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校园植物
![实验报告1校园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088bc22d647d27284b735103.png)
1金冠柏Cupressus magcroglossus‘Gloderest’Chamaecyparis柏科【生态习性】能耐高温,更喜冷凉.亦需日照充足、排水良好。
金冠柏在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早春初夏及晚秋初冬生长较快,会出现二次生长高峰,所以春秋应加强肥水管理。
【形态特征】彩色观赏针叶乔木的一个栽培品种,树高4-6米,树冠呈宝塔形,枝叶紧密.外形美观。
叶色随季节变化。
全年呈三种颜色,冬季金黄色,春秋两季浅黄色,夏季呈浅绿色、其叶色变化幅度之大在针斗树种中十分少见,所以有人叫它变色柏。
(见图1)【景观用途】观赏应用2 竹柏Odocarpus pnagi (Thunb.) Zoll. et Moritz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生态习性】耐荫树种,气候温和湿润之地生长较好。
对土壤要求较严,低洼积水不宜生长。
不耐修剪。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0.5-0.7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
叶子为变态的枝条,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细脉,长2~9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
(见图2)【景观用途】竹柏是优良的油料作物;是今后园林中应逐步试种的优良树种之一。
宜盆栽作室内观叶树种。
3 枸骨Aquifoliaceae 冬青科【生态习性】耐干旱。
喜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盐碱。
较耐寒,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能耐-5℃的短暂低温。
喜阳光,也能耐阴【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片厚革质,两型,四方状圆形而宽三角形,先端有硬针刺的齿。
(见图3)【景观用途】叶、果实和根都供药用,根常用治风湿痛和黄疽肝炎;种子含油,可制肥皂;树皮可作染料。
装饰应用可在庭院作绿篱栽培,也可盆栽。
4 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梧桐科【生态习性】性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最佳,日照需充足,性喜高温多湿。
校园植物群落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群落调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60e9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d.png)
校园植物群落调查实验报告
1. 了解校园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2. 掌握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实验内容:
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用步梯对其进行若干次植物群落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实验步骤:
1. 选择调查地点,并区分出调查地点的不同生境类型。
2. 调查生境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长状况、数量、密度和覆盖度等生态学指标。
3. 记录调查结果,制作植物名录和物种多样性图表。
实验结果:
通过三次植物群落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大多数树木和灌木是一些常见的树种,如樟树、松树、玉兰等;花卉和草本植物种类也很多,如月季、紫罗兰、菊花等。
我们还发现,不同生境类型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生长在校园草坪上的植物物种数量最多,但密度和覆盖度比较低,而在湿地等湿润环境下的植物群落,物种密度和覆盖度较高,种类相对较少。
总之,通过这次植物群落调查,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参考。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生态调查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606d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c.png)
实验十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基础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校园植物中一些常见的种类, 了解其主要形态特点、进化地位和经济利用价值。
2 学习观察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新鲜材料, 了解其外部形态特点, 比较不同类群间的差异。
2 解剖观察代表植物的花, 了解其结构特点, 分析其进化程度及其分类学意义。
3 识别校园植物。
三、实验原理
被子植物是日前地球上种类最多, 分类最广的植物, 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植物类群。
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 被子植物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 它们形态各异, 并有各自特定的分布区。
因此在本实验中, 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 选择一些常见的代表进行观察, 并尽可能考虑到被子植物中一些主要的科、属, 如: 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不同植物的标本或新鲜材料, 对照检索表或植物志等工具书进行观察, 了解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
2 在实体显微镜下, 运用解剖针, 解剖刀等工具对代表植物花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 了解其结构特点, 分析其进化程度, 并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在花结构上的差异。
四.校园植物名录。
2024年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本
![2024年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3c884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0.png)
2024年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本一、实习简介在2024年暑期,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地点位于一个大型植物园,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研究设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习条件。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植物分类、植物生长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实验。
二、实习过程1. 植物分类在实习开始的前几天,我们首先进行了植物分类的学习。
植物分类是植物学的基础,对于了解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多样性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实地观察了植物园中不同种类的植物。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和产地信息,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分类不同种类的植物。
2. 植物生长与发育随着实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对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的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花卉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其生长和发育的规律。
我们观察了植物的萌发过程、根系的生长、茎的生长与分化、叶片的生长与展开等等。
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在实习的后期,我们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实验。
我们选择了一种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例如光照、水分和温度等,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我们通过操控实验条件和测量植物的生长指标,如高度、茎粗等,分析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生长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实习成果在实习结束后,我整理了实习期间的研究数据,并撰写了一份实习报告。
根据实习期间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我对植物的分类和生长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我总结了植物分类的特点和方法,了解了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同时,我也总结了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植物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四、实习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植物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植物分类和生长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学会了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并学会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1036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d.png)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
近日,我们对学校校园内的植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令人惊喜。
校园内共有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树木、花草和灌木,它们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生机和美丽。
首先,我们对树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校园内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有梧桐树、榉树、桃树等。
这些树木高大挺拔,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而每到春季,这些树木便会开出鲜艳的花朵,给人一种美丽的景象。
其次,我们还注意到了校园内的花草植物。
这些花草种类繁多,有月季花、牵牛花、百合花等。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出不同的花朵,给校园增添了几分色彩。
而且,这些花草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校园的空气更加清新。
最后,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灌木植物。
这些灌木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有的是细长的,有的是茂密的。
它们在校园的角落里生长着,为校园增添了一份静谧的美感。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对校园内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和保护,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b933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9.png)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
在我们的校园里,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从树木到小草,从花朵到果实,无处不在。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观察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校园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包括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我们在校园内不同的地方选择了几处生长茂盛的植物进行观察。
我们记录了植物的外貌特征、叶片形状、根茎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拍摄了照片作为记录。
接着,我们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观察。
我们注意到不同植物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有的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有的则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
我们还观察了植物周围的其他生物,比如昆虫、鸟类等,它们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观察的重点之一。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植物的叶片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呈现出深绿色,有的则呈现出浅绿色甚至是红色。
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通过这次植物观察实验,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校园植物的生长情况,还培养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我们学会了用观察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实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活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我们能继续保持对自然的热爱,不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9c02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0.png)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引言:植物作为生命体的一种,是我们生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在校园中,各种各样的植物同样不可或缺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和美好。
本次调查就对校园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有价值的植物提供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了校园内常见的植物种类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共研究了植物种类超过20种,分别为:香樟、金叶榆、银杏、紫薇、矮牵牛等等。
调查内容囊括了这些植物的树种、品种、分布范围、特色、生态环境。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植物的情况,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专家对这些校园植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最新的预测和探讨,他们的观点将在后文中一一呈现。
结果分析:据相关人员透露,这些植物大部分都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包括化妆品、食品、药品等多种用途,比如很多同学喜欢在学校中的香樟树下午休息,这些植物良好的气氛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沉淀,舒缓了学习过程中的压力。
而紫薇则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很多校园都会种植,是极为适应干旱炎热气候的植物,非常适合北方的校园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银杏和金叶榆都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是一种提高身体健康的良好保健植物。
专家观点: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性能。
据林业专家介绍,校园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年的研究表明,仙人掌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与养护方面效果显著,其除了不要求光照强度、水分和营养的条件外,其种植,采收和施肥管理等等都相对便捷,适合校园绿化植物的种植需求。
而且,十字花科植物在花卉生长塑造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再生素材,这也为校园绿化中的苗木生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从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得知,校园植物无论是在生态环境构建还是文化价值传递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要珍惜这些环境资源,将其积极地保护和维护,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观察校园植物实践报告
![观察校园植物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cb54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观察校园植物实践报告实践报告:校园植物的观察与研究一、引言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植物是最基础的生物。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可以提供氧气、降低温度、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
因此,对校园植物进行观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观察与研究,探讨植物的特点、功能和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二、观察对象我们选择了学校内部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场所,包括校园主干道、操场、花坛等处。
三、观察内容1.外部特征通过近距离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外部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乔木一般高大挺拔,树干粗壮,树叶大而茂密;灌木则较矮小,树干较细,树叶较小而繁密;而草本植物则较为矮小,没有明显的树干,叶片呈线状或羽状。
此外,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叶片形状、叶片颜色、花朵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2.内部结构我们还通过剖开植物的茎、叶和根部,观察了它们的内部结构。
乔木的茎木质纤维丰富,可以提供较大的支撑力;灌木的茎木质较少,相对较软,但根系比较发达;而草本植物的茎和根部比较细弱,但叶片茂密、根系发达。
3.功能与作用在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我们着重研究了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我们发现乔木和灌木具有较强的固土保水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净化空气,并且能够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而草本植物则在植被覆盖率上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尤其是对于花坛和草坪的维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观察心得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校园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外部特征、内部结构、功能与作用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一种植物都有着独特的生长特点和适应环境。
其次,校园植物在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最后,我们也意识到应该更加重视对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对植物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2fdf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b.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小组开展了本次生物调查小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掌握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实验材料1. 生物调查工具:望远镜、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2. 生物样本:昆虫、鸟类、植物等。
3. 实验地点:公园、树林、河流等。
四、实验方法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等。
2. 观察与记录:通过望远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生物,并记录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 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采集,以便后续研究。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过程1.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2. 实验地点:某公园(1)调查准备:提前了解公园内的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准备好调查工具。
(2)观察与记录:在公园内观察各种生物,并记录其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昆虫、鸟类等进行采集,并做好标记。
(4)数据整理: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种类:在本次调查中,共观察到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30余种。
2. 生物数量:昆虫数量最多,达数百只;其次是鸟类,有数十只;植物种类较多,但数量相对较少。
3. 生活习性:昆虫多在早晨和傍晚活动,鸟类多在清晨和傍晚鸣叫,植物则在阳光下生长茂盛。
七、实验结论1. 我们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繁多。
2. 生物调查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尊重生命,遵守相关规定。
3.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生物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90d0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校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校园内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的校园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们选择了校园内不同的地点进行植物调查。
我们发现,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两旁,我们发现了一些乔木,如榉树、槭树等,它们高大挺拔,给校园增添了一份绿意。
在校园的角落和花坛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灌木,如月季、丁香等,它们花朵绚丽多彩,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赏。
此外,校园内还有一些草本植物,如紫苏、鼠尾草等,它们虽不起眼,但也为校园增添了一份生机。
其次,我们对校园内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
我们发现,校园内的植物分布相对均匀,不同种类的植物相互交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校园的不同区域,我们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景。
在校园的中心区域,我们发现了一片花海,各种花卉交织在一起,吸引了许多师生前来观赏。
在校园的边缘地带,我们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它们虽不如栽种的植物那般艳丽,但也为校园增添了一份野趣。
最后,我们对校园内植物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了解到,学校在植物的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保持了校园内植物的良好状态。
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置了一些标识牌,介绍了植物的名称、特点和养护方法,方便师生了解和学习。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植物知识的讲座和活动,提高了师生对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这次校园植物调查,我们不仅对校园内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校园内的植物更加茂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植物,热爱植物,共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阅读。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与调查结题报告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与调查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f616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c.png)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与调查结题报告第一篇:校园绿色植物种类与调查结题报告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1增长学生生物学知识,学会对植物分类对学校植物进行观察,对校园绿化的现状进行反思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绿色、更健康、更美好。
3通过活动,提高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绿化的责任感。
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调查意义在当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绿色植物正在离我们远去,而绿色植物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们为我们净化空气合成有机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绿化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发挥它们的作用,更显得异常重要。
对我们现在中学生而言,学校是我们最熟悉的,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让同学们了解校园绿化情况,同时为提高校园绿化作出努力。
在绿化校园的同时,也把生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
三、调查工具1、相机拍照片:主要拍摄每一种植物整体及它们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种子的照片。
2、材料与用具:相机、记录本、笔、标签四、调查范围及内容1、调查范围及路线:甬道两侧→平房区→教学楼前→操场周边→校园围墙四周2、内容:1)调查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2)关注植物的生长状况,找出哪些植物不适宜校园内种植,哪些植物生长状况差。
3)对某些植物的栽培养护提出合理化建议五、调查方法1、实地观察法:观察校园内各绿化区植物种类,数量。
2、小组合作探究法:分组活动六、调查过程 1 确定调查目标2准备调查工具相机、记录本、笔、标签 3分小组活动4实地调查.观察校内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
调查中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要爱护花草。
5.根据所收集的讯息、资料,讨论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6.资料的整理七、调查预期结果调查到的校园内各绿化区植物种类有多少?归类:按不同分类标准分:1.乔木:刺柏、松树、榕树、杨树、垂柳、龙爪槐2.灌木:木槿、菊花、、月季、小叶黄杨、3.草本:香菊、凤仙花、串红、美人蕉、三叶草、蓖麻八、调查结论及建议通过调查,我校主要栽种植物种类有:1.乔木:刺柏、松树、榕树、杨树、垂柳、龙爪槐2.灌木:木槿、菊花、、月季、小叶黄杨、3.草本:香菊、凤仙花、串红、美人蕉、三叶草、蓖麻还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草。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0e83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8.png)
校园植物观察实验报告
在校园里,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和生长习性
展现着生命的奇妙。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观察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校园内的几种常见植物,包括向日葵、茉莉花、银杏树和仙
人掌。
我们观察了它们的生长环境、株高、叶片形态、花朵特点等,并记录了这些观察结果。
在观察向日葵时,我们发现它们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茎高约1米左右,叶片呈长条状,花朵大而金黄,总体给人一种旺盛、阳光的感觉。
而茉莉花则喜欢半阴的环境,茎高约0.5米,叶片呈椭圆形,花朵白色且香气扑鼻,给人一种清新、幽雅的感觉。
银杏树是校园内的一大景观,它们高大挺拔,叶片呈手掌状,金黄色的秋叶更
是美不胜收。
而仙人掌则是一种特殊的多肉植物,它们生长在盆栽中,叶片呈刺状,花朵呈黄色,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
通过这次植物观察实验,我们不仅对校园内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
了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和特点。
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呵护好身边的每一株植物,让它们在校园中绽放出更美丽的风采。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让更多的同学关注植物,热爱大自然,共同呵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
身边的植物。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次实验,让更多的同学关注植物,热爱大自然,共同呵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2350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0.png)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质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发现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分布特点等,为校园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1.实地考察:我们对校园内的各个季节、各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植
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分布特点等。
2.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分布
范围等信息。
3.专家咨询:邀请植物学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调查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
1.植物种类: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查阅,我们发现校园内共有植物XX
种,其中乔木XX种,灌木XX种,草本植物XX种,水生植物XX种。
2.生长状况:大部分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植物出现了病虫害、生
长不良等问题。
3.分布特点:校园内的植物分布较为均匀,但也有一些区域的植物种类相对
单一。
四、建议措施
1.加强养护管理:对生长不良的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
植物的正常生长。
2.增加绿化植被:在校园空地、道路两侧等区域增加绿化植被,提高校园绿
化覆盖率。
3.优化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特点,合理配置植物,使校园
绿化更加科学、合理。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校园绿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物探究实验报告观察身边植物大学
![生物探究实验报告观察身边植物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7c567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4.png)
生物探究实验报告观察身边植物大学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小组本来就十分热爱大自然,喜爱植物,也非常想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但由于没时间,所以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正巧,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观察植物。
一节课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也太充实了,我们认真地观察后,便有了以下结果。
二、调查方法。
实际观察三、调查结果。
(1)侧松柏。
侧松柏属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树干皮呈淡灰褐色,条形状纵裂。
它们一般为21根树枝,枝叶繁茂,叶子形状像圣诞树,又似手爪。
从下往上看,像森林,那点点缝隙像星星或雪花。
(2)不知名小树。
叶子前面呈灰褐色,后面呈浅红色,枝叶繁茂,有许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累累硕果,已暗香浮动。
有些花已开,似丝带,十分柔软,上面滴着露珠点点。
从下往上看,似一片红的天空;从上往下看,层层叠叠、高低不一、错落有序。
扎根的土壤上,有落花落叶,纵使它们长得更茂盛。
(3)豆科紫荆花。
外面呈粉红色,一朵朵串在枝头,像冰糖葫芦,曲线强硬,花朵是许多片小叶组合成的,好似小球。
这棵紫荆花为“山”字形,似乎在诉说着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4)枇杷树。
枇杷树又叫卢桔,常绿小乔木,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绿荫中。
树形并不粗壮,显得瘦直,分出的枝干与本树干不相上下,但最特别的是树叶。
树叶如同扇子,半径很长,树叶由笔直的“此地”的一根茎直通到“彼岸”,或多或少的纹路是供水的器官,如人的血管,帮助根汲水到每片叶子和树枝。
枇杷树开出的花有黄色、白色的等,大多数叶子上都有花。
四、调查建议。
其实,我们对校园植物没有什么要求的,因为毕竟花开花落是植物生命的轮回。
如果实在要提出点建议的话,我们就希望用一些方法让落花落叶不掉在地上,例如:设一个大花坛。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667b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一、引言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好地方。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对校园内各种植物的调查、观察和分析,了解我校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为保护校园植物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通过走访校园内各个区域,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等。
三、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校校园内主要分布有以下几类植物:1.乔木类植物:包括榉树、枫树、柳树等。
这些植物高大挺拔,树干粗壮,分布较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在校园内形成了绿荫覆盖,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灌木类植物:包括丛梅、千层塔、紫藤等。
这些植物生长低矮,枝繁叶茂,花朵各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生长较快,可以修剪成各种形态,美化了校园的环境。
3.草本植物:包括樱草、香蒲、菊花等。
这些植物低矮而且茂密,适应能力强,能够生长在湿地、山地等不同环境。
它们在校园内广泛分布,为校园增添了丰富的植物群落。
四、分析与讨论1.校园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校园植物是校园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草本植物能够保持土壤固定,防止水土流失;灌木植物可以增加校园的美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校园植物的保护意义:校园植物在维持校园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校园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规划植物布局,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植物生长环境的破坏。
3.校园植物的科普宣传:通过对校园植物的科普宣传,可以帮助学生和教职工更好地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特性,增加他们的植物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植物、爱护校园环境的共识。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我校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校园植物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植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推广校园植物科普宣传,共同营造一个美丽、绿色、宜居的校园环境。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ccd5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类型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校园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植物分布和繁衍的重要区域之一、本报告旨在对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校园中的植物资源。
二、调查目的1.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2.探讨校园植物分布的规律和特点;3.分析校园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三、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在校园内进行全面的植物调查,依次记录不同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2.问卷调查:对部分校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校园植物资源的态度和认识。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校园植物种类丰富,常见的包括花草、树木、灌木等;2.借助专业人员的指导,我们共记录到300多种植物,其中花草类约占70%;3.一些常见的植物包括梧桐、松树、玫瑰以及各类常绿植物等;4.植物分布主要集中在校园绿化区、花坛和操场周围;5.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对校园植物资源持积极态度,希望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对于以上结果,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1.校园植物种类丰富,反映了校园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健康;2.花草类占据了绝大多数,说明校园植物主要以观赏植物为主;3.植物分布主要集中在绿化区和花坛,反映了校园对于美化环境的重视。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部分常见植物的数量过多,而稀有植物数量较少;建议:可以适当调整植物数量,注重多样性。
2.校园植物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绿化不足;建议:加大对于植物分布不均匀区域的绿化力度,提高整个校园的绿化率。
3.对于校园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有待提高;建议:加强校园植物保护教育,提高师生对校园植物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六、结论通过本次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校园植物资源作为校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促进校园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
![【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b200d387c24028905fc324.png)
【关键字】实验植物调查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1植物物种名录编制和生活型谱调查统计普查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2、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3、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2、实验原理1. 生活型(life form) :?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
?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特别是对气候的适应而在外貌上的反映。
? 特定环境下不同科属的植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
? 生活型是植物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包括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只要物种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而且在外貌特征上相似,它们就属于同一生活型。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按植物的越冬休眠芽的位置与适应特征,将高等植物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①高位芽植物(Ph)。
其芽离地面高,完全受气候的影响。
在温暖和潮湿地区很多,不需要保护。
5个亚型是:大高位芽植物(MG)(植物体超过30米以上的大乔木)、中高位芽植物(MS)(高8~30米的中乔木)、小高位芽植物(M)(高2~8米的小乔木和灌木)、矮高位芽植物(N)(高2米以下的灌木及小灌木)、攀援植物(S)(没有高度限制,在温暖潮湿地区占优势);②地上芽植物(Ch)。
草本或木本植物,芽紧贴地面,冬季被雪覆盖保护,包括北极地区和高山寒冷气候下的植物,温带也有分布;③地面芽植物(HK)。
芽的一半埋在土层顶部或腐殖质层中,地上部分冬季全部死亡。
温带多年生草本大多属此类;④隐芽植物(K)。
芽完全埋在土中或水中,以适应寒冷或干旱的气候,冬季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部分死亡。
如球茎、块茎、根茎植物;⑤一年生植物(T)。
植物生活型图解2. 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就是该地区的植物生活型谱(life form spectr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
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
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
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
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
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3.按经济价值分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材用植物、蜜源植物、鞣质植物、其它经济植物(四) 编制植物的定距式检索表。
五、作业1.写出所调查区域植物名录(归属到科),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完善的实验报告。
2.通过植物的调查、研究,谈谈你对学校或植物园绿化现状的看法3、制作汇报用PPT,将探究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六、调查结果:(一)根据我们所观察的植物进行分类成表如下:(二)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包括木樨科、木兰科、杨柳科、松科、银杏科、蔷薇科等一些乔木与灌木类的植物。
(三)下面再详细介绍个别科的代表植物:1、木樨科:乔木、灌木或为木质藤本;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
花供观赏,亦可做香料,木本,叶对生,无托叶.圆锥或聚伞花序.花整齐,花瓣常四裂,果实为浆果,核果,蒴果或翅果.种子具胚乳或无胚乳。
约29属600种,我国有12属约176种。
常见的有茉莉属,桂花属,丁香属,连翘属,流苏树属,女贞属,木犀属,白蜡属。
代表植物主要有女贞、桂花、连翘等。
大叶女贞女贞属,别名:桢树,大叶女贞,高杆女贞。
常绿乔木,树冠卵形。
树皮灰绿色,平滑不开裂。
枝条开展,光滑无毛。
浆果状核果近肾形,10~11月果熟,熟时深蓝色。
高杆女贞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
大叶女贞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根系发达。
萌蘖、萌芽力均强,耐修剪。
抗氯气、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属,又名“月桂”、“木犀”,俗称“桂花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
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
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中国有包括衢州市、汉中市在内的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或市树。
桂花以其淡然贞定品格为世器许(白蜡)(丁香)(桂花)(大叶女贞)2 银杏科:本种又名白果,为著名的“活化石”。
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
第四纪冰川降临,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
仅在我国浙江西北、安徽东南有野生银杏的分布。
由于个体稀少,雌雄异株,如不严格保护和促进天然更新,残存林分将被取代。
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又是珍贵的用材和干果树种,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
叶形奇特而古雅,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
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特残的抵抗能力,为优良的抗污染树种。
种子作干果。
叶、种子还可作药用。
(银杏)(银杏果实)3 蔷薇科: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
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
叶片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
花多两性;从上位花到周位花。
果实类型很多,如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
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有53属1000余种。
乔木种类的蔷薇科木材多坚硬细致,有多种用途,如梨木为优质雕刻板材,桃木、樱桃木、枇杷木和石楠木等宜制作农具柄材。
该科许多植物可作观赏。
或具美丽可爱的枝叶和花朵,或具鲜艳多彩的果实,如各种绣线菊、绣线梅、珍珠梅、蔷薇、月季、海棠、梅花、樱花、碧桃、花楸、棣棠和白鹃梅等,在世界各地的庭园绿化中占重要的位置。
杏树李属,杏树高一般5至7米,树冠多呈向阳开心型,枝条较密,叶片成卵形、阔卵形,叶片边缘有细钝的锯齿,叶背上稍有毛或无毛。
红叶李落叶小乔木,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脉5-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
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
山楂落叶小乔。
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
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
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
梨果深红色,近球形。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樱花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杏树)(草莓)(西府海棠)(红叶李)(山楂)(樱花)4 豆科为双子叶植物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
模式属:Faba P. Miller 。
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
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
该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合欢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
作绿荫树、行道树,或栽植于庭园水池畔等,都是极好的。
合欢叶纤细似羽,绿荫如伞,红花成簇。
紫藤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
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
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突尖,小叶柄被疏毛,侧生总状花序,呈下垂状,总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荚果扁圆条形,密被白色绒毛,种子扁球形、黑色。
花期4-5月,果熟8-9月。
垂槐落叶乔木,枝条下垂,冠球形,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
花两性,顶生,蝶形,黄白色,7-8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荚果肉质,串珠状,成熟后干涸不开裂,常见挂树梢,经冬不落。
种子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3年以上。
紫荆落叶乔木或灌木。
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
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
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
(合欢树)(紫藤)(刺槐)(紫荆)(紫荆)(紫荆花)5玉兰科玉兰(学名:Magnolia denudata),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木兰科。
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
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
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
日本同名电影是根据日本著名女作家桐野夏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
木兰科木兰属多为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
花白色,大型、芳香,杯状。
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
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
上海市市花。
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
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地区,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
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
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
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
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
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
播种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开花。
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
玉兰落叶乔木。
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
叶互生。
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
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高可达15m,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
花大,白色,芳香,单生于枝顶。
花萼与花瓣相似共9片,排列成钟状。
聚合果圆筒状,红色至淡红褐色,种子具鲜红色肉质外种皮广玉兰常绿大乔木,高20-30m。
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枝与芽有铁锈色细毛。
叶长椭圆形,互生;叶柄长1.5-4cm,背面有褐色短柔毛;托叶与叶柄分离,无托叶;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20cm,宽4-10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锈色细毛,侧脉8-9对。
花芳香,白色,呈杯状,直径15-20cm,开时形如荷花;花梗精壮具茸毛;花被9-12,倒卵形鹅掌楸又名马褂树,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