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经济上:①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经济 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 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三、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秦始皇“焚书 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成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汉赋是主要 文学形式;许多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二)地方制度: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逐渐威胁中央,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设刺史、酎金夺爵、打击豪强地主等措 施,加强中央集权。 (三)监察制度:御史府(长官:御史大夫);刺史制度;司隶校尉 (四)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五)开拓疆域: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 (BC127、BC121、BC119),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张骞出使西域,开辟 了陆上丝绸之路。 (六)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 (七)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 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中央集权, ‚ 有利于巩固了国家统一, 体现了政治制度的进步。 秦四十八郡
上郡、巴郡、汉中、蜀郡、河 东、陇西、北地、南郡、南阳、 上党、三川、太原、东郡、云 中、雁门、颍川、邯郸、巨鹿、 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砀郡、泗水、薛郡、九江、辽 东、代郡、会稽、长沙、齐郡、 琅玡、黔中、广阳、陈郡、闽 中、南海、桂林、象郡、九原、 东海、常山、济北、胶东、河 内、衡山、鄣郡、庐江
──东汉· 班固《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
汉武帝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 在“内外朝”的基础上正 式建立“尚书台”为国家 最高决策机构。 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 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 ,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 君主,建武二十七年(42 年),改大司马为太尉, 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 、司空,削弱三公权力; 提高尚书台地位,凡机密 之事全部交给尚书,让尚 书协助皇帝决策,以此制 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 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 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 尚书台之称。
地方制度——汉Baidu Nhomakorabea、汉武帝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 诸侯王表 》
汉初:郡国并行 郡国并行制的推行,导致了后来的王 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 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汉初诸吕叛乱 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 诸吕者。是齐王、琅琊王等刘氏子弟 发兵讨伐,一举歼灭了诸吕,维护了 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 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此外,郡国并 行页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
秦朝的政治
一、秦统一六国《 3年高考2年模拟》P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资料)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地方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 皇帝)
1.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决策系统(皇帝制度) 2.以“三公九卿”为轴心的中央政务系统(三公 九卿制度) 3.以“郡县”为基础的地方施政系统(郡县制度) 4.为施政配套的辅助系统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 2.人治色彩浓厚,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3.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贯穿中央集权制度的始终。 4.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 无条件服从皇帝。)
四、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见资料
补充: 4、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贵族政治 实行时期 权力来源 夏商西周 世袭
官僚政治 秦——清 皇帝授予
权力运作
收入来源 官吏选拔
有很大自主权
领地收入 世卿世禄制
受制于皇帝
俸禄收入 通过察举制、征辟制、九 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拔 ,由皇帝任免调迁。
第一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
秦朝创造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人类社会在步入粗犷古朴的铁器农耕时代之后, 在大体上同时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各自出现了一个强 大的国家:东方的秦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它们后 来都各自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建立了统一的大 政权,成为高悬于人类历史天空的两颗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两者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罗马帝国拥有统 一大政权的历史虽然长达数百年之久,但它在历史的 更替中却变成了无数破裂的碎片,始终未能建立起一 脉相承的统 一文明,犹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 秦帝国拥有统一大政权的时间虽然极短,但它创造的 一整套国家体制却绵延不断地流传下来,仿佛滔滔大 河千古不息,奠定 了中国文明的根基。
汉高祖
刘邦
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 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 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眾暴寡。二条, 二千石不奉昭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昭守利, 侵渔百姓,聚敛為姦。三条,二千石不卹(恤) 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 剥截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 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 令也。
尚书
尚书本是传递文书的小官,汉武帝时“文书 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皇帝需要找人 帮助阅读日常文书,提出初步意见,设立领 尚书事一职,帮助皇帝审批文书。尚书机构 由此发展。
(公孙弘)凡为丞相御史六 岁,年八十,终丞相位。其后 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 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 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 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 车库、奴婢室矣。
——《汉书》颜师古注引《汉官仪》
刺史以“六条问 事”
“州”的发展演变 1.三皇五帝时代(BC2607-BC2110年)就有九州的概念,即将天 下分为九个“州”。根据《尚书· 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但这时“州”的划分,更多地体现为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相对 较弱。 2.秦朝建立以后实行郡县制,无州之设置。 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 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西汉的州 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 郡、县两级。
楚汉之争(BC206—BC202) 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 两大集团为争夺天下而进 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始皇 嬴政
汉高祖 刘邦
光武帝 刘秀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 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 领先地位。
一、政治上:完成国家统一,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秦帝国为配合施政制定了一系列辅助系统,涉及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选拔与考察官吏的制 度;细密、严苛的法律体系;统一文字、钱币和度 量衡;统一车轨、修建驰道、灌溉设施(如灵渠) 和长城等等。
(一)皇帝制度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二:制曰:“……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三)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1.秦始皇废除分封 制的原因 分封制是建立在血 缘关系基础之上的, 随着血缘关系的疏 远和诸侯国实力的 增强,诸侯国往往 不受中央政府的管 治,容易造成割据 混战。
(三)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2.概况(见资料) 3. 郡县制的评价(资料补充完整)
1)形成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加强了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东周
春秋
前221 前206
25年
265
魏 西 蜀晋 吴
前475 战国
秦 西汉 新 东 汉
8年
前770
前256 前206
220 317
秦朝(BC221—BC206)秦始皇嬴政 西汉(BC206—8)汉高祖刘邦 新朝(8-23)王莽 更始政权 ( 23-25 )更始帝刘玄 东汉(25—220)光武帝刘秀
材料:汉武帝执政早期,“丞相(田蚡: 武帝之舅)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 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 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 ——《史记· 武安侯田蚡列传》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汉 代 的 中 朝 官 和 和 尚 书
拓展:
中朝官
在宫内办公、值班,给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特别 是重大政务,充当参谋、顾问。包括大司马、 侍中等职。
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 3)为后世所延续,对巩固国家统一
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影
响深远。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不 (见资 同 料P7史 点 论归纳) 共同点 郡县制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3.都在 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奴隶制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封建制社会)
夏、商、周

清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发展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强化及衰落
从汉到元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概念: 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其主 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行政、司法、军政、财政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 事和文化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 央政府。 (二)基本内容:1.皇帝制度2. 中央行政制度3. 地方行政制度4.法律制 度等 (三)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人治色彩浓厚,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3.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贯穿中央集权制度的始终。 4.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三)基本矛盾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 1、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相权逐渐被削弱,到明朝时丞相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达到高峰;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 本趋势。
概念解析:汉承秦制 指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 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 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 主制制度、郡县制、减产制度、官 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 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 一统”的局面。
汉代的政治
汉承秦制,调整发展 (一)中央官制: 1.西汉: 中外朝制度。——见资料 2.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特征: (1)皇权至上
材料三: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 —地位不可僭越 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 (2)皇位世袭 廷尉(李)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 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权力不可转移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 (3)皇权独尊 士议曰: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 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 —权威不可世俗 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 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 “可。”
(四)辅助制度
1.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1)选拔官吏的制度
军功爵制
(2)考核官吏制度
①中央派专职官员监督②殿最制
2.法律制度—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
特点: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五人共盗一钱以上, “斩左趾(左足),黥为城 旦(额上刺字,徒刑六年)” ——《秦律》
补充: 秦朝加强统一的其他措 施——见资料
(二)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见资料
(三)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1.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的原因
(始皇二十六年BC221),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 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 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 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 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 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 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 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