冷制冷式:自动除霜,湿度低,冷温度均匀,食物易风干脱水,适于沿海、长江沿岸等潮湿地区,耗电量高,有效容积小;直冷风冷制冷式:对冷藏室直送冷,对冷冻室风送冷,兼具两者优点,但耗电量高。

除了基本的制冷功能之外,冰箱的购买还需要考虑其他性能:保鲜性能,目前最好的保鲜技术是电脑温控,整个过程采用电脑来实现双温双控,真正保证冰箱始终保持恒定的低温环境,保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

结构与设计,合理的结构和设计可以使冰箱的性能大大的提高,如两侧的平背式散热管可以提高散热效率、保护散热管、防音隔尘、节省空间。

透明抽屉可以方便存取,减少开关次数,省电防菌。

可拆卸的门封条等部件,利于清洗。

这些特殊的设计为您的冰箱加分不少。

气候类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查看冰箱后面的铭牌,标明“SN-ST(亚温-亚热带)”的才是真正的“宽气候设计”冰箱,才能适应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

冰箱选购很多朋友都会为选购冰箱苦恼。

面对卖场上众多品牌和纷繁的型号功能,到底如何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冰箱呢?冰箱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低耗能的就一定好,而是要根据您家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需要的制冷方式以及其他附加性能,同时要注意售后服务等等。

制冷方式比较

制冷方式比较

目前计算机服务器制冷方式比较
大型空调系统制冷法:
制冷空气冷却服务器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很多时候,电费是数据中心的最大运行开支。

大量的循环空气法制冷:
计算机服务器运行更快,数据中心机架密度更高,想通过气流实现有效冷却变得不太现实。

液体冷却系统制法制冷:
随着计算机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且所产生的废热越来越少,空气冷却开始变得实用起来。

然而,当今的微型处理芯片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但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

随着CPU时钟频率和机架功率密度的提高,制造商们又再次选择以液体冷却方式消除余热。

另外,水性循环液体的去热效率比气流高30倍,因此采用液体冷却能够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六种常见制冷方式

六种常见制冷方式

六种常见制冷方式一、蒸汽式压缩制冷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压缩机功能: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

被称为整个装置的“心脏”。

冷凝器功能: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

但同样传热系数低,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是散热能力下降,须及时清理。

蒸发器功能: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是对外输出冷量。

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喷淋式等。

节流装置功能: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控制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

分类: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固定孔板、可变孔板。

二、蒸汽吸收式制冷以制冷剂-吸收剂为工作流体,称为吸收工质对。

常用工质对:溴化锂-水(制冷剂是水)、氨-水(制冷剂是氨)-低沸点工质是制冷剂。

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常见的六种制冷方式

常见的六种制冷方式

常见的六种制冷方式01 蒸汽式压缩制冷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压缩机功能: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条件。

被称为整个装置的“心脏”。

冷凝器功能: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

但同样传热系数低,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使散热能力下降,须及时清理。

蒸发器功能: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是对外输出冷量。

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式、板式、喷淋式等。

节流装置功能: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控制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

分类:手动节流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电子膨胀阀、浮球板、固定孔板、可变孔板。

02 蒸汽吸收式制冷以制冷剂-吸收剂为工作流体,称为吸收工质对。

常用工质对:溴化锂-水(制冷剂是水)、氨-水(制冷剂是氨)-低沸点工质是制冷剂。

装置: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几种制冷技术的比较

几种制冷技术的比较

题目:几种制冷技术的比较院别:年级:专业:姓名:学号:1 磁制冷技术磁制冷作为一项绿色制冷技术,与传统压缩制冷相比具有如下竞争优势:1)无环境污染:工质本身为固体材料,可用水作为传热介质;2)高效节能:磁制冷的效率可达到卡诺循环的30 %~60 %;3)易于小型化:磁工质熵密度远大于气体的熵密度,易于小型化。

4)稳定可靠:无需压缩机,运动部件少且转速缓慢,可靠性高,寿命长。

1. 1 原理绝热去磁制冷的原理为:磁制冷材料(磁工质)等温磁化时,由于其磁矩取向趋于有序,使磁熵减小,磁工质向外界放热;当绝热去磁时,由于磁矩又趋于无序,磁熵增加,磁工质温度降低。

下面以最简单的卡诺循环为例对绝热去磁制冷过程进行说明(图2) 。

1) 等温磁化过程,热开关TS1 闭合, TS2 断开,磁场施加于磁工质上,使熵减小,通过高温热源与磁工质的热端连接,热量从磁工质传入高温热源。

2) 绝热去磁过程,热开关TS1 断开,TS2 仍断开,逐渐移去磁场,磁工质内自旋系统逐渐无序,在退磁过程中消耗内能,使磁工质温度下降到低温热源温度。

3) 等温去磁过程, TS2 闭合, TS1 仍断开,磁场继续减弱,磁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

4) 绝热磁化过程,断开TS2 , TS1 仍断开,施加一较小磁场,磁工质温度逐渐上升到高温热源温度。

1. 2 发展现状根据制冷温区不同可分为极低温(趋于绝对0 K) 、低温(15 K 以下) 、中温(15~77 K) 、高温(77 K以上) 磁制冷机。

1) 低温温区( < 15 K) 是液氦的重要温区,到上个世纪80 年代末该温区间的磁磁制冷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不再赘述。

2) 中温温区(15~77 K) 是液氢的重要温区,鉴于液化氢的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该温区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1983 年Los Alamos 的Back2ley提出了一种旋转式磁制冷氢液化器的专利,将氢气从室温直接冷却到20 K。

三种常用制冷方式之比较

三种常用制冷方式之比较

三种常用制冷方式之比较--------------------------------------------------------------------------------发布时间:2005年5月19日22时12分1、前言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空调系统的优缺点,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制冷系数和较强的制冷、制热能力,但这种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CFCs,对臭氧层有活多或少的破坏,且运行时噪音很大,窗式空调尤为明显。

分体式中央空调系统将冷凝器、压缩机封闭在一金属箱体内放在室外,将蒸发器装在一箱体内放在室内,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噪音,同时,它采用新型的制冷剂,例如用R134a取代CFCs,可以有效降低对臭氧层的破坏。

但新型制冷剂的采用却使系统的COP值有所降低。

吸收式空调系统的COP值中等,具有废热再利用及再生热的优点,但这种系统体积较大。

热电式空调系统体积小,噪音低,但它的COP值较其他两种系统低,并且设备价格昂贵。

此外,这种系统利用直流电运行,可使用电池或DV直接驱动。

2、三种空调系统的热力循环和原理2.1 蒸汽压缩式循环不设有换向阀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只能在夏天用于制冷,大多数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能全年运行,既能制冷也能制热,两种过程分如图1所示。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R134a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 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实际逆卡诺循环过程的值如下:(1)显然,当热源温度相同时,实际逆卡诺循环的COPir,c值比理想卡诺循环的COPcarnot 的值小,并且随着和的增大而减小。

从公式(1)可以看出:对COPir,c值的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常用制冷方式之比较论文作者:xwqzy摘要:本文对热电式空调、蒸汽压缩式空调、吸收式空调三种典型的制冷系统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这三种空调系统的基本循环过程及运行特性。

从对这三种系统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COP值高,运行费用少,但它所使用的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对环境存在着有害影响;吸收式空调系统利用热能为动力进行循环,电能耗费少,但它体积庞大,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热电式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空调系统,它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但它运行费用很高,且制冷量较小。

关键词:热电式空调蒸汽压缩式空调吸收式空调1、前言本文介绍了三种主要空调系统的优缺点,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制冷系数和较强的制冷、制热能力,但这种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CFCs,对臭氧层有活多或少的破坏,且运行时噪音很大,窗式空调尤为明显。

分体式中央空调系统将冷凝器、压缩机封闭在一金属箱体内放在室外,将蒸发器装在一箱体内放在室内,从而可以降低系统的噪音,同时,它采用新型的制冷剂,例如用R134a取代CFCs,可以有效降低对臭氧层的破坏。

但新型制冷剂的采用却使系统的COP值有所降低。

吸收式空调系统的COP值中等,具有废热再利用及再生热的优点,但这种系统体积较大。

热电式空调系统体积小,噪音低,但它的COP值较其他两种系统低,并且设备价格昂贵。

此外,这种系统利用直流电运行,可使用电池或DV直接驱动。

2、三种空调系统的热力循环和原理2.1 蒸汽压缩式循环不设有换向阀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只能在夏天用于制冷,大多数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能全年运行,既能制冷也能制热,两种过程分如图1所示。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R134a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 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实际逆卡诺循环过程的值如下:(1)显然,当热源温度相同时,实际逆卡诺循环的COP ir,c值比理想卡诺循环的COP carnot的值小,并且随着和的增大而减小。

从公式(1)可以看出:对COP ir,c值的影响较大。

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蒸发器中空气出口温度比进口温度低,一般至少低8℃,即大于等于8℃。

对于冷凝器,为使制冷系统能有效的运行,周围环境温度一般要求低于43℃。

在制热状态下,通过换向阀将图一中室内的蒸发器由冷凝器取代,室外的冷凝器由蒸发器取代,整套装置就是一热泵,不停地将热量从室外空气中输送到室内。

为使热泵能有效地运行,周围环境温度一般要求高于-5℃。

该热泵的由下式计算得出:(2)2.2 吸收式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式循环是被称为做功式循环,因为气体制冷剂的加压过程是由压缩机做功完成的,而吸收式循环是以热能为动力的循环,因为该系统运行时发生器中高压液体转变成高压气体时吸收了大量的热,这些热是由油、煤气和天然气的燃烧及地热能、太阳能、工厂废热提供的。

基本的吸收式循环如图三所示,吸收器和发生器组成的这部分相当于一台“热力压缩机”,所以吸收式循环过程的原理和蒸汽压缩式相似。

在空调系统中,吸收式循环常用LiB r-H2O作工质对,其中水为制冷剂,LiBr为吸收剂。

发生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溴化锂浓溶液,吸收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溴化锂稀浓液,吸收器内的溴化锂稀浓液经溶液泵,热交换器进入发生器,在外热源(蒸汽或水)加热下,溴化锂稀溶液的水分蒸发而变成溴化锂浓溶液,所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吸收式循环比蒸汽压缩式循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吸收式循环中加压液体比蒸汽压缩式循环中加压气体耗功少),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放热后,经节流减压进入蒸发器,在高负压的蒸发器中汽化吸热冷却空调循环水,汽化后的水蒸汽进入吸收器,在吸收器内被来自发生器的溴化锂浓溶液吸收,使溴化锂浓溶液变成了溴化锂稀溶液,再经过溶液泵,热交换器送至发生器浓缩成溴化锂浓溶液.在水蒸气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汽化潜热由冷却水带走.溴化锂溶液为高温液体,在进入吸收器之前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加热进发生器前的稀溶液从而回收了部分热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吸收式循环中热量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当空气中的低温热源冷却蒸发器中的水时,高温热源对发生器中的溶液加热,冷凝器和吸收器通过水和空气将热量排到周围大气中。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COP R值由下式计算得出:<<) (3)当整个循环完全可逆时,吸收式循环制冷系数值最大,也就是说来自热源Qgen的热量被转移到卡诺发动机,热力发动机的输出量()供给卡诺制冷机除去冷空气中的热。

设,则吸收式制冷系统可逆情况下的COP 值为:(4)其中,T a是空气温度,是冷却空间的温度,T s是热源温度,从公式(4)可以看出,T a增大,COP增大;增大,COP增大;T s增大,COP增大;吸收式制冷理想可逆循环的的COP值通常是实际循环的两倍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用术语COP是不合适的,通常情况下这种系统的COP值比蒸汽压缩式低。

但却不能因此而否定该系统,因为在这两种循环中,COP的定义不同。

做功转化的能比热能所付出的代价要高。

而且,在夏天使用这种系统制冷能避免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使用电能所引起的用电高峰。

太阳能和工业废热对它来说是一个丰富的可利用资源。

然而,吸收式制冷系统体积较大,设备的价格较高,这种系统的制冷量通常是几千瓦甚至几千千瓦,所以一般应用于工业制冷,近几年来,也应用于某些家庭的中央空调系统。

吸收式循环系统一般不用于制热,因为向发生器中供热的热源可直接用于制热。

2.3 热电式循环当两根金属棒或半导体相连接且接点两侧保持不同温度时,将会有五种现象同时发生:焦耳效应、傅立叶效应、贝塞克效应、珀耳帖效应和汤姆森效应。

所有这些都是不可逆现象。

珀耳帖效应对空调系统的影响最大。

在电路中,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之间包含了两个接点,热量通过一直流电源从一接点传递到另一接点。

半导体(如)比金属更易产生珀耳帖效应。

热电制冷(珀耳帖装置)利用了半导体的珀耳帖效应。

原理如图3所示。

从冷空间吸收的热量通过N-型和P-型半导体热电偶元件传递到热侧热源接受器,然后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如果电流方向改变,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热流方向也随之改变。

冷空间就变成了热空间,也就是说,空调系统就变成制热状态。

在制冷状态下,制冷能力,在热侧热源接受器中的分散热,输入电功率,制冷系数:(5)其中热容比:,制热系数:(6)典型的热电空调器(热泵)是半导体热电偶元件通过铜线连接,并用导热绝缘的陶瓷夹在线路中间组成,如图3所示。

热电系统的优值系数Z由式(7)计算:(1/K)(7)Z值能充分反映热电性能,它的值仅和热电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

性能系数Z越大,热电材料越好。

利用上述方法,制热时最佳性能系数可由下式计算:(8)热电式空调系统有许多优点.比如,这种系统完全没有氟氯化碳所引起的污染,设备简易轻巧,使用方便,运行可靠,无噪音,启动迅速,较易控制。

此外,它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广(-40℃-70℃)且能直接由直流电或燃料电池驱动.它的主要缺点是制冷系数低,费用较高。

3、性能比较从性能和成本的角度分析,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是最好的。

然而,目前这种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制冷剂对环境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不是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

从长远来看终将在未来的法律中将被禁止使用。

吸收式制冷利用低品位热能,电能耗费少,但体积较大,设备价格昂贵。

热电式系统设备简易,但制冷量小且价格昂贵。

4、经济价值分析对任何比较来说,经济价值的比较都是重要的,并影响着最终选择。

任何设备都有有限的使用寿命,随着投入使用时间推移,技术的更新和商业的新动向,设备在不断的退化。

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折旧率,即初投资法和渐缩值(DV)法。

初投资法是指将贬值的总额平均分配到设备有效使用寿命的每一阶段。

DV法是指将贬值的总额逐渐减少的分配到设备有效使用寿命的每一阶段。

因此,在设备投入使用的早期需要扣除更多的数目,因为设备总是早期使用比晚期使用好。

DV法更适合于空调系统的经济价值分析,每一年的贬值率按DV法计算的空调系统运n年后的价值由公式(9)计算:(9)其中,n表示使用的年限,DV因数由空调系统的期望使用寿命决定。

空调系统的期望使用寿命为10年,15年,20年时,相应的DV因数为15%,10%,7.5%。

5、结论(1)蒸汽压缩式空调、吸收式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远远大于热电式空调;(2)吸收式空调利用热能为动力的循环,耗电非常小,其耗电设备仅有几台小型泵和风机。

热电式空调、蒸汽压缩式空调运行时需使用大量的电能;(3)蒸汽压缩式空调COP值最大,在2.6-3.5之间,而吸收式空调COP值在0.6-1.1之间,热电式空调CO P值在0.38-0.45之间;(4)这三种空调系统的室内噪音大小几乎一样(除了窗式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因为室内的系统仅有风机会产生噪音,各种系统室外的噪音大小就各不相同了,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和吸收式空调系统中的溶液泵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热电式空调系统噪音较小,因为除了水冷式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散热设备水泵的噪音较大外,其它吸收式空调系统只有风机有噪音;(5)这三种空调系统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其中热电式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制冷量较小的场合,它能够直接使用直流电源,燃料电池及汽车直流电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