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4年教学

4年教学

大气科学专业(070901)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Atmospheric Science一、专业培养目标I 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应用气象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employs the credit system and aim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professional caree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meteorology, climatology, atmospheric physic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exploration, applied meteorology, etc. by equipping them with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atmospheric science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scientific experiences.二基本能力II Learning Outcomes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熟悉地理、生物、地质的基础知识;2、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特别是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天气预报的经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3、对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所了解;4、计算机应用能力强;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能熟练的检索专业文献;5、接受过一定的大气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归纳、整理、分析,和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国防科技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国防科技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国防科技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系统的大气科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能在气象、海洋、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部队从事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环境及相关学科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与掌握大气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 受到专业基本训练, 培养具备社会急需的、掌握大气科学与技术、对当前大气学科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 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2.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 并对大气科学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3、受到科研基本训练, 有较广泛的学科适应能力, 能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业务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
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现代气候学基础、天气分析和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专业核心课程
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现代气候学基础、天气分析和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大气科学是以地球大气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气探测、信息分析处理以及预测的现代学科。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以及业务工作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外语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课程类别学分数所占比例备注公共必修课3824.5%公共选修课1610.3%专业必修课6441.3%专业选修课3723.9%毕业总学分(实践教学学分)155(39)课内总学时2700五、专业核心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统计分析与预报、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六、专业特色课程热带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现代气候学基础、大气化学、边界层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资料处理及可视化、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等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附表大气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人大学英语1College English122162/3、3/3、5/3、6/3王哲体育Physical Education41442/2、3/2、5/2、6/2何江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Basis of Law3543(东)/3古南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2362(东)/2柳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62726(东)/4黄寿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3545(东)/3夏银平军事课Military Course2+14周31/古添雄公益劳动Physical Labor for PublicWelfare200小时每周1小时漆小萍黄毅形势与政策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2362-12/每学年9学时漆小萍钟一彪A类课程就业指导Employment Guidance12011/岳军公共必修课B类课程4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2362/2倪彩霞模块一:中国文明4722-12/模块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2362-12/模块三:全球视野2362-12/公共选修课核心通识课程模块四:科技、经济、社会2362-12/甘阳1 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大气科学本科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本科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大气科学专业啊,就是要把同学们培养成大气的“知音”。

目标就是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大气的各种脾气秉性,从风云变幻到气候的长期走势。

毕业后呢,能成为在气象部门大展身手的气象预报员,像个先知一样告诉大家明天是晴是雨;也能成为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索者,解开大气那些神秘的面纱,比如说为啥有的地方老是刮怪风之类的;还能在环境、航空航天等跟大气相关的领域发光发热,总之就是成为大气相关领域的全能型选手。

二、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数学类:高等数学那可是咱们的“武功秘籍”第一式。

就像学武功得先扎马步一样,数学是理解大气科学各种原理的基础。

微积分啥的就像是我们破解大气密码的小钥匙,有了它,才能算出大气的各种参数。

线性代数也不能小瞧。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方,通过矩阵这些东西,能帮助我们把大气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整理得明明白白。

物理类:大学物理就像是打开大气奥秘的大门。

从力学、热学这些知识入手,理解大气中的运动、热量交换这些基本情况。

比如说为啥暖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这里面可全是物理原理在起作用呢。

力学是专门研究大气运动的“动力源泉”。

大气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流体,力学知识能让我们知道风是怎么刮起来的,气流是怎么在天空中绕圈圈的。

计算机类:计算机基础课得好好学。

在这个信息时代,不会用计算机分析大气数据,那就像古代大侠不会用剑一样。

编程基础课程能让我们编写程序来处理气象观测数据,就像指挥小士兵一样让数据乖乖听话,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

2. 专业课程。

大气物理学:这门课就是深入大气内部的“探秘之旅”。

我们要学习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像云是怎么形成的,雾是怎么冒出来的,雷电又是怎么产生的。

感觉就像钻进了大气的肚子里,看清楚里面到底在搞什么鬼。

大气动力学:这可是大气科学的“硬骨头”。

研究大气的运动规律,各种方程就像大气运动的“交通规则”一样。

学好了这门课,就能预测大气这个超级流体下一步要往哪里跑,是要制造一场暴风雨还是带来一片晴空万里。

大气科学 研究生 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 研究生 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大气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大气系统的学科,涉及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大气科学研究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大气科学导论、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气象数值模拟、气候变化与预测、大气辐射与遥感等,以提高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3.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观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科研训练1. 科研导师指导:每位学生将分配一位科研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 科研项目参与: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研究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学术交流与发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学者交流思想,展示研究成果,并鼓励学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三、学位论文要求1. 选题:学生需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经过导师审核后方可确定。

2. 论文撰写:学生需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并进行严格的论文评审和答辩。

四、学术活动1. 学术报告: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 学术研讨会:组织学术研讨会,学生可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报告和讨论,提高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五、实习与就业1. 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增加实践经验。

2. 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

结语: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术活动,学生将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大气科学是以地球大气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气探测、信息分析处理以及预测的现代学科。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以及业务工作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

2、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外语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核心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统计分析与预报、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六、专业特色课程热带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现代气候学基础、大气化学、边界层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资料处理及可视化、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等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附表大气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2.大气科学

2.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代码 0706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测和应用气象学,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上述领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学素养,掌握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1.系统掌握大气科学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系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三、支撑学科本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是大气科学、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是气象学、物理海洋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四、核心课程海洋学I、流体力学I、计算方法、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五、特色课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雾、风暴潮、海上灾害性天气过程六、实践环节必修实践环节(21.5学分)1.计算机基础 32课时/1学分 6.海洋-大气数据可视化 64课时/2学分2.Fortran程序设计 32课时/1学分 7.大气探测实习 1周/1学分3.流体力学实验 32课时/1学分 8.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4.天气学分析 32课时/1学分 9.毕业论文 14周/10学分5.天气预报实习 85课时/2.5学分选修实践环节 (6.5学分)1.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16课时/0.5学分 4.气象台站实习 4周/2学分2.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16课时/0.5学分 5.海上调查实习 2周/2学分3.气象统计应用 48课时/1.5学分七、学分分配八、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2.通识教育层面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设置参见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3-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

3-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

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环境、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和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具有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大气科学基本业务、科学研究、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现代大气探测和遥感技术和分析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大气科学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1)主要课程:数字电子线路、大气物理学、天气学、电路分析基础、天气学分析、气象统计方法、现代大气探测学、气象观测仪器检定与维护、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模拟电子线路、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动力气象学、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中尺度气象学、中尺度数值模拟与预报、大气激光探测、专业英语、电磁场理论、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波技术与天线。

2)核心课程:计算机基础、大气科学概论、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天气学分析、现代大气探测学、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

3)特色课程: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气象卫星资料多学科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Fortran 程序设计 计算方法 流体力学Ⅱ 理论力学
Mechanics
Programming with FORTRAN Language
Computational Method
高等数学 I2,Fortran 程序设计
Fluid Mechanics Ⅱ Theoretical Mechanics
流体力学Ⅰ
Extended College English Level A Series
或选修大学俄语、大学西班牙语等另外一种外语的四个等级课程,修满 10 学分。
大学英语Ⅲ
008201103019
体育Ⅰ
Physical Education Ⅰ
体育
008201103021 008201103023
体育Ⅱ 体育Ⅲ
(二)选修实践环节 (4 学分)
1.气象台站实习(3 周,2 学分)
八、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公共基础及通识教育层面
修课 要求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00810110102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00810110102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思想政 治理论
0081011010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 Oceanography Ⅰ Fluid Mechanics Ⅰ Experiments of Fluid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I2,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实验 3
选修
070702101205 070702101289 070703201019 070702101313
2.专业知识课程
修课 要求
大学英语Ⅰ
C301101035
大学英语Ⅱ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601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专业简介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结构、组成、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以及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及其与其它圈层的相互作用.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创立于1960年,1978、1993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专业是中国气象行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国际著名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和高级管理人员。

大气科学专业坚持“学科引领、行业驱动、国际接轨”的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精品课程和教材,整合优质科教资源,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平台,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建成了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品牌专业。

目前本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连续多年被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武书连)评为A++专业,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已成为国内同类专业建设的标杆。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参照我校大气科学的专业建设,制定了我国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向全国高校做示范推广。

办学定位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方针和本院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联合国际、国内著名气象科研和业务单位,针对现代气象业务对大气科学专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切实推进“应用型"、“精英型"、“国际型”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面向大气科学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具有综合素养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且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本科阶段学习,使学生具有“宽、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全面了解,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较熟练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毕业后能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毕业基本要求:完成162学分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类 别 学 分 比 例(%)通 修 课 75 46.88学科群基础课 45 28.12专 业 课 32 20.00集中实践环节 8 5.00合 计 160 100三、修读课程要求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结构如下:1、通修课:(75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物理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

并要求修读以下课程: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学分)、电子线路基础(4学分)、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信息系统基础246(2学分)、信息系统基础实验(0.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45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8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27学分)力学(3学分)、热学(2学分)、电磁学(4学分)、光学(3学分)、原子物理(3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电动力学(3学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学分)、量子力学(3学分);IN02*(信息类课程):(4学分)信号分析与数字处理(4学分);EN02*(环境科学类课程):(2学分)地球科学概论(2学分);GP02*(地球物理类课程):(2学分)普通天文学(2学分);AE02*(大气科学类课程):(2学分)大气和海洋学(2学分);3、专业课:(≥32学分)专业必修课:(28学分)AE03*(大气科学类课程):(25学分)流体力学(3学分)、大气物理学基础(4学分)、动力气象学(4学分)、天气学(4学分)、大气探测(4学分)、大气物理实验和实习(1学分)、雷达与卫星气象学(3学分)大气科学专题讲座(2学分);CS03*(计算机类课程):(3学分)FORTRAN语言(3学分)专业选修课:(选≥4学分)AE03*(大气科学类课程):(7学分)空气污染气象学(3学分)、数值天气预报基础(4学分);CS03*(计算机类课程):(3学分)数字图像处理导论(3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7学分)计算物理(B)(3学分)、物理实验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247以下课程针对希望继续大气科学研究学习的学生,不作硬性要求。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设计一、引言大气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地球大气的运动、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对于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应对气候灾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大气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基础训练1. 学科基础课程在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训练。

包括大气物理、气象学、气候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及数学、物理等相关的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应积极与气象部门、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测、实验室实验以及参与大气科学相关的科研项目等。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触到气象现象和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核心课程1. 大气动力学大气动力学是大气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大气环流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案例和实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对大气动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在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增设气候变化课程。

该课程应包括气候系统和全球变化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并参与到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专业选修课程1. 气象灾害预警与防控气象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增设气象灾害预警与防控的选修课程。

该课程将介绍各类气象灾害的特点、预警技术和防御措施,培养学生对灾害的认识和处置能力。

2. 大气环境与气候调控大气环境质量和气候调控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浙江大学理科类专业培养方案—大气科学

浙江大学理科类专业培养方案—大气科学
建议本专业学生修读以下课程
06195450
大气海洋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2.5
06121160
气象业务自动化
1.5
06195480
卫星气象学
1.5
06197360
大气辐射
2
06121830
应用气象学
2
06197370
灾害学
2
06197320
农业气象学
2
06198820
环境紧急响应
2
06195460
气象数值模拟
2.5
211C00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211C00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5
3.专业课程54.5学分
(1)必修课11门,38.5学分
061B0270
数理方法(甲)I
4.0
秋冬
06120190
大气物理学*
4.0
春夏
06120180
大气探测学*
3.5
春夏
061B0070
计算方法
2.5

06121460
天气学原理*
4.0
秋冬
06120330
动力气象学*
5.0
秋冬
06120450
天气分析和预报*
3.0
春夏
06121480
统计气象学
3.0
春夏
06195200
大气科学中的程序设计
3.0
秋冬
06121620
现代气候学基础*
3.0
秋冬
06122390
数值天气预报*
3.5
秋冬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气象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和环境意识强的高素质现代科技人才【目标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理论【目标2】;具备大气科学专业基本的数据获取,分析和解释等实践技能【目标3】;胜任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大气环境分析的工作【目标4】;可进行一定的专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目标5】;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目标6】;自学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目标7】。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理学和英语基础:具有扎实的理学基础知识,良好的英语能力,有广泛的学科适应能力;(2)专业基础:掌握大气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能分析和解释一般的天气、气候和环境问题;(3)天气预报: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具备在大气业务相关领域的天气预报能力;(4)设计开发: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大气科学等相关专业的计算、分析、应用等;(5)科学研究:能够基于理学、大气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应用现代工具,结合大气科学发展方向以及社会需求,在导师指导下,在相关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6)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大气科学领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7)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8)沟通和交流: 能够就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和应用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能力;(9)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和预报现代气候学基础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50+6+4授予学位理学学科专业类别大气科学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说明辅修专业:23.5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

大气科学专业培育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培育方案

大气科学专业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把握大气科学大体理论、大体知识和专业技术,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治理工作的专门人材。

二、培育要求(培育规格)本专业学生要紧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置和运算机应用的大体技术。

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普遍的科学适应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外语、运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大体知识,熟悉地理的基础知识;二、系统地把握大气科学,专门是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动力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把握气象资料处置及应用的大体技术和分析方式;把握短时间气候预测的大体理论和大体方式;了解气候模式和中尺度数值模式及模拟的大体思路与框架;3、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展趋势和应用前景;4、了解现代气象业务和公共气象效劳的最新进展、进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运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把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把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腕获取相关信息的大体方式;能熟练运用运算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6、同意过必然的大气科学研究的训练与实践;具有必然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骨干学科:大气科学四、要紧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要紧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式、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与综合观测、流体力学、现代气候学、气象程序设计及画图、热力学;天气学原理、气象统计方式、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进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短时间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效劳、气象雷达资料处置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置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核心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与综合观测、流体力学、热力学、天气学原理、现代气候学、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进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方式、短时间气候预测、天气预报综合实习、天气会商与讨论特色课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程序设计及画图、气象资料及应用、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效劳、气象雷达资料处置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置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五、要紧实践性环节大气探测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效劳、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六、专业要紧实验大气探测与综合观测、气象程序设计及画图、气象统计方式、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进程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短时间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雷达资料处置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置及应用、数值模式与模拟七、大体修业年限:四年八、授予学位:理科学士学位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派及毕业要求表1.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十、专业教学打算运行表(附后)十一、其他说明:无十二、课程体系关联图大气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关联图。

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大气科学Atmospheric Science1.专业介绍大气科学专业依托于大气科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学科,该学科起源于1958 年成立的农业气象专业。

1994年获批气象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开始招收气象学硕士研究生,2010 年获批大气科学一级硕士点授权学科,2012 年开始招收大气科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大气科学学科。

为优化全国大气科学专业区域布局,2012 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大气科学本科专业,2012 年首次招生。

该专业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设置的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是首批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与辽宁省气象局合作办学专业。

借助于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农业院校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为农业提供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产品为目标,在东北地区精细化预报、区域气象灾害预测与服务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2.培养目标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结合社会对大气科学人才的需求,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区位优势,面向国家需求、东北地区经济和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坚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及“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培养理念,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大气科学和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目标2: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目标3:具备独立开展气象相关业务的能力目标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目标5: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3.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及素养:要求1:思想道德素养要求 1.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热爱祖国,拥护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要求 1.2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具有理性的继承和批判精神。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大气科学是以地球大气为研究对象,进行大气探测、信息分析处理以及预测的现代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大气科学理论、应用气象学和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以及业务工作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业务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2、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所学专业的外语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核心课程大气科学基础、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统计分析与预报、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天气预报。

六、专业特色课程热带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现代气候学基础、大气化学、边界层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资料处理及可视化、并行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等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附表大气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大气科学 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 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背景介绍大气科学可是一门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学科呢。

在如今这个时代,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大气科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解开很多关于天空、气候的奥秘。

它的发展对于我们预测天气、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呀,制定这个大气科学的培养方案,就是为了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气科学方面的人才,让他们在这个领域大展身手。

二、目标与需求说明1、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培养方案,让学生们掌握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像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这些,就像建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这是最基本的。

然后呢,要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观测、分析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技术,能够独立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竟大气科学这个领域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大家去探索呢。

2、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因为大气科学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数学和物理之上的。

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需要有先进的观测设备,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而且,还需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大气科学的热爱。

三、解决方案概述1、课程设置我们会设置一系列的基础课程,比如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大气的奥秘。

还会有一些进阶课程,像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动力学等,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大气科学的专业知识。

2、实践教学实践可不能少哦。

我们会安排学生到气象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让他们亲身体验气象数据是怎么采集的。

还会组织学生参与气象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大气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师资队伍建设要请一些在大气科学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而且要定期给教师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能跟上大气科学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四、实施步骤计划1、课程教学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重点开展基础课程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9

老课号 104004 018502 103B01 210503 022141 001513 001514 022702 022119


老课号 104003 103D01 017082 001506 001511 022053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综合英语二级 基础体育选项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多变量微积分 线性代数 力学 热学 文化素质类课程
老课号
104002 018503 022142 103C01 017082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政治经济学原理 综合英语三级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体育选项(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时
学 分
1
40
2
80
4
54
1
40
1
60
3
新课号
PS01005 PE013** MA02504 MA02501 MA02503 PH02004
要求修读的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及结构如下: 1、通修课:(78 学分) 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其中物理类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并要求修读以 下课程: 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 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 学分)、信息系统基 础(2 学分)、信息系统基础实验(0.5 学分);
246
2、学科群基础课:(45 学分) MA02*(数学类课程):(8 学分) 复变函数(A)(3 学分)、计算方法(B)(2 学分)、数理方程(A)(3 学分); PH02*(物理类课程):(27 学分) 力学(3 学分)、热学(2 学分)、电磁学(4 学分)、光学(3 学分)、原子物理(3 学 分)、理论力学(3 学分)、电动力学(3 学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 学分)、量子力学(3 学 分); IN02*(信息类课程):(4 学分) 信号分析与数字处理(4 学分); EN02*(环境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地球科学概论(2 学分); GP02*(地球物理类课程):(2 学分) 普通天文学(2 学分); AE02*(大气科学类课程):(2 学分) 大气和海洋学(2 学分); 3、专业课:(≥32 学分) 专业必修课:(28 学分) AE03*(大气科学类课程):(25 学分) 流体力学(3 学分)、大气物理学基础(4 学分)、动力气象学(4 学分)、天气学(4 学分)、大气探测(4 学分)、大气物理实验和实习(1 学分)、雷达与卫星气象学(3 学分) 大气科学专题讲座(2 学分); CS03*(计算机类课程):(3 学分) FORTRAN 语言(3 学分) 专业选修课:(选≥4 学分) AE03*(大气科学类课程):(7 学分) 空气污染气象学(3 学分)、数值天气预报基础(4 学分); CS03*(计算机类课程):(6 学分) 数字图像处理导论(3 学分)、数据库基础及应用(3 学分); PH03*(物理类课程):(7 学分) 计算物理(B)(3 学分)、物理实验信号采集处理(4 学分); 4、高级课:AE04*(大气科学类课程)
学时
学 分
1
402ຫໍສະໝຸດ 30/10 230/10 2
80
4
40
1
10/20 1
40/30 2.5
120 6
40
2
22.5
新课号
PS01003 FL01002 PE012** CS01003 PH01701 MA01002 MA01003 PH02001 PH02002



新课号
PS01004 FL01003 PH01702 PE013** MA02504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使学生具有“宽、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广 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大气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全面了 解,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撰写 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熟练的实验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 机。毕业后能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 人才。
247
针对希望继续大气科学研究学习的学生,不作硬性要求。 高等大气动力学(4 学分)、高等天气学(4 学分)、高等大气物理学(4 学分)、大气 遥感方法(4 学分)。 本专业主干课程: 大气物理学基础、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大气探测、雷达与卫星气象学、数值天气预 报和基础、大气科学专题讲座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大气科学专业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老课号
无 104001 104018 104027 018501 103A01 210505 210502 001512 007111 计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讲座 毛泽东思想概论 法律基础知识 大学生思想修养 综合英语一级 基础体育 计算机文化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 单变量微积分 地球科学概论
( 10 )门课
( 9+* )门课

课程名称
邓小平理论概论 体育选项(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理方程(A) 计算方法(B) 光学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
学制:
标准学制 4 年,弹性学习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毕业基本要求:完成 162 学分
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


学分
通修课
78
学科群基础课
45
专业课
32
集中实践环节
8
合计
163
比 例(%) 47.85 27.61 19.63 4.91 100
三、修读课程要求
计算机文化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C语言 Fortran语言
微机原理与接口 计算方法 计算物理 信号分析与数字处理
力学和热学
电磁学 光学 原子物理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理论力学 电动力学 流体力学
量子力学
大学物理 基础实验
地球科学概论 普通天文学
大学物理 综合实验
大学物理 现代技术实验
大气物理 实验和实习
大气物理学基础
天气学
高等大气物理学 空气污染气象学
动力气象学 大气和海洋学
大气探测 雷达雨卫星气象学
高等大气动力学 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大气科学专题讲座
248
五、指导性学习计划表
大气科学专业四年制指导性学习计划


新课号
PS01001 PS01002 PS01006 PS01007 FL01001 PE011** CS01001 CS01002 MA01001 EN0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