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合集下载

实验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保障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员、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员等。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1. 实验室管理员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做好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实验员应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定,保护实验设备和个人安全。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1. 实验室建设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设备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应保持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

3. 实验室内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实验室内设备故障时,应及时上报维修,不得擅自拆修。

5. 实验室内应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急救培训。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流程1. 实验室内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并保证相关人员安全。

2. 实验室事故应及时上报实验室管理员,并配合调查、整理事故报告。

3. 实验室管理员应做好事故记录,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 事故处理结束后,对事故原因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编制安全警示标识。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检查1. 实验室管理员应定期组织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 学生实验员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

4. 考核实验人员对安全规定的遵守情况,做出相应奖惩。

第六章结束语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障实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实验工作的有序进行。

希望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遵守本制度,共同保卫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新标发布:《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新标发布:《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ICS 13.200 €70团体标准I/CCSAS 005—2019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Safety niaiiagenieiit uuidelines fur chemistry andchem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2019-12-30 发布2020-02-01 实施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发布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制定了化学化工实验室(以下文中所述“实验室”皆特指“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规定了与实验室活动相关的化学品、人员、设备、环境、设施、个体防护装备等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化工实验室,其他涉及化学品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 1-2007 X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 2-2007 X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GB51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T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GB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AQ/T3052-201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AQ/T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JGJ91-2019科研建筑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17025:2017安全及内务管理程序

ISO17025:2017安全及内务管理程序

1 目的为项目实验室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维护实验室环境,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意外的发生。

增强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自觉做好实验相关的防护措施,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公司实验室相关人员、设备和作业场所的安全及内务管理。

3 职责与权限3.1 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的安全负有全部的责任,需建立适应于实验室的各种安全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其相关的防护措施。

3.2 检测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种安全制度及操作流程,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扩大。

3.3 实验室全体人员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所有物品负有防偷防盗的责任。

4 定义4.1 6S:“6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这6个词的缩写。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人员及环境的安全防护5.1.1 进入相关实验区域,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不允许披头散发及着装松散,应做好妥善的固定工作。

5.1.2 检测人员需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在实验前必须熟悉检测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作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在实验过程中或仪器设备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5.1.3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机、特定化学物质等其它毒性化学物质操作实验时,必须要做要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通风橱操作,带上防毒面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及防护眼镜等,防止化学药剂溅入眼镜而腐蚀眼睛;进行高温操作或高温实验时,必须配戴防高温手套。

5.1.4 在实验区域,禁止饮食,且在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在办公区域进食;严禁在实验室内嚼口香糖;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或储藏柜。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实验活动的有序开展及实验室人员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7〕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9〕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的各级、各类实验场所,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实验室消防安全、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直属单位、研究院(所)、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等基本原则。

学校所有学院所属实验室、国家(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各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与职责第四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行校、院、实验中心(或科研团队)、实验室四级管理体制。

(见《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第五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针和规划;确定实验室安全工作政策和原则;督查和协调解决实验室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研究确定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的工作计划、建议和经费投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专业工作小组落实相关工作。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要求-2017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要求-2017

洁净室等级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ISO14644
GB16292 浮游菌/m3 沉降菌/皿
Class1
Class2
Class3
Class4
Class5 百级
5
1
Class6 千级
50
2
Class7 万级
100
3
Class8 十万级 500
10
Class9 三十万级 ---
15
断面风速m/s
换气次数
垂直层流 水平层流 乱流
【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江苏省疾控中心 谢景欣)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Maan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江苏省疾控中心 谢景欣)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Maan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洁净室分级标准
洁净室等级
大于或等于所标粒经的粒子最大浓度限值(个/m3空气粒子)
ISO-14644 GB1629 0.1um 0.2um 2
0.3um
≥0.5um ≥1um ≥5um
Class1
10
2
Class2
100 24
10
4
Class3
1000 237
102
35
8
Class4
10000 2370
1020
352
83
Class5 Class6 Class7
百级 千级 万级
10000 0

ISO17025:2017安全和人员健康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安全和人员健康控制程序

密级SECRECY:版次ISSUE:代替SUPERSEDE:符合ISO/IEC17025:2017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 文件编号安全和人员健康控制程序(共 8 页)此处可填写实验室名称此处可填写实验室英文名称发文单位 DESIGN DEPARTMENT:编制 PREPARE:审校 CHECK:审定 EXAMINE:标审STANDARD:批准APPROVAL:安全和人员健康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的管理有章可循,并满足认可准则及客户等要求制定本程序文件。

2 范围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的程序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及其防护。

3 引用文件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15603-1995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4 术语无5 职责5.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保证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及防护措施达到要求。

5.2 管理部负责对实验室安全及其防护措施进行监督管理。

5.3 实验室员工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6 程序6.1 人员及安全操作管理6.1.1 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简洁、干净。

操作旋转机械设备的女同志须束发,戴工作帽,以保证操作安全。

6.1.2 进行实验前要严格核对试样信息,查找相关标准、掌握试验中所需步骤及化学品名称及安全作业指导书。

6.1.3 实验操作前检查设备、仪器是否完好,工作是否正常。

6.1.4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及吃东西,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6.1.5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

经常接触浓酸、浓碱的工作人员还应戴胶皮手套及工作帽。

试样加工操作时不得戴手套,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护面具,加工完毕应洗浴。

接触油漆、油料及有毒有害物质时应带好防毒面具,手套等防护用品,并适当开启通风。

ISO17025:2017实验室-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实验室-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及时发现、有效控制检测活动和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工作,保证检测活动或结果符合各活动程序文件、与客户协商一致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

3 定义3.1 不符合检测工作:指当检测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其程序或与顾客达成一致的要求。

3.2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活动或措施。

4 职责4.1 相关检验人员和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测过程中的各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并跟踪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4.2 相关检验人员负责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

4.3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组织对相关不符合检测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原因;主任批准纠正措施实施所需资源;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5 程序5.1 不符合工作的识别不符合工作可能发生在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心所有人员都应随时注意并及时发现检测工作中的不符合工作。

不符合工作的发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且不仅限于:a.人员操作差错;b.方法和方法确认的缺陷;c.环境条件失控;d. 客户的意见和投诉;e. 人员考核;f.抽样的差错;g.校准溯源失控;h.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i.数据处理差错;j.计算机问题;k.报告差错;l.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m.管理评审结果;n.可能存在的改进机会;o.分包方的失误;p.客户的投诉;q.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r.内部质量控制结果;s.消耗材料的核查;t.其他环节;u.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验收;v.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活动的结果等。

5.2 不符合工作的分类根据不符合可能造成的后果,将不符合分为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三种。

5.2.1 轻微不符合指检测人员工作疏忽、求快图省事、对程序和检测方法规定不了解等原因造成的不会对检测质量造成不良后果的不符合,不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不合格工作。

如:记录信息不完整、样品实验前的放置时间不够、检测报告录。

ISO17025:2017内务与安全管理程序

ISO17025:2017内务与安全管理程序

1.目的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人为条件进行控制,保证检验工作具有安全、良好和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

2.范围适用于本屮心的内务、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环节、部门。

3.职责3. 1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各项管理措施,负责本中心内务、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3・2各检测室负责人应:负责本检测室的内务、安全工作的管理,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3・3安全卫生员应:负责监督检查各检测室的安全与卫生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工作程序4.1内务卫生管理4.1.1检测室、各岗位应按要求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落实责任,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打扫和清洁工作。

4. 1.2检测人员在当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仪器设备和周边环境,整理检测用仪器设备、工具,按指定位置摆放,非检测用品一律不能堆放在受控区域内。

4. 1.3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环境控制,操作者严格按规定操作。

4・1・4检测现场应整洁卫生、仪器工具存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准确。

4. 1.5禁止在实验室进食、吸烟,禁止用实验器皿盛装饮用水,禁止在实验室存放食品和饮品,禁止在实验室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等杂物。

4. 1. 6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更换工作服。

内务管理内容4.1质检所对各科室的具体要求是:窗明、台净、仪器设备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和使用、保证安全。

各科室都有保持实验室美观、环境卫生整洁、秩序良好的责任,并按具体要求做好本科室的内务管理。

4・2办公桌、文件柜排列整齐,布局合理,便于工作,办公桌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室内和走廊不得乱挂放物品。

4. 3进入检验室要按照规定更换服装、鞋帽,检验工作服要干净、整洁;检验室的仪器设备布局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定期保养。

4. 4实验室消防设施由专人管理,经常检查,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移动。

检验样品应及时入库。

4.5下班、节假日实验室内必须断水、断电、关好门窗,防火、防盗、防事故,保证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一、实验室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管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

2. 实验室主管应对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落实和执行。

3.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应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更新和巩固。

2. 实验室主管应组织开展针对实验室安全的培训活动,如急救知识、应急预案等,提高应急能力。

3. 新员工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教育记录档案,对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实验室安全设施与装备1.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实验室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通风系统等。

3. 实验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装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4.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设备档案,记录安全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换情况。

四、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内员工应始终戴着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进食、饮水和吸烟,要保持实验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安全隐患。

3.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记录下来。

4.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进行大型实验和危险性高的实验,必要时需事先进行安全评估,并经过主管批准后方可进行。

5. 实验室内应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储存和处置,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6. 实验室内应建立实验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储存,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7. 实验室内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实验室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确保安全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清华大学室化学安全管理办法

清华大学室化学安全管理办法

清华大学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办法—经实验室工作委员会2017~2018学年度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安全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化学品等试剂材料事故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等事故,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秩序,保护校园清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清校发〔2017〕3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院系购置、储存、使用和处置化学品等试剂材料的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工作,其中院系及实验室的界定参见《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化学品等试剂材料涉及到具有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管制类试剂材料、实验气体(本办法中统称危化品)等。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其目录由政府部门制定并适时调整。

(二)管制类试剂材料,是指剧毒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爆炸物品(易致爆品)、放射性物品、化学类医用或农用药品等需要接受政府部门管制监控的,并须经由政府部门审批或备案后方能采购和使用的试剂材料。

(三)实验气体,是指从合法供应商购买的盛装在压力容器中的气体或液化气体,以及在实验室通过各种办法制备的,用于实验的各种纯度的气体。

第四条学校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工作坚持专业管理、依法合规、提前投入、防微杜渐、院系为主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体系与职责第五条按照《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化学安全的管理遵循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体系。

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与设备处(以下简称实验室处)负责实验室化学安全具体管理工作。

保卫处等其他部门在相应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实验室化学安全相关工作。

院系具体实施本单位实验室化学安全的实体管理工作。

院系党政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单位实验室化学安全管理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2.16•【文号】教高厅[2017]2号•【施行日期】2017.0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我部关于切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统一部署,通过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师生安全防护能力,提升高校校园安全和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现就相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深化认识,增强教学实验室安全红线意识高校教学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支撑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场所,覆盖学科范围广,参与学生人数多,实验教学任务量大,仪器设备和材料种类多,潜在安全隐患与风险复杂。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始终坚持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作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底线,不折不扣予以执行。

二、强化担当,健全教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高校是教学实验室安全责任的主体。

高校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构建由学校、二级单位、教学实验室组成的三级联动的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高校应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

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分管高校教学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协助第一责任人负责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是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领导责任人。

ISO17025 2017实验室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

ISO17025 2017实验室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

版本: A1 页号:1/3版本: A1 页号:2/3 1.0目的:为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健康和客户与实验室财物的安全,使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符合良好有序的要求,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客户与实验室财物的安全;实验室的内务卫生和环境保护。

3.0职责:3.1实验中心主任:3.1.1应当关注员工在岗工作期间的健康与安全并作出妥善安排。

3.2技术负责人:3.2.1落实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措施;3.2.2落实客户和实验室财物的安全措施;3.2.3落实实验室的环保措施;3.2.4建立实验室的安全与内务管理程序;3.2.5批准客户进入试验区域;3.2.6应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3监督员:3.3.1对实验室的安全、环保与卫生实施监督检查。

4.0程序4.1实验室的安全4.1.1技术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建立实验室检测活动中对人员、设备设施和检测物品的各项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应但不限于以下考虑:(1)用水、电的控制;(2)防止物品丢失和保密的措施;(3)易燃、易爆品,化学试剂的控制;(4)搬运运输的安全;(5)其他因素。

4.1.2安全措施应规定监控手段和施救措施。

安全措施应由实验室主管制定后组织实施。

并用“警示”予以标识。

4.1.3实验室应指定监督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监督,维护责任区内安全设施的完好性,监督员有权力中止一切违反安全的作业活动。

4.1.4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制度与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有责任实施救助。

4.1.5设备管理员应对安全监控设施实施必要的管理。

4.2环境保护与员工健康4.2.1技术负责人应对实验室有可能构成环境污染和危害员工健康、安全的因素实施控制。

对有可能危害员工安全的作业应建立安全防护措施。

版本: A1 页号:3/3 4.2.2实验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督促员工佩带和实施防护设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停止作业。

4.2.3监督员应对安全防护要求的实施进行监督。

原创精品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原创精品ISO 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ISO/IEC17025-2017 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实施日期:2018年01月01日 XXX公司实验室B质量手册修改记录C目录A 批准页B 修改页C 目录D 质量手册发布令E 公正性声明F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G 质量手册管理0引言0.1 公司概况0.2 组织架构1 范围1.1总则1.2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通用要求4.1 公正性4.2 保密性5 结构要求6资源要求6.1 总则6.2 人员6.3 设施和环境条件6.4 设备6.5 计量溯源性6.6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7过程要求7.1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7.3 抽样7.4 检测或校准物品的处置7.5 技术记录7.6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7.7结果有效性的保证7.8结果的报告7.9投诉7.10不符合工作7.11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8管理要求8.1 方式8.2 管理体系文件8.3 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8.4 记录控制8.5 风险和机会的管理措施8.6 改进8.7 纠正措施8.8 内部审核8.9 管理评审附录A计量溯源性附录B管理体系方式附件1任命书附件2授权书附件3授权签字人识别附件4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一览表附件5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附件6公司和实验室平面图D质量手册发布令公司全体职工:为了保证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公司为满足实验室要求,依据ISO /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重新编制了《实验室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现予以批准。

本手册于二○一八年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管理体系质量手册》是描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行为准则和评审的依据,也是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的证实,手册所涉及的单位和员工都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实现。

二中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二中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二中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范文1. 实验室入场管理规定1.1 实验室入场凭证必须佩戴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实验室入场凭证,例如工作证、学生证等。

凭证必须在显眼的位置显示,以便管理人员识别。

1.2 未经许可禁止入场除了持有有效入场凭证的人员,其他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将受到严厉处罚。

1.3 不得带入非实验所需物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除了必要的实验物品外,不得携带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如食品、饮料、易燃物品等。

任何带入实验室的非实验所需物品将被没收并由管理人员妥善处理。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定2.1 仪器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责任人员应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在修复前禁止使用。

2.2 使用仪器设备应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应事先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2.3 仪器设备结束使用后应妥善保管使用完毕的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并清理周围的杂物。

3. 实验室试剂管理规定3.1 试剂储存规范试剂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并储存在专用的柜子或架子上,必要时应加锁。

化学品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

3.2 试剂使用应谨慎使用试剂时应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超量使用或浪费。

使用害处较大的试剂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3.3 试剂残余物处理试剂使用结束后,应将残余物妥善处理,如废弃物分类回收或交由专门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禁止将试剂倾倒在厕所或其他非指定地点。

4.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规定4.1 火灾应急处理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按照逃生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实验室。

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灭,如无法控制火势,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4.2 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发生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对于危险物品泄漏,应立即进行紧急疏散并报告有关部门。

4.3 伤员处理如果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急救,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实验室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

实验室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

实验室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与财产安全,促进学校稳定、快速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17〕2号)等文件的精神与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学院、实验室、安全员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学院确定各个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员,履行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因未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未履行安全操作规程、未尽职责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依据本办法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教职工、各类聘用人员以及在校学生。

第二章追责方式和追责对象第五条实验室安全事故追责方式:(一)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二)暂停实验材料采购、财务报销等业务;(三)查封实验室;(四)赔偿经济损失、停发绩效工资;(五)暂停评奖评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提拔任用等资格;(六)核减研究生招生指标;(七)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八)移送司法机关。

上述追责方式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六条实验室安全事故追责对象:(一)直接责任人(包括教师、学生及其指导老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二)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三)团队(课题组)负责人;(四)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主管领导。

上述追责对象为同一人,不重复追责。

第三章安全事故的分级第七条实验室安全事故分级(一)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出现下述一种或多种情形,尚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1、不遵守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新入职教工、学生未通过培训和安全考试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或未持证从事特种设备等相关实验操作。

2、未履行安全职责,未定期开展安全自查,或发现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或接到整改通知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或拒不整改;或相同安全隐患屡改屡犯、未能彻底解决。

ISO17025:2017实验室-人员管理程序

ISO17025:2017实验室-人员管理程序

1 目的为管理所有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的人员(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确保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能够适应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及管理体系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管理。

3 职责3.1 主任3.1.1负责检测中心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批准。

3.1.2负责检测中心人员任职资格授权批准。

3.2 技术负责人3.2.1负责检测中心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审核。

3.2.2负责人员任职资格、持续能力的评估。

3.3 质量负责人3.3.1 负责提出综合组的年度培训需求。

3.3.2 负责评价综合组人员的培训效果。

3.3.3 负责综合组人员的能力评价。

3.3.4 负责组织建立检测中心人员技术档案,并对员工的培训与资格确认、授权记录进行存档。

3.3.5 负责安排组织实施培训。

4 程序4.1确定人员能力要求4.1.1 由综合组负责组织各用人部门,确定各岗位任职资格等能力要求,编制《岗位说明书》。

4.1.2 《岗位说明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主任批准。

4.2 人员选择人员的选择,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4.3 人员培训4.3.1 培训计划4.3.1.1 每年末,综合组织各实验室根据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岗位说明书》提出下一年培训需求,包括培训达到目的、培训课程、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月份、考核方式等,具体实施按公司制度执行。

4.3.1.2 如安装新仪器或内、外审出现不符合整改等需要增加的培训,组合组应予以记录。

4.3.2 培训对象a.新进人员或转岗人员;b.须经资格评估、持证上岗人员;c.新检测标准/方法的检测人员,操作新配置检测设备人员;d.各类管理人员和其他需培训人员。

4.4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内容:AS认可准则和相关指南的培训;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文件的宣贯;c. 公正行为教育和业务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d. 新检测标准/方法;e. 设备操作使用及维护、维修、保养;f. 安全培训及检测中心相关制度的宣贯等;4.5 培训的实施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

BSL2实验室安全要求2017

BSL2实验室安全要求2017
(GB19489,WS233)
30
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项技术措施
样品隔离技术(机械、气幕),防止传染因 子进入环境接触人体
定向流技术(三级负压系统),防止传染因 子扩散
消毒灭菌技术(物理、化学),灭活传染因 子
31
生物安全实验室
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是操作者和 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也称一级隔离
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 大事项做出决策
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负责…… 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1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有关工作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强制认可
国家认可委
Contaminated air under positive pressure
HEPA-filtered air
Room air
42
43
洁净实验室与生物安全实验室
一些健康相关产品的检测标准提出了100 级洁净度的要求, 100级洁净实验室是 必需的
洁净实验室不能代替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允许正压 洁净实验室仅提供了对样品的保护
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 物安全防护水平
以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 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20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WS233定义(待发布)关于实验室分级
4.1.3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 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 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 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为了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一、实验室人员进出管理规定1.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标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身份验证。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效证书,在实验室内进行工作。

3. 离开实验室时,所有人员必须关闭实验室门窗,并检查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没有任何隐患。

二、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管理规定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和登记手续,所有设备和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实验室的要求。

2. 实验室设备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验室材料必须妥善存放,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分类,特殊材料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储存和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

三、实验室实验操作规定1. 实验操作必须有合格的实验操作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实验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洁搁板、设备等,并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四、实验室安全培训规定1. 新入职的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安全知识考核后方可上岗。

2. 实验室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

3. 实验室安全培训记录必须完整,包括培训时间、内容、参训人员等,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实验室事故处理规定1. 发生实验室事故时,必须立即报告实验室主管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事故不扩大。

2. 必须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事故处理记录必须详细,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等,并进行归档保存。

六、实验室安全检查规定1. 实验室安全检查必须由专人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使用情况。

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是分析检验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入内。

2、实验室必须每天打扫,保持桌柜、地面、门窗、仪器的清洁整齐。

3、严禁在实验室会客,吸烟,吃饭,游戏,打闹。

4、一切检验必须遵守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本企业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更改,随意操作。

5、实验室用电源、插板、接头要经常检查,以防漏电。

6、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定期对检验仪器进行保养维护,日常做好仪器防尘、防潮、防腐蚀工作。

下班离开实验室,必须关好门窗,切断水源、电源。

7、主管领导对安全负责,应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7年05月0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章程
为了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的突发事故,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学院研究决定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督导员,兼职安全督导员若干,并制定安全督导职责,以杜绝安全隐患。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专职安全督导员:
兼职安全督导员:
根据XX院【】号文:关于印发的通知及XX院【】号文:关于发布《》的通知规定,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安全督导员工作职责。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学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对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1、实验室安全检查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委员会成员中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负责本科生实验的安全培训工作,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负责研究生的安全培训工作,分管实验室的副院长负责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和安全设施的配套完善工作。

各平台负责人及学科负责人负责各个实验室的安全及督促整改工作;
3、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保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实验室的消防器材、通风设备和水电气的管理;
4、负责实验室的环境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实验室的三废处理,落实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管理措施;
5、负责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的操作规程,“五双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危化品的保存:
6、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安全的检查工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维护,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准确的精度,并处于完善可用状态,确保仪器设备安全运行。

各类实验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7、指导事故预防及处理。

发生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发生较大险情,应立即报警上报。

对违反本规定的实验室和个人,停止其实验和作业,责令限期整改。

督促被责令整改的实验室,限期内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经再次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三、安全督导员的工作职责
具体结合各实验室的情况,对各实验室的制度、人员、药品、设备、卫生做出专项检查,对出现的各类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1、检查安全制度建设。

各个实验室及科研室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由安全责任人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统一悬挂在墙上;
2、建立安全值班制度。

每个实验室安全负责人每天必须安排一名教师安全值班,负责全天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排查和处理安全隐患,对安全事故及时上报,负责实验室有毒有害药品的领用和登记工作,填写当天安全工作日志,配合督导委员会及安全督导员进行安全检查;
3、检查安全培训情况。

对于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掌握相关的安全制度、安全知识,熟悉安全操作,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对于未经培训人员不得允许进行试验,督导委员会和安全督导员有权限制未经培训人员进入实验室;
4、检查人员管理。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穿着实验工作服,不穿工作服视为外来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实验人员不能穿着裸露皮肤太多的衣服进入实验室。

实验操作要求规范,对于操作有毒有害的药品要带上手套和带戴上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能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进行。

不能私自将药品带出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

严禁在冰箱、温箱、烘箱、微波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使用。

实验室要配沙箱、灭火器和急救箱等安全设施,对于相关安全设施,实验人员要会使用;
6、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建立领用等级制度。

易燃易爆药品一定要远离火源。

所有样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7、检查水、电、气、火的安全使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人员不能离开,对于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
8、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由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
9、“三废”排放是否配备了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容器,是否存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是否存在向下水道直接倾倒试剂现象,是否存在实验室门外堆放废弃物现象,是否存在乱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现象;
10、实验室卫生环境。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保持实验台面
和地面干燥。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实验室外及个人物品、仪器等,实验室用品要摆放合理,并有固定位置,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筒箱内,并及时处理;
11、检查防盗措施。

检查门窗是否安全、是否存在门开着但无人值守的现象,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等存放点是否有防盗和存在监控设施;
12、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专职督导员有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人员作出相关处理。

四、违规处理
负责各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为:各平台负责人、学科负责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值班员和实验室老师。

对于相关责任采用扣分制:每扣一分在发年终业绩时扣100元。

一般安全隐患由实验室安全值班员和相关老师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如果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处理被安全督导员发现扣一分,如果实验室累积扣分超过五分,由实验室的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确定整改方案集中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负责人扣二分,重大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相关负责人扣五分,暂停实验和相关工作立即要求整改。

对于整改不到位的人员,本科实验老师取消其带实验资格,由其他老师接替相关工作;研究生导师取消导师资格。

出现安全事故的人员,根据XX学院【】号文:关于发布《》的通知中第六条(3、5、7)处理办法执行。

安全督导员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应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或督促整改不到位的,每次扣发业绩津贴100元,发生责任事故的情况,扣发一个月岗位津贴。

对于相关学生在年终综合评定时给予扣分处罚。

五、安全事故认定
一般安全隐患、重大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的认定由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XX学院【】号文:关于印发《》的通知及当前实际情况开会讨论确定。

1、一般安全隐患:
1.1安全制度没有上墙警示;
1.2安全值班员没有到位;
1.3进入实验室没有穿戴实验服;
1.4没有根据药品性质分类规范存放;
1.5药品、标样、试剂没有贴标签;
1.6实验台面药品放置过多且未将其摆放整齐;
1.7没有建立药品领用登记制度;
1.8实验室环境卫生不到位;
1.9走廊、楼梯通道、实验室角落随意堆放杂物;
1.10实验室内喧哗、随意走动、奔跑;
1.11在多个实验室进行与实验无关的串门;
1.12实验室相关照明设备不符合要求;
1.13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完善,水电线路老化过期没及时更换报修;
1.14门窗防盗性较差不安全;
1.15与实验无关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1.16在实验室未贴有危险标语。

2、严重安全隐患
2.1进入实验室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2.2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脱岗;
2.3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没有指导学生清场,安全处理实验物品,要求学生清洗双手,离开实验室没有检查水电门窗关闭情况;
2.4实验中戴隐形眼镜,穿着暴露面过大的衣服鞋子,危险实验中没有穿戴防护设施;
2.5在实验室中饮食、喝水;
2.6在冰箱或储物柜中放置食物,利用实验室烘箱、微波炉加热食物;
2.7操作危险化学药品时不遵守危险品使用操作规程;
2.8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强腐蚀性、有毒性药品时或者实验会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的情况下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2.9严禁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性实验,做危险性实验之前需要向负责老师报批;
2.10实验过程中无人值守;
2.11未经批准把实验药品、材料带出实验室;
2.12不遵守用电相关规定,大功率设备没使用专用电线,与照明箱共用,乱拉乱接电线,各种开关、插座、插头没保持完好状态;
2.13散布易燃、易爆气体或粉体的实验室内,所用电气线路和用电装置没有使用防爆电气线路和装置;
2.14实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没有定期检修和可靠的防护措施,没有检修记录;
2.15在实验室使用明火没有报批;
2.16手上有水或者潮湿地方使用电气设备,使用水槽边的电气插座;
2.17电器插座上接入过多插头;
2.18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没有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没有严格按规程规范操作;
2.19实验室气瓶没有固定,随意改装其他种类气体,没有远离热源,使用时
没有按照操作规范;
2.20“三废”没有配备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容器,存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存在向下水道直接倾倒试剂现象,实验室门外堆放废弃物现象,乱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现象;
2.21低温易凝固的实验用品随意倾倒下水道;
2.22实验室存在各类生物样品未经灭菌处理,直接扔弃;
2.23工作间与实验室没有分开;
2.24在实验室及附近吸烟;
2.25实验室沙箱、灭火器和急救箱等安全设备缺失;
2.26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未按照“五双”管理保存处理,危险化学品范围见《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查询;
2.27实验过程中进行与实验不相关的活动,如听音乐,聊天,玩手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