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
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制度史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
秦朝是古代有开创性的时代,它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一、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形成完备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④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①源于夏②备于周③建立中央、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制度演变特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①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清明元宋唐隋汉郡县制秦地方中央特点朝代汉承秦制传承开创承前启后进一步加强有新发展空前加强发展顶峰发展完善中朝尚书台外朝郡国州郡县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道州县三级二府三司参事文臣路州县一省二院行省制皇帝、三公九卿废省设三司废中相分六立阁康设南书房 雍设军机处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全国监察事务汉武:刺史,13个州监察区东汉:刺史,逐增地方行政权和军权隋朝:同汉朝唐太宗:(道台史),10道监察区北宋:(监司),改唐朝“道”为“路”明太祖:按察司,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内容: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创立相、卿、师等的设立地方:侯、伯的设立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内容:①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做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②权力:设置官员(行政)建立武装(军事)征派赋役(经济)目的:加强统治,巩固王权破坏:西周后期分封制的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了统治区域 构织了全国的交通网②消极:受分诸侯有极大的独立性、诸侯实力壮大时,威胁中央,反而破坏了分封制特点(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含义: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和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政治制度影响: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保证了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皇帝制度的建立◆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总结
早期政治制度整体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权⼒,君权削弱相权。
原始社会政治制度特点是妇⼥在公社中处于⽀配地位,世系从母系计算,实⾏共族共财制,财产由母系继承。
宗法制的最⼤特点是嫡长⼦继承制。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神权⾊彩,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
2、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宗法分封制是互为表⾥的,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加固了集团内部的团结。
3、最⾼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的⾼度集中。
随着⾎缘关系的淡化和⼒量对⽐的变化,宗法分封制维系的统治秩序必然遭到破坏。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采取的统治⽅式、⽅法的总和。
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由于国家的类型不同,或同⼀类型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会有差异。
按政权的组织形式分,有君主制、共和制、议会制和⼈民代表制;按中央和地⽅管理的权限分,有中央集权制和地⽅分权制等。
中国实⾏⼈民代表⼤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中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题一、什么是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政治制度: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政治方法与原则的总和。
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政治体制、社会生活背景、政治理论依据、政权结构、政治运作及其产生的各种制度。
2、中国古代出现的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形式、机关官员责、权、利的划分及其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制度。
3、中国古代出现的制度对历史及现代的影响(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4、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的政治思想学说。
5、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监察制度等具体制度。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世界文化、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治、个人集权、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政权和神权是制定制度的标准。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为儒家学派。
4、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5、在高度君主集权的制度上,行政权利包含一切,体现“人治”而非“法治”。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公开承认等级差别,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对不同阶层的人的制度不同。
7、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无论汉族或是少数名族都对不同民族采取不同制度,“因俗而治”。
三、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历史上道路的选择,决定制约今天道路选择的理解?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我国的影响——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①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特点
1.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以封建制度为基础。
帝王统治者掌握中央权力,通过封建制度将地方的权力分配给贵族、地方官员等。
国家政权的运作以封建贵族为核心,以依附和服从封建君主为原则。
2. 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之一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君主至上、礼仪规范、忠义孝悌等传统价值观。
这种思想影响下,政府采取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建立了官僚体制,重视礼仪规范和传统的家族道德。
3. 中央集权:中国古代政治中,君主的权力最高。
君主通过各种方式确立自己的地位,如通过世袭来延续统治,通过官员选拔来巩固权威等。
统治者通过设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来控制整个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确保自己的权威。
4. 官僚体制:中国古代政治建立了官僚体制,以官员为中心。
地方官员是负责管理和统治人民的代表,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实行层层选拔和考核制度。
官员的选拔和表现与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密切关系。
5. 权力分散的地方政权:中国古代政治中,地方政权相对独立,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地方官员统治地方并管理公共事务,封建贵族也管理着一定范围的领地。
地方政权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整个政治体系相对灵活,并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且地方政权较为独立。
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
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
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3)人治高于法治。
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
(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
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征。
具体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特点
具体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特点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的政治体制与特点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切入点,探讨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特点。
1.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与特点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主要以皇帝为中心,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体制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全国。
政府组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
中央政府由皇帝和宰相等高级官员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政府则分为州、县等行政区域,由地方官员管理。
此外,封建社会还存在世袭的封建制度,地方统治者通常是贵族或宗室。
2.清朝时期的政治体制与特点清朝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继续延续了封建社会的特点。
清朝政府采用了满洲族的政治体制,其中最高统治者仍然是皇帝。
清朝政府设立了多个部门,如六部、司礼院等,分工明确,负责治理国家和统筹政务。
此外,清朝政府还实行了九卿制度,九个卿分别管理不同的事务,如户部、礼部等。
这一政治体制在清朝统治下相对稳定,维持了社会秩序的平衡。
3.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与特点辛亥革命后,中国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国政权,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民国政府实行了西方式的议会制度,设立了国民议会和国民政府,实行了多党制。
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两大主要政党,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民国时期还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了一定的扩大。
4.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体制与特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
中国共产党成为唯一执政党,政权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此外,中国还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的计划和指导。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体制与特点各异。
封建社会下,以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占主导;清朝时期,沿袭封建制度,满洲族的政治体制成为主流;民国时期,议会制度和多党制为政治特点;社会主义时期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特点。
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答:(1)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5)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7)中国一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最佳答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在中央表现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在地方表现为中央集团的不断强化。
此间虽偶有反腐,然其总体趋势不变。
1、奴隶社会(1)奴隶制度的基础: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统治基础是奴隶主,而非奴隶)(2)发展过程:夏建立,商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3)主要体现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禹建夏,死后传位于启,私有制发展→权力上“天下为家(私)”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各种政策的共性,只需记住针对性“性质”、“朝代”即可)内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册封“井田”)主要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受封诸侯服从、纳贡、作战(严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基础:井田制影响:固统拓疆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4)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争霸战争(生产力发展引起实力变化)→分封制崩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途径:变法运动实现(非革命),但是渐变——商鞅变法,商鞅亡,法立2、封建社会(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确立封建制度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壮大(奴隶主贵族+军功+商人)→保住利益结果:百余年各国变法,最终确立封建制度突出表现:秦商鞅变法内容——第一次——民为什伍,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功受爵,贵族同样;“燔诗书明法令”。
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废井田,土地私有。
影响——废奴隶主贵族特权;促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商鞅死后,法家思想在秦国仍占统治地位;秦国强盛,统一六国奠基;(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目的:巩固统一局面,强化统治主要内容:皇帝(总揽政经军大权,任免百官);中央三公——丞相(辅帝)、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县下设乡、里法律制度——参照六国律令制订颁布秦律,通行全国,影响后世,体现地主阶级意志核心特征:地方权力集中中央,所有权力集中皇帝一人影响:两千年沿袭;利封建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利祖国疆域奠定和巩固统一,促成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加强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各朝代政治制度特点
一、原始社会政治制度原始社会是指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的上百万年时期。
由于人类在这个时期处于进化阶段,主要活动是找食物求生存,很少政治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分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两个阶段。
原始群时期,人类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比较松散,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共同劳动,共同抵御猛兽和自然灾害,共同消费,生活很简单,无政治制度可言。
氏族公社时期,由于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逐渐开始产生具有政治性的制度。
在氏族公社之母系氏族时期,政治制度特点是:妇女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母系计算,实行共族共财制,财产由母系继承。
历史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政治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男人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父系计算,实行财产公有制,财产由父系继承。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军事民主制度和禅让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进步,原始社会财产共有制开始被破坏,产生了私有制,从而中华民族进入了更高的一个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在奴隶社会时期发展了大约1000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经过了夏朝和商朝两个朝代,创造了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王位世袭制度——中国从夏朝大禹传位于子开始,就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调——王(皇)位世袭。
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他标志着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
2、各具特色的政府组织形式——自从夏朝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后,国家产生了,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国家机器必然产生。
夏朝和商朝的国家组织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色。
王称天子,王下有百官。
又有法律和刑罚,用于镇压奴隶的反抗行为。
它们的不同在于百官的称呼和刑法的种类。
3、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他们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那就是土地私有制,奴隶主统治和剥削奴隶。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精品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
所谓国体,即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制度,是由各阶级在国家的地位来决定的,反映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属性。
所谓政体,即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从属国体。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即研究中国中国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中国封闭的自然环境,缺少像希腊、罗马等地中海国家较为开放的地理环境好商业因素,家长制关系被保留下来,清王朝灭亡以前的中国政治制度属于一种及其发达的君主专制主义体系,而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乃是这一传统专制制度体系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
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源于中国独特的国家生成路径。
其特点:(1)它以政治暴力所造成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
对资源和利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形成真正的财产私有制度。
(2)它以政治暴力所形成的利益垄断造就了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从而以政治权威的身份兼取了宗教领袖和文化象征的地位,并在对意识形态所进行的整塑过程中为权力获得永久的合法性资源。
(3)在秦以后,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主要和常态的存在形式,在中央政府中通过不断分割相权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权力以实现君主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而在中央有地方的关系上,又通过压缩地方势力和分割地方文官权力来实现对地方资源的直接控制与操作。
(4)它凭借对主要经济资源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垄断,全力造就一元化的社会格局,主要通过科举制度,内化了意识形态,还获得了人力资源。
(5)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有“封驳”和“谏议”制度,“合议”制度,“监察”制度。
2、神权与政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法合理性的依据。
中国政治制度史知识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知识点
1. 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统治、分封制度、土地制度、文化教育。
2.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2年(秦汉、唐宋元明清五朝):
统治形式的演变、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民族政策、地方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
3. 辛亥革命以后:革命性政权的建立、党派制度、民主制度、宪政和法治、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制度创新。
4.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点:贯彻封建思想阻碍政治制度的进步;受外部影响更多,缺乏自主创新;制度变革与政治革命相互影响,有前进有倒退。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读书心得2000字)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读书心得2000字)【原创版4篇】目录(篇1)1.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述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历程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和影响4.结论正文(篇1)一、概述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二、发展历程1.夏朝至秦朝: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始于夏朝,经过商朝、西周、东周等时期,最终在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时期,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汉朝至唐朝:在秦朝之后,汉朝至唐朝时期,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
这一时期,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实行分封制度。
3.宋朝至清朝:在唐朝之后,宋朝至清朝时期,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这一时期,国家权力逐渐分散,地方自治程度逐渐提高。
三、特点及影响1.君主专制: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即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实现,但也容易导致君主的独裁和腐败。
2.封建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封建制度,即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实行分封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地方自治程度的提高,但也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3.君主立宪制:在清朝之后,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立宪制。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也容易导致君主的干预和操纵。
4.共和制:在清朝之后,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共和制。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也容易导致政治分裂和社会动荡。
四、结论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目录(篇2)I.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述A.政治制度史的定义B.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历程II.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A.夏商周时期的政治体制B.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III.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A.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B.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IV.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现代影响A.中国政治制度史对现代政治的影响B.中国政治制度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正文(篇2)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先秦到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先秦到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自先秦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进。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散的权力结构到中央集权,从法律制度的宽松到严谨,从混乱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到统一的标准,从地方分权到郡县制的推广,从选官制度的混乱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对外扩张与防御的策略转变,文化思想的统一等,这些变化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部分。
1.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在先秦时期,贵族政治是主导的政治形态。
贵族掌握着国家的权力,他们凭借血缘和家族地位决定国家的政治方向。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
在秦朝,这一转变尤为明显。
官僚制度开始取代贵族成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掌控者。
他们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确保了官员的专业性和忠诚度。
2.中央集权的确立自秦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将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
这种集中化的权力结构使得国家更易于管理和控制。
中央集权的确立也标志着地方分权的结束,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统一和管理资源。
3.法律制度的完善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
秦始皇推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保护了皇帝的权威和国家利益。
4.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为了方便全国的经济交流和管理,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
这使得商业活动更加便捷和有序,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5.郡县制的推广在秦朝,郡县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这种地方行政制度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地方行政机构。
同时,郡县制也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效率和稳定性。
6.选官制度的变革在秦朝之前,选官制度比较混乱,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然而,在秦朝时期,选官制度得到了改革。
官员的选拔开始基于能力和忠诚度,而不是出身和家族背景。
这提高了官员的专业性和国家的治理水平。
7.对外扩张与防御秦朝时期,中国正处于对外扩张和防御的阶段。
秦始皇通过征服其他国家来扩大领土,并建立了强大的防御体系来保护国家的安全。
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演变是指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从封建制度的形成,到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再到后来的分封制度,以及各种政权更迭的过程,都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特点。
一、政权更迭频繁: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相对较为频繁。
古代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不少的王朝更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商、西周、东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这些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的频繁流动、氏族的兴衰更迭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等。
二、制度演进:中国古代政权更迭往往伴随着政治制度的演进。
从封建制度的形成,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再到分封制度的建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步从以家族和亲族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向以官制和官僚体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
这一过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直到秦汉统一,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一大特点。
三、官僚体系的建立:中国古代政治演变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官僚体系的建立。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官僚制度,而官僚制度的建立与个人的才能和行政能力有关。
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始终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人才选拔和重用的原则。
四、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中国古代政治演变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交替出现。
早期的封建制度中,权力分散于各个封地和氏族,各个国君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
然而随着中国政权的统一集中,权力逐渐被中央集权的皇帝集中掌握,政治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倾斜。
但在一些特定时期,如宋代的分封制度和明代的权臣专权,权力又会重新分散。
五、外族政权的入侵:中国古代政权演变过程中还有外族政权的入侵,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鲜卑和匈奴的入侵、元代的蒙古族入侵、明代朝鲜族的侵犯等。
这些入侵使得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制度演进、官僚体系的建立、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以及外族政权的入侵。
这些特点既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衰减,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特色和演进。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主管休整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5、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6、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
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史实:①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③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史实:①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②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清朝军机处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和优势
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和优势2023年的中国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和优势2023年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均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讨论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并在这个背景下探讨中国政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尽管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革,但最近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一般来说,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单一的、全国性的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选择了单一的、全国性的政党作为其国家治理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拥有国家权力的行使。
2. 分权制衡中国政府在实现各级政府权力分级和行政区域分级管理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国家、省、市和县的行政机构,随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职能部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形成了一个更关注地区需求的多层次治理体系。
3. 中央与地方的统筹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使得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而现在,中央为地方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空间,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地方政府不再只是负责地方发展的责任,而是更加重视为国家贡献力量、推动国家发展而做出贡献。
4. 团结努力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制度更加注重对团结、稳定的强调和重视,这是中国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1. 快速响应能力中国拥有一个快速响应能力优异的政治制度。
在极短的时间内,中国政府便能够采取有效和迅速的行动处理紧急事件,减少损失并防止恶劣后果。
2. 坚定的治理措施中国政府在管理大规模的国家和empire事务时,拥有坚定的治理措施,可以迅速有效地完成所需的事项,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3. 高度透明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政治制度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并有公开的进入渠道。
公众也不局限于受限的媒体和政治发言人,信息公示、信息公开等方式让公众获得更多信息,减少手段不透明性和非合理寻常沟通的弊病。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述题
1、试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道路,并不是在家长制家庭解体,个体家庭与私有财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最后形成的,而是由家长制家庭公社内部的血缘关系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公社土地关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这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经历过像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制度或罗马人的共和制度,而是直接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君主专制和权力私有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根本特点,也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最不能忽略的问题。
中国初期国家形成以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父权家长和军事酋长的绝对权力便直接演变为专制君主权力,公社内部的各级家长,也演变为国家机器的各级掌权者,并控制了不同的部门权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关系国家化了,以婚姻为纽带而构成的家族关系也进入政治。
因此,这样的体制必然带有浓厚的宗法性和原始性,并在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早期阶段起着支配的作用。
正因此之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围绕着君主这根主轴来运动,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修订,总是依据在位君主权威的统治利益和运用方便为取舍的标准。
其指导思想是尽可能维护和强化君主的权威统治地位,体现和扩大君主的权势,而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常常成为维护君主的权势及地位,制定伦常纲纪的重要依据。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经历过神权政治或神权国家阶段,与此相应,宗教神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也并不发达,虽然在当时也有天或天命的概念,但人们并不是以之用来论证神和上帝的权威,而是以之论证君主权力的来源,说明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和政权因革的合理性。
因此,以天地神祇、皇天玉帝作为自己君临全国的后台,以天命所归作为一家一姓统治的依据,历代统治者在这个方面的说法都是绝无例外的。
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是“恭行天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而秦始皇“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二 西周分封形势图
(2)读图,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 提示: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鲁、晋等;功臣建立的封国,如齐国等; 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等。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三 宗族关系在夏朝就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在此 基础上形成宗法制,西周又在完善宗法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和礼乐 制度。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使夏朝存在了 400 多年,商朝存在了 600 多 年,周朝存在了 800 年之久,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 王朝。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 子”,“家天下”制度开始。
2.商朝:商代政治体现了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的特点;而且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预习交流 1
《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2.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 历史信息有( )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土地 1 000 千亩 150 千亩 100 千亩 60 千亩
军队 六军
三军
三军
一军
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
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 则进行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 封制的纽带。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 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 成为卿大夫。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 准
学习目 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从阐释概念角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为突破口,掌握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特点。(重点) 3.“国”与“家”的紧密结合,反映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深远影响。(难 点)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预习交流 3
下面的漫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什么特点?
提示: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练一练:
1.判断:夏商已完成了国家统一,封侯和伯应绝对服从夏王和商王。
(×) 2.填空: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本动力是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3.填空:今天山西、山东的简称源于分封制;今天的祭祖源于宗法制。 4.探究:古代文献记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
(3)从上述史实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早期政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 点是什么?
提示: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分封制可归纳为: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前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二、西周分封制
1.分封制的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分封制的实行
分封的对象 周武王的子弟、功臣及先代贵族 所封诸侯国 燕、鲁、宋等 享有的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履行的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有君臣之分也。”这反映了早期政治中的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反映出当时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活动与探究
探究 1:封邦建国的国家管理制度——分封制 材料一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
(1)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中勤王的诸侯有什么 义务?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3.图 1 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 的地方,称为太庙。图 2 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 的膜拜源于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种政治制度(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解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材料中对祖先的膜拜,与血缘关系有关,
色彩,故选 C 项。A、B、D 三项与题干材料都无关。 答案:C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5.右图树状结构反映了西周的宗法体制。下面对这一体制下形成的等 级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A.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 B.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D.周天子→卿大夫→士→诸侯 解析:在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奴隶主贵族内部 的等级划分从上而下依次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答案:C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进行的是宗法制,故排 除含④的选项;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周王室在土地、军队上拥有绝对实 力,故①正确。材料反映出分封制是依据血缘亲疏分配,从而形成等级秩 序,故②③正确。 答案:B
3.分封制的影响 (1)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2)有利于巩固周朝的统治秩序。 (3)后期出现兼并战争,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分封制走向崩溃。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预习交流 2
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顾炎武 思考:根据材料思考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故选 A 项。
答案:A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4.《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 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 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 D.浓厚的等级色彩 解析:“天”是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充分体现了浓厚的神权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一二三
三、西周的宗法制
1.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大宗与小宗 (1)内容:周天子和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从诸侯到卿大夫,从卿 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 (1)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2)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探究 2:以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宗法制 材料四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上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宗法制的什么特点? 提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材料五
(5)阅读上图回答,宗法制有哪些影响? 提示:①对西周: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特权,凝聚了宗族,稳定了统治。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 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 重视人情关系等。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 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右图是夏朝的启,下面对其取得王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家天下”变为了“公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是历史的进步 D.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解析:在禹之前实行的是禅让制,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王位世袭 制代替了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公天下”变为了“家天 下”。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