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精神与鲁迅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客精神与鲁迅文学批评

“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

“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

——《野草·过客》《野草》著名的“过客”形象可以说是鲁迅生命哲学的重要象征,也是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的重要表征。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从中生发出这样的观念:鲁迅的文学批评观念从属于鲁迅文学观,同时这两者更是鲁迅的生命哲学——“过客”精神的具体表现。

过客精神体现的正是一种“历史中间物”的意识。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存在都是中间物,而一旦处于这样的地位,个人精神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灵来选择前进的道路。鲁迅通过“过客”的选择为我们昭示了这样的一种精神的坚守,虽然“鲁迅的全部叙述步步深入地揭示着希望的消灭与幻灭,显示出绝望与虚无的真实存在和绝对的权威地位。但是一种独特的心灵辩证法恰恰以这种绝望与虚无的感受为起点,挣扎着去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并充满痛苦地坚守着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历史责任。”1早在20年代,鲁迅就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业”2。直到1936年去世之前,他还呼吁“中国正需要做苦工的人”。3

极度的悲观与轻率的乐观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少有人像鲁迅那样对历史沉重感体验的那样深切。鲁迅一直对“为何没有天才诞生”之类的宏论不以为然,并认为“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4到了三十年代他还大声疾呼“甘为泥土的作者和译者的奋斗,是已经到了万不可缓的时候了”。5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后,国民党以镇压当时自己的同盟者共产党的方式建立了

1汪晖:《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见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上卷)2003年版,198页。

2《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致欧阳山、草明》,《鲁迅全集》第13卷。

4《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4卷。

5《由聋而哑》,《鲁迅全集》第5卷。

一党专政的政权,并大力推行文化统制的政策。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文化艺术界也形成了三股力量,即拥护共产党的左翼文化人士、拥护国民党专制政权的右翼文化势力以及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为其特征的中间派,这三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与联合形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文坛最主要的风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左翼文化的旗手的鲁迅,一个“横站的士兵”,其批评笔迹渗透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内部,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文笔对当时的各种文化现象都作了严肃的揭剖。其中和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的论战、与第三种人的论战以及与所谓“民族主义文学”者的论战最具代表性。

鲁迅既反对“革命文学者”们的急进“革命的罗曼蒂克”文学主张,也反对“第三种人”对左翼的批评,指出他们所谓的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想,超越阶级的文学并不存在,而“民族主义文学”更是显露出彻底的反动本质。在这种态度基础上,鲁迅提倡一种脚踏实地的文学作风。即在阶级论上就是正视小资产阶级的弱点,并加以揭露和表现,并且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表达了相当的自信:“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1在现代中国文化人中,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有鲁迅那样强烈的不妥协的奋身孤往的批判精神。而鲁迅先生的“过客”精神可以说就成为国人“做戏的虚无党”气质的最深刻的批判。鲁迅“对动辄宣布自己真理在握的人总保持高度戒备,因为他认定那不是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人能做和应该做的,‘并非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得天眼通’,‘为天人师’,而是平凡诚实地‘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自然无伪地表达‘心声内耀’,‘心声洋溢’,‘才像人国’,否则就是‘无声的中国’,或表面扰攘,学术言论一派繁荣,实则仍旧凄如荒原的寂寞境。”2作为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五四时期,鲁迅就以其深刻、丰厚的文学创作填补了因现代化转型的先天不足而造成颇显荒芜的现代文坛,并且深感于“独有叫喊于生人中……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3的孤独。鲁迅说过“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既无大艺术的产生”,4“没有冲破一切传统

1《〈引玉集〉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

2郜元宝《阿乎呜呼兮呜呼呜呼!——浅谈“鲁迅的遗产”》,《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

3《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

4《〈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第10卷。

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新文艺的”。1这里不但表明了鲁迅对于大无畏的战斗兴奋的渴望,而同时也更多的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坛寂寞的思考:现代中国需要文学,更加需要“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2的新文学。而要建设这种新文学,鲁迅一直认为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需要一种踏实的工作,因为“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3

这里,“过客”精神成为鲁迅文学策略的最佳注脚,不论前面是“坟”还是遍生“野百合,野蔷薇”之地,“过客”只是执著地向前进,“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将“夜色”甩在后面。因为真正的生活只有靠自己去体验。“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4所以面对文坛寂寞的现实,以及直面“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文学产生?”的大问题,鲁迅看重的更是具体的实绩。“浇灌佳花、扶助新人,鲁迅文学批评中大半是为文学新人呐喊助威的,最有光彩的笔墨也是大多为提携和介绍青年作家的作品。”5正是从这些看起来也许是显得不够成熟但是足够真诚的作品上,鲁迅感到了中国文艺甚至是民族精神改进的希望与自信。“但我们却有作家写得出东西来,作品在摧残中也更加坚实。不但为一大群中国青年读者所支持,当《电网外》在《文学新地》上以《王伯伯》的题目发表后,就得到世界的读者了。这就是作者已经尽了当前的任务,也是对于压迫者的答复:文学是战斗的!”6要用切实的创作实绩打退那些有害的批评的质疑声,鲁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即“大胆地说话,勇敢的进行,忘掉了一切的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7

鲁迅相信批评的力量,“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8,并且认为“批评家的职务不但是剪

1《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

2《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鲁迅全集》第3卷。

3《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4卷。

4《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

5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44页。

6《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

7《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

8《看书琐记(三)》,《鲁迅全集》第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