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公开课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 ppt课件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78b80afe4733687e21aaa9.png)
统
一
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是
我
国
历
史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 政权分立与民族
立和发展
融合
发
展
的
趋
开放革新、经 多元文化碰撞、
势
济文化繁荣
文明高度发pp展t课件
1
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朝建立及疆域:建政立灭六时国间建:立公统元一前的22中1年央秦集王权嬴
指发生在什么时代的历史事件?
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历史事件。
这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交
流有着重要意义。 ppt课件
6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秦超统治者穷奢极欲,大 兴土木;赋税、徭役繁重; 刑罚严酷,使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激起民众 的反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 次巡游驾崩于河北沙丘(今 邢台市),二世继位。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 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只存在了14年。
ppt课件
阿房宫(复制) 骊山陵墓(兵马俑)7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 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 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采
用,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
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ppt课件
5
如果“言语生异,文字异形”你会遇 到哪些问题和困难?
国家政令难以通行,文化交流出现障 碍,经济贸易往来不畅。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日本的大化改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日本的大化改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01ee493c1ec5da50e2702e.png)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日本的大化改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的古代发展历史, 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 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了解中日两国古代交流的史实, 知道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收集资料, 了解日本最高统治者的由来; 通过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的学习, 使学生对于日本大化改新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日本历史的学习, 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代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 体会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与文明的进步。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史了解甚少,并且不感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导入新课: 通过出示日本的图片设问: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 日本。
教师叙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了解日本。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图片教学法,引入到我们本堂课要上的内容。
2【讲授】新课教授
1、观察描述, 归纳概括。
观察古代日本地图, 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教师概括: 一衣带水设计意图: 了解古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与中国的位置关系, 使学生有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第八单元复习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第八单元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6c87a9740066f5335a8121bf.png)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第八单元复习课 单元归纳 直击中考 课时作业 课时答案
单元归纳
一、阶段特征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 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 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 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二、重难点阐述 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启示 (1)原因: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非常艰难,在夹缝中求生存。 (2)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少、规模 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后天畸形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 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轻重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第 八单元 复习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第 八单元 复习课
4.[2018·常德]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 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 )
B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夏—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夏—清)》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a51d8ba0d4a7302763ad1.png)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夏—清)》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
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近代化的含义、1840—1949年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合归纳相关知识,分析阶段特征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豪情壮志。
2学情分析
“近代化探索”这个专题是中国近代史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近代先进中国人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方面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制度、思想层面由表及里、由签到神的探索,不同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初中阶段占重要的地位与分量。
学生对“近代化”的概念较为薄。
人教版中考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中考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40a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2.png)
林则徐给道光帝 旳上书中指出:
“鸦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法当 从严。若犹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 几无能够御敌之兵, 且无能够充饷之 银。”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销 毁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旳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旳坚强意志。领导这 场斗争旳林则徐,是当之无愧旳民族英雄。
5.《南京公约》、《马关公约》、《辛丑公约》 旳共同内容有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6.《辛丑公约》中,最能反应清政府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旳工具旳一项要求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
A.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①③② D.②③①
3.《马关公约》和《南京公约》相比,最根本
旳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
商口岸 D.开设工厂
4.“大将筹边还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 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 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旳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悼念战死疆场旳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旳伟大壮举
名称 《马关公约》
马关公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补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増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中国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23年,英、俄、美、日、法、德、意、奥发动侵华战争
1923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种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 辱国旳《辛丑公约》
战争 战役 人物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黄海大战 邓世昌
1868年明治天皇 上台后,实施一系 列资产阶级性质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387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d.png)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丝绸之路的虚拟考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史料文献:提供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文献,供学生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地图:使用丝绸之路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线路和地理环境。
-游戏:设计丝绸之路知识问答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针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但可能缺乏对于复杂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释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但在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待提高。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4.情感态度: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二课复习ppt课件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二课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40142b79563c1ec4da7118.png)
)
春 秋 ( 公 元 前 年 公 元 前 年
770 -
周
说法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说法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476
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自然条件— — 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善于用人— — 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雄厚实力— —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高明手段— — 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亚非文明的兴衰
• 兴起原因: • 位于大河流域,生活生产用水充足,利于农耕, 是最早的部落聚集点 • 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经济基础 • 大河提供了便捷的水运交通 • 灭亡原因: • 农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土壤盐碱化 • 外来民族的入侵 • 地势平坦缺乏抵御外敌的屏障
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
八年级上历史 与社会第一单 元第一二课复 习
亚非大河早期文明
尼罗河 • “尼罗河的赠礼”是地理环境对埃及的影 响 • 尼罗河作用: • 1、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2、河水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发展农业 3、宝贵可靠的交通运输线 4、间接地促进了埃及君主专制制度
金字塔 • • • • • • • 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意义: 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反映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体现了古埃及法老王权的神圣权威 反映了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组织水 平
楔形文字 创立者:苏美尔人 意义: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腓尼基文字 创立者:腓尼基人 意义:为后来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种姓制度(雅利安人)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前进
的阻碍
佛教 • • • •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立地点:古印度 创始人: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目的: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 苦之道 •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 一切皆苦、苦皆有因、苦能灭寂、 灭寂有道。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f4dbe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2.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复习,主要涵盖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繁荣与变迁。
本册书的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既包括了、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涉及到了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轮廓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把握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全册的知识点,能够系统地认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等内容。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5.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复习课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件:复习课 (共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dbc3c8fd77232f60dccca152.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5.[2018·黔西南]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22年的统治的战役是( )
D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解析】 全面内战是在1946年6月;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淮 海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 4月23日。故答案选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公开课课 件:复 习课 (共16页)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初步形成
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 协定”,并发动全面内
战
启发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3.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直击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南充]“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的“陪都”是指( )
A.南京 B.北平
D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5篇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de1e9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5篇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
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教案1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英矛盾激化,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对英国的鸦片走私,抵制最坚决的是林则徐,1839年6月的虎门销烟,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3、1840年6月年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年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火烧圆明园。
5、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掠夺了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6、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7、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8、19世纪70年代,清朝大臣左宗棠收复x疆。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如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
最后中国失败并签订《马关条约》。
10、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
到9月21日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12、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_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13、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把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为“三民主义”。
1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历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5、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9f02fbed5b9f3f90f1cd7.png)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
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影响的扩大。
2、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区域、首都、强盛。
3、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
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起到了什么作用。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伊斯兰教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很多人希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
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
2、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的重要作用。
3、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的繁荣起着促进作用。
使学生从中感悟伊斯兰教的主要特点。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中的作用。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e5877e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e.png)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一、复习目标本次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复习目标如下:1.回顾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2.确认并加深对重要概念和事件的理解;3.提高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4.掌握策略性解题方法。
二、知识点回顾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以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1.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夏商周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统一,汉朝的辉煌等;2.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3.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4.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5.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三、重点概念及解析1. 夏商周的建立夏商周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夏商周的建立是一系列重要变革的结果,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等重要内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变革体现在政治体制的变迁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上。
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期各国的关系、变革的原因以及哲学思想的兴起。
3.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秦朝统一的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过学习秦朝的统一,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的特点和影响。
4.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遭受了长时间的封闭与落后。
改革开放的实施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学习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以及中国的发展道路。
四、解题策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课件ppt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942f5702d276a201292e78.png)
以图为经 以史为纬
——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热身运动:
?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25
东汉
中国历史纪年表
220
魏
北朝 265 304
386
北
十六国 魏
东
581
北
魏齐
西北
221
蜀
西 晋 317
439 420
隋 唐 魏 周
534 502
222
吴
南朝 东
晋
宋 齐梁陈
479
557 589
北宋(东京) 金(中都)、元朝(大都)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疆域图
1重.这点是把哪握个:时期的
疆 1.疆域域图?四且至描述其 疆 2.都域城的四至? 23..相说邻出都国城家?或政 3政 4朝 权4政...中找 权 图 哪区央出?片一划与能政和等其反治地相映制方邻出度行的该?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由此思彼:
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 的正确信息是( )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浙江 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 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 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 割据局面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思想类
政治类
文学类
科技类
艺术类
孔子 、孟
子、老子、 韩非子等
汉操成武、吉帝唐思、太汗曹宗等、司白苏卿马、轼等迁杜、、甫关李、汉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统编版八年级上册(2013)_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公开课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统编版八年级上册(2013)_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132f6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f.png)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车士俑
文吏俑
修长城
万 里 长 城
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今甘肃岷 县)、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 城。
30万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70万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修驰道,运粮饷 2
丁男被全甲国,丁总女人转输口,约苦4不0聊00生万,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秦朝的暴政
大兴土木 徭役繁重 严刑峻法 秦二世更加残暴
秦末农民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
吴广
陈胜
大泽乡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原因: 根本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刘邦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 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 “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 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 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 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楚汉之争 帝位的争霸
西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史称汉高祖 都城:长安 史称“西汉”
(2)主要的措施: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1)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 (2)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 (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4)将田租定位十五税一。
(1)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 田税,把徭役改为三年一次。 (2)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新教材)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9306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9.png)
2. 佛教旳教义
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旳种姓制度。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 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3. 阿育王与佛教旳传播: 前3世纪
印度
中亚 东南亚
中国
朝鲜 日本
• 3.下图为“佛教传播示意图”,图中②所指代旳国家或 地域是( )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中国
(3)古埃及人经过观察尼罗河旳涨落,发 展了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1、阅读图:请回答: • (1)古代埃及文明是依托
什么发展起来旳?古代埃 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旳帝 国是在什么时候?(4分)
• (2)据所学知识回答,古 代埃及文明旳象征是什么? 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旳是 什么文字?这一文字形成 于何时?(6分)
1.3.2罗马帝国旳兴衰
罗马城旳建立
时间: 公元前8世纪中期
地点: 地中海北岸旳意大 利半岛中部
罗马共和国旳建立与扩张
(1)建立时间:公元前523年
(2)军事旳扩张
军事基础:
罗马人尚武,强大旳罗马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 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制度基础: 实施共和制,设有人民大会和元老院。
其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旳结合。
前3世纪摩揭 陀国阿育王基 本统二分之一 岛
再次分裂
印度旳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国武王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农牧民、手工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业者、商人 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
被征服者、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贫困破产失 主阶级旳剥削和奴役, 去土地旳人 从事最低贱旳职业。
罗马共和国扩张概况: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多次争霸战争,最终 取得了地中海世界旳霸权。
八年级上册复习 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复习 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f345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b.png)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侵略史复习班级姓名号数一、在相应的时间上,长方形填战争椭圆形填不平等条约1840年1842年1856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二、在横线上填空1、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导火线)是: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因为:3、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战争中。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歌颂:致远号管带他在战争壮烈牺牲。
5、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6、四次的侵略战争都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给你什么启示:7、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哪一个条约签订的:8、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9、从那一年开始北京的东郊民巷划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三、选择题1、练习卷的第一大题提供的年代尺,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原因是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B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消失3、《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通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4、从右图你解读的历史信息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5、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歌颂A林则徐的虎门禁烟B关天培殉国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殉国。
(2024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统编版八年级上册(2013)-A3微课程设计方案-公开课
![(2024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统编版八年级上册(2013)-A3微课程设计方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b35920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9.png)
A3微课设计与制作主题名称隋朝大运河内容来源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选题意图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要用综合思维、社会实践、历史意识和空间感知来认识社会,来探索历史发展的脉络。
本课内容凸显的学科素养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历史意识两个方面。
要培养学生的时空综合能力,即历史与地理的综合,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原因,以及历史意识方面,要求学生能就有关史实进行归类(归纳)、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学会评价大运河以及隋炀帝。
教学目标 1.了解隋的统一与覆灭,评析它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知道大运河概况,并分析大运河产生的影响,培养辩证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学会辩证评价隋炀帝,讨论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知识类型策略性知识制作脚本(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思路)序号画面(草图或文字描述画面内容)讲解制作技巧1无幻灯片使用盒状展开切换,出现诗句。
2有人说,隋炀帝为了看扬州而开凿大运河,你的看法是什么?出示两则材料,同学们请在材料中找找答案3同学们观看视频并结合书本P87-88页相关内容,用1,2,3,4,5,6,六个数字串联介绍大运河的概况,并自己画画运河的简图多媒体播放视频,鼠标单击点击自上而下飞入动画4有人说:隋朝大运河是一条伟大的运河,有人说是吃人的河流,你怎么看?幻灯片使用从左上抽出动画效果,鼠标单击点击出现信息5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大运河?幻灯片使用盒装收缩切换,同时鼠标单击出现动画呈现信息6看来,我们对于一样历史事务或者历史事件都不能随意的下定论,应该一分为二、全面的分析,隋朝在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中可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这跟隋朝大运河有密切的关系。
鼠标单击点击出现自上而下飞入动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热身运动:
1、请说出这张图表的名称? 中国历史纪年表(夏——清) 2、把图表中不完整的信息补充完整。
?
中国历史纪年表
25
220
265 304
386
北
魏
十六国
东汉
北朝 魏
502
东 北 魏 齐
581
221
蜀
222
西 晋
439 317 420
西 北 魏 周 534
合作探究:
1、说出序号所代表 的诸侯国。 2、秦灭六国的顺序。 3、结合地图和所学 知识说说秦灭六国 的外交策略是什么?
前230—前221
远交近攻的策略
咸阳
秦
由此思彼:
请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名称,并 说出这些战争収生的时间和交战双方。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启示
牧野之战
由此思彼:
1、秦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请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 通
2、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朝代还有哪些? 疆域最为辽阔的是?
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二、人物肖像图
重点把握: 1、人物身份 2、生存的年代 3、主要历史事迹 4、客观评价
请根据以上要点 简介图中的历史 人物(说出答题思路
即可)
人物搜索:
请回忆教材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夏——元)著 名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多每个人物作简介。
先秦 秦汉
三国两晋 隋唐 南北朝
宋元
辨一辨他们是谁:
第一组
孔子
孟子
老子
韩非子
辨一辨他们是谁:
第二组
汉武帝
曹操பைடு நூலகம்
唐太宗
成吉思汗
辨一辨他们是谁:
第三组
张仲景
玄奘
李白
毕升
三、战争形势图
重点把握: 对立各方 行动路线 发生重大事件的 时间地点
隋 唐
吴
东 晋
宋
南朝
齐 梁
陈
479
557 589
魏蜀吴鼎立,西晋来统一;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
你真的会了吗?
四大典型历史图片类型: 疆 域 图 分 布 图
人 物 肖 像 图
形 势 图
一、疆域图
重点把握: 1、疆域四至 2、相邻国家或政权 3、都城 4、中央和地方行政 区划等
自主学习:
1、这是哪个朝代 的疆域图?且描述 其疆域的四至? 2、说出都城? 3、找出与其相邻 的政权? 4、图片能反映出 该朝哪一政治制度?
中国六大古都分布图
西安
洛阳 南京
西周(镐)、西汉隋唐(长安)
东周(洛邑)、东汉曹魏西晋(洛阳) 东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
杭州 开封
北京
2015-3-2
南宋(临安) 北宋(东京)
金(中都)、元朝(大都)、明朝 (北京)、清朝(京师)
课后练习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郾城之战
四、分布图
重点把握: 地图主题 分布的地点、特点
中国六大古都分布图
18
合作学习:
1、出说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的 城市名称。 2、总结历史上哪些朝代将它 们作过都城。并说出这些都城 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3、例题:读图判断下列各项 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唐太宗在①废除了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