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原型
蒂法切上衣原型后续
蒂法切上衣原型后续1. 简介本文将继续讨论任务名称中提到的蒂法切上衣原型的后续发展。
蒂法切上衣是一种经典的女性上装,具有独特的剪裁和设计,适合各种场合的穿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蒂法切上衣的设计思路和切割方式。
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蒂法切上衣的细节设计、材料选择、制作流程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2. 细节设计蒂法切上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剪裁和设计细节。
在设计蒂法切上衣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领口设计蒂法切上衣通常采用圆领或V领设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穿着场合进行选择。
圆领适合日常穿着,而V领则更适合正式场合。
2.2 袖口设计蒂法切上衣的袖口可以选择直筒袖、喇叭袖或者短袖设计。
直筒袖简洁大方,喇叭袖则更加时尚,而短袖则适合夏季穿着。
2.3 腰部设计蒂法切上衣通常采用收腰设计,以突出女性的曲线美。
可以使用腰带或者腰线进行收腰,也可以通过剪裁和设计来实现。
2.4 衣长设计蒂法切上衣的衣长可以选择长款、中款或者短款。
长款适合搭配裤装或者长裙,中款适合搭配中裤或者中长裙,短款则适合搭配短裤或者短裙。
3. 材料选择蒂法切上衣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面料进行制作,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面料:3.1 棉质面料棉质面料是最常见的面料之一,具有舒适、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夏季穿着。
3.2 丝绸面料丝绸面料具有光滑、柔软的质感,适合正式场合的穿着,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3.3 麻质面料麻质面料具有天然、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夏季穿着,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3.4 合成纤维面料合成纤维面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质地选择,适合各种场合的穿着,同时具有耐久性和易护理的特点。
4. 制作流程下面是蒂法切上衣的制作流程,供参考:1.准备面料和所需的辅料,如纽扣、拉链等。
2.根据设计要求,裁剪面料,注意保留一定的缝边。
3.将切割好的面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接,使用针线或者缝纫机进行缝合。
4.在领口、袖口和下摆处进行收边处理,可以使用缝边机或者手工缝制。
针织女装上衣原型研究
1 研 究 方 法
以立 体 裁剪 为切入 点 , 分别 将 梭织 白坯 布和 若 干 有代 表 性 的针织 面料作 为试 样 , 标准 女性 人 台上作 紧 身 贴体 在 型 ( 省和无 省 两种 ) 体裁 剪实 验. 过 实验 数据 分 析针 有 立 通 织 面料 与梭 织面 料 , 同特性 的针 织 面 料在 女装 上 衣 结 构 不
关键词 : 织女 装原型 ;上衣 结构 ;日本文化 式女 装 原 型 ;立体 裁剪 针 中图 分类号 : 4 . 6 TS9 17 1 文献标 识码 : A
针织 服装 由于面料 的性能 特点 , 使其 在结 构设 计方 面 有其 自身 的 特点 与 规 律. 年来 , 国针 织服 装 多 我
第2 O卷第 2期 ( 7 期 ) 总 8
文章编 号 :6 18 0 2 0 ) 20 6 —5 1 7 —5 X( 0 6 0 1 60
20 0 6年 4月
Vo. 0 No 2 S m . 8 12 , . ( u No 7 )
针 织 女 装 上 衣 原 型 研 究
毛 莉 莉 王 兴 家。 刘 艳 君 。 , ,
另外 , 采用规格演算法难以真实地体现人体体型特征, 因此, 为了适应近年来针织服装快速发展 以及款型 日益多样 化 的特点 , 建立适 应我 国针 织服 装样 板设 计 的理论 体 系是 亟待解 决 的课题 . 本文 就针 织女装 上衣
原 型进行 了研 究 , 旨在 为针 织 服装结 构设 计提 供 一种新 的方 法 与思路 , 丰富 、 完善 针织 服装 设计 理论 .
维普资讯
第 2期
样 J .
针织女 装上 衣原 型研 究
17 6
鉴于 我 国服装 号型人体 测量 部位 数据较 国外 相 比偏少 , 女子 体型特 征与 日本 女 子体 型较 接近 , 日本 且 文化 式原 型在我 国梭 织服装 中已得到 了较广 泛 地推广 与应 用的 特点 , 究 中将 日本 文化 式女装 上衣 原型 , 研 针织 服装上 衣结 构特 点及其 变化 规律 作为针 织 女装上 衣原 型制作 的理 论依 据 , 即针织 女装 上 衣原 型 是 以 日本 文化式 女装 上 衣原型 为基础 , 根据 针织 服装 上衣 结构 特 点及 其变化 规 律 , 通过 适 当 的修 正来 获 得 的. 这样 既使工 作变 得 简化 , 又增强 了原 型使用 的 可靠性 与实用 性. () 胸 围放 松 量 的调 整 日本 文化式 女装 衣身原 型 , 胸 围的放松 量是 lc 而对 于 弹性针 织 面料 1 其 Om, 来说 ,Om 的放松 量则 是多余 的[ , lc 2 因为 弹性 面料 的“ ] 弹性 ” 般 足够代 替 放 松量 . 一 因此 , 过 减 少 原 型的 通
原型裁剪法
原型裁剪法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是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而且胸围放松量与袖笼深分两步确定,与我国传统习惯不符,因此,原型法不能全盘照搬,而且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也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衬衫、西装,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
因些,只有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才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
下面以女装基本衣片为例。
一、测量部位:原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是:常见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登丽美式测量的部位则过多,程序复杂,不利于使用。
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
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胸围、肩宽、背长、袖长这五个部位测量较为合适。
二、尺寸加放: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
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净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
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后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
具体可参考如下:无吊带上装,胸围加放为0;紧身衬衣为4.8cm;普通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12-20cm;西装8-10cm;大衣为15- 20cm。
制图方法:1、衣片:(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做立领衬衫和旗袍领,更为科学。
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确定,三者的结果相差甚微,而采用定量法可省去计算的麻烦。
故采用定量法确定肩斜:普通衬衣前肩斜5cm,后肩斜4.5cm;有垫肩的外衣前肩斜4cm,后肩斜3.5cm。
(4)、肩宽: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宽,计算出前后衣片的肩宽。
(5)、袖笼深: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斜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
崇武惠安女日常服装的款式结构和原型制定
服内侧的量 �上装结构见图 � � � (下转第 页 )
� 广西纺织科技 年第 卷第 期
B-2 B 染色时元明粉用量为 30 / 和 50 / 时相差不 度等, 分析各因素对白炭纤维染色的影响, 得知活性红
� � � 多, 说明活性红 B-2 B 染色时元明粉用量为 � 30 / 即 B-2 B 染料染白炭纤维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 7 0 , 碱
引言
� � 饰的最年轻的一辈大概是 年代初出生的人,现年龄 也三十多岁, 接近中年, 因此, 在颜色上区别微乎其微 �
惠安女现代服饰是汉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民俗 服 饰之一, 其海洋风格的文化特制和独特的服饰形态在电 影, 绘画 , 摄影等艺术作品中为人们所喜好; 不少学者对 其服饰背景文化和奇特的婚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大多从美术学的角度对服装色彩 , 纹样和服饰历史沿革 进行研究, 但就其服饰最本质的款式结构的研究尚属空 白; 如下基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视角, 对其服饰款式和结 构进行剖析, 为惠安女传统服装制作基本原型, 益于传 统服装制作手法和款式结构的保存, 益于该群体未来服 饰制作的改良和保留, 将传统服装的结构以图文并茂方 � � � � 图 上装 �� � 节约衫 �老年装: 纽扣 ( ,,) � 式记述下来, 有助于服装设计师直观和准确的了解该民 俗服饰的结构, 也是民俗服饰研究手法的一种尝试�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张庆梅 ( - ) , 女, 福建人,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服装设计及其理论运用�
上装�� � 节约衫款式图
腰裤, 用黑色线布和尼龙布制成 � 高腰裤腰围小 , 臀围 大, 裤虽狭小, 既美观又便于劳动 � 大折裤或称黑绸裤,惠安女的裤子宽大,一般为
� � � � 依赖性较强, 元明粉用量为 � � 50 / ; 由表 � � � 2 7 2 9 可以看出, 浓度为 10 / , 中性盐浓度为 50 / ; 活性嫩黄 B-6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服装工艺八种袖子原型的制图画法
服装⼯艺⼋种袖⼦原型的制图画法⼀、⽇本传统⽂化式原型配袖 ⼀、⽇本传统⽂化式原型配袖 规格:袖长=53 cm 袖肘线长=袖长/2+2.5 cm1.取⽔平线作基础袖⼝线,从基础线向上量取袖长作袖长线,⾃袖长线向下量取袖⼭⾼AH/4 +2.5CM作袖⼭⾼线。
2.作袖⼭斜线长等于前AH,作后袖⼭斜线长等于后AH+1CM .前袖⼭凹量为1.3CM ,凸量为1.8CM ,使前袖⼭缝缩量约为1.1CM左右.后袖⼭凹量为0,凸量为1.5CM,使后袖⼭缝缩量约为1.4CM左右。
3.将基础袖⼝线前翘1CM,凹量1.5CM ,后翘1CM,作成正式袖⼝线。
⼆、⽇本新⽂化原型配袖 规格:袖长=53 CM 袖肘线长=袖长/2+2.5 CM 合体袖袖⼭⾼很讲究,宽松袖⽆所谓,新⽂化原型袖⼭⾼为平均袖窿⾼。
最理想的⽅法=⽴体袖窿⾼+1cm。
1.合并胸省,以BP点为圆⼼旋转⾐⽚⾄前胸省完全合并。
2.定袖⼭⾼,延长侧缝线,⼆等份前后肩点在延长线上的落差,再将此⼆等份点与袖窿深线之间的距离进⾏六等份, 其中五份就是袖⼦的袖⼭⾼值,即5/6为袖⼭⾼点。
3.G与F辅助线,找出⾐⽚上的⽔平辅助线G和竖直辅助线F.三等份F线与侧缝的间距,过靠胸宽点作⼀竖直线与前袖窿弧线相交。
4.取前后袖肥以袖⾼点为圆⼼,以前AH为半径在袖窿深线上截取前袖肥,同理,以后AH+1CM 的长度截取后袖肥。
5.作袖长53CM,并以袖长/2+2.5CM 取得袖肘线。
6.画顺袖⼭曲线。
三、美式原型配袖 规格:前后袖窿弧=41.9 cm 袖内缝长=41.9 cm 1.作袖长55.9 cm。
2.作袖⼭⾼= AH/ 3=14CM,袖⼭⾼1/2处作辅助线。
3.袖肘线为袖⼭线⾄袖⼝的1/2上1CM。
4.袖⼝1/2处往前偏1.3CM为袖中线,袖⼭⾼出1CM。
5.画顺袖⼭弧线。
四、英式原型配袖 设英式原型袖窿弧长为39cm,作袖⼭⾼= AH/3 = 13cm。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3
§4.1 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裙子· 标识
尺寸:
腰围W*=68cm 臀围H*=90cm
裙长=60cm
腰长=18~19cm
§4.2 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裙子· 绘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步骤: 矩形:长=裙长=60,宽=H*/2=47。 腰长19cm作水平线,中点向左1cm作垂线。 前腰: a.腰右起w/4+0.5+1,左三等分,为▲; b.侧缝曲线:侧缝线上HL向上4~5,矩形上边缘与侧缝线交点左起 ▲向上曲线顺延0.7; c.腰围曲线:侧缝曲线上端点,作直角曲线连WL。 后腰:后中心线下放1.5,其他基本同上。 前腰省:在前WL三等分点上,长8~9,宽。 前腰省:在后 WL三等分点上,长11~12,靠近后中心线的宽 4/3● (●=▲=2),靠近侧缝的宽2/3●。
§4.3 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裙子· 分析
HL=(H*/2+2)×2=H*+4
臀围放松量
WL=[(W*/4+0.5+1+2▲-2▲) +(W*/4+0.5-1+2●)]× =W*+2
腰围放松 量
§2.1 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上衣· 绘制
按160/84A,M号女装规格绘制上衣原型。(单位:cm) 1. 矩形:长=号/4-1=39,宽=B*/2+5=47 2. 胸围线:B*/6+7=21 3. 前后分界线:(B*/2+5)/2=23.5 4. 胸宽线:B*/6+3=17 5. 背宽线:B*/6+4.5=18.5 6. 后横开领:B*/20+2.9=7.1=◎ 7. 后直开领:◎/3=2.37=△ 8. 后领:3份取右2份,上放△ 9. 后小肩线:右侧下放△,右放2,连线,长度a 10. 前横开领:◎-0.2=6.9 11. 前直领深:◎+1=8.1 12. 前小肩线:右端点下放0.5,左端点下放2△,后作连线长度a-1.8 13. 前领:经三点(下0.5,角分线●-0.3,前直领深)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
服装制版基础知识在服装制作的整个流程中,服装制版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设计师的创意构想和实际的服装成品。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服装制作或者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来说,掌握服装制版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服装制版。
简单来说,服装制版就是将设计师的平面设计图转化为立体的、可实际制作的样板。
这个样板包含了服装各个部位的尺寸、形状、剪裁线等详细信息,是制作服装的重要依据。
服装制版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原型”。
原型就像是一个基础模板,根据不同的款式和尺寸,可以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
常见的原型有上衣原型、裙装原型和裤装原型等。
以女装上衣原型为例,它通常包括前后片的胸围、腰围、肩宽、领围等关键部位的尺寸和形状。
在进行服装制版时,准确测量人体尺寸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这包括胸围、腰围、臀围、肩宽、背长、袖长等多个部位。
这些尺寸数据将直接影响到制版的准确性和服装的合身度。
测量时要注意保持测量工具的水平和垂直,并且要让被测量者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接下来是制版工具的介绍。
常见的制版工具包括直尺、曲线尺、皮尺、剪刀、铅笔、橡皮擦等。
直尺用于绘制直线,曲线尺则用于绘制曲线和弧线。
皮尺用于测量人体尺寸和布料长度。
剪刀用于裁剪样板,铅笔用于绘制样板线条,橡皮擦用于修改错误。
在制版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线条和符号。
比如,实线表示裁剪线,虚线表示缝纫线,双点划线表示对称线等。
这些线条和符号的使用能够让制版图更加清晰易懂,方便后续的裁剪和缝制工作。
然后是服装版型的分类。
从整体上看,服装版型可以分为紧身型、合身型和宽松型。
紧身型的服装贴合身体曲线,能够展现身材线条;合身型则在保持一定舒适度的同时,体现出身材的轮廓;宽松型则具有较大的余量,穿着更加舒适自在。
不同的版型适用于不同的服装风格和场合。
对于不同的服装款式,制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衬衫的制版重点在于领口、袖口和门襟的处理;裙子的制版则要考虑裙摆的大小、裙长和腰头的设计;裤子的制版需要关注裤腰、裤裆和裤脚的尺寸和形状。
衣身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体最复杂的曲⾯集中在胸、背、肩、颈、腰部,可以说,上装集中了服装结构设计的精髓。
第⼀节上装原型⼀、教学⽬的与要求1、使学⽣掌握上装原型的结构形成原理、变化原理以及绘制。
了解常见的上装原型的分类。
2、掌握原型规格设计的⽅法与取值。
⼆、课程类型与教学⽅法1、课程类型:理论教学。
2、教学⽅法组合⽅式:讲解式、⽐较、案例研究、模拟绘图。
3、总学时数:68学时4、学时:4学时。
第⼀次课。
三、教学内容⼀、⼈体与服装结构形式从服装适合⼈体的⾓度分析,服装的整体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平⾯结构和⽴体结构。
1.平⾯结构的服装:平⾯结构的服装将⼈体视为⼆维物体,忽略了⼈体的曲⾯体的特征,将⾐⾝做成了平⾯结构形式的服装,如中国古代服装就是最典型的平⾯结构。
2.⽴体结构的服装:将⼈体视为⼀个复杂的、由若⼲个曲⾯组成的集合体,⼈体正⾯为相对的⼆个梯形,侧⾯形成独⽴部分,既考虑⼈体有宽度、长度,⼜考虑⼈体具有⼀定厚度。
⽴体结构服装就是将⼈体视为三维物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服装,如欧、美板型服装。
⼆、服装原型和分类(⼀)服装原型原型就是根据⼈体各部位的尺⼨、形状绘制的⼀种能反映⼈体各部位结构、形状、⽐例关系的平⾯图形。
原型本⾝⽆任何具体服装款式的结构意义,所以服装的原型不能代表任何款式的结构图。
服装原型取得⽅法有三种:1.⽴体的⽅法:就是在专为⽴体裁剪使⽤的⼈体模型上,按⽴体裁剪的⽅法得到原型。
这种原型准确、误差⼩,但技术要求⾼,设计成本⾼,不适合成⾐批量化⼯业⽣产。
2.⽴体、平⾯兼做的⽅法:就是采⽤平⾯制图与⽴体裁剪相结合的⽅法得到原型。
此种⽅法快速、准确。
3.平⾯的⽅法:根据长期观察、总结⼈体各部位形态、各部位⽐例关系规律,采⽤⼀定⽐例分配计算⽽绘制的原型,然后再依据⼈体加以修正。
这种⽅法快速,适合⼯业化成⾐⽣产。
(⼆)服装原型的分类1.按原型的流派分类:(1) 英、美、意等欧派:此类原型是根据欧美等国的⼈体体型⽽设计的原型,适合⼈体曲⾯起伏⼤、省量⼤的情况。
电子课件-《服装结构制图(第三版)》-A18-3644 第四章 女上衣结构制图
衣袖与上肢的关系
上衣裁片分配方法
胸围尺寸分配配比
四开身上衣胸围配比
三开身上衣胸围配比
胸宽、背各部位线条及部件名称
上衣各部位线条及部件名称
上衣各部位线条及部件名称
上衣各部位线条及部件名称
第二节 原型结构制图
上衣的原型结构制图是以胸围为基础数据,通过各部位与胸围之间的比 例关系,利用比例公式计算出上衣各部位的尺寸,最后运用所得数据进行服 装结构制图。原型结构制图的方法有多种,如日本文化式原型、日本登丽美 式原型、美式原型、英式原型等。
女上衣腰部收省处理原因
给足放松量。
上衣胸围与躯干围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根据上衣的适体程度,需要对服装成品以人体净胸围为 基础加放出一定的松量来满足人体日常活动。
常用胸围放松量参考表
衣袖与上肢的关系
上肢与躯干的肩部相连,分为上臂、 下臂和手三部分,上臂与下臂由肘关节 相连接。当上肢自然下垂,从侧面观察, 下臂略前倾,呈一定角度,整个上肢自 上而下逐渐由粗变细。上肢的特征反映 在衣袖上表现为:前袖弯线内凹,后袖 弯线外凸;上臂与肩部的连接,构成了 袖子袖山弧线形态。
胸省转前中心省
(2)多省道转移方法 1)多次转省设计。结构制图要点:
多次转省
①确定两条省中心线至 BP 点的位置及形态,并剪开,同时将侧缝省与腰 省合并,将侧缝省与腰省的省量转至领口省内。
②修正省尖位置,距 BP 点 6 cm。 ③做成样板时,注意省根部位的倒向,在领口剪开处理时,可以做辅助线 将领口省省尖连线至 BP 点。
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
衣片原型各部位名称
衣片原型各部位名称
袖片原型各部位名称
衣片原型制图规格尺寸表
单位:cm
版型女上衣原型基础绘制
版型女上衣原型基础绘制(我刚学打板的时候,老师为了方便教学,我们都是拿本子打的1:5的略缩版。
如果手边没有大开纸或者没有宽敞桌子的也可以先打略缩版试一试。
)•制版用纸其他工具我就先不介绍了,因为尺子种类很多,大家还是先实践一下才能发现自己需要种尺子。
以后我会介绍一下我的组合搭配和用法。
这里先介绍一下纸。
根据制版的不同过程和用途,分为描图纸、白纸、牛皮纸、板纸、卡纸等。
(1)描图纸:这是一种半透明的白纸,用于描图和作纸样展开。
(2)白纸:分40~80克厚度,用于最初的服装结构纸样制图。
(3)牛皮纸:呈黄色,厚度与用途同白纸。
牛皮纸虽然颜色要暗一些,但强度大于白纸。
(4)板纸:厚度在200—300克,单面压光,用于制作工业用裁剪(排版)样板。
(5)卡纸:厚度在400—600克,双面压光,用于制作需反复使用的缝制工艺样板。
•服装原型的定义•服装原型,是指以人体参考尺寸为依据,加上适度的松量制作出的一个服装平面结构的基本型。
它并不是一款具体的服装造型,而只是一个具有了一定人体机能性要求的服装结构的基本型。
服装原型是制作各种服装结构纸样的基础。
而且,通过对服装原型的应用,可以进行各种服装结构纸样的制作及原理设计与变化。
1.立体构成法这是指在服装专用人体模型(人台)上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制作出服装原型。
它是应用面料披在人台上先进行立体造型并加入一定的松量,然后剪下来再展开,最后取得平面的原型。
2.平面构成法根据人体的参考尺寸加上适度的松量,再以平面制图的方法做出。
这种平面构成的服装原型也是根据服装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标准进行设定的,它们的效果是一致的。
因此,这种方法无论是在初学者还是在专业设计人员中都被普遍采用。
•女装原型制作•人体是以前中心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所以,原型制图只需按半边人体制作。
由于女性按着装习惯是右门襟压在左门襟上的,所以制图是以右边人体为准,即前中心线在右边,这样可以完整地展示露在外面的门襟结构。
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
研究与技术丝绸JOURNAL OF SILK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分析Scanning human body outer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and upper prototype application analysis夏㊀明a ,b ,张理想a ,许㊀霄a(东华大学a.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b.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摘要:为了得到科学合理的女装紧身上衣的松量分布规律,文章以449名女性人体模型的体型数据为依据,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提取并测量胸围上外包围的方法㊂以胸围上外包围曲线上各特征点为导向点,将提取的腰围凸包曲线和胸围凸包曲线划分为12段并计算各段围度差,得到各体型紧身原型围度松量分布规律,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胸围上外包围㊁原型胸围松量与胸围的回归关系㊂基于腰围松量分布规律定义了各腰省的省量计算方式,统计分析出紧身原型㊁不同衣身构成腰省省量分布及各省量与总腰围松量的回归关系㊂关键词:原型结构;三维扫描;胸围上外包围;体型分类;胸围松量;腰省量中图分类号:TS 941.17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1007810引用页码:011110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3.01.010收稿日期:20220507;修回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32020G-08)作者简介:夏明(1981),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服装数字化技术的研究㊂㊀㊀服装松量是指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余量,是影响服装舒适度和合体性的重要因素㊂研究服装松量分布规律,是提高服装结构设计合理性和服装舒适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智能化制版的关键技术[1]㊂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胸围松量和腰围松量进行了研究,袁卫娟[2]统计分析了人体前下胸围-前腰围㊁后胸围-后腰围两部分形成的腰省,得到腰省量分区分布规则及紧身原型腰省预测模型㊂Castro [3]研究胸围松量分布,指出前胸宽㊁袖笼宽和后背宽所占胸围松量比例分别为43%㊁14%㊁43%㊂王晓霞等[4]通过分析体表角度和省道角度的关系,得到各腰省量的线性回归方程㊂赵晓刚等[5]绘制原型在人台胸围㊁腰围处形成的切面弧线,通过计算差值和占比得到合体原型腰部省量的分配方法㊂XU 等[6]基于三维人体数据研究并量化了标准身材与特定款式的不同尺码服装之间的空间松量分布,为三维仿真提供评价指标㊂Liu 等[7]通过对服装胸围和腰围的静态松量分布的研究发现,胸围松量更多集中在人体左右区域,腰围松量更多集中在人体前后区域㊂Wang 等[8]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拟合人体的特征断面曲线,得到胸围和腰围松量分配模型㊂上述研究为服装松量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但均未考虑体型对松量分布的影响㊂在上装结构中,腰部造型的合体程度影响着紧身上衣的合体性与舒适性,且不同体型的腰腹部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以体型为依据的省量的合理分配能够提高服装合体度㊂刘博飞[9]基于三维扫描女体的胸腰臀数据对东华原型进行拓展研究,得到东华原型Y ㊁A ㊁B 三种体型的合体原型;平良木啓子[10]通过分析女性上半身各断面曲线形态特征,计算出腰部前倾体㊁腰部后倾体和中间体三种体型的腰省分配率;邹奇芝等[11]构建了7种适体原型,以满足不同的女体形态㊂上述研究虽考虑体型对松量影响,但是以人体轮廓曲线长度或上半身最小外包围作为松量研究的依据,而人体体表的尺寸和手工测量尺寸存在差距,对于腰部前突的特体,采用上半身最小外包围可能造成胸围松量过大,因此基于人体轮廓曲线长度或上半身最小外包围的松量研究结果与实际测量误差较大㊂人体特征提取和测量是研究松量分布的基础,其难点在于人体特征点的识别㊂目前常用的特征点识别主要有4种方法:模板法㊁函数法㊁几何形状分析法和手工标记法㊂模板法是指将预定义的人体模板映射到点云数据上提取特征点㊂Azouz 等[12]通过学习人体模板的地表特征和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然后通过马尔可夫网络进行概率推理,从而确定目标人体的特征点位置㊂函数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具体函数来识别特征点[13]㊂Dekker [14]采用人体体型特征判别函数,实现人体特征点的自动提取和三维人体尺寸的自动测量㊂Leong 等[15]用逻辑数学描述人体特征信息,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几何技术从人体点云数据中提取特征点㊂几何形状法是通过人体特征部位的形状特征来识别的㊂葛宝臻等[16]在分析轮廓线的几何特征时,通过近似区域搜索和精确找点获取了第60卷㊀第1期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分析多个人体特征㊂模板法㊁函数法和几何形状法均属于自动提取特征点的方法,模板法精度高,但需要建立人体模板库,因此计算量大㊁成本高;函数法和几何形状法虽简单,但函数法费时且拟合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体形状,几何形状法并不适用于特征部位的形状特征不明显的个体㊂而手工标记法是一种半自动的人体特征点提取算法,需要扫描前用标记物来标记特征点㊂美国军方的ANSUR 工程[17]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该方法虽复杂,但成本低㊁精确度高,适用于所有个体㊂服装原型包含了最基本的人体特征信息和服装款式信息,是服装结构设计研究的基础[18]㊂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胸围上外包围为松量研究的依据,基于不同的体型分析其对应的紧身原型胸围松量与腰围松量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到紧身原型㊁不同衣身结构的腰省省量分配模型,为服装结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㊂1㊀三维扫描人体特征信息提取和定义1.1㊀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本文以华东地区年龄段为22~56岁的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TC ]2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取了449名女性三维人体点云数据㊂为了减少误差,扫描前通过人工标记对图1所示的各测量特征点标记识别,扫描时采用标准站立姿势,身穿紧身内衣[19]㊂并借助逆向工程软件Rapidform 2006对点云数据进行降噪㊁孔洞修补等处理得到光滑的人体网格模型㊂图1㊀人工标记的测量特征点Fig.1㊀Artificially marked measurement feature points1.2㊀胸围上外包围的定义和计算上半身外包围是用纸或面料垂直地面柱状包覆人体上半身躯干部(腰围线以上,不包括头部和手臂)一周所需的最小围度[20],如图2(a )所示㊂由于部分体型存在腰部前突的情况,如图2(b )所示,这部分突出量在原型上反映为a 处省道量过小甚至为负,在原型应用时可以通过将胸省转移至腰部补足突出量,但若将这部分松量计入原型的胸围松量会造成胸部松量过大㊂因此,本文选取和计算的外包围是人体胸围线以上部分的外包围,即用纸或面料垂直地面柱状包覆人体胸围线以上部分(不包括头部㊁人体肩端点和手臂突出量)一周所需的最小围度[19],如图2(c )所示㊂图2㊀人体外包围Fig.2㊀Body bounding circumference㊀㊀胸围上外包围无法通过皮尺直接测量,而文献[20]中介绍的通过水平断面重合图提取外包围的方法和原型衣着装实验的方式都不适合大样本的快速测量㊂本文基于扫描人体的三维模型数据,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计算胸围上外包围的方法,可以应用于3D 人体测量系统中,具体步骤如下:1)截取过后颈椎点BNP 水平面以下至胸围水平面以上部分的人体躯干特征网格模型,如图3(a )所示㊂2)将所截取的网格模型的顶点V ={Vi =(x i ,y i ,z i )ɪR 3|i =1,2, ,N }全部投影到胸围平面上,得到胸围上水平断面的平面投影点集S ={Si =(x i ,y i )ɪR 2|i =1,2, ,N }㊂3)将四个腋点两两间连线并作与两前腋点(后腋点)所在连线成135ʎ角的两条射线,如图3(b )所示㊂设BAP _L 和BAP _R 所在直线方程为A B x +B B y +C B =0,FAP _L 和BAP _L 所在直线方程为A L x +B L y +C L =0,FAP _L 和FAP _R 所在直线方程为A F x +B F y +C F =0,FAP _R 和BAP _R 所在直线方程为A R x +B R y +C R =0㊂过BAP _L ㊁BAP _R ㊁FAP _L ㊁FAP _R与两腋点连线呈135ʎ的射线方程分别为A 1x +B 1y +C 1=0㊁A 2x +B 2y +C 2=0㊁A 3x +B 3y +C 3=0㊁A 4x +B 4y +C 4=0,则:∀P (x ,y )ɪS ,将满足A B x +B B y +C B >0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ìîíïïï各点构成的点集定Vol.60㊀No.1Scanning human body outer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and upper prototype application analysis义为S B,满足A F x+B F y+C F<0A3x+B3y+C3<0A4x+B4y+C4<0ìîíïïï各点构成的点集定义为S F,满足A B x+B B y+C Bɤ0A F x+B F y+C Fȡ0A L x+B L y+C Lȡ0A R x+B R y+C Rȡ0ìîíïïïïï各点构成的点集定义为S BL㊂4)将点集S F㊁S B㊁S BL的并集S A(S A=S FɣS BɣS BL)定义为构成胸围上外包围的点集,使用Graham扫描法[21]计算点集S A的凸包,其过程如下:第一步,选取初始点S0㊂遍历点集S A中的所有点坐标,将y坐标最小的一点作为初始点㊂若存在多个y坐标最小的点则选取x和y同时最小的点作为初始点㊂第二步,连接S0与S i,其中i=1,2,3, ,n,选取与水平方向夹角最小的线作为初始准线并排序㊂如图3(c)所示, S0S1与水平方向夹角最小,其次为S0S2㊁S0S1㊁S0S3㊁S0S4㊁S0S5㊁S0S6㊂第三步,从初始准线开始,按照第二步中点的排序检查三点连线的方向为向左方向或向右方向㊂给定过S1(x1,y1)和S2(x2,y2)的直线L:(y-y2)(x-x2)-(y-y1)(x-x1)=0,若S3(x3,y3)与S1S2构成向左方向,即(y3-y2)(x3-x2)-(y3-y1)(x3-x1)<0,则检查S2S3S4,若S2S3S4构成向右方向,即(y4-y3)(x4-x3)-(y4-y2)(x4-x2)>0,则删掉S3检查S2S4S5,以此类推得到凸包多边形S0S1S2S4S5S6,如图3 (c)所示㊂所求凸包多边形的周长即为胸围上外包围尺寸㊂图3㊀胸围上外包围的计算Fig.3㊀Calculation of the upper bust bounding circumference㊀㊀胸围上外包围不包括人体肩端点和手臂部突出量,因此计算时需要去除这部分数据㊂取135ʎ角的射线是考虑到,若直接以前腋点(后腋点)间连线为分割线,对于部分前冲肩的体型,不能有效去除上臂部顶点数据,如图4(a)所示;若取与前腋点(后腋点)间连线成90ʎ的射线,对于胸部丰满的个体,垂线与胸部有重叠,如图4(b)所示㊂在计算外包围时,还需要将胸围断面曲线的点集数据包括在内,对于较肥胖的体型,在胸围侧面的位置会出现超出前后腋点连线的情况,如图4 (c)所示,因此将胸围断面多边形加入到点集中来进行外包围凸包的计算㊂图4㊀点云数据分割时的不同情况Fig.4㊀Different situations in point cloud data segmentation1.3㊀特征曲线提取和划分按照文献[19]的方法提取并测量胸围断面曲线和腰围断面曲线:首先,手工拾取三维人体网格模型扫描前标记的特征点,如前腰点FWP㊁胸高点BP;其次,将特征点所在水平面与三维网格模型求交,得到体表的水平断面轮廓曲线,该曲线的长度为人体体表的实际尺寸;然后,拟合各断面轮廓曲线的凸包曲线并离散为一组点集;最后,导出各个点的坐标并计算凸包曲线的周长㊂使用Rapidform2006API插件进行编程,实现对三维人体模型特征信息的批量处理㊂为研究不同体型胸围松量和腰围松量分布规律,本文对提取的特征曲线进行细分㊂以胸围上外包围曲线上各特征点(前中心CF㊁胸高点BP㊁前腋点FAP㊁后腋点BAP㊁肩胛骨凸点SCP和后中心CB)和侧缝点SSP(前腋点FAP和后腋点BAP的中点)为导向点,获取导向点在腰围断面曲线和胸围断面曲线上的最近距离点,记为投影点㊂各投影点将胸围断面曲线和腰围断面曲线细分为12段,如图5所示㊂由于有些人体数据左右不对称,为减少获取的各曲线长度数据的误差,在特征曲线长度计算过程中取各断面曲线左右半身数据的均值㊂第60卷㊀第1期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分析图5㊀腰围曲线分段示意Fig.5㊀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waist curve segmentation 1.4㊀体型分类根据国家号型标准用胸腰差将样本的体型分为Y㊁A㊁B㊁C四类,统计得到各体型及样本总体胸围㊁腰围㊁胸围上外包围的均值与标准差,如表1所示㊂表1㊀各体型断面尺寸Tab.1㊀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each body typeA22590.507.2474.517.4198.406.92 B18690.517.8078.398.1598.666.98 C㊀1491.648.3483.518.27100.41㊀8.11总体44990.697.4776.338.0398.696.92㊀㊀计算各个体型扫描人体的胸围线㊁腰围线和胸围上外包围线上的点坐标均值,绘制出各体型平均的胸围曲线(BL)㊁腰围曲线(WL)㊁胸围上外包围曲线(MGUL),如图6所示㊂图6㊀各体型特征断面的平均特征曲线重合Fig.6㊀Average characteristic curve overlapping of sections of each body type ㊀㊀由表1和图6可知:1)Y体型和C体型的胸围上外包围均值相当且偏大,说明此类体型的人群上半身围度偏大,体态丰满;而A体型和B体型的胸围㊁胸围上外包围均值相当且偏小,说明此类体型的人群上半身围度偏小㊂2)Y体型和A体型的腰围断面曲线被胸围断面曲线包裹 起来,左右两侧间隙较大,说明此两类体型的人群腰部平坦且相对纤细;而B体型和C体型人群的腰围断面曲线比胸围断面曲线在人体前侧更为突出,且两断面曲线在人体左右两侧间隙较小,说明该两类体型人群腰部前突且相对圆润㊂2㊀胸围松量分布2.1㊀原型胸围松量分布按照文献[20]中的定义将胸围上外包围曲线和胸围断面曲线长度数据的差值作为原型胸围松量㊂图7是449个人体样本胸围上外包围曲线和胸围断面曲线总体差值分布,均值是7.997cm,标准差为1.597cm,服从正态分布㊂表2是各体型前后片胸围松量取值㊂图7㊀胸围上外包围与胸围的差值分布直方图Fig.7㊀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bust bounding circumference and the bust表2㊀各体型原型胸围松量前后片分布Tab.2㊀Distribution of thefront and back parts of thebust ease of each body typeA7.901.2815.766.6284.24 B8.161.6419.286.5280.72 C8.771.8621.126.9278.88总体7.991.4217.116.5882.89Vol.60㊀No.1Scanning human body outer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and upper prototype application analysis ㊀㊀由P组间<0.05和表2可知,不同体型的胸围总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胸腰差减小,胸围总松量和前片胸围松量呈增大趋势㊂为了探究不同体型的胸围松量差异是否显著,本文分别对Y㊁A㊁B㊁C体型的胸围松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㊂由P Y-A<0.05㊁P Y-B<0.05㊁P Y-C<0.05㊁PA-C<0.05可知,Y体型的胸围总松量与A㊁B㊁C体型的胸围总松量存在显著差异,且A体型和C体型也存在显著差异㊂由P A-B>0.05㊁P B-C>0.05可知,B体型的胸围总松量与A体型㊁C体型无显著差异㊂表3㊀各体型原型胸围总松量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ab.3㊀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results of the total bust easeof various body type prototypes组内0.032∗Y-B0.004∗Y-C0.002∗A-B0.103A-C0.039∗B-C0.147组间(Y㊁A㊁B㊁C)0.005∗㊀㊀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㊂2.2㊀原型胸围松量回归关系以人体胸围为自变量㊁胸围上外包围为因变量,利用SPSS22.0数据统计软件对胸围与胸围上外包围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㊂由回归式可知,胸围上外包围与人体胸围具有正相关性,即人体胸围越大,胸围上外包围越大㊂各体型胸围上外包围与胸围的回归式的调整后的R2介于0.932~0.971,说明胸围尺寸对于胸围上外包围尺寸有90%以上的解释能力,即该模型拟合较好㊂表4㊀各体型胸围上外包围与胸围的相关性及回归式Tab.4㊀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of the upper bust boundingcircumference and bust of various body types0.000∗A0.977MGU=0.935B+13.8000.9550.9550.000∗B0.982MGU=0.878B+19.1730.9630.9630.000∗C0.987MGU=0.960B+12.4340.9740.9710.000∗总体0.978MGU=0.907B+16.4420.9570.9560.000∗㊀㊀注:MGU为胸围上外包围,cm;B为胸围,cm㊂同理计算得到原型胸围松量与人体胸围的回归关系式,如表5所示㊂由各回归式可知,各体型的胸围松量与人体胸围均有负相关性,即胸围越大,胸围松量越小,但各体型的回归系数不同,其中Y体型和B体型胸围松量随胸围的变化更大,C体型胸围松量随胸围的变化最小㊂B体型的p值为0.399,说明B体型的原型胸围松量与胸围线性回归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采用胸围尺寸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评估C 体型的胸围松量准确度不高;Y㊁A和B体型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Y㊁A和B体型的线性回归高度显著;但Y㊁A和B 体型的调整后的R2值均小于0.5,说明个体之间胸围松量的差异不能完全被胸围尺寸所解释㊂表5㊀各体型原型胸围松量与胸围回归式Tab.5㊀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bust ease and thebust of various body typesAα=-0.065B+13.8000.0940.0900.000∗Bα=-0.122B+19.1730.3360.3320.000∗Cα=-0.040B+12.4340.0600.0180.399㊀总体α=-0.093B+16.4420.1900.1880.000∗㊀㊀注:α为胸围松量,cm;B为胸围,cm㊂3㊀腰围松量分布3.1㊀紧身原型腰围松量分布本文研究的紧身原型腰围不设置松量,同胸围松量一样,将胸围上外包围曲线与腰围断面曲线的长度差作为腰围总松量㊂图8是449个人体样本胸围上外包围曲线和腰围断面曲线总体差值分布,均值是22.362cm,标准差为3.108cm,服从正态分布㊂对Y㊁A㊁B㊁C体型的腰围松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6所示,各体型及样本总体前片与后片的腰围松量及其占比如表7所示㊂由表6和表7可知,不同体型的腰围松量有显著差异;前片腰围松量总体小于后片腰围松量;随胸腰差减小,前片松量的占比呈减小趋势,后片松量的占比呈增大趋势㊂图8㊀胸围上外包围与腰围的差值分布直方图Fig.8㊀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bust bounding circumference and the bust第60卷㊀第1期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分析表6㊀各体型原型腰围松量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ab.6㊀Test results of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of the waist easeof the prototype of each body type组内Y-B0.000∗Y-C0.000∗A-B0.000∗A-C0.000∗B-C0.000∗组间(Y㊁A㊁B㊁C)0.000∗㊀㊀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㊂表7㊀各体型腰围松量前后片分布Tab.7㊀Distribution of the waist easein front and back of each body typeA23.899.3639.0514.5360.95B20.276.8933.6313.3866.37C16.903.6621.1513.2478.85总体22.368.3036.4914.0663.51㊀㊀利用上半身水平断面重合图划分区间,分别连接胸围上外包围线上的各特征点和腰围曲线上各特征点的投影点,在各个特征点处和侧缝处加入省道,从前至后依次定义为a㊁b㊁c㊁d㊁e㊁f省,并分割省道之间的区间,各区间内胸围上外包围曲线与腰围曲线之间的长度差值即为省量,如图9所示㊂各腰省量计算方法如表8所示,其中CFᶄ㊁BPᶄ㊁FAPᶄ㊁SSPᶄ㊁BAPᶄ㊁SCPᶄ和CBᶄ分别为胸围上外包围曲线上前中心CF㊁胸高点BP㊁前腋点FAP㊁侧缝点SSP㊁后腋点BAP㊁肩胛骨凸点SCP和后中心CB在腰围断面曲线上的投影点㊂图9㊀原型腰省量测定方法Fig.9㊀Method of prototype waist dart measurement表8㊀原型各腰省量计算方法Tab.8㊀Calculation method of waist darts of various prototypesa省a=a1-a2FAPᶄ/2)b省b=b1-b2(BP_FAP+FAP_SSP)/2-(BPᶄ_FAPᶄ+FAPᶄ_SSPᶄ)/2c省c=c1-c2(FAP_SSP+BAP_SSP)/2-(FAPᶄ_SSPᶄ+BAPᶄ_SSPᶄ)/2d省d=d1-d2(BAP_SSP+SCP_BAP)/2-(BAPᶄ_SSPᶄ+SCPᶄ_BAPᶄ)/2e省e=e1-e2(SCP_BAP+CB_SCP)/2-(SCPᶄ_BAPᶄ+CBᶄ_SCPᶄ)/2㊀㊀各体型各腰省量分配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㊂扫描人体样本各体型腰省分配率的计算结果如图10所示㊂将各腰省量与总体腰围松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样本总体各腰省分配量的回归式,如表10所示㊂可以发现:1)P abcde组间<0.05,P f组间>0.05,说明不同体型的a㊁b㊁c㊁d㊁e省量占比有显著差异,而f省占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体型在f省处可用一套省量占比模型㊂2)腰省分配率随体型而变化,其中a省与b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减小,c㊁d㊁e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增大㊂3)腰省量与腰围松量呈正相关,即腰围松量越大,各个腰省量也就越大㊂各腰省的回归系数不同,其中a省系数最大,f省系数最小㊂4)原型a㊁b㊁c㊁d㊁e㊁f省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各省省量与腰围松量的线性回归高度显著;但f省的调整后的R2= 1.21,说明腰围松量对于f省的省量大小仅有12.1%的解释能力,即腰围松量不是影响f省省量大小的唯一因素㊂表9㊀各体型各腰省量占比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Tab.9㊀Difference significance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ce significance of the waist dart of each body type prototype组内0.1060.0130.0090.0510.179Y-B0.000∗0.001∗0.000∗0.000∗0.000∗0.294Y-C0.000∗0.000∗0.000∗0.000∗0.000∗0.113A-B0.000∗0.000∗0.000∗0.000∗0.000∗0.539A-C0.000∗0.000∗0.000∗0.000∗0.000∗0.367B-C0.000∗0.000∗0.001∗0.000∗0.000∗0.268组间(Y㊁A㊁B㊁C)0.000∗0.000∗0.000∗0.000∗0.000∗0.384㊀㊀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㊂Vol.60㊀No.1Scanning human body outer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and upper prototype application analysis图10㊀各体型原型各个腰省分配率Fig.10㊀Distribution rate of the prototype waist dart of each body type 表10㊀原型腰省量与腰围松量回归式Tab.10㊀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prototype waist dart and waist easeb省b=0.101x-0.7830.6500.6500.000∗c省c=0.055x+0.6880.4560.4550.000∗d省d=0.060x+1.5620.2490.2470.000∗e省e=0.062x+0.8390.3070.3050.000∗㊀㊀注:x为腰围总松量,cm;∗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㊂将本实验得出的总体腰省分配率与日本文化原型的腰省分配率进行比较,如图11所示㊂由图11可以发现:本实验得到的a㊁c㊁e省分配率大于日本文化原型,b㊁d㊁f 省分配率小于日本文化原型;本实验得到的省道分配率大小为d>e>a>c>b>f,而日本文化原型的省道分配率大小为d> e>b>a>c>f,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日两国女性体型的差异㊂图11㊀本实验结果与日本文化原型腰省分配率比较Fig.11㊀Comparison of the waist dart distribution rate between thisexperiment result and the Bunka prototype3.2㊀不同衣身构成的腰围松量分布衣身构成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㊂女装常用的衣身构成是三面构成和四面构成:三面构成女装以人体前后中心线为基准,衣身围度分为三份,一般前后有纵向分割线,前片有腰省,后片可设置中心分割线;而四面构成女装除前后片有纵向分割线外,左右两侧还有侧缝线[18]㊂因此,三面构成女装可设置腰省(BP处)㊁前省(FAP处)㊁后省(BAP处)和后中心省(CB处)4个省位,四面构成女装可设置前省(BP处)㊁后省(SCP处)㊁后中心省(CB处)和侧缝省(SSP处)4个省位,如图12所示㊂按照从前中心到后中心的顺序依次命名为a㊁b㊁c㊁d省㊂不同衣身构成各腰省量计算方法如表11所示㊂图12㊀不同衣身构成腰省量测定方法Fig.12㊀Waist dart measurement method of different body compositions表11㊀不同衣身构成各腰省量计算方法Tab.11㊀Calculation method of various waist darts of different body compositions1-a2(CF_BP+BP_FAP/2)-(CFᶄ_BPᶄ+BPᶄ_FAPᶄ/2)CF_FAP-CFᶄ_FAPᶄb省b=b1-b2(BP_FAP/2+FAP_SSP)-(BPᶄ_FAPᶄ/2+FAPᶄ_SSPᶄ)FAP _BAP-FAPᶄ_BAPᶄc省c=c-c SSP_SCP-SSPᶄ_SCPᶄ(BAP_SCP+SCP_CB/2)-(BAPᶄ_SCPᶄ+SCPᶄ_CBᶄ/2)第60卷㊀第1期扫描人体外包围计算与上衣原型应用分析㊀㊀人体样本各体型腰省省量及分配率的计算结果如表12所示㊂再将各腰省量与总体腰围松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样本总体各腰省分配量的回归式,如表13所示㊂可以发现:1)衣身构成不同,各省的位置和分配率也不同㊂2)体型不同,各个腰省的分配率也不同,其中三面衣身构成中a ㊁b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减小,c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增大;四面衣身构成中,a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减小,b ㊁c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增大㊂3)三面构成和四面构成的各个腰省量与腰围松量线性回归均高度显著;三面构成和四面构成各个腰省的回归系数不同,其系数从前往后依次减小㊂4)三面构成和四面构成线性拟合的优度略有差异,其中三面构成中b 省的拟合优度最大,而四面构成中a 省的拟合优度最大;但两者d 省的拟合优度均为最小㊂表12㊀各体型不同衣身构成腰省分配量与分配率Tab.12㊀Distribution amount and rate of the waist dart of different body compositions of each body type三面1-a 2)3.2523.722.4120.181.6015.790.59㊀6.981.9616.67b 省(b 1-b 2)2.7420.002.2719.001.8518.251.2414.672.0218.26c省(c -c )6.3546.355.9749.945.6155.355.6066.275.7154.58表13㊀不同衣身构成的腰省量与腰围松量回归式Tab.13㊀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waist dart and waist ease of different body compositionsb 省b =0.135x -0.9190.6140.6130.000∗b =0.109x +1.3760.4560.4550.000∗c 省c =0.121x +3.1250.2490.2470.000∗c =0.102x +1.5570.3050.3030.000∗㊀㊀注:x 为腰围总松量,cm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㊂4㊀结㊀论本文基于扫描人体的三维点云数据,计算出各体型的胸围上外包围,并以此为依据,研究紧身原型松量分布规律和腰省分配模型,为上衣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具体有以下结论㊂1)根据国家号型标准用胸腰差将449个样本的体型分为Y ㊁A ㊁B ㊁C 四类,Y 体型和C 体型的人群上半身体态丰满;而A 体型和B 体型的上半身围度偏小㊂Y 体型和A 体型两类体型的人群腰部平坦且相对纤细;而B 体型和C 体型两类体型人群腰部前突且相对圆润㊂2)不同体型的胸围松量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胸腰差减小,胸围总松量和前片胸围松量呈增大趋势;各体型的胸围上外包围与人体胸围均有正相关性;各体型的胸围松量与人体胸围均有负相关性㊂3)不同体型的腰围松量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体型的a ㊁b ㊁c ㊁d ㊁e 省量占比有显著差异,而f 省占比无明显差异,a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减小,c ㊁d ㊁e 省分配率随着胸腰差减小而增大;各个腰省量与腰围松量呈正相关㊂4)紧身原型腰省分配模型中,a 省占16.67%㊁b 省占12.66%㊁c 省占17.45%㊁d 省占27.24%㊁e 省占20.58%㊁f 省占5.44%;三面构成衣身腰省分配模型中,a 省占16.67%㊁b省占18.26%㊁c 省占54.58%㊁d 省占10.88%;四面构成衣身腰省分配模型中,a 省占24.01%㊁b 省占34.91%㊁c 省占35.67%㊁d 省占5.44%㊂‘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PHELPS H L ,WATT S D ,SIDHU H S ,et ing phase changematerials and air gaps in designing firefighting suits :A mathematicalinvestigation [J ].Fire Technology ,2019,55(1):363-381.[2]袁卫娟.基于点云数据女紧身原型省道分布研究[D ].苏州:苏Vol.60㊀No.1Scanning human body outer circumference calculation and upper prototype application analysis州大学,2010.YUAN Weijuan.Study on Darts of Pattern Based on3D Scanned Body Data[D].Suzhou:Soochow University,2010. [3]CASTRO L.Practical Pattern Making:A Step-by-Step Guide[M].Canada:Firefly Books Ltd,2015:56-82.[4]王晓霞,戴建国,端丹,等.体表角度对女装原型省道大小分布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0(3):316-320.WANG Xiaoxia,DAI Jianguo,DUAN Dan,et al.Study on dart size distribution of prototype of women s dress from body surface angle[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3,30(3): 316-320.[5]赵晓刚,潘力,王军,等.东北地区青年女子合体上装省量分配方法[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5,34(5):370-373.ZHAO Xiaogang,PAN Li,WANG Jun,et al.Method of chest-waist difference distribution for clothing prototype of young women in northeast China[J].Journal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5, 34(5):370-373.[6]XU J H,CHEN X F,ZHANG W B.A study on area easedistribution between body and garment[J].Journal of Fiber Bio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2009,2(2):101-107. [7]LIU Z,HE Q,ZOU F Y,et al.Apparel ease distribution analysis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capture[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2019,89(19/20):4323-4335.[8]WANG Z H,ZHANG W Y.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armentstyle and eas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04 (6):31-37.[9]刘博飞.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基于女体胸腰臀部曲面状态的东华原型拓展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0.LIU Bofei.Continuity Research of the Donghua Basic Block: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Donghua Basic Block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Body from Bust Line to Waist Line[D].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2010.[10]平良木啓子.体型別成人女子用上半身原型ウエストダーツ量配分率の検討:水平断面重合図を用いた体型分類[J].文化女子大学紀要,2013(44):1-11.KEIKO H.A study on the allocation ratio of women s upperhalf body prototype waist darts on different body types:Body classificationusing a polymerization horizontal section figure[J].Bunka Gakuen University,2013(44):1-11.[11]邹奇芝,谢红,彭磊.女装量身定制系统中的适体原型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27(4):51-60.ZOU Qizhi,XIE Hong,PENG Lei.Study on female adaption prototype in apparel customization system[J].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Engineering&Technology Edition),2012,27(4): 51-60.[12]AZOUZ Z B,SHU C,MANTEL A,et al.Automatic locating ofanthropometric landmarks on3D human model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3D Data Processing,Visualization and Transmission.Chapel Hill:IEEE,2006:750-757. [13]WANG S,YUAN Y,DUN H.Application of random forest to theprototying of the3d garment[C]//Proceedings of the2016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AIIE2016).Beijing:Atlantis Press,2016:542-545.[14]DEKKER L D.3D Human Body Modelling from Range Data[D].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2000.[15]LEONG I F,FANG J J,TSAI M J.Automatic body featureextraction from a marker-less scanned human body[J].Computer-Aided Design,2007,39(7):568-582.[16]葛宝臻,郭华婷,彭博,等.基于人体特征提取的模特体形尺寸自动测量方法[J].纺织学报,2012,33(4):129-135.GE Baozhen,GUO Huating,PENG Bo,et al.Automatic model style measurement based on automatic body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3-D scanning data[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2,33(4): 129-135.[17]ROBINETTE K M,DAANEN H A M.Precision of the CAESARscan-extracted measurements[J].Applied Ertonomics,2006,37: 259-265.[18]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ZHANG Wenbin.Dress Structure Design[M].Beijing:China Textile&Apparel Press,2006.[19]夏明.基于椭圆傅里叶的女性体型分析与个性化原型定制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XIA Ming.Shape Analysis of Female Body Using Elliptical Fourier and Block Pattern Customization[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5.[20]三吉满智子.服装造型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82-313.MIYOSHI M.Clothing Modelling Learning[M].Beijing:China Textile&Apparel Press,2006:282-313.[21]GRAHAM R L.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determining the convexhull of a finite planar set[J].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1972 (1):132-133.。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与运用
二、原型的定义
所谓原型,是指各种变化 这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态,应 用一多个领域。原有“源和 元”之意。
服装造型学中的原型,是 指平面裁剪中所用的基本纸 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 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 样。它要求款式设计上尽可 能简单,覆盖面尽可能广,
适合人体形态。
三、原型的种类
胸度法作图:测量穿着者胸围、背长、袖长等很少的几个尺寸, 以胸围为基准,计算其它平面结构制图所需的尺寸。
3.1 绘制基础框架
(1)、拷贝衣身原型的前 后袖窿,将前袖窿省闭 合,画圆顺前后袖窿弧 线。
(2)、确定袖山高度:将 侧缝线向上延长作为袖 山线,并在该线上确定 袖山高。
方法是:计算由前后肩点 高度的1/2位置点到BL 线之间的高度,取其 5/6作为袖山高
(3)、确定袖肥:
由袖山顶点开始, 向前片的BL线取斜 线长等于前AH,向 后片的BL线取斜线 长等于后 AH+1CM+★(不 同胸围对应不同★ 值)在核对袖长后 画前后袖下线
3.2轮廓线的制图
(1)、将衣省袖窿弧 线上●至○之间的 弧线拷贝至袖原型 基础框架上,作为 前、后袖山弧线的 底部。
(2)绘制前袖山弧线
在前袖山弧线上沿 袖山顶点向下取AH/4的长 度,由该位置点作袖山的 垂直线,并取1.8-1.9CM 的长度,沿袖山斜线与G 线的交点向上1CM作为袖 窿弧线的转折点,经过袖 山顶点、和两个新的定位 点及袖山底部画圆顺前袖 窿弧线。
(9)、绘制腰省
a省:由BP点向下2-3cm作省 尖,向下作WL垂线作省 道中心线。
b省:由F点向前取1.5cm作 垂直线与WL线相交,作 为省道中心线。
C省:将侧缝线作省道中心线。
d省:参考G线的高度,由背宽 线向后中心方向取1cm, 由该点向下作垂线交于 WL线,作省道中心线.
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
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第一章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在初学立体裁剪或进行立体裁剪练习时,通常使用女半身人体模台进行相关的操作。
由于模台尺寸近乎真实人体净尺寸,加工出的服装基本为原型净量尺寸,必须经过后期的放样处理才能适合穿着。
另外,由于女性人体区别于男性人体的结构特点,许多造型结构设计因素更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本篇内容围绕女装原型设计进行讲解。
第一节上衣原型立体裁剪一、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在准备制作女上衣原型前必须有一些基础部位尺寸来进行参考。
其中以胸围和背长尺寸作为基础依据为多。
下面介绍一下84A型半身模台上衣原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84A型上衣原型制作步骤步骤图2-1-1.1女上衣原型款式如图所示,是带有袖窿省与胸省结构的合体型款式造型。
参考尺寸:胸围=84cm,背长=37cm。
⒈衣片布料用量的计算如步骤图2-1-1.1中图片1、2所示,在前中线和侧缝线预留松量后作为前片布料的宽度用量;从肩颈点(NP点)到腰节线长度加上预留松量作为前片长度用量。
或直接用换算公式计算前片布料用量。
上衣原型前片计算公式:宽度=1/4胸围+6~10cm;长度=背长+6~10cm。
⒉绘制尺寸标记以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后片用料尺寸后,分别在前后衣片用料上绘出前后中线标记和胸围线标记。
如步骤图2-1-1.1中图片3所示。
⒊前片铺料将上衣前片与模台在确保经纱垂直的情况下对齐前中线,用大头针固定并对齐位置。
⒋布料抚平,堆挤松量按照步骤图2-1-1.1中图片5所示方向抚平前片,保证胸围线与模台对齐的情况下自然的在袖窿和胸围线下方形成松量。
如步骤图2-1-1.1中图片6所示固定前片推挤出袖窿和胸部松量。
⒌领型剪裁如步骤图2-1-1.1中图片7、8所示,留出缝头后剪掉领部多余布料,并打出均匀的剪口使领部布料平整服贴在模台上。
⒍前袖窿剪裁如步骤图2-1-1.1中图片9、10所示,在腋下位置捏出一定活动松量,按照模台本身的袖窿弧度留出缝头,然后将多余的前片袖窿量剪掉,并平均地打上剪口,使缝头平服,袖窿弧度圆顺。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服装制图的常用符号
服装制图的常用符号注:制图尺寸使用的是成人女子参考尺寸的16“M(9AR)”。
使用量也是以此估算的。
本文中所使用的“化纤”,是指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总称。
服装制图的常用代号名称代号外文名称说明胸围 B Bust乳下围U B U nder Bust腰围w waist中臀围M H Middle HiP臀围H HiP胸围线BL Bu st Line乳峰线BPL Bust Foint Line腰围线WL w aist Linc中臀围线MHL MiddLe Hip Line臀围线HL HiP Iine肘线Ee E1bow Line膝线KL Knee Line乳峰点BP Bust Poine侧颈点SNP Side Neck Point前颈点FNP Front Neck Point后颈点BNP Back Neck Point肩峰点SP Shoulder Point袖窿AH Arm Hole头围HS Head Size前中心线F、C Front Center后中心线BC Back Center服装制图的各部位名称女子原型在制作时,作为基本的“型”很必要。
我们就把在乎面裁剪中作为制作衣服的基型叫作原型。
原型的尺寸测量和制图方法很简单。
要求具有很高的适合度和富有很强的机能性。
现在的“文化式原型”就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这些因索。
并且,为了能进行所有服种的制图,比如从紧身到宽松式、从内衣到风衣等,都加以考虑。
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人的体型也在发生变化.应该经常不断地进行研究。
根据性别、年龄的不同,原型又分女子原型、男子原型和儿童原型等。
如果根据人体的部位来区分的话,又可分为上半身原型、袖原型和下半身原型。
但是对于下半身的衣服(裙手、裤子)来说,以腰围和臀围为基础制图的话更为简单,因而就把原型定为身和袖子。
女子原型的制图(图3—5—图3—8)因为是上半身的原型,所以就以胸围和背长为基础,再计2ll出其他各部位。
女装结构设计女装原型
四、原型的平面制图
/sundae_me ng
制图步骤
• (1)纵向取背长38cm,横向取(松量)=46cm,作一长方 形,上边为上平线。下边为腰围线,左边为后中心线,右 边为前中心线。
• (2)胸围线:从上平线量下,=20.7cm。 • (3)背宽线:由后中心线量出,4.5=18.2cm。 • (4)胸宽线:由前中心线量出,=16.7cm。 • (5)摆缝线:在胸围线上取半胸围的一半,在腰围线上,
• (11)前直开领:在前中心线上由上平线量起,◎+1=8cm。 • (12)前领圈弧线:颈侧点处由上平线低下0.5cm,与前直
开领之间用弧线连接,中间凹势为前领宽的-0.3=3.1cm。 • (13)前肩斜线:在胸宽线上由上平线下量后领宽的
≈4.6cm,颈侧点由上平线低下0.5cm,前肩斜线长等于后肩 斜线长△-1.8cm(其中1.5cm为后肩收省量,0.3cm为吃 量)。
原型图
/sundae_me ng
制图步骤
• (9)后袖窿弧线:在背宽线上由上平线低落“○”至背宽 线的1/2向下量2.5cm为对位记号,袖窿凹势为后袖窿宽的 +0.5cm=2.9cm。从肩端点起画弧线至摆缝线上端。
• (10)前横开领:在上平线上由前中心线量起,◎- 0.2=6.8cm。
• 对位目的:确保各种服装在腰围线上的结构平衡。 • 对位方式: 1、腰围线对齐
高,最高点为袖山顶点。 • (3)袖口线:由袖山顶点起在袖中线上量
SL=52cm,作一水平线。 • (4)袖肘线:由袖山顶点起在袖中线上量
2.5=28.5cm,作一水平线。 • (5)袖根肥:由袖山顶点作袖山斜线,分别为前
AH=20cm或=20.3cm,后AH+1=21.5cm或+1=21.3cm, 与袖肥线相交于两点,由交点向下作两条垂线, 与袖口线相交为袖子的前后袖缝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女式上衣原型
原型版的性质是提供一个简单的衣片、袖片、裙片的基本结构平面图,然后通过它们来进行各种款式的结构设计。
原型版的目的就是要在平面上表现体型的一些特征,因为体型是三维的,为了更好地表现其外形与尺寸,原型版作了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省道、松份等,这样就能很好地表现人体结构的三维特征。
如果设计人员能很好地设想出原型与款式之间的关系,掌握原型版的运用技巧,就能大大提高结构的设计速度及准确性,就如同直接在模特架上进行工作一样,减少许多细节的处理和数字的计算。
当我们要绘制一个款式的结构图时,只需要调用原型版,不需要太多的计算,仅仅通过运用适合的线条和标记,在结构图上清楚地标注出省道位置和缝型,就能获得该款式的正确结构设计版。
我们必须记住,除了一些特殊款式外,几乎所有样式都可根据原型版变化而来。
因此,原型版制作的准确度至关重要。
第一节女式上衣原型各部位名称及加放松度我们所讲述的文化式女装上衣原型,是结构最简单,且能包含人体最基本部位尺寸要求的原型之一。
它适应多种变化形式,具有测量部位少、作图过程简单、适用度高和变化操作容易等特点。
上衣原型包括正身原型和袖身原型。
一、女式上衣原型各部位名称
见图3——1——1。
(3——1——1)
二、女式上衣原型的加放松度
画上衣原型所需要的必要尺寸包括:背长、胸围、袖长。
背长是从第七颈椎沿体向下测量到腰围线上的长度。
胸围是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部位一周的尺寸,加放松份为10cm,袖长是从肩骨末端点向下顺手势测量到腕骨处的长度。
第二节上衣正身原型的制作方法
我们根据160/84A的号型,设计上衣原型的规格尺为:背长=38 B°= 84 袖长= 54
一、上衣原型正身的具体制图方法如下:
1、按照公式画基础线。
2、找前后领子的宽和深。
4、找前后肩宽点。
5、画前后袖窿的辅助线,找前领口弧线和袖窿弧线的辅助点。
6、按照辅助点,完成领口弧线和袖窿弧线。
7、找BP点,画侧缝线,画前省低落线。
此时,女式原型上衣的正身完成。
二、女式原型袖的具体制图方法如下:
1、先画一平方线,确定袖山高、袖横大和袖长。
2、以袖横大向下画袖下缝线,画画袖口线。
3、画袖山弧线。
4、画袖口弧线和前后袖横大的等分线。
第四章上衣省的变化与运用人体截面形态,并非是单纯的球形,它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立体形。
要想使平面状的布料符合复杂的人体曲面,收省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省在女式服装中对适合体形要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部位凸起、凹进的程度不同,所以设计的省量大小、长短也各不相同。
省的每一种变化,都将导致服装结构发生变化。
了解省的位置及大小的变化,对掌握更多不同服装款式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胸省转移的原则
胸省的转移是以BP点为中心,将O点转移到平行线上来。
它可以根据个人的体型、爱好和款式的需要将胸省转移到衣片的任何一个部位。
但无论转移到哪里,省尖位应对着BP点,使服装原有的造型风格及舒适性不能改变。
如图4——1——1。
在进行胸省转移和变化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为了使胸部造型柔和、美观,一般省尖不能到达BP点,而应距
BP点3——5cm。
2、经过转移变化后的省缝两线的夹角大小不变,但省口的大小将有
所不同。
这是因为,以BP点为圆心,每个省端点距离BP点的远近不同所造成。
如图4——1——2。
(4—1—1)(4—1—2)(4—1—3)3、设计省缝时,其形式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分散的。
单个的省
缝由于缝进去的量大,往往衣服成形后尖部不平服,在外观造型上
有生硬感。
分散的省缝则由于缝进的省量小,可使省尖处造型较为匀称而平缓。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款式造型与面料的特性而定。
如图4——1——3。
第二节省转移的基本方法
省转移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转动原型法;二是剪开纸型法。
它是进行省转移的基础。
在某种款式的省转移中,可能用第一种方法;也可能用第二种方法;或是两种方法都用到。
转动原型法是按往BP点,以BP点为中心,将O点转移到平行线上来;剪开纸型法是将需打开省的部位对往BP点剪开,再将BP 点以下剪开合并,使O点落到平行线上。
一、胸省量的转移
在设计各种款式时,省道
线在每一部位的位置是任
意设计的。
胸省的位置变化
丰富了线条的变化,直接影
响着视觉效果。
见款式图。
胸省转移的方法在用
手工打版时有很多,如转
动原型法、剪开纸型法
等,且复杂、繁锁,但用
电脑打版操作就很方便、
快捷了。
B和D款式的胸省转
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b)(d)
二、全省量的转移
全省量是指胸省量与腰省量的总和。
腰省量是指胸腰的差量,其大小是除净腰围尺寸和松份外,多余的量全部作为腰省量收进。
正常体型的胸腰差为14~18㎝。
此时每片的胸腰差在内4~4.5之间。
侧缝去掉的腰省量为1.5左右,因此正身上的腰省量一般在2.5~3mm 左右。
基本原型样版经过全
省转移后,其腰部是非常合
体的,它适合具有多省道及
多褶的服装款式,且服装腰
部有拼接线的款式。
见款式
图。
进行全省量的转移,
将腰省合并入胸省后,其
O点会低落到腰的平行线
以下,因此,进行全省量
转移的上衣款式,必须是
具备了腰部有拼合线的条
件,只有这样,全省量才
能够进行。
在进行全省量转移
时,切记不要将省量转移得太集中,也就是说不要使转移后的省量太大,因为省量太大,往往省尖部位形成尖点,外观造型较差。
同时还需根据面料和造型特点来定省大。
a款式的全省转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d款式的全省转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三、异形省缝的转移变化
异形省缝转移,故名思
意是指形状不象省,但确实
起到了省的作用。
它意同人
们所说的连省成缝,是一条
结构线。
见款式图。
省的形状是应根据衣
身与人体的贴近程度而定
的,不能将所有省道的两条
边缝画成直线,应视具体情
况将它设计成为略带弧形
的、有宽窄变化的省道。
异形省缝的转移必需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连接省道时,应尽量使
连接线接近或通过该
部位曲率最大的工艺
点,以充分发挥省道的合体作用。
以胸部的省道连接为例。
当各个方向的省道设立时,其省尖方向都指向胸部曲率最大的BP点。
连接时可通过BP点,也可不通过BP点,但两者的造型风格、服装的合体度以及所适应的体形也不尽相同。
前者的合体度强,适应胸部丰满的体形。
如图4——2——1。
2、连接成缝时,应对连接线进行细部的修正,使缝线光滑美观,而
不必拘泥于省道的原来形状。
(4——2——1)
3、省缝线要尽量避开临时省,如不能避开,则应先将临时省转移,
以确保异形省缝的正常转移。
a款式的异形省缝转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如果款式是左右不对称的,则需
先将样片对称展开,再将左、右两边
的临时省分别转移。
一般转移临时省
时,应尽可能的避开款式上的结构线,
因此左、右两边的临时省是可以在不
同位置上的。
见右图。
b款式的异形省缝转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服装结构》讲义——李健丽
思考题:
1、胸省的作用有哪些?
2、转移应遵循哪些原则?
3、胸省转移的方法有几种?如何应用其方法?
4、前、后衣片各有哪些省道?省大的单位为什么是度而不是cm?
5、胸省与全省有何区别?在运用时对款式有何要求?
6、异型省缝的含义是什么?在进行异型省缝转移时应注意什么?
7、用基本原型样版,采用转动法将一个侧缝的胸省转移成领省和窿
省。
8、自己设计两款全省量的异型省缝款式,用全省量的原型版将其款
式变化完成。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