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故事集锦

合集下载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1、 李邕重义爱士 李邕重义气爱人才,作文 擅长碑颂,并且大多亲自书写。

人们奉上金银财物请他写碑文,前前后后收 到的财物加起来数目极大。

但是他却能够拯救孤苦,接济穷人,家里没有很多积 蓄。

故事来源:宋""""""朱长文《续书断》 2、 徐浩八体皆备 徐浩的父亲徐峤之擅长书法, 把笔法传给了徐浩, 后来徐浩的书法比父亲更 好。

徐浩曾经写了 42 幅屏风,八种书体都有,其中草书和隶书尤其好。

世人形 容他的书法说:“像愤怒的狮子挖掘巨石,口温饱的骏马急奔泉水。

” 故事来源:《新唐书》 3、 郑虔红叶学书 郑虔在广文馆博士, 学习书法却苦于贫穷买不起纸, 得知慈恩寺贮存了好几 间屋子的柿叶,于是就借住在庙里,每天拿红叶写字,天长土久几乎写遍了这些 叶子。

他后来写了自己做的诗, 和画一起并成一卷, 献给皇帝。

唐玄宗亲笔题跋: “郑虔三绝。

” 故事来源:唐""""""李绰《尚书故实》 4、 李阳冰观《碧落碑》 绛州有块碑,碑上的篆字和古代的不同,很奇特。

李阳冰看到了,睡在碑下 观赏,好几天不离开。

鉴定碑书是初唐所作,但没有记上书家的姓名。

因碑上有 “碧落”两个字,当时人就称它为《碧落碑》。

故事来源:唐""""""李肇《国史补》 5、 钟绍京破产求王书 钟绍京因为喜好书法, 不惜花大价钱倾其所有去收求名家书迹, 总计用去几 百万贯钱,却只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不能求到楷书一个字。

故事来源:唐""""""张怀瑾《书估》 6、 卢弘宣临小王帖 李德裕做宰相时,有人献上书法名迹,他不断把玩,很喜爱那书法。

书法家故事大全

书法家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有十大书法家,他们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等,他们有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1、羲之换鹅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

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

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

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

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

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

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

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

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

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

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

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

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书法家们的故事

书法家们的故事

书法家们的故事故事一:张芝临池水尽黑张芝(?—约192),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

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

张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张芝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

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

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

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就是从张芝的这个学书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张芝擅长隶、行草和飞白书,学崔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脱去旧习,省改章草的点画波磔,字字区分,创为气脉通畅、隔行不断的“一笔书”,“今草”。

被三国韦诞称之为“草圣”。

东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首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而王氏父子(羲之和献之)的草书,亦颇受其影响。

张芝的弟弟张文舒,书名仅次于兄,有“亚圣”之称。

故事二:钟繇八十勤练字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

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

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

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故事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故事

5个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书法的故事1、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书圣”。

传说他为了练字,经常在鹅池边观鹅舞,深受启发,并从鹅的形态和动作中获得灵感,最终练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后来,他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白鹅,便主动前往观看。

道士知道他的来意,便说:“你为我抄写一部《道德经》,我便将这群白鹅送给你。

”王羲之欣然同意,便立即开始抄写。

当他将《道德经》抄写完时,白鹅也正好被养好了。

于是,王羲之便带着这群白鹅返回了家。

2、颜真卿——忠臣的代表颜真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被誉为“颜体”的创始人。

他的书法风格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

安史之乱时,他与同为书法家的侄子颜季明一起坚守平原郡,最终因抵抗叛军而被杀害。

颜真卿的忠诚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他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了后人敬仰的经典。

3、柳公权——借鸡起舞柳公权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刚劲有力、气韵生动著称。

传说他小时候为了练字,经常到村外河边的一块大青石上练习。

然而,他的字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一天,他看到一只公鸡在打架,便仔细观察公鸡的姿势和动作。

突然,他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便赶紧跑回家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字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人们便用“借鸡起舞”来形容从观察中获得灵感和启示。

4、欧阳询——看到碑文三天不睡觉欧阳询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以严谨工整、道丽流畅著称。

传说他有一次经过一处古碑时,被上面的碑文所吸引。

他站在碑前仔细观察了三天三夜,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更上一层楼。

5、王献之——十三缸水之谜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儿子。

传说王献之小时候练字时,王羲之让他每天写十缸水。

他写了整整十三缸水后,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

从此以后,他的书法造诣也达到了巅峰。

后来人们便用“十三缸水”来形容书法家艰苦练习的精神。

书法家的故事(通用58篇)

书法家的故事(通用58篇)

书法家的故事书法家的故事(通用58篇)书法家的故事篇1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

据说他以前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十分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

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

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笔的奥妙。

书法家的故事篇2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必须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先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明白是怎样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很抱歉,根据您的要求和提供的材料,我无法直接完成写一篇新的文档的任务。

下面是一份可能符合您要求的文档草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一、偶创飞白——蔡邕的灵感来源在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独创了“飞白书”。

这个创新背后的故事颇具趣味。

一次偶然的机会,蔡邕在观看工匠刷墙的过程中,发现了黑白相间的笔触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于是,他开始尝试在书法中融入这种效果,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终于成功地创造了“飞白书”。

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羲之换鹅——王羲之的独特癖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

然而,与他的书法才华同样出名的,还有他的独特癖好——爱鹅。

据说,王羲之在游览山水时,一旦发现美丽的白鹅,就会如痴如醉地欣赏,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

山阴的一位道士了解到王羲之的这一癖好后,便特意养了一群品种优良的白鹅,以此吸引王羲之的注意。

当王羲之得知这些白鹅是道士特意为他养的,便欣然答应为道士抄写一卷经文作为交换。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羲之对白鹅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书法的执着追求。

三、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笔法的灵感之源除了对白鹅的喜爱,王羲之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

据说,他在某日偶然看到了一盘天鹅饺子,其优雅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立刻激发了他对书法的创作灵感。

通过仔细观察天鹅的飞行姿态和身体的流畅线条,他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书法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生动、自然的艺术效果。

这一故事展现了王羲之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才华,也启发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

这些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集锦,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还揭示了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些故事提醒我们,艺术创作并非孤立无援的行为,而是源于生活、源于观察和体验的过程。

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历史书法家的故事

1.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风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

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对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2.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被誉为“柳体”,其书法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俊朗挺拔。

柳公权从小就展现出对书法的热爱和天赋,他刻苦学习书法,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

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柳公权的书法得益于他的坚持和努力,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钟繇:他是东汉末年人,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

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地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钟繇的楷书《宣示表》被刻石保存在西安的碑林中,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4.蔡邕: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

他的书法骨力矫健、笔法独特,被誉为“蔡体”。

据传蔡邕在写字时常常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和细节,汲取灵感和技巧。

有一次他在鸿都门看到一个工匠用扫帚蘸石灰水刷墙,于是灵机一动,也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墙上写字。

书法家 的故事

书法家 的故事

书法家是一个充满艺术和创新的职业,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1. 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从小便展现出了写字的天赋,后来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曾为一位老婆婆抄写《道德经》,字体端庄秀丽,深得人们喜爱。

2. 颜真卿的故事: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颜勤礼碑》等作品具有端庄、雄浑的特点。

他年轻时便以写字闻名,后来得到张旭的指点,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曾为一位贫苦农民写了一块碑文,字体饱满有力,备受称赞。

3. 赵孟頫的故事: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洛神赋》等作品具有优雅、流畅的特点。

他从小便学习书法,后来师从于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曾为一位寺庙题字,字体清秀雅致,备受赞誉。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书法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但更需要刻苦努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同时,他们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故事1、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王羲之跪下来求父亲,父亲很高兴。

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

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

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于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才见白底。

2、王次仲创造八分书王次仲,秦代书法家。

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

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

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

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

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收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复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

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

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

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

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

3、红叶作书,郑虔三绝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

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

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一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

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最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关于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好的,以下是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1.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据传说,王羲之家境贫寒,小时候买不起纸和笔,只能在墙上写字。

他的父亲是一位厨师,为了激励他学习书法,每天在墙壁上写“王羲之”三个字,让他模仿。

王羲之每天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2. 颜真卿的故事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颜勤礼碑》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和笔,但他非常喜欢写字。

他经常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用手指在沙盘上写字。

他的母亲也支持他学习书法,每天给他一些纸和笔。

颜真卿非常珍惜这些纸和笔,每天不停地练习,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3. 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是唐朝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玄秘塔碑》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柳公权小时候非常聪明,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经常带他去办公署。

柳公权经常在纸上写字,模仿官员们的笔迹。

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天赋,开始教他学习书法。

柳公权非常努力地练习,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书法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耐心,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取得进步。

同时,这些书法家也告诉我们,天赋并不是最重要的,后天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

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

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故事一,王羲之。

王羲之,字子昂,号多宝,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行草之祖”,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羲之擅长行书和草书,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传说,王羲之在书法创作时常常身着汉服,手持长笔,面对着墨纸,一气呵成,字迹苍劲有力,端庄大气。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千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事二,颜真卿。

颜真卿,字子渊,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隶书见长,被誉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传闻,颜真卿年轻时曾在家门口的大石上练习书法,后来他的书法成就日渐精湛,被唐玄宗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气韵生动,刚劲有力,笔走龙蛇,气吞山河,给人以无限遐想。

故事三,米芾。

米芾,字子昂,号东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艺术评论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草书见长,被誉为“米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传闻,米芾性情豪放,喜欢饮酒作诗,却对书法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泼墨挥毫,富有变化和张力,给人以一种豪放不羁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书法家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成就和传世佳作,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

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和毅力,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奇迹,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作品。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书法史上的佳话,更是对后人的激励和启示。

他们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将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书法文化。

书法家们,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

书法家的一些故事包括:
1. 王羲之的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在深夜练字时,遇到了一个在云端上的鹤发银髯的老人。

老人给了他一个笔诀,让他领悟写字的奥秘。

之后,王羲之的字更快进步,墨池也因此得名。

2. 郑板桥学书法的故事。

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他临摹各种书体,经过一番苦练,能够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

但大家并不欣赏他的字,他自己也很着急。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他却说:“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3. 王献之的故事。

有一次,王献之偷偷地把父亲题在墙上的字擦掉,然后题上自己的字。

王羲之回家后,看到墙上的字,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非常不满意。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

以上是几个书法家故事的例子,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努力,还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智慧。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

书法家名人小故事1、李邕重义爱士李邕重义气爱人才,擅长碑颂,并且大多亲自书写。

人们奉上金银财物请他写碑文,前前后后收到的财物加起来数目极大。

但是他却能够拯救孤苦,接济穷人,家里没有很多积蓄。

故事来源:宋""""""朱长文《续书断》2、徐浩八体皆备徐浩的父亲徐峤之擅长书法,把笔法传给了徐浩,后来徐浩的书法比父亲更好。

徐浩曾经写了42幅屏风,八种书体都有,其中草书和隶书尤其好。

世人形容他的'书法说:“像愤怒的狮子挖掘巨石,口温饱的骏马急奔泉水。

”故事来源:《新唐书》3、郑虔红叶学书郑虔在广文馆博士,学习书法却苦于贫穷买不起纸,得知慈恩寺贮存了好几间屋子的柿叶,于是就借住在庙里,每天拿红叶写字,天长土久几乎写遍了这些叶子。

他后来写了自己做的诗,和画一起并成一卷,献给皇帝。

唐玄宗亲笔题跋:“郑虔三绝。

”故事来源:唐""""""李绰《尚书故实》4、李阳冰观《碧落碑》绛州有块碑,碑上的篆字和古代的不同,很奇特。

李阳冰看到了,睡在碑下观赏,好几天不离开。

鉴定碑书是初唐所作,但没有记上书家的姓名。

因碑上有“碧落”两个字,当时人就称它为《碧落碑》。

故事来源:唐""""""李肇《国史补》5、钟绍京破产求王书钟绍京因为喜好书法,不惜花大价钱倾其所有去收求名家书迹,总计用去几百万贯钱,却只买到王羲之行书五张,不能求到楷书一个字。

故事来源:唐""""""张怀瑾《书估》6、卢弘宣临小王帖李德裕做宰相时,有人献上书法名迹,他不断把玩,很喜爱那书法。

卢弘宣当时做度支郎中的官,有擅长书法的名声。

李德裕把他请来,出示自己得到的这件书迹,请他观看。

卢弘宣拿着帖,好久不作声。

李德裕问:“怎么样?”卢弘宣惊恐地说:“这是我近年临的王献之帖”。

中国书法家故事锦集

中国书法家故事锦集

中国书法家故事锦集故事一:智永与千字文书法家:智永朝代:南北朝代表作:《真草千字文》智永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后裔,因勤奋练字而闻名于世。

据说,智永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极为刻苦。

在他所在的寺庙里,他每日不辍地练字,最终用掉的毛笔堆积成一座“笔冢”,成为后人敬仰的象征。

智永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书法作品,这部作品是他在继承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基础上,自创新意的产物。

他在千字文的创作过程中,将正书与草书巧妙结合,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达到笔笔生辉,字字如珠的效果。

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成为后世学书者的范本,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无穷魅力。

故事二:王羲之与鹅的传奇书法家:王羲之朝代:东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后人视为书法的最高典范。

王羲之不仅在书法上造诣极高,还有一个与鹅有关的传奇故事。

王羲之非常喜欢鹅。

有一次,他路过一户人家,见院子里有几只优雅的白鹅,便向主人表示愿意购买。

主人却说:“这些鹅不卖,但如果您愿意用您的书法作品来交换,我倒是可以考虑。

”王羲之听后,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他在主人提供的纸上挥毫泼墨,写下一篇佳作,换得了心仪的白鹅。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王羲之对鹅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在民间的声望和书法的高超价值。

传说这些鹅后来成为了王羲之书法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因为他常常观察鹅的姿态,感悟笔法的运用。

故事三:柳公权的正直书法家:柳公权朝代:唐代代表作:《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以楷书闻名,世称“柳体”。

他不仅在书法上有极高造诣,还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

柳公权在担任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

有一次,皇帝命他为一位宠臣写碑文,柳公权不愿意为此人作伪证,便婉言谢绝。

皇帝不解,柳公权坦言:“为人臣者,当竭尽忠诚,不可以欺君罔上。

”皇帝听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更加器重他。

书法家相关故事

书法家相关故事

书法家相关故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明星书法家。

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塑造了独特的风格和创意,成为了为人们喜爱和敬仰的文化艺术代表。

这些书法家在书写文字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类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六个书法家的故事:故事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公元353年,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兰亭集序》。

这篇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风格和精美的字体成为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经典之作。

据说,在这个故事中,王羲之应邀参加了宴会,由于种种原因,他迟到了。

当他见到为宴会而准备的酒席时,发现酒味已变醇厚,而宾客的情绪也变得悠闲自在。

王羲之被酒香、美景和欢愉的氛围所感染,他忍不住拿起了笔,在一块画布上写下了他内心的感慨和触动。

他用独特的笔法和墨迹,创作了《兰亭集序》这幅奇迹般的作品。

这篇作品后来成为了书法创作中的经典范本,广泛影响和欣赏至今。

故事二:张大千的“大面朝天”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张大千是一位享誉盛名的艺术家和书法家。

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

故事中,张大千曾经参观一个展览,并看到了一幅名为“大面朝天”的书法作品。

这幅作品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然而,当他仔细观察时,发现尚有一些笔画不合他的意愿。

于是,他索性将整幅作品都涂黑,然后重新创作。

重新创作之后,张大千的“大面朝天”成为了一幅新作。

他遵循自己的创意和审美标准进行了重新构图,通过巧妙的笔墨和用色,使作品更加出色和精彩。

这幅重新创作的作品让人们对他的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故事三:米芾的“米字格”米芾是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精湛而独特。

有一个故事与他的“米字格”有关。

据传,米芾年轻时曾多次拜访名家请教书法技艺。

有一位老师建议他每天执笔练字,并告诉他在每一页纸上用墨画出严格的网格,并在每个小格子里练习写字。

米芾按老师的建议行事,并长时间坚持下来。

经过多年的勤奋练习,米芾的字体变得极为工整和规整。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1)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故事集锦(1)

中国著名书法家的故事集锦
一、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流传千古。

相传,王羲之曾在山阴兰亭与朋友聚会,大家饮酒赋诗,气氛非常欢畅。

王羲之在微醺之中,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据传,王羲之在书写过程中,因为心情激荡,酒水飞溅到了纸上,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酒痕”,使得这篇作品更加珍贵。

二、颜真卿与颜勤礼碑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作品被誉为“颜体”,影响深远。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是其晚年之作,字体厚重雄浑,气势磅礴。

据说,颜真卿在书写此碑时,正值国家动荡,百姓疾苦。

他心怀家国之痛,将这份情感融入了笔端,使得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充满了力量。

三、怀素与自叙帖
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家,其草书作品被誉为“怀素体”,风格独特。

怀素的《自叙帖》是其自述生平经历的作品,字体奔放不羁,气势如虹。

相传,怀素在创作《自叙帖》时,为了追求草书的极致境界,日夜苦练,甚至梦中也在挥毫。

他的这份执着和热爱,使得《自叙帖》成为了草书中的经典之作。

四、米芾与苕溪诗帖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米家山水”。

米芾的《苕溪诗帖》是其代表作之一,字体秀丽挺拔,气韵生动。

据传,米芾在书写《苕溪诗帖》时,正值春日花开,他心情愉悦,信手拈来,将这份轻松愉悦的心情融入了笔端,使得整篇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些书法家的小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书法艺术,更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书法的无限热爱。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们,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书法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简短以下是几个关于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1.王羲之刻苦求精: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就开始练习书法,十分刻苦。

他在兰亭“临池学书”,久而久之,池水尽墨,他每次写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竟然变成墨黑色的了。

2.颜真卿黄泥习字:颜真卿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殷夫人教育。

后来殷夫人带他南下,寄居在外祖父家中。

外祖父是一位书画家,颜真卿聪敏伶俐,很得他的喜爱,于是就教他读书写字。

殷夫人一边欣慰孩子勤学苦练,另一边又为银钱发愁。

家中困难,难以供他买纸墨笔砚练字。

可又不愿耽搁了孩子的教育,一天,她见颜真卿练字时撅起嘴巴,便问:“惜儿,你有心事?”颜真卿说:“母亲,我想买纸和笔,可家里没钱。

”殷夫人沉思片刻说:“孩子,你父亲生前给你留下了不少宝贝,你为何不写一封信到洛阳亲戚家去,请求他们帮助你。

”听到母亲提起父亲生前给他留下的“宝贝”,颜真卿眼睛一亮,立即回到父亲的书房,找了好一会才找到父亲留下的一个带盖的铜制方盒。

他打开一看,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锭锭方方正正或圆或扁的小东西,由黄泥捏成,有的颜色和泥土一样,有的则烧成砖瓦似的红黄色。

颜真卿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捧着去问母亲:“母亲,这是什么?它不就是父亲留给我的宝贝吗?”“正是啊!”殷夫人笑着回答,“不信你把它磨碎试试。

”颜真卿在母亲的指点下,他端来一碟清水,将扁圆的黄泥磨成粉,蘸着水在铺开的宣纸上写了起来。

殷夫人一边让他磨粉吸水写字,一边深情地对他说:“惜儿呀,你可知道这些黄泥的来历?它们都是你父亲在练字之后留下的!”她接着说道,“你父亲练了一辈子的字,穷其一生才练出这一手好字。

”3.柳公权谦虚拜师: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在少年时候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纸笔,便在壁土上练写,以碗盛满水写字,写了再用湿布抹干后重写。

后来由于他刻苦认真地学习书法,才成为一代书法家。

在柳公权博取众长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

有关书法家的小故事许多在书法领域卓越成就的书法家,都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取得后来的成就。

以下就是有关于书法家的小故事。

1、王羲之与入木三分的传说: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写一篇祝辞。

王羲之将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皇帝派工人雕刻。

雕刻过程中,工人发现王羲之的字笔力深厚,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

工人惊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2、张旭教颜真卿书法: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

颜真卿向他请教书法秘诀。

但张旭并没有透露半点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

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再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3、柳公权刻苦练习: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7 岁就开始练习书法。

17 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

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

4、张芝的刻苦练习: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刻苦。

他天天勤奋练字,废寝忘食,几天就写秃了一支笔,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

每天写完字后,张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池水竟变黑了。

5、萧何的墨池: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

有一次,有人请他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

他天天勤奋练字,写的那天,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废寝忘食。

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池水竟变黑了,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

6、柳公权的故事:有一次,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结束语:总之,这些书法家的小故事展示了他们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背后的刻苦努力。

书法家故事简短篇

书法家故事简短篇

书法家故事简短篇
标题:书法家故事简短篇
1. 王羲之
王羲之,中国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父亲为书法家王旷,母亲为书法家卫夫人。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以卫夫人《笔阵图》为范本,日夜苦练。

有一天,王羲之在吃午饭时,书兴大发,用馒头沾墨汁,当作酱料,被父亲发现,笑骂道:“你小子真吃饱了撑的!”
2. 柳公权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幼年时,柳公权拜夏侯光为师,学习书法。

由于柳公权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努力,年纪轻轻便习得一手好字。

某日,柳公权在书写“玄秘塔碑”,一位老者路过,赞赏不已,称其书法“有筋有骨”。

3. 赵孟頫
赵孟頫,元代书法家,博学多才,诗文书画皆通。

赵孟頫自幼聪慧,日夜苦练书法。

有一年冬天,他书写完毕后发现砚台结冰了。

邻居老太太得知此事后,笑着说:“你真是‘墨池’啊!”。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1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第一篇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家故事集锦08-08-17 11:06 发表于:《笑天书法培训》分类:未分类1。

一个书法家写了多年的“虎”字,一直没成功,他非常苦恼。

一阵大风将窗户吹开,地上的纸飘起来,墙上的画随之摆动,书法家受到启发,挥笔写下草书“虎”字。

国2。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3。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

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

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

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

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

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

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

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

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

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

”“二号锅斤半。

”“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

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

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

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

”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

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

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一边擀面皮,一边包饺子。

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动作娴熟。

更令他惊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白发老妪随手将饺子向屏风那边甩去。

天鹅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屏而过,降落在锅内。

每两5只,按伙计报的数,每口锅下多少,斤两分毫不差。

白发老妪的高超绝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

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你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白发老妪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

”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细品尝这番话的滋味。

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它和这天鹅饺子很不般配!”王羲之不问还好,一问倒使白发老妪生起气来,只见她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啊!就拿那个刚露了点脸儿的王羲之来说吧,都让人捧上天了!说句实话,他写字所下的那点功夫,真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

你可别学他,常言说得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当桨争上游。

一次划前就骄傲,终久要落人后头。

”白发老妪一席话,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

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妪写了一副对联。

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

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终生与鹅结缘。

更虚心刻苦地练字,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变化、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

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4。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

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

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

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

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

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

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

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

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

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

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

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

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

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

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

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

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

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

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

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

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

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

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5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

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

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说罢去了。

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

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

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

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6。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

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

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

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

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

”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

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

7。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

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

不可小看。

”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

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

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

所以宋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