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格的24个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全人格的24个特征
一、做正确的事
1、诚实;
2、可靠;
3、公正;
4、同情;
5、勇气;
6、谦虚;
7、理性;
8、自律;
二、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它是正确的
9、乐观;10、投入;11、主动;12、工作;
13、坚毅;14、负责;15、合作;16、管理;
三、帮助他人做正确的事
17、鼓励;18、宽恕;19、服务;20、捐赠;21、领导;22、机会;23、教育;24、友爱;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形成解构知识与建构知识能力的同时,把道德与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解构道德规范与建构道德规范的能力,从而在做人原则、情感态度、品德素养、是非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事事讲道德、守道德。这样,对个人修养的形成、对家庭成员的和谐、对社会风尚的建构,均意义重大。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教师要结合授课、班会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逐渐确立信奉诚实守信的风尚。这样,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著,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东汉时“融四让梨”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今天,国家也把文明礼貌写进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见,懂礼貌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第一步。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他还能善待别人吗?一个不知孝敬的人,必然不受家人的欢迎,那么他还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吗?有句话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对于
这些我们首先要知恩,心存感激。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另外,除上述五点外,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还可以从仁爱、荣辱、理想、拼搏、竞争等方面入手,老师可根据各自实际作些尝试。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以人为本,关爱下一代;要以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心态,传道育人,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
同学们:
今天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张良拾履”的故事,说的是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上下打量了张良之后,好象不经意间将鞋掉下桥头,对张良说:“孩子,请把鞋帮我拾起来”。张良看了看老者,心中微有不快,但觉的帮老人是应该的,就下桥帮老者拾鞋,老者又说:“帮我穿上”,张良就蹲下了给老者穿好鞋子。那老者坦然受了张良的服侍,然后大笑而去。老者走了一会又转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日后早上到这里来见我”。张良很恭敬的答应了他。五日后早晨,张良到桥上来见老者,老者已经在了,“你怎么能迟到呢?五日后再见!”,然后扬长而去。再隔了五天,刚刚鸡叫,张良就到了,结果老者又早到了:“你怎么又来晚了?五天后再见!”五天后,张良在半夜就跑到桥上等待,不一会儿,那位老者就到了,老者很高兴,然后给了张良一本书,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日后助你成就大事”,说罢,老者就消失了。张良看看手中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于是刻苦攻读,后来成为汉朝的宰相。
从这个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良的人格修养和做人的品质,以及张良的诚实、善良、尊师、好学的精神。只有尊其师,方能信其道,老师才爱其人,惜其才,倾爱心,传其道,授之业。老者正是因为张良的高尚品质,才把那本稀世的兵法传给了他。我们都应该向张良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人格,是我们所有的
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格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品位,你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或者是一个卑俗的人,就看你具有什么样的人格。我们要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合理的理想,能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身心,提高精神境界,把自已塑造成品质高尚的人。健全的人格来自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和学习成绩是紧密相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必定促进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仅给我们好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带来的多方面的效应。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给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生活习惯带给我们健康,良好的交通习惯使我们远离交通事故。爱护公共设施、保持环境卫生会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加温馨、美好。习惯培养的过程是能力提高的过程,人格强化的过程,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惜时专注,注意观察,勤思善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融会贯通,这是好的学习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曝十寒,这是坏的学习习惯。如何克服坏的学习习惯呢? 一要坚决。改变一种坏习惯时,必须施以坚决强烈的力量,越坚决越好,越强烈越好。二要坚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成长“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前,又总具有某些回归的本能。因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变,在取得彻底胜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