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平时自测题问题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A 、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 、同因异果D 、同果异因答案:A2.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促使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A 、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提高B 、无产阶级组织观念的增强C 、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D 、广大人民群众胜利信心的坚定答案:C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 、世界是否变化的问题C 、世界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答案:D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B5.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答案:A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A 、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 、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B7. 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A 、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B 、它能把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C 、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D 、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答案:C8.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 、朴素唯物主义B 、机械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答案:A9.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 、经验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唯理主义观点答案:C10. 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A 、它纯粹是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 、它落后于客观实际,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 、它脱离大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D 、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答案:D1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A 、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B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C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D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答案:A12.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 、间接性和抽象性B 、直接性和形象性C 、逻辑性和历史性D 、客观性和具体性答案:A13. 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1.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 唯物史观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C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D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 是:A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B.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CB. 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1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 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 D.辩证法理论A .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1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 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D.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BB.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质问题D 实践本质问题1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 一元论和二元论15.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6.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 D ) B.哲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总结A.哲学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 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D.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B.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C.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D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7. “我思故我在”是D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人们在看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说明A.意识具有主观性特征 B.意识只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9. 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 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 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 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 2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D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军 ;马谡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 B.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 B A.都是诡辩论的观点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都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唯物主义23.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低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 B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4.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5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6.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A.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2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 .相对性 B. 有限性 C. 客观性 D. 一维性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A 变是世界的本质 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而终归于失败 .说明 B.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2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A.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27.一般认为,“真空”即表示其中什么都没有,然而与常识相反,量子论研究表明,真空物质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这说明AA. 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根本不存在B.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 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 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2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2.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A. 价值是主观的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C.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33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A 能动性B 客观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35.“君子和而不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A.和是指矛盾的普遍性,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B.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D. 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36.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BC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 事不必难,知难不难D.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3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CB 人的个体差异性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8.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时间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 人的实践活动C.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D.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3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 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D.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B.实践是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4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43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A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D.自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44.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为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垦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5.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BDA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B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D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46.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47.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D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这说明().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48. 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B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B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50.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B51. 孔子《论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差异的同一 B. 和谐是以同稗同C.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D.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2.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 实说明 B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C 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53.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 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54.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55. 中国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后, 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 而是打破 水缸,让水脱离人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A.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中心B. 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矛盾转化的过程D. 只要打破常规,就能出奇制胜56.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CA 宿命论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 朴素唯物论观点D 机械唯物论观点57.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这一原理的哲学寓意是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58.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畏,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B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D. 矛盾的斗争性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 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9 .“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A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60.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A. 注重量的积累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61.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当他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2.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 有其因必有其果63. “是就是,否是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C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64.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DA.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D. 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措施65.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D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章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A.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新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3.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5.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6.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 纳米)到780nm ,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B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C. 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B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否8.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BA. 客观规律性B. 直接现实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9.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0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失者在朝野.”11.“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CA. 还不是真理性的认识B. 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哲学就是()的世界观。
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3、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宗教唯心主义4、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表述错误的是()。
A、辩证性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存在即合理)。
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D、唯我论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各有侧重、互不相干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星云假说8、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资本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辩证性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多样性D、系统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B、静止C、发展D、矛盾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矛盾B、是否承认运动C、是否承认发展D、是否承认物质13、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
A、社会运动B、生物运动C、化学运动D、机械运动14、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B、生物进化C、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1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正确含义是()。
马克思自测题(答案已更正)
所有答案默认选A,若是“恭喜你,答对了”,则正确答案是A,若“很遗憾,你答错了”则正确答案是参考答案的“X”(X是指B、C、D其一),多选亦同理。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k参考答案:C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参考答案:D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恭喜你,答对了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D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恭喜你,答对了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C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D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很遗憾,你答错了参考答案:B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A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D14.A15.C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4年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A、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B、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的理论C、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D、人类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群众路线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它强调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但它们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 资本主义必然繁荣和社会主义必然衰落C. 资本主义必然衰落和社会主义必然繁荣D. 资本主义必然胜利和社会主义必然衰落答案:A解析:《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
A. 生产关系B. 社会关系C. 经济关系D. 政治关系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神秘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消灭阶级、国家消亡C. 生产资料公有制D. 按需分配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C. 理论基础不同D. 哲学方法和任务不同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哪一学说?A. 剩余价值学说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6、下列哪个概念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虚拟资本D. 货币拜物教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主体性哲学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 资本与剩余价值D.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是指: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B.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必然实现C. 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兴起D. 资本主义必然进步,社会主义必然衰落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历史观的根本变革D. 对自然界的认识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A. 实践B. 真理C. 客观实在D. 感性认识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研究内容不同D. 历史使命不同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哲学、伦理学、美学C. 哲学、逻辑学、历史学D.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 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B. 以人类社会实践为研究对象C. 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D. 以人的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哲学的基础B. 哲学的核心C. 哲学的出发点D. 哲学的最高原则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实践观点18、下列关于“三大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C.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规律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规律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两大基石是:A.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和社会发展规律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被视为:A. 社会存在的基础B. 真理的标准C. 思维的源泉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2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 哲学化的世界观B. 科学化的世界观C. 群众化的世界观D. 人文主义的世界观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马克思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实践观24、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历史唯物主义B. 实践性C. 批判性D. 唯心主义2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C、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一题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生产方式包括(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3、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A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4、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5、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7、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A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8、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C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9、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0、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1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C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12、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B)A.c+v+mB.c+vC.v+mD.c+m13、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D)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14、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A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15、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A)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16、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17、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D )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18、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0、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B)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21、“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2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自测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题(二)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 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资本C.社会总货币资本D.社会总流通资本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 A.成本价格加利润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4.生产价格形成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价格规律C.资本主义占有规律D.平均利润规律5.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 )A.平均利润的产生B.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分离C.利息的出现D.高利贷的产生6.股票价格( )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C.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D.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7.-块土地每年可得级差地租500元,绝对地租200元,其他租金100元,银行利息率是5%,这块土地的理论价格是( ) A.1.6万元B.1.4万元C.1万元D.800元8.因距离市场较近而交纳的地租属于( )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Ⅱ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9.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 A.卡特尔B.康采恩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10.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A.部门内部的竞争B.部门之间的竞争C.国内竞争D.国际竞争11.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 )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12.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B.带有指令性质C.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D.能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13.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1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后盾和基础是( )A.经济实力B.政治实力C.军事实力D.外交实力15.以下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的是( )A.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B.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资本社会化形式的发展D.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16.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7.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18.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D.完成剥夺剥夺者的任务1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A.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组织B.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C.全体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D.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2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23.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24.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25.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2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27.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28.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 )A.万能垄断者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寡头2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30.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B.建立社会公有制C.提高劳动生产率D.解放全人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解析及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解析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11.单选题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实事求是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该题考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2客观实在性是(B)a 自然物质的个性b 一切物质的共性c 物质的具体形态d 物质的存在形式本题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考查。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选B选项。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主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研究范畴。
对选项C的理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这是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故D也排除。
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
1.3 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是()Aa 动物的依赖性社会b 人的依赖性社会c 物的依赖性社会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该题考查三种社会形态划分。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4 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Ba 生存资料的价值b 生产资料的价值c 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本题是对劳动力的价值的考查。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B选项不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故选B。
1.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常用范畴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商品经济B. 资本C. 生产关系D. 劳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运动性C. 实践性D. 客观性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变化是否显著B. 是否有新事物产生C. 变化是否可逆D.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的质的特征出现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贡献在于:A. 完成了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B.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C.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D. 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D. 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A.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B. 强调历史唯物主义C. 提倡阶级斗争D. 倡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朴素辩证法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人类解放的理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独立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没有关系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C. 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D. 人类的科学实验活动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以自然辩证法为基础B、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C、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内容D、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认识的基础B、理论的出发点C、哲学的最高范畴D、道德的核心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历史唯物主义1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践”一词的含义是:A. 社会实践B. 科学实验C. 个人行为D. 理论研究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精神C. 意识D. 社会存在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具有普遍性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 实践具有科学性D. 实践具有阶级性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三个方面?A. 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B. 普遍性、实用性、发展性C. 普遍性、客观性、实用性D. 理论性、普遍性、科学性18、以下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主体性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不同C. 研究目的的不同D. 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2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 社会生产活动B. 科学实验活动C. 政治斗争活动D. 理论研究活动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观C.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D. 理论基础不同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A. 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B.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C. 唯物辩证法原理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哲学基本问题不同D. 历史观和世界观不同2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命题属于:A. 哲学基本问题B. 哲学基本派别C. 哲学基本范畴D. 哲学基本规律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1.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 唯物史观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C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D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 是:A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B.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CB. 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1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 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 D.辩证法理论A .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A. 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1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 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D. 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BB.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质问题D 实践本质问题1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 一元论和二元论15.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16.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 D ) B.哲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总结A.哲学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 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D.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B.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C.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D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7. “我思故我在”是D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人们在看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说明A.意识具有主观性特征 B.意识只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9. 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 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 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 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 2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D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韩信背水一战,大败赵军 ;马谡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 B.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 B A.都是诡辩论的观点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都是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唯物主义23.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低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 B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4.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5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6.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A.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2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 .相对性 B. 有限性 C. 客观性 D. 一维性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A 变是世界的本质 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C. 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而终归于失败 .说明 B.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2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A.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27.一般认为,“真空”即表示其中什么都没有,然而与常识相反,量子论研究表明,真空物质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这说明AA. 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根本不存在B.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C. 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 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2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2.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A. 价值是主观的B.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C.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33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A 能动性B 客观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35.“君子和而不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A.和是指矛盾的普遍性,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B.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D. 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36.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ABC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 事不必难,知难不难D.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3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A 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CB 人的个体差异性D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8.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时间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 人的实践活动C.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D.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3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 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D.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4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B.实践是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4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43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A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D.自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44.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为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垦荒,退耕还“荒”.这说明D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5.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BDA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B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D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46.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A. 直接现实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47.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D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这说明().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48. 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B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B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50.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B51. 孔子《论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差异的同一 B. 和谐是以同稗同C.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D.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2.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 实说明 BA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C 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53. 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 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 A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54.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55. 中国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后, 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 而是打破 水缸,让水脱离人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A.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中心B. 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矛盾转化的过程D. 只要打破常规,就能出奇制胜56.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CA 宿命论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 朴素唯物论观点D 机械唯物论观点57. 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这一原理的哲学寓意是A.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C.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D.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58.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畏,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B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D. 矛盾的斗争性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 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9 .“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A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60.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A. 注重量的积累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61.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当他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D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2.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 有其因必有其果63. “是就是,否是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C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64.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DA.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D. 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措施65.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D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章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 A.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新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3.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5.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6.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 纳米)到780nm ,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BA. 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C. 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D. 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B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否8.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BA. 客观规律性B. 直接现实性C. 主体能动性D. 普遍有效性9.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10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失者在朝野.”11.“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CA. 还不是真理性的认识B. 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测验4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4 答案一、判断题。
(共10题)题目1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案是“对”。
题目7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题目11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A. 奴隶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D. 原始社会正确答案是:奴隶社会题目12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自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叶C.20世纪初D.19世纪40年代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A.绝对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诡辩论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事物的运动变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11.一个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2.真理就是(D)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B)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D.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1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A.生产关系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C.生产要素的总和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16.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B)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18.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B)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9.货币的本质是(B)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20.劳动力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最大特殊性在于(D)A.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转移其他商品的价值D.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2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B)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竟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矛盾发展的结果23.垄断价格(B)A.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不受产品价值的约束B.虽然会高于产品的价值,但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C.要受到产品价值的限制,决不能高于价值D.通常是和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相一致24.(B)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5.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A)A.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B.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C.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D.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26.自由王国是指(C)A.共产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个最伟大的贡献是(AE)A.唯物史观的创立B.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C.进化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E.剩余价值学说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歧是(ABC)A.是否坚持联系的观点B.是否坚持发展的观点C.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3.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ABD)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E.人脑的分泌物4.辩证的否定是(ABCDE)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既克服又保留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D)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6.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BD)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思想观念D.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E.文化制度7.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有(ABC)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8.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CD)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E)A.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C.国家工作人员在私人垄断企业投资D.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结合E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ABCE)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货币全球化E企业经营全球化11.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BCE)A.科学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E.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1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D.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E.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背景。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其固有的、内在的、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 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2.科学背景:自然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等等这些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理论背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静止的内容。
特点: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不同属性,不可割裂而谈。
5.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它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劳动及劳动成果或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二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四、论述题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