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心电监测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用于监测人体心脏电活动。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并详细阐述与之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其次,在仪器上设置好患者的信息,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模式。

2. 仪器连接将心电监测仪器连接到患者身上。

通常情况下,需要贴上至少12个导联的电极,以获得心脏电活动在不同部位的记录。

确保电极与皮肤密切接触,避免松动或脱落。

3. 记录心电图启动心电监测仪器,开始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此时,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

操作人员需监测心电信号质量,确保记录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4. 心电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心电监测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患者在监测过程中摘下电极或乱动,以免影响信号质量。

- 定期检查电极是否松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 留意监测仪器显示的电池电量,及时更换电池或连接电源。

5. 结束监测并拆除电极根据实际需要,结束监测并拆除电极。

在拆除电极时需小心,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或损伤。

二、评分标准心电监测的评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波形清晰度评判波形清晰度是判断心电图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通常,评分标准包括清晰、不清晰和无法判断三种情况。

清晰的心电图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心脏电活动。

2. R波检测准确率R波是心电图中最明显的一个波峰,检测其位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检测到R波的准确率和漏检率。

3. 心律失常检测心电监测中,及时发现和判断心律失常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漏检率、误检率和准确性等指标,用以评估心律失常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ST段分析ST段的异常变化可以表明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情况,因此必须对ST 段进行准确的分析。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ST段平稳、上升、下降等情况的评价。

综上所述,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仪器连接、记录心电图、注意事项以及结束监测等环节。

心电监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心电监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心电监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目的:发现和识别心率失常,观察起博器功能,监测生命体征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接受考核者姓名准备评估病人;病人病情、意识、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等;病人皮肤,指甲情况;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配合,环境安静3自身准备:着装整齐;七步洗手法洗手 3 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带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电极片;75%酒精棉球罐;弯盘、指甲剪、笔、快速洗手液、治疗牌,必要时备屏风和接线板。

3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解释 22、将监护仪放床头柜上,连接电源,打开开关,检查监护仪性能,弯盘放于床头柜上,取下连接线放于病人枕边。

63、与病人沟通,协助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解开衣扣,暴露病人胸部;检查安置电极部位;取酒精棉球4个于掌心,擦拭相应部位,待干;安电极,RA极—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LA电极—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LL电极-左锁骨中线第五、六肋间,RL电极-右锁骨中线第五、六肋间;遮盖病人胸部,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无创血压监测;扪及肱动脉搏动处;袖带上标记对准肱动脉博动处;将袖带绑于肘窝上两横指;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氧饱和度监测:将SPO2传感器置于病人手指上(常选食、中指;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254、根据病情调整各项(依次是:导联、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检测项目上下限,观察监测情况。

105、告知病人相关事项,整理床单元。

56、处理用物,洗手,作记录。

37、停止监测:备弯盘,酒精棉球罐或生理盐水纱布罐;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将弯盘放于床头柜,关机,拔下电源58、取棉球4个于掌心,与病人沟通,取下心电监护仪电极;检查并清洁皮肤;取SPO2传感器,取袖带。

10 9、协助病人穿衣,为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整理并妥善固定心电监护仪导线,将心电监护仪放于治疗车上层。

4 10、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3质量评定1、与病人有效沟通,关爱病人 32、操作熟练,安置电极部位准确,监护有效。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考场编号:考生号:监考老师:计分:
项目
内容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 分
评估
15分
1.核对治疗卡;患者姓名、床号、监测项目正确
2
1.5
1.0
0.5
2.患者准备:对床号、姓名;有问候语,告知病人准备上心电监护;说明上心电监护的用途与注意事项;查看拟贴电极片部位;嘱排大、小便(每分号内的项目各占1分)
4.连接电源、开机
2
1.0
0.5
0
5.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
21.51.0Fra bibliotek0.5
6.将电极片贴于之前清洁的部位,整理好患者衣服,按要求夹好血氧饱和度夹子,按医嘱测血压(分号内项目各占2分)
8
6
4
2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波幅,设置各项报警参数及报警的处理(每项各占3分)
9
6
3
1
8.打印留图
4
3
5
4
3
2
3.环境准备:清洁、光线充足、电源完好、必要时备电插板(各占0.5分)
2
1.5
1.0
0.5
4.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
2
1.5
1.0
0.5
5.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导联线完好(导联线完好1分,其余各占0.5)
2
1.5
1.0
0.5
6.操作者自身准备:着装整齐,规范;无长指甲(每分号内的项目各占1分)
5
3
2
1
3.心电示波判断正确
6
4
2
0
4.电极片位置正确(一个不正确扣1分)
5
4
3
2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病人皮肤状况
清醒病人,告知检测及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用物准备
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签数根 弯盘1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 安全别针、橡皮筋
连接监护仪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
解释、摆好体位 暴露操作区域
病人准备
连接各导联线 乙醇棉签擦净病人皮肤
安放电极于病人胸腹部正确位置
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
连接EKG 、SPO2 、血压袖带
(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 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血氧饱和度检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
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器是否正常
选择导联,保证检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整理固定各种导联,不得有折叠
观察记录及时正确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病人卧位适合
二、电监护技术的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日期心电监测操作相关要点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

2.评估局部皮肤、指(趾)甲情况.查看患者指(趾)甲有无涂指甲油。

二、操作要点1.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做好解释。

2.粒隔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3.暴露患者心前区,确定贴电极片的位置,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4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壁合适的位置,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稳定。

5.连接经皮血氧饱和度夹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每1-2小时更换一次部位。

6.连接血压袖带,松紧度以插入1指为宜,启动血压测量,设置测量间隔时间。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波幅。

8.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各项报警参数,开启所有报警。

9.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打印留图,并报告医师处理。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和家属心电监护期间不可自行调节仪器参数。

2.告知患者和家属监护期间不能随意撤除电极片、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夹等,不可自行中断监护。

3.告知患者血压袖带充气时应保持安静.不可说话或移动身体。

四、注意事项1.安放电极片的位置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置管、电除颤及安装起搏器的位置。

2.注意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部位的皮肤情况,电极片每24小时予以更换。

3.监护导联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

对躁动患者,应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5.选择合适袖带。

测量血压时.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袖带松紧度适宜,左右两侧肢体交替测量,或定时松解袖带;尽量避免在瘫痪肢体测量血压;定时观察袖带部位皮肤情况,出现瘀斑应暂停在此部位测量。

6.测血氧饱和度时尽量测量指端,不首选测趾端。

血压袖带与血氧探头不在同一侧肢体为宜,否则互有影响。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

在医疗领域,心电监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心电监护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护前,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以下设备和材料:- 心电监护仪: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 心电电极:通常是由黏贴性材料制成,用于与患者皮肤贴合,传递心电信号。

- 电极胶:用于固定电极,确保信号的稳定性。

- 清洁用品:如酒精棉球或湿纸巾,用于清洁患者皮肤。

2. 安装电极操作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安装位置,并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贴合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通常,心电监护仪需要安装3~12个电极,以获取全面的心电信号。

3. 连接设备将电极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并确认设备显示屏上的信号质量指示符正常。

确保各个电极的连接稳固可靠,以避免信号干扰。

4. 开始监护启动心电监护仪,通过仪器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监护模式和参数设置。

开始记录心电信号并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

5. 停止监护在完成监护任务后,及时停止心电监护,并完成相关记录。

操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电极是否与患者皮肤分离,若有分离的情况需要及时重新固定。

二、评分标准在心电监护时,评分标准常用于判断心电图波形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质量评估评估心电监护仪显示屏上的信号质量指示符,如图形清晰度、噪音干扰以及伪信号的存在与否。

信号质量良好的心电图波形,其解读和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2. 波形分析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包括心率、心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及异常波形、间期延长或缩短等情况的判断。

3. 导联连接评估评估各个导联的连接情况,确认导联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若导联连接不良,可能会导致信号干扰或者数据丢失,影响心电监护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记录和报告评估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质量,包括心电图纸的完整性、记录的时间和患者标识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2
2
2
1、打开电源开关
2、检查心电监护仪
3、电极片位置正确
4、正确连接监护导联线与电极片
2
3
4
4
调节
1、选择适当的监护导联振幅
2、理床单元
2、妥善放置监护线,美观、无压折、扭曲
3、说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4
4
2
记录
记录监护参数
4
停机
1、向病人说明,取得合作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皮肤→周围环境→干扰波

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物品携至床旁

查对:床号→姓名→插电源→解释→取平卧位→暴露胸部

打开电源开关→连接导联→安放垫板片

调节:选择适当导联振幅→设置报警上下限

整理床单元→体位→监护线→交待注意事项

记录监护参数

停机:解释、取下电极片------------断电源--------擦净--------局部皮肤----------协助穿衣-------正确体位--------整理--------
2、取下病人胸部电极片
3、关机断开电源
2
4
2
操作后
1、帮助病人擦净局部皮肤,协助病人穿衣
2、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4
4
评价
1、动作轻巧、稳重、准确、节力
2、正确指导患者
3
3
职业规范
1、着装规范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语言温柔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爱伤观念强
4
2
2
2
理论
1、目的
2、注意事项
3、故障排除(干扰波)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计划性-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5
回答错误-5
1、电极片粘贴位置: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右下 (RL) ---右腋前线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 (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 (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下 (LL) ---左腋前线平第五肋间。
●评估监测血压的位置
●绑袖带,测血压
●评估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部位
●监测血氧饱和度
●妥善固定并有序放置各导线
●整理床单元,拉起床栏,规范处置用物
●洗手,设置报警参数(设置心率、血压、SpO2的上下限,提问心率、血压、SpO2的正常值)、导联模式,告知注意事项
●观察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血压,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3
停用
2
取下顺序错误、未用酒精擦拭粘贴部位皮肤各-1
整理
1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整理床单位-2
未拉起床栏-2
未整理用物-2
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未记录-2
整体评价
态度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16分
6
整体操作不流畅-2
项目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3
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查对
6
未查对医嘱、患者、腕带及床头卡各-1.5
评估
8
未评估患者病情、皮肤情况等各-2
未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各-2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与指引评估患者:使用前检查仪器性能,评估病情和胸部皮肤情况,必要时剃胸毛、清核对、解释,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拉床帘、屏风以保护患者隐私环境、用物护理问题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监护仪一台及其配套的电缆线、袖带、血氧传感器探头及电极片环境:拉床帘、屏风以保护患者隐私双人核对床头卡、手腕带,简短问候、解释取得配合连接导线,套袖带,夹氧饱传感器:*连接导联线,正确贴附血压计袖带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白色 RA→右肩锁骨中线下;黑色 LA→左肩锁骨中线下绿色RL→右下腹; 红色 LL→左下腹;棕色F→胸部右缘第四肋间实施→操作调节参数:设定最佳监护导联和滤波带宽临时测量一次血压,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调节血压报警上下限,设定报警音量,选择设置自动或手动测量及间隔时间。

设置HR 、spo2、R报警上下限。

消除心率声音在ECG栏内设置中“其它设置”中,调节音量为O,血压回顾请按趋势图表查看。

观察:ECG、HR、R 、spo2值,并记录,处理报警。

使用完毕:先关开关,后切断电源,再撤除导联线。

除去电极片,清洁皮肤,清洗监护仪和袖带。

宣教查对、宣教:嘱患者保护好仪器,移动时注意勿拉翻仪器,以免仪器损坏;电极片脱落或贴电极处皮肤瘙痒时请护士及时更换。

效果评价注意事项:1、报警上下限设置:血压上限一般比实际数值高20-30mmHg,下限低20-30 mmHg;spo2值比实际数值高5-10﹪,下限低5-10﹪。

其它视病情而定。

2、电极片及时更换,每班检查粘贴处皮肤有无红肿、痒感,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更换粘贴位置,不能用酒精清洁皮肤,以免增加皮肤阻抗。

3、图象干扰严重时,应检查电极和皮肤接触是否良好,电极的接地是否牢固,周围有无交流电器勿在强电磁波影响下操作本机,附近不得使用手机等;发现监护仪数据与实际有差别,应使用手动测量对比。

4、血压计袖带、饱和度夹子不得与输液同一侧肢体。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是通过监测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见医疗技术。

它能够提供有关心脏节律、心脏功能和心脏病变的重要信息,对于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 检查前准备:心电监护仪设备准备:确保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并根据需要调整监护仪的参数,如导联选择、增益和滤波等。

患者准备: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清洁皮肤表面的污垢,以保证导联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并避免影响心电信号的传输。

2. 导联安置:将心电导联贴片粘贴在患者身体上,通常需要贴4-6个导联。

常用的心电导联位置包括胸前导联(V1-V6)、四肢导联(RA、LA、RL、LL)和胸部中线导联(V2R、V3R、V4R)。

粘贴导联贴片时要保证贴片周围没有空气泡,并避免导联过紧或过松。

3. 设定监护仪参数:根据患者需要和医生的要求,设定监护仪的参数,如心电波形增益、心率报警阈值等。

同时,确认选择的导联是否正确,检查设备和导联线是否连接牢固、导线是否有断裂等问题。

4. 开始监护:打开监护仪电源,观察心电波形是否有正常的显示。

监护期间,操作者应定期观察心电波形,注意检查导联和仪器的连接是否正常,限制患者活动,防止导联脱落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5. 完成监护:监护结束后,停止监护仪的工作,关闭电源。

同时,拔掉患者身上的导联贴片,清理患者的皮肤,检查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关于心电监护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1. 心律判断:根据心电波形的规整性和周期性,评估心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

2. 心脏功能评估:通过检查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判断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

3. 心脏病变评估:根据心电图特征,如ST段改变、ST-T改变、QRS波宽度等等,评估心脏是否存在缺血、心肌梗死或其他病变。

4. 导联质量评估:评估导联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判断导联是否正确放置以及是否存在干扰因素。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指标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指标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指标心电监护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监测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情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指标。

一、操作流程1. 检查设备:在进行心电监护之前,首先需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电极、导线、连接器和监护仪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使胸部光洁。

然后清洁胸部皮肤,以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3. 安装电极:根据心电监护仪的要求,粘贴电极到患者的胸部。

一般情况下,需要安装3到5个电极,确保能够获得准确的心电信号。

4. 连接导线:将导线插入电极上的连接器,并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

确保导线连接牢固,信号传输良好。

5. 开始监护:打开心电监护仪电源,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选择相应的心电图模式,开始进行监护。

6. 观察心电图:在监护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变化,注意异常信号的出现。

根据波形特征,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7. 记录数据:在监护结束后,需要将心电图数据记录下来。

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纸质心电图,或者将数据保存在电脑中。

二、评分指标心电监护的评分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异常情况。

常见的评分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率:心率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心率都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2. R-R间期:R-R间期是心脏节律的表现,指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R-R间期应该是规则的,变异较小。

3. P波、QRS波和T波: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复极。

评估这些波形的形状、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帮助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4. ST段:ST段是P波和T波之间的线段,用于评估心脏的缺血和损伤情况。

ST段的压低、压高或压倒型变化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相关。

5.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时间,反映了心室肌肉电活动的整个过程。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一)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一台,导联线,电极片,75%酒精棉球,纱布,弯盘,记录单。

(三)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皮疹等。

3、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四)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无电磁波干扰。

二、操作流程(一)连接电源1、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打开监护仪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

1、用 75%酒精棉球清洁患者皮肤,以去除油脂和角质。

2、选择正确的电极片位置:RA(右臂)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靠近右肩;LA(左臂)电极片贴在左锁骨下,靠近左肩;RL(右腿)电极片贴在右下腹;LL(左腿)电极片贴在左下腹;V(胸部)电极片贴在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3、贴电极片时,要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

(三)连接导联线1、将导联线的插头插入监护仪相应的插孔。

2、按照电极片的位置,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好。

(四)设置监护参数1、选择合适的监护模式,如标准心电图监护、心律失常监护等。

2、设置心率报警上下限,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础心率设置,通常上限为 120 次/分,下限为 50 次/分。

3、设置血压报警上下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平时血压值设置。

4、设置呼吸频率报警上下限,一般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 12 20 次/分。

5、设置血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正常成人血氧饱和度应在 95%以上。

1、观察心电监护仪屏幕上显示的心电图波形,确保图形清晰、稳定。

2、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有无心律失常。

(六)监测血压1、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间隔时间,一般为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

2、测量血压时,确保袖带的位置和松紧度合适,测量结果准确。

(七)监测呼吸观察监护仪上显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波形,注意有无呼吸异常。

(八)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血氧饱和度数值,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目的:1.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率失常及其先兆
2.指导抗心律失常治疗
3.手术监护
1.正确放置各导连线,防止位置错误。

2.对频繁测量血压的患者应定时松解袖带,以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3.有灰指甲、涂指甲油、长期吸烟皮肤变黄变厚者视为指甲条件不良
者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

4.不要将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放在綀有血压袖带或动、静脉置管的肢体
上。

5.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报警范围的
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是安全范围。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评估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安静,温度、湿度适宜。

检查周围有无电磁波干扰源,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

2、用物准备(10 分)心电监护仪性能完好,导联线无破损。

准备电极片、75%酒精、棉签、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

确保电源插头连接良好,仪器电量充足或连接好电源线。

3、患者评估(5 分)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有无破损、红肿等。

二、操作步骤(60 分)1、连接电源(5 分)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插头插入合适的电源插座。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

用 75%酒精棉签清洁患者安放电极片部位的皮肤,以去除油脂和角质。

按照正确的位置粘贴电极片,RA 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LA 电极片贴在左锁骨下,RL 电极片贴在右下腹,LL 电极片贴在左下腹,V 电极片贴在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

3、连接导联线(10 分)将电极片上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相应接口连接牢固。

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无脱落。

4、测量血压(10 分)选择合适的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周径的 40%~50%,长度应足够环绕上臂 15 圈。

将血压袖带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下缘距肘窝 25cm 左右,松紧以能插入 1~2 指为宜。

按下血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5、测量血氧饱和度(10 分)将血氧探头夹在患者手指或耳垂上,确保探头与皮肤接触紧密。

观察血氧饱和度数值及波形,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合理的心电监护参数,如心率报警上下限、血压报警上下限、血氧饱和度报警下限等。

调整心电波形的振幅和走纸速度,以便清晰观察。

三、操作后处理(10 分)1、整理用物(5 分)取下电极片、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清洁并整理好备用。

关闭心电监护仪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2、记录与告知(5 分)准确记录患者的心电监护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5
一处不符扣1分
操作程序
70分
1、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5
未核对扣3分
未解释扣2分
2、皮肤准备:选择无破损、无任何异常的部位,清洁干燥(可用75%酒
精皮肤去脂),必要时剃胸毛。
5
选择不妥扣3分
未清洁扣2分
3、连接电源,各监测导联线与仪器连接:ECG、NBP、SPO2等,开机,设定监护仪的正确时间。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目的
5分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来判断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状态。
5
一处不符扣1分
操作前准备
10分
工作衣帽穿戴整齐,洗手。
5
不规范扣3分
用物:监护仪、模块、导联线、电极片、合适的袖带(宽度为上肢长的2/3)、氧饱和度探头、酒精棉球。
10
振幅、波形不会调各扣5分
7、正确放置探头: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选用指套应松紧适宜,每2~4h更换部位,避免造成局部压疮。
5
一处不符扣2分
8、正确放置血压袖带:按照要求对号标记(对准肱动脉处),把袖带绑在肘关节上2-3cm处,松紧度以能容纳1指为宜。
5
部位错、松紧度不适各扣2分
9、正确设置报警范围
1)各连接导线可用75%酒精或清水布(不滴水)擦拭晾干,若有患者体液污染,可先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擦拭晾干。
2)晾干备用的导线可弯成较大的圆圈扎起(不能折叠),放置塑料袋或布袋内以保持清洁、整齐。
3)仪器外壳可用95%酒精擦洗,防止液体流入机内。显示屏可用软布擦拭。
4)血压袖带用紫外线灯消毒30min;若有患者体液污染应取出里面的乳胶橡皮带,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冲洗,等袖带干透后再重新把橡胶带装入。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电监测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及诊断心电异常。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测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

一、心电监测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监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相关医嘱。

- 与患者沟通,介绍心电监测过程,并解答其可能存在的疑问。

- 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及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安装心电监护仪按照以下步骤,将心电监护仪正确安装于患者身上:- 充分清洁相关皮肤区域,以保证电极与皮肤间的良好接触。

- 确定合适的电极位置,通常在胸部四个位置(V1-V6)安装电极,确保电极布置准确。

- 将电极与心电监护仪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 验证电极是否粘贴好,并检查信号质量是否良好。

3. 进行心电监测一旦心电监护仪安装完毕,可进行心电信号的记录:- 确认心电监护仪已开启,信号记录正常。

- 开始记录心电信号,并确保记录的时间段能够覆盖需要评估的时间范围。

-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并遵循相关卫生要求。

4. 心电信号保存及报告生成监测结束后,进行以下操作:- 停止记录心电信号,并保存相关数据。

- 使用相关软件或设备,生成详细的心电监测报告。

- 归档相关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备份工作。

二、心电监测评分标准1. 心电波形评分心电波形评分通常有以下标准:- 波形幅度是否正常:R波振幅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 波形时间间隔是否正常:P波、QRS波群以及T波的时间间隔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 是否存在异常波形: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异常现象。

2. 心律评分心律评分是对心率及心律规律性的评估:- 心率是否正常: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判断其心率是否正常。

- 心律规律性:判断心律是否规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异位心律等情况。

3. ST段评分ST段评分用于评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情况:- 是否存在ST段压低或抬高现象。

- ST段持续时间及变化情况。

4. QT间期评分QT间期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心室复极化情况:- 根据患者心率,判断其QT间期是否正常。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设备: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工作,连接好导联线,将电极粘贴在患者身上合适的位置。

2.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将心电信号与正确的患者相关联。

3. 观察并记录基准信息: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ST段变化
等基准信息,并记录下来。

4. 实施监护:开始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确保导联线连接稳定,并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工作。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5. 连续记录:持续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处理告警:当心电监护仪发出告警时,需要及时处理。

根据不同的告警类型,可能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重新粘贴电极、重新调整导联线等。

7. 结束监护:在监护结束时,将心电监护仪从患者身上拆除,并核对记录的信息。

评分标准通常根据心电图信号的特征进行评估,常见的评分标
准包括:
1. 心率评分:评估心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心律评分:评估心律是否规律、有无异常。

3. ST段评分:评估ST段的变化情况,如ST段抬高或压低。

4. 波形评分:评估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和间距是否正常。

5. 异常评分:评估是否出现异常的心电信号,如心电图呈现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

评分标准可根据不同机构或医疗设备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施 55 分
4.连接电源、开机 5.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 6.将电极片贴于之前清洁的部位,整理好患者衣服,按要求夹好血氧饱和度夹子,按医嘱测血压 (分号内项目各占 2 分)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调整波幅,设置各项报警参数及报警的处理(每项各占 3 分) 8.打印留图 9.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再次核对后签执行时间(每项 1 分) 10.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予以相关知识宣教,整理床单位 11.分析心电示波,将所留图贴于病历存档,书写护理记录 1.操作顺序颠倒(不影响效果,记 3 分;影响效果记 0 分) 2.操作流程熟练、流畅(较流畅,记 3 分;不流畅记 0 分) 3.心电示波判断正确 4.电极片位置正确(一个不正确扣 1 分) 5.操作所用时间____min,<5min,(超时<1 分钟-0.5 分,<2 分钟-1.0 分,>2 分钟全扣)
心电监护考核评分标准
考场编号:
项 目Biblioteka 考生号:内容及评分标准
监考老师:
计分:
分值 得 分
2 5 2 2 2 2 2 5 6 2 2 8 9 4 2 5 10 6 5 6 5 8 1.5 4 1.5 1.5 1.5 1.5 1.5 3.5 4 1.0 1.5 6 6 3 1.5 2.5 8 4 3 4 4 6 1.0 3 1.0 1.0 1.0 1.0 1.0 2.5 3 0.5 1.0 4 3 2 1.0 2.0 6 2 2 2 3 4 0.5 2 0.5 0.5 0.5 0.5 0.5 1 2 0 0.5 2 1 0 0.5 1.5 4 1 1 0 2 2
1.核对治疗卡;患者姓名、床号、监测项目正确
评 估 15 分
2.患者准备:对床号、姓名;有问候语,告知病人准备上心电监护;说明上心电监护的用途与注 意事项;查看拟贴电极片部位;嘱排大、小便(每分号内的项目各占 1 分) 3.环境准备:清洁、光线充足、电源完好、必要时备电插板(各占 0.5 分) 4.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 5.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导联线完好(导联线完好 1 分,其余各占 0.5) 6.操作者自身准备:着装整齐,规范;无长指甲(每分号内的项目各占 1 分) 1.用物带至床旁, 核对床号, 呼唤病人姓名,将心电监护仪置于患者的一侧(每项 0.5 分) 2.向病人说明配合要求、注意事项(各项占 2.5 分) 3. 暴露患者心前区;选择贴电极片的位置;用酒精棉球清洁贴电极片的部位 (每分号内项目 2 分)
评 价 3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