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评审要素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应急预案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预案目的1.3 预案范围1.4 预案编制依据1.5 预案更新和维护2.应急组织机构与责任2.1 应急组织机构及成员2.2 职责分工与权限2.3 应急组织机构与其他组织的协作3.应急资源清单3.1 人员资源清单3.2 设备设施资源清单3.3 物资资源清单3.4 信息资源清单4.风险评估与预警4.1 风险评估方法与标准4.2 预警机制与流程4.3 风险等级划分及响应措施5.应急响应措施5.1 应急响应级别及相应措施5.2 应急响应流程5.3 应急信息发布机制5.4 演练与训练计划6.应急演练与评估6.1 演练目的与原则6.2 演练计划与方案6.3 演练组织与准备6.4 演练实施与评估6.5 演练总结与改进7.应急恢复与重建7.1 业务系统恢复7.2 设备设施重建7.3 后续评估与改进8.应急培训与教育8.1 培训计划与内容8.2 应急教育与培训形式附件:- 附件一: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图- 附件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附件三:应急资源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应急预案:根据特定情况和需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的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操作计划。
2.应急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的机构。
3.预警机制: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预测、监测和预警异常事件,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划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包括一级响应、二级响应等。
5.演练与训练计划:制定应急演练和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安排计划。
6.业务系统恢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恢复正常运营的各类业务系统。
7.后续评估与改进: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一、应急预案目标和范围。
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
地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范围包
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
本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
本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处置组、应急支
持组和应急协调组。
应急指挥部负责总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组
负责具体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支持组负责提供支持和保障,应急协
调组负责协调各方资源。
四、应急预案的预警和信息发布。
本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和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资源保障。
本应急预案包括资源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
六、应急预案的应对措施。
本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措施。
七、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
本应急预案包括演练和评估机制,定期组织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八、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本应急预案包括修订和完善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
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及时有效性。
以上是本公司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我们将严格按照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完整版)应急预案评审表

规范化格式文本
给出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要求规范、清晰、简洁。
关键的路线、
标识和图纸
1.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2.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3.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4.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5.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等。
应急工作
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
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体系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4.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附件5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本文旨在评审应急预案的要素,确保其完备性和实用性。
二、评审要素。
1. 事件识别和评估,应急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突发事件的识别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应急组织和职责,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应急组织的设置和各个成员的职责分工,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机制。
3. 应急资源和保障,预案中是否明确了各类应急资源的储备和调配方式,以及对人员的保障措施。
4. 应急演练和培训,预案中是否包含了定期的应急演练计划和培训安排,以及演练结果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5. 信息通信和协调,预案中是否明确了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方式。
三、评审方法。
1. 制定评审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评审的各项标准和指标。
2. 评审人员培训,对评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评审要点和方法。
3. 评审实施,由评审人员按照标准和指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和意见。
4. 评审总结和改进,根据评审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评审结果。
评审结果应当包括预案的合格性和不足之处,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计划。
五、结论。
通过对应急预案的评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同时,评审过程也是对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和提升,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和提高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安全生产十项注意事项:
一、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品,检查设备及作业场地,做到安全可靠。
二、不违章作业,并监督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三、不准擅自开动别人操作的机械,电器开关设备。
登高作业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防止坠落,严禁向下乱抛工具和设备零件。
四、不准随便拆除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及专指示器等。
保持设备齐全有效灵敏可靠。
五、不准随意启动设备。
机器设备停机检查或修理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取牌人应是挂牌人。
开机时发出信号,听到回音确定安全后才能开机。
六、不准吊装物及下行人。
多人操作起重搬运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不准超负荷使用机器。
七、不在易燃物品附近吸烟动火,不乱扔垃圾。
八、不在厂内无证驾驶机动车辆,机动车进出车间转弯必须鸣号减速。
车辆行驶中严禁爬上跳下。
九、工作时精力集中,不准打闹、赤脚、赤膊、穿拖鞋和高跟鞋。
十、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脱岗或擅离职守。
有事请假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1. 预案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及其他有关文件。
2. 预案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应急处置
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工作。
4. 预案的组织和指挥,本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
指挥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的设置、职责分工、指挥关系等。
5. 应急资源保障,本应急预案对应急资源的保障进行了详细的
规定,包括物资、人员、设备等。
6. 应急处置措施,本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包括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物资调配等。
7. 应急演练和培训,本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内容、
周期、要求等,以确保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8.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本应急预案规定了修订和更新的程序和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处置需求。
9. 应急预案的落实和监督,本应急预案规定了应急预案的落实和监督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以上为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的内容,根据以上要素编制的应急预案将在实际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减少损失,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 公司实际情况和特点。
三、应急预案编制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露、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现场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工作程序。
1.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指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的指挥,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4. 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与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相符。
2. 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 公司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其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八、应急预案的监督和检查。
公司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以上为公司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背景应急预案是指为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合理利用资源,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增强组织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保护组织人员、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条款、措施和详细预案。
在实际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缺乏部分关键要素等问题,对应急预案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导致部分灾害事故的损失加大。
二、目的为规范和完善应急预案的编写,提升应急预案质量与实际效果,提高组织应对抗灾救灾的能力,本文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评审要素,以检查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和完整性,保证组织在应急事件中发挥最大作用。
三、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四、说明1. 目录包括预案核心、疏散预案、沟通预案、医疗预案、物资储备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等2. 一级目录每个目录下包括以下要素:1)组织背景组织名称和编号。
2)应急事件详细说明列出可发生的各种应急事件。
3)应急团队及职责设立应急团队及各职责定义。
4)人员名单包括应急团队名单、应急人员名单。
5)紧急联系人列出可能的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应急资源列出可能需要的应急资源及储备方案。
7)应急预案流程及步骤包括应急流程、步骤及细节处理等。
8)应急演练计划设立应急演练计划及演练场地等。
9)应急预案更新应急预案需每年更新一次,并保证随时有效性。
3. 二级目录每个一级目录下还可分为二级目录,进一步细分各要素,以保证应急预案更加完善。
五、总结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是对应急预案中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审的结果,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同时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写、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本文提供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可以为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写提供帮助。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人员、财产、公共设施等安全而制定的一份全面详细的预案。
应急预案不仅要制订出来,还需要不断地评估和修订,确保其能够迅速、准确地帮助组织及其员工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减少损失。
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应急预案评审表成为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是一种标准化的文档,用于对应急预案的各方面要素进行评估。
它包括对应急预案的目的、流程、应急措施、责任分工、资源配置、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评估。
以下是一份标准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应急预案目的目的明确,是否与组织的业务相关,对应急情况进行分类、级别划分是否详细清晰。
2.应急预案的组织与职责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是否合理,职责划分是否明确,领导班子、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是否分明。
3.应急预案流程应急预案执行的流程是否严密,每个流程环节是否详细,是否存在决策层面的流程。
4.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预案中的资源是否匹配现有的资源,资源分配是否合理,资源的利用情况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5.应急措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够针对性,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漏洞。
6.应急演练应急预案中是否对应急演练有详细的规定,演练频率是否合理,演练情况是否得到跟踪追踪和改进。
7.应急培训应急预案中对于应急指挥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培训规定是否充分,培训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培训结果如何。
8.应急预案的修订应急预案是否可以有效修订,修订的内容是否明确,达成修订的时间和效果如何。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的评估标准取决于不同组织的特点和业务需求。
评审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评审规则应在应急预案制定时确定。
在应急预案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需要对预案进行细致的审查,并根据验收结果制定评价报告。
对于评估结果不理想的应急预案,需要在评审报告中注明未达到的要求,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修订建议。
如果预案不够完善或出现漏洞,需要修订改进,并逐步完善应急预案的各方面内容。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 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3. 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
4. 实际应急管理工作经验。
三、应急预案编制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的突发事件或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四、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3. 整合资源,协同作战。
4.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五、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
2. 应急响应机制和指挥体系。
3. 应急资源调配和保障措施。
4. 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措施。
5. 公众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措施。
6. 应急演练和评估机制。
六、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1. 确定编制组织和责任人。
2.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 制定编制计划和时间表。
4. 分工合作,逐步完善预案内容。
5. 经过内部评审和公开征求意见。
6. 上报审核和批准。
七、应急预案编制验收。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八、应急预案编制的持续改进。
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本地区的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希望能够为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a)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急和危害程度。响应程序
a)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b)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d)响应程序描述的内容力求简单易懂、表达直观清晰。
b)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
指挥机构及职责
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并能表述相互之间关系。
b)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a)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b)能够客观分析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
c)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
b)明确对危险源所采取的技术性预防措施。
c)必要时,相关内容可采用附件方式表述。
预警行动
a)能够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信息报告程序*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 简介专项应急预案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特定环境和特定情况下,针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本文档主要针对专项应急预案的评审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提升。
2. 评审要素2.1 策划编制1.预案是否符合国家、省、市或地方的要求和规范;2.预案编制基础是否充分,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预案版本控制是否规范,版本号是否清晰明确。
2.2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1.应急指挥部是否健全、完备,职责是否明确;2.各级负责人是否到位,领导班子是否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and 应急响应经验。
2.3 应急资源保障1.是否针对特定的突发情况和预案实施进行资源保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2.资源调配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管理措施是否具体有效。
2.4 基础设施保障1.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应急处理要求;2.设施维护管理是否规范,能否保证及时可靠地响应应急处理。
2.5 应急演练1.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2.应急演练目标、内容和场景是否符合实际预期需要;3.应急演练是否覆盖了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责;4.应急演练的评估是否科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得出科学结论和合理建议。
2.6 应急人员培训1.应急人员的培训计划是否完整,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实际预期需要;2.培训对象是否具备应急处理职责和能力,培训方式是否科学、有效;3.应急培训成果跟踪和评估等措施是否有效。
3. 结论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工具,在评估专项应急预案时,它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本文档列举出的评审要素不是一个具体的模板,评审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和合理。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标准与方法
评审标准
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以及组织实际情况,制定 应急预案评审标准,包括预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 等方面。
评审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系 统的评估。具体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等。
评审结果处理
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 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和人员,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02
应急预案编制
编制原则与要求
完整性原则
涵盖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等各个阶段,形成完整的应急 预案体系。
可操作性原则
应急预案应明确具体的操作步 骤和处置措施,方便应急人员 快速响应。
合法性原则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以及地方政府的法规和规 章。
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紧 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和处置程序。
应急响应与处置
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 急响应措施和处置程序,确保快 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危险源进行 辨识和风险分析,确定可能发生 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
制定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计划, 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生活秩序。
03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改进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 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
用性。
问题与不足分析
针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 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 施。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案 例库和最佳实践,为今后的应急工作 提供参考和借鉴。
应急预案评审要素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 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符合
编制依据
1.引用的合法有效。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不得越级引用应急。
符合
应急
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组成和衔接 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则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制定与修 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专项应急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风险
1.能够客观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 度。
2.能够客观可能引发的诱因、影响范围及 后果。
3.能够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基本符合
应急指挥机构及
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明确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基本符合
应急组织及职责*
1.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符合
应急处置*
1.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初步判定的要点及 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 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
应急形式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封面
应急版本号、应急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 日期等内容。
符合
批准页
1.对应急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符合
1.页码标注准确(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2.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符合
2024年度新编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根据GBT29639

19
评审流程梳理
预案提交与受理
预案编制单位将预案提交至评 审小组,评审小组在规定时间 内受理并进行初步审查。
评审结论
评审小组根据评审情况出具评 审结论,明确预案是否通过评 审及需要改进的内容。
组建评审小组
由应急管理专家、相关部门代 表等人员组成评审小组,负责 预案的评审工作。
2024/3/24
评审实施
评审小组按照评审方法和标准 对预案进行详细评审,提出修 改意见和建议。
预案修订与完善
预案编制单位根据评审结论对 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 案质量和实用性。
20
2024/3/24
0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21
案例背景介绍
案例发生时间、地点、涉及单位及人员规模
2022年5月,某大型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地点位于生产车间,涉及人员约30人。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企业应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 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事故扩大。
24
2024/3/24
06
总结与展望
25
本次评审成果回顾
评审流程规范化
本次评审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制定了详细 的评审流程,确保评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01
评审结果客观公正
18
评审标准说明
完整性
预案应包含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 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各方面措施 完备。
合理性
预案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项 措施应科学、合理、可行,避免 过于理想化或难以实现。
可操作性
预案中的各项措施应具有明确的 操作步骤和责任人,便于实际操 作和执行。
2024/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
处置措施
1.针对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明确在应急响应中的处置原则。
3.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4.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5.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基本符合
注:“*”代表应急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符合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响应分级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2.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3.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
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符合
附件
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符合
编制过程
1. 成立应急编制工作组。
2.全面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类型及危害程度。
3.针对危险源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符合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符合
事故风险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符合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
1.能够客观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能够客观可能引发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明确应急工作经费等其他保障方案。
应急预案管理
培训与演练
1.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应急形式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封面
应急版本号、应急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符合
批准页
1.对应急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符合
1.页码标注准确(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2.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符合
正文
1.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2.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
应急预案备案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 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专项应急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风险
1.能够客观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处置措施
1.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 明确在应急响应中的处置原则。
3.制定应急响应中的具体要求。
应急结束
1.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此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3.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信息公开
1.明确向外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
2.确定新闻第一发言人。
3.明确事故信息通报的发布程序。
4. 明确事故信息通报的原则。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等内容。
2.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等要求。
保障措施
1.明确相关单位或入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基本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
体系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符合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符合
预警与信息报告
预警行动
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4.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符合
信息报告
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明确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明确向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评审意见
总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符合
编制依据
1.引用的合法有效。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不得越级引用应急。
符合
应急
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类型。
符合
应急工作
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4.客观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5. 制定相关专项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体系。
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单位签订协议。
8. 应急经过评审或论证。
9. 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基本符合
综合应急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3.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
符合
注意事项
2.能够客观可能引发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能够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基本符合
应急指挥机构及
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符合
处置程序
1.明确本单位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
2.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等程序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特征*
1.明确可能发生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明确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基本符合
应急组织及职责*
1.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符合
应急处置*
1.明确第一发现者进Hale Waihona Puke 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