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什么是角;2.能够识别角,并掌握命名角的方法;3.理解角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4.能够认识并掌握常用的角度单位;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简单的角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什么是角;2.命名角的方法;3.角的度量方式;4.计算简单角度。

2. 教学难点1.角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示例进行演绎;2.角度计算需要掌握度、弧度、用角形式表示等多种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让学生观察正方形、矩形、圆、三角形等不同的图形,并问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图形中角的概念;•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2. 角的命名(20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进行命名;2.让学生在该线段上任意取两个点,连接成一条线段,让他们进行命名;3.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刚刚所画的线段及其两端点,画出不同的角,进行命名。

3. 角的分类(20分钟)1.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不同的角度;2.分类讨论角的不同类型;3.让学生进行钝角、锐角、直角的分辨,并进行命名。

4. 角的度量方法(30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并量出其角度;2.教师介绍度量角度的方式——用另一个角来度量;3.让学生自己练习用一张标尺来度量角度。

5. 角的标度和单位(15分钟)1.教师介绍角的标度和单位;2.引导学生体验几种常见的角度单位。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三步教学法进行。

•第一步,通过导入,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步,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让学生感知角的细节和规律,并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第三步,通过反复联系和实操,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角的知识,求解简单的角度。

五、课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P2、P3、P4的练习;2.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附近的物体,并观察其角度。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应章节;2.找出10个不同的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画出这些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 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锐角是指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是指等于90°的角,钝角是指大于90°小于180°的角,周角是指等于180°的角。

3. 角的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度、分、秒来表示。

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和度量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课开始,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并提问同学们:“这个图形是什么?”引导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这是一个角。

”然后我会继续提问:“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顶点和边是什么?”引导同学们回答。

二、讲解:1. 角的概念:我会用教具和图示来解释角的概念,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并强调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我会用教具和图示来展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并解释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3. 角的度量:我会用教具和图示来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解释度、分、秒的含义,并演示如何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三、练习:1. 我会给出一些角的大小,让同学们用量角器来度量,并记录下来。

2. 我会给出一些角的照片或图示,让同学们判断它们的类型,并记录下来。

四、巩固:我会出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和90°,请问这个三角板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的定义和公式,并用图示来辅助说明。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画角的方法: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 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你能看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
(1)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源自无关。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21张PPT)
谁能帮我破译 这个密码呢?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教学内容:认识角的名称、大小,会折角、画角。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叫的过程。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重、难点: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举行一场有意义的比赛,有信心吗?比赛的题目是:«角的认识»。

【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学习目标〔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第一次先学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5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56页的例1,认真看图、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这四种图形都是〔〕?2、观察例题2:观察角,你发现角是由〔〕条边和〔〕个顶点组成的。

3、说一说,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吗?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4、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没有关系?5、用一张纸,你能折出多少种角?你能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吗?6、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那些物品上有角?第二次先学1、打开课本第58页例3,看图、看文字,想一想,怎样画角?2、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3、你能画出一个角吗?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2、做一做:过渡语:〔5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1〕课件出示检测题〔2〕58页第一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1、例2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瞧,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吗?(学生指角。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角1、直观感知角。

(1)从图片中引出角的原型,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角。

(2)让学生观察三个角,并说说角有什么特征。

(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图中标注角和边)。

(2)教师在图中画一个小弧线,写上“1”。

指出: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角,叙述角的特征,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画角。

1、教师教学画角: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是它的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往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是角的另一条边。

2、教师画好的角上标出角1,告诉学生这是角的标记。

3、学生交流画角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应用(处理62页试一试)自己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1)学生画角,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画完后让学生在图中标出角的标记:∠1、∠2、∠3.(3)全班展示交流。

(4)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画角,加深学生对角各部分的认识,通过展示交流和评价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材解读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材解读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材解读这部分教材以认识直角为重点。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

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教学直角编排了一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直角。

第一步从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三角尺上提取直角,观看直角的图形,教学表示直角的记号。

教材把提取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让学生正确感知直角。

第二步用纸折出直角,教材示范了折的步骤,能够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折法,再动手折并认真看看折出的直角。

在折直角时选用不规则图形的纸,能够突出折成的直角。

假如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也能折出直角,但原先纸上的四个直角会干扰学生对折出的直角的注意。

第三步把折出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一方面认识三角尺上的直角,另一方面发觉直角同样大。

第四步利用已有的直角判定其他角是不是直角。

由于学生差不多明白直角同样大,差不多有用纸折成的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因此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对其他的角作出判定。

凡是和这些角大小相等的角差不多上直角,大小不相等的都不是直角。

第68页第1题还通过图示规范比试时的行为,学生具有这种比试与判定的能力,不但明白了更多的、存在于物体表面上的直角,而且为以后研究平面图形的特点打下了基础。

假如直角的位置摆得专门正,容易看出它是直角。

假如直角的摆放位置有变式,不容易直截了当看出它是直角,这时就能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或其他已有的直角来比一比。

(2)在辨认锐角、钝角时进一步加强对直角的认识。

钟的时针、分针分别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角,先从中找出直角,再找出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并告诉学生如此的角分别是钝角、锐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1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1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京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2~64页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角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几何图形,在空间图形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角的认识是在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角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在动手操作、观察中提升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与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角的知识,形成角的表象,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认识角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一)、现实情景中感知生活中的角1.从生活中感知角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角。

谁能说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里有角?2.在实物中感知角谁知道三角板的角在哪?指一指,摸一摸,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3.在平面图形中感知角(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角,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课件出示:三角尺、钟面、剪刀、红领巾的图片)(2)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倒角吗?(课件配合学生的描述,画出三角尺的角。

)(3)请你再在剪刀、钟、红领巾的图片上找倒角。

(4)我们移开这些物体(红领巾、钟面、剪刀等),看看这些角就是我们数学中要研究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利用交互式白板课件演示,从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好的激发其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实际操作中认识数学中的角1.角的各部分名称(1)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发现什么了?(预设:两条边,直直的,角尖尖的……)(2)角怎么会是尖尖的呢?两条直直的线接或连在一起会有一个点,这个点就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叫角的两条边。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页)

(4 )
(3 )
(4 )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认识角、画角
4、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认识角、画角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
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认识角、画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角、画角(北京课改版)(共18 页)
1.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 原始的 乐舞也 开始出 现变化 。一种 是属于 民间的 演艺, 如迎神 、赛会 时,乡 民们常 要进行 祭神等 活动, 同时还 表演一 些舞蹈 等。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4.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 现了人 对世界 和自然 的深刻 认知与 利用, 更在精 神层面 上表达 了人对 美好事 物不懈 追求的 愿望。 在全球 化时代 ,中华 饮食文 化并不 会失去 自我, 而将在 人类普 遍的文 化价值 认同之 下进一 步为世 界各国 所认同 。
返回
认识角、画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16张PPT)
猜一猜: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1 1 1 1 1 12
12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边 顶点 边
快速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边 顶点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1
写作: 1 读作:角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2
1
5
写作: 1 读作:角1 3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4
6
7
8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A
写作: A 读作:角A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锐角
C
B A
写作: A
读作直:角角A
E
钝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共16张PPT)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讲解角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教材内容包括:角的含义、锐角、直角、钝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等概念,以及角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

2. 培养学生用角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如桌角、窗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角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3.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进行比较,巩固对各种角的认识。

4. 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房间的布局,使各角相互协调。

7.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大家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3. 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对顶角:两个角位于两条相交直线的同侧,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同位角:两个角位于两条平行线的同侧,且对应相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25张PPT)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25张PPT)北京版
的角去 抓小虾吃,你们能帮帮我吗?”
“小朋友们,生活中你们还 在哪儿见过角?”
脚脚说:“谢谢你们帮我抓到了这么多的小虾呀。吃饱 了,躺在沙滩上真舒服!”
就在这时,脚脚听到石头兄妹的呼唤:“脚脚,快来 帮帮我们,冲完浪,我们都没有劲了,快被海水冲走了!”
太丑了!
小螃蟹脚脚有两只大钳子,但他觉得它们太 丑了,总想把它们藏起来。
妈妈告诉脚脚:“我们的钳子可有用了,上 面还有数学课上学习的角呢,怎么会丑呢?”
小朋友们,你 们知道我的钳子里 哪儿有角吗?
原来这就是角!
“哦,我想起来了,我在身边也看到 过角,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上哪儿有角吗?”
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螃蟹妈妈说:“是呀,不过这就要脚脚自己去 发现了!”
太丑了!
同学们:故事讲完了,如果你是螃蟹妈妈, 你想对小螃蟹说点什么呢?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用多大的角表示他们的体重?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脚脚和爸爸一 起回家去,在路上他们遇到了难题,前 面有两个石头缝,他们能从岩石的缝隙 中爬过去吗?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脚脚赶忙跑过去,用钳子上的角夹住了石头妹妹,把 她夹到了安全的地方。
接着脚脚又去帮助石头哥哥,你们猜猜,他的 钳子还张这么大,能夹得起石头哥哥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脚脚帮助石头兄妹脱离了危 险,他可真开心!脚脚说:“原来我钳子上的角还 能帮到别人,我要去告诉爸爸!”
螃蟹爸爸是个医生,他正在给小动物们称体重。螃 蟹爸爸说:“你先别急,先帮我看看这些小动物的体 重。”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优秀PPT(北京课改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优秀PPT(北京课改版)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像这样的角比直 角大,叫作钝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你能做一个“活动角”吗?做一做,想一想。
越大 固 旋折把 一定 转出两 端开其 另两张 钉口中 一张硬 在越一 张硬纸 一大张 硬纸条 起,硬 纸条的 。角纸 条。…条 。…,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如何判断一个角 是不是直角?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 的直角比一比。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4.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直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像这样的角 是直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锐角有:① ⑤ 钝角有:② ⑥
返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优秀PP T(北 京课改 版)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及角的大小
2.下面各图中哪个是角?
(√) ( ) (√) (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几何图形”中的“角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角;2. 学习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3. 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能够量度角的大小;4. 能够通过图形拼接和切割,创造出不同大小的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角;2. 让学生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3.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的习惯,提高其测量角的能力;4. 培养学生通过图形拼接和切割创造角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线段混淆;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正确量度角的大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如:窗户角、门角、桌角等;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角,并描述其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讲解角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度、分、秒,并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3. 示范使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度练习本上的角,并记录度、分、秒;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量度结果,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强调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量角时的细节。

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2. 表示方法:度、分、秒;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先确定0度线,再转动量角器,使另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读取度、分、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共11张PPT)
学一学

顶点
边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个完整的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1
顶点 边
写作: 1 读作:角1
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1)你能用圆形纸片折出角吗? 折折看,和同学比一比大小。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奖励
角的大小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1、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张开越大,角越大, 张开越小,角越小;
2、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1) ()
(2)
()
(√ )
()
三 年 级 上 册 数学课 件-5.1 角 的初 步认识 |北京 版 ( 共 1 1张 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角的大小
1、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张开越大,角越大, 张开越小,角越小;
2、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1) ()
(2)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
(√ )
()
学一学


顶点

一个完整的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1
顶点 边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写作: 1 读作:角1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 ×√
×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1)你能用圆形纸片折出角吗? 折折看,和同学比一比大小。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奖励
三 年级上 册数学 角的初 步认识 北京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D
A
E
C
B
一共( 6 )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2、填空:
⑴ 一个角有( 1 )个顶点,有( 2 )条边。
⑵ 三角形有( 3 )个角,正方形有( 4 )个角。
⑶ 画角时先( 画顶点 ),再( 画两条边 )。
3、判断:
⑴ 边越长,角就越大。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 些不是角?



⑤ ④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数一数:
图形中有几个角?
3个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 ×)
⑵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⑶ 一个角只有两条直直的边,一个顶点。 ( )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思考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角的初步认识
● ●
观察一下这些角都有什么特点? (角是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边)
角的组成

1
பைடு நூலகம்
顶点

写作: 读作:角1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角的自 我介绍:
小朋友,你们好!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一个小顶点, 还有边儿是两条, 所以我叫角角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移 长 张 文1 文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小测试: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在( )里“
”。
( )( ) ( )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
)()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下一步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验证
1、点“移”。 2、“移” ,蓝角左右移动。 3、“长”,角的两边延长收回。 4、“张”,角的一边张开收回。 5、“文1”“文2”配合使用。
( 3)
(4 )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下一步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边 顶点 边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6
小 小 角,真 简 单, 一 个 顶 点 两 条 边, 画 角 时,要 牢 记, 先 画 顶 点 再 画 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